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山茶花
『壹』 紅色的山茶花像什麼
雪中的山茶花像一位嬌艷又美麗的姑娘在雪中翩翩起舞
『貳』 為什麼說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
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寒,只有在雪中才能越開越盛,清新淡雅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叄』 冬天開的花有哪些
冬天開的花有:梅花、水仙花、玉蘭花、木棉花、鶴望蘭等等。
1、梅花
梅花是寒冬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人們冬季重要的觀賞植物,梅花在很多的園林、庭院、公園等地方被廣泛種植。梅喜溫暖氣候,耐寒性不強,較耐乾旱,不耐澇,壽命長,可達千年;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
除杏梅系品種能耐- 25℃低溫外,一般耐-10℃低溫。耐高溫,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發育最好。對溫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氣溫達- 5-7℃時開花,若遇低溫,開花期延後,若開花時遇低溫,則花期可延長。
生長期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若處在庇蔭環境,光照不足,則生長瘦弱,開花稀少。冬季不要入室過早,以11月下旬入室為宜,使花芽分化克分經過春化階段。冬季應放在室內向陽處,溫度保持5℃左右即可。
2、山茶花
山茶花開花於冬春之際,花姿豐盈,端莊高雅,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郭沫若盛贊曰:「茶花一樹早桃紅,百朵彤雲嘯傲中。」山茶花的花語是:理想的愛、謙讓。據說,山茶花總是在晚秋天氣稍涼時,靜靜地開在庭院之中。
山茶花凋謝時,不是整個花朵掉落下來,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謝,直到生命結束。這么小心翼翼、依依不捨的凋謝方式,和人們追求理想中伴侶的態度一樣,所以漸漸地山茶花就成為對心中愛慕女性表達心意的代言了。
在幾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紅色的山茶花格外令人覺得溫暖而生意盎然。而且,種在庭院中也能讓人欣賞她淡淡的花香。所以,山茶花就讓人感受到了可愛、謙讓、理想的愛、謹慎、了不起的魅力。
3、水仙
中國水仙花獨具天然麗質,芬芳清新,素潔幽雅,超凡脫俗。因此,人們自古以來就將其與蘭花、菊花、菖蒲並列為花中「四雅」;又將其與梅花、茶花、迎春花並列為雪中「四友」。
它只要一碟清水、幾粒卵石,置於案頭窗檯,就能在萬花凋零的寒冬臘月展翠吐芳,春意盎然,祥瑞溫馨。人們用它慶賀新年,作「歲朝清供」的年花。水仙為秋植球根類溫室花卉,喜陽光充足,生命力頑強,能耐半陰,不耐寒。
7-8月份落葉休眠,在休眠期鱗莖的生長點部分進行花芽分化,具秋冬生長,早春開花,夏季休眠的生理特性。水仙喜光、喜水、喜肥,適於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喜肥沃的砂質土壤。生長前期喜涼爽、中期稍耐寒、後期喜溫暖。因此要求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春秋季多雨的氣候環境。
『肆』 描寫山茶花的詩句有哪些
1. 有關於山茶花的詩句
有關於山茶花的詩句 1. 有關茶花的詩句
1:山花又晚出,舊不聞圖經。
花深嫌少態,曾入蘇公評。邇來亦變怪,紛然著名稱。
黃香開最早,與菊為輩朋。2:獨放早春枝,與梅戰風雪。
豈徒丹砂紅,千古英雄血。3:淺為玉茗深都勝,大曰山茶小樹紅。
名譽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4:山花山開春未歸,春歸正值花盛時。
蒼然老樹昔誰種,照耀萬朵紅相圍。5:猶愛並山茶,開花一尺盈。
