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捏法
① 梅花剪紙步驟是怎麼樣的
准備材料/工具:邊長7cm*7cm的紙一張、剪刀。
步驟一、准備一張正方形紙。見下圖:
② 梅花的做法大全,梅花怎麼做好吃
梅花的做法
1.
按料量,將水油麵與油酥面和好備用,主料是水油麵,輔料中的前兩種是油酥面
2.
水油麵把油酥麵包裹好,擀成長方形
3.
分三等份,如圖折好,再擀成長方形,再如此折好,就成了18層
4.
從下邊向上捲成卷
5.
分成若干份,這里分了11份,梅花有大有小,所以不必等分
6.
取一份,從介面處按一下,各方面四周向中間按,成圓餅,包好椰蓉
7.
用刀分切成5等份,如圖,每份用刀劃兩下,從底下捏一下,中間向下按
8.
椰蓉再點在花芯上
9.
烤箱預熱200度,上火180度,下火200度,中層,烤15分鍾
10.
巧克力畫花枝,擺上梅花,就OK了
③ 足療按摩的手法
足療按摩的手法
足療按摩的手法,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去足療室去做按摩,按摩對於人體是有一定的好處的,下面我分享一篇關於足療按摩的手法的相關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足療按摩的手法1
一、足療的常見手法
1、扣拳法
單食指扣拳法是指施術者一手扶持受術者的足,另一手半握拳,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1、2指間關節屈曲,以食指中節近第1指間關節(近側指間關節)背側為施力點,作定點頂壓。此法適用於腎上腺、腎、小腦和腦干、大腦、心、脾、胃、胰、小腸、大腸、生殖腺等足底反射區。
2、雙指鉗法
要領:操作者的無名指、小指第1、2指關節各屈曲90度緊扣於掌心,中指微屈後插入到被按摩足趾與另一足趾之間作為襯托,食指第1指關節屈曲90度,第2指關節的尺側面(靠小指側)放在要准備按摩的反射區上,拇指指腹緊按在食指第2指關節的橈側面上,借拇指指關節的屈伸動作按壓食指第2指關節刺激反射區。
發力點:靠拇指指關節的屈伸動作帶動食指對反射區發力。中指不發力只輔助襯托作用。
適用范圍:頸推反射區、甲狀旁腺反射區。
3、拇指腹按壓法
拇指按壓法是指以拇指指腹為著力點進行按壓。此法適用於內肋骨、外肋骨、氣管、腹股溝等反射區。
4、鉤掌法
要領:操作者的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1、2指關節屈曲90度緊扣於掌心,食指第1指關節屈曲,第2指關節屈曲45度,食指末節指腹指向掌心,拇指指關節微屈,虎口開大,形成與食指對持的架式,形似一鐮刀狀。
發力點:食指第1指關節屈曲90度後頂點的橈側(靠拇指側)或食指末節指腹的橈側或食指第2指關節屈曲45度後的頂點。
適用范圍:足底反射區、足內側反射區、足外側反射區。
5、拇指推掌法
要領:操作者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1、2指關節微屈,拇指指腹與其它4指對掌,虎口開大。
發力點:拇指指腹的橈側。
適用范圍:足內側反射區、足外側反射區、足背反射區。
二、足療按摩手法的五個關鍵步驟
步驟一 左腳足底
檢查心臟→基本反射區(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大額竇→三叉神經→小腦→頸項→頸椎→鼻子→大腦→腦垂體→食道→甲狀旁腺→甲狀腺→小額竇→五點六面→眼睛→耳朵→斜方肌→肺、支氣管→心臟→脾→胃→胰→十二指腸→小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肛門→性腺→失眠點;
步驟二 右腳足底
基本反射區(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大額竇→三叉神經→小腦→頸項→頸椎→鼻子→大腦→腦垂體→食道→甲狀旁腺→甲狀腺→小額竇→眼睛→耳朵→(聰耳明目)→斜方肌→肺、支氣管→肝臟→膽→胃→胰→十二指腸→小腸→盲腸→回盲瓣→升結腸→橫結腸→肛門→性腺→失眠點;
