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工筆圖

梅花工筆圖

發布時間: 2023-08-28 23:12:37

『壹』 工筆畫最旺家的掛畫 適宜掛在客廳的旺家的工筆畫

1、牡丹圖:作為中國人最喜愛的花卉,有著千百年的歷史,是花中之王是富貴吉祥的象徵。牡丹畫是客廳招財畫旺財的,掛客廳的不二選擇。其中(滿園春暉)作品非常不錯,除了視覺上完美。富貴,繁盛,濃郁的表達也十分到位。

2、荷花圖:荷花圖也是非常適合客廳裝飾的,因為「出淤泥而不染 ,花香四溢,清潔無暇,沁人心脾,它還有有和睦、和諧、以和為貴、 和氣生財的等寓意,掛這幅國畫中式水墨寫意荷花圖,方可:吉祥,幸福,招財,升遷。

3、梅花圖:民間還有五福」的說法,代表著福、祿、壽、喜、財等五個財位,被看作是傳春報喜的使者,梅花代表了品質高潔,品味高雅。客廳掛上這幅寬222*高160厘米的梅花圖,寓意招財開運,祈福納財。

『貳』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具體如下:

1、董壽平:董壽平當代著名寫意畫家、書法家。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和北京東方大學。以畫松、竹、梅、蘭著稱,晚年有黃山巨擘之稱,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他筆下的硃砂紅梅堪稱絕技,在畫界享有「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的雅譽。

『叄』 歷代國畫名家筆下 最美的梅花盛宴!

宋 趙孟堅 《歲寒三友圖》

梅,花中四君子之一,傲而不俗。其色分紅白及綠,另有蠟梅,色黃如蠟,香氣濃郁,雖自成科屬,其風韻卻與梅有異曲同工之妙。梅壽可逾千載,枝幹虯曲,身姿蒼古,其芳愈寒愈媚,臨風寒勁挺傲然鐵骨,遇冰雪更添飄然風儀,為歷代文人雅客所喜愛。明代李漁曾論賞梅之無奈:「風送香來,香來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凍而花亦凍」。吾以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來更是造化奇絕,踏雪尋梅,呵氣凝香,滿目嬌色,風雅至致哉!

王冕  墨梅

梅屬喬木,凌寒獨開,君子比德,為文人雅士和人民大眾所喜愛。宋代王安石詠梅名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和元代王冕題畫《墨梅》「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充分表現了人們對梅花象徵的高尚品格的崇敬愛戴的情懷。

圖中畫盛開的梅花,樹幹上墨書有「岩叟」二字。此圖運筆道勁有力,構圖疏密有致,枝條穿插,富有韻味,具揚補之遺法,為補之傳派中上乘之作。

此圖軸絲質,依畫稿緙織。以十五六種色絲裝的小梭代筆,巧妙搭配,畫面色澤和諧。以「通經斷緯」的手法緙織,並嫻熟地運用了多種緙絲技法。所用絲線之經密度20根/cm,緯密度44-46根/cm,精工細密。此緙絲圖很好地體現了原畫稿疏朗古樸的意趣,畫面生動,清麗,典雅,是沈子蕃為數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時期緙絲工藝傑出的代表作。

此圖寫紅梅翠竹,殘雪未消,寒雀刷羽枝頭,神態生動。竹梅為雙鉤填彩,而雀則用細毫寫羽毛,寫實逼真。

春消息圖  元代  鄒復雷

圖繪老梅新枝,蓓蕾競綻,喧鬧熱烈的氣氛宣告春天來臨的消息,動人心魄。畫家以勁健和時帶飛白的筆觸皴寫粗干,梅花畫法奇特,既非用筆點染,亦非用線鉤勒,而用絹卷或線團蘸墨點成。作者以特寫鏡頭截取畫面,擅用疏與密、繁與簡、直與曲等對比手法布局,筆勢遒勁奔放,墨色濃淡參差,境界幽雅淡逸,是古代墨梅畫的傑作。

