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有傲骨
A. 梅花有傲骨 香自苦寒來 什麼意思 2
所謂「歲寒三友」松竹梅,各有品質。松以堅韌,竹以氣節,而梅則以其傲骨。
你看那雪中的梅花,多像一位傲迎風雪的鬥士啊!他那遒勁有力,伸向天空的枝幹不就是其桀驁不馴的風骨嗎!經過了暴雪風霜的洗禮,突然有一天在他的枝頭綻放出了美麗芬芳的花朵!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B. 梅花有傲骨 香自苦寒來。這句詩什麼意思
詩句「梅花香自苦寒來」出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專自苦寒來屬。」,梅花香自苦寒來全詩及賞析如下:
一、《警世賢文》之勤奮篇
有田不耕倉稟虛 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經勤學苦 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智慧源於勤奮 偉大出自平凡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欲求生富貴 須下死功夫
譯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譯文為: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C. 形容梅花傲骨的唯美句子
1、你看那梅花,像極了純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後,留下的只是一灘污跡,華而不實,虛假的很,而梅花,她是真真正正的純白,有時還帶著一點點粉紅,她留下的,是似有似無的芳香。她的朴質與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2、在寒冷冬天的早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那就是梅花。它雖然從不與百花爭春,但經常被古今詩人畫家所贊美。梅花以它那種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被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民,稱作為——中國國花。
3、梅花分冬梅、臘梅等。梅花的顏色大體有黃的、白的、紅的。我看到公園的的梅花是臘梅。無論我離它多遠,總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隨風飄進我的鼻子里。這香味肯定讓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並把我的痛苦和煩惱全部」扔到「九霄雲外了。
4、梅花雖沒有玫瑰的風情萬種,沒有荷花的高貴典雅,也沒有牡丹的流光溢彩,但它卻有著凌寒獨放的勇氣。梅樹的姿態是十分優美的。乾枯的主幹曲曲折折,盤旋而上,樹冠都是繁枝細杈,婀娜多姿的屹立在風雪中,它的花兒開得是那麼的美不勝收,紅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五彩繽紛,好不可愛!
5、此時,就在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這萬物的哀嘆聲中,梅花出現了,就在這雪地中傲然挺立著。她那高而細的枝幹,絲毫受不到風雪的影響。傲雪臨霜。在風雪中怒放,充滿了豪情,挺立著,挺立著,任憑風雪的吹打……
6、冬日裡寒風陣陣,北風呼嘯縱使人穿在厚的衣服也會覺得冷。大家都各自呆在家裡,很少有人出門。都各自待在自己的家裡。潔白的雪花給大地穿上了美麗的銀裝,一切都盡都了深深的沉睡之中。只有它迎風雪而堅強毅力,與潔白的大地相稱之中顯示出非凡的氣質,寒氣逼人,它依然傲氣不衰。
7、梅花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贊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的激勵。
8、中國人愛梅花,是愛 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愛梅花謙遜的精神。愛的是」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愛的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愛它不怕困難,於無聲處,傲然挺立。愛它甘願在幕後無私奉獻的心。愛的是梅花有靈魂、有骨氣、有品格的精神。
9、那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只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著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謝。
10、梅花放棄了百花爭艷的春天,帶著一副獨有的傲骨,毅然開放在靜寂的嚴冬,嚴冬吞噬了無數嬌媚的花卉,而梅花卻為敗落、稀零、單調的寒冬,增添了閃亮的色彩,這也許也是一種大無畏精神,放棄了環境溫和的春,在冬散發著芳香,也正是選擇了這個冷寂的季節,她才會變得更加引人注目,梅花不可泯滅的美的精神。
11、你看那在風雪中傲然挺立,怒放著的梅花,難道你就絲毫沒有感受到她的美嗎?難道在漫無邊際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著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種不畏寒霜,堅強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嗎?