步驟三 足內側
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內尾骨→前列腺、子宮→內肋骨→腹股溝→下身淋巴→髖關節→直腸、肛門→內側坐骨神經;
步驟四 足外側
肩關節→肘關節→膝關節→外尾骨→卵巢、睾丸→肩胛骨→外肋骨→上身淋巴→髖關節→放鬆下腹部→外側坐骨神經;
步驟五 足背
上頜→下頜→扁桃體→喉、氣管→胸部淋巴→內耳迷路→胸、乳房→內外肋骨→上、下身淋巴→解溪→基本反射區(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三、足療保健的技法與功效
足療保健技法是怎樣的呢?首先左腳開始進行足療,從人體的先天之本(腎)開始。開始按摩的時候可能會有一點不習慣:輕點兒就癢、重點兒就疼,不過適應以後就好了。接下來做腿, 因為腿部從中醫經絡來講有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 對人體保健是非常有用的。 尤其是其中一些穴位比如三陰交、陰陵全、足三里等在人體保健方面都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含苞未放:把腳擦乾,之後塗抹潤膚油。
二、金魚擺尾:雙手橫向拍打雙腳外側,起到放鬆小腿肌肉的作用。
三、隔牆有耳:雙手握住一隻腳,向內稍用力擠壓。
四、仙鶴展翅:雙手在腳背處上下搓熱整個腳部,起到循環血液的作用。
五、細水長流:點住腳心輕壓,有助於身體排泄廢物。
六、蜻蜓點水:輕刮大腳趾,能夠改善頭痛頭暈,有助睡眠。
七、火燒連營:中指、食指關節按壓腳底穴位,能夠緩解胸悶症狀。
八、仙人指路:食指輕刮腳趾,達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九、重於泰山:雙手輕輕擠壓腳側,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十、排山倒海:雙手交錯按壓腳背與腳心。
十一、足部按摩:雙手輕輕擠壓腳側,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十二、大功告成:雙手輕捏腳背穴位,能緩解頭痛頭暈等症狀。
四、足療的幾大注意事項
一、進行足浴時注意溫度適中(最佳溫度在40℃-45℃),最好能讓水溫按足部適應逐步變熱。
二、做足療保健的時間在30-40分鍾為宜,只有保持一定的溫度和確保規定的足浴時間,才能保證葯物效力的最大發揮。
三、飯前、飯後30分鍾內不宜進行足浴。
四、足浴足療時,有些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膚發紅、瘙癢。
五、足浴所用外治葯物,劑量較大,有些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時,足療完畢後,應洗凈患處,拭乾。
六、在進行足浴時,由於足部及下肢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可引起頭部急性貧血,出現頭暈、目眩。
七、有出血等症狀患者,不宜足浴。有心臟病及身體虛弱者,足部按摩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10分鍾。
八、在做足部按摩時不宜吃食物,這樣會加重胃的負擔,可能會造成惡心嘔吐。
按摩腳心能活躍經氣,強壯身體,防止早衰,利於健康長壽。老年人經常按摩腳心,可防止腿腳麻木,行動無力,腳心涼冷等現象。
足療按摩的手法2
1、點法
食指彎曲,拇指輕靠於食指末節,食指指骨同手掌、前臂、上臂保持一條直線,以食指近端指間關節為施力點。點壓時,點壓一次提起一次,用力
要均勻,和緩、有滲透力。適用於足底部、足內側面和足背的穴位。
2、按法
拇指關節彎曲成直角,著力點在偏離指甲尖端中央2-3毫米處、指腹內側部分,用力要由輕而重,穩而持續,使刺激充分滲透到組織深部,切忌用迅猛的爆發力,以免產生反作用。但需注意,久用此法,拇指經常處於緊張狀態,易患腱硝炎,所以要與其他手法交替用。