此圖梅枝橫斜而出,枝條簡疏。枝節交叉處梅花競相吐蕊開放,表現了王冕野梅的清絕韻致。筆墨精練蘊藉,主幹以淡墨揮灑,濃墨點苔,蒼古老拙。分枝以中鋒勾撇,挺拔堅韌。

此幅構圖別致,布局豪縱奇崛,氣象崢嶸而清勁可愛。枝幹縱橫,以墨筆皴寫,濕筆中又呈飛白,枯健如蟠龍虯曲,再橫點重墨,更顯蒼老道勁。枝梢俏利,而嫩枝又筆直上伸,上下呼應。繁花散於嫩枝之間,只用簡潔的雙鉤,千斛萬蕊,冷艷寒香便撲面而來。妙在一縷煙霧橫遮梅梢,更添雋撥清逸之致。

此圖寫倒垂梅一株,枝由右上角出,主幹弧形彎曲,構成梅枝總的動勢。小枝則有穿插、變化,形成枝蕊參差交錯、俯仰顧盼,梅花爛漫怒放的景象,圖中以沒骨寫干,雙鉤圈花,淡墨渲染背景,突出千條萬玉、花團錦簇的視覺的效果。

這幅梅花圖與畫家的《萬玉圖》有異曲同二之妙,但在氣勢上更覺恢宏。此圖梅干自左出,倒垂而下,分為二枝,一枝彎曲直下,一直平伸出畫面,但細枝側條全取披垂之勢,與總的動勢保持一致。畫面上繁花密蕊、瓔珞紛呈,千條萬玉,撲面而來。構圖上將主幹分散從而強調密如萬玉的花朵本身的美感,有一種喜氣洋洋的氛圍,體現了畫家躬逢明王朝「盛世」,而「借花獻佛」,以寫「梅花得意羨群芳」的心情,從而少了王冕畫梅之中的那種孤傲和清雅之氣。

此圖以較工整細致的筆法畫一枝梅花與一叢翠竹,從一角斜出,垂曳於清溪之上。構圖疏秀有致,梅枝盤折曲伸,指向扇面款識,使整個畫面得到統一。

圖繪老梅一折,虯干挺拔,枝幹挺枝,枝幹交錯,頗有氣勢。枝頭繁花怒放,一片生機。用筆雄健,墨色渾厚,粗細相間,疏密有致。有曹瑩、繆朴、王麟三人題詩,左側自識「錢塘王牧之為文敏指揮使寫」,鈐「牧之」印,另一印模糊難辯。

圖繪雪景寒江,兩只鴛鴦站岸邊梳理羽毛。一株老梅,枝條繁茂,花開帶雪,分外妖嬈。雪竹挺立,小雀瑟棲於上。鴛鴦造型優美,色墨交融;梅樹用筆老辣,用墨焦重,梅花清新淡雅,整個背景以淡墨渲染,留白以表雪意。

此畫中寫水仙與茶、梅三友相為呼應,梅枝上一小鳥正躍躍欲飛。構圖奇妙,梅枝斜伸而下,另有一短枝取向上之勢。以淡墨點染出山石,水仙、茶樹用工筆細加勾畫,而花冠及梅花皆以粉色由外及內的渲染,間點丹紅,色澤淡雅脫俗,氣韻流動。山雀用筆筒略,造型卻准確生動。

梅花綬帶圖  清代  沈銓

此圖寫寒梅怒放,一綬帶鳥棲於枝上,另有一小雀在其下方啾啾嗚叫。梅枝曲折,由墨筆勾出,淡墨皴染,梅花由鉛白點染,晶瑩剔透。綬帶鳥及小雀刻畫細致入微,一絲不苟,有北宋黃筌之意韻。

