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防茶花

防茶花

發布時間: 2023-08-19 12:00:21

㈠ 怎樣預防山茶花落蕾、落花

防止山茶花落蕾落花,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控制盆土干濕度,以握在手中能捏成團,鬆手即能散開為宜;②可在花前施一次0.25%的磷酸二氫鉀,花後施一次礬肥水,施時不可多量;③移動花盆在花蕾綻放前,開花後不得搬動;如遇特殊情況,也應搬到溫度、濕度基本相同位置;④花芽過多時及時疏蕾,每個枝頭上只選留1個花芽即可,其餘的在早期即予剝除,以減少養分消耗,也有利於以後的壯蕾開花。

山茶花

㈡ 怎樣防止茶花干蕾落蕾

茶花入房太早,這時室溫比外面高,使花枝猛長,如盆土養分不足,花蕾就會枯焦。室內溫度驟冷、驟熱,使花蕾不能正常開放,就會造成落葉、落蕾。室內空氣不暢,室內吸煙,放在新裝修的室內,大氣污染均會造成僵蕾。勤換室內位置乎陵態汪困,使溫度忽高忽低,花前施肥太多,將花蕾頂掉,盒土過干過濕,空氣乾燥,氮肥過多,磷鉀不足,花蕾過多,均會造成干蕾、落蕾與落葉。防止的措施是:①適時澆水,花蕾形成後,秋天天氣涼爽,水分蒸發量小,2~3天澆水1次,使盆土稍干,不幹不澆。有些品種如十樣景,鴛鴦鳳冠、綠珠球、澆水過多,極易落葉落蕾。②疏蕾8月份花蕾如綠豆大小時,枝頂有2~3個花蕾可留1個葉腋內的花蕾,可根據位置擇優留1個,對內向歲源枝,畸形枝與弱枝上的花蕾,一般不留。

