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梅花豎幅
A. 梅花畫法
國畫梅花的畫法如下:
工具:紙張、畫筆。
1、首先畫出梅花的主枝幹,並在主枝幹上畫出梅花的分支桿,如圖所示。
B.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具體如下:
1、董壽平:董壽平當代著名寫意畫家、書法家。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和北京東方大學。以畫松、竹、梅、蘭著稱,晚年有黃山巨擘之稱,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他筆下的硃砂紅梅堪稱絕技,在畫界享有「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的雅譽。
C.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如下:
1、《歲寒三友圖》
此圖軸絲質,依畫稿緙織。以十五六種色絲裝的小梭代筆,巧妙搭配,畫面色澤和諧。以「通經斷緯」的手法緙織,並嫻熟地運用談哪了多種緙絲技法。
所用絲線之經密度20根/cm,緯密度44-46根/cm,精工細密。此緙絲圖很好地體現了原畫稿疏朗古樸的意趣,畫面生動,清麗,典雅,是沈子蕃為數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時期緙絲工藝傑出的代表作。
D. 梅花國畫簡單畫法
梅枝起手式,是練習梅枝造型的開始。作畫前必須心中有數,要「胸有成竹」。可用木炭條、鉛筆或手指打一下稿,然後下筆。也可用舊報紙,以深墨線條安排好大體布局,然後將宣紙蒙在上面揮寫。
開始畫梅枝要筆筆都有交代,如同寫楷書一樣,熟練後要畫得松一些,象寫行書或草書那樣,用筆要靈活,中鋒、側鋒都用,貴在生動、自然.。
畫梅枝,一般都用較深的墨色,以顯其鐵骨精神,初練習時,筆頭含水量不宜過多。在畫較粗的枝條時,以側鋒入筆,漸轉中鋒,也可中鋒起筆,漸轉側鋒,主要視其出枝的方向變化,靈活運用。
線條用筆根據枝條的彎曲,採用快慢、頓挫、轉折等不同的手法。其枝條形狀上不宜畫得過於直,應作適度的弓形為好,使其柔中帶剛,垂如釣竿,仰若盤弓。
E. 梅花國畫初學入門畫法
梅花國畫初學入門畫法,內容如下:
一、在畫梅枝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弊病:用筆輕飄,線條浮滑,生硬呆板,無收無縮,不含蓄,不能筆筆到位而瀉勢漏氣;用墨無深淺變化,墨色臟而膩且散亂,死墨平滯等。畫梅枝最忌出枝勻稱得像「魚刺」局晌並,穿插平行得像「井」字,多線交叉像「米」字,還有交叉形成等邊三角形以及垂直出枝等。
F. 梅花畫法國畫入門
梅花畫法國畫入門如下:
4、梅花枝幹畫法
梅花以老乾為主體,枝自老乾而生發,梢自枝而出,畫枝幹需曲韌老辣,勁似鐵骨,枝皮粗糙
多皴。畫枝幹時可用兼毫,可邊勾邊皴擦,最好以篆隸筆法用筆,並需折筆多變。線條曲直、長
短、粗細、干濕、濃淡的不同變化要組合運用。同時要關注枝乾的疏密和取勢開合。
5、梅花花朵著枝畫法
梅花的花朵長在枝幹上,有正、反、前、後各個角度不同的朝向變化,一般在枝梢上開的茂盛
些。粗幹上不長花,枝梢的頂端一般也不長花,長在枝梢上的是盛開的花,貼枝較近,半開的花要
離枝略遠些,這樣會顯得靈動,花朵的安排要有聚散疏密變化,要自然。
6、石頭畫法
梅花圖中的石頭畫法要以平面構成來處理,不能按山水畫中的石頭多皴多擦,花鳥畫中只表現石頭,所以此中石頭與山石要有區別。石頭可用赭石蘸墨,用水要飽滿,用拖泥帶水法用筆,線與面結合。石頭的造型大多以浙江太湖石或安徽靈璧石來參照。這樣會變化多端,石縫中穿插些許梅枝,顯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石梅結合。
G. 國畫梅花的畫法詳解
國畫梅花的畫法詳解如下:
9.用曙紅或胭脂點花,畫出梅花的不同姿態。
10.整理花朵布局。
11.用濃墨勾蕊(墨里也可加點胭脂),以中鋒用筆,線條要挺拔、剛健。
12.用濃墨加胭脂點花托。
13.完整圖:整理畫面,補花或補苔點。枯筆處也可用淡墨點苔。
H. 梅花怎麼畫國畫
梅花畫法如下:
第一步,首先我們畫出一枝樹枝,在樹枝的兩側畫上梅花,注意花朵大小不一。如圖所示:
重復以上步驟,梅花就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