日丹又其亞,不減紅帶鞓。6: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墮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7:花近東溪居士家,好攜樽酒款攜茶。
玉皇收拾還天上,便恐筠陽無此花。8:翠翼高攢葉,朱纓澹拂花。
來從山塹側,開稱畫檐牙。影薄誰停綉,香清似煮茶。
幾多輕斂態,月動夾窗紗。9:吐絲心抽須,鋸齒葉剪棱。
白茶亦數品,玉磬尤精明。10: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於滇,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2. 描寫茶花的詩句
山茶花
唐 貫休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墮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
山茶
宋 蘇軾
蕭蕭南山松,黃葉隕勁風。
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傳歲寒姿,古來惟丘翁。
趙叟得其妙,一洗膠粉空。
掌中調丹砂,染此鶴頂紅。
何須誇落墨,獨賞江南工。
紅山茶
明 沈周
老葉經寒壯歲華,猩紅點點雪中葩。
願希葵藿傾忠膽,豈是爭妍富貴家。
山茶花
清 段琦
獨放早春枝,與梅戰風雪。
豈徒丹砂紅,千古英雄血。
山茶花
擔當和尚
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於滇。
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3. 有關茶花的詩句
青裙玉面初相識,九月茶花滿路開。——《初識茶花》宋代:陳與義
譯文:第一次見到綠色長裙的美麗女子時,九月的茶花開了一路。
2.花埋葉底寓春先,便想烹雲煮活泉。——《茶花》宋代:董嗣杲
譯文:花藏在葉子底下搶先暗示春天的到來,於是便想要用活的泉水煮茶。
3.此花別是山茶種,鶴頂丹紅眩碧柯。——《多心茶花》宋代:顧逢
譯文:這花不是山茶花的一種,紅彤彤的很耀眼。
4.一枝膚雪壺中曜,靜幾低窗養晏溫。——《次韻伯父茶花》宋代:蘇籀
譯文:雪白的茶花在壺中奪目,安安靜靜立在窗前。
5.花容縝栗露冰膚,消得脂韋酪和奴。——《茶花盛放滿山》宋代:岳珂
譯文:茶花美麗,雪白的像女子的肌膚。
(4)雪中山茶花擴展閱讀
茶花(學名:Camellia 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原產於中國東部,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重慶、雲南和四川各地,朝鮮、日本、中國台灣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
4. 寫山茶花的古詩詞
「雖是富貴姿,而非妖冶容。
歲寒無後凋,亦自當春風。」 ———明·歸有光《山茶》 「雪裡開花到春晚,世間耐久孰如君?」 ———宋·陸游《山茶》「嶺南春早不見雪,臘月街頭聽賣花。
海外人家除夕近,滿城微雨濕山茶。」 ———元·薩都剌《閩城歲暮》 「酒面低迷翠被重,黃昏院落月朦朧。
墮髻啼妝孫壽醉,泥秦宮。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
瞥向綠珠樓下見,墜殘紅。」 ———宋·辛棄疾《浣溪沙· 與客賞山茶一朵忽墜地戲作》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於滇。
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胭脂染就隱幽者,裝點書齋意味長; 似與春風相解語,枝頭絢燦泛霞光。
5. 關於山茶花的古詩
郭沫若
茶花一樹早桃紅,白朵彤雲嘯做中;
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初見滿城霞;
人人都道牡丹好,我說牡丹不及茶
初識茶花
宋 陳與義
伊軋籃輿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
青裙玉面初相識,九月茶花滿路開。
茶花二首
宋 蘇轍
黃櫱春芽大麥粗,傾山倒谷采無余。
久疑殘枿陽和盡,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梅如。
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畝荒園試為鋤。
