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一葡萄漲
『壹』 寫梅花四季的詩
梅花只在春初開。。。。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 為有暗香來。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梅 貢性之
眼前誰識歲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滿天天似水,酒醒聽徹玉人簫。
梅花 庚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真適園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間小坐夕陽遲,香雪千枝與萬枝。
自入春來無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詩。
《雜詩》之一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楊柳枝詞 劉 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湊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初識梅花 盧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
胭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十一月後庭花盛開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
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次韻中玉早梅 黃庭堅
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
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游蜂聖得知。
梅花絕句 陸游
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紅 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卷163_21 「司馬將軍歌(以代隴上健兒陳安)」李白
狂風吹古月,竊弄章華台。北落明星動光彩,
南征猛將如雲雷。手中電擊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
我見樓船壯心目,頗似龍驤下三蜀。揚兵習戰張虎旗,
江中白浪如銀屋。身居玉帳臨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細柳開營揖天子,始知灞上為嬰孩。羌笛橫吹阿嚲回,
向月樓中吹落梅。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動九垓。
功成獻凱見明主,丹青畫像麒麟台。
卷163_25 「長干行二首(下篇一作張潮。黃庭堅作李益詩)」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十六君遠行,瞿塘灧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憶妾深閨里,煙塵不曾識。嫁與長幹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雲驄,佳期蘭渚東。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餘,顏色桃花紅。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
卷164_34 「宮中行樂詞八首」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綉羅衣。
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
選妓隨雕輦,征歌出洞房。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
盧橘為秦樹,蒲萄出漢宮。煙花宜落日,絲管醉春風。
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君王多樂事,還與萬方同。
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後庭朝未入,輕輦夜相過。
笑出花間語,嬌來竹下歌。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綉戶香風暖,紗窗曙色新。宮花爭笑日,池草暗生春。
綠樹聞歌鳥,青樓見舞人。昭陽桃李月,羅綺自相親。
今日明光里,還須結伴遊。春風開紫殿,天樂下朱樓。
艷舞全知巧,嬌歌半欲羞。更憐花月夜,宮女笑藏鉤。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宮鶯嬌欲醉,檐燕語還飛。
遲日明歌席,新花艷舞衣。晚來移彩仗,行樂泥光輝。
水綠南薰殿,花紅北闕樓。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
素女鳴珠佩,天人弄綵球。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游。
卷165_23 「從軍行」李白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鼓聲鳴海上,兵氣擁雲間。願斬單於首,長驅靜鐵關。
