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若梅花
A. 《梅花三弄》的三個故事有聯系嗎
《梅花三弄》是因為這三個故事都與梅花有關,梅花的起源是碩親王府的大福晉「偷龍內轉鳳」容換來了一個兒子,她為了給親生女兒一個記號,在女兒肩上烙下了一個梅花烙印,作為日後相認的標記,這一烙印,就像是這個格格一生苦難的象徵。這是第一個故事《梅花烙》。接著就是《水雲間》中梅若鴻因為諧音梅若紅,杜芊芊為了表示自己對他的愛慕,在胸前刺下了一朵紅梅,這紅梅情系一生,雖未與生俱來,卻伴隨終生。《鬼丈夫》中,女主人公袁樂梅出生在一片梅花林中,身上巧合的有一朵梅花胎記,這一胎記成了十八年後她和柯起軒再次相識相愛的引線。這梅花似乎是來世今生,生死輪回的暗示,從《梅花烙》中小格格的烙印開始一直串聯下去,三個故事中每個女主人公的身上都有著梅花的記號,這不免有些「神化」,因為這「神化」,三部小說才被歸為「一系列」。而他們是不是真的是同一個人的輪回呢?這是瓊瑤小說的粉絲都想知道的吧,而瓊瑤卻沒有闡明它們之間的關系,這大概是出自吸引讀者,給讀者留下無限遐想的原因吧!
B. 描寫花多的美的詩句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二)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裡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一夜風:一夜春風。 唐 王涯《春遊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颯颯:風聲。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三)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若個:哪個? 唐·東方虯《春雪》 馬踏春泥半是花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見:顯現。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夜月》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 唐·令狐楚《春遊曲三首》 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 兩句寫初春將近時的景色。 唐·盧僎《歲晚還交台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 唐·楊凌《句》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淥:清澈。 五代前蜀·韋庄《菩薩蠻》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五代後蜀·魏承班《玉樓春》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宋·錢惟演《木蘭花》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 冰筍:冰棱。意謂從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過去;從柳枝梢頭看到春天已偷偷歸來。 宋·張來《春日》 老樹著花無丑枝 宋·梅堯臣《東溪》:「野島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翠色:嫩綠的草色。和煙老:隨著暮靄變成深綠。 宋·梅堯臣《蘇幕遮》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春色惱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宋·王安石《春夜》 惱人天氣又春陰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蘇軾《定風波》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信:消息。露:顯示。 宋·蘇軾《一叢花》 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蘇軾《往年宿瓜步夢中得小詩錄示民師》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意謂春雨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鮮花,花兒在春風中搖動,滿山彌漫著春色。 宋·秦觀《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紅 芳菲:指春花季節。 宋·賀鑄《小重山》 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 韶華:美好的年華。東君:春神,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彥《蝶戀花》 二月風光濃似酒,小樓新濕青紅 青:綠葉。紅:紅花。 宋·葛勝仲《臨江仙》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將息:養護,調養。 宋·李清照《聲聲慢》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柳眼:柳葉。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戀花》 洛陽城裡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宋·陳與義《虞美人》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 楊柳句謂楊柳遮不斷春大的景色。 