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炭疽
1. 如何防治茶花炭疽病
如何防治茶花炭疽病
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的優良花灌木或小喬木。其具有花期長,花朵瑰麗、繁多,且花色多樣,姿態優美的特點,故其觀賞性很豐富,被廣泛地栽植於各個城市。茶花往往與其它的花灌木配置而作為花壇、花境的植材來使用,或是作為配景的材料,種植於林緣、牆基和角落等處。除此之外,茶花也經常被栽植於盆內,來供室內觀賞。山茶的病蟲害不算多,但近年來,經過觀察,發現其會發生一種比較嚴重的病害——茶花炭疽病。
發病原因
茶花炭疽病是由病菌侵入葉片組織而發生的病害。該病原屬真菌中的子囊菌類,病菌會在感病植株的枝梢病部,或者是已脫落的病枝、病葉上,以菌絲體越冬。待翌年的春季,當氣溫上升到20攝氏度左右時,就還能產生分生孢子。孢子藉助風雨再進行傳播。且多數是從傷口、自然孔口侵入寄主,或者是直接侵入到植株組織細胞內。在生長的季節里,茶花炭疽病的病菌是可以重復、多次的侵染,從而造成大面積的山茶患上炭疽病。
患上炭疽病的大致原因在於:通風不良,加上空氣濕度的偏大,造成病部的濕潤,進而形成有利於該病菌孢子的生存環境,使其得以加快繁殖速度。所以,在降雨量較多的季節里,特別是在大風、多雨、溫度多變的季節里,茶花炭疽病的發生也更加的容易。一般情況下,受到侵染的植株10天左右就會出現病害症狀。
一般茶花炭疽病的發病期是每年的5月至10月。而如若是成片栽植的茶花,在圃地裸露,地被物少時;或是在植株樹勢比較衰弱時;或者是當土壤乾旱,砂質且貧脊時,即使到了炎熱、乾旱的夏季,炭疽病也可能易發,或者發病比較嚴重。7月至9月,是茶花炭疽病發病的高峰期。但是在9月以後,炭疽病的病情會有一定的減輕。
發病位置
茶花炭疽病主要是發生於植株的葉片上。幼葉時偶有發生。植株的葉片在遭受到了炭疽病侵染以後,大多是自葉緣或葉尖開始發病,初時為大小不一的不規則病斑,褐色至黑褐色,邊緣隆起。以後病斑中心變灰白色、病斑上長出黑色小點,輪生或散生。當濕度大時,還可能會溢出粉紅色粘質團,進而最終造成病葉的乾枯和不同程度的脫落。
枝條在感病時,多是發生在嫩梢、幼芽或傷口等處。初時,病部出現圓形或橢圓形褐色斑點,病斑黑褐色,略凹陷,以後逐漸擴大,最後枝乾乾枯,病部產生出許多小黑點,最終造成植株生長勢的衰弱。茶花炭疽病發病較重的時候,如果不及時開展防治工作,往往容易造成整株山茶幼苗的枯萎和死亡。即使茶花炭疽病發病比較輕,也會極大地影響茶花的正常生長。
防治方法
一般在通風不良、管理粗放、土壤瘦瘠且施肥又不足的情況下,茶花炭疽病的發生會更加的嚴重。所以在平時,應當加強栽培管理,並要合理地控制栽植密度,以利通風、透光。此外,要盡可能做到適地適樹,有目的選擇在土壤肥力適中、排水良好的地方種植茶花植株。日常需要注意加強撫育管理,提高栽植的質量。如在土質較差地方栽種幼苗時,可以適當地作追肥壓青,促進幼苗生長的旺盛。應當重視增施磷、鉀肥以及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利於植物的健壯生長和植株的樹勢及抗病性的增強。
因為山茶是喜酸性的花木,如是長期生長在偏鹼性土壤中就會影響其根系對鐵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可在土壤中施一些硫酸亞鐵,或者是在葉面噴0.1%至0.2%硫酸亞鐵溶液,以調正樹體及土壤的酸鹼度,使植株逐步得到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在購買苗木的時候,務必要重視植物的檢疫工作,務必購買健壯無病的植株。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杜絕病害的病源。
平時還應當多從養護、管理等多個環節上面著手,認真的貫徹好「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在病害發生不嚴重時,可適時開展剪除發病葉片的工作,用來減少侵染源。同_,也可以結合修枝、清園工作,來徹底清除病株、病葉,清除枯枝、落葉,剪除有病的枝條,並用波爾多液漿塗刷傷口。這里務必要注意的是:清除的病株,剪除的病枝、病葉,一定要在帶離出種植的區域以後,再集中進行銷毀,以減少侵染病菌的來源。
在家裡擺放茶花或者茶梅時,花卉的放置千萬不要過密,要注意將其擺放在空氣流通好的地方,周邊環境的溫度也應保持其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好。在澆水的時候,不要從植株的頂部當頭淋澆茶花、茶梅。
