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飛花令
⑴ 2020年武漢東湖燈會活動亮點有哪些
中國古典風燈組 編鍾主題燈組 漢味美食組 兩江四岸燈組 武漢方言組 東湖明珠燈組 燈會仙子評選 為了迎接2019年~2020年的跨年活動,武漢東湖在此之際也是策劃了一場盛大的燈會活動,將中國的傳統漢文化以及武漢特色進行巧妙的融合,向大家展示一個截然不同的武漢風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燈會上的活動亮點吧。
中國古典風燈組
中國古典風「龍鳳呈祥」大門迎接八方來客,爆竹組燈辭舊歲,福袋滿滿送福氣,一串串火紅的燈籠,亮在綠樹之間。各式各樣的風箏,放飛新年的夢想。「傘韻」透露出濃濃古風,「年年有魚」,紅色的錦鯉在水面上「游動」,紅紅火火,象徵著新年年年有餘;「我們的節日」,可愛的小娃娃們捧起月餅、湯圓、粽子,拎著燈籠,我們的傳統節日就要有傳統物件來代表。
惟楚有才,「楚風辭韻」整組燈以楚式建築為主體,兩旁的五彩鳥雀燈點綴,點睛之筆是貫穿其中的書寫卷軸,如清泉一般由上而下婉轉流淌。
編鍾主題燈組
「編鍾」組燈展現楚國音樂的輝煌華章,「一鳴驚人」組燈展示春秋五霸楚莊王一統中原的出征場景,「萬里茶路」組燈意境悠遠,重現荊楚大地的特產傳到歐洲大陸,代表中國力量的復興號「飛馳」,展現新一線城市風貌的「盛世中華」燈組……一組組恢弘燈組再現華夏大地飛速發展的精彩成果。
漢味美食組
2020第六屆武漢東湖燈會不僅晚上精彩,而是可以從白天逛到晚上的全天候精彩。
精心打造的楚風市集是歷屆東湖燈展之最。布置上古色古香,展示了荊楚文化的特色。百米高的巨型紅燈籠組成的燈塔非常搶眼,讓進入燈會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市集上內容精彩紛呈。近八十個攤位,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應有盡有,逛足一整天。
好吃的。引入漢味經典小吃,豆皮、熱乾麵一個都不能少。傳統的全國美食也可以在集市上品嘗到。南京的鴨血粉絲,大連的鐵板魷魚,北京的吊梨湯,長沙的臭豆腐,台灣的雞翅包飯,重慶的酸辣粉。年輕人喜歡的網紅美食,拉絲熱狗、蛋仔冰淇淋、深海龍珠串、超長大薯條,一網打盡。
好玩的。非遺市集上,有吹糖人,有皮影戲,有打糕,有各種手工藝品的製作和展示,還有兒童嘉年華,讓小朋友們玩得開心。
好看的。專門從廣東請來的舞獅團隊,上演獅王爭霸賽。20餘個近3米的梅花樁,七八頭憨態可掬的獅子,在上面玩出各種花樣,搶奪新春福袋。舞獅人還將上演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比如獅子走鋼絲,飛躍鋼絲,讓你心提到嗓子眼。
兩江四岸燈組
「大江大湖大武漢」,2019年剛剛結束的武漢軍運會,武漢在國際舞台上熠熠生輝。「光耀軍運」組燈,濃縮了軍運的精彩瞬間;「兩江四岸」組燈,把武漢獨有的兩江四岸美景,照搬到東湖的湖面上,展示了城市的親水特質。「江城戲碼頭」燈組,從武漢發源而來的漢劇,貼近生活,人物造型唯美。
武漢方言組
原汁原味武漢話說土味情話,請到「老鼠愛大米」組燈前,機靈小老鼠笑容可掬,從19到20,依舊愛你(諧音),用武漢話說才更有味道。回歸傳統,怎麼能少得了對詩?在梨園古風對詩台,計時答題「飛花令」,普通人也可以登上綜藝大舞台,展現你的文化底蘊。
東湖明珠燈組
「東湖明珠」燈組,牡丹、杜鵑、玫瑰、櫻花、 梅花、荷花婀娜多姿,四季「花朵」同時綻放,代表東湖四季可賞花,四季皆美。
「幸福東湖」里,70朵欣欣向榮的向陽花里,是徵集的70個幸福家庭的幸福笑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組燈,全面展示東湖風景區的風景,東湖綠道上,跑步的人,賞景的人,遛狗嬉戲的人,讓東湖美景更立體。
燈會仙子評選
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絲綢學院的外國留學生也會組團來燈會打卡過傳統中國年。他們將穿漢服唐裝、表演中國傳統節目,將東湖燈會的亮點特色傳遞到海外。喜歡東湖風景又熱愛古風漢服的朋友們,可以參加「穿漢服賞花燈拍美照」活動,上傳美照參加線上「燈會仙子」評選。
⑵ 臨邛新詩雙景記
臨邛新詩雙景記
.
