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水墨梅花煙

水墨梅花煙

發布時間: 2023-10-23 23:13:45

Ⅰ 詠梅詩詞篇150首

1.《樂府詩》(漢)

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

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

2.《贈范曄詩》(南北朝)陸凱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3.《詠梅》(南北朝)蕭繹

梅含今春樹,還臨先日池。

人懷前歲憶,花發故年枝。

4.《早梅》(南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5.《春日看梅詩兩首》(選一)(隋)侯夫人

砌雪無消日,卷簾時自顰。

庭梅對我有憐意,先露枝頭一點春。

6.《江濱梅》(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開花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7.《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8.《梅花落》(唐)韓翃

新歲芳梅樹,繁花四面同。

春風吹漸落,一夜幾枝空。

9.《早梅》(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10.《春女怨》(唐)蔣(薛)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兒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因何入得來?

11.《梅灣》(唐)顧況

白石盤盤磴,清香樹樹梅。

山深不吟賞,辜負委蒼苔。

12.《游春詞》(唐)令狐楚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

暖日晴雲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13.《新栽梅》(唐)白居易

池邊新種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妒,今年好為使君開。

14.《梅溪》(唐)張籍

自愛新梅好,行尋一徑斜。

不教人掃石,恐損落來花。

15.《梅溪》(唐)韋處厚

夾岸凝清素,交枝漾淺淪。

味調方薦實,臘近又先春。

16.《竹里梅》(唐)劉言史

竹里梅花相並枝,梅花正發竹枝垂。

風吹總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時。

17.《山驛梅花》(唐)李群玉

生在幽崖獨無主,溪蘿澗鳥為儔侶。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謝深山雨。

18.《憶梅》(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9.《紅梅》(唐)羅隱

天賜胭脂一抹腮,盤中磊落笛中哀。

雖然未得和羹便,曾與將軍止渴來。

20.《梅花》(唐)羅鄴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

卻是五侯家未識,春風不放過江來。

21.《梅花》(唐)來鵠

枝枝倚檻照池冰,粉薄香殘恨不勝。

佔得早芳何所利?與他霜雪助威稜。

22.《旅館梅花》(唐)吳融

清香無以敵寒梅,可愛他鄉獨看來。

為憶故溪千萬樹,幾年辜負雪中開。

23.《梅花塢》(唐)陸希聲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雪,羞共千花一樣春。

24.《百花亭題梅兩首》(選一)(唐)錢鏐

穠花圍里萬株梅,含蕊經霜待雪催。

莫訝玉顏無粉態,百花中最我先開。

25.《初識梅花》(唐)崔塗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

燕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26.《大石嶺驛梅花》(唐)王周

仙中姑射接瑤姬,成陣清香擁路歧。

半出驛牆誰畫得,雪英相倚兩三枝。

27.《梅花》(晚唐五代)李中

群木方憎雪,開花長在先。

流鶯與舞蝶,不見許因緣。

28.《寒梅詞》(晚唐五代)李九齡

霜梅先拆嶺頭枝,萬卉千花凍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風雪苦相欺。

29.《早梅》(唐或宋)劉元載妻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

憑仗高樓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闌干。

30.《梅花》(宋)范仲淹

蕭條臘後復春前,雪壓霜欺未放妍。

昨日倚闌枝上看,似留春意入新年。

31.《梅花》(宋)蔡襄

日暖香繁已盛開,開時曾繞百千回。

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32.《憶越中梅》(宋)曾鞏

浣紗亭北小山梅,蘭渚移來手自栽。

今日舊林冰雪地,冷艷幽香為誰開?

33.《梅花》(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4.《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選一)(宋)蘇軾

君知早落坐先開,莫看新詩四句催。

嶺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來。

35.《梅花》(宋)黃庭堅

障羞半面依篁竹,隨意淡妝窺野塘。

飄泊風塵少滋味,一枝猶傍故人香。

36.《蠟梅》(宋)陳師道

一花香十里,更值滿枝開。

承恩不在貌,誰敢斗香來?

