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的傳播方式
㈠ 茶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風傳播和人類傳播。
茶花種子播種方法如下:
1、種子處理:用1%高錳酸鉀浸泡30min,倒去葯液密封1h,然後進行催芽,用25~30℃溫水浸泡4~5天,每天換1~2次清水,再用細沙濕藏,每天灑水一次,保持濕潤和溫度25℃,待半數種子露芽後,即可播種。
2、播種:將種臍朝側方放,蓋上一層細肥土,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濕潤,以使種子盡早發芽和出土。
3、出苗後的管理:當種子發芽露出土後,在陰天或傍晚揭去薄膜。幼苗出土一個月後,每月施些有機肥或化肥。幼苗生長過程中,要及時進行鬆土,宜淺不宜深,以後逐漸加深。當發生葉枯病或立枯病時,噴灑質量分數0.8%的波爾多液。
4、適度光照。茶花需要適宜的光照,又怕高溫烈日直射。春季、秋末時將山茶花要移到見光多的陽台上或地面,接受全天光照,促使植株生長發育,促使它花芽分化,花蕾健壯。進入夏天陽光最為強烈,就要將花盆移到見光背陽、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養護,也可以移到北邊陽台上或南邊陽台內下邊蒔養。
5、適宜溫度。溫度是山茶花生理活動的重要條件。山茶花性喜溫暖,生長最宜的溫度為18℃至25℃,相對濕度60%至65%。 茶花的生長,春梢一般在3月中下旬萌動,4月份開始抽芽,5月中下旬形成頂芽,停止生長,逐漸分化出葉芽或花芽,從花芽形成直到開花要180天至240天。
6、適量養分。山茶花是喜肥花卉,因為樹勢健壯,葉片較多,花期也較長,因而需肥量也多。在施肥過程中,施足液肥,結合換盆施足長效肥,根據花盆大小,每盆施3克至80克腐熟餅肥粉或曬干雞鴨糞,放到盆底下與底土拌勻。根據植株生長時期,增施有機肥。除冬夏最冷最熱時外,每月施1次至2次腐熟枯餅水,其施肥方法:將盆邊土壤扒開2分左右,將液肥施入溝內即用土壤覆蓋,避免發生異味。
㈡ 茶花是靠上面的果子傳播種子的嗎
不是的,茶花多以扦插或嫁接方式進行傳播種子的
茶花結果是種子,不過它的種子很多都沒有發育。若是想要通過播種法來繁殖,要選顆粒比較飽滿的才行。且播種方法也很復雜,生長速度慢且成活率低,因此很少有用播種法的。多是用扦插法或者嫁接法進行,方法簡單,後期長勢快,且成活率也很高,管理起來也很方便 ,省心。
4、施肥
茶花喜肥,所以在養護時,肥量要充足,尤其是在生長期時,除了要加入利於生長肥料外,還需加入翠姆磷酸二氫鉀肥,可促進它後期開出的花更艷一點,但切記不可施肥太多,不然就會影響根的生長。
5、定期
修剪在養護中也是很重要的,當它的花蕾過多時,就需定期修剪,將上面弱枝剪掉,整理好花蕾,這樣就可促進它能更好的吸收營養物質。
6、病蟲害
茶花很容易滋生病蟲,常見的就是黑霉病,對其植株傷害極大,所以就需在它易生病蟲時期,對其噴灑一些葯物,防止病蟲侵害,以利於它更好的生長。
㈢ 「茶花」主要病蟲害和防治方法
養殖茶花的花友們最頭疼的就是茶花的病蟲害問題,沒有經驗又沒有去找資料,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病蟲害問題,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茶花常見的病蟲害、發病規律以及防治方法。
茶花常見病蟲害防治:
一、炭疽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赤葉枯刺盤孢菌侵染茶花葉片而造成。
這是茶花的主要病害,發病率達33%。
病症多出現於葉緣、葉尖和葉脈兩側。
