茶花女包法利
『壹』 茶花女哪個譯本好
問題一:《茶花女》哪個中文譯本的比較好? 對於外國文學作品我是主張多看幾種譯本的。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即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著名翻譯家林紓便用文言體翻譯、出版了小說《茶花女》(中文譯本的書名是《巴黎茶花女遺事》)。林紓的譯文雖然未必完全忠實於法文本原著,但他那生動櫻粗消傳神、極富形象化的語言使小說《茶花女》的第一部中譯本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人們又陸陸續續讀到了劉半農等人翻譯的話劇《茶花女》和夏康農等人翻譯的小說《茶花女》。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愛情故事能夠在中國的讀者群中迅速流傳,深入人心,外國文學翻譯界的這些前輩們的努力是功不可沒的。
在一九四九年至「文化革命」結束之後這長達三十年的歷史時期內,《茶花女》卻經歷了一番曲曲折折的遭遇。這樣一部重要的外國文學作品居然沒有新譯本奉獻給新中國的讀者,而舊譯本的再版為數也極為有限,到了後來,《茶花女》乾脆銷聲匿跡了,以至於在年輕一代的讀者心目中,《茶花女》不僅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甚至還頂著種種不應該有的惡名。粉碎「四人幫」以後,大批外國文學名著終於重見天日,振孫先生就是在這撫一種背景下著手翻譯小說《茶花女》的,並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他的新譯本《茶花女》不僅忠實於法文原著,而且生動地表達了原作的感 *** 彩,因而受脊知到了讀者的喜愛和歡迎。小說《茶花女》新譯本自一九八○ 年問世以來,一版再版,至今累計印數已達百萬余冊,可以說是這部作品影響最大,流行最廣的一部中譯本。
問題二:茶花女的那個譯本最好,謝謝誒! 最早的當然是林紓的《巴黎茶花女遺事》,文筆很古雅,民國時,比較流行的是劉半農和夏康農的,78年骸後的,鄭克魯,王振孫的比較權威。
問題三:茶花女誰翻譯的好?王振孫還是鄭克魯? 覺得鄭克魯的不錯,另外一本沒看過。
問題四:茶花女哪個譯文版的好,哪個出版社翻譯的比較好?? 上海譯文出版常的最好,最接近原著,我覺得是最好的,且前面的序言和關於小仲馬的介紹也是很好的,全面而有見地。。。我很支持上譯的版本。
人民文學的主要是看版本,序言好的才要,譯林的我覺得相當不好,整個走形了,所以最喜歡的還是上海譯文出版社的
問題五:《茶花女》誰的中文譯本的比較好? 是應該多看幾個譯本
問題六:茶花女的中文譯本 出版時間譯者出版社1979年陳林、文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王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夏康農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陳林、文光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王振孫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年鄭克魯譯林出版社1993年黃甲年長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文光河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張保慶北嶽文藝出版社1995年趙學橋貴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臧藏接力出版社1998年楊可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9年黃友玲精品出版社2000年孫良方海峽文藝出版社2001年王振孫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王殿忠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胡小躍灕江出版社2003年夏冰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王振孫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王