37.《紅梅》(宋)毛滂

好處曾臨阿母池,渾將絳雪點寒枝。

東牆羞頬逢人笑,南國酡顏強自持。

38.《仁老寄墨梅七首》(選一)(宋)鄒浩

前年謫向新州去,嶺上寒梅正作花。

今日霜縑玩標格,宛然風外數枝斜。

39.《尋梅兩首》(選一)(宋)饒節

樂事何如憂患多,尋梅不厭數經過。

從今直到楊花盡,終使春風亦幾何。

40.《殘梅》(宋)惠洪

殘香和雪隔簾櫳,只待江頭一笛風。

今夜迴廊無限意,小庭疏影月朦朧。

41.《臘梅口號》(宋)王安中

雪裡園林玉作台,侵寒錯認暗香回。

化工清氣先誰得,品格高奇是蠟梅。

42.《詠梅》(宋)朱淑真

雪格冰姿蠟蒂紅,水邊山畔淡煙籠。

江風也似知人意,密遞清香到室中

43.《次韻公顯賦臘梅》(宋)張綱

愁里危腸日九回,今朝愁眼為花開。

一枝斜倚向人笑,應報上林春信來。

44.《梅花》(宋)呂本中

白玉花頭碧玉枝,水邊籬下雪晴時。

暗香別有關情處,卻是春風未得知。

45.《獨步小園》(宋)曾幾

江梅落盡紅梅在,百葉緗梅剩欲開。

園里無人園外靜,暗香引得數蜂來。

46.《詠梅》(宋)李邴

綿霜歷雪岔開遲,風笛無情抵死吹。

鼎實未成心尚苦,不甘桃李傍疏籬。

47.《紅梅》(宋)徐恢

江梅閑盡臘梅稀,又是紅梅占曉枝。

卻憶東坡詩上語,淡妝濃抹總相宜。

48.《易安齋梅岩》(宋)趙構

怪石蒼岩映翠霞,梅梢疏瘦正橫斜。

得因祀事來尋勝,試探春風第一花。

49.《蠟梅》(宋)韓駒

路入君家百步香,隔簾初試漢宮妝。

只疑夢到昭陽殿,一簇輕紅繞淡黃。

50.《和張矩臣水墨梅五首》(選一)(宋)陳與義

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

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

51.《早春紅梅盛開有感》(宋)黃公度

不與雪霜分素艷,卻隨桃杏競芳辰。

自知孤潔群心妒,故著微紅伴早春。

52.《梅花》(宋)江漢

小小人家短短籬,冷香濕雪兩三枝。

寂寥竹外無窮思,正值江天日暮時。

53.《江梅》(宋)王十朋

園林盡搖落,冰雪獨相宜。

預報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54.《梅花》(宋)黃銖

玉簫吹徹北樓寒,野月崢嶸動萬山。

一夜霜清不成夢,起來春意滿人間。

55.《梅花絕句六首》(選一) (宋)陸游

當年走馬錦城西,曾被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56.《題張希顏紙本紅梅》(宋)范成大

酒力欺朝寒,潮紅上妝面。

桃李漫同時,輸了春風半。

57.《探梅》(宋)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寒淺暮時。

一樹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58.《梅》(宋)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59.《次韻南澗先生蠟梅兩首》(選一)(宋)徐安國

香銷金縷喜新裁,非是江梅是蠟梅。

不憤南枝出奇早,率先齊向雪中開。

60.《梅》(宋)朱熹

姑射仙人冰雪容,塵心已共彩雲空。

年年一笑相逢處,長在愁煙苦霧中。

61.《道間見梅》(宋)張孝祥

寒女生來不解妝,天然玉色照孤芳。

疏籬茅舍無端恨,故有幽人已斷腸。

62.《妙高梅花》(宋)張栻

戲折寒梅畫里傳,便知香潺攪佳眠。

愛君花木逡巡有,乾笑春風入暮年。

63.《題徐聖可知縣所藏楊補之畫兩首》(選一)(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64.《題王文顯畫梅》(宋)陸九淵

子作寒梢已逼真,不須向上更稱神。

由來絕藝知音少,只恐今人過古人。

65.《和傅岩叟梅花兩首》(選一)(宋)辛棄疾

月淡黃昏欲雪時,小窗猶欠歲寒枝。

暗香疏影無人處,唯有西湖處士知。

66.《雪梅兩首》(選一)(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67.《項里苔梅》(宋)姜夔

