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樹病害

茶花樹病害

發布時間: 2023-07-31 01:11:39

茶花病害的種類

土壤是盆栽山茶花的生長基礎,因為茶花根系依賴土壤生長、發育,茶花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主要從土壤中吸取。茶花喜歡偏酸性、含腐殖質較高、疏鬆通氣的山地紅(黃)壤土,pH值在5至6.5之間,不能採用鹼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質。土壤配製:山泥土(種作物的熟化紅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餅肥粉或牲畜糞和磷肥粉10%,三者拌勻,澆水適量裝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這種土壤不僅疏鬆通氣,還能保肥保水,適合茶花生長發育。

病蟲防治

茶花主要病害有輪紋病、炭疽病、枯梢病、葉斑病、煙煤病等,主要防治葯劑有:退菌特800倍;多菌靈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靈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蟲害以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卷葉蛾、造橋蟲為主,主要防治葯劑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兌30斤水噴霧。

7種茶花常見的病蟲害症狀及圖片
1. 茶花炭疽病:

圖片

在高溫多濕地區尤其嚴重,病斑呈同心輪紋狀之紅褐色病斑,多數病斑會癒合成不規則之大病斑,嚴重時造成葉片乾枯、脫落。

2. 茶花餅病:

圖片

適合發病環境為冷涼、多霧、無太陽的季節,本病主要危害嫩芽及嫩葉,病害發生初期葉片上形成小點狀病斑,逐漸擴大為達3.3公分的圓形病斑,成熟的病斑背面可形成白色粉狀物即為傳染源擔孢子。

3. 茶花藻斑病:

圖片

目前無有效葯劑防治,病株初期出現青枯萎凋徵狀,但維管束無褐化現象,隨病勢進展,由葉緣往葉柄焦枯,嚴重時整株黃化藻斑病主要危害成熟葉片病斑多呈圓形,分布於葉片上表面,葉片上表面出現淡茶褐色藻絲,枯萎死亡。

4. 茶花煤病:

圖片

發生於枝葉上,產生毛狀或絨毛狀的褐色、黑色的覆蓋物,容易剝離,並不為害茶組織,但阻礙葉片光合作用及唿吸作用,影響樹勢。病菌以茶園介殼蟲、蚜蟲、粉蝨等害蟲所分泌的蜜露為養分而繁殖。

5. 茶花介殼蟲類:

圖片

蟲體棲息處葉片變成黃色,黃斑中央部分有時變為褐色,葉肉凹陷。長期的為害使葉片枯萎,植株生長勢減弱。介殼蟲會分泌具有甜味的蜜露,與螞蟻共生。此外還能誘發煤霉病,影響植物光合作用。

6. 茶花避債蛾:

圖片

幼蟲吐絲將細小枝梢縱綴作成蟲袋,蟲即棲息於袋內。幼蟲取食葉部,初齡時嚙食下表皮及葉肉,遺留上表皮,呈不規則狀圓狀食痕。

7. 茶避債蛾葉蟎類:

圖片

根尖膨起,黑變腐敗,地上部出現葉形變小、黃化、落葉等病徵。

⑵ 山茶花的病害有哪些

山茶主要病害有灰斑病、褐斑穿孔病、藻斑病、煤污病、網餅病、紋葉斑病、炭疽病、缺鐵病等。以灰斑病、藻斑病、缺鐵病、網餅病為害嚴重。

1.灰斑病

(1)症狀特徵

灰斑病的症狀表現較多。有的葉片上散生圓形或橢圓形黃褐色斑,邊緣稍隆起,紅褐色。有的卻無明顯邊緣;有的從葉柄開始形成「∧」形褪綠斑;有的則整葉褪色。病部都可見到較粗的黑色小點,葉背多於葉面。潮濕條件下,黑點向四周浸潤狀擴大。潮濕、土壤貧瘠、黏重、通風不良發病重。