初現暗綠色斑紋,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大班,顏色由褐色變為黑色,嚴重時可擴散到整個葉片,引起大量落葉。
發病規律:該病的發生與溫度和溫度有密切關系。
一般發病適溫為25~28℃。
當溫度適宜,濕度增加時,特別是連續降雨時,能促進病害的蔓延和發展。
一般4月份開始發病,6~7月份病害達到高峰,9月份以後病情趨向停止。
防治方法:
1、徹底清除病葉。
2、冬季剪除病枯枝。
3、在每年發病期前,噴灑1%的波爾多液,每半個月一次。
4、每周用600倍百菌清水溶液噴灑一次,連續噴3~4次。
5、加強栽培管理,科學除草施肥。
在春季可增施磷、鉀肥,在葉片展開前噴施0.1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這個病最厲害,可能引起葉片落光以致死亡。
我自己的經驗是,家裡的盆栽,在炎夏季節,特別是茶花這樣水分蒸發厲害的花木,該擔心的更多是高溫乾燥,一定要澆足水,(但不能過澇)葉面噴水降溫,可以預防該病發生。
二、藻班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寄生性銹藻引起。
在葉片的兩面均可出現病斑,但以葉面為主。
初期為針頭狀呈灰綠色小圓點,後逐漸呈放射狀向外擴展,形成近似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
病斑隆起明顯,表面有細條紋式的毛氈狀物。
後期病斑顏色由灰綠色變為暗褐色。
由於病原體的覆蓋,影響葉面光合作用的進行,因而使 茶花植株生長衰弱。
發病規律:寄生性銹藻以絲狀營養體在寄生組織中越冬,在潮濕條件下產生游動孢子,孢子侵入新植株而使其得病。
該病原菌是一種很弱的寄生菌。
在高溫高溫的條件下,因通風透光差而生長不良的茶花,發生此病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
1、加強培育管理,合理施肥,及時修剪,避免茶花過於蔭蔽,做到通風透光,以提高茶花抗性。
2、可用0.2%~0.5%硫酸銅溶液噴霧防治。
三、枯枝病
病因及症狀:由病原真菌侵染茶花嫩枝或老枝後引起的一種病害。
受害枝條壞死,葉片由綠變為淡黃,從頂部向下逐漸乾枯脫落,最後整個枝梢乾枯死亡。
發病規律:該病的發生情況是,隨著春季氣溫的回升,在病枯樹上越冬的病原菌飽子堆逐漸成熟,隨風飄散到附近的茶花枝條上,從新芽、嫩枝傷口、葉痕、嫁接或修剪傷口等處,侵入茶樹為害,並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
1、冬季剪除病枯枝,集中予以燒毀。
2、摘除無用的不定芽和細弱枝,減少病原菌的附生場所。
3、將帶病植株隔離養護。
4、在茶花植株萌芽抽梢之前,用甲基托布津、福美雙、百菌清等殺菌劑噴施,特別要保證枝條傷口部位的噴葯。
5、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
四、赤葉斑病(赤葉枯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半知菌類葉點菌屬(Phyllosticta sp.)真菌引起。
病斑多發生在較嫩的葉片上,初為淡褐色圓形漬狀小點。
以後病斑蔓延,顏色由淡褐色變為棕褐色,有時多個病班連合成較大的斑塊或蔓延於整個葉片,引起葉片的大量枯焦和 脫落。
發病規律:該病菌存活在寄主的病殘體上,孢子藉助風雨、流水等傳播。
病害一般從5月份開始發生,7~9月份為發病高峰,受害葉片在大量脫落。
防治方法:
1、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者25%滅菌丹400倍液,噴灑防治。