12、愈是寒冷,花開得便愈發地燦爛。盡管接受了暴風雪的洗凈後,梅花仍然能一如既往地挺直腰,沒有被惡劣的環境所打倒。
13、梅花不像別的花,春天來臨時,從不與它們爭奪明媚的春天。你瞧!它在寒冷的冬天,開的那麼鮮艷、迷人。花瓣潤滑透明,有點冰清玉潔。那些梅花,有的剛剛綻放,就有效蜜蜂飛進去,採集花粉;有的完全綻放了,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
14、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清風,而是凜浰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露水,而是寒氣逼人的冰雪;照射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里的一縷殘陽。它有這一副傲骨,但從不驕傲自大,誇獎自己。
15、梅花不僅花香,花朵也美。那一朵朵向下垂的臘梅,就像幾位身穿黃衣,亭亭玉立的、害羞的仙女。它們都低著羞澀的頭。當我彎下腰去看那些花朵時,才能發現它是多麼的美麗……
16、雖然梅花沒有蘭草清秀的枝葉,沒有玫瑰嬌嫩的花朵,但它那幽幽的清香,卻為人們增添了不少樂趣。只要一靠近梅花,那股清香就會迎面撲來,讓人感到流連忘返。這時,你深深吸上幾口氣,頓時會覺得精神倍增,心曠神怡。
D. 梅花生傲骨下聯
上聯:梅花生傲骨
下聯:雪蓮表貞心
謝謝採納!祝學習進步哦!
E. 那個比喻梅花的傲骨的詩句叫什麼來著急
1.卜運算元 · 詠梅(南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一陣陣凄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佔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艷心懷妒忌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
2.梅花(北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3.雪梅(南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5)梅花有傲骨擴展閱讀:
《卜運算元 · 詠梅》上片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它也的確還有「愁」。用環境、時光和自然現象來烘托。詞人描寫這么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上片四句「情景雙繪」,讀者可以從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環境下的心緒——愁,也可以逐漸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片寫梅花的靈魂及生死觀。梅花生在世上,不爭奇斗妍而是孤獨地在冰天雪地里開放。不論外界輿論如何,梅花只求靈魂的升華與純潔,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軋成塵埃了,它的品格就像它的香氣一樣永駐人間。這兩句表現出陸游標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崚嶒傲骨。
《梅花》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牆角"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凌寒獨自開」,突出梅花不畏寒,不從眾,雖在無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開,寫的是梅花,又像寫人。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後兩句,重點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雪梅》前兩句寫梅雪爭春,要詩人評判。首句採用擬人手法寫梅花與雪花相互競爭,都認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認輸,這就將早春的梅花與雪花之美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了。次句寫詩人在兩者之間難以評判高下。詩人原以為一揮而就,由於難於評判,只好停下筆來思索。
後兩句是詩人對梅與雪的評語。就潔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卻沒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將香氣物質化,使人覺得香氣可以測量。
F. 關於梅花傲然自立的詩句(贊美梅花傲骨的詩句都有哪些)
1.贊美「梅花傲骨」的詩句都有哪些
1、詩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出自:唐代·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釋義: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2、詩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
釋義: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3、詩句: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出自:唐代·張謂《早梅》
釋義: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4、詩句: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蘭時。
出自:宋代·吳文英《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
釋義:一枝玉骨冰清傲霜的梅。那時剛上了友人的木蘭舟中。
5、詩句: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出自:宋代·李清照《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釋義:白雪皚皚,滿眼銀色世界。就在這銀色的世界裡,一樹寒梅點綴其間。那覆雪懸冰的梅枝,晶瑩剔透,別在枝頭的梅花,豐潤姣潔。就是從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們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來的消息。
2.描寫梅花獨立雪中的詩句
1、宋·盧梅坡《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2、宋·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唐·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4、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 浪發:濫開,開得太爛漫。 宋·周邦彥《菩薩蠻·梅雪》
5、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宋·呂本中《踏莎行》
6、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暗香:清幽的香氣,此指梅花的清香。
3.贊美梅花不畏嚴寒傲然獨放高貴品質的詩句是
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出自:宋代·盧梅坡《雪梅·其一》釋義: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2、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出自:宋代·林逋《山園小梅二首》釋義: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3、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出自:宋代·陸游《卜運算元·詠梅》釋義: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4、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釋義: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5、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
出自:清代·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二》釋義:月光中疏淡的梅花散發出濃郁的芳香,銀色里絲絲的柳枝又似帶露初干。
