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愛長嗎
① 茶花好養嗎
茶花是好養活的。
茶花怕風喜陽,喜歡生長在搏茄空氣流通,溫暖濕潤的環境下,可以在猜亂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良好,適宜生長的溫度在20-32℃之間,大部分品種都能承受-8℃的低溫。
因為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平時只要保持環境通風,等待土壤乾燥時澆水,不施肥也能正常生存,但每隔15~20天施用肥料,可以讓茶花生長更好。
② 山茶花應該怎麼養才能快速長大
選擇適當的盆器盆栽山茶宜用通透性好的土陶盆。盆底排水孔用 塊瓦片搭成「介字形」,其上放層乾果殼(如花生殼、板栗殼、核桃殼),以增強透氣性、排水性。用盆忌過大,盆徑與山茶樹冠徑相等最好,盆大土多,易導致茶花肉質根爛根,栽小苗用大盆易造成生長不良。
2. 合理配製盆土,及時翻盆換土山茶對土質要求較嚴,喜含腐殖質較多、疏鬆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性(p h 值5~ 6)沙壤土。家庭盆栽可用黃土加20% ~
30% 的食用菌渣或漚熟的鋸木屑,再添加5% 腐熟有機、2% ~ 3%漚熟的菜枯或棉枯餅及10% 細沙,混合拌勻,配成「五合一」盆土,忌用重黏土、鹽鹼土。翻盆換土
宜在10 月上旬或花謝後新葉未展開前進行。小苗每年換1 次,成年植株隔年換1 次。
3. 創造適宜的溫光條件①光照條件。山茶雖喜半陰,但並非一年四季都不要陽光,冬春季節宜全日照,特別是4 月~ 6 月,如沒有陽光照射,光合作用不足,極易造成枝乾瘦弱,葉片光澤度差,難以形成花蕾或易蕾。只有夏季和初秋,要躲開烈日,置於蔭涼花棚下或樹下。②溫度條件。山茶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 25℃,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可耐零下5℃的低溫。冬季
好能做到晚出室、晚入室。冬季溫度在零下5℃以上時不必入室,讓它適當接受低溫鍛煉有好處。
春季出室不能過早,早春氣候不穩定,溫差變化,茶花特別怕早春的寒風,風大會把枝條的水分吹乾。冬季茶花入室後,室溫應控制在0℃~ 10℃之間,溫度宜低不宜高,一旦超過16℃,隱芽有可能提早萌發。
4. 適時適量澆水施肥①澆水。山茶喜濕潤,怕乾旱,忌漬水,澆水要適時適量,該澆即澆,澆必澆透。生長期可稍濕潤些,以手輕捏土感覺到土濕而不粘手為度。春秋季每隔一二天於上午或傍晚澆水1 次,夏日每天早晨澆水1 次,高溫時段葉面噴水二三次;冬季每隔3 天~ 5 天於中午澆水1 次,微潤即可。但冬季開花時應見干即澆,以免發生死蕾、落蕾、啞蕾等現象。同,澆水時應注意水質,剛放出的自來水含有漂白粉,對山茶樹生長不利,應貯存一二天後再用。為防止盆土鹼性化,要結合澆水適量澆施0.2%的硫酸亞鐵或米醋,以利山茶生長。②施肥。山茶喜肥,但忌施生肥、高濃度,只能薄肥勤施,並在不同的生長期施用不同的肥料。一二年生幼樹不施或施極稀薄的氮肥,以免燒苗。而成齡植株須不斷追肥,以保證充足的養分供應。3 月~ 4 月追施以氮肥為主的腐熟稀薄液態肥,如礬肥水、餅肥等,以促發新根新芽,並使枝壯、葉大、色綠;4 月~ 5 月以磷肥為主,促使花芽分化,多長蕾;初夏5 月~ 6 月,以磷鉀肥為主,促使花蕾膨大,提高抗禦高溫的
能力,以免死蕾、落蕾;9 月至花蕾吐色前,每隔半個月施1 次氮磷鉀復合肥或骨粉或0.2% 磷酸二氫鉀液,
促使花蕾發育與開花。施肥宜在盆土不幹不濕的晴天傍晚進行,翌日凌晨澆水1 次。盛夏和嚴冬不宜施肥。
5. 整形修剪修剪能使山茶通風透光、株型優美。山茶
枝蕾宜疏忌密。夏季當新生枝條半木質化時,統觀全株對過密枝做一次疏剪,對徒長枝據生長部位縮剪或全,內膛枝、細弱枝全剪,重疊枝、交叉枝多拉吊少綁扎,使其層次分明。8 月份當花芽與葉芽可明顯區分時要
疏蕾。疏蕾的原則是大株、壯株、粗枝多留,小株、小枝少留。一般每個花枝留蕾1 個,最多留兩個,並大小搭配,使花朵成梯次開放,延長開花期。過密蕾、背向蕾、內膛蕾、畸形蕾一律疏去。切忌因留蕾太多,造成大量落蕾或出現開花大小年現象。
6. 及時防治病蟲對於介殼蟲、紅蜘蛛、蚜蟲等害蟲,常於4 月底開始在盆土四周深2 厘米處每株山茶埋敵百蟲顆粒2 粒~ 6 粒或呋喃丹1 克~ 2 克。隔3 個月後再埋第2 次,防治效果較好。對常見病害茶花褐斑穿孔病,可於發病初期噴灑75% 科達寧(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5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防治效果較好。
③ 茶花有什麼特色和生長習性
十八學士是茶花的一個品種,灌木或小喬木,植株略立性生長,樹型優美,自然樹冠好。葉多為革質,羽狀脈,有鋸齒,具柄,少數抱莖葉近無柄。葉色濃綠,葉面亮度高,有光澤,葉型勻稱,接近橢圓型,葉質飽滿,葉子長約5-6厘米,寬4厘米左右。茶花能否健康生長的關鍵是要盡可能找出茶花栽培過程中影響茶花健康生長和品質的最重要環節,如什麼季節移植最好,各生長階段肥料中氮、磷、鉀的最佳比例,最適合生長的溫度,最適宜的濕度,最適於生長的土壤,最好的修剪季節,最適合本地種植的品種,各生長階段最應該注意的事宜是什麼,等等,及摸索出對應的,效果最好的種植方法,當方法經實踐證實有顯效後,方法應相對固定下來,並長期使用。因而在養植茶花之前,應先了解一下茶花的生理特性,針對茶花的生理特性才能有的放矢,研究出適合茶花生長的最簡單而有效的種植方法。
茶花的生長較一般樹木緩慢,習性和茶樹很相似,主要病蟲害和茶樹也基本一樣,兩者主要差別在於:茶花比茶樹稍耐寒,可短時間忍受—8至—10度的低溫,但耐熱性比茶差一些,茶樹在日均氣溫達35度以上的高溫季節還能正常生長,而茶花在日均氣溫達35度以上時,絕大多數品種進入休眠狀態,生長基本停止。在對肥份的需求方面,茶樹更喜肥,也更耐肥。此外,茶花的品種更為豐富,因而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品種的針對性比茶樹更強一點。在栽培方向上,茶葉種植除了追求品質外,還要求生長快、有較高的產量,這點和茶花栽培要求有較快的生長速度是一致的,因而在茶花的栽培上可參照茶樹的種植管理方法,結合茶花的生長特性作適當調整。
④ 茶花的生長習性
茶花懼風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回砂質壤土,黃土或答腐殖土。pH5.5-6.5最佳。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環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
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