宋·陸游《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 宋·陸游《豆葉黃》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綉,,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 東風吹雨細於塵 宋·辛棄疾《浣溪沙》 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杜宇:杜鵑。 宋·辛棄疾《浣溪沙》 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 宋·辛棄疾《滿江紅》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時。 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春陰:春天的陰雲。幽花:清幽的花。明:絢麗。 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 宋·陳亮《南歌子》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薺麥:芥菜,麥子,泛指田間作物。 宋·姜夔《揚州慢》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黃柳》 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風潤澤萬物。 宋·程致道《過紅梅閣一首》 春到人間草木知 宋·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微雨灑芳塵,醞造可人春色 醞造:釀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牆角,青子已妝殘萼 瘦雪:殘雪。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飄零。青子:青青的小果於。 金·王庭筠《謁金門》 東風輕扇春寒 輕扇:輕輕地吹動。 金·段克己《望月婆羅門引》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飛紅:花瓣飛舞。 元·白樸《天凈沙·春》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C. 周坤玲的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紅金龍大戰蝙蝠精 (1964)
苦海親情 (1963) .... 陸玲
危巢小鳳 (1962) .... 阮玉冰
孖生小藝人 (1962) .... 羅淑儀
雙星淚 (1962) .... 林秀鳳
恩重如山 (1962) .... 孟柳茵
飄零孤鳳 (1962) .... 顏姐
魔影驚魂 (1962) .... 林韻萍
乞兒小皇帝 (1962) .... 劉明珠
大戰泗洲城 (1962) .... 張英蓮
小紅娘 (1961) .... 梁淑儀
小千金 (1961) .... 沈坤儀
母愛 (1961) .... 葉紫雲
飛天小俠 (1961) .... 文妻
魚雁曲 (1961) .... 陸彥薇
兒女作冰人 (1961)
秘密情人 (1961) .... 金綺蓮
小財神 (1961) .... 何麗嫦
羅剎嬌娃 (1961) .... 蔡媚娘
屈金香 (1961) .... 屈金香
南洋亞伯 (1958) .... 梁小玲
鐵嘴雞水鬼升城隍 (1957) .... 余美容
魂歸離恨天 (1957) .... 胡綺霞
牡丹花發狀元紅 (1957) .... 李詠梅
花落斷腸橋 (1956) .... 莫靜蘭 孝道 (1956)
星洲艷跡 (1956) .... 葉丹紅
好男兒 (1955)
苦吻 (1955) .... 白荔薇
後窗 (1955) .... 敏華
長相憶 (1955) .... 陳慧
璇宮春色 (1955) .... 白柳香
余之妻 (1955) .... 宋素心
紅粉飄零未了情 (1955) .... 阿香
胭脂淚 (1954) .... 李秀芬
人望高處 (1954) .... 周月嫦
閻瑞生 (1954) .... 黃蓮英
桃紅綠柳燕嬉春 (1954) .... 周寶燕
雙鳳迎龍 (1954) .... 趙淑嫻
錦上添花 (1954) .... 賣花女
濟公新傳 (1954) .... 許蓮
怒發沖冠為紅顏 (1954)
艷滴海棠紅 (1954) .... 庄淑勤
重續今生未了緣 (1954) .... 李霜萍
蝴蝶夫人 (1954) .... 蝴蝶
錯燒龍鳳燭 (1954) .... 周玉英
義犬伸冤 (1954) .... 周淑貞
情韻動芳心 (1954) .... 阿玲
弄假成真 (1953) .... 周月仙
慈善紅伶歌唱大集會 (1953)
代代平安 (1953)
再戀負心人 (1953) .... 庄秋霞
艷女情顛假玉郎 (1953) .... 盧艷紅
鳳燭燒殘淚未乾 (1953) .... 杜雙成
財歸財路 (1953) .... 吳行素
錢作怪 (1953)
同遮唔同柄 (1953) .... 陳上霜
新馬仔胡不歸 (1953) .... 趙顰娘
呆佬嫁女 (1953)
得運一條龍 (1953) .... 楊淑芬
一見鍾情 (1953) .... 周如萍
糊塗脂粉客 (1953)
骨肉喜重逢 (1953) .... 金芳
珍珠塔-上集 (1953)
珍珠塔-下集 (1953)
淘金記 (1953)
作威作福 (1953) .... 阿梅
歌唱海棠紅 (1953) .... 潘金蓮
秋雨殘花 (1953) .... 阿蘭
紅粉多情 (1953) .... 馮秀貞
