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ppt背景

梅花ppt背景

發布時間: 2023-07-27 18:56:36

①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1

設計意圖:

幼兒非常美術活動,而"吹畫梅花"的製作方法有趣又簡單易操作,很適合中班的幼兒進行學習。而且在情境的創設下,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能夠與小夥伴一起積極創作,完成作品。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一種新的繪畫表現方法。

2、讓幼兒掌握吹畫的方法,培養幼兒大膽的想像和創作。

3、讓幼兒體驗吹畫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掌握吹畫的方法,並進行創作。

活動准備:

1、水粉顏料、水粉紙、背景音樂、吸管若干。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看照片導入主題師:老師在公園見過一種花很漂亮,於是把它拍了下來,帶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梅花圖片)師:小朋友知道這是什麼樹嗎?(梅樹)師:對,這是梅樹,那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漂亮的梅樹吧。

二、出示PPT,欣賞圖片請幼兒觀看各種梅樹圖片,(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梅樹的樹枝的形狀、姿態和生長方向)師:剛才我們欣賞了這么多的梅樹,它們的樹枝是什麼樣的?(彎彎曲曲的)師:那它們的樹枝都是朝著哪個方向生長的?(樹枝都是朝著上面生長的,還有側面的)師:我們今天一起畫一畫漂亮的梅樹吧!

三、教師示範吹畫方法,激發幼兒創作慾望師:固定好水粉紙,將調好的顏料用棉簽沾一下顏料(是黑色的顏料),滴在畫紙的中間,用吸管向四周吹。

師:好了,梅樹的樹枝已經吹好了,接下來我們用棉簽添畫上漂亮的梅花吧(自由選擇有紅色和黃色顏料)。

四、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師:在繪畫之前,我請小朋友把你的衣袖挽起來,以免顏料弄在衣服上,在繪畫的過程中請你們不要用手去碰顏料。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有序找位置,進行繪畫。

五、展示作品,對作品進行評比。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2

活動目標

1.學習吹畫的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手指點畫、彩筆添畫等輔助手段表現臘梅花的基本特徵。

2.喜歡吹點畫,體驗吹點畫的樂趣,提升孩子審美能力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墨汁、紅色顏料、棕色顏料,圖畫紙、毛筆、彩筆,抹布,雪中臘梅的圖片、范畫一幅、乒乓球若干。

教法學法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觀察法:通過播放臘梅花課件,直接讓幼兒進行觀察和學習。只是形容孩子還是不能很直觀的想到臘梅花的形態,利用課件使幼兒對梅花有直觀形象的認識。

示範法:通過教師的示範作畫讓幼兒感受吹點畫的有趣,達到激發孩子們創作的積極性和熱情。

活動過程一、引導幼兒觀看臘梅花的課件,讓幼兒通過觀察對臘梅花有初步認識,欣賞臘梅花的美,接著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臘梅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狀顏色。引導幼兒說一說這是用什麼方法畫出來的?師:「孩子們想不想也用這種方法自己來做畫,激發幼兒學習吹點畫的熱情。」

二、1.讓孩子一起玩幫球球找家的游戲,先讓孩子練習下如何掌握吹氣的方向,以備孩子在吹樹干、樹枝時能較好的掌握生長的方向。

2.讓孩子休息下並觀看教師示範吹樹干、樹枝。這是難點部分,詳細講解。先用毛筆蘸棕色的顏料滴在紙的下半部分,然後用嘴對著顏料向前吹、改變方向吹,慢慢吹出樹干樹枝的形狀。吹時用力要適度,主幹粗吹時用力小一些,樹枝細吹時用力大一些,在吹的過程邊吹邊講解。

3.用右手食指蘸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臘梅花的花瓣,也可點上幾個花苞。點畫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層次,排的美觀,不能出現排隊現象。點畫後及時擦手,注意手上的顏料不要弄到衣服和桌椅上,注意衛生。

4.用彩筆添加花心。

三、教師示範完畢,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1. 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潔衛生。

2.能力強的幼兒可多吹畫幾顆梅花樹,能力弱的重點掌握吹的方法。幫助每個幼兒完成業,享受成功的樂趣。

四、作品展覽完成作品並進行展覽,互相欣賞評價。與幼兒用幼兒作品布置教室,讓孩子們一起欣賞自己的作品布置成的梅林,鼓勵、激勵不同水平的孩子,讓孩子們在看到自己的成績後有成就感,並在美麗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五、活動延伸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利用點畫的方法創作出更多漂亮好看的作品供大家欣賞。

活動反思

臘梅花在我們當地的生活中不常見,在這次活動中能讓孩子們初步認識臘梅花,並能學習運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來表現臘梅花的特點。在創作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其中的樂趣,輕松的認識臘梅花,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不但可以讓孩子掌握一種新的繪畫方法,還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美的欣賞能力。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3

