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山茶花隨筆

山茶花隨筆

發布時間: 2023-09-11 06:04:07

⑴ 山茶獨殿眾花叢——詠山茶花古詩詞賞析(四)

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浣溪沙·與客賞山茶,一朵忽墜地,戲作》,借賞花寄託憂國情懷:

酒面低迷翠被重,黃昏院落月朦朧。墜髻啼妝孫壽醉,泥秦宮。 

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瞥向綠珠樓下見,墜殘紅。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抗金將領,著名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其詞風「激昂豪邁,風流豪放」,代表著南宋豪放詞的最高成就。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此詞是詞人閑退時期的作品。雖然寫的是賞花的閑情,但其中也隱含著詞人對國事的殷憂。 

詞的首句「酒面低迷翠被重」,描寫山茶花色和花葉。山茶花以紅色為主,其粉紅的顏色很像人們酒醉後臉上的紅暈,因此詞人稱之為「酒面」。後邊「翠被」二字是寫花葉的顏色,「重」字點出它茂密繁盛的狀態。那「酒面」後的「低迷」兩字從何說起呢?詞的第二句是最好的注腳:「黃昏院落月朦朧。」因為時間是黃昏之後,月色朦朧之時,所以院中的山茶自然要「低迷」,看起來有點模糊了。這第二句描寫,不僅明確交待了詞人賞花的具體時間,同時又使首句對山茶花的描寫有了著落,實在是一舉兩得。

此後三、四兩句,詞人使事用典,以古代美人為喻,極言山茶花之美:「墜鬢啼妝孫壽醉,泥秦宮。」孫壽是後漢梁冀之妻。《後漢書梁冀傳》載:「(朝廷)封冀妻孫壽為襄城君,……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唬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冀愛監奴秦宮,官至太倉令,得出入壽所。壽在宮輒屏御者,托以言事,因與私焉。」這里詞人以孫壽之艷冶多媚來形容山茶花之美,而「孫壽醉」三字又正好與開頭「酒面」二字相照應。後邊又用了「泥秦宮」三字,由秦宮為孫壽美色所迷來進一步表現山茶花的美艷動人,形象鮮明,引人入勝。 

詞的下片,詞人筆鋒一轉,由上片描寫山茶之美轉而描寫它凋落時的情狀。開頭兩句「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含義頗深。從字面上看,詞人是在為花感慨:花期總是有限的,它的妙齡能有幾日呢?它帶給人們的春色能存多久呢?不過現在已沒有多少人關心這可貴的花期了,沒有人理會風風雨雨摧殘這美麗的春色了。實際上,詞人這是借山茶花來感慨現實,詞人常以風雨落花象徵國家時局,如在《摸魚兒》一詞中,詞人就用「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這樣的詞句,表現自己對國事的憂慮。本詞也是如此,詞人借山茶在風雨中凋謝而無人理會的現象,感慨、影射當時南宋朝野沒有多少人關心國家時局,沒有多少人關心國家的命運。

結尾兩句「瞥向綠珠樓下見,墜殘紅」,接著前面的描寫,更具體地展現出花落春殘之狀。「綠珠」是晉代石崇之妓。《晉書 ·石崇傳》載:「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秀怒,矯詔收崇。崇正宴於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樓下而死。」後世之人大都對綠珠之死深感惋惜,唐代詩人杜牧就曾有詩說:「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題桃花夫人廟》)。詞人在這里借綠珠墜樓來形容山茶花凋落的情狀,表現出他深深的惜花之情。其實,這是詞人憂國之情的曲折表現,在辛詞中,借風雨落花寄託自己的憂國情懷是比較常見的,此處不再贅舉。 

這首詞在藝術上的突出特點是含蓄委婉,與辛詞常見的豪放風格有所不同,如寫山茶花色,詞人不直寫「紅」字,而用「酒面」二字來表現。感慨南宋朝野沒有多少人關心國家時局用「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來顯示,委曲婉轉,含蓄有味,令人百讀不厭。

南宋詩人劉克庄的《山茶》,在對山茶形象的描繪中融進了個人的際遇情懷:

青女行霜下曉空,山茶獨殿眾花叢。

不知戶外千林縞,且看盆中一本紅。 

性晚每經寒始拆,色深卻愛日微烘。 

人言此樹尤難養,暮灌晨澆自課童。 

劉克庄字潛夫,號後村居士,官至龍圖閣學士。南宋詩人、詩評家。詩屬豪放派,作品數量豐富,內容開闊,多言談時政,反應民生之作。詞深受辛棄疾影響,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議論化傾向也較突出。著有《後村長短句》。是最早的《千家詩》編選者。

這首《山茶》是一首詠物抒情的七律詩作。 

開篇「青女行霜下曉空」,狀寫霜雪女神「青女行霜」施雪,點明節令處於冬季,「下曉空」,具體指出時間是在早晨,同時渲染了山茶花盛開的特定環境和特有氣氛。「山茶獨殿眾花叢」,山茶花獨自開放,殿守在百花爭妍之後,更加神采飄逸,光采照人。盛贊山茶花固有的艷美形象和獨秀品格。一般詠花詩作,常是贊其花事早發,領異標新。此《山茶》詩,偏卻贊賞「後發」之美,倍加可愛。詩人運用寫實手法,揮動飽蘸感情之筆,贊頌山茶這種不爭先艷,獨甘後榮的高貴品格,令人嘆服,耐人尋味。 