㈢ 怎麼防治茶花病葉子黑、還有蚜蟲

炭疽病
在葉、果上引起壞死斑。
病症:分生孢子盤常以顆粒狀物在病斑上呈輪狀排列(同心環狀),潮濕時擠出粉紅色分生孢子團。

㈣ 如何防治茶花炭疽病

如何防治茶花炭疽病
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的優良花灌木或小喬木。其具有花期長,花朵瑰麗、繁多,且花色多樣,姿態優美的特點,故其觀賞性很豐富,被廣泛地栽植於各個城市。茶花往往與其它的花灌木配置而作為花壇、花境的植材來使用,或是作為配景的材料,種植於林緣、牆基和角落等處。除此之外,茶花也經常被栽植於盆內,來供室內觀賞。山茶的病蟲害不算多,但近年來,經過觀察,發現其會發生一種比較嚴重的病害——茶花炭疽病。
發病原因
茶花炭疽病是由病菌侵入葉片組織而發生的病害。該病原屬真菌中的子囊菌類,病菌會在感病植株的枝梢病部,或者是已脫落的病枝、病葉上,以菌絲體越冬。待翌年的春季,當氣溫上升到20攝氏度左右時,就還能產生分生孢子。孢子藉助風雨再進行傳播。且多數是從傷口、自然孔口侵入寄主,或者是直接侵入到植株組織細胞內。在生長的季節里,茶花炭疽病的病菌是可以重復、多次的侵染,從而造成大面積的山茶患上炭疽病。
患上炭疽病的大致原因在於:通風不良,加上空氣濕度的偏大,造成病部的濕潤,進而形成有利於該病菌孢子的生存環境,使其得以加快繁殖速度。所以,在降雨量較多的季節里,特別是在大風、多雨、溫度多變的季節里,茶花炭疽病的發生也更加的容易。一般情況下,受到侵染的植株10天左右就會出現病害症狀。 一般茶花炭疽病的發病期是每年的5月至10月。而如若是成片栽植的茶花,在圃地裸露,地被物少時;或是在植株樹勢比較衰弱時;或者是當土壤乾旱,砂質且貧脊時,即使到了炎熱、乾旱的夏季,炭疽病也可能易發,或者發病比較嚴重。7月至9月,是茶花炭疽病發病的高峰期。但是在9月以後,炭疽病的病情會有一定的減輕。
發病位置
茶花炭疽病主要是發生於植株的葉片上。幼葉時偶有發生。植株的葉片在遭受到了炭疽病侵染以後,大多是自葉緣或葉尖開始發病,初時為大小不一的不規則病斑,褐色至黑褐色,邊緣隆起。以後病斑中心變灰白色、病斑上長出黑色小點,輪生或散生。當濕度大時,還可能會溢出粉紅色粘質團,進而最終造成病葉的乾枯和不同程度的脫落。
枝條在感病時,多是發生在嫩梢、幼芽或傷口等處。初時,病部出現圓形或橢圓形褐色斑點,病斑黑褐色,略凹陷,以後逐漸擴大,最後枝乾乾枯,病部產生出許多小黑點,最終造成植株生長勢的衰弱。茶花炭疽病發病較重的時候,如果不及時開展防治工作,往往容易造成整株山茶幼苗的枯萎和死亡。即使茶花炭疽病發病比較輕,也會極大地影響茶花的正常生長。
防治方法
一般在通風不良、管理粗放、土壤瘦瘠且施肥又不足的情況下,茶花炭疽病的發生會更加的嚴重。所以在平時,應當加強栽培管理,並要合理地控制栽植密度,以利通風、透光。此外,要盡可能做到適地適樹,有目的選擇在土壤肥力適中、排水良好的地方種植茶花植株。日常需要注意加強撫育管理,提高栽植的質量。如在土質較差地方栽種幼苗時,可以適當地作追肥壓青,促進幼苗生長的旺盛。應當重視增施磷、鉀肥以及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利於植物的健壯生長和植株的樹勢及抗病性的增強。
因為山茶是喜酸性的花木,如是長期生長在偏鹼性土壤中就會影響其根系對鐵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可在土壤中施一些硫酸亞鐵,或者是在葉面噴0.1%至0.2%硫酸亞鐵溶液,以調正樹體及土壤的酸鹼度,使植株逐步得到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在購買苗木的時候,務必要重視植物的檢疫工作,務必購買健壯無病的植株。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杜絕病害的病源。
平時還應當多從養護、管理等多個環節上面著手,認真的貫徹好「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在病害發生不嚴重時,可適時開展剪除發病葉片的工作,用來減少侵染源。同_,也可以結合修枝、清園工作,來徹底清除病株、病葉,清除枯枝、落葉,剪除有病的枝條,並用波爾多液漿塗刷傷口。這里務必要注意的是:清除的病株,剪除的病枝、病葉,一定要在帶離出種植的區域以後,再集中進行銷毀,以減少侵染病菌的來源。
在家裡擺放茶花或者茶梅時,花卉的放置千萬不要過密,要注意將其擺放在空氣流通好的地方,周邊環境的溫度也應保持其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好。在澆水的時候,不要從植株的頂部當頭淋澆茶花、茶梅。 葯劑防治:因為茶花炭疽病具有傳染性,所以在病害發生之前,或者是發現病害之後,應當及時的進行施葯。可在發病之前,選用波爾多液,以及代森鋅進行噴灑。其濃度一般可為:波爾多液1%,或者代森鋅68%。噴灑的頻率周期,以每月進行2次至3次為宜。在茶花炭疽病的發病初期,可以選擇噴施:50%炭疽福美600至800倍液,或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配比方式。通常,隔10天至15天,可施葯1次,並且連續地施葯4次至5次,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住該病害的發生與蔓延了。在噴施葯液進行防治時,還建議在施葯時混噴0.3%至0.4%硫酸二氫鉀溶液,也可以提高它的抗性。還需要注意的是,施葯時,幾種葯劑宜交替使用,對於防治該病會更好。在病害發病嚴重的地區務必要及時地拔除染病嚴重的植株,並且用殺菌劑澆灌土壤兩次至三次,以用來消毒土壤。
來源:林業與生態

