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茶花開
1. 茶花女這本書中我最喜歡誰為什麼
年輕貌美的瑪格麗特是巴黎最著名的妓女,因酷愛茶花,人稱「茶花女」。她與並不富有的阿爾芒相愛,並拒絕了其他的追求者,這意味著她失去錢財來源。瑪格麗特身患肺結核,阿爾芒帶她到鄉下療養,享受甜蜜生活,也因此耽誤了探望父親的時間。於是,阿爾芒的父親來巴黎找他,獲知了兒子現在的狀況。他讓阿爾芒去巴黎等他,自己卻來到鄉下以身份地位財力為由要求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瑪格麗特傷心欲絕,但還是同意了。阿爾芒回到鄉下,發現瑪格麗特已經回到了巴黎,又開始紙醉金迷的墮落生活,比以前更甚。不明就裡的阿爾芒展開了瘋狂的報復,他找了一個漂亮的妓女作情婦,刺激瑪格麗特。瑪格麗特無法忍受,離開巴黎又病重住院,很快處於彌留狀態。她把事情的真相寫在了日記里,交給了自己的朋友,求她轉交給阿爾芒。直到死去,阿爾芒也沒能來看她。直到聽說瑪格麗特死去,來到她的遺物拍賣會現場。
小說中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感情出現轉折是由於迪瓦爾先生即阿爾芒父親的出現。因為他的出現,年輕幸福的男女主人公離開了承載著他們一生夢想的布吉瓦爾;因為他的出現,瑪格麗特的美夢如幻彩的氣泡一樣觸之即破;也因為他的出現,讓經久不衰的真愛在此刻的巴黎變得混沌不堪。
在這本書中,我認為導致阿爾芒與瑪格麗特之間愛情悲劇的因素,是迪瓦爾先生對瑪格麗特的偏見和阿爾芒的虛榮與猜忌。
盡管迪瓦爾先生見過瑪格麗特後,認識到她對兒子的一片真心。但他的偏見使他堅持認為一個妓女根本不可能和他們家那高貴的門第相匹配。為了兒女的幸福,他強迫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
二十四歲的阿爾芒在巴黎讀完大學取得了律師資格後,並沒有立刻去找工作,而是「把文憑放在口袋裡,也讓自己過幾天巴黎那種懶散的生活」。在他不間斷的尋歡作樂之中他邂逅了瑪格麗特。不可否認,他十分喜歡瑪格麗特。可是他那多疑猜忌的性格,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是一場悲劇。阿爾芒是多情的,他為了她神魂顛倒,在每個黑夜裡孤獨地期待黎明的到來;阿爾芒是妒忌的,他看到其他公爵進入瑪格麗特的房間就彷彿看見一把尖刀狠狠地扎在自己心上;阿爾芒是軟弱的,他無力也沒有勇氣去追求他們苦苦追尋的幸福。
在這份愛中,有兩個形象,淺薄殘酷的阿爾芒和聖潔可憐的瑪格麗特。
阿爾芒本可以成為瑪格麗特生命中的明燈,因為他們彼此相愛,彼此犧牲過。然而他的虛榮與猜忌摧毀了美好的一切。他並不理解瑪格麗特,偏激地認為自己受騙了,認為自己是最無辜的人。於是他尋求一切機會進行報復,越折磨她,就越能滿足他的虛榮心。他在瑪格麗特的哀求中虛偽地放聲大笑。但他卻悲哀地忽視了真愛所應有的真誠與信任,他帶著滿腔的恨去了一次一輩子為之後悔的長途旅行。
而瑪格麗特沒有,她沒有悲哀。她並不後悔,她深信當阿爾芒知道真相的時候,她會在他的眼中顯得格外崇高,雖然這是她死後的事情了。瑪格麗特是一個堅強的姑娘,一個人面臨著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願讓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樂與最痛苦的時光都與阿爾芒有關。正是因為阿爾芒的出現,她的生命有了光彩;也正是因為阿爾芒的出現,使她承受了比以往深切百倍的痛苦。
在一個陰冷、黑暗、潮濕、沒有陽光的牆角里,鑽出了一朵茶花。糜爛是它的養料。然而,這茶花卻比別的茶花,甚至任何一種花都美麗,美得脫俗,美得驚人,美得如痴如醉。可是花都是嚮往陽光的。努力、再努力一點,在茶花碰觸到陽光的一剎那,在它因陽光的滋潤而嬌艷欲滴的一剎那,無情的風折斷了花枝,讓它又倒在了陰冷的角落,無力再爬起,再去觸摸那伸手可及的陽光。上帝是仁慈的,為了彌補命運對它的不公,沒讓它凋零後再死,而是讓它保持著美貌離開了世間。
2. 茶花女讀後感1500字
茶花女讀後感1500字