卷166_1 「襄陽歌」李白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z5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
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
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此江若變作春酒,
壘麹便築糟丘台。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車傍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咸陽市中嘆黃犬,
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
龜頭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
李白與爾同死生。襄王雲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卷169_11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李白
泰伯讓天下,仲雍揚波濤。清風盪萬古,跡與星辰高。
開吳食東溟,陸氏世英髦。多君秉古節,岳立冠人曹。
風流少年時,京洛事游遨。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
我昔斗雞徒,連延五陵豪。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
君開萬叢人,鞍馬皆辟易。告急清憲台,脫余北門厄。
間宰江陽邑,翦棘樹蘭芳。城門何肅穆,五月飛秋霜。
好鳥集珍木,高才列華堂。時從府中歸,絲管儼成行。
但苦隔遠道,無由共銜觴。江北荷花開,江南楊梅熟。
正好飲酒時,懷賢在心目。掛席拾海月,乘風下長川。
多沽新豐醁,滿載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爾門前。
大笑同一醉,取樂平生年。
卷172_18 「新林浦阻風,寄友人」李白
潮水定可信,天風難與期。清晨西北轉,薄暮東南吹。
以此難掛席,佳期益相思。海月破圓影,菰蔣生綠池。
昨日北湖梅,開花已滿枝。今朝東門柳,夾道垂青絲。
歲物忽如此,我來定幾時。紛紛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明發新林浦,空吟謝脁詩。
卷172_25 「禪房懷友人岑倫」李白
嬋娟羅浮月,搖艷桂水雲。美人竟獨往,而我安得群。
一朝語笑隔,萬里歡情分。沉吟彩霞沒,夢寐群芳歇。
歸鴻渡三湘,遊子在百粵。邊塵染衣劍,白日凋華發。
春風變楚關,秋聲落吳山。草木結悲緒,風沙凄苦顏。
朅來已永久,頹思如循環。飄飄限江裔,想像空留滯。
離憂每醉心,別淚徒盈袂。坐愁青天末,出望黃雲蔽。
目極何悠悠,梅花南嶺頭。空長滅征鳥,水闊無還舟。
寶劍終難托,金囊非易求。歸來倘有問,桂樹山之幽。
卷173_11 「早春寄王漢陽」李白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昨夜東風入武陽,
陌頭楊柳黃金色。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預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
卷175_7 「送友人游梅湖」李白
送君游梅湖,應見梅花發。有使寄我來,無令紅芳歇。
暫行新林浦,定醉金陵月。莫惜一雁書,音塵坐胡越。
卷178_3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一作翁)」李白
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魯人重織作,機杼鳴簾櫳。
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蓬。
卷179_8 「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李白
碧草已滿地,柳與梅爭春。謝公自有東山妓,
金屏笑坐如花人。今日非昨日,明日還復來。
白發對綠酒,強歌心已摧。君不見梁王池上月,
昔照梁王樽酒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黃鸝愁醉啼春風。
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園東。
卷179_44 「陪族叔當塗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李白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宮開。疑是海上雲,飛空結樓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辯才。濟人不利己,立俗無嫌猜。
了見水中月,青蓮出塵埃。閑居清風亭,左右清風來。
當暑陰廣殿,太陽為裴回。茗酌待幽客,珍盤薦凋梅。
飛文何灑落,萬象為之摧。季父擁鳴琴,德聲布雲雷。
雖游道林室,亦舉陶潛杯。清樂動諸天,長松自吟哀。
留歡若可盡,劫石乃成灰。
卷182_33 「清溪半夜聞笛」李白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
卷182_40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卷184_15 「觀胡人吹笛」李白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
愁聞出塞曲,淚滿逐臣纓。卻望長安道,空懷戀主情。
參考資料:李白詩全集
『貳』 可以用梅花做的美食有哪些
