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梅花圖片大全大圖
⑴ 創意兒童畫教程|水彩再加粘土,這樣畫梅花簡單又好看
繪畫類型 綜合創意課程
年齡 7-9歲
課時 90分鍾
工具材料
白色卡紙、油畫棒、水彩、鹽、水粉、輕粘土
課程構思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是一首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五言絕句,短短幾句卻將梅花的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品格高貴,暗香沁人等品性和特點一一展現在大家面前。梅花是我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它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你知道嗎?梅花外形優美,花色清雅,不僅僅是著名的觀賞型花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它還以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精神特徵而著稱。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她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品性歷來深為人們所鍾愛。它濃而不艷、冷而不淡,疏影橫斜的風韻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他花卉所不能相比的。在今天的繪畫教程中,我們用大家熟悉的油畫棒表現石與鳥,結合油水分離的方法暈染出悠遠淡雅的畫面色彩氛圍,同時又通過簡單有趣的方法表現梅花的枝乾和花朵,我們一起來看看教程吧。
情景描述
在寒冬時節,所有的鮮花都已經凋謝,而這時梅花卻在雪地里悄然綻放,為蕭瑟的冬天帶來生機與活力,它的色彩豐富而又優雅,紅的熱烈,黃的冷艷,白的高潔;它的枝節滄桑盤錯,在凜冽的寒風中彰顯著錚錚傲骨。大家都說雪花很美,而白梅卻比雪花還多一份那動人的幽香呢。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藝術文化長河裡,總少不了梅花的身姿。詩里有它,你能舉例說一說嗎?畫里有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最後,讓我們也一起來畫一畫這寒冬時節美麗又可敬的梅花吧。
教學重難點
1、欣賞梅花的圖片,觀察和感受梅花的外形、色彩等特點,對梅花有一定的了解,喚起心中美的體驗。
欣賞梅花的圖片,說一說梅花的花朵在色彩和外形上有怎樣的特點,同時觀察和感受梅花枝乾的特點。梅花的色彩有白的、紅的、黃的等,各有特色,它的花瓣緊緊圍繞花蕊,一朵朵盛開在寒冬的枝頭,分外美麗;而梅花的枝幹,充滿著陰陽、剛柔、頓挫、轉折、曲直等視覺魅力,是大自然中充滿藝術魅力的生動線條。
2、欣賞有關梅花的藝術作品,從畫面的構圖、造型和用色等方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梅花在藝術作品中非常常見,尤其是講究構圖和用色的國畫中,梅花的畫法講究造型、用色、用筆、構圖等等,是我們值得欣賞和學習的對象。欣賞以梅花為表現題材的國畫作品,感受畫面中的意境和美感,為自己的繪畫創作帶來靈感和參考。
參考教程
准備一張白色卡紙
在白色卡紙較為粗糙的一面
用油畫棒畫出畫面中的岩石
用灰色為岩石平塗上顏色
並用較深的黑色為畫面添加細節
使畫面中的岩石有塊面的變化
還可以用油畫棒在岩石上畫一隻鳥
使畫面更加生動
接下來准備黑色、青色的水彩顏料
將顏料稀釋後
用大筆刷為畫面塗上背景色
在畫面中的水彩顏料未乾之際
還可以紙巾在畫面中壓一壓
吸干水分的部分就形成了月亮的形狀
此時我們還可以在畫面上撒一些食鹽
在食鹽的作用下
畫面的背景色會形成斑駁的肌理
斑駁的肌理就好像冬天的雪花
讓畫面更加豐富和充滿意境
接下來我們准備水粉顏料
用筆畫出梅花的枝幹
並用小筆沾取黑色顏料
添加出梅花樹干細的枝條
在枝乾的線條上
我們准備白色的超輕泥做出梅花
在梅花的花蕊中心
我們可以用黃色的水粉顏料點燃上色彩
課後小結
1、在繪畫開始前,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欣賞了關於梅花的圖片,讓孩子們充分觀察和體驗到梅花的特點和美,並通過關於梅花的文化精神介紹,加深了小朋友們對梅花的認識和了解,為接下來的繪畫做了很好的鋪墊。2、在繪畫中,運用了油畫棒、水彩、超輕泥等多種繪畫材料,用簡單的方法讓小朋友們感受到不同材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小朋友們在快樂而充滿新奇的繪畫方法嘗試中,掌握了一定的創意技法,激發了小朋友們的創作興趣和熱情。
⑵ 簡筆畫梅花
梅花的兒童畫怎麼畫?