頷聯「不知戶外千林縞,且看盆中一本紅」,以「戶外」與「盆中」、「千林」與「一本」、「縞」與「紅」對舉,狀寫了一種內外各異、遠近不同的錯絡層次,描繪了千林萬木的整體和一本獨株的個體間的數量反差,強調了霜雪縞素與山茶花紅的顏色對比,創造了一個富有個性特徵的明快艷麗的圖畫,給人以「猶有花枝俏」的具體生動的視覺形象,令人心曠神怡。「戶外」是遠見,「盆中」是近觀;「千林」是泛寫浩茫曠遠,「一本」是特寫獨株挺立;「縞」是狀寫漫天遍野銀裝素裹,「紅」是狀寫山茶花怒放似火如血。加上「不知」與「且看」的有意側重,既緊扣了詩題,又突出了山茶花的紅艷笑貌。「不知」,實為已知,乃故作耳。「且看」,實為偏愛,乃由衷也。「不知」而「知」,猶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春眠不覺曉」(《春曉》)句中的「不覺」,是「不覺」而「覺」,因為已聞啼鳥處處了。「且看」之「看」,令人注目,一經強調和側重,便將山茶花凌霜傲雪的盎然興致和欺霜壓雪的無畏氣概,豪爽地表現了出來。對仗工穩,抒發了詩人深厚的贊譽之情。 

頸聯「性晚每經寒始拆,色深卻愛日微烘」,山茶花性愛晚,開在歲末寒冷之時,想其品格,猶勝「歲寒後凋」之「松柏」吧!山茶花色深重,且喜微烘暖照之光,觀其性情,恰如葵藿向日之特點吧!「每經」句,道出喜寒之意,「卻愛」句,道出逐暖之好。這種冷暖感覺對舉,將事理辯證法與藝術辯證法和諧地統一起來。組對工巧,贊賞了山茶本性不改、芳香如故的特有風貌。花,尚且如此;人,亦當這樣。 

結尾二句「人言此樹尤難養,暮灌晨澆自課童」,寫山茶如此艷美堅貞,卻有人說它尤為難以栽養,認為此不足取;而詩人卻簡明地回告:只要自己別忘了指使童僕早晚澆灌些水肥就行了。如此反駁「難養」之說,饒有情趣。「尤難養」的「尤」字,可見責難之重,而「自課童」的「自」字,足見栽養之易,深切地表明了詩人對山茶的特殊喜愛和堅定維護,蘊含深邃。 

通覽全詩,首聯起勢凜然,概括贊賞山茶秀標眾花的氣質;頷聯對比承接,具體贊賞山茶艷麗從容的姿態;頸聯深入探幽,極力贊賞山茶耐寒喜陽的本性;尾聯問答作結,深情贊賞山茶簡朴易養的品格。對工情切,首尾圓合。詩人巧妙地將對山茶的形容描繪和性格刻畫,融進了個人的際遇情懷,寄託了自己的雅潔情思,別具興味。對山茶,似孕含著一種孤芳自賞、與世無求的贊譽;於個人,似透露出一種潔身自好、與人無爭的慨嘆。

南宋詩人俞國寶的《山茶》,通過賞花寫人,抒發詩人孤高淡泊的情懷:

花近東溪居士家,好攜樽酒款攜茶。 

玉皇收拾還天上,便恐筠陽無此花。 

俞國寶是南宋江西詩派著名詩人之一。號醒庵。性豪放,嗜詩酒,曾游覽全國名山大川,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錦詞佳篇。著有《醒庵遺珠集》10卷。

這首《山茶》,字面似極平淡,但稍加吟味,便覺「語少意多,有無窮之味。」(南宋洪邁《容齋隨筆》)這「味」,即在詩人別有一種反常合道的「奇趣」。 

此詩取材便與一般賞花詩大不相同。賞花者中愛山茶者頗多,因它經冬耐寒又繁茂濃艷。高品如寒梅,而花容不似梅的清瘦疏淡。絢麗如牡丹,又不像牡丹的不堪風雨。可謂勁節芳姿,麗質高韻。因山茶品色俱佳,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理解和寄託。常見者大體兩路,一是贊其不避霜雪,一是繪其花之形色。這首小詩卻別有情味地寫詩人慾攜酒攜茶,往東溪賞花的優游而又專注的情狀,從側面贊美山茶。   

首句寫前往賞花,先點出山茶生長之地。這一筆,大有深意。詩人出於自己的奇趣,深解山茶的高韻。這株山茶不依雕欄,不伴亭榭,又不與群芳眾卉為伍,而是「花近東溪居士家」。東溪,不確指某處,但可以知道這是一個極僻遠清幽的山明水秀之地,這里沒有塵世的喧雜,而有居士隱此以避世。山茶正是臨清流而伴幽人。這是寫山茶的生長環境,以「東溪」、「居士」點染離凡出俗的超塵之境,突出山茶的不涉塵界,為下文張本。

既然是這樣的一株奇花,怎不讓人心嚮往之?於是詩人要前去觀賞了。賞花這原是極普通之事,無須細說。而此詩詩人卻津津樂道,細寫了欲往賞花時的不尋常的舉動:「好攜樽酒款攜茶」,攜樽帶酒地專往他處賞花,已足見其愛花情意之盛,而他另外還要攜茶,看來是要在花前流連多時了。對山茶百般賞愛的奇趣不可自抑,而「好」與「款」兩個形容詞,更寫出對觀賞山茶特有的殷切、鍾情之狀。至此,詩人為我們繪出了一個人物小象,他喜事將臨,不禁悠然陶然,簡直要手舞足蹈了。

