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葉黑邊
① 茶花葉尖變黑,脫落怎麼辦
茶花葉尖變黑脫落可能是得了炭疽病,或者煙煤病。
炭疽病
【病因及症狀】該病由赤葉枯刺盤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oides)侵染茶花葉片而造成。這是茶花的主要病害,發病率達33%。病症多出現於葉緣、葉尖和葉脈兩側。初現暗綠色斑紋,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大班,顏色由褐色變為黑色,嚴重時可擴散到整個葉片,引起大量落葉。
【發病規律】該病的發生與溫度和溫度有密切關系。一般發病適溫為25~28℃。當溫度適宜,濕度增加時,特別是連續降雨時,能促進病害的蔓延和發展。一般4月份開始發病,6~7月份病害達到高峰,9月份以後病情趨向停止。
【防治方法】①徹底清除病葉。②冬季剪除病枯枝。③在每年發病期前,噴灑1%的波爾多液,每半個月一次。④每周用600倍百菌清水溶液噴灑一次,連續噴3~4次。⑤加強栽培管理,科學除草施肥。在春季可增施磷、鉀肥,在葉片展開前噴施0.1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煙煤病
茶花受煤煙病侵害,其表面產生一層暗褐色至黑褐色霉層,以後霉層增厚成為煤煙狀。由於病原種類不同,後期霉狀物各異,如霉層上散生黑色小粒點(即分生孢子器或團囊殼)或剛毛狀長形分生孢子器突起物,嚴重發生該病的果園,樹冠如被蓋上一層煤煙。
【病因】:此病病原菌有多種,除小煤炱屬為純寄生外,其餘各屬為表面附生菌。病菌形態各異,但菌絲體為暗褐色,在寄主表面形成無性和有性繁殖體。子囊孢子暗褐色或無色,有一至數個分隔;閉囊殼有柄或無柄,殼外有或無附屬絲和剛毛。
煤炱菌(Capnodiunsp.)的菌絲為絲狀,分生孢子單胞,橢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無色。菌絲叢中密生有筒形或近棒形的分生孢子器,其端部較膨大,圓形,暗褐色,在膨大部位著生分生孢子器。子囊殼球形或扁球形,膜質,暗色,子囊殼頂部具孔口,表生剛毛。子囊棍棒形,內生8個子囊孢子,孢子長橢圓形,有縱橫隔膜,褐色。
【發生規律】:此病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閉囊殼等在病部越冬。翌年在溫濕度適宜的條件下,繁殖出孢子,並借風雨傳播至寄主(荔枝樹)上,以介殼蟲、白蛾蠟蟬、粉虱、葉癭蟎等害蟲的分泌物為營養,生長繁殖,並輾轉傳播侵染為害。凡有上述害蟲發生為害普遍和嚴重的果園,有利於此病侵害流行。
【防治方法】:
(1) 農業防治:加強茶花管理,堅持合理施肥,適度修剪,清除病枝,以利通風透光,增強樹勢,減少發病。
(2) 葯劑防治:
①用葯防治介殼蟲、白蛾蠟蟬、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蟲,減少發病因素。
②對發病較重的,掌握在發病初期,連續用葯2次,相隔10天左右噴1次。選用葯劑有: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後的600~8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0.3%~0.5%波爾多液等。
② 茶花葉出現黑斑是怎麼回事,要怎麼處理
茶花葉子邊緣出現了黑斑,並用了多菌靈、白菌清等葯物都沒有用,原因是用版葯遲了或用葯濃度不當。一般說茶權花出現了葉斑病,數量少的話就把葉子剪掉,大片葉子都出現黑斑病,而後落葉,茶花也就死了。要發現早,重要的是預防,要經常噴葯,濃度要按配方噴葯。
③ 養了幾年的茶花葉子邊緣發黑掉很多葉子
茶花葉子發黑掉落可能是澆水太多造成的,也可能是感染了病蟲害,或者施肥過程中鉀肥施的太多,有很多種原因會造成葉片發黑脫落,茶花葉子發黑掉了是什麼原因:
1.澆水過量
茶花耐旱、怕澇,澆水過量會讓盆土潮濕,根部腐爛影響植株生長,葉片會枯黃或者發黑脫落,可以排出積水放在通風處養護幾天,或者直接更換乾燥的新盆土養殖,換盆後不要立即澆水。澆水要等土壤干透再澆,切忌積水,陰雨天氣不適宜澆水。
茶花葉子發黑掉了是什麼原因
2.病蟲害
茶花葉子發黑可能是感染了炭疽病,需要及時把病葉剪掉並集中銷毀,避免感染更多的葉片。給植株噴灑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殺菌消除病害,避免植株再次感染。