芬芳艷史 (1953) .... 小瑩
相逢盡是未婚人 (1953)
人間富貴花 (1953) .... 李娜娜
捷足先得 (1953) .... 周玉蘭
不夜天 (1952) .... 羅曼娜
月媚花嬌 (1952) .... 鄭明媚
玉女凡心 (1952)
為情顛倒 (1952) .... 周曼玲
銀燈照玉郎 (1952) .... 林儀
點錯鴛鴦譜 (1952) .... 阿花
古靈精怪 (1952) .... 阿玲
春宵醉玉郎 (1952) .... 林秀蘭
海棠花濺淚 (1952) .... 翠玲
艷福齊天 (1952) .... 楊玉玲
花開燕子歸 (1952) .... 孟秋琳
難為了爸爸 (1952) .... 魯思芳
兒女情長 (1952) .... 林大嫂
大話夾好彩 (1952) .... 區少清
黃金美人 (1952) .... 李秋菊
紅運媽姐 (1952) .... 阿玲
借妻艷史 (1952) .... 白翠蓮(麥潔華)(麥潔瑩)
新夜送寒衣 (1952) .... 秀音
戲迷情人 (1952) .... 嘉慧
唔嫁又嫁 (1952) .... 周燕萍
一丈紅 (1952) .... 陳露茜
紅伶歌唱大集會 (1952)
女少爺 (1952) .... 蘭枝
拜錯石榴裙 (1952) .... 馬小杏
珍珠淚 (1952) .... 阿珍
綠窗紅淚 (1952) .... 陳麗芬
新海角紅樓 (1952) .... 紅娘
十奏嚴嵩 (1952) .... 皇後
萬花錦綉 (1952) .... 周雁玲
我結婚十年 (1952) .... 曹慧貞
迷樓金粉 (1952) .... 錢小眉
時來運到 (1952) .... 區美英
龍鳳花燭 (1952) .... 晴芸
大良阿斗官 (1952) .... 李小紅
良宵花弄月 (1952) .... 周翠玉
大光燈 (1952) .... 阿碧
新金葉菊 (1952) .... 林夢仙
春到人間 (1951)
范斗 (1951) .... 趙秋玲
大班周 (1951) .... 黃璐司
零落斷腸花 (1951) .... 葉紫雲
暴雨情花 (1951) .... 文素蓮
明珠淚痕 (1951) .... 顏愛絲
野花那有家花香 (1951)
粉陣迷龍 (1951) .... 三小姐錢玉
無限恩情無限恨 (1951) .... 吳凱玲
茶花淚 (1951) .... 許梅芳
誰憐後母心 (1951) .... 李蘭芳
彩鳳戲金龍 (1951) .... 李太太
天堂春夢 (1951) .... 高淑芬
一帆風順 (1951) .... 路明珠
繁華夢 (1951) .... 玉梅
孽債 (1951) .... 方懷青
阿福 (1951) .... 王翠鳳
紙醉金迷 (1951) .... 林綺雲
從此蕭郎陌路人 (1951) .... 顧香茹
呷錯醋 (1951) .... 趙湘靈
對錯親家 (1951) .... 周碧
紅白杜鵑花 (1951) .... 大鳳
十二金釵戲玉郎 (1951)
陞官發財 (1951) .... 藍玫瑰
兩仔爺 (1951) .... 李小娟
泣殘紅 (1951) .... 徐綺紅
銀海春光 (1951) .... 陳淑芬
三打祝家莊 (1951) .... 鍾離母
恩重情深 (1951) .... 梅瑛
冷落春宵 (1951) .... 柳慧心
唔嫁 (1951) .... 周燕萍
紅樓新夢 (1951) .... 晴雯
錦綉年華 (1951) .... 符洵美
五姊妹 (1951) .... 黃慧
賣錯相思表錯情 (1951)
福至心靈 (1951) .... 丁素霞
千金小姐丫鬟賣 (1951) .... 吳靄君
歌唱沙三少 (1951) .... 三少奶
凌貴興三打梁天來 (1951) .... 凌婢
雙料夫妻 (1951) .... 陳麗
飄零二孤女 (1950) .... 麥燕零
東成西就 (1950) .... 杜美英
俠盜黑海棠 (1950)
萬劫情鴛 (1950) .... 趙梅芳
蛇王 (1950)
鴛鴦刼 (1950) .... 何小蘭
賣油郎獨占花魁女 (1950) .... 花魁女美娘
暴雨寒梅 (1950) .... 梅若菊
夜半鍾聲 (1950) .... 梅綺紋
豪門棄婦 (1950) .... 阿珍
古園妖姬 (1949) .... 紫羅香
孟麗君 (1949) .... 孟麗君
客途秋恨 (1949)
生死同心 (1949) .... 白雲仙
倫文敘賣菜 (1949)
凄涼姊妹花 (1949) .... 周錦裘
三娘汲水 (1949)
爭妍斗麗 (1948)
血染霓裳 (1948)
幾度春風 (1948) .... 葉零
阿女 (1948) .... 阿女
海角情鴛 (1947) .... 李美娟
鸞鳳和鳴 (1947)
娛樂昇平 (1947)
情海英雄 (1947)
幸運新娘 (1947)
怕見舊情郎 (1946) .... 張少玲
狂蜂浪蝶 (1946)
光明之路 (1946)
D. 閑梅若解邀君伴,讓雪三分恐未然什麼意思
表達的意思:閑來無事的時候邀請你和我做伴來賞梅,如果說梅花比雪遜三分,恐怕不是這樣的。
古詩全文:《梨花》清代作者:章甫玉骨冰肌_自憐,溶溶院落月明天。_梅若解邀君伴,讓雪三分恐未然。
章甫(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蘇州,字端叔。神宗熙寧三年進士。調臨川尉,移知壽春。進所著《孟子解義》,除應天府國子監教授,改著作佐郎。元豐中知山陰縣,監左藏北庫。哲宗朝通判宿州,復除開封府提舉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寧初為都官郎中,時立元_黨籍,乃上言元_臣僚因國事獲罪,不應刻名著籍,禁錮子孫。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後提舉舒州靈仙觀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