把五個手指斗在一塊,沾上紅墨水,一起在紙上,以此類推,梅花的簡筆畫就畫好了,非常方便。
告訴你個我們小時候是怎麼畫梅花的吧。就是先在白紙上滴上一滴墨水,然後就用嘴對著墨水吹,每個方向都可以試試,然後紙上面就會呈現出許多的梅花枝幹,然後就用小手指沾上一點紅墨水點在枝幹旁邊。
我小時候,老師就是叫我這樣畫的。 兒童畫,由表面看來是不講什麼技法的,不講"畫理"、"畫法",逾越了透視、解剖、構圖等一般常規,是非"學院"派的畫派。
在造型上兒童畫常常不按物體的實際比例進行描繪,在表現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構圖等也有其自己的特點。 兒童畫好的造型,由於是在自己直觀感受的支配下進行的。
國畫梅花的畫法
梅花的畫法分為很多步驟,藝宴商城介紹正面花畫法:正面花為五個近似圓形的花瓣構成,大小基本相等。
先畫上半部二瓣,再勾圈下面兩瓣,一筆勾成一個花瓣,也可兩筆勾出一個花瓣。初學時,要畫得認真規矩,每瓣都交代清楚,不可馬虎潦草,熟練之後,筆墨自如,圈勾自然圓轉,生動靈活。
五個瓣組成的一朵花,大體上是一個較為規矩的圓形。用淡墨勾圈時,線條可稍粗些,水份較飽和,圈出花朵有滋潤感。
也有用深墨圈花的,但線條要略細而發毛(中鋒運筆時略帶偏鋒)。花朵的大小,最好與原花等大或略大一些,不宜畫小,不可因畫紙小而縮小花的比例。
圈花瓣時切忌內外皆實,五瓣分離、花瓣過尖過長、無中心等。 花心的處理,不能一朵一朵地個別進行,需在一張畫的花朵全部圈點完成後,再統一畫花心。
梅花花形較小,花心部分可作適當誇張,正面花心,可在五個花瓣中間畫一小圓圈,花心須成輻射狀,用硬毫中鋒剔須,線條要挺勁粗實,「健似虎須」,要長短相間,齊而不亂。切忌剔使用彎曲無力,過於纖細。
國畫梅花怎麼畫
1、勻圈畫法花 雙鉤圈花有工筆、意筆兩種形式,這里單講意筆形式,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較小的琅毫筆、羊毫筆(如葉筋、蘭竹、白雲),蘸淡墨從中鋒圈出花瓣。
梅花的花瓣為五齣,花瓣要似圓非圓。用筆要有頓挫、虛實變化,勾線流暢,忌刻板生硬。
花苞、花瓣的形狀、大小變化不要過圓,過圓就失去動意了。太扁則花瓣欠飽滿,若勾過尖似桃花,或勾過小似杏花。
花有正側向背之分,花苞有初放未放之別。睡瓣用一筆勾出為「單勾」,兩筆勾出一個花瓣叫復勾。
復勾圈花有變化,易生動,要求我們以筆寫形,以形寫意,以形寫神。用筆時要起筆藏鋒、收筆回鋒,筆上含濃淡墨的多少要在盤中不斷調整,不可一色畫到底。
2、花蒂、花蕊畫法 花須(絲)、花蕊均以中鋒蘸焦墨或濃墨來刻畫。正面的花蕊外形為圓形,側面花蕊似扇形,每根蕊須要有力度,蕊頭有筆觸地錯落點成,形似「椒珠」「蟹眼」。
花朵、花蒂與枝幹連接部分,形似「丁」字形狀,也有稱之「丁香頭」,也有用「小」字形狀的。側面花蒂三筆畫出,先畫中間一筆,左右各一筆,或先畫左右兩筆,後畫中間一筆都可以的。
怎樣順手就怎樣畫。背面花蒂為六筆完成,先畫五點,後畫中間花柄。
花離枝幹不宜太近,也不宜太遠,花一定生長在枝上,留出花蒂的地方。勾花蕊要細心,花須要發自花心,花須不宜多,不宜太短,不宜過長,不宜過細,不宜過粗。
一幅畫中,花朵、花蕾,不全是一樣大,在畫時要隨機應變,不可生搬硬套。 3、先句後點紅梅 勾完梅花後,若點成紅色(是在梅花的輪廓線內填色),要講色彩變化,調色不要過濃,濃則會把線條遮蓋上,線條不清晰,影響美觀。