楊然/文
.
臨邛新詩景觀,或虛或實,與人與物,何其多矣,任洪淵、席永君、《晨》詩刊、蟠龍村、飛花令、《絲路雅集》等等,恕難具述。本文只記二景,均與一個人有關,他叫陳煒。
一景謂之詩歌小巷。
戊戌年二月十四日,周五,我隨「鳳凰飛花令」櫻花之城主題筆會諸君,有幸造訪。
當時隨筆有記:參會詩人陸續到來,杜虧如榮輝、曉曲、譚寧君、彭志強、杜均、朱曉劍、胡馬、文旦、李志、詹義君、何承洪、陳煒、金成夢、王勤等,加上記者,共計20多人。觀賞鳳凰大道櫻花之後,大家來到邛崍東街胡巷子,參觀「詩歌小巷」。因為遇雨,這時成為名副其實的「雨巷」,詩歌的意味,因而更深,也更悠長。
這處詩歌小巷,就是陳煒打造的。巷裡銘刻有任洪淵、楊然、席永君、陳瑞生、詹義君、李木、陳煒、王勤、何承洪、湯艷瓊、陳麗文等臨邛詩人的十一首新詩和其他十首古體詩。
作家朱曉劍先生為此專門撰寫有《邛崍有個詩歌小巷》記之:「這是邛崍市詩人陳煒老師參與策劃和設計的邛崍市文化地標」,「成都的文化底蘊深厚,但像這樣有文銷鋒啟化氣息的地方是不多見的」。
僅此一景,陳煒先生榮任邛崍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和《邛州詩刊》與《絲路雅集》編委,當之無愧。
另一景,謂之清明詩會。
己亥年清明,也就是今天,陳煒操辦了這次活動。他明確指出:「清明詩會是在清明節、以我們這批人詩人、朗誦家為主,在陳氏祠堂開展的以傳承清明傳統文化,進行詩歌創作和頌讀的一次有益嘗試」。
我因事未能參會,但始終關注著這次別開生面的清明詩會。
這次《清明詩會節目單》:一、《讀五弟故園老人飼禽圖》作者楊然、朗誦雷婷;二、《父親的茅草》作者李桎、朗誦尤玲;三、《清明節,外公我想你了》作者李曉黎、朗誦劉川磊;四、《清明時節總是雨》作者何承洪、朗誦陳奕存;五、《清明的雨——獻給慈祥的外婆》作者漢師、朗誦陳奕存;六、陳麗文詩歌、朗誦陳麗文;七、《思念如雲》作者陳煒、朗誦陳柯言;八、《清明祭母》作者王勤、朗誦歐守軍;九、《茶歌》作者陳煒、朗誦歐守軍;十、《無題》作者詹義君、朗誦簡依夢;十一、《清明追思 ——獻給父親陳肇玉》作者陳先梅、朗誦簡依夢。
《陳氏家族二十五屆清明祭祖會暨清明詩會典禮議程》如期舉行,莊重、簡朴、熱烈。李桎、王勤、何承洪、陳麗文、李曉黎、尤玲等臨邛詩人出席。
我的感念在於,臨邛有此新詩二景,陳煒了得!
無論「詩歌小巷」還是「清明詩會」,陳煒都做了別人想做卻沒做、不想做或根本就沒想過要做的詩歌事情,與臨邛、與成都、與四川乃至與中國,出於同一個人創意,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我情不自禁感嘆:「泱泱陳氏,何其芸芸,這就是圓滿而輪回」。這裡面不僅包含了生命的意義,同時也包含了新基臘詩的價值,陳煒是一位詩人,在這方面,他做得真好。
臨邛新詩雙景觀,非他莫屬。
2019年4月5日之夜記於義渡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