教學目的:

1.學慣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

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准備: 梅花,范畫,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麼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麼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麼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麼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3.看好老師是怎麼做的(教師示範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

4.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5.成果展示。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4

一、 教學目的:

1、 繼續學慣用團點的方法畫出梅花的花朵,並初步學慣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2、 鞏固幼兒的正確握筆姿勢,讓幼兒熟悉毛筆和顏色的使用,以及常規訓練。

二、 教學准備:

(1)幼兒作彩色畫的用品;

(2)不同的姿勢的紅梅數枝。

三、 教學過程:

1、 復習鞏復固團點的技法

出示數幅幼兒畫的梅花朵的作品,鞏固團點的方法,接著老師出示一幅畫好花枝的畫,請個別幼兒畫上花朵。

2、 講解示範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1)讓幼兒通過觀察知道畫花枝的方法與畫花朵的方法不一樣,是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的,因為花枝有粗有細

有長有短,有的彎曲,有的直(同時出示實物,讓幼兒觀察)所以用筆的輕重,筆的轉動都要有變化。

(2)演示勾線方法。筆桿握直,由下端往上畫,用筆時先重後輕,這樣花枝才能由粗變細,同時用筆轉動使花枝曲直變化。

(3)示範畫一枝梅花。請二個幼兒可以先畫花後添枝,也可以先畫枝再畫花。

3、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檢查握筆並指導蘸色、用筆方法。

4、 講評作品,重點講評用筆用色的優缺點以及表揚在洗筆蘸色、擱筆等常規方面表現的好的地方。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5

一、活動名稱:

人在萬點梅花中

二、活動目標:

1、欣賞畫家別具風格的梅花寫意畫,感受密集線條節奏和色彩的濃淡變化。

2、整合前面活動中有關梅花的經驗

三、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掛圖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人在萬點梅花中》

教師請幼兒靜靜的聽音樂,整體欣賞作品

1、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裡?它讓你想到了什麼?為什麼?

2、 引導幼兒觀察細節。你覺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天氣,為什麼?

畫面上有哪些顏色?最密的地方在哪裡?這么多的花枝和花朵,畫家想和我們說什麼呢?這些密密的線條斜斜的交錯在一起,你覺得像什麼?

4、引導幼兒閉上在音樂聲中想像一下在花叢中行走的樣子,然後描述給大家聽。

5、再引導幼兒觀察背景

二、整合自己的相關經驗。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梅花》6

活動名稱: 人在萬點梅花中

活動目標:

1、欣賞畫家別具風格的梅花寫意畫,感受密集線條節奏和色彩的濃淡變化。

2、整合前面活動中有關梅花的經驗

活動准備:幼兒用書、掛圖

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人在萬點梅花中》

教師請幼兒靜靜的聽音樂,整體欣賞作品

1、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裡?它讓你想到了什麼?為什麼?

2、 引導幼兒觀察細節。你覺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天氣,為什麼?

畫面上有哪些顏色?最密的地方在哪裡?這么多的花枝和花朵,畫家想和我們說什麼呢?這些密密的線條斜斜的交錯在一起,你覺得像什麼?

4、引導幼兒閉上在音樂聲中想像一下在花叢中行走的樣子,然後描述給大家聽。

5、再引導幼兒觀察背景

二、整合自己的相關經驗。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一枝梅花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一枝梅花

一、 教學目的:

1、 繼續學慣用團點的方法畫出梅花的花朵,並初步學慣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2、 鞏固幼兒的正確握筆姿勢,讓幼兒熟悉毛筆和顏色的使用,以及常規訓練。

二、 教學准備:

(1)幼兒作彩色畫的用品; (2)不同的姿勢的紅梅數枝。

三、 教學過程:

1、 復習鞏復固團點的技法

出示數幅幼兒畫的梅花朵的作品,鞏固團點的方法,接著老師出示一幅畫好花枝的畫,請個別幼兒畫上花朵。

2、 講解示範勾線的方法畫花枝

(1)讓幼兒通過觀察知道畫花枝的方法與畫花朵的方法不一樣,是用勾線的方法畫花枝的,因為花枝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的彎曲,有的直(同時出示實物,讓幼兒觀察)所以用筆的輕重,筆的轉動都要有變化。

(2)演示勾線方法。筆桿握直,由下端往上畫,用筆時先重後輕,這樣花枝才能由粗變細,同時用筆轉動使花枝曲直變化。

(3)示範畫一枝梅花。請二個幼兒可以先畫花後添枝,也可以先畫枝再畫花。

3、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檢查握筆並指導蘸色、用筆方法。

4、 講評作品,重點講評用筆用色的優缺點以及表揚在洗筆蘸色、擱筆等常規方面表現的好的地方。

② 語文二年級《梅花》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二年級《梅花》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梅花》教學設計1