舊國婆娑幾樹梅,將軍逐鹿未歸來。

江東父老空相憶,枝上年年長綠苔。

68.《見梅》(宋)葛天民

絕憐生意上寒枝,幾度巡檐錯恨遲。

數點疏花人未見,窗開早被月明知。

69.《程朝望送梅花》(宋)汪莘

昨夜燈前把酒杯,鄱陽主簿送春來。

只疑天地無清氣,都在江頭一樹梅。

70.《舍外早梅》(宋)翁卷

行遍江村未有梅,一花忽向暖枝開。

黃蜂何處知消息,便解尋香隔舍來。

71.《甘園尋梅》(宋)居簡

疏枝重復裹莓苔,護得寒英暖未開。

料理不關元化事,翠花長是雪前來。

72.《寒夜》(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73.《見梅》(宋)何應龍

雲繞前崗水繞村,忽驚空谷有佳人。

天寒日暮吹香去,盡是冰霜不是春。

74.《觀梅》(宋)戴敏

三杯暖寒酒,一榻竹亭前。

為愛梅花月,終宵不肯眠。

75.《雪中觀梅》(宋)戴復古

孤負溪橋雪與梅,怕寒不肯出門來。

欲邀鄭老同清賞,爭得梅花六月開。

76.《病後訪梅九首》(選一)(宋)劉克庄

與梅交絕幾星霜,瞥見南枝喜欲狂。

便欲佩壺攜鐵笛,為花痛飲百千場。

77.《次蕭冰崖梅花韻》(宋)趙希潞

冰姿瓊骨凈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

若使牡丹開得早,有誰風雪看梅花?