2、在乾旱時,可增加葉片噴水,以抑制病害的發生。
我自己的一盆茶花前些時得的就是這病,連日高溫,水分蒸發利害,盆土偏干,以致發病,我立刻每日多澆水一次,特別是晚上一定澆透水,並且在葉面大量噴水,也沒用什麼葯水,結果症狀立刻減輕,不到一星期就好了。
這幾天重新抽了不少新葉,一時好看不少。
五、煙煤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是由蚜蟲和蚧殼蟲危害而誘發的。
受害茶花葉片的表面上覆蓋一層病菌的菌絲,形成黑色的"煙煤"層,阻礙了茶花植株的正常光合作用及氣體交換,使其生長發育嚴重受阻。
發病規律:該病病菌喜低溫高濕的'環境條件,其中10~20℃的溫度條件最適宜於病菌的生長。
在這個溫度范圍內,溫度越大,病菌繁殖蔓延越快。
長期雜草叢生、濕度大、光照差的茶花林,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誘發煙煤病的害蟲,主要是蚜蟲和蚧殼蟲等,因此,要防治此病害必須首先防治茶花的蚜蟲和蚧殼蟲,害蟲滅,病即自然消除。
常見蟲害
蚜蟲
【形態與風險】蚜蟲分有翅蚜蟲和無翅蚜蟲兩種。
有翅胎生雌蚜,翅透明,體黑褐色;無翅胎生雌蚜,無翅,體暗褐色。
此外,若早外表與成蟲相似,體無翅,淡黃色。
成蟲和若蟲群集於茶花嫩梢上吸收汁液,使被害茶花的芽葉萎縮,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蚜蟲的滲出物,能引起煙煤病。
【防治體例】
①在蚜早發生盛期,用50%磷胺乳劑2 000倍液或50%樂果乳劑1 000倍液噴灑茶花植株,每3~5天噴灑1次,持續3次,可覆滅蚜蟲。
②以煙筋0.5千克,生石灰0.25千克,加水10~15升,浸泡一日夜,過濾去渣後用以噴霧防治,其下場好。
蚧殼蟲
【習性與風險】風險茶花的蚧殼蟲種類較多,嚴重的有吹綿蚧、紅蠟蚧、糠片盾蚧三種。
蚧殼蟲產卵量年夜,每隻雌蟲產卵可達千粒擺布,1年發生3~5代。
年夜多是以受精的雌蟲在枝葉上越冬,翌年3月份起頭產卵為害,多集中在嫩枝和葉片上吸收葉液。
受害葉片由綠色變為灰綠色,最後變為黃色,嚴重時枝葉上布滿蚧殼蟲,造成全株枯黃致死。
其滲出物可誘發煙煤病。
【防治體例】①人工防治:此蟲年夜年夜都成群集中,可在發生周期數目不多時,直接在枝葉上壓殺蟲體。
②葯劑防治:要抓住初孵若蟲抗葯力衰的特點,把握施葯時代。
成蟲體有蠟質,防治下場較差。
常用葯劑有用松噴香和燒鹼加水燒煮而成的松脂合劑該葯液為黑褐色,首要含有過量的游離鹼和松噴香皂液,對蚧殼蟲體外蠟質籠蓋物具有強烈侵蝕浸染,為防治多種蚧殼蟲的有用葯劑。
一般冬季用10倍液,夏日用20倍液。
還可用40%氧化樂果5倍液塗干。
③改善茶花的通風透光前提,按捺蚧殼蟲的發展和滋生。
蛀莖蟲
【風險狀況】此蟲首要風險茶花的枝梢。
被害的枝梢初呈凋萎狀,日久均枯死。
一般在3~4月份首要風險春梢,在8~9月份首要風險夏梢。
被風險的枝梢上有早孔和糞便排出物,枝條最終乾涸。
【防治體例】①剪除並集中燒失蹤生有蛀莖蟲的枝條。
②可用燈光誘殺成蟲。
③在成蟲成仙岑嶺期,可用20%樂果乳劑500倍液或90%敵百蟲1 000倍液噴灑;在幼蟲期也可用90%敵百蟲500倍液噴灑。
黑刺粉虱
【風險狀況】黑刺粉虱首要風險茶花葉片,吸收葉片的汁液,其滲出物可導致煙煤病年夜量發生,嚴重影響茶花的正常光合浸染,造成年夜量落花等現象。
【防治體例】①在冬季或初春,把有蟲枝、葉剪除,並集中銷毀,以除蟲源。
②在若蟲孵化盛期,可用25%亞胺硫磷、50%馬拉松800~1 000倍液噴灑;或用40%樂果、50%二臭磷、50%殺螟松10倍液噴灑;或用撲虱靈1 000倍液噴灑,7天噴1次,下場精采。
茶梢蛾
【風險狀況】茶梢蛾以幼蟲風險茶花葉肉和蛀食茶花春梢,使被害的春梢逐漸枯萎而衰亡。?