梅花圖 清代  汪士慎

此畫清淡秀雅,瘦勁姿媚,使我們看到了作者畫梅的獨特風格。金農曾評日:「巢林畫繁枝,千花萬蕊,管領冷香,儼然灞橋風雪中。」但我們看到作者遺存的梅花作品中,枝、花並不太繁,是以疏朗清瘦見長,給人一種疏影瀟灑、冷香四溢的感覺,這幅《梅花圖》便可作為佐證。

春風香國圖  清  汪士慎

此畫以梅蘭竹、牡丹為題。梅花清淡秀雅,以墨筆寫干,稍加點染,曲折秀逸。墨線勾花,略罩淡粉,鉛白點蕊,神清韻足;中鋒撇寫蘭葉,轉折有致,以硃砂點寫花冠,淡墨點心,新穎不俗。牡丹花葉以淡墨潤染,鉤勒花瓣罩染輕粉,暈染有濕潤清麗,水氣空朦之感。

玉壺春色圖 清代  金農

圖中取梅樹老乾一截,通貫畫幅正中,頂天立地,布局奇絕,又以大筆鋪枝,小筆勾瓣,繁枝密萼,穿插左右,枝幹以飽含水分的淡墨揮寫,濃墨點苔,更顯出老梅凌寒的性格。「花光迷離,恍如曉雪之方開」。右側上端有作者自題,乃知為追思五十年前,觀元至大辛少府貢粉矮梅卷情事,凝想而作,款署:「薦舉博學宏詞杭郡金農畫記,時年七十又五。」此為金農老年精心之作。

此圖裁取梅樹一角,老乾蒼勁,新枝挺發,繁花密萼,正反轉側,一片生機。枝幹蒼老古樸,花蕊挺勁清秀,運筆密而不亂,繁而不雜,墨氣雄厚,一輪圓月,影照梅花,分外清逸。

有梅之記,始見於《西京雜記》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朱梅』、『胭脂梅』。迄今2000年矣。梅入畫,有史載始於南北朝,至宋僧仲仁方盛,稱「墨梅始祖」。

宋 趙佶 《臘梅山禽圖》 絹本設色 縱82.8厘米 橫52.8厘米

宋 揚無咎 《四梅花圖》「未開」

「欲開」

「盛開」

「將殘」

馬麟《層疊冰綃圖》

南宋 林椿 《梅竹寒禽圖》 上海博物館藏

元 鄒復雷《墨梅圖》

元 王冕 《墨梅圖》上海博物館藏

元 王冕 《南枝春早圖》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 王冕 《墨梅圖》上海博物館藏

《梅花水仙圖》 佚名 上海博物館藏

《墨梅圖》 佚名 遼寧省博物館藏

明 陳錄 《萬玉圖》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陳錄 《梅花圖》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王謙 《卓冠群芳圖》 上海博物館藏

明 王謙 《梅石圖》

明 王謙 《梅花黃鳥圖》(左)

