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紋陶瓷
㈠ 瓷器中梅花紋有怎樣的特點
花紋——高風亮節的中國傳統寓意紋樣自古以來,梅花紋是最喜聞樂見的傳統寓意紋樣之一。梅是花中 壽星,梅能於老乾發新枝,又能禦寒開花,故古人用以象徵不老不衰。 梅花紋的含義:梅瓣為五,民間又藉其表示五福:福、祿、壽、喜、 財、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 明黃花梨梅花書卷紋琴凳 梅花紋作為我國傳統的陶瓷裝飾紋樣之一,倍受人們的喜愛,也 是歷代陶瓷藝人慣常採用的裝飾題材。梅花紋的裝飾技法、裝飾形式 在歷代陶瓷演變過程中均有顯著的變化,並形成一定的規律。唐代陶 瓷手工業水平達到了一定高度,陶瓷作品不僅在造型、裝飾、釉色燒 制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多見於唐三彩中。梅花紋主要以釉 色作為裝飾手法,利用彩釉的流動性特點,營造出特殊的變化效果。 也有用鈷藍彩料打底,用刀剔出梅花紋樣,但大都是以朵花的形式排 列裝飾為主,花紋的大小、疏密、聚散、高低形成節奏感,可以認為 唐代陶瓷梅花紋的裝飾處於草創階段、形態單一。 梅花紋的裝飾涵義在宋代豐富了起來,不光受文人士大夫的喜愛,在民間也流傳開來,開始具有祈盼幸福生活的吉祥寓意,進一步 生活化了,並開始出現梅花紋與其它紋飾的組合。元明清時期是吉祥 紋樣的成熟期和高峰期,幾乎「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出現大量梅 花紋與其它紋飾的組合形式,陶瓷梅花紋作為吉祥的象徵更加明顯。 隨著時代的發展,梅花紋飾涵義不斷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宋吉州窯剪紙貼花梅花紋碗 自古以來,梅花紋是最喜聞樂見的傳統寓意紋樣之一。梅是花中 壽星,梅能於老乾發新枝,又能禦寒開花,故古人用以象徵不老不衰。 梅花紋的含義:梅瓣為五,民間又藉其表示五福:福、祿、壽、喜、 財、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
㈡ 瓷器鑒賞:中國國寶級美瓷有哪些
宋定窯 孩兒瓷枕故宮博物院藏國家一級文物
元代青花鬼谷下山圖罐2.2789億元
「錦香亭」圖罐 4917萬元 47160000港幣
雙葫蘆紋瓶 4998萬元 49982719.3元人民幣
明成化全球惟一的成化鬥彩孤品大鬥彩三秋杯
明喜靖彩釉大罐59.8萬美元
明萬曆五彩荷塘鴛鴦圖蒜頭瓶404萬港元
明成化青花獅子滾綉球紋碗碗781萬元
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缸1045萬元
明宣德青花柬蓮紋板沿大盤308萬元
明宣德青花留白纏枝牡丹紋大罐418萬元
明成化青花菱龍紋高足碗418萬元
明洪武釉里紅如意雲形纏枝牡丹菊紋大碗385萬元
明宣德青花雙鳳穿牡丹紋小瓶913萬元
明宣德青花折枝枝牡丹棱口八方四足花盆41.73萬美元
明宣德釉里紅青花高足杯37.44萬美元
明永樂青花纏枝玫瑰花紋大碗44.5萬美元
明永樂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116.38萬美元
明永樂清花纏枝瓜紋小罐660萬元
清乾隆御制琺琅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11548港元
清乾隆粉彩百子紋雙耳瓶
清乾隆粉彩描金《福壽》蕃蓮紋葫蘆瓶
清乾隆郎窯紅膽瓶