但這畢竟是外在情狀,他那樣的殷切鍾情,想來還別有奧秘吧?是的,他正想著,「玉皇收拾還天上,便恐筠陽無此花。」這又是出於奇趣的奇特想像,極寫這株山茶的奇異非凡。山茶確為人間奇花。它有常花的裊娜婆娑,又高大豐腴,「孤根拔地」,「威儀特整」。它可從暮秋開至早春,伴雪怒放,而其花朵又爛熳如火,所以人們贊它「稟金天之正氣,非木果之匹亞」(北宋黃庭堅),「不是尋常兒女花」(南宋王十朋)。山茶有這許多奇特,一首絕句如何寫得出?詩人非常高明,以虛筆暗點,讓讀者以自己的想像把它補足。詩只在奇字上用筆,只強調自己為何酷愛這茶花,原來,它本是天國之物,偶到人間,得以一覽芳容,實為萬幸。再則,仙界奇花,怎能久留人間,一旦玉皇收還天上,人間便永無此花。一個仙凡之別,道盡了山茶迥於眾花的特質。玉皇天上的種種奇想,把詩人賞愛山茶的情感推向高潮,也把對山茶的盛贊推至極點,「反常合道」,新穎自然,不落凡近。   

這首七絕作為詠花詩,它通篇不及花姿花色,只寫賞花。而賞花,又全從賞花人著筆,寫賞花人,又只寫賞花時攜酒攜茶的舉動及當時的心理意念,用筆非常簡約。但「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清·方東樹《續昭味詹言》),所以包蘊多重。「好攜樽酒款攜茶」是主句,逼真欲現地寫出賞花者殷勤、鍾情之狀,而首句、三四句又從不同角度把這一行動的原因補足,於是,全詩都寫詩人對山茶的賞愛之情,這一重表現是非常有力的。 

除此,小詩還有隱含的第二重意蘊,這恰是詩旨所在。這第二重意蘊又有兩層:一是贊山茶的高格,塑造了山茶棄俗離塵、超凡若仙的形象,通過寫別具奇趣的賞花人的厚愛激賞,側寫山茶的奇姿高格。這即所謂詠花。第二層是通過賞花寫人。描繪其優游恬淡之狀和偏愛東溪山茶之高韻的奇情異趣,審美追求,寫詩人孤高淡泊的情懷。此詩實是詠花以言志。 

前人評王維詩說:「王右丞如秋水芙蓉,依風自笑。」(南宋魏慶之《詩人玉屑》)這里的東溪山茶,不正是流連溪山、翹首出塵的詩人的比照么?

俞國寶賞花歸來後還寫有一首《山茶花》,抒發自己賞花的感受:

玉潔冰寒自一家,地偏驚此對山花。

歸來不負西遊眼,曾識人間未見花。 

    詩中贊美山茶開花於玉潔冰寒之時,生長於偏遠絕塵之地。自己西遊賞花大開眼界,認識了人間從未見過的花。賞花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⑵ 散文隨筆:山茶花

【山茶花簡介】山茶花又名茶花、耐冬、玉茗、海紅花等,為山茶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革質,綠色有光澤,花多數著生枝頂,冬春開花,有白、粉、紫紅、紅等色。有單瓣、重瓣、復瓣之別,品種繁多,全世界山茶花品種已發展到5000種以上,我國的山茶花品種約在300個以上。

    山茶花生長適溫在15℃~32℃之間,要求有一定溫差,環境濕度60%以上,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大部分品種可耐-8℃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

    在我國民間,山茶花象徵著吉祥,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

  海南島地處熱帶,省會椰城的冬天猶如故鄉的春天,溫暖宜人。回到家,走到陽台賞閱紅城湖景,不經意間發現盆栽的山茶花開了。看著這含苞待放的山茶花,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遠在湘南故鄉的山茶花。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這是宋代詩人陸游吟詠贊美山茶花的詩句。我的故鄉滿山遍野的山茶花在季節的輪回中燦爛了一個又一個的漫長的冬季,開放著一個又一個草長鶯飛的春天,卻鮮為人知的事實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在童年的記憶里,山茶花在故鄉的山野間是隨處可見的。在「孤高不合壓群芳,枉把香魂貯入霜」的菊花凋零之後,在「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未開的寒冬季節,山茶花就在深山中獨自綻放自己生命,不隨波逐流,如鄉村裡清純而富有個性的女子。

    故鄉的村莊,群山環繞,三面環山,一年四季,野花次第開放,把山間點綴的如詩如畫。山茶花便是眾多花朵中特別引人注目的一種。每年冬天到春天,深山野嶺中山茶花蓬蓬勃勃地開放起來了。遠遠看去,茂密的葉子中點綴著紅色的白色的茶花,紅的紅得像一簇簇燃燒的火焰,白的白得像一朵朵潔白的雲朵,粉色的小花似蘋果一般大,中間的淡黃色花蕊就更是可愛。深綠色的樹葉把原本就美麗的花朵打扮得更加花枝招展。這些茶花爭先恐後的盛開著,給如畫的山坡增添無限的詩意,一叢叢、一樹樹、一朵朵開得那麼活潑,那麼熱情奔放富有生機,無論在哪裡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朵朵的笑臉,開得那麼向上,那麼燦爛,彷彿青春迷人的鄉間少女般不施粉黛,素麵朝天,卻飽含楚楚動人的風韻;最數那含苞欲放的花蕾沾上幾滴露珠,嬌嫩欲滴,美麗動人,恰似二八芳齡的山妹子回眸一笑的嬌羞。在山野里行走,遠遠地就可以嗅到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淡淡的,雅雅的,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在她營造的世界裡。