也更是不能平塗,平塗之法花朵呆板,悶,沒靈氣,無巧性,最好還是以筆根先蘸淡色,後蘸濃色。水分不宜過大,用點、氮法,一瓣一瓣地畫出五瓣花形,點色時要不規則地留出一點空白。
一朵花里,有一兩瓣或三瓣即可,不要每一瓣都留空白。留空白,在一組花里要特別注意空白的位置不能相同,大小不能相同。
色彩既要諧調,還要有跳動,就是在一個色調中的基礎上用加強、減弱色調的手段來調整花的色彩變化。紅梅常用的較沉穩的色彩有硃砂、胭脂、曙紅。
4、先勻後點綠梅 綠梅畫法同上,關鍵是用色問題。常用的色彩是草綠、二綠、三綠。
在使用二綠、三綠時應稀於草綠。因色內粉性大,亮度差,透明程度差,覆蓋力強,在使用時更為小心。
若以草綠色為主調來畫梅花,可先蘸草綠後蘸花青色來加強調整。用三綠為主調時,可用二綠、草綠、花青來調整畫面,這三種色的深淺結合使用要注意色的調配和色彩跳動與統一。
5、先句後點黃梅 畫黃梅的方法同上,在色彩使用上對初學者可能會感到有點不太好使用,黃色透明程度高。正因如此,色彩用得濃了,畫面有一種燥的感覺;用得淡了.色彩不但不突出,而且在畫時又不容易看出效果。
我認為,色彩只能淡不能濃,濃則畫面不易調整,淡則易於調整,一是可在原色上加重。二是可用另一色彩來襯托。
三是淡黃加淡硃漂或是淡曙紅或淡黃加淡褚石均可進行全面調整,局部加強。 6、先句後點白梅 梅花勾完後,不著色其本身就已是白色,可著色,可不著色,就看自己的構思了。
若計劃塗白色,就必須從背面塗色,因白色是不透明、不透亮、覆蓋力最強、粉性最大、膠質性最大的一種色彩。背面點色時色彩不宜濃,同樣不能超出輪廓線。
若感覺白花不突出,可採用勾勒法在白梅的輪廓線外用另一種色彩再勾勒一次。如淡黃加淡墨,淡草綠加淡墨,淡花青加淡墨等較為合適。
其次,可採用襯托的辦法加強效果,用淡綠色或淡灰色等色來襯托。其方法也必須從背面用較大點的毛筆點、虱、掃之法來烘托,不能平刷、平塗。
根據畫面的平衡程度,不斷調整色彩的使用,用色彩補充畫面平衡,襯托白花。 7、點彈結合法 梅花點完後某個局部地方覺得還不豐富,不爛漫,可採用彈點相結合的辦法來處理。
彈色在整個畫面中只能是起個點綴作用,不能佔主要地位。這個辦法適應於紅、黃、綠、白梅。
如畫紅梅,有時是在一幅畫完成時覺得某個部分不理想,可用毛筆蘸紅色點彈。調色時不宜過濃,過濃時不易把色彩彈下,過稀時不易把第一層深色蓋上,要濃稀適中。
彈色有時不一定會掌握很好,可進行局部點修。點還可以加大,過疏時可再加點,彈點時注意與自己的主體畫面相諧調、融合。
真正能起到一個點綴作用,某個部位需要有層次表現,一般先彈較深一點的顏色,等第一層深色基本干時,再彈第二層較淺一點的顏色,若感覺層次厚度還有點差,可用較亮的顏色適當點上幾點,這樣處理,厚度感、層次感就表現得生動活潑。然後可穿枝。
穿枝時不要面面俱到,若面面俱到,其畫面就失去了爛漫之風采。
怎樣畫好國畫梅花
(一)國畫梅花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類的二號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邊皴,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