㈤ 如何防止茶花落葉落蕾

防治茶花、茶梅落葉落花落蕾
一、產生落葉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在從南方地區調運裝卸時造成葉片擠壓破損,在溫室中容易感染炭疽病等造成病理性落葉;
2、溫室內溫度濕度太高,特別是傍晚澆水易誘發病害造成落葉;以上兩種情況可定期用上述殺菌劑進行防治;
3、由於溫度變化過大和水質不適應(水質過硬)以及起苗時根系受損嚴重,造成根系吸收組織根毛壞死,營養短缺,造成植株早衰落葉。防治對策有避免環境溫度大起大落,不要用地下水直接澆灌(如用地下水要經過降鹽或酸化處理),起苗時要注意根基土球不能太干,應盡量多帶根球,
二、最主要的措施
每15天左右用一次葉面肥,配方是0.1%尿素+0.2%磷酸二氫鉀和腐植酸微肥(施用見說明)。
輪換使用,防治早衰效果很好。下面再談談落花落蕾問題。北方種茶花落花蕾問題非常突出,咎其原因有三:
1、如前所述造成落葉的幾個因素都可產生落花落蕾;
2、春化過渡期不足造成花蕾膨大後脫落。絕大部分茶花品種開花前要經過一段春化期(花牡丹和部分茶梅除外)。所謂春化,就是花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或短日照才能開花,廣州陽澄湖大閘蟹不然花芽不能充分發育成熟。茶花的春化溫度和時間因品種不同而異。
一般要求-3℃~5℃低溫,10-20天以上即可,早花品種春化時間可短些,溫度可高些;遲花品種要求春化時間長些,溫度要低些,如果你的茶花是在9-11月間調回,就馬上進入高溫溫室,就會阻止春化過程,造成花芽發育停止或不全產生落蕾。所以當你調入茶花時不要急著增溫,一定要使茶花在本地產生完全春化過程,讓茶花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要逐步降溫)保持0~2℃最低溫和5~7℃最高溫,持續20天以上,在進行逐步升溫到最低溫度8~10℃,最高溫度15~25℃就能順利開花;
3、光照不足造成落花落蕾,北方冬季室外因寒冷,很多家庭直接放在室內過冬,一方面由於室內溫度高造成春化不足,另一方面光照又嚴重不足,造成營養虛耗,室內濕度又太低,極易產生落花落蕾。防治措施有先要通過低溫春化過程(如2所述),在室內要擺放在有光線直射的地方,並連盆罩以塑料薄膜增濕,直至開花。總而言之,要防止茶花落葉落蕾落花一定要採用綜合措施,創造適宜環境,細心管理,環環相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㈥ 「茶花」主要病蟲害和防治方法

養殖茶花的花友們最頭疼的就是茶花的病蟲害問題,沒有經驗又沒有去找資料,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病蟲害問題,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茶花常見的病蟲害、發病規律以及防治方法。

茶花常見病蟲害防治:

一、炭疽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赤葉枯刺盤孢菌侵染茶花葉片而造成。

這是茶花的主要病害,發病率達33%。

病症多出現於葉緣、葉尖和葉脈兩側。

初現暗綠色斑紋,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大班,顏色由褐色變為黑色,嚴重時可擴散到整個葉片,引起大量落葉。

發病規律:該病的發生與溫度和溫度有密切關系。

一般發病適溫為25~28℃。

當溫度適宜,濕度增加時,特別是連續降雨時,能促進病害的蔓延和發展。

一般4月份開始發病,6~7月份病害達到高峰,9月份以後病情趨向停止。

防治方法:

1、徹底清除病葉。

2、冬季剪除病枯枝。

3、在每年發病期前,噴灑1%的波爾多液,每半個月一次。

4、每周用600倍百菌清水溶液噴灑一次,連續噴3~4次。

5、加強栽培管理,科學除草施肥。

在春季可增施磷、鉀肥,在葉片展開前噴施0.1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這個病最厲害,可能引起葉片落光以致死亡。

我自己的經驗是,家裡的盆栽,在炎夏季節,特別是茶花這樣水分蒸發厲害的花木,該擔心的更多是高溫乾燥,一定要澆足水,(但不能過澇)葉面噴水降溫,可以預防該病發生。

二、藻班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寄生性銹藻引起。

在葉片的兩面均可出現病斑,但以葉面為主。

初期為針頭狀呈灰綠色小圓點,後逐漸呈放射狀向外擴展,形成近似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

病斑隆起明顯,表面有細條紋式的毛氈狀物。

後期病斑顏色由灰綠色變為暗褐色。

由於病原體的覆蓋,影響葉面光合作用的進行,因而使 茶花植株生長衰弱。

發病規律:寄生性銹藻以絲狀營養體在寄生組織中越冬,在潮濕條件下產生游動孢子,孢子侵入新植株而使其得病。

該病原菌是一種很弱的寄生菌。

在高溫高溫的條件下,因通風透光差而生長不良的茶花,發生此病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

1、加強培育管理,合理施肥,及時修剪,避免茶花過於蔭蔽,做到通風透光,以提高茶花抗性。

2、可用0.2%~0.5%硫酸銅溶液噴霧防治。

三、枯枝病

病因及症狀:由病原真菌侵染茶花嫩枝或老枝後引起的一種病害。

受害枝條壞死,葉片由綠變為淡黃,從頂部向下逐漸乾枯脫落,最後整個枝梢乾枯死亡。

發病規律:該病的發生情況是,隨著春季氣溫的回升,在病枯樹上越冬的病原菌飽子堆逐漸成熟,隨風飄散到附近的茶花枝條上,從新芽、嫩枝傷口、葉痕、嫁接或修剪傷口等處,侵入茶樹為害,並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