茶花女讀後感1500字,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寫讀後感了,閱讀就像一場春雨,思維的跳躍性是最適合這本書的閱讀的,通過文字傳遞的意蘊可深可淺,看看茶花女讀後感1500字,動手寫出自己的感悟吧。
茶花女讀後感1500字1
夜幕已經降臨,昏暗的大街上傳來馬車急弛的聲音,車上下來的是一位高貴美麗的女子,身上總帶著一束山茶花,在腐爛的上層社會中「放盪」。這便是茶花女瑪格麗特,一個沉鋒檔淪在花柳紅塵間的交際花的出場。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代表作,他採用倒敘、補敘、插敘等方法,藝術加工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結果一炮而紅,在不同國家、不同領域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故事講是青年阿爾芒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瑪格麗特是當時巴黎紅極一時的名妓,在一切光環的包圍下過著放盪奢華的腐爛生活,深受男人的愛戴。但在這金色帷幕的背後是她痛苦的生活,空有美麗的軀殼卻沒有靈魂,表面的燈紅酒綠實際是行屍走肉,在放盪、酗酒和失眠中逃避現實稿中。
直到她遇到了一個真心待他的男子阿爾芒,她才真的屬於自己,開始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瑪格麗特為了這個男子,甘於犧牲自己一貫擁有的奢華,而阿爾芒出於虛榮妒忌和猜疑,總是誤解她的一片真心,最後在現實社會的打壓下,這段不合乎倫理的純真愛情只能隨茶花女一同永埋大地。
瑪格麗特總帶著一束茶花,從沒見過有別的鮮花與她相伴。這些花,每月頭二十五天是白色的,隨後五天是紅色的,而花色的這種變換,始終無人了解其中的奧妙,我也讀不懂。只知道,山銀敬亂茶花的花語,是可愛謙讓、理想的愛、了不起的魅力,這也與瑪格麗特的氣質完全相符。她是一朵從陰冷、黑暗、潮濕、沒有陽光的牆角里鑽出來的一朵茶花,糜爛是它的養料,陰暗是它的點綴。而這樣生長的一朵茶花卻比任何茶花都要開得驚艷,美得脫俗,美得讓人如痴如醉。但這樣的出身也就決定了她的一生,註定無力追逐嚮往的太陽,一旦伸手觸碰,即使溫暖滋潤,但終歸會被無情地風折斷,重新墜落在這片灰暗的土地,直至香消玉損。
在誤入紅塵的時刻,她再也不屬於她自己,不再是有些有肉的人,而成了物品,成了那些所謂上流社會男人自尊心以及虛榮心的犧牲品。她的出現總帶著光芒,讓女人為之驚嘆,男人為之痴迷,為之傾盡所有,但她沒有自我,在尋歡作樂中放縱麻醉自己。直到遇到真愛,他才找回了自己,為此放棄了自己習以為常的大量物質享受,放棄了一切能使自己暫時快樂的糜爛生活習慣,只為求能和最愛的人呆在一起。茶花女的用心良苦和純真善良很讓我感到,一個慣以奢華物質支撐自己生活的女子,竟然可以為愛放棄自己出賣了大半輩子肉體換來的財富,一個經常肆意「剝奪」男人錢財的妓女,竟會吝於花費自己心愛男子的金錢。這是多麼純真無私的愛,多麼善良真誠的心。而這樣一個勇敢無私女性的追求,卻換來種.種傷害。出於妒忌和虛榮,阿爾芒一次又一次的責備誤解茶花女。
相比於茶花女在這段愛情里積極的犧牲和付出,阿爾芒卻顯得自私和懦弱,他沖動易怒,無視倫理的同時又害怕得到聖靈的責備。他不能理解人家姑娘的用心良苦,用偏激的行為不斷地報復茶花女,在她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羞辱她,使她最後在現實和病痛的折磨下遺憾離世,而他的自私最終也得到了懲罰,讓他的遺生都在遺憾和懺悔中度過。
瑪格麗特死了,在孤獨與凄涼中死去,再也沒了活著時的奢華,以前無數的情人忘了她,以前經常圍著她轉的姐妹也拋棄了她。生前的生活愈是轟動,死的時候就愈是冷清。而在我看來,瑪格麗特並不是個完全的悲劇人物,至少,她得到了真愛,她勇敢的為自己活了一回她的靈魂得到了凈化。那些貴婦人們只看到了她生活的奢侈和物質的享受,卻不知道她高尚的情操也是自己所望塵莫及的。自私的上流社會的人們,明明鄙視放盪的妓女,卻又要逼良為娼,迫切的需要她們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如果瑪格麗特沒有生在這樣一個骯臟、虛偽、殘忍的時代,如果她沒有誤入紅塵,那她一定是陽光下開得最燦爛的一朵山茶花。