為了表現老乾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在暗面一側面好之後,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的弧線逐漸畫出老乾的主體形態,並勾出亮面部分老乾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以顯示筆意的靈活。
待干後加點焦墨苔點就全部完成了這棵主幹。國畫梅花老乾中伸出的粗枝可用雙勾加皴的辦法畫,也可用潑墨畫法一筆寫出。
(二)潑墨法潑墨法畫國畫梅花枝幹時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好調墨和蘸墨之間的關系,用大號硬毫提斗筆飽蘸墨色側鋒逆行運筆,隨筆勢的發展筆鋒亦隨之相互轉換,通過提按、頓挫以及筆的順勢強化筆法上的變化,要一次蘸墨一氣呵成。 對行筆當中出現的散鋒或枯澀筆墨,要順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後通過罩色全其神貌。
國畫梅花主幹可用復筆畫法,左右兩筆並行排列,先左後右依次畫出。主幹完成後順勢寫出粗枝及嫩莖,其畫法同於勾皴畫法部分所述。
以上介紹的就是如何畫好梅花。
梅花的兒童畫怎麼畫?
把五個手指斗在一塊,沾上紅墨水,一起在紙上,以此類推,梅花的簡筆畫就畫好了,非常方便。告訴你個我們小時候是怎麼畫梅花的吧。
就是先在白紙上滴上一滴墨水,然後就用嘴對著墨水吹,每個方向都可以試試,然後紙上面就會呈現出許多的梅花枝幹,然後就用小手指沾上一點紅墨水點在枝幹旁邊。
我小時候,老師就是叫我這樣畫的。
兒童畫,由表面看來是不講什麼技法的,不講"畫理"、"畫法",逾越了透視、解剖、構圖等一般常規,是非"學院"派的畫派。在造型上兒童畫常常不按物體的實際比例進行描繪,在表現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構圖等也有其自己的特點。
兒童畫好的造型,由於是在自己直觀感受的支配下進行的。
⑶ 臘梅的品種圖片大全
常見的禪肢臘品種為素心梅,虎蹄梅,磬口梅,狗牙梅,金鍾梅,其中以素心梅和磬口梅較為珍貴,色香俱佳賀滑,最具觀賞價值。
素心梅花瓣長橢圓形,向後反卷,花色淡黃,心潔白,花香芳馥,因其花朵較大,又稱「荷花梅」。虎蹄梅花大色黃,花瓣較圓,中心小花瓣微帶紅紫色,花像虎蹄,香氣濃開花早。磬口梅花瓣較圓,色深黃,心紫色,香氣濃,因其花心紫色,又稱「檀香梅」。
狗牙梅花瓣尖而形較小,外輪花瓣淡黃色,內輪花瓣有紫條紋,香氣淡,因其花九出,又稱「九英梅」。金鍾梅花大黃色,形似金鍾,重瓣,香氣亦濃。
臘梅的養護
1、臘梅花自古以來都被認是一種經得起嚴寒酷暑的考驗的一種梅花,所以它應該是一種非常好養的花朵。人們常說旱不死的臘梅花,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抗旱能力是非常好的。家裡的盆栽不需要澆太多的水,澆上一點,只要盆土不是乾裂就好。
2、臘梅雖然能經得起嚴寒的考驗,但肥料,該少的還是不能少。其實,它是很喜歡肥料的一種花。所以在養殖的時候,要注意最好選擇肥沃的土地,但是也不能太過肥沃,每次都應該定期的對它進行施肥。
3、大家常見到的臘梅一般都比較大棵,室外地栽的不修剪也是可以的,但室內的盆栽還是要經常塑飢兆形的。它發枝力強,素有「臘梅不缺枝」的諺語,通過適期修剪可以使臘梅生長出更多強壯的枝條,開花也會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