    我特別迷戀故鄉深山中的那些燦然開放的山茶花。讀初中的時候,在小寒至清明時節,山茶花星星點點地開放在山坡上,與山間熱情似火的杜鵑花交錯開放在綠樹叢中,猶如工筆勾勒的國畫。偶爾,我會邀約一群志趣相投的小夥伴爬上村邊不遠的山崗,采擷一束盛開的花朵插在教室里自己座位旁邊的牆壁上欣賞;有時放學回家的路上,與夥伴們相約一起同行,走在路上,看著路邊的大片大片山茶花,讓目光大快朵頤一千次一萬次地撫摸它們,抑或攀上花樹,用土製的稻草吸管貪婪地吸允著樹上的花蜜,之餘,還折一把山茶花帶回家,小朵的插在自家的小玻璃瓶里,放在窗檯上;大朵的插在院子里的牆上,慢慢地欣賞花開的美麗。

    不少人對山茶花情有獨衷,明代蘇伯衡寫到:「山茶優花紅錦裝,中有一支並蒂香,苻采爛若雙鴛鴦,嫣然占盡三春光。」詩人楊升庵贊美山茶為:「綠葉紅英斗雪開,黃蜂粉蝶不覺來,海邊柱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台。」有人說,喜愛蓮子的凈潔,出自於淤泥而不染,濯清漣卻不妖。有人愛雪梅高尚的品格,傲立雪中,獨自綻放,不畏嚴寒。還有人甚愛牡丹的鮮盛,花繁葉茂,國色天香,百花之首。而我獨愛山茶,愛它含蓄芳香的花語,愛它花姿豐盈端莊高雅的姿態,更愛它純真無邪的本質和紅紅似火的激情,更愛卓絕的姿態與風骨。

    山茶花是生長在山裡的花朵,只要給它陽光、空氣、水份、泥土,它就花盛葉茂。山茶花的花期在冬春,它不畏嚴寒霜雪而花姿豐盈,骨子裡又流淌著謙讓、包容、飄逸、淡然的高潔品性,從不與別的花搶風爭寵,這正是山茶花憾我心魄之魅力所在。

    山茶與梅花、水仙和迎春並稱為雪中四友,但是,山茶花枝繁葉茂,花姿雍然,雖然在強冽的北風里會偶有擺動,但終不會有顫抖和畏縮戰栗。它堅挺著傲物般的矜持,讓你感到它胸有成竹。面對傲然挺立風姿綽約的茶花,你會感知,冬天終將過去,寒冷也會過去,困境與苦難也會過去。

    寒風里昂然挺立的茶花,仿如困境中的母親,肩挑著貧窮和苦難,以默默的堅守,用她不屈不撓的堅持,用她勤奮刻苦的勞作,告訴世人,只要我堅持,我的願望就能達到。山茶花宛如母親,有著傲物的脊樑和不屈的意志,在與苦難與歲月的對抗中,盡管生命是一天天地老了,盡管精力是一天天地少了,盡管身體是一天天地弱了,但是,她的意志她的典雅她的一顆不屈的心,卻沒有老化,不因生命的衰老有任何惶惑。茶花,母親一樣的花,端莊秀美,高貴典雅。

    在歲月的磨礪下,山茶花也會慢慢衰老,慢慢凋謝。但是,它不像梅,不像菊,不像水仙,與絕大多數花木的整花凋落不一樣,它的凋落也書寫著堅強和無畏。立在寒風里,衰老的花瓣一片片地慢慢飄落,沒有殞落的花瓣則依然矜持著它的雍然和華貴,那怕只剩下最後一片花瓣,它也保持著茶花的本色,高貴典雅,不因生命的終結而有絲毫的倦態。

    一年又一年,眼下又是山茶花盛開的時節,我多想回到久別的故鄉,穿行於綠叢又放數枝紅的山坡,采擷一束美麗的山茶花插在家裡的花瓶里,傾心感受她迷人的芬芳。

⑶ 冬雨隨筆散文

冬雨隨筆散文1

任憑雨水侵噬著我的身體,沖刷走內心那一塊垢泥。望著往來不息的車輛,急於奔走的行人,我將自己赤裸於天地之間。曾幾何時,嘶啞的戰馬咆哮聲在這片黃土地上響起,我置身在浩瀚的蒼穹當中,卻再也找不到那雄偉壯觀的盛景。

記得某時,我還喜歡過一個人,間接的告白卻遭到了婉拒,看著她牽著別人的手,我的心如刀扎,被這個冬雨所埋葬。蒼天是貫會開玩笑的,他給了你希望,但很快來臨的即是絕望,或許,這延綿不絕的雨水,那孤冷的發抖的孤木殘影,是蒼天淚水的慰藉。

當我醒轉時,雨已經悄然離去了,如同一個王朝的覆滅,悄無聲息,又或者浩浩盪盪,卻少了號角作伴的雷聲。亦復如是的,當這場冬雨走過,又會有一場白潔降臨秦川,那時,我的心便會被封起來的,而我,也終將死去;如同一具行屍走肉,空有這一具軀殼,當度過這個冬天,我這具軀殼也會重新發芽,如果沒有枝芽的呻吟嬌聲,那我便是真的死去了。准確的說,那是一顆被冬雨所囚禁的還未醒轉的心,又或者,已經傻掉了的腦袋。

望著車水馬龍的街道,那往來不息的人們,有忙碌的,閑逸的,各色各樣的人。卻又有多少人是同一具行屍走肉般,空有一具軀體,而少了自己的真實,只有一顆永恆的被寒冬所囚封的心。當某一天,這顆心被召喚出來時,已經看不到自己乃至這個世界的真容了。