明 陳洪綬 《梅石圖軸》

清 沈銓 《雪中游兔圖》

清 金農 《紅綠梅花圖》 上海博物館藏

清 汪士慎 《梅花圖》 上海博物館藏

清 八大山人《梅花圖》

清 石濤《梅花圖》

李方膺《梅花圖》

石濤 《靈台探梅圖》

清 惲壽平 《五清圖》

清 蕭晨 《踏雪尋梅圖》 青島博物館藏

唐寅 《梅花書屋圖》

清 陳枚 《月下賞梅》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煙籠玉樹圖》 明 陳錄

《梅花綬帶圖》 清 沈銓

《玉壺春色圖》 清 金農 南京博物院藏

《紅綠梅花圖》 金農 上海博物館藏

『肆』 國畫梅花怎麼畫

1、勻圈畫法花
雙鉤圈花有工筆、意筆兩種形式,這里單講意筆形式,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較小的琅毫筆、羊毫筆(如葉筋、蘭竹、白雲),蘸淡墨從中鋒圈出花瓣。梅花的花瓣為五齣,花瓣要似圓非圓。用筆要有頓挫、虛實變化,勾線流暢,忌刻板生硬。花苞、花瓣的形狀、大小變化不要過圓,過圓就失去動意了。太扁則花瓣欠飽滿,若勾過尖似桃花,或勾過小似杏花。花有正側向背之分,花苞有初放未放之別。睡瓣用一筆勾出為「單勾」,兩筆勾出一個花瓣叫復勾。復勾圈花有變化,易生動,要求我們以筆寫形,以形寫意,以形寫神。用筆時要起筆藏鋒、收筆回鋒,筆上含濃淡墨的多少要在盤中不斷調整,不可一色畫到底。
2、花蒂、花蕊畫法
花須(絲)、花蕊均以中鋒蘸焦墨或濃墨來刻畫。正面的花蕊外形為圓形,側面花蕊似扇形,每根蕊須要有力度,蕊頭有筆觸地錯落點成,形似「椒珠」「蟹眼」。花朵、花蒂與枝幹連接部分,形似「丁」字形狀,也有稱之「丁香頭」,也有用「小」字形狀的。側面花蒂三筆畫出,先畫中間一筆,左右各一筆,或先畫左右兩筆,後畫中間一筆都可以的。怎樣順手就怎樣畫。背面花蒂為六筆完成,先畫五點,後畫中間花柄。花離枝幹不宜太近,也不宜太遠,花一定生長在枝上,留出花蒂的地方。勾花蕊要細心,花須要發自花心,花須不宜多,不宜太短,不宜過長,不宜過細,不宜過粗。一幅畫中,花朵、花蕾,不全是一樣大,在畫時要隨機應變,不可生搬硬套。
3、先句後點紅梅

勾完梅花後,若點成紅色(是在梅花的輪廓線內填色),要講色彩變化,調色不要過濃,濃則會把線條遮蓋上,線條不清晰,影響美觀。也更是不能平塗,平塗之法花朵呆板,悶,沒靈氣,無巧性,最好還是以筆根先蘸淡色,後蘸濃色。水分不宜過大,用點、氮法,一瓣一瓣地畫出五瓣花形,點色時要不規則地留出一點空白。一朵花里,有一兩瓣或三瓣即可,不要每一瓣都留空白。留空白,在一組花里要特別注意空白的位置不能相同,大小不能相同。色彩既要諧調,還要有跳動,就是在一個色調中的基礎上用加強、減弱色調的手段來調整花的色彩變化。紅梅常用的較沉穩的色彩有硃砂、胭脂、曙紅。
4、先勻後點綠梅
綠梅畫法同上,關鍵是用色問題。常用的色彩是草綠、二綠、三綠。在使用二綠、三綠時應稀於草綠。因色內粉性大,亮度差,透明程度差,覆蓋力強,在使用時更為小心。若以草綠色為主調來畫梅花,可先蘸草綠後蘸花青色來加強調整。用三綠為主調時,可用二綠、草綠、花青來調整畫面,這三種色的深淺結合使用要注意色的調配和色彩跳動與統一。