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紋盉
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紋花觚
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紋雙耳六方瓶
清乾隆青花龍紋天球瓶
清乾隆青花壽山福海紋花口瓶
清乾隆青花雙耳扁瓶
清乾隆青花仙鶴紋帶托爵杯
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蝠紋花口瓶
清雍正鬥彩團花菊蝶紋蓋罐,通高10.4cm,口徑5cm,足徑5.4cm
清雍正琺琅彩雉雞牡丹紋碗,高6.6cm,口徑14.5cm,足徑6cm
清雍正粉彩鏤空團壽蓋盒通高13.2cm,口徑21.7cm,足徑12.9cm
清雍正粉彩團蝶紋碗,高6.8cm,口徑13.5cm,足徑4.7cm
清雍正黃地琺琅彩梅花紋碗,高6.2cm,口徑12cm,足徑4.6cm
清乾隆青花蝠果紋葫蘆瓶
清雍正粉彩葫蘆紋碗高5.8cm,口徑11.9cm,足徑4.6cm
清雍正粉彩梅花紋碗高5cm,口徑9.2cm,足徑3.8cm
清雍正胭脂紅地開光琺琅彩花鳥紋碗高4.5cm,口徑9.2cm,足徑3.6cm
清雍正粉彩雉雞牡丹紋盤高5cm,口徑35.5cm,足徑21.5cm
清雍正藍料彩山水圖碗,高5.5cm,口徑10cm,足徑3.9cm
清乾隆粉彩八桃天球瓶,高 50.6cm,口徑11.9cm,足徑17.7cm
清順治五彩牡丹紋尊,高58cm,口徑19.5cm,底徑18cm
清雍正鬥彩纏枝花紋梅瓶高26.3cm,口徑5.5cm,足徑11.9cm
清雍正鬥彩如意耳蒜頭瓶高26cm,口徑5.2cm,足徑11.8cm
清雍正鬥彩團花紋罐,高17.2cm,口徑8.4cm,足徑7.8cm
清雍正粉彩牡丹紋盤口瓶高27.5cm,口徑6.3cm,足徑8.6cm
清雍正粉彩人鹿紋梅瓶高16.6cm,口徑3.2cm,足徑6.1cm
清雍正秋葵綠釉如意耳瓶,高26.3cm,口徑5.3cm,足徑11cm
清雍正五彩仕女紋罐,高34.1cm,口徑14.6cm,足徑15.3cm
清雍正粉彩花蝶紋瓶,高37.6cm,口徑4.1cm,足徑11.6cm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
清乾隆 御制琺琅彩花石錦雞圖瓶
清乾隆御制琺琅彩花石錦雞圖瓶(同上)
清乾隆御制黃釉青花躍龍捧壽紋六方瓶
清乾隆粉彩八仙過海六方瓶
清乾隆粉彩八仙過海六方瓶(同上)
清乾隆胭脂紅地粉彩纏枝花卉紋尊
五彩加金花碟紋攢盤
清乾隆粉彩八吉祥蓋碗
清乾隆粉彩百壽紋表
清乾隆粉彩纏枝花卉紋大碗
清乾隆粉彩纏枝花鳥紋鳳耳瓶
清乾隆粉彩蕃蓮紋花觚
清乾隆粉彩纏枝花卉紋大碗
清乾隆粉彩福壽紋雙耳瓶
清乾隆粉彩果蝠紋葫蘆瓶
清乾隆粉彩花果大碗
清乾隆粉彩描金《福壽》蕃蓮紋葫蘆瓶
清乾隆粉彩竹石花鳥燈籠瓶
清乾隆粉彩竹石花鳥燈籠瓶(同上)
清乾隆高士筆筒
清乾隆各色釉彩大瓶
清乾隆 黃地青花花果紋盤
清乾隆爐均釉唇口瓶
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紋賁巴壺
清乾隆粉彩描金《福壽》蕃蓮紋雙耳瓶
清乾隆粉彩眾仙捧壽紋雙耳瓶
清乾隆窯變釉卷口六棱瓶
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清康熙,高4.9cm,口徑6.7cm,足徑2.6cm
清乾隆醬地描金凸雕靈桃瓶
清乾隆藍釉描金龍花口瓶
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5280萬元.
