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臘梅花用量

臘梅花用量

發布時間: 2023-07-20 17:31:21

A. 雪裡花有什麼功效

梅花是一種臘梅科植物。臘梅的花蕾乾燥,又名雪裡花。

主要價值

  1. 觀賞價值

臘梅寒冬開花,清香四溢,庭院栽植最為適宜。臘梅與南天竹搭配,黃花紅果,是插花盆景的好材料。

2. 葯用價值

給兔靜脈注射可降低血糖。對離體兔腸、子宮有興奮作用。

3. 功能與主治

解毒清熱;理氣開郁。主暑熱煩渴;頭暈;胸悶脘痞;梅核氣;咽喉腫痛;百日咳;小兒麻疹;燙火傷。開郁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

炮製:揀去殘梗、沙石、土塊。曬干或烘乾,備用

性味:辛;甘;微苦性涼;小毒

歸經:肺;胃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浸油塗或滴耳。

注意:濕邪盛者慎用

附方:①治久咳:鐵筷子花三錢。泡開水服。《貴陽民間葯草》②治湯火傷:蠟梅花(以)茶油浸(塗)。《嶺南采葯錄》

各家論述:1.《綱目》:解暑,生津。2.《浙江中葯手冊》:治暑溫胸痞煩渴,小兒麻疹,百日咳。3.《江蘇植葯志》:治心煩口渴,氣郁胃悶。

常用偏方

  1. 咳:臘梅花9克,泡開水代茶飲。

  2. 胃氣痛:臘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3. 中耳炎:臘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內,3~5天後,用油滴耳,每次2~3滴。

  4. 風寒感冒:根15克,生薑3~5片水煎後加紅糖適量服用。

  5. 燙火傷:臘梅花以菜籽油浸後,塗敷患處。

  6. 暑熱、心煩頭昏、頭痛: 臘梅花、扁豆花、鮮荷葉各適量,水煎服。

  7. 急性結膜炎:臘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調入蜂蜜少許飲服。

(1)臘梅花用量擴展閱讀

  1. 簡介

臘梅花是一種臘梅科植物。臘梅的花蕾乾燥,又名雪裡花,一般在11月中旬開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花期很長。初春花未開放時採摘,及時低溫乾燥。乾燥花蕾呈圓形、矩形或倒卵形,長1~1.5厘米,寬約0.4~0.8厘米,花被疊合作花芽狀,棕黃色,下半部由多數膜質鱗片所包,鱗片黃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氣香,味微甜,後苦,稍有油膩感。以花心黃色、完整飽滿而未開放者為佳。

臘梅花產自湖北、江蘇、浙江、四川、貴州等地,性喜陽光,亦稍耐陰,較能耐旱,害怕水澇。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卻畏風,在當風口種植的臘梅,小花蕾常不開放或花瓣常被吹焦枯萎,花期延遲。

2. 形態特徵

臘梅,落葉灌木,高2-4m。莖叢出,多分枝,皮灰白色。葉對生,有短柄,不具托葉,葉片卵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7-15cm,寬3-7cm,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楔形或圓形,上面深綠色而光亮,老時粗糙,下面淡綠色,光滑,有時於葉脈上略被疏毛。

花先於葉開放,黃色,富有香氣;花被多數,呈花瓣狀,成多層的覆瓦狀排列,內層花被小形,中層花被較大;黃色,薄而稍帶光澤,外層成多數細鱗片;雄蕊5-6個,葯外向;心皮多數,分離,著生於花托的內面;子房卵形,1室。瘦果,橢圓形,深紫褐色,疏生細白毛,內有種子1粒。

3.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或水溝邊 。故臘梅一般多栽在背向陽處。性喜肥,適於栽植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略帶酸性的輕壤土中。根櫱叢生,耐修剪,萌生力強,先開花,後生葉,在一年生枝上著蕾開花。

4. 分布范圍

野生於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廣西、廣東等省區均有栽培。生於山地林中。日本、朝鮮和歐洲、美洲均有引種栽培。

5.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採用育苗移栽。6-7月採收果實,剝出種子,用濕沙貯藏備用。第2年3月播種。取出種子,連沙一起在水裡搓去蠟質,然後播種,苗期注意除草、施肥,培育2年移栽。

嫁接繁殖:用實生苗或分株苗作砧木,用切接和靠接最好,3-4月中旬,選取粗壯而較長枝條,除去頂梢,剪成6-7cm長接穗,具芽1-2對,砧木是將苗離地面3-6cm處剪斷,進行切接,塗泥漿,把砧木和接穗封住,經培育3年成株。