冬雨隨筆散文2

一場冬雨淅淅瀝瀝地下了兩天,細細的雨絲漫天飄舞,肆意揮灑著,意猶未盡。

整日上班忙忙碌碌,下班行色匆匆,卻從未在意到這場雨,今日才發現,它有些美、有些詩意。

下班了,在漫長的回家路上,車內音樂流淌,溫暖如春,車外車水馬龍,寒意濃濃,行人車輛川流不息在城市的幕色中。不是急馳趕路就是耐心等紅燈,似乎不知車外已是初冬季節,偶爾遇到堵車的路段,還要抱怨這樣的雨天,時不時的總結經驗: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城市,每到交通高峰期,某些路段必然堵車,何況雨天。所以有時對雨天的怨言要多一些,即使不是駕車一族,騎電動車、自行車,甚至步行,在雨天的活動也有諸多的不便。

焦急、煩燥、憂怨,一直充斥著生活在快節奏現代都市裡的人們的心。

這場冬雨來得及時、持久。晚飯後,撐起雨傘獨自漫步於雨中,才發現,這個冬天不是想像的那樣寒冷,反倒感覺有些愜意,心中安靜了許多,夜色中的城市籠罩在斜風細雨之中,經過了一天的喧囂,此時一切都沉寂於平靜了,不必說滿眼的店面和高樓大廈,只看路邊各類樹木的枝葉,沐浴在充滿溫情的冬雨里,在路燈或車燈的照耀下,透著光亮,清新而自然。

偶爾一輛汽車路過,在車燈的照耀下,細密的雨絲好象從黑夜裡剝離出來,見得分明。此時,我將雨傘移開,讓自己浸潤在這雨中,雨絲打在身上、頭上、臉上,渾身的感覺似春雨潤物般清爽,再浮燥的心也都能夠安靜下來,再匆匆的腳步也會駐足停留,一時間,似乎周圍的一景一物都溶入這幕雨之中,凝滯了似的,只有這從高天上飄落下來的冬雨默默地肆意揮灑給大地,沉澱塵世的浮燥,洗盡人生的鉛華。

踽踽而行,看到路邊的一些景色:孤獨斜立在雨中的法桐樹、簇擁叢生且黑魆魆的冬青……,以永不改變的姿態佇立在浮華的塵世之中,獨守芳華。雖然普通的使我們平日里不曾注意它們,在此時卻顯得異常美麗,駐足觀看許久,陷入沉思:在一個城市中,有多少這樣的風景使我們不曾注意呢?而它們能夠在歲月長河的荏苒中,無論風吹雨淋還是嚴寒酷暑,一直不曾改變初衷,一直以執著的信念守望著歲月,而我們在深受塵世繁華的熏染而無法沉澱自己時,應該如何面對?

路邊,雨絲打落的滿地秋葉,靜靜地躺著,與這場綿綿不斷的冬雨合奏著一曲悅耳動聽的旋律,時而能看到幾片隨風繾綣的樹葉,做著生命最後的一次悅動。

回到家,站在窗前良久,外面的聲音有些嘈雜,但能聽得到細密的雨聲,這是寂靜的聲音,這是用心聽的聲音,偶爾一兩聲敲打玻璃的聲音讓人知道外面還有飄著雨,溫馨的床頭燈光下,翻開一本散文集,靜聽風雨聲,卧讀春秋錄,就這樣,一簾冬雨,一冊書本,在寂靜的夜裡,慢慢陪自己入夢……

冬雨隨筆散文3

相濡以沫,亦或相忘於江湖?

喧囂的一天終於沉寂下來。

這是屬於我的靜夜。一個人的靜夜。我是真心喜歡。捨不得睡。在靜默清冷的空氣里,哪怕只是冥想,也是一種特別的享受。

今夜喝了酒。微有些醉意。開著車回家的路上,手機響起,是他。問我喝酒了沒有?車就不要開回去了,萬一明早叫不到車,就開他的車去上班。我邊開著車,邊暈暈乎乎地回答,好。他遠在千里之外,不願意讓他白白擔心。

他一會兒去山東、一會兒去安徽、一會兒去杭州,現在他又去了重慶。他總是步履匆匆,好像習慣了四處奔波,而我,也漸漸習慣了沒有他的日子。

這日子,晃晃悠悠,漫長而又沉寂。

看著身邊朋友的愛情故事,分分合合。有時想想,我和他牽手十多年了,居然還能如此風平浪靜地相親相愛,實屬不易。其實我的脾氣不好,又總是耽於幻想不肯長大,所幸,他是了解我、寵溺我的。他知道我內心對自由的渴望,所以從不幹涉我的交友和交往。

有時,我會耍賴說:「如果我犯錯,是因為你給我的自由過了火,怪不得我哦!」他也總是好脾氣地笑笑,湊過臉來:「行啊!那我們一起犯錯吧……」「你敢!」我假意生氣,不再理睬他。「我是說我和你一起犯錯啊。我是和你犯錯啊……」他一臉壞笑,手臂擁上我的肩。我輕巧地一閃躲,丟下一句:「我才不願和你犯錯呢!……」

那一天清晨,我醒了,卻不願意睜開眼。我蜷縮在他的臂膀里輕輕地嘆息著:「轉眼我也成了奔四的人了,可是,我還是不想長大。怎麼辦?」「那就不要長大好了,有什麼關系?」他的一隻手臂被我枕在頭頸下,另一隻手臂環圈著我的腰。「可是,親愛的,你會不會感覺特別累?」「沒事。就當我多養了一個女兒好了!」……說著聽著,我的眼淚忽然就莫名地流下來了。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幸福。而這幸福,我能擁有多久?很多時候,我是不知福不惜福的人,上帝,會責罰我嗎?