(2)防治方法

①精心管理,避免碰傷或風害、凍害及蟲害。

②及時摘除病葉,集中銷毀。

③發病初期,噴施1∶1∶200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7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2.藻斑病

(1)症狀特徵

多發生於中、下部老葉,正背面均有。發病初為黃褐色針頭大小圓形斑點或十字形病斑,漸呈放射狀向四周擴展為圓形至不規則形灰綠色至黃褐色病斑,病斑上可見細條狀毛氈狀物。後期病斑呈暗褐色,稍隆起,表面光滑,有纖維狀紋理,邊緣不整齊,並常在斑周圍形成一個綠島。病原藻喜高濕,大量侵染多發生在雨季。溫暖、潮濕的氣候有利於藻類寄生,因此,該病多見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許多種植物上。

(2)防治方法

①注意將花栽植於易排水的高燥處。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

②疏去陡長枝和病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③銅制劑對藻類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在易發生侵染的季節里,及時噴施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或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86.2%銅大師(氧化亞銅)1000倍液。可殺死孢子,控制其蔓延擴展。

(1)症狀特徵

缺鐵的茶花植株葉片出現網脈狀黃化或全葉變黃,葉肉變為黃色或淺黃色,只有較大的葉脈保持綠色。這是因植株發育不良,土壤黏重,呈鹼性或近中性時,土壤中的鐵元素不能吸收利用,缺鐵造成的。此外,土壤中缺錳,也可引起褪綠而發生黃葉症。

(2)防治方法

①避免將山茶栽植在鹼性或含鈣質多的土壤中,保持土壤pH在5~6.5之間,或在盆土中施入硫酸亞鐵,或施肥時稀薄液肥與礬肥水相間施用,既可滿足生育期間所需養分,又可使土壤保持酸性。

②偏鹼土壤中澆入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可使黃化現象得到矯治。

③應急時可澆0.3%~0.5%的硫酸亞鐵水溶液。但經常施用硫酸亞鐵會造成土壤中硫、鐵過剩,使茶花中毒,改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4克、化學純硫酸亞鐵0.1克較安全,對水500毫升,進行葉面噴施,3~4天1次,連用數次有效。還可用黃葉速綠抗病毒營養液500倍液,或綠亨鐵王或市面上復配好的適用於茶花的微肥,按說明用水溶解後澆灌山茶。

4.網餅病

(1)症狀特徵

網餅病多發生在葉緣或葉尖上。初為針尖大小的淺綠色油漬狀斑點,後漸擴展,嚴重的擴展至全葉,色澤變成暗褐色,葉增厚,有時葉片上卷。葉背面沿脈形成網狀凸起,其上具白粉狀物,白粉散失後變成茶褐色網狀。該病主要為害成葉、嫩葉,老葉有時也發病。

(2)防治方法

①合理施肥,精心管理,提高山茶的抗病力。

②密度適當,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

③新葉展開期,及時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900~1000倍液,每7~8天1次,連防2~3次。也可在發病初期噴施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75%十三嗎啉乳油3500倍液、20%萎銹靈乳油1000倍液。

⑶ 茶花樹病害

黑斑病
黑斑病亦作blackspot。由假單胞屬(Pseudomonas)細菌及多腔菌屬(Asterina)、星盾炱屬(Asterinella)、小星盾炱屬(Asteroma)、星殼孢屬(Diplotheca)、小叢殼屬(Glomerella)、日規殼屬(Gnomonia)、裂盾菌屬(Microthyriella)、扁殼霉屬(Placosphaeria)及疵霉屬(Stigmea)許多種真菌所引致。侵染發生在潮濕季節,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黑色葉斑,有時發生在葉柄、莖和花部。
黑斑病一詞常指薔薇雙殼菌(Diplocarpon rosae)引致的薔薇黑斑病而言,是乾旱地區外全世界廣泛分布的嚴重病害。在薔薇上呈圓斑,徑一公分,具蓬邊。感病植株的葉變黃色,早落葉。受侵株在生長季中可落葉兩次,嚴重衰弱,花少而差,易罹潰瘍病,易因冬害而死亡。分生孢子盤中形成無數孢子,從濺起的雨滴、露、澆水及園工在潮濕植株中工作時傳播。孢子萌發並侵入薔薇組織約須918小時或更長時間,新葉斑在316天內出現,孢子在1018天內形成。這個循環於生長季中可重復發生。
黑斑病是月季和蔬菜類作物上的主要病害,發生普遍,為害嚴重。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開始侵染發病,7-9月為發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擴大再侵染。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條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發病早而重。低窪積水處,通風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當等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①選用優良抗病品種。
②秋後清除枯枝、落葉,及時燒毀。
③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風透光。
④新葉展開時,噴4%氟硅唑或20%硅唑·咪鮮胺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鋅500倍液,7-10天1次,連噴3-4次。

