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語嫣與茶花
❶ 六版段譽初遇王語嫣,有人儒雅,有人兩眼放光,新版竟是失禁公子
段譽初遇王語嫣的情節,出自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第十二章節檔友橘:從此醉。
先是聽見一聲輕嘆,段譽已然心神震動,看見王語嫣的背影,身旁似有煙霞輕籠,更讓段譽感覺「當真非塵世人」。
待到段譽徹底看清王語嫣容貌時: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六個影視化版本的《天龍八部》中,誰儒雅,誰兩眼放光,誰竟是失禁公子?
1982年梁家仁版《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湯鎮業飾演段譽,陳玉蓮飾演王語嫣。
王語嫣和小茗在院子里說話,當語嫣走動時,被什麼的東西絆了一下。
段譽看見後,忙上前拱手作揖,說自己奉王夫人之命,在此種植茶花。
聽到有人說話,王語嫣緩緩轉過身去,表情淡然地看著走上前來的段譽。
及至語嫣轉向自己,段譽臉上流露出訝異之色,眼睛定定的,神情木然,嘴巴微微張了張,腦海中浮現出之前在山洞中見到的玉像。
此時的王語嫣,則是一臉的詫異,段譽愣神之後,緩緩跪下,口中說著告凳:「自從在山洞之中,拜見姐姐的仙容,已經慶幸福緣非淺,怎料今日可以見到姐姐你的容貌,人說仙女下凡,在下看來,不會是假的了。」
陳玉蓮身上的古典氣息很濃郁,姿態端莊,舉止嫻雅,容貌更是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當她轉過身來看著段譽時,真是仿若見到了天上仙子般,驚艷了時光。
額前留著一層輕薄劉海,頭頂盤著低發髻,其餘頭發披在腦後,簪上華美的珠花,腦後系著閃閃發亮的絲帶,身著白色寬袖衣裙,內搭閃鑽裡衣,恬淡幽雅,端莊婉約。
沒有一絲扭捏,陳玉蓮一手拿著蝴蝶花朵圖案的團扇,自然放在胸前,神態自若,吐氣如蘭。
天生自帶貴氣的湯鎮業,眼神明亮放光,雙膝跪下那一瞬,也是自然流暢,很好地詮釋出了終於得見朝思暮想中仙女的那股痴情勁兒。
1990年惠天賜版《天龍八部》,關禮傑飾演段譽,宋岡陵飾演王語嫣。
台灣中視的這版《天龍八部》,對於金庸的原著改編較大,劇情改動的幾近面目全非。
段譽躲在一旁看慕容復和莽牯朱蛤打鬥,突然瞥見了另一旁神色緊張的王語嫣。
看見王語嫣側臉後,段譽想起了不久前在福地洞天見到的李秋水,以為王語嫣就是他心心念念的神仙姐姐。
於是,慌忙跑去王語嫣身邊,就在這時,莽牯朱蛤卻猛然朝王語嫣噴了一口毒氣,段譽迎面阻擋。
看見段譽被毒氣噴倒,王語嫣上前攙扶,段譽起身後用目光上下打量王語嫣,緊接著便神情激動地大叫:「神仙姐姐,你真的是神仙姐姐!」
忽然被陌生男子盯著看,王語嫣先是含羞地低下頭,聽到段譽叫她神仙姐姐後,滿臉的錯愕。
段譽初遇王語嫣,吃驚張嘴,激動地眉目飛揚,大喊大叫,然後順勢就去拉王語嫣的手。
關禮傑這里的表演眼神戲不足,情緒外放過於誇張。
宋岡陵的王語嫣很有仙氣,眉宇間帶著淡淡的憂愁,額前留了一層特別輕薄的劉海,長發柔順,扮相清麗脫俗彷彿是天上下凡的仙子。