生如夏花,死如秋葉,這句詩也許可以用來概括茶花女這凄美的一生。活著,就要燦爛、奔放,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像夏天盛開的花那樣絢爛旺盛,勇敢去追求自己的價值;面臨死亡,面對生命向著自然返歸,要恬然,像秋葉般悄然地讓生命逝去,不必轟轟烈烈,更不要感到悲哀和畏懼。
茶花女讀後感1500字2
茶花女,一個平凡卻又脫俗另類的名字,一個只屬於那個女子的唯一名字。一切的故事、一切的悲傷、一切的痛苦都由此衍生,一切的光輝、一切的聖潔、一切的高貴都由此展露。 如果說當初瑪格麗特為了自己的生計與生活而墮入了無比罪惡的黑暗深淵,那麼她得到阿爾芒那份真誠之愛的時候就是神賜予她走出那陰暗牆角的重生機會。她是一名墮落的女子,小心翼翼的珍惜和呵護著這生活中等待已久的絢爛曙光,放棄浮華虛幻、紙醉金迷,只為能夠牢牢的鎖住陽光,將自己完全照亮和溫暖。誰又能理解這愛對於瑪格麗特的可貴與重要。但是從牆角中走出的花朵,無論多麼執著與堅強的追逐著金色光芒,卻還是被世俗的塵土和傷人的目光折斷了美麗的花莖。就在那一瞬之間,本應該完完全全的走向幸福,卻還是退回了那個潮濕罪惡的牆角。為了讓陽光能夠普照到每一寸土地,為了不讓阿爾芒被自己的陰影所沾染。瑪格麗特放棄了自己那觸手可及又如此昂貴的愛情,只因為她已經太累太累,無法再拖著傷痕累累的軀體一直走到太陽之下。也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分享而讓別人感到厭煩。
而阿爾芒又如何會明白瑪格麗特的深沉之愛和已經無力脆弱的心靈。這個熱血青年是愛著瑪格麗特的,然而瑪格麗特無緣無故的背叛讓他感到了痛苦,他選擇了報復和折磨。被憂傷和愛恨交加所籠罩的氣氛進入了高潮。當兩人在同一張紅色地毯上伴隨著音樂與別人翩翩起舞的時候,那不經意的餘光之瞥又會帶來多深的痛。「他會恨我……他會恨我……他會恨我……」這個念頭在瑪格麗特脆弱細膩的心中一直不停的縈繞重復。反反復復的折磨著身體、靈魂。所以,她死了,死前的時候卻不忘念著那深愛之人的名字——
這是一個孤凄暗殤的悲劇故事,也是一曲歌頌了人性、詮釋了愛的交響曲。瑪格麗特得到了永生的解脫。這朵從糜爛和潮濕的牆角中生長出來的茶花,是那麼的獨特、高貴、堅強,她不如玫瑰嫵媚、不比百合純潔、沒有梅花的芳烈卻如此的勇敢,勇
敢的為了他人的幸福而犧牲了自己的幸福,毅然掩飾著自己的眼淚。瑪格麗特不是天使,她還是有些依戀著繁華虛榮的;她不是女神,瑪格麗特還是沒有狠下心真真正正的拋棄這段愛;她更不是聖母——
只是茶花女瑪格麗特而已。
「我快樂的時候比悲傷更痛苦。」——因為瑪格麗特明白總有一天是要分離的,想起曾經,瑪格麗特會說些什麼呢,唯有這句話,能夠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她的悲傷與絕望。但她死了,是得到了拯救還是眷顧,是墮入地獄還是存於天堂,是生生世世孤獨還是輪回轉生幸福?塵土封住了一切的思念和沒有說出、留在嘴邊的話。塵土讓美麗香消玉殞;時間磨滅曾經的一切。墓前是潔白的茶花,寄託著一份隨想和悲哀,隨風飄去——
換了一株又一株。阿爾芒知道真相以後,只能夠痛苦的懺悔和求神的寬恕,他認為他害死了這個真心實意愛著他的女子。阿爾芒或許偏激和有錯。但這只是悲哀的命運安排。恐怕是無法改變的。因為人心的醜陋和黑暗一旦進發就難以抑制。憤怒是可以掩蓋暫時的愛。瑪格麗特沒有去恨他。他們之間的一切無法以一個「情」字就能衡量。因為這昏亂、淫 盪的世界中,純潔無暇的完美愛情是多麼的不可求。他們之間對對方的愛卻都是純粹而實在的。
阿爾芒看見這個在塵土中消失的女子已經只是腐爛的臭味和白骨而已了。他驚愕、他痛惜,變得虛弱無常。但卻很堅強的說著自己沒事。因為他也想通了,瑪格麗特會得到永生的原諒和解脫的。因為她贖罪了。而阿爾芒自己會帶著這份念想也繼續贖罪。
那潔白的茶花搖曳在風中,在瑪格麗特的墓前美麗的盛開著,散發著陣陣的清香,那香味似乎悠遠的飄搖著,飄的悠遠、香味不變,真的非常的遠,直飄入我們的心中。