⑷ 我家的茶花樹樹幹上有黑點,然後葉子上也有一些東西不知道是什麼,怎麼辦啊

茶花枝幹上突然冒出來的不起眼的小黑點,原來是大禍害,名為「潰瘍病」。如果你的茶花枝幹上突然多出了一些小黑點,你可要提高警惕,它很有可能是被「潰瘍病」這個壞東西給盯上了!

茶花潰瘍病,又叫爛皮病,主要危害茶花主枝、主幹。發病時,茶花主枝主幹上會冒出一些小黑點(黑斑),隨後黑斑會逐漸擴大,滲入枝幹木質部,使整個枝幹黑化,造成茶花死亡。

茶花潰瘍病在雨季多發,如果養護茶花的地勢較低,土壤黏重,排水不暢,氮肥過量,發病率會大大提升。為了防止茶花染上這個致命性的疾病,我們在日常養護中,要選擇疏鬆透氣的酸性土栽種茶花。可以找來兩塊等高的磚塊墊在茶花盆下,提高茶花盆土的排水透氣性。

平常給茶花澆水的時候,要見干見濕,避免盆土積水。不會判斷盆土干濕程度的朋友,可以找一根木棍來幫忙。將木棍插進盆土中,過1小時後拔出,木棍上沒有附著水漬和泥土,說明盆土已干,就可以給茶花澆水啦,澆水澆至有水從盆底小孔留出後即可停止。

植株氮肥過量也是引發茶花潰瘍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們日常給茶花施肥的時候,最好選用氮磷鉀均衡的肥料,像采法特平衡型水溶肥,兌水稀釋後,半個月澆灌茶花一次。既能給茶花補充充足的營養,又能預防潰瘍病的發生。茶花沒病害,營養充足,就能越長越壯,開花嬌艷,多又旺!

如果茶花不幸染上潰瘍病,當茶花長出小黑點的時候,我們就要提高警惕。用鋒利消好毒的小刀颳去染病處,范圍要比染病處大,露出青色樹皮,不見黑斑即可。處理好傷口之後,用甲基硫菌靈塗抹在傷口處,一個月後再補塗一次。

給傷口上好葯之後,每隔一周用多菌靈、百菌清等殺菌葯兌水稀釋後,噴在傷口處並澆灌茶花,消滅殘留病菌。日常養護茶花,也要要成定時打葯的習慣,才能預防病蟲害對茶花的侵擾!

茶花枝幹上突然冒出小黑點,它很可能是被「潰瘍病」這個壞東西給盯上啦!趕緊按著方法搶救,再晚點茶花可能就要和你說再見啦!