(一)興趣導入

1、引言(PPT1)。同學們,大家喜歡花嗎?你們知道嗎?有一種花在百花凋零的寒冷的早春季節,迎風傲雪獨自開放,它是什麼花?它,就是梅花。我們來認識梅花。

2、簡介梅花(點擊PPT2、3、4,出示梅花圖):梅花多為白色、粉色、紅色、紫色、淺綠色。湖北地區2至3月開花。武漢磨山有座梅園,每年梅花開放季節都會舉辦「梅花節」。大多數的花都是在春天天氣暖和了才開放(春暖花開),而梅花卻不一樣,它不畏寒冷,越是天寒地凍,它開得越好,它是最有骨氣的花!梅花象徵著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梅花曾經被定為我國的「國花」,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因而,梅花為歷代詩人所吟誦。

3、在我國古代為數眾多的贊美梅花的詩中,王安石的《梅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點擊PPT5、6)

2、介紹作者(PPT7)

王安石是距今900多年前的江西撫州人,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曾兩次擔任宰相,他積極推行革新,因保守派反對而失敗。他的詩作內容充實,語言精煉,藝術造詣極高。

請打開書P125,生自由讀,邊讀邊學習生字,指名讀、領讀、記字形。

3、講解生字(PPT8)

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藉助漢語拼音,讀准字音,

「為」是多音字,因為的「為」,在這里讀作wei,另外一個讀音「為什麼」的「為」;詩中的「數」也是多音字,在本課讀shù,不讀shǔ。

「梅、角、寒、雪」,可用熟字換偏旁(梅);講故事(寒:房子里一個人,身上蓋了一層又一層的草,還是結冰了。表示寒冷。);兩個部分組成的合體字(雪);象形字(角)等方法記字形。「枝」字的讀音是翹舌音。

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生字卡片去拼音檢查生字的讀音,指名讀,開火車讀。

4、理解詞語(PPT9)

通過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誦讀,結合看投影、圖畫,讓學生在詩中找出不懂的詞語,大概了解「數枝」、「凌寒」、「遙知」、「暗香」這些重點詞句的意思。

5、初讀詩句,了解主要內容。(PPT10)

多種形式朗讀(男女生讀、師生合作讀),再讓學生自讀詩句,反復讀詩文,逐句把詩文讀通,讀順,達到正確、流利,要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節奏。對詩文內容有大致的了解。邊讀邊想作者寫了梅花的哪幾個方面的特點。

(三)細讀詩句,理解詩意。(PPT11)

1、學習第一、二句。

(1)指名學生讀,試說詩意,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確為止

(2)讓學生試著講講兩句詩的意思。注意啟發學生運用過去學習古詩的方法,對每個詞加以理解後,適當添加一些恰當的詞,再調整一下順序把意思連起來。

(3)啟發學生從「牆角」、「凌寒」、「獨自」中體會出梅花的特點。「牆角」二字點明地點,「數枝梅」寫出它的「形」——板書;「凌寒」二字交代梅花開放的時間;「獨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沒有開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於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寫的是梅花的「神」 ——板書。

(4)朗讀體會。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之後再指名讀,深入體會。

前兩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的是:寒冷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牆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

2、學習第三、四句。

(1)學生試著說說詩意,再集體討論訂正。在理解這兩句詩意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啟發學生想像出梅花潔白如雪的特點,雖然不是雪,卻像雪一樣潔白。板書——色

第三句,「遙知不是雪」。詩中說「不是雪」,但是以雪作比,暗指梅花色潔白如雪。

第四句,「為有暗香來」。「暗香」:幽香。幽幽清香從遠處飄過來,因為聞到梅花的香氣,因此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板書——香

(2)輕聲自由讀詩句,男女生對讀,體會梅花「色潔」、「幽香」的.特點。

(3)感情啟發,朗讀體會。

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人用巧妙的手法,運用比喻描寫出梅花潔白如雪,花香清遠的特性。

3、再讀詩句,理解全詩的意境。(PPT12)

齊讀全詩,小結全詩

(1)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在一個不被人注意的牆角邊,幾枝亭亭玉立的梅花正迎著凜凜寒風,獨自開放。從遠處看,花如雪白,但知道那牆角處白色的不是雪,而是怒放的梅花,因為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正從那裡緩緩地飄來。)

(2)說說這首詩寫了梅花的哪些特點,並分析從哪些詞句中可以體會到。

(3)啟發想像,體會意境。請學生認真地想像並體會:詩句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畫面?這種畫面使人產生怎樣的感受?思考好之後用自己的話說說。