清乾隆粉彩瓜棱瓷鼻煙壺通高6cm,腹徑3.1cm
清乾隆琺琅彩山石花卉紋小瓶高9.1cm,口徑1.6cm,足徑2cm
清乾隆琺琅彩雙環瓶高14.1cm,口徑5.5cm,足徑6.4cm
清乾隆釉里紅三果紋梅瓶高29.6cm,口徑6.1cm,足徑11.2cm
清乾隆琺琅彩纏枝花卉蒜頭瓶高18cm,口徑2.6cm,足徑5.5cm
清康熙郎窯紅釉鳳尾尊高45.5cm,口徑12.7cm,足徑14.4cm
清康熙冬青釉暗花海水龍蘿卜尊高19.2cm,口徑3.3cm,足徑3.5cm
清乾隆琺琅彩開光雙戟小瓶高8.9cm,口徑1.4cm,足徑1.6cm
清乾隆琺琅彩嬰戲紋雙連瓶通高21.4cm,口徑9—5.2cm,足徑10—6cm
清乾隆琺琅彩開光山水詩句瓶高26cm,口徑12.1cm,足徑12.1cm
清乾隆琺琅彩纏枝蓮紋雙連瓶高17.5cm,口徑6.8—4.8cm,
清道光紅彩繩紋狀元紅酒壇通高15cm,口徑4.8cm,底徑6cm
清乾隆粉彩菊花鵪鶉圖瓷鼻煙壺通高6.2cm,腹徑2.6cm
清康熙釉里紅團花鋸齒紋搖鈴尊1244萬港元
清乾隆茶葉末釉描金蝙蝠紋帶葫蘆瓶504.8萬港元
清乾隆粉彩九老圖燈籠瓶528萬元
清乾隆黃地綠彩八吉祥五蝠捧壽圖折沿盤460萬港元
清乾隆黃地粉彩福壽萬代圖葫蘆瓶40.3萬美元
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龍鳳爭珠圖雙龍耳扃壺80.49萬美元
清乾隆松石綠地粉彩花卉龍把多壺
這些都是國寶級的瓷器,還有一些國寶級的瓷器沒有統計到。謝謝
㈢ 博物館冰梅花瓷器值錢嗎
值錢。博物館冰梅花瓷器屬於中國瓷器的一種,是清代康熙的一種新產品又稱「冰裂梅花紋殲吵」,是並改扮以仿宋代官窯冰裂紋為地,並於其上畫朵梅或枝梅,將冰裂紋釉面的肌理與梅花完美結合的一絕灶種特殊裝飾紋樣,因此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比較值錢。
㈣ 梅花紋樣寓意
梅花紋樣寓意
梅花紋樣寓意,梅花在每年的春冬兩季開花,花朵顏色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梅花是在冬天盛放的鮮花,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梅花紋樣寓意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梅花紋樣寓意1
瓷器梅花紋寓意也是一種美好祝福的意思,梅花紋是喜聞樂見的傳統美好寓意之一,梅在古代所代表的是:福、祿、壽、喜、財等多方的寓意,也是一種長壽的象徵,因為梅有老樹新開的一種寓意,因此選擇這種花紋也成為很多瓷器中比較理想的方向,其實這種花紋也根據朝代的不同在外形上的表現手法也不同,這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因此呈現的梅花效果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其實瓷器梅花紋寓意還是很直觀的,這也是一種很美好的祝福寓意,不過在釉色和手法上也就根據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區分,但是每一種梅花的表現都栩栩如生,具備非常真實的效果,所以選擇這種花紋才是瓷器中比較理想的一個方向。同時作為一種花紋還需要了解到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比較直觀的一點就是每一瓣梅花的效果表現的更有特點,無論是在顏色還是在細節上都處理的更好,從而展現了更好的效果,由此可見這種花紋所展現出來的效果也非常不錯,在選擇瓷器的時候更要慎重。
梅花紋樣寓意2
梅花的簡介
梅花,又名梅,別名:春梅、干枝梅、酸梅、烏梅,薔薇科、杏屬小喬木,稀灌木,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梅原產我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與蘭、竹、菊並稱為「四君子」。還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梅花的花語是什麼?
梅花的花語是凌霜斗雪、迎春開放、風骨俊傲、不趨榮利、堅強、忠貞、高雅。
梅花的象徵寓意是什麼?