1997年黃日華版《天龍八部》,陳浩民飾演段譽,李若彤飾演王語嫣。
獨自種茶花的段譽想找個地方洗手,隨處走動時,看見了坐在亭子中,因為幫不上慕容復的忙,而暗自傷心的王語嫣。
段譽站著看了一會,當看清王語嫣容貌時,眼神發亮,神情激動叫了聲「神仙姐姐」,隨後他跑到王語嫣身邊,拱手作揖,表明自己的身份。
王語嫣聽到人聲,先是帶了行團幾分驚訝地站了起來,看到段譽跑來後,她微微欠了欠身,面露茫然之色,聽到來人是段譽後,問他:「你就是那個書獃子。」
段譽初遇王語嫣片段,雖與原著稍有不同,但兩人間的對戲自然生動。一個舉止嫻雅,端莊內斂,把女兒家的嬌羞姿態拿捏得非常到位。一個不卑不亢,謙謙君子,把書生的儒雅與俠士的瀟灑掌控精準。
陳浩民的段譽,溫潤如玉,貴氣書生氣兼有,往那一站充滿著翩翩佳公子的風姿俊朗。
李若彤的王語嫣氣質清冷,梳上飽滿蓬鬆有層次的中分披發,束發上系著米色發巾,素雅的搭配,襯得她愈發婉約清秀。往那一站,就讓人覺得她是個飽讀詩書的才女。
2003年胡軍版《天龍八部》,林志穎飾演段譽,劉亦菲飾演王語嫣。
慕容復走後,王語嫣看見地上碎瓷盆和一株白茶花,問道:「誰在這種花呀?」
原本隱於花叢後的段譽,立馬起身出來,嘴裡說道:「回小姐,是小生奉夫人之命,在這里種植茶花的。」說著拱手作揖,抬頭向前望去,當他目光觸及王語嫣時,頓時眼神明亮,一臉痴痴地望著「語笑嫣然」的王語嫣。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個駐足呆望兩眼放光,一個淺淺淡淡嫣然一笑,驟然心動間便是一見傾心。
不得不說,03版導演真的很會渲染氛圍,悠揚的背景樂曲,繚繞的縷縷青煙,粉色的茂密桃林,明亮的自然環境,場景設置既真實又恰到好處。
當年只有15歲的劉亦菲,側著頭天真爛漫的一笑,問道:「你是誰呀」,嬌俏可愛的動作,生動嬌憨,活脫脫一個明媚少女。
看到王語嫣後,段譽完全被迷住了,神情痴痴,激動欣喜之下,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口中說著:「神仙姐姐,我想你想的好苦,在下段譽,拜見師父。」
林志穎版段譽氣質俊秀非凡,一舉一動都頗具貴族世子的神采,見到心心念念之人後一眼萬年的痴痴樣子,真情流露,入木三分。
穿著白色裡衣,外罩一件輕盈的藕粉色紗衣,長發披肩,腦後的發髻上系著蝴蝶結樣式的粉色絲帶,劉亦菲版王語嫣,面若桃花,鳳目削肩,一身裝扮更是清麗脫俗,恍若神妃仙子。
怪不得金庸會寫下那句:「亦菲小姐,有你演王語嫣,讀者才知金庸沒有騙人」。
2013年鍾漢良版《天龍八部》,金起范飾演段譽,張檬飾演王語嫣。
段譽捂著肚子說「人有三急」,然後阿朱就給他指了個方向。
接著,段譽來到了一片種著山茶花的地方,激動地到處狂奔,忽然飄來一陣琴聲。
段譽尋音而來,看到了獨坐於池塘亭子里撫琴的王語嫣,他看得入神,獃獃地愣住了,嘴裡說著:「神仙姐姐,正所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這么美妙的旋律,加上姑娘這么高超的琴藝,真是動聽至極呀!」
王語嫣看到他後,停止了彈琴,站起來問段譽是什麼人。