1、冬季剪除病枯枝,集中予以燒毀。

2、摘除無用的不定芽和細弱枝,減少病原菌的附生場所。

3、將帶病植株隔離養護。

4、在茶花植株萌芽抽梢之前,用甲基托布津、福美雙、百菌清等殺菌劑噴施,特別要保證枝條傷口部位的噴葯。

5、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

四、赤葉斑病(赤葉枯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半知菌類葉點菌屬(Phyllosticta sp.)真菌引起。

病斑多發生在較嫩的葉片上,初為淡褐色圓形漬狀小點。

以後病斑蔓延,顏色由淡褐色變為棕褐色,有時多個病班連合成較大的斑塊或蔓延於整個葉片,引起葉片的大量枯焦和 脫落。

發病規律:該病菌存活在寄主的病殘體上,孢子藉助風雨、流水等傳播。

病害一般從5月份開始發生,7~9月份為發病高峰,受害葉片在大量脫落。

防治方法:

1、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者25%滅菌丹400倍液,噴灑防治。

2、在乾旱時,可增加葉片噴水,以抑制病害的發生。

我自己的一盆茶花前些時得的就是這病,連日高溫,水分蒸發利害,盆土偏干,以致發病,我立刻每日多澆水一次,特別是晚上一定澆透水,並且在葉面大量噴水,也沒用什麼葯水,結果症狀立刻減輕,不到一星期就好了。

這幾天重新抽了不少新葉,一時好看不少。

五、煙煤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是由蚜蟲和蚧殼蟲危害而誘發的。

受害茶花葉片的表面上覆蓋一層病菌的菌絲,形成黑色的"煙煤"層,阻礙了茶花植株的正常光合作用及氣體交換,使其生長發育嚴重受阻。

發病規律:該病病菌喜低溫高濕的'環境條件,其中10~20℃的溫度條件最適宜於病菌的生長。

在這個溫度范圍內,溫度越大,病菌繁殖蔓延越快。

長期雜草叢生、濕度大、光照差的茶花林,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誘發煙煤病的害蟲,主要是蚜蟲和蚧殼蟲等,因此,要防治此病害必須首先防治茶花的蚜蟲和蚧殼蟲,害蟲滅,病即自然消除。

常見蟲害

蚜蟲

【形態與風險】蚜蟲分有翅蚜蟲和無翅蚜蟲兩種。

有翅胎生雌蚜,翅透明,體黑褐色;無翅胎生雌蚜,無翅,體暗褐色。

此外,若早外表與成蟲相似,體無翅,淡黃色。

成蟲和若蟲群集於茶花嫩梢上吸收汁液,使被害茶花的芽葉萎縮,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蚜蟲的滲出物,能引起煙煤病。

【防治體例】

①在蚜早發生盛期,用50%磷胺乳劑2 000倍液或50%樂果乳劑1 000倍液噴灑茶花植株,每3~5天噴灑1次,持續3次,可覆滅蚜蟲。

②以煙筋0.5千克,生石灰0.25千克,加水10~15升,浸泡一日夜,過濾去渣後用以噴霧防治,其下場好。

蚧殼蟲

【習性與風險】風險茶花的蚧殼蟲種類較多,嚴重的有吹綿蚧、紅蠟蚧、糠片盾蚧三種。

蚧殼蟲產卵量年夜,每隻雌蟲產卵可達千粒擺布,1年發生3~5代。

年夜多是以受精的雌蟲在枝葉上越冬,翌年3月份起頭產卵為害,多集中在嫩枝和葉片上吸收葉液。

受害葉片由綠色變為灰綠色,最後變為黃色,嚴重時枝葉上布滿蚧殼蟲,造成全株枯黃致死。

其滲出物可誘發煙煤病。

【防治體例】①人工防治:此蟲年夜年夜都成群集中,可在發生周期數目不多時,直接在枝葉上壓殺蟲體。

②葯劑防治:要抓住初孵若蟲抗葯力衰的特點,把握施葯時代。

成蟲體有蠟質,防治下場較差。

常用葯劑有用松噴香和燒鹼加水燒煮而成的松脂合劑該葯液為黑褐色,首要含有過量的游離鹼和松噴香皂液,對蚧殼蟲體外蠟質籠蓋物具有強烈侵蝕浸染,為防治多種蚧殼蟲的有用葯劑。