78.《山寺早梅三首》(選一)(宋)陳淵

竹籬茅舍近前溪,煙澹風微月上遲。

認得暗香來去處,夜寒無路覓橫枝。

79.《紅梅》(宋)許棐

不堪冷照黃昏月,強倚春風作杏妝。

雖得容顏暫時好,欠他肌骨舊來香。

80.《雪後梅邊十首》(選一)(宋)方岳

一枝密密一枝疏,一樹亭亭一樹枯。

月是毛錐煙是紙,為予寫作百梅圖。

81.《嶺梅》(宋)張道洽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

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82.《武夷山中》(宋)謝枋得

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83.《訪梅》(宋)楊公遠

荒寒茅屋是誰家,獨木橋橫小徑斜。

卻是無人行到處,春風先已到梅花。

84.《梅邊》(宋)何夢桂

江南何處美人家,認似梅花尚恐差。

近向梅邊得春信,始知人好似梅花。

85.《探梅》(宋)劉辰翁

江天欲雪未雪時,絕江探梅驢倒騎。

空中著我方成畫,亂後逢花且賦詩。

86.《梅》(宋)文天祥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風紅更黃。

若為司花示薄罰,到底不能磨滅香。

87.《在燕京作》(宋)趙顯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

黃金台下客,應是不歸來。

88.《詠梅花》(宋)李少雲

素艷明寒雪,清香任晚風。

可憐渾似我,零落此山中。

89.《古梅》(宋)熊瑞

風度飄飄一世豪,偃然猶自外離騷。

諸公慣作婆娑態,動說山人索價高。

90.《詠梅》(宋)范楷

開遍南枝又北枝,春風消息不嫌遲。

平生自抱冰為骨,莫待趨炎附熱時。

91.《探野航古梅》(宋)張侃

池邊梅未綻,不是怯霜風。

待得陽和到,清香一線通。

92.《小春見梅》(宋)史彌應

孤根十月已先溫,不待春風破玉痕。

冷艷一枝何處見,竹邊池閣水邊村。

93.《紅梅花》(宋)高氏

帶雪匆匆別楚雲,天寒依約見湘君。

只疑不合瑤池去,引得春風八九分。

94.《仁壽堂古梅》(宋)李邦憲

手種黃梅已著花,此身依舊在天涯。

二年客罷攜家去,贏得東風兩鬢華。

95.《紅梅》(宋)劉嗣慶

瞥眼繁華處處空,寒林獨透一枝紅。

入時姿態人爭羨,清韻須知冰雪同。

96.《孤山觀梅》(宋)朱南傑

費盡年年造化功,精神全在雪霜中。

一枝映帶窗前月,消得逋仙作主翁。

97.《枯梅》(宋)馬知節

斧斤戕不死,半蘚半枯槎。

寂寞幽岩下,一枝三四花。

98.《枯梅》(宋)史文卿

樛枝半著古苔痕,萬斛寒香一點春。

總為古今吟不盡,十分清瘦似詩人。

99.《題吳氏梅堂》(宋)方逢辰

聞君家在雪邊住,靠盡欄桿索盡詩。

只怕梅花應冷笑,清香元不要人知。

100.《雪梅》(宋)嚴粲

報道梅邊雪未休,披衣晨起上簾鉤。

孤根清健元如許,空為花寒一夜愁。

101.《詠瓶中梅》(宋)晁公溯

折得寒香日暮歸,銅瓶添水養橫枝。

書窗一夜月初滿,卻似小溪清淺時。

102.《墨梅兩首》(選一) (宋)家鉉翁

非香之香,非色之色。

伴我孤吟,風清月白。

103.《詠梅》(宋)程瑞

清淺溪橋水,高低籬外枝。

這些風骨異,瘦盡古今詩。

104.《紅梅》(遼金元)麻九疇

一種冰魂物已尤,朱唇點注更風流。

歲寒未許東風管,淡抹濃妝得自由。

105.《香梅兩首》(選一)(遼金元)李俊民

被誰說破夢中梅,應有羅浮倒掛來。

只為怕愁貪睡後,返魂才向北枝開。

106.《梅花》(遼金元)元好問

一樹寒梅古寺邊,荒山草木動春妍。

東家賴有詩人在,照影橫枝莫自憐。

107.《憶梅》(遼金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108.《乘興杖履山麓,值梅始華,徘徊久之。因折數枝置幾側,燈下漫成兩首》(選一)(遼金元)段成幾

幽香不許俗人知,才是東風第一枝。

誤認文君新睡起,讀書窗下立多時。

109.《水墨梅花》(遼金元)戴錶元

江海歸來見似人,離披猶自少風塵。

何如淡月山莊夜,百幅清溪亂寫真。

110.《舜舉梅竹折枝》(遼金元)程鉅夫

吳興畫手早相知,粉墨凄涼歲月移。

惟有寒梅並翠竹,京華相對獨題詩。

111.《題所畫梅竹贈石民瞻》(遼金元)趙孟頫

故人贈我江南句,飛盡梅花我未歸。

欲寄相思無別語,一枝寒玉淡春暉。

112.《山中梅》(遼金元)馮子振

岩谷深居養素貞,歲寒松竹淡相鄰。

孤根歷盡冰霜苦,不識人間別有春。

113.《題松雪墨梅》(遼金元)鄧文原

小橋流水雪晴時,曾折幽芳寄所思。

明月觀松春夢遠,玉堂仙客寫橫枝。

114.《題畫梅》(遼金元)管道升

雪後瓊枝嫩,霜中玉蕊寒。

前村留不得,移入月宮看。

115.《墨梅寄因上人二首》(選一)(遼金元)宋無

寒枝香在天外,疏花影流水中。

梨雲夜深清夢,草玄筆底春風。

116.《蠟梅》(遼金元)明本

金玉同盟破雪開,清香異色滿瑤台。

不因蜜滓將花染,安得蜂黃點額來?

117.《天師月梅圖》(遼金元)歐陽玄

隴頭誰寄一枝來,多謝天宮巧剪裁。

猶自壽陽妝額後,到今玉蕊忍全開。

118.《夢題墨梅》(遼金元)揭傒斯

點點苔枝綴玉,疏疏檀蕊凝香。

還記當年月色,簫聲暗度宮牆。

119.《題畫梅》(遼金元)陳旅

處士橋邊古岸隈,梅花偏向小園開。

沖寒有客尋春去,移得晴窗雪影來。

120.《墨梅四首》(選一)(遼金元)王冕

吾家洗研(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留)清氣滿乾坤。

121.《梅花》(遼金元)黃鎮成

吟屋蕭疏霜後村,江頭千樹欲黃昏。

等閑又被春風覺,添得寒梢月一痕。

122.《墨梅為李華遠作》(遼金元)宋耿

風香月影雪肌膚,朔客晴窗看畫圖。

江北江南數千里,夢魂何處覓西湖。

123.《月梅》(遼金元)楊維楨

天上清虛府,人間香影家。

阿剛斫桂斧,只合種梅花。

124.《題畫墨梅》(遼金元)吳萊

北風吹倒人,古木化為鐵。

一花天下春,萬里江南雪。

125.《題紅梅翠竹圖》(遼金元)余闕

竹葉梅花一色春,盈盈翠袖掩丹唇。

休言畫史無情思,卻勝宮中剪綵人。

126.《墨梅》(遼金元)倪瓚

幽蘭芳蕙相伯仲,江梅山礬難弟兄。

室里上人初定起,靜看明月寫敷榮。

127.《綠窗詩》(選一)(遼金元)孫蕙蘭

燦燦梅花樹,盈盈似玉人。

甘心對冰雪,不愛艷陽春。

128.《孤梅》(遼金元)袁士元

玉骨冰肌迥不群,羅浮山下幾黃昏。

應時桃李知誰在,月冷霜清欲斷魂。

129.《鄰牆梅花》(遼金元)張昱

臘後春才到,寒香襲素袍。

梅花如有意,不在粉牆高。

130.《題畫墨梅》(遼金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131.《王山農畫梅三首》(選一)(遼金元)唐肅