茶花女讀後感1500字3
盡管法國作家小仲馬的《茶花女》是一部描寫妓女的愛情小說,卻依然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里成為新中國的`禁 書。所以和我年齡相仿的整整一代中國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只知道有這本書而沒有讀過這本書。然而我們對這本書的內容卻並不陌生,《茶花女》的小說1848年在巴黎出版,《茶花女》的話劇1852年在巴黎演出,《茶花女》的歌劇1853年在威尼斯公演,1909年以來已經二十多次被搬上銀幕,早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被翻譯成中文,上個世紀初,甚至在中國的話劇舞台上也公演過,所以只要略加留心,就不難從各種文章中接觸到關於《茶花女》的內容和評論。
在讀這本小說之前,我一直以為是阿爾芒的父親扼殺了茶花女的愛情,讀完全書我才發現,真正扼殺了茶花女的愛情的其實是阿爾芒的虛榮和猜疑。
二十四歲的外省青年阿爾芒在巴黎讀完大學取得了律師資格之後,並沒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把文憑放在口袋裡,也讓自己過幾天巴黎那種懶散的生活。」他憑著祖傳的每年八千法郎的收入,在巴黎租了房子,雇了傭人,養了一個「小家碧玉,溫柔而多情」的情婦,同時與朋友一起整天出入各種風月場所尋歡作樂。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他邂逅了巴黎名妓外號「茶花女」的瑪格麗特小姐,並立刻展開了對她的追求。
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在風月場中追求女人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錢,一種是用情。阿爾芒在當時雖然也算有幾個錢的「小資」,但正如書中另一位老妓女揄揶他的那樣「您那七八千法郎的津貼費是不夠這個女孩揮霍的,連維修她的馬車也不夠。」瑪格麗特為了維持巴黎名妓的排場,每年需要花費十多萬法郎。所以阿爾芒只能用「情」來追求瑪格麗特。果然在他付出了兩三年的時間後得嘗所願,不但讓瑪格麗特成了他的情婦,還讓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愛情。
妓女以出賣肉體和感情為職業,但她們也有自己不願意出賣的愛情,或許正是因為她們看夠了人間的虛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真正的愛情。所以當瑪格麗特把阿爾芒對她的愛慕當成了真正的愛情之後,就毫不猶豫地不顧一切地獻出了她的一切。
面對瑪格麗特的一片真情,阿爾芒卻始終不肯相信妓女也會有真正的愛情,所以從佔有瑪格麗特的第二天起,就讓猜疑占據了他的心頭,第三天就認定瑪格麗特欺騙了他而發出了一封羞辱和譴責她的絕交信。然而,當他聽到朋友祝賀他得到了「可以替他爭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婦」瑪格麗特之後,在虛榮心的作用下,立刻後悔起來,並給瑪格麗特發出了請求寬恕的信。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阿爾芒心目中,佔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心的分量要比對瑪格麗特的愛情的分量重得多。也就是說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擁有名妓的虛榮而不是一個普通女人的愛情。正如書中瑪格麗特當面怒斥阿爾芒時所說的那樣:
「你,你不願意讓我知道你的景況,你要我保留我的虛榮心來滿足你的虛榮心,你想保持我過去的奢侈生活,你想保持我們思想上的差距,你,總之,不相信我對你的無私的愛情,不相信我願意和你同甘共苦,有了你這筆財產我們本來可以一起生活得很幸福,但你寧願把自己弄得傾家盪產,你這種成見真是太根深蒂固了。你以為我會把虛榮當著幸福嗎?一個人心中沒有愛情的時候可以滿足於虛榮,但是一旦有了愛情,虛榮就變得庸俗不堪了。」