【防治體例】①在成蟲盛期,可剪除被害的葉片和枝梢,集中銷毀,以覆滅害蟲。②在幼蟲風險時,可用敵百蟲500~1 000倍液噴灑,或用殺螟松、氧化樂果等 1 000倍液噴灑,均可獲得較好的防治下場。
茶毒蛾
【防治體例】茶毒蛾幼蟲以食葉為主。一、二齡幼蟲有群集習性,多群集在茶花葉片後背,吃食下表皮和葉肉,而僅留上表皮與葉脈,使被害的茶花葉片成為半透明網狀膜,不久即枯黃。三齡幼蟲始食全葉,常群遷到樹冠上部為害,同時吐絲結網。四齡幼蟲食量逐漸增添,到五、六齡時幼蟲食量年夜增,待吃完全株茶花的葉片後,即遷移至別處繼續為害,厥後果很為嚴重。
【防治體例】①在3齡幼蟲之前進行防治,下場較好。②茶毒蛾一般以卵塊越冬,可在冬季與初春採摘卵塊,將其集中銷毀,以覆滅蟲源。為防止毒毛傷手,採摘前先在手上塗上番筧水即可。③可用氧化樂果、敵百蟲、馬拉松等1000~1 500倍液噴灑防治。④操作成蟲的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
潛葉蛾
【風險狀況】潛葉蛾以幼蟲潛入茶花嫩葉和新梢皮下,進行蛀食,5月份起頭風險,6月份蟲害逐漸嚴重,到7~9月份蟲害最為嚴重。被害幼葉的表皮呈現半透明花紋,被害新梢的表皮,呈現白色或半透明泡狀。茶花植株發展不良,葉片扭曲脫落。
【防治體例】①可用殺滅菊酯5000倍液、氧化樂果1000倍液,在蟲害發生前後,持續噴灑3次,即可防治。②家庭盆栽茶花若有若蟲為害,可用人工捕捉殺滅。
茶尺蠖
【風險狀況】茶盡蠖以幼蟲咀食葉片為害。在其年夜發生時,可將茶花葉片、嫩莖吃光,嚴重影響茶花發展,使它無法進行光合浸染。?
【防治體例】在3齡幼蟲之前進行防治下場好。常用的葯劑有90%敵百蟲2000~4000倍液、亞胺硫磷800~1000倍液、殺滅菊酯2000倍液、辛硫磷1000倍液;
㈣ 山茶花什麼時候枯掉
它是多年生花卉 怎麼會枯拜死亡呢 一般花期在2月到3月 4月底花就敗了 開始抽春梢 然後經高溫再低溫 完成花芽分化 初春再開花
㈤ 植物病毒傳播的方式有哪些
1 非介體傳播
(1)機械傳播(汁液傳播)
病毒可以通過摩擦所造成的微傷而傳毒。這種傳毒方式,僅限於大部分花葉型的病毒。在自然界中機械傳毒的主要方式是由於一些農事操作,如移苗、整株、打杈、插花,切取無性繁殖材料等,因手指或工具沾染病汁液而傳播病毒。
(2)種子、繁殖材料和嫁接傳播
大多數植物病毒不能通過種子傳播,只有豆科、葫蘆科、菊科植物上的部分病毒通過種子傳播。有些病毒病害似乎是通過種子傳毒的,實際上是由於種子帶有病株殘體,或種子上帶有病毒的顆粒。因此,採用種子表面消毒,有減少帶毒的可能性。
由於病毒病多為全株性侵染,一旦感染病毒,寄主植物的各個部位一般都帶有病毒。塊莖、球莖、鱗莖、塊根、蔓根、壓條、插條、接穗、接芽和苗木等無性繁殖材料都是花卉病毒主要的傳播來源。如水仙花葉病、鬱金香碎色病、唐菖蒲的花葉病以及香石竹病毒病都是通過球根或扦條使病毒傳播開來。
所有寄主能嫁接的植物病毒都可以通過嫁接傳染。如鬱金香、茶花可以進行嫁接以保持其花朵的碎錦。一些木本花卉也是通過嫁接可以保持其特殊的變異性。因為砧木和接穗的結合處能使病毒通過。各種嫁接方法均可傳染病毒。因此,選用無病毒砧木和接穗是防治此類病害發生的有效措施。
(3)土壤傳播
土壤傳播已成為歷史性的提法,現已證實,實質上是土壤中的真菌和線蟲傳播植物病毒。只有煙草花葉病毒,穩定性強,能在土壤中保持其生物活性多年。其他病毒,如煙草壞死病毒、煙草脆裂病毒等是通過土壤中的生物介體傳播。
2 介體傳播
介體以昆蟲為主,傳毒昆蟲主要是刺吸式口器的昆蟲。尤其以蚜蟲、葉蟬、飛虱、粉虱最為常見。其次是土壤中的線蟲和真菌。能傳播植物病毒的昆蟲叫蟲媒。有些蟎也可以傳播植物病毒。
傳毒昆蟲的專化性:有些病毒是由蚜蟲傳播的,有的是由葉蟬傳播的,其中以葉蟬專化性較強,而蚜蟲傳毒的專化性較弱。例如有些黃化型病毒只能由一種葉蟬傳播,而桃蚜可以傳播50多種病毒。