5、先句後點黃梅
畫黃梅的方法同上,在色彩使用上對初學者可能會感到有點不太好使用,黃色透明程度高。正因如此,色彩用得濃了,畫面有一種燥的感覺;用得淡了.色彩不但不突出,而且在畫時又不容易看出效果。我認為,色彩只能淡不能濃,濃則畫面不易調整,淡則易於調整,一是可在原色上加重。二是可用另一色彩來襯托。三是淡黃加淡硃漂或是淡曙紅或淡黃加淡褚石均可進行全面調整,局部加強。
6、先句後點白梅
梅花勾完後,不著色其本身就已是白色,可著色,可不著色,就看自己的構思了。若計劃塗白色,就必須從背面塗色,因白色是不透明、不透亮、覆蓋力最強、粉性最大、膠質性最大的一種色彩。背面點色時色彩不宜濃,同樣不能超出輪廓線。若感覺白花不突出,可採用勾勒法在白梅的輪廓線外用另一種色彩再勾勒一次。如淡黃加淡墨,淡草綠加淡墨,淡花青加淡墨等較為合適。其次,可採用襯托的辦法加強效果,用淡綠色或淡灰色等色來襯托。其方法也必須從背面用較大點的毛筆點、虱、掃之法來烘托,不能平刷、平塗。根據畫面的平衡程度,不斷調整色彩的使用,用色彩補充畫面平衡,襯托白花。
7、點彈結合法
梅花點完後某個局部地方覺得還不豐富,不爛漫,可採用彈點相結合的辦法來處理。彈色在整個畫面中只能是起個點綴作用,不能佔主要地位。這個辦法適應於紅、黃、綠、白梅。如畫紅梅,有時是在一幅畫完成時覺得某個部分不理想,可用毛筆蘸紅色點彈。調色時不宜過濃,過濃時不易把色彩彈下,過稀時不易把第一層深色蓋上,要濃稀適中。彈色有時不一定會掌握很好,可進行局部點修。點還可以加大,過疏時可再加點,彈點時注意與自己的主體畫面相諧調、融合。真正能起到一個點綴作用,某個部位需要有層次表現,一般先彈較深一點的顏色,等第一層深色基本干時,再彈第二層較淺一點的顏色,若感覺層次厚度還有點差,可用較亮的顏色適當點上幾點,這樣處理,厚度感、層次感就表現得生動活潑。然後可穿枝。穿枝時不要面面俱到,若面面俱到,其畫面就失去了爛漫之風采。

『伍』 淺談工筆白梅畫法技巧

寶劍鋒叢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可見梅花喻示一種驕潔高雅、傲雪耐寒的高尚品德,是畫家喜愛之物。本文簡單介紹一下,工筆梅花《暗香》的畫法技巧,僅供大家參考。

畫工筆梅花,需要准備好勾線筆,用熟宣紙覆在白描稿上夾住,然後照原作線條的深淺,用毛筆勾描,勾描時要注意線條的長短,剛柔、頓挫等變化,作品分步示範如下。

工筆白梅暗香畫法技巧

第一步:因為是白色花朵,先調淡墨勾花,然後在淡墨中再加入墨調深中墨勾花托和枝幹。

白描勾花瓣時以中鋒用筆,線條要活潑流暢,忌刻板。線條要外實內虛,瓣瓣相接。中、側鋒兼用勾枝幹,可以邊勾邊皴,產生線面結合的效果。

第二步:調淡白色平染花朵。

暗香技法平塗

平塗是工筆畫的基礎技巧之一, 就是在一 定范圍內,均勻填塗沒有濃度變化的色彩。如本圖的白色花,顏色沒有濃淡變化,畫時從花朵某處邊緣入手,先勾邊再一筆接一筆朝同一方向染,色彩不要超出物體的輪廓墨線以外。平塗的要求是色彩勻凈整齊。

第三步:調芽綠色(花青少許、藤黃略多、朱磦少許)分染花瓣並平塗花托。

工筆白梅暗香畫法步驟分染

分染是工筆繪畫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是用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清水,色筆在紙上著色以後,再用水筆將色彩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深到淺的漸變效果。和統染的區別是面積小、局部、較為細致的刻畫為分染。如本圖的花瓣就是用了分染,使花瓣根部深邊緣淺,使花朵中間深整朵花的邊緣淺。

工筆白梅技法冫

第四步:調黑紫紅(胭脂加墨少許)分染花托。因為花托面積小,所以調色時注意水分要少、顏色要略厚,著色的時候面積要小,這樣才能分染出花托的深淺層次。

白梅技法畫法

第五步:調淡三綠、黑紫紅、深墨備用。畫梅花粗大的枝幹時,可先用清水筆在枝乾的中間塗上清水,然後用色筆蘸淡的黑紫紅色,著色在枝乾的兩側,趁水色未乾時,將淡三綠沖人清水處。畫細枝時,可先用一支筆蘸深墨,將色著在枝的兩側,然後蘸淡黑紫紅將色著在枝的中間,趁濕沖人淡三綠。最後用黑紫紅點枝幹上的小芽和苔點。