1、五福的象徵寓意
梅花五瓣,便是象徵五福。梅花的第一瓣象徵著人類最渴望的和平,第二瓣象徵快樂,第三瓣象徵順利,第四瓣象徵長壽,第五瓣象徵幸運。它的存在是一種精神,它身體的任何一個部分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象徵意義,真正的做到「為自己代言」。
2、吉祥幸福的象徵寓意
在我國民間,梅花被寄寓了傳春報喜、吉祥平安之意。古人認為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是利,成熟時為貞。後人則認為梅花五瓣象徵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
3、高潔孤傲、堅忍不拔的.象徵寓意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象徵著堅韌不拔,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作為歲寒三友之一,自古以來,人們都對它贊賞有加,歷代文人都留下了動人的作品來贊美梅花的精神品格,「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它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之美。因而,梅花又有作為品格堅強、高風亮節之人的象徵
4、美人的象徵寓意
因梅花的生長特點,使它有霜美人、冷美人等諸如此類的稱呼。有詩「家住寒溪曲,梅花雜暖春,學妝如小女,聚笑發丹唇」,多以梅花形容嬌俏少女。
5、友誼的象徵寓意
古往今來的詩人們還將梅花作為友誼的寄託。陸凱《荊州記》中寫道「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他自江南寄一枝梅花贈與遠方的范曄,梅花寄託了兩人深厚的友誼。大詩人蘇軾也有詩句雲「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
梅花以它的堅貞不渝、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自古以來,人們都贊美她的傲雪精神,她的孤獨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所以,她象徵高潔、堅強的人。
小結:梅花是代表著高傲,有著不畏嚴寒而開放,是象徵著堅強的花朵。梅花的精神,給人傳遞的是正能量,一種堅持的精神。對於梅花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面評論,一起來探討!
梅花紋樣寓意3
梅花的寓意和象徵
1、五福福氣
在梅花的寓意象徵意義中,有著五福的福氣的寓意,它的五朵花瓣,分別代表了長壽、富貴、康寧、終命和好德。因此在梅花盛開時也就象徵著五福的福氣即將到來,會為人們帶來好運,使其幸福。
2、高潔隱士
因為梅花多在寒冬盛開,伴隨著皚皚白雪綻放著自己的高潔之美,所以它還象徵著高潔隱士,有著高尚人格的寓意。常常對於那些隱居山林有著高尚品格的人,就可用梅花來進行形容,表示對其的稱贊。
3、堅毅氣節
其實堅毅氣節也是梅花的一種寓意象徵意義,它不和一般的花在溫暖的春季開放,卻要在忍受寒冷天氣以後開花,因此也就體現了一種堅毅不拔的氣節。在我國更是用梅花來象徵不屈不饒、堅毅自強的民族精神。
4、吉祥喜慶
和其五福福氣的寓意象徵意義極其相似,梅花還有著吉祥喜慶的象徵寓意。因為梅花盛開之後就會迎來萬物復甦的春季,代表了一種生機與喜悅,所以它也就有了吉祥喜慶的寓意,是報喜傳春的代表花卉。
㈤ 陶瓷梅花紋的上釉工藝
陶瓷梅花紋的上釉工藝採用青花、粉彩、三彩。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這類瓷器採用了青花、粉彩、三彩等多種工藝,並以梅花紋裝飾為主體手法,釉上粉彩採用了落地黃,梅鵲為創作主體能夠以物寓景。
㈥ 青花瓷器上有哪些花紋
洪武青花的主體紋飾有龍紋、山石紋、牡丹紋、梅花紋、竹紋、松樹紋、菊花紋、山茶紋、月季紋、蓮紋、芭蕉紋、海水紋等。
輔助紋飾有卷草紋、纏枝靈芝紋、雙層蓮瓣紋、忍冬草紋、回紋、如意雲紋、寶相團花紋等。
㈦ 梅花墨紋出處