昆蟲傳毒的時間性:昆蟲在病株上吸毒後,傳毒時間的長短有很大差別,這主要是由病毒與介體的性質來決定的。根據昆蟲吸毒後傳毒期限的長短,可分為三種情況:①非持久性:昆蟲吸毒後立刻就能傳毒,但很快即會失去傳毒能力。這種昆蟲與病毒之間的關系為簡單的機械關系。②半持久性:昆蟲在吸毒後不能馬上傳毒,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傳毒,這段時間叫做「循回期」。昆蟲保持傳毒是有一定期限的,一般為數日至十餘日,其原因是由於病毒要通過昆蟲的口針到昆蟲的消化道,再到血液,淋巴再回到唾液腺。但病毒不能在昆蟲體內繁殖,因此保持傳毒時間是有限的,一旦病毒排完後,傳播能力即告結束,這類昆蟲有蚜蟲及部分葉蟬。③持久性:昆蟲吸毒後也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傳毒。但此類昆蟲一旦傳毒後,終生保持傳毒能力,病毒可以在昆蟲體內繁殖。因此這類昆蟲體內的病毒濃度不會降低,甚至後代亦可傳毒。
昆蟲傳毒的重要性不僅在於通過昆蟲可使病毒病害傳播流行,同時在保存毒源及初侵染方面起重要作用。植物病毒一般有廣泛的寄主。當一種作物收獲前,可以通過蟲媒而傳至生長季節交替的寄主上,或兩年生的野生宿根性植物上,在這些作物上越冬。翌年再通過昆蟲傳至作物上,甚至昆蟲就是病毒的寄主,當昆蟲越冬時,病毒就在這些昆蟲體內渡過寄主休止期。因此,清除雜草,及時防治蟲媒,在預防植物病毒病方面是有效的措施。
傳播病毒的線蟲屬於矛線目的劍線蟲屬(Xiphinema)、長針線蟲屬(Longidorus)和毛刺線蟲屬(Trichodorus)的線蟲。如劍線蟲屬可以傳播煙草環斑病毒、番茄煙草環斑病毒、葡萄扇葉病毒;長針線蟲屬和毛刺線蟲屬可以傳播煙草環斑病毒、番茄黑環病毒和樹莓環斑病毒等。煙草環斑病毒、番茄煙草環斑病毒為我國禁止入境的Ⅱ類危險性病毒,因此把好檢疫關口十分關鍵。
傳播病毒的真菌主要有芸薹油壺菌(Olpidium brassicae)、黃瓜油壺菌(Olpidium cucurbitacearum)、馬鈴薯癌腫病(Synchytrium endobiotcum)、馬鈴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anea)、禾穀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甜菜多黏菌(Polymyxa betae)、終極腐霉(Pythum ultimum)。他們分別傳播煙草壞死病毒、黃瓜壞死病毒、馬鈴薯X病毒、馬鈴薯帚頂病毒、小麥土傳花葉病毒、甜菜壞死性黃脈病毒和豌豆偽卷葉病毒。防治上注意消滅田間病殘體和土壤消毒。
還有一類傳播植物病毒的生物介體是菟絲子。有些植物不能通過嫁接傳遞,而菟絲子可以成為維管束病毒的傳遞者。菟絲子具有嫩莖,能在寄主皮層下產生吸根,成為傳播病毒的橋梁。如果病毒能在菟絲子體內增殖,則傳毒更為有效。特別是一些由植原體(Phytoplasma)引起的花卉病害可以通過菟絲子橋接得以證實。
傳播實驗是鑒定病毒的必要手段,因為要證實一種病害確由某種病毒引起或某種病毒確實存在,即證實侵染性,必須使健株感染病毒。同時,了解病毒的傳播規律也是病害防治的基礎。而且病毒如何保存和擴散自己,和傳播方式直接相關。所以,確定防治對象和防治方法必須先了解傳播特點。另外,在介體傳播中,病毒—介體—植物三者之間的復雜生物學相關性在生物學研究中有重要意義。
㈥ 茶花鳳仙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茶花鳳仙的花朵顏色鮮艷,花朵碩大,是很美麗的一種花卉,且並不是很難養,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關於茶花鳳仙的養殖方法帶和注意事項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茶花鳳仙的養殖方法
1、播種繁殖
茶花鳳仙的養殖方法主要分為兩種,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播種繁殖茶花鳳仙是四季都可以進行的,可以選用撒播或者點播這兩種方式。種子撒播在茶花鳳仙的培養土上,需要輕加的覆土,覆土大概有0.3公分的樣子即可,大約5天或者6天後種子就會發芽,慢慢的長出葉子,當茶花鳳仙長出3片真葉的時候就可以定植在花盆或者花壇里了。而點播則是需要點播在128個穴的穴盤里,播種的溫度在20攝氏度的情況下,點播的茶花鳳仙種子大概在1個禮拜後就可以出苗進行另行栽種了。