瑞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劉遠征中國書籍出版社2005年李文軍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年齊俊紅廣州出版社2007年楊松河華夏出版社2007年趙虛年河南文藝出版社2007年陳琳秀哈爾濱出版社2008年李登福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李雨農村讀物出版社2008年謝磊廣州出版社2009年水木萬卷出版公司2009年李玉民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劉超哈爾濱出版社2011年董強譯林出版社2011年黃甲年長江文藝出版社
問題七:茶花女哪個版本好??為什麼?急! 建議你看博集天卷版本的,很厚很全,字跡也很清晰,我剛好買了一凳兄本。
問題八:世界名著的最佳譯本有哪些 ・俄國・
《戰爭與和平》-- 草嬰,短期無法超越。(可惜由於草嬰先生撤版,已不能出了。)
《戰爭與和平》-- 高植,也很好。(上海譯文八十年代)
《戰爭與和平》-- 劉遼逸,人民文學版。
《安娜卡列尼娜》-- 草嬰
《安娜卡列尼娜》-- 羅稷南(三聯)
《復活》-- 汝龍
《復活》-- 草嬰,這兩個譯本都是經典。
《前夜》-- 麗尼
《貴族之家》-- 麗尼
《父與子》-- 巴金
《卡拉瑪左夫兄弟》-- 耿濟之
《罪與罰》-- 朱海觀 王汶
《 *** 》-- 南江
《被欺凌與被侮辱的》-- 南江
《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劉遼逸 樓適夷 陸風
《高爾基短篇小說選》-- 瞿秋白 巴金 耿濟之 伊信
《獵人筆記》-- 豐子愷
《獵人筆記》-- 馮春,未知如何。
契訶夫作品 -- 汝龍
《當代英雄》-- 翟松年
《靜靜的頓河》-- 金人
《普希金詩選》-- 查良錚
《家庭的戲劇》-- 巴金
《死魂靈》-- 滿濤
《一個人的遭遇》-- 草嬰
《阿列霞》-- 藍英年
《日瓦戈醫生》-- 藍英年 張秉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梅益
《誰之罪》-- 樓適夷
《苦難的歷程》-- 王士燮
《往事與隨想》-- 巴金,上海譯文79年版。
・法國・
《悲慘世界》-- 李丹 方於,短期無法超越。
《悲慘世界》-- 鄭克魯,也很好。
《巴黎聖母院》-- 陳敬容
《海上勞工》-- 陳筱卿
《笑面人》-- 鄭永慧
《笑面人》-- 魯膺,上海譯文,也相當不錯。
《九三年》-- 鄭永慧
《冰島的凶漢》-- 陳筱卿
《雨果詩選》-- 程曾厚
雨果戲劇 -- 許淵沖
《包法利夫人》-- 李建吾,短期無法超越
《包法利夫人》-- 周克西(譯文),也很好。
《約翰克利斯朵夫》-- 傅雷
《歐也妮葛朗台》-- 傅雷
《高老頭》-- 傅雷
《幻滅》-- 傅雷
《巴爾扎克中短篇小說選》-- 鄭永慧
《惡之花》-- 錢春綺
《茶花女》-- 王振孫
《紅與黑》-- 郝運
《巴馬修道院》-- 郝運
《都德小說選》-- 郝運
《一生 漂亮朋友》-- 王振孫
《吉爾・布拉斯》-- 楊絳
《莫里哀喜劇六種》-- 李建吾
《娜娜》-- 焦菊隱
《吉爾布拉斯》-- 楊絳
《基督山伯爵》-- 蔣學模
・德國・
《浮士德》-- 郭沫若,1959年人民文學版。
《浮士德》-- 董問樵,1983年復旦大學版。
《浮士德》-- 錢春綺,1982年上海譯文版。
《浮士德》-- 綠原,人民文學版。
《少年維特之煩惱》-- 郭沫若
《席勒戲劇詩歌選》-- 錢春綺等
《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 馮至 姚萬昆
・英國・
《唐璜》-- 查良錚
莎士比亞戲劇 -- 朱生豪
《莎士比亞悲劇四種》-- 卞之琳
《傲慢與偏見》-- 王科一
《孤星血淚》-- 王科一
《牛虻》-- 李Z民
《卡斯特橋市長》-- 侍桁
《性心理學》-- 潘光旦
《雪萊抒情詩選》-- 查良錚
《一九八四》-- 董樂山
《魯濱遜漂流記》-- 徐霞村
《德伯家的苔絲》-- 張谷若
《無名的裘德》-- 張谷若
《還鄉》-- 張谷若
《大衛?考坡菲》-- 張谷若
《呼嘯山莊》-- 張玲 張揚
《名利場》-- 楊必
《傲慢與偏見》-- 張玲 張揚
《失樂園》-- 朱維之
《福爾賽世家》-- 周煦良
《董貝父子》-- 祝慶英
・美國・
《瓦爾登湖》......>>