葯劑防治:因為茶花炭疽病具有傳染性,所以在病害發生之前,或者是發現病害之後,應當及時的進行施葯。可在發病之前,選用波爾多液,以及代森鋅進行噴灑。其濃度一般可為:波爾多液1%,或者代森鋅68%。噴灑的頻率周期,以每月進行2次至3次為宜。在茶花炭疽病的發病初期,可以選擇噴施:50%炭疽福美600至800倍液,或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配比方式。通常,隔10天至15天,可施葯1次,並且連續地施葯4次至5次,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住該病害的發生與蔓延了。在噴施葯液進行防治時,還建議在施葯時混噴0.3%至0.4%硫酸二氫鉀溶液,也可以提高它的抗性。還需要注意的是,施葯時,幾種葯劑宜交替使用,對於防治該病會更好。在病害發病嚴重的地區務必要及時地拔除染病嚴重的植株,並且用殺菌劑澆灌土壤兩次至三次,以用來消毒土壤。
來源:林業與生態
2. 茶花炭疽病病菌低溫多少度能殺死
茶花炭疽病的防治。
發病原因
茶花炭疽病是由病菌侵入葉片組織而發生的病害。在降雨量較多的季節里,特別是在大風、多雨、溫度多變的季節,茶花炭疽病易發生。一般情況下,該病原菌孢子萌發的適溫范圍是 10℃~ 35℃,最適的溫度范圍為20℃~ 30℃。當溫度、濕度合適時,受到侵染的植株 10 天左右就會出現病害症狀。在江蘇地區,每年 4 月中下旬,茶花炭疽病便會開始發生。一般茶花炭疽病的發病期是每年 5 ~ 10 月。而成片栽植的茶梅,在圃地裸露、地被物少時,或在植株樹勢比較衰弱時,或當土壤乾旱,沙質且貧瘠時,即使在炎熱、乾旱的夏季,也可能發病甚至發病較重。7 ~ 9 月是茶花炭疽病發病的高峰期。但 9 月以後,炭疽病會有所減輕。
茶花炭疽病主要發生在植株葉片,幼葉偶有發生。葉片在遭受炭疽病侵染後,多是自葉緣或葉尖開始發病,初時為大小不一的不規則病斑,褐色至黑褐色,邊緣隆起。以後病斑中心變灰白色、病斑上長出黑色小點,輪生或散生。當濕度大時,還可能會溢出粉紅色黏質團,最終造成病葉乾枯和不同程度的脫落。枝條感病時,多是發生在嫩梢、幼芽或傷口等處。初時,病部出現圓形或橢圓形褐色斑點,病斑黑褐色,略凹陷,以後逐漸擴大,最後枝乾乾枯,病部產生出許多小黑點,最終造成植株生長勢衰弱。在茶花炭疽病發病較重時,如果不及時防治,往往造成整株山茶幼苗枯萎、死亡。
炭疽病
防治方法
一般在通風不良、管理粗放、土壤貧瘠、施肥不足的情況下,茶花炭疽病的發生更加嚴重。在平時,應加強栽培管理,並合理控制栽植密度,以利通風、透光。此外,要盡可能做到適地適樹,選擇在土壤肥力適中、排水良好的地方種植。在日常,注意加強管理,提高栽植質量。如在土質較差地方栽種幼苗時,可適當作追肥壓青,促進幼苗生長。重視增施磷、鉀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利於植物健壯生長。另外,山茶喜酸性,如長期生長在偏鹼性土壤中,會影響根系對鐵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可在土壤中施一些硫酸亞鐵,或向葉面噴0.1%~0.2%硫酸亞鐵溶液,以調節樹體及土壤的酸鹼度。此外,在購買苗木時,務必要重視植物檢疫工作,購買健壯無病的植株。如遇有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可於栽植之前,對植株施葯,以達到防治目的。
平時應多從養護、管理等多個環節著手,在病害發生不嚴重時,可適時剪除發病葉片,以減少侵染源。同時,結合修枝、清園工作,清除病株、病葉,剪除有病的枝條,並用波爾多液塗刷傷口。清除的病株,剪除的病枝、病葉,一定要在帶離出種植的區域以後,再集中銷毀,以減少侵染病菌的來源。另外,在家裡擺放茶花時,放置不要過密,要注意通風,周邊環境溫度不能太高或太低,保持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好。室內澆水時,不要從植株的頂部當頭淋澆茶花。
葯劑防治
茶花炭疽病具有傳染性,在病害發生前或發現病害後,應及時施葯。可選擇在病害發病前期或初期,選用波爾多液以及代森鋅進行噴灑,濃度為波爾多液 1%,或代森鋅 68%。每月 2 ~ 3 次。另外,在茶花炭疽病發病初期,可選擇噴施 50% 炭疽福美 600 ~ 800倍液,或 50% 咪鮮胺可濕性粉劑 1000倍液,或 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 +25% 戊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 ~ 2500 倍液,或 40% 多·福·溴菌腈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或 24% 腈苯唑懸浮劑 1000 倍液,或 50% 多菌靈800 倍液等,隔 10 ~ 15 天施葯 1 次,連續 4 ~ 5 次。