細嚼花須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
稍經臘雪侵肌瘦,旋得春雷發地狂。
開落空山誰比數,烝烹來歲最先嘗。
枝枯葉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紅茶花
司空圖
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開得方知不是花。
十一月十日海雲賞山茶
范成大
門巷歡呼十里村,臘前風物已知春。
兩年池上經行處,萬里天邊未去人。
客鬢花身俱歲晚,妝光酒色且時新。
海雲橋下溪如鏡,休把冠巾照路塵。
6. 關於茶花的詩句
1.《茶花二首》朝代:宋代|作者:蘇轍細嚼花須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
稍經臘雪侵肌瘦,旋得春雷發地狂。開落空山誰比數,烝烹來歲最先嘗。
枝枯葉硬天真知在,踏遍牛羊未改香。道2.《茶花二首》朝代:宋代|作者:蘇轍黃櫱春芽大麥粗,傾山倒谷采無余。
久疑殘枿陽和盡,尚有幽花霰雪初。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梅如。
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畝荒園試為鋤。細嚼花須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
稍經臘雪侵肌瘦,旋得春雷發地狂。開落空山誰比數,烝烹來歲最先嘗。
枝枯葉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3.《初識茶花》朝代:宋代|作者:陳與義伊軋籃輿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
青裙玉面初相識,九月茶花滿路開。4.《茶花》朝代:宋代|作者:董嗣杲花埋葉底寓春先,便想烹雲煮活泉。
玉臉含羞勻晚艷,翠裾高曳掩秋妍。靈隨雷回雨爭抽瑞,尖吐槍旗趲摘鮮。
帶雪莫知開又落,采須誰厭老蜂顛。5.《小春六花·茶花》朝代:宋代|作者:岳珂萬峰落葉木槎牙,春色初回壟上茶。
淺蕊黃金韻梔子,嫩容白玉沁梨花。西風凝露才成顆,北苑喊雷應未芽。
苦口味言答終有益,莫將容悅比浮葩。
7. 關於山茶的詩句
1.山茶花
翠翼高攢葉,朱纓澹拂花。
來從山塹側,開稱畫檐牙。
影薄誰停綉,香清似煮茶。
幾多輕斂態,月動夾窗紗。
2.山茶花
山花山開春未歸,春歸正值花盛時。
蒼然老樹昔誰種,照耀萬朵紅相圍。
蜂藏鳥伏不得見,東風用力先噓吹。
追思前者葉蓋地,萬木慘慘攢空枝。
寒梅數綻少顏色,霰雪滿眼常相迷。
豈如此花開此日,絳艷獨出凌朝曦。
為憐勁意似松柏,欲搴更惜長依依。
山榴淺薄豈足比,五月霧雨空芳霏。
3.山茶花
花近東溪居士家,好攜樽酒款攜茶。
玉皇收拾還天上,便恐筠陽無此花。
4.山茶花
山花又晚出,舊不聞圖經。
花深嫌少態,曾入蘇公評。
邇來亦變怪,紛然著名稱。
黃香開最早,與菊為輩朋。
紛紅更妖艷,玉環帶春酲。
偉哉紅百葉,花重枝不勝。
猶愛並山茶,開花一尺盈。
日丹又其亞,不減紅帶鞓。
吐絲心抽須,鋸齒葉剪棱。
白茶亦數品,玉磬尤精明。
桃葉何從來,派別疑武陵。
愈出愈奇怪,一見一欲驚。
5.山茶花二首
淺為玉茗深都勝,大曰山茶小樹紅。
名譽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6.山茶花二首
江南池館厭深紅,零落空山煙雨中。
卻是北人偏愛惜,數枝和雪上屏風。
7.見三山翁插山茶花一朵二首
人老簪花卻自然,花紅就不厭華顛。
人間無此風流樣,何止源流二百年。
寶珠何忍棄山空,喜託龍門艷一叢。
十笏齋中培老乾,百花頭上放殷紅。
還憐野卉經霜隕,生笑唐花待火烘。
最喜尋芳春不遠,錦囊端欲倩奚童。
8. 有關茶花的詩詞
詩句
1、翠翼高攢葉,朱纓澹拂花。
2、蒼然老樹昔誰種,照耀萬朵紅相圍。
3、玉皇收拾還天上,便恐筠陽無此花。
4、幾多輕斂態,月動夾窗紗。
5、花深嫌少態,曾入蘇公評。
6、豈徒丹砂紅,千古英雄血。
7、猶愛並山茶,開花一尺盈。
8、影薄誰停綉,香清似煮茶。
9、獨放早春枝,與梅戰風雪。
10、白茶亦數品,玉磬尤精明。
11、邇來亦變怪,紛然著名稱。
12、山花山開春未歸,春歸正值花盛時。