這時段譽說:「姑娘你不要緊張,在下並不是什麼登徒子。」金起范扮演的段譽呆滯木訥,表現被驚艷到就是站著發愣,然後眯眼睛,一說話又擠眉弄眼,表情浮誇,動作僵硬。
一身俗氣的綠衣,以為鑲個金色花邊就是貴族了,韓國來的金起范,與我國古裝格格不入,滿滿都是違和感。
而張檬扮演的王語嫣也是一言難盡,只是短短的一段戲,她眼神空靈,表情發木,完全沒有少女的靈動與活潑,演技呆板。
造型師的審美也極度怪異,憂傷一字大平眉、塗抹嚴重的腮紅、死亡芭比粉唇色,大削減了張檬長相上的秀氣感,讓她多了幾分哀怨的苦相。
中分披發不適合臉稍長的張檬,顯得額頭又大又腫脹過分凸起,造型像極了村姑。
2021年楊祐寧版《天龍八部》,白澍飾演段譽,文詠珊飾演王語嫣。
這版可能是看了13版得到的靈感,想撒尿找不到地方的段譽,到處亂竄,突然看見了正坐在樓上說話的王語嫣。
接下來的表演,估計金庸看了都要氣活過來了。
為了凸顯段譽看到王語嫣,被其絕世容顏傾倒的震撼感。
鏡頭啪啪一會拉遠放大王語嫣,一會又拉近特寫段譽,一個逆著光面無表情臉色慘灰,一個光線暗臉龐發黑鼻孔矚目,怎麼看都有種像是在看恐怖片的既視感。
段譽第一次下跪,導演還特意給了三個慢放+特寫的鏡頭。段譽看到王語嫣後,激動地叫了一聲「神仙姐姐」,王語嫣聽見人聲,問是不是與阿朱阿碧同行的那位公子,阿朱說:「正是」,結果王語嫣就麻溜地跑下了樓去。
段譽咚的一下跪倒,啪...啪...啪...鏡頭來回閃,生怕你的視覺感受不夠強烈。
這版段譽不會拱手作揖,而是表情憋悶,慌亂無措,喊著:「神仙姐姐,神,神,神,神仙姐姐,我......,在,在,在下段譽,參觀貴庄,茗,玉茗,擅闖至此,伏乞恕罪」啊?段譽咋還變成結巴了?真是有夠離譜的!
說完咚砸在石頭路上磕了一個頭,又說:「神仙姐姐,你知不知道我想你想的好苦啊,神仙姐姐,我有好多話想跟你說。」於是就跪著往前挪,還要伸手去抓王語嫣,嚇得王語嫣花容失色,趕緊往後躲。
阿朱過去扶都扶不起來,段譽磕一個頭還不夠,緊接著又說道:「神仙師父,受弟子一拜」以頭搶地,咚又磕了一個。
不知道白澍當時演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反正作為觀眾看著這樣低下的段譽,頓時抓耳撓腮,腳趾摳地,相當尷尬!
就這樣因為一泡尿憋得實在太久,心情又過於激動,當幾個丫鬟過來強行扶走段譽後,他竟然......尿褲子了,真是難以置信!
導演到底是怎麼想的,你這地上一灘水的特寫,意味深長,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段譽是堂堂大理國的世子,該有的禮數和矜貴總該是有的吧,怎麼會被刻畫成如此猥瑣不堪的失禁公子,竟然讓他尿褲子,真是大無語!
白澍不但形象氣質與段譽不符,演起戲來也給人一種毛手毛腳的感覺,動作矯揉造作,舉止忸怩作態,浮誇至極。
文詠珊31歲的年紀偏大,臉上膠原蛋白有所流失,總是喜歡低頭、皺眉、噘嘴,不僅顯老還缺乏朝氣。
「披麻戴孝」的一身白衣裝扮,素縞寡淡,一點沒有十七八歲少女的嬌柔俏麗,愁容滿面的像個深閨怨婦。
經典確實需要一代一代去傳承,可如今導演和編劇的水平太過參差,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如果翻拍出來是毀經典,那還不如不拍!