2、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茶花鳳仙也是全年都可以進行的。扦插時選擇健壯的茶花鳳仙枝條,用剪刀剪8厘米左右的枝條作為茶花鳳仙的插穗,然後插入准備好的花盆或者插床上就可以了。這個時候要控制好室內的溫度,大概是20攝氏度左右,20天左右,插穗就會生根,其實在夏季扦插茶花鳳仙是最容易成活的。不過由於夏季高溫難耐,錢罐子社,扦插繁殖茶花鳳仙要保持環境涼爽,同時還要為茶花鳳仙適當的遮陰,否則不利於茶花鳳仙的成活。
茶花鳳仙的養殖注意事項
生長環境
茶花鳳仙的發芽溫度最好在22°到30°之間,合適15°到32°的生長環境,四季播種和插桿都可以存活,適合的溫度,大概一周都可以發芽,到成長到5CM或者12CM的時候要把它移植到8CM或15CM花盆或者花壇,栽培時以排水性良好的土壤為佳,並在土壤中增加合理的營養成分。
生長情況
對於像新幾內亞鳳仙這樣分枝性不佳的個別種及品種,在幼苗時間要適當的掐尖。茶花鳳仙不耐高溫,在高溫乾燥的環境中會讓葉質變厚得不到舒展,節間變短,影響株形嚴重時會停止生長因此越夏時要保持環境涼爽,並適當遮蔭,過強的陽光會灼傷葉片,而光線過弱則植株徒長,葉質變薄,葉色淺綠。
合理澆水
水是生命之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水分的供應,有條件的朋友盡量選擇噴瓶,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能積水,還能保證空氣的濕度,不會產生根部腐爛的情況,另外為了讓我們心愛的花兒擁有一個美好的外型要做到每10天澆施一次薄肥,除前期多施氮肥外,開花前後應控制氮肥的施用。
茶花鳳仙的病蟲害防治
①猝倒病,主要危害幼莖,開始時幼莖基部呈水漬狀斑,後病斑變為淡褐色至褐色並凹陷縊縮。病部迅速發展到環繞幼莖,使小苗在葉色翠綠的情況下自莖基部倒伏死亡。最後腐爛或乾枯。該病主要由瓜果腐黴菌引起另外尚有立枯絲核菌。病原菌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借水滴噴濺和種子等傳播。防治:播種前進行土壤消毒;播種不可太密;出苗後控制澆水,保持土壤略干;加強環境的通風性,;避免連作。發病後及時用葯,75%的百菌清600倍,50%的多菌靈500倍,以及40%的疫霜靈200~400倍等都有很好的作用,1周噴一次,噴時除盆植株的莖葉外還應噴及周圍的地面。
②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表面有白色粉狀小斑塊,隨後葉面布滿白色粉層,至秋初,白粉層中出現黃色小圓點,最後小圓點變為黑褐色,病葉枯黃。嚴重時可蔓延至莖、花蕾及蒴果,其上也出現白色粉層,最終花蕾、蒴果停止生長而枯萎。該病的病原為蒼耳單絲殼的白粉菌,屬真菌類,病原菌在病殘體上和種子中越冬,借風、水傳播。應加強栽培管理,保持環境通透,少施氮肥,增施鉀肥及鈣,及時清除病葉,一旦發病應及時用葯,可以噴灑15%的粉銹寧1000倍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
③疫病,主要發生在幼苗定植後的植株上,危害莖和根部,首先嫩莖或莖基部出現水漬狀暗綠色至淺黃色的斑塊,後發展為黑褐色腐爛,病斑環繞莖部,使植株自病部折倒,在病部有時能夠看到白色絹絲狀物,即為病原菌的菌體。該病是由惡疫黴菌侵染引起,病菌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通過土壤和水地噴濺以及風力傳播。防治:以預防為主,一是土壤消毒,二是改善栽培環境。葯物防治要及時,可用的葯物有80%的乙磷鋁500倍,25%甲霜靈500~800倍,1%的波爾多液,0.1%~0.2%的硫酸銅液。