⑸ 茶花樹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

有五種可能情況。第一是病蟲害導致,需噴針對的葯劑。第二是澆水太多,根部腐爛,需停止澆水,放在通風處。第三土壤鹼性,需定期換土。第四是缺氮,需加以補充。第五個是正常的換葉現象,不用擔心,也不用採取特別措施。

4、缺少氮元素

(1)具體原因:植株處在成長狀態的時候,如果氮元素缺乏,可能發生葉子發黃現象。

(2)解決措施:需補充該元素,比如豆餅水等。另外,還可加入一些硫酸亞鐵。

5、正常現象

(1)具體原因:茶花的葉子一般短時間內不會脫落,不過也會有換葉的現象。在這個階段,葉子發黃,則是正常的代謝現象。

(2)解決措施:遇到這種情況,就不需要採取什麼特殊的措施了,正常養護就好。

⑹ 茶花樹干生蟲怎麼治

山茶是我國傳統觀賞花卉,全國各地都有栽培,為廣大花木種植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山茶也是病蟲害種群眾多、危害嚴重的花木。觀察到 30 余種。

防治方法:山茶是喜酸植物,栽培上一定要選擇酸性或中性土壤。另外山茶為喜陰植物,多數品種不應暴曬,套種在喬木樹下有利於減輕病害。發病初可用 25% 咪鮮胺乳油 800 倍液、25% 溴菌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10% 苯醚甲環唑水分散劑 1000 倍液、寡雄腐霉可濕性粉劑 7500 倍液等葯劑交替使用,一般連用兩次,間隔 7 ~ 10 天。另外在高溫季節,應以預防為主,配合防治小綠葉蟬、薊馬等蟲害,每隔 15 ~ 20天預防 1 次,可基本控制該病大面積發生。

⑺ 「茶花」主要病蟲害和防治方法

養殖茶花的花友們最頭疼的就是茶花的病蟲害問題,沒有經驗又沒有去找資料,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病蟲害問題,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茶花常見的病蟲害、發病規律以及防治方法。

茶花常見病蟲害防治:

一、炭疽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赤葉枯刺盤孢菌侵染茶花葉片而造成。

這是茶花的主要病害,發病率達33%。

病症多出現於葉緣、葉尖和葉脈兩側。

初現暗綠色斑紋,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大班,顏色由褐色變為黑色,嚴重時可擴散到整個葉片,引起大量落葉。

發病規律:該病的發生與溫度和溫度有密切關系。

一般發病適溫為25~28℃。

當溫度適宜,濕度增加時,特別是連續降雨時,能促進病害的蔓延和發展。

一般4月份開始發病,6~7月份病害達到高峰,9月份以後病情趨向停止。

防治方法:

1、徹底清除病葉。

2、冬季剪除病枯枝。

3、在每年發病期前,噴灑1%的波爾多液,每半個月一次。

4、每周用600倍百菌清水溶液噴灑一次,連續噴3~4次。

5、加強栽培管理,科學除草施肥。

在春季可增施磷、鉀肥,在葉片展開前噴施0.1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這個病最厲害,可能引起葉片落光以致死亡。

我自己的經驗是,家裡的盆栽,在炎夏季節,特別是茶花這樣水分蒸發厲害的花木,該擔心的更多是高溫乾燥,一定要澆足水,(但不能過澇)葉面噴水降溫,可以預防該病發生。

二、藻班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寄生性銹藻引起。

在葉片的兩面均可出現病斑,但以葉面為主。

初期為針頭狀呈灰綠色小圓點,後逐漸呈放射狀向外擴展,形成近似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

病斑隆起明顯,表面有細條紋式的毛氈狀物。

後期病斑顏色由灰綠色變為暗褐色。

由於病原體的覆蓋,影響葉面光合作用的進行,因而使 茶花植株生長衰弱。

發病規律:寄生性銹藻以絲狀營養體在寄生組織中越冬,在潮濕條件下產生游動孢子,孢子侵入新植株而使其得病。

該病原菌是一種很弱的寄生菌。

在高溫高溫的條件下,因通風透光差而生長不良的茶花,發生此病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

1、加強培育管理,合理施肥,及時修剪,避免茶花過於蔭蔽,做到通風透光,以提高茶花抗性。

2、可用0.2%~0.5%硫酸銅溶液噴霧防治。

三、枯枝病

病因及症狀:由病原真菌侵染茶花嫩枝或老枝後引起的一種病害。

受害枝條壞死,葉片由綠變為淡黃,從頂部向下逐漸乾枯脫落,最後整個枝梢乾枯死亡。

發病規律:該病的發生情況是,隨著春季氣溫的回升,在病枯樹上越冬的病原菌飽子堆逐漸成熟,隨風飄散到附近的茶花枝條上,從新芽、嫩枝傷口、葉痕、嫁接或修剪傷口等處,侵入茶樹為害,並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