一般冬季用10倍液,夏日用20倍液。

還可用40%氧化樂果5倍液塗干。

③改善茶花的通風透光前提,按捺蚧殼蟲的發展和滋生。

蛀莖蟲

【風險狀況】此蟲首要風險茶花的枝梢。

被害的枝梢初呈凋萎狀,日久均枯死。

一般在3~4月份首要風險春梢,在8~9月份首要風險夏梢。

被風險的枝梢上有早孔和糞便排出物,枝條最終乾涸。

【防治體例】①剪除並集中燒失蹤生有蛀莖蟲的枝條。

②可用燈光誘殺成蟲。

③在成蟲成仙岑嶺期,可用20%樂果乳劑500倍液或90%敵百蟲1 000倍液噴灑;在幼蟲期也可用90%敵百蟲500倍液噴灑。

黑刺粉虱

【風險狀況】黑刺粉虱首要風險茶花葉片,吸收葉片的汁液,其滲出物可導致煙煤病年夜量發生,嚴重影響茶花的正常光合浸染,造成年夜量落花等現象。

【防治體例】①在冬季或初春,把有蟲枝、葉剪除,並集中銷毀,以除蟲源。

②在若蟲孵化盛期,可用25%亞胺硫磷、50%馬拉松800~1 000倍液噴灑;或用40%樂果、50%二臭磷、50%殺螟松10倍液噴灑;或用撲虱靈1 000倍液噴灑,7天噴1次,下場精采。

茶梢蛾

【風險狀況】茶梢蛾以幼蟲風險茶花葉肉和蛀食茶花春梢,使被害的春梢逐漸枯萎而衰亡。?

【防治體例】①在成蟲盛期,可剪除被害的葉片和枝梢,集中銷毀,以覆滅害蟲。②在幼蟲風險時,可用敵百蟲500~1 000倍液噴灑,或用殺螟松、氧化樂果等 1 000倍液噴灑,均可獲得較好的防治下場。

茶毒蛾

【防治體例】茶毒蛾幼蟲以食葉為主。一、二齡幼蟲有群集習性,多群集在茶花葉片後背,吃食下表皮和葉肉,而僅留上表皮與葉脈,使被害的茶花葉片成為半透明網狀膜,不久即枯黃。三齡幼蟲始食全葉,常群遷到樹冠上部為害,同時吐絲結網。四齡幼蟲食量逐漸增添,到五、六齡時幼蟲食量年夜增,待吃完全株茶花的葉片後,即遷移至別處繼續為害,厥後果很為嚴重。

【防治體例】①在3齡幼蟲之前進行防治,下場較好。②茶毒蛾一般以卵塊越冬,可在冬季與初春採摘卵塊,將其集中銷毀,以覆滅蟲源。為防止毒毛傷手,採摘前先在手上塗上番筧水即可。③可用氧化樂果、敵百蟲、馬拉松等1000~1 500倍液噴灑防治。④操作成蟲的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

潛葉蛾

【風險狀況】潛葉蛾以幼蟲潛入茶花嫩葉和新梢皮下,進行蛀食,5月份起頭風險,6月份蟲害逐漸嚴重,到7~9月份蟲害最為嚴重。被害幼葉的表皮呈現半透明花紋,被害新梢的表皮,呈現白色或半透明泡狀。茶花植株發展不良,葉片扭曲脫落。

【防治體例】①可用殺滅菊酯5000倍液、氧化樂果1000倍液,在蟲害發生前後,持續噴灑3次,即可防治。②家庭盆栽茶花若有若蟲為害,可用人工捕捉殺滅。

茶尺蠖

【風險狀況】茶盡蠖以幼蟲咀食葉片為害。在其年夜發生時,可將茶花葉片、嫩莖吃光,嚴重影響茶花發展,使它無法進行光合浸染。?

【防治體例】在3齡幼蟲之前進行防治下場好。常用的葯劑有90%敵百蟲2000~4000倍液、亞胺硫磷800~1000倍液、殺滅菊酯2000倍液、辛硫磷1000倍液;

熱點內容
學插花的app 發布:2025-02-04 11:40:29 瀏覽:982
櫻花牌自行車 發布:2025-02-04 11:34:47 瀏覽:674
工商銀行牡丹貸記卡的功能是什麼 發布:2025-02-04 11:32:28 瀏覽:986
疫情下情人節 發布:2025-02-04 11:25:56 瀏覽:86
手機壁紙植物花卉 發布:2025-02-04 11:24:21 瀏覽:972
延安花店送花上門 發布:2025-02-04 11:22:55 瀏覽:36
花店雨棚字 發布:2025-02-04 11:13:31 瀏覽:809
風車茉莉花吧 發布:2025-02-04 11:12:51 瀏覽:997
花語言獨白 發布:2025-02-04 10:50:06 瀏覽:197
浪掛一朵朵 發布:2025-02-04 10:37:14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