④花葉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被侵染後有兩種症狀,一為葉片變小,皺縮,葉緣扭曲,葉面有深綠與黃白相間的斑點,老葉則黃化,花朵小、萎縮,花瓣呈碎錦狀,嚴重時植株矮小。二是葉脈褪綠呈灰白半透明狀,繼而褪綠為斑駁狀簇生,葉緣略上卷。該病的病原菌主要有蕪菁花葉病毒和花椰菜花葉病毒。通過汁液和多種蚜蟲傳播。防治:將強栽培管理,保持環境衛生,及時清除病株,減少操作過程中人為傳播。防治傳毒昆蟲,可以採用殺蟲劑等。
⑤白絹病,是真菌中的齊整小核菌所致,症狀與防治參見蘭花一節。鳳仙花四季開花,花朵繁多,花色艷麗,植株高度適宜,可以布置家庭及會場等,也可以擺放在露天,做大花壇。
㈦ 怎樣才能使茶花傳播花粉
1、藉助風力傳播授粉。一般花粉粒小、質輕、量多,不容易含有動物激素,一般不易致敏,松花粉是松樹的花粉,是典型的風媒花粉。2、以昆蟲為傳播媒介一般花粉粒大,質重,蟲媒花粉由於昆蟲本身含有動物激素,昆蟲在采蜜時會把自身的動物激素帶到花粉上,人食用之後容易致敏,蜂花粉是典型的蟲媒花粉。另外蟲媒粉有一個特點,花粉的種類多,因為昆蟲會採集各種花的蜂蜜,所以花粉不純正,不單一,並且蜜蜂在到處采蜜時,花粉上會被沾上各種雜質,雜質被蜂蜜粘上很難去除。(7)茶花的傳播方式擴展閱讀熊蜂授粉,成功坐果對農作物生產至關重要, 授粉是坐果的關鍵步驟。 蜜蜂授粉一直被認為是大田農作物和園藝作物的最佳授粉方式
㈧ 有關茶花的資料
茶花,又名山茶花(學名: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耐冬或曼陀羅等別名,又被分為華東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
原產於中國東部,現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雲南各地,及朝鮮、日本和印度等國普遍種植。
花語 謙遜、可愛、理想、真心的愛。
生長特徵
茶花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至15米。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6厘米,短鈍漸尖,基部楔形,有細鋸齒,葉干後帶黃色;葉柄長8-15毫米。花單生於葉腋或枝頂,大紅色,花瓣5-6個,栽培品種有白、淡紅等色,且多重瓣,頂端有凹缺;花絲無毛;子房無毛,花柱頂端3裂。蒴果近球形,直徑2.2-3.2厘米。
歷史
飽滿的山茶花苞茶花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
隋唐時代已進入尋常百姓亭院,有唐詩「風載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今朝一朵墜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為證。
七世紀,茶花首先傳到日本,並開始向亞洲周邊國家傳播。
宋代,栽培茶花開始風行。「門巷歡呼十里寺,臘前風物已知春」描述的就是當時茶花盛開的情景。
十八世紀,茶花自日本傳至歐洲和美洲地區,成為世界名花。
㈨ 勝利花是什麼
勝利花是山來茶的一種叫法。
山茶花(源勝利花),稱玉茗花。它四季長青,色澤絢麗,品種繁多,是我國著名的觀賞花木之一。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
稱為勝利花的起源是山茶頂風冒雪,不怕環境的惡劣,能在嚴寒冬天久開不敗,戰斗的人民都贊揚它是勝利花。
(9)茶花的傳播方式擴展閱讀:
山茶花的習性:
1、喜溫暖氣候,生長適溫為18~25℃,始花溫度為2℃。
2、略耐寒,一般品種能耐-10℃的低溫耐暑熱,但超過36℃生長受抑制。
3、喜空氣濕度大,忌乾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的地區生長。
4、喜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PH值以5.5~6.5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