1、冬季剪除病枯枝,集中予以燒毀。

2、摘除無用的不定芽和細弱枝,減少病原菌的附生場所。

3、將帶病植株隔離養護。

4、在茶花植株萌芽抽梢之前,用甲基托布津、福美雙、百菌清等殺菌劑噴施,特別要保證枝條傷口部位的噴葯。

5、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

四、赤葉斑病(赤葉枯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半知菌類葉點菌屬(Phyllosticta sp.)真菌引起。

病斑多發生在較嫩的葉片上,初為淡褐色圓形漬狀小點。

以後病斑蔓延,顏色由淡褐色變為棕褐色,有時多個病班連合成較大的斑塊或蔓延於整個葉片,引起葉片的大量枯焦和 脫落。

發病規律:該病菌存活在寄主的病殘體上,孢子藉助風雨、流水等傳播。

病害一般從5月份開始發生,7~9月份為發病高峰,受害葉片在大量脫落。

防治方法:

1、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者25%滅菌丹400倍液,噴灑防治。

2、在乾旱時,可增加葉片噴水,以抑制病害的發生。

我自己的一盆茶花前些時得的就是這病,連日高溫,水分蒸發利害,盆土偏干,以致發病,我立刻每日多澆水一次,特別是晚上一定澆透水,並且在葉面大量噴水,也沒用什麼葯水,結果症狀立刻減輕,不到一星期就好了。

這幾天重新抽了不少新葉,一時好看不少。

五、煙煤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是由蚜蟲和蚧殼蟲危害而誘發的。

受害茶花葉片的表面上覆蓋一層病菌的菌絲,形成黑色的"煙煤"層,阻礙了茶花植株的正常光合作用及氣體交換,使其生長發育嚴重受阻。

發病規律:該病病菌喜低溫高濕的'環境條件,其中10~20℃的溫度條件最適宜於病菌的生長。

在這個溫度范圍內,溫度越大,病菌繁殖蔓延越快。

長期雜草叢生、濕度大、光照差的茶花林,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誘發煙煤病的害蟲,主要是蚜蟲和蚧殼蟲等,因此,要防治此病害必須首先防治茶花的蚜蟲和蚧殼蟲,害蟲滅,病即自然消除。

常見蟲害

蚜蟲

【形態與風險】蚜蟲分有翅蚜蟲和無翅蚜蟲兩種。

有翅胎生雌蚜,翅透明,體黑褐色;無翅胎生雌蚜,無翅,體暗褐色。

此外,若早外表與成蟲相似,體無翅,淡黃色。

成蟲和若蟲群集於茶花嫩梢上吸收汁液,使被害茶花的芽葉萎縮,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蚜蟲的滲出物,能引起煙煤病。