出自「哥窯」。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明末和清代,論及哥窯的文獻越來越多,但多為抄錄詮釋前人著作的產物,沿襲《春風堂隨筆》和《遵生八箋》之說。然而對於哥窯器物特徵的描述倒是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清晰。綜合各類文獻資料,哥窯的特徵為:胎色黑褐,釉層冰裂,釉色多為粉青或灰青。哥窯釉質純粹濃厚,不甚瑩澈,釉內多有氣泡,如珠隱現,故通稱「聚沫攢珠」。釉色寶光內蘊,潤澤如酥。紋片多種多樣,以紋道而稱之有鱔魚紋、黑藍紋、淺黃紋、魚子紋;以紋形而稱之有綱形紋、梅花紋、細碎紋、大小格紋、冰裂紋等,總名為百極碎。哥窯器物傳世的以各式瓶、爐、洗、盤、碗、罐為常見。
㈧ 舍爺瓷話∣磁州窯梅花紋白瓷與點彩工藝(概述上篇)
梅花斗雪迎寒而開,宋人對梅花的喜愛,潤物細無聲般的影響到當時的社會生活、藝術審美以及士大夫階層的精神世界。宋代北方重要民窯體系——磁州窯,曾燒造採用點彩工藝,繪制梅花紋飾的系列瓷器。
本系列文章將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了如三舍收藏的實物標本、各大博物館展陳藏品,
分「概述篇」、「魯山窯類型篇」、「器型篇」、「釉色篇」等多角度切入,來詳細介紹磁州窯梅花紋白瓷與點彩工藝。
磁州窯遺址考察中的點彩標本概況
磁州窯目前發現的17處古窯址,主要分布在邯鄲峰峰礦區和磁縣西部。在1964年故宮組織的磁縣磁州窯田野調查中,考察人員於觀台鎮遺址發現多種不同樣式的點彩標本:「用3點、4點、5點、7點不等組成朵花,安排在器物的上部及頸部……器型有瓶、壺、燈、碗、水盂等……」(《磁州窯遺址調查》,李輝柄,《文物》1964年第8期)。
故宮藏宋磁州窯白釉點褐彩缽,7點梅花裝飾
故宮藏宋磁州窯白地點褐彩缽標本
峰峰電廠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擴建開始後,陸續出土大量瓷器及瓷片標本,其中以白釉醬彩為多,燒造年代約為五代至北宋早期(《觀台磁州窯址》,馬忠理)。白釉醬彩以點、繪手法施以白釉碗、盤、罐、缽等器物……紋飾計有散點、梅花點等(《峰峰礦區臨水古瓷窯遺址調查》,龐洪奇)。
磁州窯遺址分布圖
磁州窯遺址
「粗胚細作」化妝土
磁州窯因受瓷土原料的局限,所以胎體質地較為粗糙,多呈灰色、灰白或褐黃色。利用化妝土,可以在有效控制燒瓷成本的前提下,遮蓋與彌補胎體粗糙及顏色不純,並保證胎體在燒制時的穩定性。
較為粗糙的黃褐色磁州窯胎土
根據馬忠理先生在《磁州窯器物的造型和裝飾藝術及其考古分期變化》一文的介紹可知,當時磁州窯本地所產的瓷土「大青土」,不如邢窯、定窯的細膩,但為了追求瓷白的效果,匠師便將曾在北朝和隋唐青瓷上使用過的化妝土「白鹼」,用於大青土製成的灰白色坯上……
宋磁州窯點黑彩白瓷行爐
了如三舍藏宋磁州窯點彩梅花行爐標本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化妝土附著胎體表面,並罩以透明釉燒制的宋代磁州窯化妝土白瓷,並不等於「白釉瓷」,因為後者使用了白釉,而前者使用的是透明釉。
黃褐色的胎體上施以化妝土,並罩以透明釉燒制
磁州窯瓷器大量使用化妝土裝飾,實際上是對隋唐時期人們「尚白」,或者從地域上來講,北方地區崇尚白色的風俗有關。
《魏書·靈異志》中記載的祥瑞動物有:白狐、白鹿、白獐、白烏、白燕等。而像粟特人,則有穿白衣,修建白色城堡的習俗。通過北方民族對於白色的風俗信仰,便可以很好地理解,北方地區大量流行白釉瓷、白瓷、化妝土白瓷產品的原因。
金代點彩白瓷小羊,帶有強烈的游牧民族風
雖然北宋時期的磁州窯化妝土白瓷,通過化妝土解決胎體粗糙和「尚白」的問題,但是這一系的產品發色多「白中閃黃」。這是因為北方窯口於宋代開始,從早期與南方窯同樣的柴窯燒制,改為煤窯燒瓷。
從宋代開始採用煤炭作為燒窯燃料,使發色多白中閃黃
燃料的改變,不僅提升了窯溫,也改進了傳統「裸燒」的裝燒方法——三角形支釘與匣缽疊燒開始流行。此時,單窯的產量及成品率,比之前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
了如三舍收藏宋磁州窯點彩瓷
化妝土與磁州窯,好比是水之於魚。日本學者內藤匡曾這么評價二者的關系:「倘若沒有這種豐富的化妝土,就不會產生磁州窯」……
未完待續
敬請關注
歡迎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