溪上雪消初,溪冰未動魚。

一枝寒日里。照見影疏疏。

132.《題梅書於周砥道宅壁間》(遼金元)趙偕

老梅枝老花愈妙,幾度相看正眼開。

不道夜深人正睡,一枝隨月上窗來。

133.《臨水梅》(遼金元)丁鶴年

疏花清有影,止水凈無埃。

好似菩提樹,明明照鏡台。

134.《梅花》(又名悟道)(遼金元)梅花尼

終日尋梅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135.《梅花》(遼金元)鄭允瑞

歲寒冰雪裡,獨見一枝來。

不比凡桃李,春風無數開。

136.《月下觀梅》(遼金元)許楨

老樹清溪映白沙,可人竹外一枝斜。

黃昏信步前村去,香到松林賣酒家。

137.《題梅三首》(選一)(遼金元)貢性之

江城鍾鼓夜迢迢,霜月多情照寂寥。

更有梅花是知己,小窗斜度兩三梢。

138.《題松雪墨梅》(遼金元)錢惟善

小橋流水雪晴時,曾折幽芳寄所思。

明月觀深春夢遠,玉堂仙客寫橫枝。

139.《恢上人墨梅》(遼金元)華幼武

冰姿玉質本天真,幻化移來物外春。

可是道人嫌太潔,從教素服染緇塵。

140.《題王元章梅》(遼金元)張渥

照水疏花冰有暈,橫窗瘦影玉無痕。

孤山月冷黃昏後,拄杖曾敲處士門。

141.《題墨梅三首》(選一)(遼金元)劉永之

郭西茅屋經年別,嫩蕊疏枝入夢頻。

何處幽尋重相憶,寒雲野水月如銀。

142.《庭前梅花》(遼金元)李翠娥

粲粲梅花樹,盈盈似玉人。

甘心對冰雪,不愛艷陽春。

143.《野梅》(遼金元)馬虛中

凋盡群芳一樹奇,傍山傍水最相宜。

如何慣守堅貞操,不怕風霜怕笛吹。

144.《蠟梅》(遼金元)趙伯成

凍蕾含香蠟點勻,古來幽谷有佳人。

詩家只恐和羹晚,不道紅梅別是春。

145.《訪梅》(遼金元)陶安

山市凌寒特為梅,霜清綠萼未春開。

莫愁獨立無人見,勾引詩翁兩度來。

146.《題林處士觀梅圖》(明)錢宰

放鶴仙人不可招,斷河殘月夜聞簫。

別來欲問春消息,花落西泠第二橋。

147.《為王仲義題雪梅》(明)梁寅

小橋東郭先生履,曲徑西湖處士家。

向暖早看花似雪,冒寒更愛雪如花。

148.《為謝實林題紅梅》(明)陳謨

孤山傲雪厭芳涼,換得東風到玉堂。

更聘海棠為侍女,桃花馬上少年郎。

149.《題李俊民墨梅兩首》(選一)(明)詹同

冷蕊疏花歲晚時,古今費盡幾人詩。

廣平賦後林逋句,不及商書八字奇。

150.《題姚雪谷梅圖》(明)唐桂芳

天荒地老春長在,斗落參橫夜未央。

每憶臞仙姚雪谷,毫端自有返魂香。

Ⅱ 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是什麼有沒有專門介紹這方面知識的網站!

信息轉自博寶藝術網。
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說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出「水墨為上」,後人宗之。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
用中國特製的煙墨構成的「水墨畫」成為中國畫特有的一個畫種。墨可分作墨、淡墨、濃墨、極淡墨和焦墨五墨,即焦墨(原墨)一濃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層次。
墨是寒色,由五墨構成的畫應該有寒感,它的調子應該是灰暗的。但又為何好的「水墨畫」會使人有溫感而不感覺它的調子灰暗呢?這是因為好畫善於利用白地(空白)來與黑的寒色相對比、相調和,因而使人有介於寒熱之間的溫感。而且,好的煙墨並不是暗墨。
凡光滑受光而反射強者都叫做明物,好墨的黑光澤如漆,故可叫做明黑,因而是不會讓人有灰暗感的。
水墨畫:在中國畫中,以中國畫特有的材料之一,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Ⅲ 水墨畫基礎知識