安靜下來沉思的時候,我也會想,也許這也是我始終離不開他的原因所在。他總是毫無原則地遷就著我、寵愛著我。我就像是一隻渴望飛翔渴望自由的風箏,即便飛得很高、飛得很遠,線總是在他手裡拽著。

前些天,看《將愛進行到底》,塵封已久的屬於我的青春歲月忽然間也歷歷在目。跟他牽手真的是偶然中的偶然。那時候,我想到過會跟甲去澳大利亞;也設想過會跟乙成為高中同學羨慕的情侶伴侶……就是沒有想到過會認識他、跟他牽手,且已經十多年,也許一輩子。人世間的事,就是這樣的難以捉摸。

至今還記得那年夏天他牽著我的手去領結婚證時說的話:「我知道你最愛的人不是我,我不介意,因為我愛你。」因為愛,就真的不會介意嗎?可為什麼,我越愛的時候,我就會越介意呢?也因此,我自作主張地放手了自己的最愛。當初的我,在害怕什麼?……現在的我,不太能正視自己當初的決定,那個被我深深傷害的他,其實依舊占據著我心深處最柔軟的那個領地,一直,從未遠去。……

我也會想:婚姻終究是不同於愛情的。愛情是飛蛾撲火,義無反顧,不計後果;而婚姻是細水長流,風平浪靜,居家度日。因為不是自己的最愛,所以能消解或有或無的矛盾沖突,反而能相安無事嗎?誰知道?誰又能說得清楚?

如果能回到過去,一切都是從前的模樣,我的選擇,也許還會如此:與最愛,相忘於江湖;與次愛,相濡以沫。

冬雨隨筆散文4

「立冬」剛過,冷空氣頻頻來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天空沒了明朗,陰沉沉的,太陽偶爾探出頭來,便羞澀地躲進了雲層,風兒乍起,落葉簌簌,滿地金黃。這瑟瑟寒風,拂去了深秋的色彩,吹來了初冬的冷峻,留下了滿目的凄涼。銀杏樹下的我,面對枯枝敗葉,一臉的惆悵。。。。。。

這時,天更暗了,灰濛蒙一片,似乎要下雨了。我多麼渴望能有一場蒙蒙細雨,將滿天的霧霾沖散,把我心中的浮塵漂凈。果真,一會兒,那寒風挾裹著些許小雨點時不時「向我問好」,落在發梢上,飄在臉頰上,和我玩起了「捉迷藏」,我想抓住她,可她瞬間沒了蹤影。於是,我竊喜,在這初冬的清晨,邂逅了冬雨,遂敞開心扉,聽冬雨綿綿絮語。

沙沙沙。。。。。。那冬雨,斷斷續續,時有時無,如落葉般輕,似綢緞般的滑,像針尖般的細,如絲一樣的柔,一縷縷,一片片,密密麻麻向大地飛灑開來。那雨打在落葉上,滴答滴答的,節奏鮮明,像一曲和諧的輕音樂;落在我的身上,輕輕柔柔的,拂去了我滿身的疲憊;打在我的心坎上,盪起了一陣陣幸福的漣漪。這是一曲久違的冬雨,她面含羞澀,懷揣柔情,悄無聲息來到我的身邊。。。。。。冥冥中,只覺得清晨的冬雨真美!

冬雨來到了校園。那雨點打在屋頂上,織成一團雨霧,煙雨朦朧;那雨點拍在樹葉上,簌簌作響,葉兒飄零;那雨點飄在臉頰上,倏地消失,涼颼颼的;那雨點落在地上,悄無聲息,濕漉漉的一片。幾個可愛的小姑娘打著花傘,在雨中嬉戲;幾個調皮的小男孩光著頭,在雨中追逐。瞧,他們多麼開心!雨中的校園多美呀!這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羞答答的,靜悄悄的,神秘秘的。真美呀!冬雨。

冬雨來到了田野。教室窗外,天空明朗,空氣清新。那絲絲細雨,那條條雨線,密密麻麻,錯落有致,像織女為大地編織的面紗,飄飄渺渺,若隱若現。近處,油菜,麥苗吮吸著甘露,生機勃勃;遠處,冬雨滋潤著鯉魚山,秀麗俊美。是冬雨拂去了浮塵,是冬雨驅散了霧霾,是冬雨滋潤了乾燥,我想說:冬天因你而美麗!農民要說:冬雨兆豐年!

冬雨,是輕盈美麗的,是生機盎然的。我喜歡冬雨,喜歡她的含蓄,寧靜,不疾不徐,涓涓如絲。那雨點滴在心坎上,稀釋了我的愁思,增添了點點詩意,那嘀嗒的音符飄進耳窩,驅走了我的煩悶,帶來了絲絲溫柔。冬雨,你是冬日裡一首小插曲,你是冬日裡一首贊歌,我在欣賞你美麗的倩影,我在品讀你淡淡的韻味。

不知何時起,滴嘀嗒嗒的聲音漸漸消失了。此時的我,心情多麼舒暢,好美的一個冬日!

冬雨隨筆散文5

今天天亮得比尋常時候晚些,走到陽台上的時候,才發現正下著蒙蒙細雨,滴滴答答的響聲,像一片經久不衰的低鳴,許久都沒有下雨了,而這雨,已下在冬天。

似冬天的雨,總是惹人討厭的,只要一點點,就能將這種寒意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已經習慣了躲在雨後,有風的時候躲在風後,陽光熾烈的時候躲在陽光後,而這一切,也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內心的選擇,這么多年過來了,有時候我在想,生命不就是無休止的躲避,再加上少數的迎接嗎?不就是一次次欲拒還迎的無力嗎?不就是這許許多多無法言說的苦難與痛嗎?