此外,在噴施葯液時,混噴 0.3% ~ 0.4% 硫酸二氫鉀溶液。在病害發病嚴重的地區,及時拔除染病嚴重的植株,並用殺菌劑澆灌土壤2~3次。
3. 茶花的葉子有那種像燒焦的樣子,請問是怎麼回事
這是種病理現來象。此病為茶自花炭疽病,是茶花的常見病害之一,主要為害茶花的葉片,多發生在葉尖和葉緣處。是一種真菌病害,由山茶刺盤孢侵染引起的。防冶方法:1、及時摘除病葉銷毀。2、防止日灼、蟲害及凍害造成的傷口。3、合理施肥和澆水。4、保護好新梢,在芽剛萌動時,噴灑50%代森銨1000倍液。5、發病期間,噴灑50%托布津8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方可防冶此病。(此葯市場上可以買到)
4. 茶花葉子出現紅、黑斑點,是炭疽病還是紅蜘蛛,怎麼解決
茶花葉子出現紅色、黑色斑點是植株的病害,不是紅蜘蛛。從題主所提供的圖片來看,應該是炭疽病和煙煤病,並且上面還有葯斑的痕跡。估計是在治療後沒有什麼太大效果。下面我就結合我養殖茶花的經驗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結合以上兩種茶花病害,從最經濟成本考慮,我建議題主使用波爾多液進行綜合防治。一葯治兩病,但是後期管理也要加強,尤其是修剪這塊。
以上就是我對茶花炭疽病和煙煤病的一點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養護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探討。
5. 茶花葉片上出現黑褐色小斑點,葉片掉落,怎麼回事
根據你的描述我想你的茶花應該是爆發了炭疽病。炭疽病在花卉病害中,發病率還是很高的,危害也比較重。一般葉片受害率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嚴重的可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茶花發生炭疽病時,除根部以外的所有部位都可能會被侵染。病斑上後期病菌的分生孢子盤成熟後,產生散生的黑色小粒點,造成葉片脫落,甚至會造成枯梢。
炭疽病以分生孢子盤在茶花病株上,或隨病落葉進入土壤越冬,翌年春季條件適宜時,病菌在病部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澆水濺射傳播,從傷口或直接侵入。分生孢子萌發的適溫是20至25℃,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上,pH4~8時發病率最高。
當茶花的生長環境濕度大且不通風時或植株瘦弱抗病性下降時,都有利於病菌的侵入。而且該病還有潛伏浸染的特點,有時侵入後一直不發病,在環境條件適宜,植株衰弱時才顯出.
茶花炭疽病的防止措施,合理施肥,除去病枝,病葉,和枯梢,焚燒掉。把盆栽茶花放在透光和通風的地方,不要放置過密。或打葯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水溶液,或25%的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被水溶液。每隔10天噴一次葯,連續防治3至4次就可以了。
6. 茶樹炭疽病怎麼防治
防治方法:①加強茶園管理,選用抗性品種,合理施肥,均可抑制病回害發生。②葯劑答防治,可選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每畝70~100克)、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每畝75~100克)、70%甲基硫菌靈1000~1500倍液(每畝50~75克)茶園噴施。非採摘期可選用0.6%~1%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防治,秋季結束後,茶園噴施45%石硫合劑150~200倍液(每畝375~500克),也有抑制病害蔓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