3.施肥不當
茶花在生長期可以適量追肥,促進植株和葉片生長,促進花期。但是不能施太多的鉀元素肥料,否則葉片會出現發黑掉落的情況。可以澆水稀釋肥力,翻土或者重新換培養土養殖。
茶花葉子發黑掉了是什麼原因
4.溫度太低
茶花生長環境溫度太低,植株容易受到凍傷,葉尖和邊緣位置會變黑,可以根據自己養殖的情況,給植株做好保溫措施,溫度低於5℃時移到溫暖的地方養護,接受散射光照射。
5.通風不當
茶花不能養殖在悶熱密閉的空間,通風不好容易讓葉子發黑,室內養殖茶花要注意勤通風,尤其是高溫悶濕的天氣,需要放在通風口讓植株降溫,避免葉片發黑枯萎。
④ 茶花葉子邊緣發黑,花還沒開完就開始脫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茶花葉子邊緣發黑,花朵脫落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1、 盆土原因
茶花喜歡溫暖濕潤,但不喜歡盆土過濕。所以栽種茶花的土壤一定要疏鬆透氣,不能太粘,不能過硬。
2、 栽種過深
茶花根系像個八爪魚,四面八方長。也就是說它的根大多是橫向發展而不是縱向發展,這是因為根系對氧氣的需求比較強烈,土壤表層的氧氣含量要比土壤底層的含量豐富。所以栽種茶花時不要種得太深,淺淺的種下能把根須埋到土裡面就行。如果栽種的太深,土壤中氧氣不夠充分,茶花根須就會因為缺氧而腐爛死亡。
3、 澆水不合理
澆水不合理這是茶花爛根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有些人稍稍有點干就澆,閑著沒事干就澆,心情不好了就澆,心情好也澆。總之總覺得多澆水才是茶花能健康生長的王道,殊不知澆著澆著就澆死了。茶花根很怕澇,乾的差不多了再澆。澆水沒有規律根部土壤過濕就腐爛,等葉子開始黑尖黑緣脫落時,一般根系都已經爛的有點嚴重了。
4、 施肥不合理
茶花施肥一定要薄、勤,如果貪心施肥過濃或者過勤,就可能會燒根。尤其施化肥,要遠離根部從盆土邊緣施,貼著根部施就算施的比較少,也可能會燒根。有些花友會在春末夏初給茶花埋緩釋肥,這是不對的。因為緩釋肥在溫度比較高時就不是緩釋了,而是快速釋放肥效。但夏天高溫天氣時茶花處於休眠期,抵抗力差,對肥料的需求少。那麼自然而然的就會燒根。所以還可以使用比較安全的采法特水溶肥,注意時間,避開高溫和低溫期。
大多數茶花葉子出現問題,都是根部的問題。而我們沒法直觀的看到根部,就會誤以為是這樣那樣的病導致的,然後胡亂用一通葯,沒病也被治出病來。眼下各地氣溫正逐步下降,茶花都有了花蕾,要注意澆水,再提醒一下,否則今年就沒有花看了!
⑤ 茶花的花骨朵黑邊了怎麼辦
您的茶花來是否是新買源的?新買的茶花或是從地栽挖出時傷根,或是長途跋涉風吹日曬根部和枝葉脫水,或是栽植後水分供應不足都會導致掉葉,或是新環境同原環境變化過大,或溫度過高,達到16度以上,新芽提早萌發也會導致落蕾。新買茶花不僅要防止落葉落花,更要確保成活,一般當年都盡量控制開花,而是要摘除大部分花蕾,以防過於消耗養分影響成活。入冬後,除了盆土不能過干,更要注意不能過濕,澆水不能過太多太勤,如有條件,新購的茶花應用塑料袋奇好以增加葉面濕度,不應防止冷風侵襲,盡量多見陽光。這樣細心養護就可避免進一步落葉、落蕾。
⑥ 茶花的葉子尖發黑,是什麼原因
用的肥料含鉀太高,換一種復合的,各種比例平衡一點的就好了
⑦ 茶花葉尖發黑,怎麼回事
茶花好看難養,這是花友們公認的。別的季節還好,一到夏天就葉尖葉緣發黑,葉子吹口氣都能落一層,落完了光禿禿的半死不活。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很多人認為是溫度高、通風不好、澆水不合理造成的,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選對花盆!聽妖妖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淺盆栽種的茶花
如果你沒有豐富的養茶花經驗,總是養死,又很想養茶花,下次養茶花換盆時,最好就給換個廣口淺盆。實際上家養的茶花很少得病,畢竟家裡的病菌不像露養的猖狂,大多都是澆水不當澆死的。用合適的花盆養茶花,是成功的第一步。覺得有用給妖妖點個贊,關注我了解更多養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