扦插繁殖:以夏季嫩枝為好,插穗用1×10-4α-萘乙酸浸沾1min後,插在遮蔭的塑料膜棚里較易生根。

分株繁殖:2-3月挖取母株發生的分櫱苗栽種。移栽按行株距各約1.3m開穴,每穴栽苗1株。每年在早春和科季,各進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為了促進開花,每年3-4月,把枝條剪短,並摘心去頂。

B. 臘梅花的功效

功能與主治
開郁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 ①《綱目》:解暑,生津。 ②《浙江中葯手冊》:治暑溫胸痞煩渴,小兒麻疹,百日咳。 ③《江蘇植葯志》:治心煩口渴,氣郁胃悶。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2錢。(泡生麻油)塗燒燙傷 部位。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霉,防蛀。
編輯本段用途
園林用途:臘梅花開於寒月早春,花黃如臘,清香四溢,為冬季觀賞佳品,是我國特有的珍貴觀賞花木。一般以孤植、對植、叢植、群植配置於園林與建築物的入口處兩側和廳前、亭周、窗前屋後、牆隅及草坪、水畔、路旁等處,作為盆花樁景和瓶花亦具特色。我國傳統上喜歡配植藍天竹,冬天時紅果、黃花、綠葉交相輝映,可謂色、香、形三者相得益彰。更具中國園林的特色。
臘梅花的食用與葯用價值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臘梅花味甘、微苦、採花炸熟,水浸淘凈,油鹽調食」,既是味道頗佳的食品,又能「解熱生津」。

C. 新鮮臘梅花可以直接泡水喝嗎

新鮮臘梅花不可以直接泡水喝。

新鮮臘梅花最好不要泡茶喝。我們喝的很多花茶,都是經過處理過的。新鮮的臘梅花上還有著鮮楊花素,鮮楊花素是一種比較強烈的致畸形物質,少食用可能對人體不會造成什麼傷害,但是用量一多,就有可能會讓人昏厥。臘梅屬於薔薇科的植物,一般薔薇科植物都含有鮮楊花素,所以最好不要將新鮮臘梅花泡水喝。

臘梅花茶的喝法

臘梅花茶可以直接沖泡:臘梅花茶是一種花茶,通過收集和乾燥臘梅花的花瓣製成。沖泡時,可以將三到五克花茶直接放入杯中。然而,它是通過加入95度以上的沸水來沖泡的。倒入開水後,蓋上杯蓋,悶大約五分鍾即可沖泡。待臘梅花茶冷卻後就可以飲用。

臘梅花茶可以用來喝酒:臘梅花茶不僅可以直接沖泡飲用,還可以和其他花茶一起飲用,如苦瓜茶、雪蓮花、人參花、雪利酒花,可以和臘梅花茶一起沖泡飲用,沖泡方法與單獨沖泡臘梅花茶的方法相似。沖泡後,可加入適量的蜂蜜或冰糖調味,使沖泡的茶味道更誘人。

D. 臘梅花的功效與作用

臘梅花,入葯部分為蠟梅科植物臘梅的花蕾。那麼臘梅花的功效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臘梅花的功效

1、可以清熱解毒,如果自己不小心吃多了上火的時候泡一杯臘梅花是非常有幫助的,可以讓你身體內的熱氣都帶走。

2、在夏天的時候具有消暑的作用,對於消除煩惱也是有功效的,讓你的頭腦得到清靜。

3、對於頭暈的治療具有很好的功效。

4、平常我們都會不小心給燙傷了,使用臘梅花可以治療燙火傷,效果都是不錯的。

5、可以讓你的氣息得到平穩的調節,當你感覺到郁悶的時候喝上一杯還具有解郁悶的功效。

臘梅花的葯用價值

解暑生津。治熱病煩渴,胸悶,咳嗽,湯火傷。

1、治久咳:鐵筷子花三錢。泡開水服。(《貴陽民間葯草》)

2、治湯火傷:蠟梅花(以)茶油浸(塗)。(《嶺南采葯錄》)