【防治體例】

①在蚜早發生盛期,用50%磷胺乳劑2 000倍液或50%樂果乳劑1 000倍液噴灑茶花植株,每3~5天噴灑1次,持續3次,可覆滅蚜蟲。

②以煙筋0.5千克,生石灰0.25千克,加水10~15升,浸泡一日夜,過濾去渣後用以噴霧防治,其下場好。

蚧殼蟲

【習性與風險】風險茶花的蚧殼蟲種類較多,嚴重的有吹綿蚧、紅蠟蚧、糠片盾蚧三種。

蚧殼蟲產卵量年夜,每隻雌蟲產卵可達千粒擺布,1年發生3~5代。

年夜多是以受精的雌蟲在枝葉上越冬,翌年3月份起頭產卵為害,多集中在嫩枝和葉片上吸收葉液。

受害葉片由綠色變為灰綠色,最後變為黃色,嚴重時枝葉上布滿蚧殼蟲,造成全株枯黃致死。

其滲出物可誘發煙煤病。

【防治體例】①人工防治:此蟲年夜年夜都成群集中,可在發生周期數目不多時,直接在枝葉上壓殺蟲體。

②葯劑防治:要抓住初孵若蟲抗葯力衰的特點,把握施葯時代。

成蟲體有蠟質,防治下場較差。

常用葯劑有用松噴香和燒鹼加水燒煮而成的松脂合劑該葯液為黑褐色,首要含有過量的游離鹼和松噴香皂液,對蚧殼蟲體外蠟質籠蓋物具有強烈侵蝕浸染,為防治多種蚧殼蟲的有用葯劑。

一般冬季用10倍液,夏日用20倍液。

還可用40%氧化樂果5倍液塗干。

③改善茶花的通風透光前提,按捺蚧殼蟲的發展和滋生。

蛀莖蟲

【風險狀況】此蟲首要風險茶花的枝梢。

被害的枝梢初呈凋萎狀,日久均枯死。

一般在3~4月份首要風險春梢,在8~9月份首要風險夏梢。

被風險的枝梢上有早孔和糞便排出物,枝條最終乾涸。

【防治體例】①剪除並集中燒失蹤生有蛀莖蟲的枝條。

②可用燈光誘殺成蟲。

③在成蟲成仙岑嶺期,可用20%樂果乳劑500倍液或90%敵百蟲1 000倍液噴灑;在幼蟲期也可用90%敵百蟲500倍液噴灑。

黑刺粉虱

【風險狀況】黑刺粉虱首要風險茶花葉片,吸收葉片的汁液,其滲出物可導致煙煤病年夜量發生,嚴重影響茶花的正常光合浸染,造成年夜量落花等現象。

【防治體例】①在冬季或初春,把有蟲枝、葉剪除,並集中銷毀,以除蟲源。

②在若蟲孵化盛期,可用25%亞胺硫磷、50%馬拉松800~1 000倍液噴灑;或用40%樂果、50%二臭磷、50%殺螟松10倍液噴灑;或用撲虱靈1 000倍液噴灑,7天噴1次,下場精采。

茶梢蛾

【風險狀況】茶梢蛾以幼蟲風險茶花葉肉和蛀食茶花春梢,使被害的春梢逐漸枯萎而衰亡。?

【防治體例】①在成蟲盛期,可剪除被害的葉片和枝梢,集中銷毀,以覆滅害蟲。②在幼蟲風險時,可用敵百蟲500~1 000倍液噴灑,或用殺螟松、氧化樂果等 1 000倍液噴灑,均可獲得較好的防治下場。

茶毒蛾

【防治體例】茶毒蛾幼蟲以食葉為主。一、二齡幼蟲有群集習性,多群集在茶花葉片後背,吃食下表皮和葉肉,而僅留上表皮與葉脈,使被害的茶花葉片成為半透明網狀膜,不久即枯黃。三齡幼蟲始食全葉,常群遷到樹冠上部為害,同時吐絲結網。四齡幼蟲食量逐漸增添,到五、六齡時幼蟲食量年夜增,待吃完全株茶花的葉片後,即遷移至別處繼續為害,厥後果很為嚴重。

【防治體例】①在3齡幼蟲之前進行防治,下場較好。②茶毒蛾一般以卵塊越冬,可在冬季與初春採摘卵塊,將其集中銷毀,以覆滅蟲源。為防止毒毛傷手,採摘前先在手上塗上番筧水即可。③可用氧化樂果、敵百蟲、馬拉松等1000~1 500倍液噴灑防治。④操作成蟲的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

潛葉蛾

【風險狀況】潛葉蛾以幼蟲潛入茶花嫩葉和新梢皮下,進行蛀食,5月份起頭風險,6月份蟲害逐漸嚴重,到7~9月份蟲害最為嚴重。被害幼葉的表皮呈現半透明花紋,被害新梢的表皮,呈現白色或半透明泡狀。茶花植株發展不良,葉片扭曲脫落。

【防治體例】①可用殺滅菊酯5000倍液、氧化樂果1000倍液,在蟲害發生前後,持續噴灑3次,即可防治。②家庭盆栽茶花若有若蟲為害,可用人工捕捉殺滅。

茶尺蠖

【風險狀況】茶盡蠖以幼蟲咀食葉片為害。在其年夜發生時,可將茶花葉片、嫩莖吃光,嚴重影響茶花發展,使它無法進行光合浸染。?