1.梅花番茄湯
原料
梅花10朵,番茄400克,番茄醬250克,麵粉100克,雞清湯2000毫升。炸麵包丁150克,黃油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將梅花摘去花蕊,取下花瓣,洗凈,控干,入盤。
(2)再將黃油放入炒鍋內,在微火上燒至七成熱,下入麵粉,用木鏟攪炒,隨炒隨攪拌,待麵粉成黃色時,下入番茄醬,炒出紅油,倒入少許雞清湯,攪拌成糊狀,然後,慢慢地將湯全部倒入,隨下隨攪,攪時要用力,隨之放入味精、精鹽,調好口味。
(3)把番茄洗凈,用開水一燙,去掉皮、籽、蒂,切成小丁,放入湯內,微開,放入梅花瓣,見開即可。
(4)炸麵包丁小碟單跟。
(5)按10份計算,每份375克。
特點與效用
呈淺紅色,梅花細嫩,味酸而鮮,和胃消食。
2.梅花龍眼綉球
原料
肥瘦豬肉500克,黃胡蘿卜20克,梅花10朵,白蘿卜20克,青蘿卜20克,紅蘿卜20克,水發海參20克,雞蛋10個,蔥15克,姜10克,濕澱粉25克,番茄沙司150克(瓶裝),蛋清2個,葡萄酒25克,香葉1片,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把肥瘦豬肉去皮,切成綠豆大小的丁;雞蛋煮熟,去皮;蔥姜切細末;黃胡蘿卜、白蘿卜、青蘿卜、紅蘿卜、水發海參均切成4厘米長的細絲,待用。
(2)梅花擇去花蕊,取下花瓣,洗凈,入盤,待用。
(3)將豬肉丁放入瓷盆中,加蔥薑末、2個雞蛋清、葡萄酒、精鹽、味精、濕澱粉及5朵梅花瓣,攪拌均勻,上勁後做成10個大肉圓,稍按扁一些,每個肉圓嵌進一個熟雞蛋,滾上拌勻的五絲,即成梅花龍眼綉球。
(4)炒鍋上火化豬油,燒二成熱時,逐個放入梅花龍眼綉球,煎上色,撈出,濾油。
(5)取大魚盤一個,先放入姜蔥末、香葉1片墊底,再緩緩放入龍眼綉球,加雞清湯,番茄沙司、葡萄酒、胡椒粉、味精,入蒸鍋蒸20分鍾,取出。
(6)潷出原汁加雞清湯,餘下的番茄沙司和5朵梅花瓣片,燒開,煨濃,澆在梅花龍眼綉球上即成。
特點與效用
煎蒸結合,外脆里嫩,梅花溢香,易於消化,補充營養。
3.梅花牛肉扒蛋
原料
牛肉200克,梅花6朵,炸土豆條75克,雞蛋2個,蔥頭末15克,煮胡蘿卜條30克,煮紅菜頭30克,牛奶50毫升,生菜油200克(實耗20克),黃油10克,少克肉汁25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將牛肉洗凈,去筋膜,用刀剁成泥茸,與蔥頭末、1個雞蛋液、牛奶、梅花片瓣、胡椒粉、精鹽攪拌均勻,用手擠成球,手上蘸雞蛋,把牛肉球壓成寬12厘米,厚5毫米的圓餅。往煎盤放入生菜油,下入肉餅,在旺火上煎上色,潷出生菜油,放入黃油稍煎,入爐烤熟。
(2)往小煎盤放入生菜油燒熱,把1個雞蛋先磕入碗內,再倒入煎盤,隨煎隨撩油,避免蛋黃破裂。
(3)將少克肉汁倒入煎盤燒開。
(4)上菜時,將牛肉扒澆上原汁,上放炸雞蛋,周圍配上煮胡蘿卜條、煮紅菜頭、炸土豆條即成。
特點與效用
呈咖啡色,外焦里嫩,梅花味香,舒肝除煩,富含營養。
原料
梅花15朵,蘋果2個,鴨梨2個,橘子2個,去皮菠蘿1個,香蕉2根,生菜葉200克,馬乃司150克,鮮奶油50克,檸檬汁25克。
製作
(1)先把梅花摘去花蕊,取下花瓣洗凈,控干入盤。
(2)將蘋果、梨、香蕉、橘子、菠蘿均去皮,有的去籽,切成4厘米長、5毫米寬的薄片,與梅花瓣放入瓷盆內拌勻。
(3)鮮奶油、馬乃司與檸檬汁拌勻後,放入瓷盆內水果中,攪拌均勻。
(4)食用時,先在小碟里放上生菜葉墊底,上面倒入攪拌均勻的水果片。
(5)此沙拉宜與豬排、烤鴨、燜鴿子等葷菜配餐。
特點與效用
味香甜美,脆香爽口,開胃除煩。
5.梅花羊肉生菜
原料
羊肉500克,生菜600克,梅花10朵,檸檬汁25克,香葉2片(桂樹葉),茴香籽5克,麵粉50克,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把羊肉洗凈切成塊;生菜擇洗干凈,切方塊;梅花去蕊,取瓣待用。
(2)再把羊肉與生菜、梅花,按一層生菜,一層梅花瓣,一層羊肉碼好,每一層都撒些麵粉、鹽、胡椒粉、茴香籽、香葉及適量水,然後,用大火燒開後,小火慢慢燜熟,即可裝盤食用。
(3)每份2塊羊肉及生菜,食用時,每盤再撒少許餘下的梅花瓣。
特點與效用
肉爛花香,咸鮮清嫩,味濃不膻,開胃舒肝。
6.梅花白汁魷魚
原料
鮮梅花10朵,水發魷魚300克,白汁200克,雞清湯500毫升,精鹽、胡椒粉、味精、麻油各適量。
製作
(1)水發魷魚放入清水浸泡1小時,用清水沖凈,去掉頭尾另用。將魷魚塊切成4厘米寬,2厘米長的方塊,再平片成均勻又極薄半透明的片,放入瓷碗里,用五成熱的水淘洗後,再用清水浸泡,使魷魚呈白色、透明、質軟,待用。
(2)將鮮梅花摘去花蕊,取下花片瓣,洗凈,控干,待用。
(3)製作白汁:將100克黃油倒入炒鍋,化開燒五成熱,下麵粉100克,在微火上炒出香味(炒時注意火候,邊炒邊攪),然後放入50克蔥頭丁、25克火腿丁、5克丁香及鹽和胡椒粉,與牛奶500毫升、雞清湯500毫升攪拌均勻,煮開,用凈紗布扭榨出白汁,約出白汁1000毫升。
(4)取白汁200毫升,兌入500毫升雞清湯稀釋後,入炒鍋,燒開後,放入魷魚片,燒熟透後,放少許精鹽、胡椒粉、味精,調好口味,撒入梅花片瓣,攪勻,淋入少許麻油,出鍋,入湯盤即可。
特點與效用
色白味鮮,花香魷魚嫩,易於消化。
『叄』 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
就歐體、顏體二位傑出先人的書法風格意境而言,各有千秋,是兩座豐碑,名垂千古,譽滿華夏。
我只是一個普通書法愛好者,書法水平很低,不配對前人優秀書法藝術品頭論足,只能粗略談一下自己的一孔之見。就歐、顏書法藝術而言,我更喜歡顏體,見解如下:
3.了解了前人的優秀書法藝術,不能只是誇誇其談,更不能束之高閣,應該虛心學習,從一點一劃,一撇一捺學起,在臨摹逐漸提高水平的基礎上,開始自己獨立練習,持之以恆,總結經驗,不斷進步,逐漸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