問題九:茶花女cd版本哪個最好 建議用上海譯文出版社的。 上海譯文出版社的最好,最接近原著,且前面的序言和關於小仲馬的介紹也是很好的,全面而有見地。人民文學的主要是看版本,王振孫的譯本就不錯。譯林的不好,整個走形了,所以還是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譯本好。
問題十:「茶花女」有這個句子的譯者和出版社版本。我不夠富,不能像我希望的 70分 我喜歡這句話
『貳』 《茶花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品通過對巴黎名妓瑪格麗特生活經歷的描繪,真實地展現了法國七月王朝專上流社屬會的糜爛,對他們的虛偽的冷酷的面目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
《包法利夫人》是法國作家福樓拜的代表作,寫於1857年。
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愛瑪原是外省一個富裕農民的女兒,她在少女時期曾生活在修道院中,偷偷地閱讀了不少描寫愛情的浪漫主義作品,整天幻想過上流社會的「美妙生活」。她嫁給了一個懦弱、平庸、感情貧乏的鄉村醫生查理·包法利,她的「巴黎式的愛情」幻想破滅了。在一次侯爵家的舞會上,她受到地主羅道耳弗的勾引,不久又被他拋棄。愛瑪尋找新的刺激,和見習生賴昂往來,一步一步走向墮落,成了非常放盪的女人。為了維持腐朽的生活,她債台高築。後來她又被賴昂拋棄,高利貸者逼得她走投無路,愛瑪在絕望中服毒自殺。
『叄』 外國經典文學啟蒙的版本選擇(二)
繼續上一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比較,下面這六本也是我近期閱讀並仔細比較過不同譯本的。這些書都特別精彩,值得精讀。不過我覺得這幾本書反映的社會生活比較復雜,意義更為含蓄深遠。因此特別把這幾本書單獨分開來,建議在孩子高中階段以後再開始閱讀。
1 、《德伯家的苔絲》:推薦人民文學出版社張谷若譯本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消運侍家托馬斯·哈代的代表作品,發表於1891年。原著以其鮮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篇章結構、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成為英國現代主義作品的巔峰。
我先後認真讀過四個版本,包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張谷若譯本、安徽文藝出版社的何學文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的鄭大民譯本和萬卷出版社的辛慧譯本等。其中,張谷若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對哈代的小說、詩歌以及他的思想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見解,其在20世紀30年代翻譯的哈代的一系列作品成為經典。張谷若譯本的突出特點是主要採用了漢語的語言表達習慣,閱讀連貫自然,語言形象生動,其次根據哈代原文比較注重節奏和韻律的特點,中譯本也有大量四字、六字連句的特點。此外,張谷若譯本還有大拿吵量注釋,對英國歷史和引文考證做了深入的詮釋,可以說也是研究哈代作品的很好資料。不過,略有遺憾的是,張谷若譯本為了突出哈代原作的鄉村地區特色,採用了大量諸如「俺、頂好、多咱、今兒」等北方方言語言,雖有鄉土氣息,但是對全國范圍的讀者來說接受度略有影響。
鄭大民譯本中規中矩,相比而言感染力略遜一籌。比較而言,安徽文藝出版社的何學文譯本其實也是一個不錯好的讀本,語言流暢、生動感人。如果不喜歡張谷若譯本那種北方方言特點的讀者,可以選擇何學文譯本。
2 、《月亮和六便士》:推薦上海譯文出版社傅惟慈譯本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代表作,成書於1919年,以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創作虛構了一個不近人情、充滿藝術追求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令人震撼的藝術世界。
傅惟慈,1923年生,著名翻譯家。上海譯文出版社傅惟慈譯本行文流暢、形象生動,充滿感染力,充分展現了原著的風采。
3 、《茶花女》:推薦上海譯文出版社悄猜王振孫譯本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代表作,1852年面世,得到一致好評。《茶花女》故事結構嚴謹,篇幅適中,矛盾沖突集中,可讀性很強。