13、名譽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14、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15、吐絲心抽須,鋸齒葉剪棱。
16、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於滇)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17、來從山塹側,開稱畫檐牙。
18、花近東溪居士家,好攜樽酒款攜茶。
19、淺為玉茗深都勝,大曰山茶小樹紅。
20、山花又晚出,舊不聞圖經。
21、黃香開最早,與菊為輩朋。
22、日丹又其亞,不減紅帶鞓。
23、今朝一朵墮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
9. 關於茶花的詩句
歷代詠山茶花詩詞 【唐】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海石榴即山茶花) 弱植不盈尺,遠意駐蓬瀛。
月寒空階曙,幽蘿踩雲生。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
芳根悶顏色,徂歲為誰榮?【唐】溫庭筠海榴 海榴紅似火,先解報春風。葉亂裁箋綠,花宜插鬢紅。
蠟珠攢作蒂,緗彩剪成叢。鄭驛多歸思,相期一笑同。
【唐】李白 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共攀折,引領望金扉。【唐】貫休 山茶花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墮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宋】陸游 山茶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宋】陸游 山茶 雪裹開花到春晚,世間耐久孰如君?憑闌嘆息無人會,三十年前宴海雲。
【宋】蘇軾 開元寺舊無花,今歲盛開 長明燈下石欄干,長共松杉守歲寒。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態鶴頭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對先生苜蓿盤。支里盛開知有意,明年開後更誰看?【宋】蘇軾 邵伯梵行寺山茶 山茶相對阿誰栽,細雨無人我獨來 說似與君君不會,燦紅如火雪中開。
【宋】蘇軾 山茶 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待得春風幾枝在,年來殺菽有飛霜。
【宋】陶弼 山茶 江南池館厭深紅,零落空山煙雨中。卻是北人偏異惜,數枝和支上屏風。
【宋】范成大 十一月十日海雲賞山茶 門巷歡呼十里村,臘前風物已知春。兩年池上經行處,萬里天邊未去人。
客鬢花身俱歲晚,妝光酒色且時新。海雲橋下溪如鏡,休把冠巾照路塵。
【宋】范成大 梅花山茶 月淡玉逾瘦,雪深紅欲燃。同時不同調,聊用慰衰年。
【宋】辛棄疾 浣溪沙·與客賞山茶一朵忽墜地戲作 酒面低迷翠被重,黃昏院落月朦朧。墮髻啼妝孫壽醉,泥秦宮。
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瞥向綠珠樓下見,墜殘紅。
【宋】陸游 山茶花 似有濃妝出絳紗,行充一道映朝霞。飄香送艷春多少,猶見真紅耐久花。
【宋】王之道 山茶 開花不與眾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時。犀甲鶴頭微帶雪,畫屏曾見兩三枝。
【宋】項安世 野山茶紅白二種 樟原嶺下野山茶,半是紅花半白花。雨里向人俱有淚,花中隱士自成家。
依稀檐卜稍頭雪,彷佛棠梨臉畔霞。恐是山君雙侍女,不應臨路久咨嗟。
【宋】曹彥約《漢陰縣驛有連理山茶舊嘗遠送上官擾及百姓極》逞艷呈祥祗自殮,何人攫取璨趨炎。只將勿剪看君子,愛物安民處己廉。
【元】馬致遠 [雙調· 掛玉鉤] 題西湖》曲岸經霜落葉滑,誰是秋瀟灑。最好西湖賣畫家,黃菊綻東籬下。
自立冬,將殘臘,雪片似紅梅,血點般山茶。【明】歸有光 山茶孕奇質,綠葉凝深濃。
往往開紅花,偏壓白雪中。雖具富貴姿,而非妖冶容。
歲寒無後凋,亦自當春風。吾將定花品,以此擬三公。
梅君特素潔,乃與夷叔同。【明】沈周 白山茶 犀甲凌寒碧葉重,玉杯擎處露華濃。
何當借壽長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清】劉灝 山茶 凌寒強比松筠秀,吐艷空驚歲月非。