3、揉法
用中指指腹部分附於穴位上,腕部放鬆,以肘部為支點,做輕柔和緩的迴旋揉動,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應避免觸打或跳動。按摩時手指不應抬起。適用於按摩區域較大的部位。
4、推法
有用單指、多指及掌根、大小魚際側施行推法者;也有單用拇指,著力於足的`一定部位行單向直線移動者。操作時要緊貼體表,用力需穩健,速度緩慢均勻,應沿骨骼走向施行,且在同一層次上推動。整個動作要貫穿一個「松」字,即:肩、肘、腕、掌各部都放鬆,才能使力量集中於手指。
5、擦法
用單指或手掌大小魚際及掌根部附著於足部,緊貼皮膚進行反復、快速的直線運動。腕關節應自然伸直,前臂與手近似水平,指端或手掌可微微下按,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主動帶動指掌做往返直線移動;亦可視部位不同,分別以腕部,指掌關節及指間關節為軸施行,以出現溫熱感為佳。施術時接觸患者皮膚部位處不可過於僵硬,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疼痛。
6、叩法
有食指叩法和撮指叩法兩種。食指叩法是拇指、食指兩指指腹相對,中指指腹放在食指指甲上,三指合並捏緊,食指端略突出,用腕力上下動作行
點叩法,適用於足部各個穴位。撮指叩法(又稱梅花叩法)是手指微屈,五
指端捏在一起,形如梅花狀,用腕力上下動作行點叩法,適用於足部肌肉少的穴位。以上兩法均應以腕部為支點,用力要均勻。
7、掐法
用拇指頂端及橈側甲緣施力,也有以拇指與其餘各指頂端甲緣相對夾持穴位施力的,有時變形為雙手拇指頂端對應夾持穴位。本法為強刺激手法,
但注意不要掐破皮膚,掐後常以揉法揉之,以緩和刺激。多適用於足部肌肉少的穴位及肌肉肌腱部。按摩時注意要;將指甲修剪整齊。
8、捏法
拇指、食指兩指或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壓在每個對應的穴位上壓揉;或者拇指在穴位上點壓,而食指在另一面起固定作用。該法用力可輕可重。
9、搖法
捏法
手固定小腿中部,另一手緊捏腳趾前部搖動,使腳趾及踝關節做被動均勻的環轉活動。動作應緩和,用力要穩健,搖動范圍在正常生理活動范圍之內,頻率由小到大再小,頻率由慢而慢再慢,順時針逆時針均可。切忌單
向加力,以防損傷關節。
10、踩法
醫者用足跟或足底前部跖趾關節部位有節律性地踩壓患者足底,施術時不能;將全身重量全部作用於患者,而應視需要適當加力。適用於足底部廣泛區域,特別是前足底與足趾。此種方法力度較大,應用時應注意。
足療按摩的手法3
一、拇指法
拇指法是最柔軟、最靈活、最有力的按摩手法,曲屈可達90度。
1、壓法
以拇指頂端接觸足部皮膚向前方按壓,按壓時每一關節屈曲,盡量達到900,然後有節律地一伸一展,一壓一放地操作:其餘四指合握足部另一側。壓法是點壓穴位的基本手法,適用於腎、腎上腺、胃及十二指腸、肝等反射區:
2、揉法
拇指指腹前半部接觸足部反射區、 、9左至右傲半圓形的壓揉動作,其餘四指合握足都另一側:揉法針對較大的反射區,如腹腔神經叢、肺、結腸等穴區:
3、搓法
以拇指指腹的上半部,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地搓壓,其餘四指合握足部另一側。搓法主要適用於幾個相距較近可連成一條線的穴區,如腎穴到膀胱、升結腸弼降結碭、脊椎等反射區:另外,雙拇指搓法相同。
4、推法
以拇指指腹上半部直線推動的方法,其餘四指合握足部,可適用於頭部反射區,如推頭部、推鼻子等穴區。另外,雙拇指推法相同,如推氣管反射區。
5、切法
以拇指指端用力,切壓足部各區,切中可帶推運手法,拇指第一關節曲屈好,主要用於五趾縫的切壓。
6、雙拇指扣掌法
以拇指重疊指腹處為著力點,其餘四指合握足對側。主要適用於皮膚角質層較厚者,如生殖腺反射區。
7、掌加壓法
以拇指指腹為著力點,其餘四指為支點,另一手掌施加壓力,以輔助拇指壓力的不足,如指壓尿道反射區。
二、拇指與四指配合
1、扣指法
拇指與四指曲屈,指間留有距離,自然卡住足部,如持足狀。