【防治體例】在3齡幼蟲之前進行防治下場好。常用的葯劑有90%敵百蟲2000~4000倍液、亞胺硫磷800~1000倍液、殺滅菊酯2000倍液、辛硫磷1000倍液;

⑻ 茶花樹一般有什麼病

山茶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炭疽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赤葉枯刺盤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oides)侵染茶花葉片而造成。這是茶花的主要病害,發病率達33%。病症多出現於葉緣、葉尖和葉脈兩側。初現暗綠色斑紋,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大班,顏色由褐色變為黑色,嚴重時可擴散到整個葉片,引起大量落葉。 【發病規律】該病的發生與溫度和溫度有密切關系。一般發病適溫為25~28℃。當溫度適宜,濕度增加時,特別是連續降雨時,能促進病害的蔓延和發展。一般4月份開始發病,6~7月份病害達到高峰,9月份以後病情趨向停止。? 【防治方法】①徹底清除病葉。②冬季剪除病枯枝。③在每年發病期前,噴灑1%的波爾多液,每半個月一次。④每周用600倍百菌清水溶液噴灑一次,連續噴3~4次。⑤加強栽培管理,科學除草施肥。在春季可增施磷、鉀肥,在葉片展開前噴施0.1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藻班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寄生性銹藻(Cephaleuros virescens)引起。在葉片的兩面均可出現病斑,但以葉面為主。初期為針頭狀呈灰綠色小圓點,後逐漸呈放射狀向外擴展,形成近似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病斑隆起明顯,表面有細條紋式的毛氈狀物。 後期病斑顏色由灰綠色變為暗褐色。由於病原體的覆蓋,影響葉面光合作用的進行,因而使 茶花植株生長衰弱。? 【發病規律】寄生性銹藻以絲狀營養體在寄生組織中越冬,在潮濕條件下產生游動孢子,孢子侵入新植株而使其得病。該病原菌是一種很弱的寄生菌。在高溫高溫的條件下,因通風透光差而生長不良的茶花林,發生此病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①加強培育管理,合理施肥,及時修剪,避免茶花林地過於蔭蔽,做到通風透光,以提高茶花抗性。②可用0.2%~0.5%硫酸銅溶液噴霧防治。
枯枝病 【病因及症狀】由病原真菌(Glomerella cingulata)侵染茶花嫩枝或老枝後引起的一種病害。受害枝條壞死,葉片由綠變為淡黃,從頂部向下逐漸乾枯脫落,最後整個枝梢乾枯死亡。? 【發病規律】該病的發生情況是,隨著春季氣溫的回升,在病枯樹上越冬的病原菌飽子堆逐漸成熟,隨風飄散到附近的茶花枝條上,從新芽、嫩枝傷口、葉痕、嫁接或修剪傷口等處,侵入茶樹為害,並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①冬季剪除病枯枝,集中予以燒毀。②摘除無用的不定芽和細弱枝,減少病原菌的附生場所。③將帶病植株隔離養護。④在茶花植株萌芽抽梢之前,用甲基托布津、福美雙、百菌清等殺菌劑噴施,特別要保證枝條傷口部位的噴葯。⑤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
根腐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多種病原菌真菌引起,其中最常見的有Phytophthora cinnamoni、Cylindrocladium crotalariae和Armillaria三種,主要侵染茶花的根系。受害植株根部腐爛變黑,葉片變黃,梢尖死亡,花芽掉落,植株逐漸凋萎死亡。? 【發病規律】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株上越冬。翌年春天,當溫濕度適宜時,菌核萌發菌線,在土壤中蔓延,侵害植株根部。氣溫越高,其發病率也越高。? 【防治方法】①要及時挖除病株及其附近的帶菌土,並用1%硫酸銅溶液對病株周圍的土壤消毒,防止病菌擴散蔓延。②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嚴防栽培地積水。③選擇抗病能力強的茶花品種進行栽培。