冰雪紛紜真性在,根株老大眾園稀。【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 弘歷)詠山茶 火色寧妨臘月寒,猩紅高下壓回欄。
滇中品有七十二,誰能一一取次看。【清】段琦《山茶花》獨放早春枝,與梅戰風雪。
豈徒丹砂紅,千古英雄血。【清】劉灝 凌寒強比松筠秀,吐艷空驚歲月非。
冰雪紛紜真性在,根株老大眾園稀。【現代】郭沫若 花與詩(山茶) 茶花一樹早桃紅,白朵彤雲嘯做中; 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初見滿城霞; 人人都道牡丹好,我說牡丹不及茶。
『伍』 犀甲鶴頭傲霜雪——詠山茶花古詩詞賞析(五)
元朝詩人方回的《山茶花》,贊美山茶花不畏嚴寒和花期悠長:
石楠岩桂萬年枝,方駕分花佔四時。
犀甲鶴頭傲霜雪,入春猶見歲寒姿。
方回字萬里,是元朝詩人、詩論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為江西詩派殿軍。其著作有《桐江詩集》。
前兩句「石楠岩桂萬年枝,方駕分花佔四時」,寫石楠、岩桂、山茶的花期分佔四季。「石楠」,石楠花,開於夏季。「岩桂」,即桂花,開於秋天。「方駕」,比肩;媲美。石楠、岩桂這些樹齡很長的樹,它們分別在夏天、秋天開花,同冬春開花的山茶花一並分佔四季。
後兩句「犀甲鶴頭傲霜雪,入春猶見歲寒姿」,著重寫山茶冬春開花。山茶樹葉厚實似犀甲,花紅如鶴頂紅的頭頂,在嚴冬笑傲霜雪而開;到了春天還可以見到冬天開的花仍然掛著枝頭。突出了山茶花不畏嚴寒的品格和花期悠長的特徵。
明代詩人歸有光的《山茶》,贊揚山茶有「奇質」:
山茶孕奇質,綠葉凝深濃。
往往開紅花,偏在白雪中。
雖具富貴姿,而非妖冶容。
歲寒無後凋, 亦自當春風。
吾將定花品,以此擬三公。
梅君特素潔,乃與夷叔同。
歸有光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字熙甫,人稱震川先生。嘉靖進士,官南京太僕丞,著有《震川先生集》。他的散文名篇《項脊軒志》,狀物敘事記人,情真意切,委婉動人,顯示了其散文高超的藝術手法。
這首詠山茶花詩,我們仍然可以體味到詩人那種以平易暢曉語言,狀物抒情的簡省雅潔的風格。
詩的開頭兩句從外觀上概括山茶花給人的印象:「山茶孕奇質,綠葉凝深濃。」說是山茶有奇特的品質。這種奇質究竟奇在什麼地方?「綠葉凝深濃」,綠葉顏色深濃,是一奇。二奇即「往往開紅花,偏在白雪中」。山茶系常綠灌木或喬木,四季常青,冬春開花,花大色艷,多為大紅。花期較長,經冬歷春,吐蕊於紅梅之前,凋零於桃李之後,彌月不衰。白雪中見紅花,自然就是一奇。紅與白所形成的強烈對比效果是十分明顯的,也是很壯美的。明代詩人沈周《紅山茶》說「猩紅點點雪中葩」,宋代詩人陸游也說:「惟有小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山茶一樹自冬至清明後著花不已》)都強調山茶花經久耐雪。
第三奇就是「雖具富貴姿,而非妖冶容。」山茶花,花大色紅葉厚,顯得莊重、典雅,氣度不凡。艷麗而不妖冶,凝重而不板滯。這種美好姿容在百花中是少見的。第四奇就是「歲寒無後凋,亦自當春風。」山茶四季常青,經冬雪而迎春風,自然非尋常花木可比。蘇軾說「長共松枝耐歲寒」「雪裡盛開」(《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今歲盛開二首》其二),也都是贊美山茶花的堅強品格。大凡世上美好事物總難十全十美,即以花卉而言,艷麗而難莊重,典雅則易板滯,春花爛熳難以持久,秋花傲霜又不豐腴。惟有山茶花有奇質。花期長,耐冬雪,花色艷而不妖,枝葉綠而不衰,姿容富貴,品格堅貞。
詩人贊嘆道:「吾將定花品,以此擬三公。」 「三公」,《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大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後又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詩人准備將山茶花比作輔助國君掌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最後又以梅花作比較:「梅君特素潔,乃與夷叔同。」夷、叔,即商末伯夷、叔齊弟兄倆,二人互讓王位,為古人稱為愷悌的模範。這里比喻山茶和梅花是密不可分的弟兄。