2、捏指法
拇指指腹為著力點,四指伸直與拇指配合,同時捏持足部。
3、指鉗法
拇指與食指組合成鉗狀,同時加力,如胸腺與平衡器官反射區。
4、拇指握拳法
握拳、拇指關節彎曲作為著力點,頂點壓各反射區,,如足趾部、鼻、甲狀腺等反射區:
5、四指配合手法
(1)握法:除拇指以外的其他四指抓握在幾個反射區上、同時用力點壓-如握足壓趾:
(2)勾法:以食指傲彎勾狀,從下向上食指指端壓在穴位上。此手法多用於足外側肘關節反射區:
(3)四指甲指法。以四指同時曲屈,以指端做刮、推等手法,如刮小腸反射區、點踝骨下方反射區,又名拳刮:
(4)旋法:以拇指和食指捏在穴位上做旋轉樣的壓揉,主要適用於趾中節和跟部反射 區,如頸椎反射區:
三、食指、中指手法
1、單食指甲指法
(1)以單個食指第一指關節面做麓力點,主要作用足部肌肉較豐滿處,如大腦反射區:
(2)鐮刀法。雙食指彎曲的鐮刀狀刮動,主要用於刮橫膈膜以及尾骨反射區。
2、中指指甲法
(l)中食指甲指法。以中指、食指兩個指關節同時作為施力點。
(2)中食指側面夾持法。以中食指兩側面夾持拇指,、並伸拉直之,如拉頸法。
四、掌法
1、掌揉法
以雙掌跟同時揉運兩側足踝部,足部可左右擺動。
2、掌撮法
雙掌同時或單個搓足背或足底的操作方法,如搓足背法。
3、雙掌握推法
雙掌同時握住下肢,以大拇指指腹作為施力點推動,如坐骨神經、下腹部等
五、其他
1、握足扣指法
以一手握住足部,另一手以曲屈之食指第一關節作為指壓點,力量較重用於『腎上腺、腎、輸尿管等反射區。
2、貫足
捶腿手法同捶足法,如捶足底、踝部及下肢。
六、按摩要領
(1)、先從左腳開始檢查心臟反射區,力度分輕、中、重三種手法,根據被按摩人的不
同反應去繼續按摩(適合首次接受按摩的人)
(2)從左腳開始按順序按摩,即足底一足內側一足外側一足背,並且重復按摩足底腎、
輸尿管、膀胱,再按摩右腳,順序同左腳一樣。這種按摩順序稱為「全面做」(即全面按摩一遍)。
(3)保健按摩原則上每個反射區從按摩有痛感時開始算起,計3—5下(次)
(4)對足部進行按摩時,需要使用專用足底按摩膏,以保持按摩過程中的滲透性防止皮膚之間的摩擦後傷害手部。如果沒有專用足部按摩膏,可用凡士林代替。
④ 梅花的折法
導語:“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兩句是王安石描寫梅花的詩句,足可見梅花從古至今都是令人贊嘆的植物,雖然冬天已經過去了,春天已經到來,也很難見到梅花了,但我教你用紙折梅花,效果還不賴哦,一起來看看吧。
梅花的折法
將A4紙上下左右對折下,折出清晰的摺痕,然後保持向上折起的狀態,將右邊的按照圖上的對角線進行折疊,摺痕清晰即可。
將左邊的部分的左下角對准右邊對角線的中心點,折起即可。
保持上一步折起的狀態,按照左側的為標准折起,然後將右邊的部分折到左邊,然後翻折到後面即可。
在折好的表面用鉛筆畫上虛線,虛線表示的是梅花其中一片花瓣的一一半,畫好後用剪刀剪開。
然後按照折疊千紙鶴的.折法排列好梅花的狀態,將右邊折疊起一部分,平行於斜線即可,然後翻轉到另一面,同樣折疊起一部分,平行於斜線。
展開梅花花瓣折疊的部分,表面是五邊形加中間的五邊形,按下後即可整理好紙的狀態和中間五邊形的狀態,翻轉過來就是梅花的整體狀態哦。
同以上的步驟,折疊出兩個小的梅花。
⑤ 梅花的做法手工
梅花衍紙畫手工製作圖解教程,「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古以來梅花都代表了堅韌、專努力的精神,屬喜歡梅花的小夥伴可以跟著下面的步驟做做看,難度並不大!
材料需要准備:衍紙條、衍紙筆、白膠、鑷子、剪刀。
製作步驟:
1,先拿出紅色衍紙條,做水滴卷作為花瓣。
2,5個花瓣粘貼在一起,組成一朵梅花。
3,拿出黃色衍紙條,做一個緊卷,粘貼到花朵中間。
4,多做一些梅花和花瓣。
5,拿出黑色衍紙條,豎直在背景紙上粘貼出梅花的花枝。
6.然後把梅花一朵朵粘貼到花枝上。
7,再拿出花瓣,在花枝和背景紙上粘貼。一幅漂亮的梅花衍紙畫製作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