小時候我喜歡雨,因為有雨的時候可以一家人都在家裡,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看著那雨,大了或是小了。下雨太多幾近成澇的時候,記得奶奶站在門邊對著天空說,老天爺,你下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再下了。而我總是無知,總是想著下雨好,因為它讓我可以什麼都不做,專就看著這雨,玩著這雨。

也記得每次大風刮的時候,奶奶總是將每年吃過了的骨頭放在火里燒,她說這是給風神的,我們不懂,每次只覺得好玩,每次都挨近了去看,看骨頭在火里燒出不一樣的顏色,而屋外的大風,總是要刮夠了才停。那時候的雨,可以將我丟在家裡,雖然沒什麼玩的,但看電視和弟弟們玩耍也覺得很好。而現在,雨似乎已經留不住我的腳步,每次決定出去的時候,也不管是不是下雨了。就是在家裡,下雨了也再沒有小時候那種感覺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發變得冷漠,對很多東西冷眼旁觀,對那雨,有時候痴痴獃獃,看對面山上的山泉水已經連成白茫茫的一片,才知道已經下了很久。而母親一句溫暖的問候,父親一個寬厚的笑容,現在卻是我在外鄉溫柔的思念。

拿著傘,走出門,才發現雨也並不是很大,記得小時候當我第一次去學校的時候,我因為充滿著抵觸,是不想去的,母親給我一張塑料紙以做擋雨之用,我呢本就是不想去學校,就算太丑了不去,後來母親生氣了,罵了我一通之後又給我說,下次趕集就給我買傘,後來終於還是把我交給一個本地的姐姐,在那段長長的布滿泥濘的路上,不情不願帶著害怕走進了教室。那時候的母親還年輕,二十幾歲的年紀,我也忘了哪天她穿什麼衣服,也忘了一旁給我說話的奶奶到底穿什麼衣服,這許多年來,我都不曾回憶過那段記憶,但是它確實從此將我拉上了一條不回頭的路。

或許是人越大越容易回憶過去,或許是已經好久不曾回家了,或許是和雨總有解不開的情節。十幾年時間就這樣一箭而去,如今我已不小,但爺爺奶奶他們確實已經老了,父母也被歲月刻上痕跡,只是這么多年的雨,似乎總是沒有什麼變化。

想著想著,不覺之間,公交已經走了好遠,窗外的銀杏,在細雨之中已落下了不少的葉子,或已被洗凈,這雨卻不大,連有些地面都還是乾的。但這畢竟是冬天的第一場雨,所以不免有些恍然。

歲月,總是帶著它的輕盈,有情還是無情已不再重要,只是時光一如既往地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下一個路口,一般來說,下一個路口的時光依舊還是如此,只是不知道已是幾次分離!

天終於還是亮的,雨終究還是停的,這冬雨一場,也只不過是一場空痕舊夢,一覺醒來而來,亦將一覺醒來而去。如這茫茫人生,也不過幾分轉折,幾分婉轉停留。

冬雨隨筆散文6

陰綿的雨季拉開了這個冬天的帷幕!空氣中漂浮著淡淡的陰冷的味道,讓我的`鼻子一觸到外邊的空氣,就會變得癢癢的,酸酸的,就會抑制不住的打噴嚏。一早就是陰陰蒙蒙的天,孩子懶懶的坐在窗邊,望著窗外的世界發呆,似是不願相信新的一天要在這樣的霧蒙中開始。霧白色籠罩著天地萬物,隱藏了不遠處的建築和風景,平日里亮堂堂的世界變得迷濛。我記得夏日的雨天,那是陰雲籠罩,電閃雷鳴,疾風驟雨,宛如家長會之後爸爸的臉色和脾氣。而冬日的雨天,則多是這樣,成日里陰郁著,如同失戀的女子一般,就那樣多愁善感的拉起了天地的幕簾,深藏了自己的心扉,獨自孤寂。 不,不是獨自,還有我們這些天幕之下的生靈陪她孤寂,陪她落寞。

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細雨瀝瀝,而且常常都是夜裡不經意時,會聽到窗外的滴答聲,或者整齊的「嘩嘩」聲,而放眼望去,卻是無影無蹤的。而白日里,只是偶有雨絲飄飛,打濕了女孩兒的發梢,迷濛了老先生的鏡片,滴落在湖面的漣漪中。路邊的樹葉已經是五彩繽紛,灰色,黃色,金色,綠色,集體在風中搖曳,據說已到了賞楓最好的季節呢。花壇里有被雨打風吹後的殘花,花瓣上有雨滴,有泥土,更有生命的堅強與綻放,不禁想起小時候唱的歌謠「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地面濕漉漉著,花壇里的綠草被雨水沖刷的綠的潔凈,葉片上灑落著晶瑩剔透的雨滴,那該是這個迷濛世界最為清亮的角落。有風吹過時,葉上的雨滴便隨風滑下葉片,滴到土裡。泥土的芬芳格外清新,提醒著人們,不要被這迷濛的世界蒙蔽,其實生機依然勃發。

美麗的夏陽湖也安靜了許多,遠遠近近的建築都被塗上了灰白的色調,那是心情的色調。

氣溫還不很低,在北方而言,還是很好地溫度呢。風還不很冷,只會涼了孩子的臉蛋和小手,人們的心卻都冷了,於是早早的包裹了棉裝,索性的,就覺得冬真的已經很冷了。

有老人牽著小狗在湖邊溜達,小狗跑跑跳跳,偶爾漫無目標的吠叫兩聲。垂釣的人們依然安靜的灑下長鉤,安靜的坐在湖邊,安靜的守護這四季輪回,一湖,一桿,便是一世界了。心中有世界的人,有何懼心外世界的變幻呢?