臘梅花醫書記載

1、《綱目》:解暑,生津。

2、《浙江中葯手冊》:治暑溫胸痞煩渴,小兒麻疹,百日咳。

3、《江蘇植葯志》:治心煩口渴,氣郁胃悶。

臘梅花的食用方法

1、臘梅魚頭湯:臘梅花10朵,魚頭750克,各種調料適量,雞清湯1000克。將魚頭洗凈放入鍋中燉,後加入調料,調好口味後再放入臘梅花瓣,即可食用。

2、臘梅燴牛肉條:牛肉500克、臘梅花10朵、豬油50克、蔥頭25克、芹菜25克、胡蘿卜25克、油麵醬15克、精鹽、胡椒粒、胡椒粉各適量。

3、臘梅燉豆腐:臘梅花5朵、豆腐適量、熟豆油250克、蔥絲、香菜、精鹽、胡椒粉各適量。將鍋上火,油燒熱後放入切好的豆腐條,炸成黃色,撈出。把油倒出,放入蔥絲烹一下,加水、鹽,後把豆腐條倒入,燉5分鍾,把胡椒粉放入,出鍋時,加入臘梅花、味精調好味。

4、梅花粥:取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用清水洗凈待用。將100克粳米洗凈入鍋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適量白糖,略沸即成。此粥能舒肝理氣,健脾開胃,醒腦明目。適用於肝胃氣痛、郁悶不舒、食慾不振、頭目昏痛、神經官能症等,是開胃散郁常用之品。

臘梅花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2錢。外用:浸油塗。

臘梅花的副作用

E. 臘梅花有哪些葯用價值

臘梅花含揮發油,油中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洋蠟梅鹼、異洋蠟梅鹼、蠟梅甙、a-胡蘿卜素、亞油酸、油酸等化學成分,葉中含蠟梅鹼、洋蠟梅鹼、異洋蠟梅鹼;鮮葉含氰氫酸。種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成分。並有較好的葯用價值,如花蕾:性溫,味甘、微苦。解暑生津,開胃散郁,通乳潤燥,止咳。主治暑熱頭暈,嘔吐,氣郁胃悶,麻疹,百日咳,燙傷,火傷,中耳炎等。根及莖,辛,溫。祛風理氣,活血解毒。主治哮喘,勞傷咳嗽,胃痛,腹痛,風濕癢痛,療瘡腫毒,跌打創傷等。外用適量,研末撒。

以下介紹幾個有關臘梅的常用便方。

久咳:蠟梅花9克,泡開水代茶飲。

胃氣痛:蠟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蠟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內,3~5天後,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風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薑3~5片水煎後加紅糖適量服用。

燙火傷:蠟梅花以菜籽油浸後,塗敷患處。

暑熱、心煩頭昏、頭痛:蠟梅花、扁豆花、鮮荷葉各適量,水煎服。

急性結膜炎:蠟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調入蜂蜜少許飲服。

【別名】黃梅花、黃臘梅、臘木、鐵筷子

【來源】臘梅科臘梅屬植物臘梅,以花蕾、根、根皮入葯。冬末春初採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烤乾或曬干。

【性味歸經】

花蕾:辛,涼。

根、根皮:辛,溫。

【功能主治】

花蕾:解暑生津,開胃散郁,止咳。用於暑熱頭暈,嘔吐,氣郁胃悶,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燙火傷,中耳炎。

根:祛風,解毒,止血。用於風寒感冒,腰肌勞損,風濕關節炎。根皮:外用治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

花蕾1~2錢,水煎服;外用浸於花生油或菜油中成「臘梅花油」,用時搽患處或滴注耳心。

根5錢,水煎服;根皮(颳去外皮)研末,敷患處。

F. 臘梅花泡茶喝,用量歲少為宜

臘梅花的功效眾多,由於其花朵含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中醫認為臘梅花有解暑生津,開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並且味微甘、辛、涼。臘梅花的果實被人們稱為土巴豆,可做瀉葯,有毒,注意不要誤食。
臘梅花主治暑熱頭暈、嘔吐、熱病煩渴、氣郁胃悶、咳嗽等疾病。
臘梅花茶:臘梅花(干品)6克,沸水沖泡,代茶慢咽細飲。

熱點內容
茉莉花舞舞 發布:2025-02-06 22:13:24 瀏覽:218
扇子舞茉莉花視頻 發布:2025-02-06 21:54:27 瀏覽:579
若雪海棠 發布:2025-02-06 21:43:47 瀏覽:882
雛菊與紫羅蘭 發布:2025-02-06 21:42:57 瀏覽:921
新鮮花生發霉還能吃嗎 發布:2025-02-06 21:09:44 瀏覽:413
一朵小狐狸 發布:2025-02-06 21:09:43 瀏覽:187
春潮爛漫海棠mp4下載 發布:2025-02-06 20:58:31 瀏覽:70
街邊的一朵小花 發布:2025-02-06 20:56:14 瀏覽:514
花缸插花圖片大全 發布:2025-02-06 20:51:56 瀏覽:413
百合魚 發布:2025-02-06 20:47:47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