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送王安石的詩句
1. 梅花送王安石的詩
梅花王安石的詩句:
、《西江月·梅好惟嫌淡佇》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梅好惟嫌淡佇,天教薄與胭脂。真妃初出華清池。酒入瓊姬半醉。
東閣詩情易動,高樓玉管休吹。北人渾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2、《次韻徐仲元詠梅》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舊挽青條冉冉新,花遲亦度柳前春。
肌冰綽約如姑射,膚雪參差是太真。
搖落會應傷歲晚,攀翻剩欲寄情親。
終無驛使傳消息,寂寞知誰笑與顰。
3、《江梅》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江南歲盡多風雪,也有紅梅漏泄春。
顏色凌寒終慘澹,不應搖落始愁人。
4、《詠梅》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頗怪梅花不肯開,豈知有意待春來。
燈前玉面披香出,雪後春容取勝回。
觸撥清詩成走筆,淋漓紅袖趣傳杯。
望塵俗眼那知此,只買夭桃艷杏栽。
5、《次韻徐仲元詠梅》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溪杏山桃欲佔新,高梅放蕊尚嬌春。
額黃映日明飛燕,肌粉含風冷太真。
玉笛悲涼吹易散,冰紈生澀畫難親。
爭妍喜有君詩在,老我?然敢效顰。
6、《酬微之梅暑新句》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江梅落盡雨昏昏,去馬來牛漫不分。
當此沈陰無白日,豈知炎旱有彤雲。
琴弦欲緩何妨促,畫蠹微生故可熏。
回首涼秋知未遠,會須重曝阮郎?。
7.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1。
遙知不是雪2,為有暗香來3。[1]
2. 梅花送給王安石的古詩吧!
《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原文:《梅花》(宋)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 梅花宋王安石的古詩
梅花宋王安石的古詩是: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為國家強盛而不畏排擠和打擊的人。
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他的《北陂杏花》對杏花花、影俱妖嬈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來強調杏花的高潔、堅持的精神,寫得很張揚外露。而這首寫梅花的詩,其思想內涵實是相通的,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
熙寧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王安石郁然病逝於鍾山,享年六十六歲。
4. 梅花宋王安石古詩
王安石的《梅花》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翻譯: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梅花》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贊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
作品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第一句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第二句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第三句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第四句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梅花立在僻靜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梅花
5. 王安石《梅花》詩句
王安石《梅花》詩句如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牆角有幾枝美麗的梅花,不畏嚴寒獨自地開放著。從遠處看上去就知道不是白雪,因為有一陣陣幽香撲面而來。
賞析
《梅花》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贊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他的《北陂杏花》對杏花花、影俱妖嬈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來強調杏花的薯喚高潔、堅持的精神,寫得很張揚外露。
而這首寫梅花的詩,其思想內涵實是相通的,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
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粗悉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
第一句「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第二句「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第三句「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岩手乎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第四句「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梅花立在僻靜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