注意分染花瓣邊緣的褶皺時,著色面積要小,清水筆暈染的時候面積大小、長短要有變化。

丨反染技法

第六步:用白色反染花瓣。

反染與分染染色技巧類似。是用一支筆蘸色, 另一支筆蘸清水,將顏色著在染過色的相反方向,然後再用水筆將色彩向著過色的方向染開去,形成白色由亮到暗的漸變效果。如本圖所示的梅花花瓣,通過反染,使每片花期的邊緣亮,花朵的花心部分色彩暗,整朵花層次更加分明了。

勾花絲技法

第八步:用白色勾花絲。注意白色的線條要細,呈放射狀。

第九步:調厚粉黃(白色加藤黃)點花蕊時筆尖色要飽滿,用中鋒為之。

工筆梅花作品欣賞

第十步:調整畫面,最後落款、鈐印完成。

『陸』 國畫工筆梅花的畫法

一般工筆梅花需要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
一、草稿:使用鉛筆打草稿,紙張不要專求。
二、過稿屬:將草稿放置在拷貝台上,上面覆一層熟宣,使用勾線筆(花枝俏等)將畫稿勾在宣紙上,這樣的做品稱為白描。
三、渲:在畫好的草稿上用墨來表現畫面的明暗,方法是:使用兩支較大的筆(一般為大白雲)一支蘸墨,一支蘸水,先點墨,在墨沒干之前用水渲開,造成一個自然的過渡。
四、染:方法和渲的步驟差不多,不過使用的是國畫顏料,這一步較為麻煩。為了讓色彩更加均勻厚實,一般要進行多次,有「三礬九染」之說。
五、勾線:在渲和染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原來的線條被色彩覆蓋,要重新勾一次線。
工筆畫的過程和技法非常復雜多樣,這只是基本的過程。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柒』 寫意梅花的畫法

第一步:首先畫出梅花樹的樹干來裝飾梅花,一點點就可以,不用把整棵樹給畫出來,樹枝的線條要時而尖銳時而柔緩,如下圖所示。

以上就是關於寫意梅花的畫法,畫出來的梅花簡練生動,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知識拓展:寫意畫即是用簡練的筆法描繪景物,寫意畫多畫在生宣上,縱筆揮灑,墨彩飛揚,較工筆畫更能體現所描繪景物的神韻,也更能直接地抒發作者的感情,用中鋒側鋒逆鋒來表達。

『捌』 中國史上,有哪些擅長畫梅的畫家

元代著名詩、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稱梅花屋主,是畫梅的名家)

王成喜先生擅寫意花鳥,書法擅隸書、行書,尤擅畫梅,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她象徵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梅花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為它贊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中國歷代文人志士愛梅、頌梅者極多;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

李長峰,中國書畫家,國家一級畫師、教授。是近年來崛起有實力的著名畫家,以畫寫意梅花著稱於世,尤其擅長畫巨幅梅花作品。

畫梅名家——邢久海

熱點內容
花店創業分享 發布:2025-02-02 09:45:22 瀏覽:802
西蘭花炒豆芽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474
紅掌怎麼插花 發布:2025-02-02 09:34:03 瀏覽:509
一枝玫瑰花的包裝方法 發布:2025-02-02 09:29:19 瀏覽:174
泥炭盆栽 發布:2025-02-02 09:28:30 瀏覽:624
紫羅蘭媽咪 發布:2025-02-02 09:18:16 瀏覽:392
七夕搞笑鑽石 發布:2025-02-02 08:44:44 瀏覽:798
舒亦花卉 發布:2025-02-02 08:35:02 瀏覽:923
花語為暗戀的花 發布:2025-02-02 08:33:02 瀏覽:24
全網花店 發布:2025-02-02 08:23:54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