4.描寫梅花獨立雪中的詩句
1、宋·盧梅坡《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2、宋·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唐·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4、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 浪發:濫開,開得太爛漫。
宋·周邦彥《菩薩蠻·梅雪》 5、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宋·呂本中《踏莎行》 6、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暗香:清幽的香氣,此指梅花的清香。
5.梅花獨立雪的詩句
1、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2、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3、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台。——齊己《早梅》
4、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5、天迥雲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燒不盡,時見兩三花。——劉基《古戍》
6.卜運算元詠梅贊頌梅的頑強的詩句
《卜運算元·詠梅》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以清新的情調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堅貞不屈,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
那時陸游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戰派士氣低落,因而十分悲觀,整首詞十分悲涼,尤其開頭渲染了一種冷漠的氣氛和他那不畏強權的精神。卜運算元 · 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此詞以梅花自況,詠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鬱,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贊梅的精神又表達了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
詞的上半闋著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飽受風雨之苦的情形。陸游曾經稱贊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
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梅花「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緊臨著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憐惜了。無人照看與護理,其生死榮枯全憑自己。
「斷橋」已失去溝通兩岸的功能,唯有斷爛木石,更是人跡罕至之處。由於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開無主」了,「無主」既指無人照管,又指梅花無人賞識,不得與人親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賞,獨自走完自己的生命歷程而已。
「已是黃昏獨自愁」是擬人手法,寫梅花的精神狀態,身處荒僻之境的野梅,雖無人栽培,無人關心,但它憑借自己頑強的生命力也終於長成開花了。寶劍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野梅不平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響的氣質。
范成大《梅譜序》說:「野生不經栽接者,……謂之野梅,……香最清。」可是,由於地勢使然,野梅雖歷經磨難而獨具清芬,卻無人能會,無人領略其神韻。
這猶如「幽居見。那麼,野梅為何又偏在黃昏時分獨自愁呢?因為白天,它尚殘存著一線被人發現的幻想,而一到黃昏,這些微的幻想也徹底破滅了;這也如前人閨怨詩所說:最難消遣是黃昏!不僅如此,黃昏又是陰陽交替,氣溫轉冷而易生風雨的時辰,所以;除了心靈的痛苦之外,還要有肢體上的折磨,「更著風和雨」。
這內外交困、身心俱損的情形將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極處,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寫照,傾注了詩人的心血! 「寂寞開無主」一句,作者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2]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它也的確還有「愁」。
從藝術手法說,寫愁時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像這像那,而是用環境、時光和自然現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
(《蕙風詞話》)就是說,詞人描寫這么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田同之《西圃詞說》)。上闋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
讓讀者從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環境下的心緒──愁,也讓讀者逐漸踏入作者的心境。下半闋寫梅花的靈魂及生死觀。
梅花生在世上,無意於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與招蜂引蝶,所以在時間上躲得遠遠的,既不與爭奇斗妍的百花爭奪春色,也不與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獨地在冰天雪地里開放。但是這樣仍擺脫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會被認為「自命清高」、「別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
正像梅花「無意苦爭春」一樣,對他物的侮辱、誤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聽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同時,不論外界輿論如何,我以不變應萬變,只求靈魂的升華與純潔,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軋成塵埃了,我的品格就像我的香氣一樣永駐人間。這精神不正是詩人回首往事不知悔、奮勇向前不動搖的人格宣言嗎!「群芳」在這里代指「主和派」小人。
[2] 這兩句表現出陸游標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崚嶒傲骨。最後幾句,把梅花的「獨標高格」,再推進一層:「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前句承上闋的寂寞無主、黃梅花昏日落、風雨交侵等凄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一層。
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
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
看,梅花的命運有多麼悲慘,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推上最高峰。
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一絲一毫也改變不了。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塵的凄涼、衰颯、悲戚,一股腦兒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作者從民族國家的利益出發,做出生命的表白。
悲憂中透出一種堅貞的自信。詞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寫出險惡仕途中堅持高沽志行。
不媚俗.不屈邪.清真絕俗,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