國畫教學
國畫工具與材料
筆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中鋒、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又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准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支,羊毫筆」小白雲」、「大白雲」各備一支,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筆鋒多尖銳,只適於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更好。有的畫家喜歡用禿筆作畫,所畫的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美。
制筆和選筆有四個標准,即「尖、齊、圓、健」四德,「尖是筆鋒合攏後順暢而尖,尖則點劃不失其鋒,「齊是鋒毫齊平,齊則易於變化,「圓是筆毫本身圓整,圓則書寫時圓勁不分叉,「健是筆毫具有適度的彈性,健則堅固耐用。中國的毛筆不同於西洋的油畫筆,中國毛筆是圓錐狀,油畫筆是扁平的刷子,近似我國排筆。筆的性質決定於製作的技術與所採用的比毫種類,供作畫用的毛筆大致可分為硬毫、軟毫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兼毫三大類。硬毫筆主要用狼毫(黃鼠狼的尾尖毛製成),以有用貂、鼠、馬、鹿、兔毛製成,硬毫的筆性剛健,適合畫線條,常見的「蘭竹」、「小精工」、「小紅毛」、「葉筋

筆」、「衣紋筆」、「書畫筆」等,日本筆有「山馬筆」、「面相筆」、「勾勒筆」等。軟毛筆主要用羊毛製成,也有用鳥類羽毛製造的,性質柔軟,含水性強,適合作大面的渲染用,常見的軟毫有「大鶴頸」、「白圭筆」、「染筆」、「大鵝」、「純羊毫提筆」、等,日本筆則有「彩色筆」、「隈取筆」等。兼毫筆是用羊毫與狼毫(或兔毫)相配製成,性質在剛柔之間,如「七紫三羊」、「白雲筆」、「純紫尖毫」,日本筆有「則妙」、「玉蘭」、「長流」等.
好的毛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圓、齊、尖、健,使用起來才能運轉自如。畫筆用後應及時清洗干凈,避免墨汁干結損壞筆毫。

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製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製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發,山水畫不宜用。挑選墨首先看其色,墨色發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又次之,呈灰色的劣墨不能用;然後聽其音,好墨扣擊時其聲音清響,研磨時聲音細膩,劣質的墨聲音重滯,研磨時有粗糙響聲。磨墨要用清水,用力均勻,按順時針方向轉慢磨,直到墨汁稠濃為止。作畫用墨要新鮮現磨,存放過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中有濃縮後的渣滓,用不好有臟黯之。現在北京、天津等地生產的書畫墨汁(如一得閣),使用方便,已為許多書畫家所用,但墨汁中膠重,最好略加清水,再用墨錠研勻使用。墨色更佳。

紙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製作的宣紙,宣紙產於安徽涇縣,古屬宣州,故稱宣紙。宣紙又分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熟宣紙是用礬水加工制過的,水墨不易滲透,遇水不化開,但和其它紙張的效果也不一樣;可作整細致的描繪,可反復渲染上色,適於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生宣紙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特點是吸水性和滲水性強,遇水即化開,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能收到水暈墨章、渾厚化滋的藝術效果,多用於寫意山水畫。熟宣用畫容易掌握,但也容易產生光滑板滯的毛病;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滲透迅速,不易掌握。故畫山水一般喜歡用半生半熟宣紙。半生熟宣紙遇水慢慢化開,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透,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豐富的筆情墨趣。可以代替宣紙作畫的紙還有東北的高麗紙、四川的夾江宣紙、江西的六吉紙等等,其性能接近於半生半熟的宣紙。

硯硯台我國最有名的硯是歙硯和端硯。歙硯產於安徽歙縣,端硯產於廣東高要縣。好的硯台。一般書畫選擇各地產的硯台可以了,選擇硯台主要擇其石料質地細膩,濕潤,易於發墨,不吸水。硯台使用後要及時清洗干盡,保持清潔,切忌曝曬、火烤。硯的優劣,對墨色有很大的影響、最理想的是廣東肇慶出產的端溪硯,或安徽的硯,都是石堅致細潤,發墨快,墨也磨的細,且能貯墨甚久不易乾,但良質的硯價格昂貴,本省二水出產得螺溪石硯品質亦佳,但不宜選購樹脂加石粉灌出來的塑膠品選擇硯台雖然以石質細潤為佳,但過於光滑(如台灣大理石硯),亦不容易發墨。硯台的形狀也有多種款式,以墨海一型最便利,儲墨多,使用後可蓋上蓋子,以免墨水乾涸。經過一段時間後,殘墨積的太多,應先用水浸泡,再洗除墨垢,保持硯台清潔。 顏料

