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插梅花醉洛陽
❶ 卻插梅花醉洛陽是出自哪首詩
且插梅花醉洛陽出處:
鷓鴣天·西都作
鷓鴣天·西都作
作者:朱敦儒 (宋)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譯文
我是天宮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教我這樣的狂放不羈。曾多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雲,借走月亮。
我自由自在,吟詩萬首不為過,喝酒千杯不會醉,王侯將相,我何曾放在眼裡?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官,我也懶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陽城中。
賞析
此詞系作者從京師返回洛陽後所作,故題為「西都作」。該詞是北宋末年膾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風行汴洛。詞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視侯王」的山水郎自居,這是有深意的。據《宋史·文苑傳》記載,他「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間,欽宗召他至京師,欲授以學官,他固辭道:「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願也。」終究拂衣還山。這首《鷓鴣天》,可以說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態度和襟懷抱負的集中反映。
❷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原詩是什麼
【作者】:朱敦儒
【作品】:鷓鴣天
【內容】: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雲券,
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卷,酒千觴,
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
且插梅花醉洛陽。
❸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抄思是: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官,我也懶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陽城中。
這句詩出自宋朱敦儒的《鷓鴣天》,本意是自己無意為官,鄙夷權貴,醉心民間生活之意。
其中用玉樓金闕代指宮殿,在甄嬛傳中,皇上說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引申,表達了對余鶯兒的喜歡之情,當然,並非真心喜歡,只是在那時候覺得有純元皇後的影子。
(3)斜插梅花醉洛陽擴展閱讀:
皇上對余鶯兒說此詩的意圖分析
都說自古帝王最無情,看中一個宮女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初夜夜宴中,華妃無意將純元最愛的梅花擺放在大殿之內,被雍正看到,難免勾起雍正對純元的思念之情。這才借故到倚梅園中散心,排遣懷念之與純元的往事。
而甄嬛對著梅花許願,這句詩曾經純元皇後初次見到雍正的時候也曾念過,雖然純元皇後在整部電視劇中未曾露面,但後面安陵容在冰嬉之舞時,宜修皇後說起過此事。雍正此情此景,又聽到這句亡妻曾念過的詩,也難免有所動容,性情打起。
種種事項都表明,雍正並非是一時興起才封了余鶯兒妃嬪。無論是余鶯兒也好,亦或是甄嬛也罷。都只不過是純元皇後的替身罷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鷓鴣天.西都作
❹ 梅花醉洛陽的下句
沒有下句,玩的詩句是: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出自:北宋詞人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雲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卷,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白話譯文
我本是天上管理山水的郎,天性是懶散和疏狂。天帝曾批給我管理風露的詔帛,我也多次上呈留住彩雲,借走月亮的奏章。
詩一寫就是一萬首,酒一飲就是一千杯,不曾正眼看過侯王。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官,我也懶得去,只願插著梅花醉卧在洛陽中。
創作背景
據《宋史·文苑傳》記載,朱敦儒「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間,欽宗召朱敦儒至京師,欲授以學官,朱敦儒固辭道:「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願也。」終因鄙棄世俗和權貴,拂衣還山。此詞即為朱敦儒從京師返回洛陽後途中作,故題為「西都作」。
❺ 且插梅花醉洛陽什麼意思
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陽城中。該句出自北宋詞人朱敦儒的《鷓鴣天·西都作》。全詞是: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鷓鴣天·西都作》譯文
我是天宮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賦予我狂放不羈的性格,曾多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雲,借走月亮。我自由自在,吟詩萬首不為過,喝酒千杯不會醉,王侯將相,哪兒能放在我的眼裡?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官,我也懶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陽城中。
《鷓鴣天·西都作》創作背景
此詞系作者從京師返回洛陽後所作,故題為"西都作"。該詞是北宋末年膾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風行汴洛。詞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視侯王"的山水郎自居,這是有深意的。據《宋史·文苑傳》記載,他"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間,欽宗召他至京師,欲授以學官,他固辭道:"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願也。"終究拂衣還山。這首《鷓鴣天》,可以說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態度和襟懷抱負的集中反映。
朱敦儒簡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並稱為「洛中八俊」(樓鑰《跋朱岩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