人們常說,「真正的愛情往往能使人變得崇高」,然而阿爾芒在得到了瑪格麗特之後不但沒有變得絲毫崇高起來,反而變得更加墮落了。他整天除了享受擁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和快樂之外,就是去地下賭場賭博來增加一點用於揮霍的金錢,全然不顧瑪格麗特維持巴黎名妓排場的費用其實是來自其他幾個男人的供養這一事實,也絲毫沒有考慮應該怎樣盡快讓瑪格麗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由此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所謂愛情是多麼地微不足道。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愛情真正讓瑪格麗特變得崇高起來,她義無反顧地決心拋棄已經擁有的一切虛榮和奢侈,要洗盡鉛華,革心洗面從新做人,與阿爾芒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她甚至以虧損兩萬多法郎為代價,委託別人變賣她的一切財產,告別過去的一切,與阿爾芒租一間清靜的小屋,過起了遠離風塵的隱居生活。
遺憾的是阿爾芒只是被動地聽從瑪格麗特的一切安排,絲毫沒有考慮過應該和瑪格麗特結婚之類的問題,也許在他的內心從來也沒有相信過瑪格麗特真正願意脫離過去的生活。正因如此,在瑪格麗特因了阿爾芒的父親的要求給阿爾芒寫了一封分手信後,他立刻就否定了瑪格麗特為他付出的一切真情,立刻就拋棄了對她的一切愛情和信任,甚至沒有想到應該去問一下這個變化是為什麼發生的,盡管他明明知道父親正在想盡一切辦法反對他和瑪格麗特繼續來往。
更加可悲的是,作為法律專業畢業、理當擅長分析研究的阿爾芒,不但沒有去研究推敲一下她為什麼變心,反而粗暴簡單地認定她就是因為不能甘於清貧貪圖過去的虛榮才離開他的,甚至卑劣地對這個曾經愛過的女人進行了種種無恥的報復,哪裡像是在對待一個自己愛過的女人啊!
我們也無法否認阿爾芒確實是愛瑪格麗特的,只是他一直不相信瑪格麗特也真正愛他,總覺得他的真正的愛情遭到了瑪格麗特的戲弄和踐踏。他的心胸是那麼狹小卑劣,絲毫不懂什麼叫愛我所愛無怨無悔。他的心裡充滿了怨,充滿了恨,唯獨缺少一份瑪格麗特那樣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真正的愛。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畢竟還是有愛的,盡管他表達愛情的方式不一定對,他對愛情的理解不一定全面,所以才會在確認了瑪格麗特對他的那份真情後感到痛苦,感到後悔,才會寫出這篇感人肺腑、流傳千古的男人懺情錄《茶花女》,只是這個懺悔實在是來得太晚了一點。
我想,如果戀愛中的男人和女人們在遇到波折時,都能多幾分真誠和信任,少幾分虛榮和猜疑,這世上的許多愛情悲劇,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
3. 民間歌曲
《小燕子》
小燕子,吱吱吱,
面對房主竊細語:
「不吃你穀子,
不吃你糜子,
在你房檐下抱一窩兒子。」
《喜鵲傳信》
花喜鵲,站樹杈,
開口叫,喳喳叫:
「你媽帶了個花針扎,
綉花針,花衣線,
綉個荷包你媽看。」
《針》
稀奇古怪牛,
耳朵大過頭;
頭在前頭走,
耳朵在後頭。
《九九歌》
頭九二九,關門閉口。
三九四九,凍破碴口。
五九六九,精尻子娃娃拍手。
七九鴨子八九雁,九九耬鏵滿地躥。
《小孩羞羞》
羞羞,把臉摳,
摳個壕壕種豆豆;
羞羞,把臉摳,
埋臉躲進懷里頭;
羞羞,把臉摳,
你說浪浪他(她)伸手。
(註:浪浪,平川方言,意為出門玩)
《蜘蛛》
先修十字路,
後修轉花台;
老爺當堂坐,
吃頭自己來。
《灰斑鳩》
咕咕等,咕咕等,
姑姑出門急匆匆。
侄女呼喚姑姑等,
忘了耳環和手巾。
嗓子喊啞不迴音,
咕咕等,枉操心。
(註:咕咕等,平川方言,即灰斑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