❷ 抓破美人臉是什麼花
是茶花的一種。 雲南大理特產。。出自《天龍八部》段譽在王語嫣家(曼陀山莊)時,和王夫人(王語嫣的媽媽,阿蘿,李秋水和無崖子的女兒,段正淳的舊情人)對話時提到的。
❸ 美人抓破臉是什麼花
美人抓破臉又稱抓破美人臉,是茶花的一種, 雲南大理特產。出自《天龍八部》段譽在王語嫣家(曼陀山莊)時,和王夫人(王語嫣的媽媽,阿蘿,李秋水和無崖子的女兒,段正淳的舊情人)對話時提到的。
拓展資料
茶花(學名:Camellia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原產於中國東部,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重慶、雲南和四川各地,朝鮮、日本、中國台灣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
❹ 山茶花是什麼梗呀
意思是你喜歡白山茶。白山茶,但是別被其它的紅玫瑰吸引,言外之意是喜歡一個人的同時不要對其他異性曖昧不清。一是說女孩心裡始終裝著初戀,別的人再怎麼好怎麼也無法替代。
二是女孩心裡失去相愛的人那種痛苦和孤獨,太深太重,其他人溫暖不了。這段話出自2016年的日本青春影片溺水小刀。山茶花的紅指電影中的大山,海的藍指的是阿航。是對於女主夏芽來說,即使大山真的很愛他,但她還是忘不了阿航。
山茶花
山茶花,中葯材名。本品為山茶科植物山茶的花。春分至穀雨為採收期。
一般在含苞待放時採摘,曬干或烘乾,用紙包封,置乾燥通風處。功能主治為,涼血,止血,散瘀,消腫。治吐血,衄血,血崩,腸風,血痢,血淋,跌撲損傷,燙傷。
朱震亨吐血、衄血、腸風下血,並用紅者為末,入童溺、薑汁及酒調服,可代鬱金。綱目中湯火傷灼,研末麻油調塗。醫林纂要中補肝緩肝,破血去熱。
百草鏡中,涼血、破血、止血。消癰腫跌撲,斷久痢、腸風下血,崩帶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瘡。
❺ 為誰開茶花滿路
茶花正開紅粉凝脂碧玉叢
又到茶花似錦的月份,茶花又叫山茶花,別名曼陀羅。茶花的種類極多,花的顏色由淺至深,或潔白、或粉黛、或灼紅,或黃、或紫、或墨色均有,十分鮮艷,無一不備。
喜愛伺弄花草的我當然對茶花情有獨鍾,五年前,侍養了一盆香妃茶花,開淡粉色的花兒,每到年底,結一樹花苞,花朵循序漸進開放,從第一朵花開始,到最後一朵花結束,一直能延續到春天。
每到花期,茶花開的是媚艷蝕骨,滿室飄香,沁人心脾,在眾多花朵枯萎的冬季,格外令人感覺溫暖和生機盎然,它鮮艷的顏色調合了冬天的蒼白與春寒的沉悶。
我欣賞茶花的美,花姿豐盈,彤雲似錦,也欽佩它的韌勁,霜雪中仍能花盛葉茂。茶花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就連大文豪蘇東坡都毫不吝嗇稱它為「歲寒姿」。
然而,茶花能給你多少歡喜就會給你多少心碎,它開的多燦爛,離去時就會有多殘烈。
當茶花兒凋謝時,它仍然還是整朵的掛在枝頭,風輕輕一搖,手輕輕一碰,它不是一片片的凋落,而是整朵整朵地凋落下來。
正如張愛玲在《花落的聲音》中寫道:
「山茶是不問青紅皂白,在猝不及防間,整朵整朵任性地、不負責任地、骨碌碌地滾落下來,直讓人心驚肉跳。」
落在地面的茶花,仍然是鮮活的,美麗的,仍然保留著它綢緞般的光澤和溫暖,沒有一絲憔悴之態,宛如一位剛烈的女子。