詩的首句點明山茶花有「奇質」,接下來分別從綠葉深濃、雪中開花、富貴而非妖冶、經冬雪而迎春風四個方面展示山茶花的奇質,最後以梅花作比,突出二者的高潔品質。全詩層次分明,形象鮮明,讓人讀後印象深刻。
明代詩人楊慎的《山茶花》,描繪了山茶花傲雪盛開的美麗形象:
綠葉紅英斗雪開,黃蜂粉蝶不曾來。
海邊珠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台。
楊慎字用修,號月溪、升庵等,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學家。 他參與編修了《武宗實錄》,因捲入「大禮議」事件,被杖責罷官。後追謚「文憲」。其著述多至100餘種,主要有《升庵經說》、《升庵詩話》、《升庵詩集》、《升庵長短句》、《陶情樂府》等。
這首詩描寫山茶花傲雪盛開的美麗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山茶花的喜愛之情。
「綠葉紅英斗雪開,黃蜂粉蝶不曾來」,銀白的雪花漂灑在山川大地上,採花的蜜蜂和輕佻的蝴蝶都不見了蹤影,只有火紅的山茶花在綠葉的陪襯下迎風傲雪怒放。用襯托的手法,映襯出山茶花傲雪盛開、冰清玉潔的美麗形象。一個「斗」字,活現了山茶花不畏嚴寒、冒雪綻放的英姿。
「海邊珠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台」,「珠樹」,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似玉如珠的樹。「玉台」,傳說中天帝的居處。與山茶花相比,海邊似玉如珠的仙樹沒有艷麗的顏色,只好害羞地把美玉似的樹枝映照在天帝的宮台上。詩人進一步用神樹玉枝的素顏寡色與山茶花相比,突出了山茶花的美艷動人。
明代詩人文震亨的《山茶》,稱贊山茶花是「耐久花」:
似有濃妝出絳紗,行光一道映朝霞。
飄香送艷春多少,猶見真紅耐久花。
文震亨字啟美,大才子文徵明的曾孫。天啟中以恩貢官中書舍人,明亡絕食而死。家富藏書,長於詩文會畫,善園林設計,著有《長物志》十二卷,為傳世之作。並著有《香草詩選》、《儀老園記》、《金門錄》、《文生小草》等。
開頭兩句「似有濃妝出絳紗,行光一道映朝霞」,描寫山茶花像美女早晨從絳紗帳中出來,畫著濃妝,迎著朝霞,一路走來,泛起一道光彩。用擬人手法,突出了山茶花的美艷動人。
後兩句「飄香送艷春多少,猶見真紅耐久花」,贊揚山茶花在春末仍然飄香送艷,裝扮春色,是真正的「耐久花」。在詩人的筆下,山茶花的「真紅耐久」,似乎有著言外有意。明亡之後,詩人飽受社稷易主之痛,竟絕食而亡,保持了堅貞的民族氣節。詩人贊美山茶花花期「耐久」的品格美,大約隱喻了自己的人格追求。
明代詩人李東陽的《山茶花》,贊美雲南的山茶花「尤奇妍」:
古來花事推南滇,曼陀羅樹尤奇妍。
拔地孤根聳十丈,威儀特整東風前。
瑪瑙攢成億萬朵,寶火爛熳烘晴天。
李東陽字賓之,號西涯,明朝官員、詩人。 他歷任左柱國、內閣首輔大臣等,在政治上多採取忍讓的態度。著有《懷麓堂稿》、《懷麓堂詩話》等,是茶陵詩派代表人物之一。
這首詠山茶花詩所寫系我國著名山茶花發源地南滇的山茶花。南滇,指雲南,其境內有滇池。戰國至漢武帝前為滇國屬地。自古以來,滇地就以花事名世。而山茶花——又稱曼陀羅樹,尤為奇妍。《雲南通志》載稱「雲南茶花奇甲天下」。據說雲南大理至今尚有一株上千年山茶老壽星,花開時節,紅花滿枝,被譽為萬朵茶。詩人說「拔地孤根聳十丈,威儀特整東風前」,即是稱頌山茶花樹干高大挺拔,山茶花生命力頑強。正如《廣群花譜》中贊美的「凌寒強比松筠秀,吐艷空驚歲月非。冰雪紛紜真性在,根株老大眾園稀。」
此詩以山茶花的樹之高、威儀之整作為其花的陪襯,重點還是突出花,所以緊接著就以生動的比喻,寫茶花有如「瑪瑙攢成億萬朵,寶火爛熳烘晴天。」真是氣象萬千,蔚蔚大觀。這是一株山茶,也是千萬朵山茶。山茶花紅如寶石瑪瑙,晶瑩明亮,使之天空為之烘晴天。這種誇張的浪漫手法,寫出了山茶花的氣勢,較之那些就一枝一葉的精雕細刻更令人神往,可以說是有特色的詠花之作。
全詩七言六句,結構上也奇特,以奇特格式寫奇妍的山茶,就頗有奇特韻味。
清代著名詩僧擔當和尚的《山茶花》,贊美雲南的山茶花紅似火:
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於滇,
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擔當,清代詩僧。名普荷,又名通荷,字擔當;雲南晉寧人。俗姓唐,名泰,字大來。明初從浙來滇,世居晉寧。明亡後,出家為僧,出世弘法,住雞足山石鍾寺。曾學詩書畫於董其昌、陳眉公、李本寧諸大家門下,有詩、書、畫「三絕」之譽。為人志存氣節,放浪形跡,故畫作飄逸有奇氣。著有詩集《翛園集》、《罔措齋聯語》、《雜偈》、《橛庵草》、《拈花頌》等。