我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 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衰退的傾向;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傳統的顏料兩大類。
礦物性顏料從礦石中磨煉出,色彩厚重,覆蓋性強,常用的有:
(一)石綠:通常呈粉未狀,使用時須兌膠,石綠根據細度可分為頭綠、二綠、三綠、四綠等,頭綠最粗最綠,依次漸細漸淡。
(二)石青:性能與用法大致與石綠相同,石青也分頭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幾種,頭青顆粒粗,較難染勻,應多染幾次才好。
(三)朱京:朱京又叫辰京以色彩鮮明成朱紅色者較佳,也有製成墨狀,朱京不宜調石青、石綠使用。
(四)朱膘:(朱標)是將朱京研細,兌入清膠水中,浮在上面成橙色的部分。
(五)赭石:又秩士朱,從赤鐵礦中出產,呈淺棕色,目前赭石大多精製成水溶性的膠塊狀,無覆蓋性。
(六)白粉:可分成鉛粉、蛤粉、白堊等數種,蛤粉從海中的文蛤殼加工研細而成,日久易「返鉛」而變黑,用雙氧水輕洗則可返白,至於白堊(白土粉)在古代壁畫中常用,亦歷久不變色。植物性顏料,透明色薄,沒有覆蓋性能,
常用的植物性顏料有:
(七)花青:用蓼藍或大藍的葉子製成藍淀,再提煉出來的青色顏料,用途相當廣,可調藤黃成草綠或嫩綠色。
(八)藤黃:南方熱帶林中的海藤樹,從其樹皮鑿孔,流出膠質的黃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黃有毒,不可入口。
(九)胭脂( 脂):用紅藍花、茜草、紫梗三種植物製成的暗紅色顏料,但以胭脂作畫,年代久則有褪色的現象,目前多以西洋紅取代。目前的中國顏料商品,多將顏料研漂或處理後再出售,大致可分為已加膠和未加膠兩種形式;已加膠(如花青、赭石、朱膘等)製成塊狀存於小杯中或製成小片狀,裝成一小包,這類顏料沾水後隨時可用較方便,但以「輕膠」者較佳,未加膠者(如石綠、石青、白粉、硃砂等)多呈粉末狀,需調和膠水才能使用,較為麻煩。近年來代用顏料漸多,用品質較佳的罐裝廣告顏料或水彩顏料(牙膏狀)替代,日本也生產盒式簡便顏料,每種顏色都調好膠水,製成等大的長方塊、整齊的排列於盒中,適合學生使用,但色彩比較鮮艷,品質尚待改進。

其它工具除了上述的筆、墨、硯、紙絹、顏料之外,上需准備相關的用具:
(一)調色(儲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製品較佳,調色或調墨應准備小碟子數個,除色以梅花盤及層碟較理想,不同的顏料應該分開儲放。
(二)貯水盂:盛水作洗筆或供應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的較佳。
(三)薄毯:襯在畫桌上,可以防止墨滲透將畫沾污,鋪紙後畫面也不易被筆將紙擦壞。
(四)膠和礬:上石青、石綠、硃砂等重色時為防止顏色脫落,可用膠礬水罩上,礬有粉末狀和塊狀,膠則有瓶裝的液狀鹿膠與條狀或塊狀的牛膠、魚膠、鹿膠等,最好備置一套杯、酒精燈,以便融膠調兌清水。
(五)乳缽:粉狀顏料粒子太粗時,需用乳缽研磨再置於燒杯中\飛漂。此外掛筆的筆架、壓紙的紙鎮、裁紙的裁刀、起稿的炭條、吸水的棉質廢布(或廢紙)、以及鈐印用的印泥、印章等皆可酌情備置

國畫執筆法和用筆用墨
執筆法中國畫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墨線為基礎,用以表現物象的輪廓、明暗、質感,同時通過墨線還可表達作畫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國畫的墨線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立的美學價值。所以,中國畫中怎樣用筆是畫好中國畫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中國繪畫執筆同於書法,雖然各人喜好不同,執法也無定式,但初學必須要掌握基本要領。拿毛筆時用大指、食指把住筆桿,呈「龍眼」或「鳳眼」狀,中指緊隨食指把住筆桿。執住筆後,一般筆桿不超過食指的第一指節。指實、掌虛、腕平、五指齊力,運轉收放要自然。書法執筆較嚴謹,繪畫執筆較靈活,可直掌可橫卧,執筆可略高一些,筆鋒轉動才能靈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動轉方能得力。