茶花以熱烈的姿態盛放,又以決絕的姿態凋落,在我心中她就像是一位敢愛、敢恨、真性情的姑娘;
愛情來臨時,毫無保留盡情地愛著、綻放著,當愛離開時,整朵花一起離去,不拖泥帶水,不留下任何藕斷絲連的機會。
為誰開?茶花滿路
事實上,人世間的許多愛情都和茶花都有著千絲萬縷的交集,文學著作里也常將茶花賦予愛情的喻意,凄美熱烈。
看過金庸的《天龍八部》的都知道,其中有一段講的是段譽在曼陀山莊評茶花,那一章的章節名太美:「為誰開?茶花滿路」。
在茶花盛開的曼陀山莊,段譽邂逅了茶花,還有他一生為之守候的神仙姐姐王語嫣。
王語嫣的母親王夫人的曼陀山莊種滿了山茶花,庄中除了山茶花,不種別的花卉。王夫人喜愛茶花,那是因為茶花是當年她與段正淳的定情之物。
曼陀山莊有極嚴的規矩,凡是有男子擅自進庄,便須砍去雙足,只要是大理人,或者是姓段的,撞到了便活埋。憎恨大理人或是姓段之人,自然是因為段正淳將王夫人遺棄而懷恨在心。
當年,年輕的王夫人李青蘿希望她的段郞能如他所說,陪她遠走高飛,去一處山青水秀之地,建一座開満了茶花的庄園,然而,她的熱情沒有得到回應.
在日復一日的磨礪中,純真懵懂的李青蘿蛻變成了心狠手辣的王夫人,唯一不變的,是她對茶花的摯愛,她把山莊叫做曼陀山莊,以此紀念她的青春和愛戀。
「為誰開?茶花滿路」,那是王夫人對雲南大理那個人無望的等待,其實滿路茶花的背後,是一個深藏心底的「誰」,王夫人到最後還是愛比恨多。
「為誰開,茶花滿路」,總覺得這句話,似乎把情愛寫盡了。
對茶花產生特殊情愫的還有時尚界不朽的人物可可·香奈兒。
在香奈兒的世界中,無論是時裝、高級珠寶,還是腕錶,茶花的元素無處不在。
據說,香奈兒一生鍾愛茶花,是因為她一生最愛的情人送她的第一束花就是茶花,她和他相戀九年,卻難逃分離.
因為對昔日與戀人恩愛時光的追思,香奈兒便以茶花來貫穿自己的設計,香奈兒作品中的茶花不僅象徵著純潔與至美,更是凝結了香奈兒肝腸寸斷的愛情。
香奈兒從茶花中獲得了不竭的靈感。在香奈兒看來,茶花固然象徵著愛情,但同時茶花不失剛烈與柔美的尊貴氣質,不正是女性需要自由與獨立思想的最好的象徵嗎。
在十九世紀法國作家小仲馬的《茶花女》中,茶花是貫穿始終的愛情象徵。
巴黎的交際花瑪格麗特總愛用茶花裝扮自己,所以被稱為「茶花女」,當她知道阿爾芒愛著自己時,她送給了阿爾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許,他們相互真摯地愛慕著對方;
然而遺憾的是,由於種種誤會,她沒有得到她嚮往的愛情,最終孤獨病死.在她死後,阿爾芒帶著深深的悔恨在她的墓前擺満了白色的茶花。
這部悲劇成為了不朽的經典,也將東方茶花不羈、勇敢、浪漫的形象根植於了西方人的心裡。
"為誰開,茶花滿路」,風華絕代的茶花,讓我突然體會到了一種繁華掩蓋下的凄涼,花開靡荼,浪漫至及,卻又不得不凄美落幕,令人十分惋惜;
王夫人的痴、瑪格麗特的痴,香奈兒的痴,生命里痴迷的、刻入骨髓的痴情,無法解釋的愛,就是痴.
可是,這世上誰又不是痴心兒女呢?想來,屬於我們每個人的那朵茶花,不也在心底的深處「為誰開」嗎?
如今,你所痴迷的,可是還好,嬌艷的茶花,是否,還開滿路!
當繁華不再,青絲成雪,容顏流逝,想起過往的種種,會不會輕輕地嘆息:「為誰開?茶花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