前兩句「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於滇」,寫山茶花始開於寒冷的冬天,到春天與百花爭艷,依然花容燦爛。按《茶花譜》記載,雲南的山茶花應該排在前列。
後兩句「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贊美山茶樹頭萬朵花齊放,花紅似火,融化了殘雪,映紅了半邊天空。詩人用比喻、誇張的藝術手法,極力贊美山茶花美艷動人。
『陸』 爛紅如火雪中開——詠山茶花古詩詞賞析(二)
到了宋代,山茶花進一步走進了文人的視野,詠山茶花的詩詞層出不窮,出現了不少佳作。
宋代大詩人蘇軾寫了許多詠山茶花的詩。先看《邵伯梵行寺山茶》:
山茶相對阿誰栽?細雨無人我獨來。
說似與君君不會,爛紅如火雪中開。
邵伯鎮在今江蘇江都縣北。
這首詩作於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詠在邵伯鎮梵行寺中所見的紅山茶花。
「山茶相對阿誰栽?細雨無人我獨來」,詩人一見到山茶花就發問,「阿誰栽」不得而知,自己冒雨而來卻是真切無誤,由此可見賞山茶之情的執著。「說似與君君不會」,有的版本作「君不見」,意思是因獨自雨中賞山茶心中有感,想要說給人聽,人或聽而難得一見,或聽而不信。這倒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詩人要告訴讀者的是「爛紅如火雪裡開」這一鮮艷奪目的形象。詩人是深深為之感動了。紅火與白雪形成強烈對比,這最後一句堪稱畫龍點睛之筆。
蘇軾另有一首《趙昌四季·山茶》詩:
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
待得春風幾枝在,年來殺菽有飛霜。
詩中前兩句「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是寫山茶花香氣濃郁,游蜂頻顧。後兩句「待得春風幾枝在,年來殺菽有飛霜」,是說山茶花開於雪中,其至春時,在者能幾,最終還有殺菽之霜,使之凋殘。這句反過來說因有殺菽之霜,故不能多枝留待春時。一說是以比遭受貶謫之人,不能再承受春和雨露的滋潤,可供參考。
這首詠山茶花詩題中的趙昌字昌之,宋代花鳥畫壇的傑出畫家。他擅長書法、繪畫,擅畫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蟲,沒骨花鳥自成一派。蘇軾另在《王伯敭所藏趙昌花四首》中寫道:
蕭蕭南山松,黃葉隕勁風。
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傳歲寒姿,古來惟立翁。
趙叟得其妙,一洗膠粉空。
掌中調丹砂,染此鶴頂紅。
何須誇落墨,獨賞江南工。
趙昌所繪的是紅山茶花。蘇軾稱紅山茶花「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同「爛紅如火開雪中」是同調,而且進一步指明:「能傳歲寒姿,古來惟立翁」,山茶花這種歲寒姿值得推崇,只有趙昌老先生能傳其神韻。
蘇軾還有一首於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寫的《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今歲盛開二首》,其二寫道:
長明燈下石闌干,常共松杉守歲寒。
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態鶴頂丹。
久陪方丈曼佗雨,羞對先生苜蓿盤。
雪裡盛開知有意,明年歸後更誰看。
詩人對山茶花雪裡盛開有極深印象,詩的首聯同樣贊美山茶花「常共松杉守歲寒」的堅貞品格。頷聯「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態鶴頂丹」,寫山茶的葉子厚實,果實有稜角,如同「犀甲」般堅硬;花色深濃,如丹頂鶴的紅頂一樣紅艷,引入注目。
頸聯「久陪方丈曼佗雨」,顯然是指山茶花又名稱曼佗羅花(實非一物),傳說佛說法時曾有天雨曼佗羅花。「羞對先生苜蓿盤」,「苜蓿盤」是用典故,形容小官清苦冷落的生活。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閩中進士》載:「薛令之,……累遷左庶子。時開元東宮官僚清淡,令之以詩自悼,復記於公署曰:『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筋易寬。只可謀朝日,那能度歲寒!』」