王振孫,1933年出生,專攻法語作品翻譯,有大量的翻譯作品。上海譯文出版社王振孫譯本流暢生動,是一個很好的譯本。中國的第一個中譯本是19世紀末翻譯家林紓的《巴黎茶花女遺事》,這個譯本有很大的影響力,現在在圖書館還能找到,但由於是用文言文翻譯的,所以不建議讀這個譯本。
4 、《包法利夫人》:推薦上海譯文出版社周克希譯本
《包法利夫人》是法國作家福樓拜的代表作品,發表於1857年。福樓拜對女性心理的觀察、研究、分析細致入微,塑造的包法利夫人形象十分鮮明,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過《包法利夫人》兩個譯本,人民文學出版社李健吾譯本和上海譯文出版社周克希譯本。李健吾是近代著名作家、翻譯家,1925年前後譯出了《包法利夫人》。他的譯筆節奏感強,以四字句子居多,語言簡潔、古意盎然,是一個很好的譯本。不過,四字句表達也顯得不夠連貫,語義跳躍、略顯干澀。因此,我更喜歡周克希的譯本,這個譯本是2002年才出版的,同樣是吸取了福樓拜原文語言節奏特點,但不拘泥於四字,短句以5-8字為主,語言更加自然流暢,感染力更強。
5 、《紅與黑》:推薦北京燕山出版社羅新璋譯本
《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出版於1830年,著重描寫法國復辟王朝時期上流社會復雜的人情和社會關系。
上海譯文出版社的郝運譯本中規中矩,忠實於原著的表達方式,語言流暢,適合大多數讀者的閱讀習慣。但是,由於法語句子結構與漢語不同,郝運譯本忠實原文的句子結構,有時候含義不夠清晰,需要做一定的思考和分析後才能理解。而羅新璋譯本則是非常好的一個譯本。羅新璋,1936年生,長期專注於研究法語作品,可惜譯作不多。在1993年完成的譯本注釋中,羅新璋已經說明了以前《紅與黑》有四個譯本,分別是1947年的趙瑞蕻譯本,1954年的羅玉臨譯本,1986年的郝運譯本和1988年的聞家駟譯本。讀下來我感覺羅新璋譯本簡直就是一次再創作,語言風格文白交錯,很像錢鍾書的《圍城》,行文自然、流暢、趣味盎然。而且,大量的句子按照譯者的理解全部經過了重新組織,含義清晰明了。可以說這個譯本完全就是一次新的創作,文采飛揚、攝人心魄,是一個非常精彩的譯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羅新璋譯本2017年第二版,裝幀精美,印刷質量上乘,可惜有一些錯別字,可謂是白璧微瑕。所以我只好退而求其次,推薦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的第五版,校訂仔細,就是板式和印刷質量略遜一籌。
6 、《安娜·卡列尼娜》:推薦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草嬰譯本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完成於1877年,該書全景式描寫了俄羅斯的社會生活,人物形象十分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讀過《安娜•卡列尼娜》三個譯本,分別是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草嬰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的高惠群、傅石球、於國畔、顧生根譯本、灕江出版社的力岡譯本。這三個譯本都非常好,都是適合閱讀的,還有一個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周揚譯本我沒看過,看網上評論也是很好的。現在我們有這么多好的譯本可以選擇真是太幸福了。草嬰1923年生,力岡1926年生,這兩位是相同時代的,都是長期研究俄文作品的翻譯家,都有大量的俄文翻譯作品。上海譯文出版社的高惠群等譯本則是譯文社重新組織翻譯的比較新近的譯本。這三個版本比較而言,草嬰譯本語言比較朴實,行文十分流暢。高惠群等譯本語言更文氣一些,人名的譯法與另外兩個版本差別很大,伏倫斯基譯為渥倫斯基,吉娣譯為吉提,文字上可以看出借用另外兩個版本的痕跡。力岡譯本的句子相對較長,成語更多,但表達上就略顯晦澀,文風華麗但略為做作。畢竟原作的信息量非常大,朴實的文風已經足以讓作品光彩四溢,不需要過多的修飾了。比較下來,還是草嬰譯本文字表達的整體連貫性和流暢度是最好的,因此我還是推薦草嬰譯本。
遼闊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