赤葉斑病(赤葉枯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半知菌類葉點菌屬(Phyllosticta sp.)真菌引起。病斑多發生在較嫩的葉片上,初為淡褐色圓形漬狀小點。以後病斑蔓延,顏色由淡褐色變為棕褐色,有時多個病班連合成較大的斑塊或蔓延於整個葉片,引起葉片的大量枯焦和 脫落。? 【發病規律】該病菌存活在寄主的病殘體上,孢子藉助風雨、流水等傳播。病害一般從5月份開始發生,7~9月份為發病高峰,受害葉片在大量脫落。? 【防治方法】①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者25%滅菌丹400倍液,噴灑防治。②在乾旱時,可增加葉片噴水,以抑制病害的發生。
花腐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是由茶花花腐真菌(Giborinia camelliae Kohn )侵染花瓣所引發的一種病害。受害的花朵先是出現棕褐色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直至整 個花朵變成褐色而枯萎。? 【發病規律】花腐真菌可在花柄處形成菌核,其孢子可隨風傳播。一般秋季發病率較低。在12月份至翌年3月份,隨著氣溫的升高,花朵受害率增高。? 【防治方法】①發現有感染此病的茶花花朵時,應及時摘除,並予集中燒毀。特別是在花期,更要及時清掃掉落在地面上的病花。②在開花前,可用殺菌劑,如多菌靈,噴灑花蕾2~3次。③多選栽秋季開花的茶花品種,或者用赤黴素處理中晚花品種,使之秋季開花,以躲開茶花花腐真菌的發生高峰期。④採用生物防治方法。在土壤中接種Sporidesmium sclerotivorum、 Coniotnyrium minitans兩種真菌,以殺死病菌孢子。⑤不要購買和栽培有花腐病的茶花植株。
煙煤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是由蚜蟲和蚧殼蟲危害而誘發的。受害茶花葉片的表面上覆蓋一層病菌的菌絲,形成黑色的煙煤層,阻礙了茶花植株的正常光合作用及氣體交換,使其生長發育嚴重受阻。? 【發病規律】該病病菌喜低溫高濕的環境條件,其中10~20℃的溫度條件最適宜於病菌的生長。在這個溫度范圍內,溫度越大,病菌繁殖蔓延越快。長期雜草叢生、濕度大、光照差的茶花林,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誘發煙煤病的害蟲,主要是蚜蟲和蚧殼蟲等,因此,要防治此病害必須首先防治茶花的蚜蟲和蚧殼蟲,害蟲滅,病即自然消除。具體方法,可參見以下主要蟲害及其防治一節中的蚜蟲和蚧殼蟲的防治。

熱點內容
百合唐詩 發布:2025-02-06 02:34:58 瀏覽:662
牡丹江到勃利的火車 發布:2025-02-06 02:30:37 瀏覽:267
鮮花白色包裹 發布:2025-02-06 02:14:33 瀏覽:703
電影百合片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6 02:13:09 瀏覽:655
天上一朵多重 發布:2025-02-06 02:13:02 瀏覽:690
茉莉花的經典語錄 發布:2025-02-06 02:10:03 瀏覽:193
藏紅花卉 發布:2025-02-06 02:06:12 瀏覽:228
常用鮮花名稱及圖片 發布:2025-02-06 01:48:10 瀏覽:247
六道丁香 發布:2025-02-06 01:45:45 瀏覽:54
七夕去干嗎 發布:2025-02-06 01:43:36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