(4)再讀詩句,邊讀邊思考,從「凌寒」等詞語中體會,作者表面上贊美梅花凌寒獨放,實際上是在表白什麼心境?(可適當地作背景介紹:這首詩是作者推行變法失敗後寫的,借寫梅花的品性來表達自己堅忍不拔,身處逆境潔身自好的心態。)需要注意的是,對詩人心境的體會是個難點,只要有所體會即可,不必深究。

(5)朗讀詩句,邊讀邊體會作者的感情。

全詩讓人領略到梅花凌寒怒放的神韻,給人留下梅花花白如雪、氣味芬芳的鮮明印象,贊美梅花堅強的品性和頑強的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

4、配樂朗讀,練習背誦。

運用音樂、投影,啟發學生想像梅花在嚴寒中傲然怒放的英姿,感悟詩的意境美。伴著音樂,學生有感情地反復吟誦,教師可適當提示:

(1)梅花開在什麼地方?

(2)梅花有哪三個特點(不畏嚴寒、花色潔白、氣味幽香)?用這種方法幫助學生背誦。

(四)布置作業:

課外了解歷代詩人贊美梅花的詩句。

板書: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形)

凌寒獨自開。(神)

遙知不是雪,(色)

為有暗香來。(香)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梅花》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並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具:

山水畫一幅,小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謎語嗎?背背看,對,背的是謎面,那謎底是什麼?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謎語詩,詩的名字叫「畫」(板書)。

3、出示畫。

二、導入新課。

1、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畫,是一張我們 中國傳統的山水畫。

2、指導觀察畫、理解詩的前兩句。

(1)山是什麼顏色?(先請前排一位學生說,再請後排一位學生說。)遠看也看得清楚,我們戶外活動時,很遠的大山的顏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為什麼這兒山的顏色站得很遠都看得清呢?(因為這是「畫」)

(3)聽山上流水的聲音,仔細聽。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聲音聽得到嗎?水聲音是怎麼樣的,學學看。

(5)看,這兒的水從那麼高的山上流下來,聲音是很大的,可我們都聽不見,為什麼呢?(因為那是畫!)

三、朗讀指導。

1、這兩句詩里,有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請每一個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筆把它們圈出來,指名回答。

2、看,聽,都是可以做出動作來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詩人很講究用詞的,看上下句,有一對反義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多整齊。

4、看手勢,朗讀。

(手勢打高,語調升高,手勢打低,語調放輕,把詩的美念出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指導觀察、理解詩後兩句。

1、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開什麼花?

2、春天來了,桃花還開嗎?秋天,桃花、迎春花還在不在?

冬天呢?

3、那為什麼這兒春天過去了,桃花還是開著呢?(是畫!)

4、出示小鳥。

(1)這里有隻小鳥,你用手扇扇它,小鳥怎麼啦?

(2)害怕了,你用一個字來說是什麼?

(3)「驚」就是心裡害怕了,所以是豎心旁,左邊一個北京的「京」,左義右聲,這樣的字,被稱為什麼字?(形聲字)。

(4)請一位學生走至畫前)請你用手扇扇,小鳥驚嗎?為什麼不驚?

(5)請在這兩句詩里圈出反義詞。指名回答。

5、朗讀指導。

(1)古代的詩很講究用詞,這後兩句詩也不例外,名詞對名詞,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看手勢朗讀後兩句。

(手勢移動長,語調加長,手勢起伏加大,語調快。)

(3)朗讀全文。

(4)背誦全文。

五、 小結。

這首詩的謎底是什麼呢?(畫)詩抓住了畫上山水花鳥的特點,寫得很美,也寫得很整齊。

六、寫字指導、講評。

重點:色、聲、無、驚。

熱點內容
櫻花妝的畫法簡單 發布:2025-02-06 08:40:50 瀏覽:418
星空櫻花頭像 發布:2025-02-06 08:31:22 瀏覽:121
木丁香價格 發布:2025-02-06 08:30:41 瀏覽:105
邵東楊梅盆景 發布:2025-02-06 08:27:54 瀏覽:380
蘭花的顏色怎麼描 發布:2025-02-06 08:27:22 瀏覽:306
綠植種類名稱及圖片 發布:2025-02-06 08:19:36 瀏覽:864
鯨魚花店 發布:2025-02-06 08:18:47 瀏覽:519
音速2櫻花 發布:2025-02-06 08:08:06 瀏覽:342
大興定鮮花 發布:2025-02-06 08:03:59 瀏覽:104
寫鬱金香的作文的結尾 發布:2025-02-06 08:01:26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