還是會刻意的把雙手插回衣兜,還是會覺得腳尖的涼意,還是會想慵懶的賴在被窩里, 只是,提醒自己,千萬別惰了自己的心性。心中有世界的人,就不會被迷濛了心的世界。

冬雨隨筆散文7

當冬雨在南方清冷里彌漫的時候,幾乎萬花凋零去,而潔白的山茶花卻靜靜地盛開。心中那一點點傷感的情愫,被枝頭一簇簇的山茶花冷傲的開放而驚艷,驚喜瞬間淹沒了傷感,為冬天增添了一絲新意,美了江南,使得冷雨的江南冬天也詩意。

想起北方冬天的蕭殺和蒼茫,雖然缺少了南方這樣的綠色和冬花,卻多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豪情與壯美。

這也許就是大自然對地域的公平。讓大江南北的風光各有特色、各領風騷。

都道江南好,江南冬日也清寒。只是在滿目凄風冷雨里,總有一處山茶花冰清玉潔的盛開。古今文人對秋冬都賦予太多的感懷,大抵是因為內心背負了沉重的心事,希望這點點山茶花能點亮了那些惆悵的目光。

秋去無痕,冬來匆匆,卻在不經意間發現堅強冷傲的山茶花,在風雨中驕傲的綻放。掙扎著弱小的身軀努力堅強地開在冬天裡,似在昭示人們:不要小看花的堅強。

看著它潔白的花瓣,心莫名的感動。我還在傷感時光的薄情,山茶花卻在無人注目的角落裡靜靜地生長,淡淡的開放。不畏風霜來襲,不悔香色短暫,只求對生命不負真誠。

站在山茶樹旁,傾聽茶花的心事,那些零落在時光深處的碎語,剪輯成一頁墨香生暖的書簡,撩拔著我的記憶。

穿行在時光的隧道里,細數往事,卻忽然覺得自己還沒來得及懂得生活,就已承載了太多的艱辛和心酸。那些過往如浮雲般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反反復復地重疊著浮在眼前。

行於歲月的長廊,我風雨兼程。我們邊走邊忘記那些稱為「痛苦」的往事,卻發現生活本就是苦樂交融的,在痛中讓自己的靈魂不死,而沉澱於心的,是永遠都無法抹去的記憶。經年過後,有些依稀可辨,有些清晰如昨。即便隨風飄散,也會留存一縷愁緒刻在淺淺的眉彎。

原來,百花看盡皆思念,花到荼蘼,情未闌珊,忘不了流年中的那些人和事,斷不了一些牽絆。雖說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報,而對於那些至親摯愛來講,一切都是無怨無悔。曾經開辟的心靈花園里開著幽幽蘭花,來抵禦人世的荒涼。從未想過在冬天的冷雨中,這一朵朵的山茶花以清雅、冷傲、芳菲了我的世界。

望盡天涯,我在天涯思遠人。把思念收藏在山茶花的花蕊中,馨香生暖。指尖翻過的日子,勾畫成回憶的畫,收藏在那年、那月、那時。

流年,我不是錦瑟,氤氳的心事也漸漸地陳舊了許多。不再艷羨鶯歌燕舞,不再怨恨孤鸞哀鳴,征雁別泣,只願做一朵堅強的山茶花,安靜地開在枝頭,看一庭藍天,照一池碧水,獨自盛放。不問誰是誰的緣,不問誰是誰的錯。在漸遠的歲月里,何曾留下誰的身影,又何曾有誰執手相看。誰能無悔一生,誰又能不負來世,萬千惆悵系在心頭,流露在筆下。

停下回憶的腳步,看身邊的景色,心素若花的意蘊,飄盪在時空里,不再為時光的涼薄而寫意成詩,只為歲月恬淡著墨,在雲淡風清的日子裡采擷一朵山茶花,插在季節的案角,旖旎生香。

慢踱腳步,回屋泡一杯淡淡的菊花茶,恰好斜陽照在窗前,一抹暖色暈開紗幔,烘托著庭前婆娑的老樟樹,朦朧似一幅水墨畫,輕彩勾勒的是浮雲,飄飄渺渺,淡墨描繪的是茶花,潔白淡雅、素凈。蕭瑟的冬日因茶花而生香溫暖,詩意了江南。

想來,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俗世中,誰又能真正做到放下名利,摒棄浮華呢?唯有靜心釋懷,才可清涼世界,這就是山茶花怒放的樣子。

我的心並不寬廣,只是悠然間白雲浮在心頭;看不盡大千世界,就保存一道屬於自己的風景。讓那些浮世的喧囂,人世的繁華與蒼涼都付之筆下;如煙的往事靜靜地湮沒在素色的年華里。

我願做一朵潔白的茶花,開在微風的黃昏,搖曳在歲月的清寒里,依然冷艷,依舊孤傲。淡淡地開,輕輕地落,開在靜美的時光中,落在純凈的土地上,為平淡的人生增添一抹素雅的顏色,在悠遠的歲月中,安守一份淡泊的心境,悄然綻放。

熱點內容
廚房七夕 發布:2025-02-02 01:42:32 瀏覽:253
清明節鮮花畫 發布:2025-02-02 01:32:15 瀏覽:726
鬱金香高地視頻 發布:2025-02-02 01:22:35 瀏覽:738
盆栽植物壽命 發布:2025-02-02 01:22:27 瀏覽:107
東山島鮮花 發布:2025-02-02 01:20:53 瀏覽:74
六角梅花羅 發布:2025-02-02 01:20:41 瀏覽:535
花語大全唯一 發布:2025-02-02 01:19:20 瀏覽:714
茉莉花澆黃豆 發布:2025-02-02 01:17:36 瀏覽:916
密雲杜鵑花那裡最好 發布:2025-02-02 01:07:01 瀏覽:766
七夕溫暖 發布:2025-02-02 01:00:55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