尾聯「雪裡盛開知有意,明年歸後更誰看」,寫山茶花很有情意,特意在雪裡盛開供詩人欣賞。詩人感嘆世事難料,明年開的花可能就看不到了。
這四首詠山茶花詩雖作於不同時期,但其共通之處還是十分明顯,一贊其雪裡紅花鮮艷異常,二贊其歲寒之姿,品格堅貞。詩人一生仕途坎坷,歷盡磨難,政治觀點雖不無可非議之處,其操守品格,表裡如一,不肯隨時俯仰卻令人敬佩。他贊美山茶花,喜愛山茶花,這其中未始沒有借物托志之意。
蘇軾的胞弟蘇轍也寫有《山茶花二首》,其一寫道:
黃櫱春芽大麥粗,傾山倒谷采無余。
久疑殘枿陽和盡,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梅如。
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畝荒園試為鋤。
蘇轍(公元1039—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1],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學家、宰相。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
這首詩寫山茶的生長情景。前兩聯寫山谷間的山茶樹,到了春天,山茶樹的舊枝發出新芽,長到大麥粒大小時,被採摘一空,只留下一些殘花。,讓人嘆息。頸聯「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梅如」,寫山茶花濃郁的清香讓山崖上的菊花香氣顯得清淡;花色清秀艷麗如嶺上盛開的梅花。尾聯「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畝荒園試為鋤」,過了冬天結的山茶籽還可以栽種,讓一畝荒地變成綠園。表現了山茶旺盛的生命力。
詩中描繪了山茶一年四季的生長情況,贊美了山茶花的香濃、花艷,以及山茶旺盛的生命力。
再看南宋詩人王十朋的《山茶花》:
鶯聲老矣移雖晚,鶴頂丹時看始佳。
雨葉鱗鱗成小蓋,春枝艷艷首群花。
王十朋(公元1112—1171年),字龜齡,號梅溪。生於溫州樂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樂清市)。南宋政治家、詩人。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攬權」中興為對,被宋高宗親擢為進士第一(狀元)。官秘書郎。孝宗立,累官侍御史,歷知饒、夔、湖、泉諸州。乾道七年(1171年),王十朋逝世,年六十。紹熙三年(1192年),追謚「忠文」。有《梅溪集》等。
這首七絕寫出詩人所移植的山茶花,枝繁葉茂長勢良好的景象。
「鶯聲老矣移雖晚」,是說在黃鶯鳥啼叫時才移栽,雖然為時稍晚些,但詩人也自有獨到見解,因為「鶴頂丹時看始佳」,丹頂鶴幼時頭頂不紅,及長大始紅。這里以喻山茶花含苞待放,說它含苞孕花時,正是賞山茶花最好的時光。
接著就轉入了對山茶花葉的描繪:「雨葉鱗鱗成小蓋,春枝艷艷首群花。」寫山茶花葉芽在夏季雨時漸次抽成,長大成葉。到第二年二至三月但可著花。「春枝艷艷首群花」,乃為群花之首的意思。
這首詠山茶花詩並不著意寫山茶花花朵如何,而是針對移栽之時,尚未開放,須養護蓄芳以待來春這一特定情景而發,以丹頂鶴美在其幼時作陪襯,寫山茶花此時別具風彩,也堪賞玩。這種寫法也很別致。
詩人另有一首詠山茶花詩《表兄璐挺二道人以山茶一根見贈,植於便便閣前,每黑甜餘,開窗寓目,茗碗不捧,精神自清,因成小詩》寫道:
一枕春眠到日斜,夢回喜對小山茶。
道人贈我歲寒種,不是尋常女兒花。
這首詩的題目很長,交待了寫這首詩的緣由。
此詩記敘他夢醒後見到山茶花的欣喜感慨之情。這山茶花是否就是他上首詩所寫的移栽後的那株不能判定。但他對山茶花的喜愛之情卻是確實無疑的。
前兩句「一枕春眠到日斜,夢回喜對小山茶」,寫春眠午睡到傍晚,夢醒後面對窗外的小山茶花心情非常高興。後兩句「道人贈我歲寒種,不是尋常女兒花」,詩人稱贊山茶花是「歲寒種」,「不是尋常女兒花」,寫出了山茶花耐寒經冬、不畏霜雪的品格,那些柔弱嬌嫩的女兒花就難免相形見絀了。
這兩首詠山茶詩都記敘了詩人的作為,一為移栽,一為春眠,都同山茶有關。詠花而兼記事,以記事襯托詠花,很有宋詩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