3 國畫教學

筆墨是中國畫的特色,精華所在,沒有筆墨不能稱其為中國畫,筆墨一詞從廣義上講,指利用筆墨達到的畫面氣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諸方面的繪畫語言。狹義的筆墨專指用筆用墨的技巧。

1、用筆《古畫品錄》中六法:骨法用筆。是指用筆要有力度,有骨氣,心隨筆轉,意在筆先。具體說來即提,按,順,逆正,側,藏露,快,慢等。用筆要覺著、痛快,講究提按、順逆、快慢、轉折、正側、藏露等變化。(見圖1)
山水畫運筆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逆鋒、順鋒等方式。中鋒運筆,垂直,行筆時鋒尖處於墨線中心,用中鋒畫出的線條挺勁爽利,多用於勾勒物體的輪廓。側鋒運筆,手掌向左偏倒,鋒尖側向左邊,由於是使用筆毫的側部,故筆線粗壯而毛辣,多用於山石的皴擦。(見圖2)

藏鋒運筆,筆鋒要藏而不露,橫行「無往不復」,豎行「無垂不縮」,古人稱之為「一波三折」,畫出的線條沉著含蓄,力透紙背,常用以畫屋宇、舟、橋的輪廓,也用於山石的勾勒,樹乾的雙勾。露鋒則使點畫的鋒芒外露,顯得挺秀勁健,畫竹葉、柳條便是露鋒運筆。逆鋒運筆,筆管向前右傾倒,行筆時鋒尖逆勢推進,使筆鋒散開,筆觸中產生飛白,這種點、線具有蒼勁生辣的筆趣,樹干、山水的勾勒、皴擦都可運用。順鋒運筆與逆鋒相反,採用拖筆運行,故畫出拇條輕快流暢,靈秀活潑,勾雲、畫水常用此法。(見圖3)

中國畫運筆方法十講究,從古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黃賓虹先生提出的「五筆」之說,「五筆」即「平、圓、留、重、變。」所謂「平」,是指運筆時用力平均,起訖分明,筆筆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輕浮,要「如錐畫沙」。所謂「圓」,是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釵股」。所謂「留」,是指運筆要含蓄,要有回顧,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誕獷野,要「如屋漏痕」。所謂「重」即沉著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墜石」,不能象「風吹落葉」,即古人說的「筆力能扛鼎」的意思。所謂「變」,是指用筆有變化,或用中鋒或用側鋒,要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不能執一。二是指運筆要互相呼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不斷。」(見圖4)筆線的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畫線時求得粗、細、曲、直、剛、柔、輕、重的變化和對比,使之為所描繪的對象「傳神寫照」。山水畫的線條的提倡:枯而能潤,剛柔相濟,有質有韻。(見圖5)

枯而能潤上乘用筆應有「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之妙。「太濕則無筆,太枯則無墨」,所以,必須學會運用枯、潤這一對矛盾,使一對矛盾統一起來。哪么這種筆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呢?李可染先生說得非常清楚:「筆內含水不要太多,這樣運筆則蒼;行筆澀重有力,就能把水份擠出來,這樣運筆鍘潤。」剛柔相濟是指筆線形式要達到既不柔弱又不剛直的完美境界。剛和柔,又是用筆上的一對矛盾。不會運用這對矛盾,往往不是失之「剛」,就是失之「柔」。著名畫家黃賓虹、李可染、陸儼少先生把剛柔這對矛盾處理得非常的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陸儼少的畫中,山石的勾勒,樹、苔的點擢,蒼勁雄健,勢挾雷霆風雨;而雲、水的筆線則輕盈容與、婀娜多姿。剛柔相濟,產生極強的形式美的世術魅力。有質有韻是指肉容與形式的統一。質,是客觀物象的形體實質。在繪畫上,無論畫得多好的線條,如果脫離了制要表現的對象,就成為沒有價值的筆墨游戲了。韻,是線條運動的韻味、韻律、節奏。

「畫是不聲的音樂」就是指好的畫之一筆一劃就象一個個動人的音符,組成了支美妙的動人樂曲。有質是對描繪的客觀對象的「真」的追求,即能神形兼備;有韻是指通過客觀對象以表達主觀的精神,即能傳神寫意。中國畫要求主觀和客觀的統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國畫畢生追求的世術境地。用筆「三忌」宋代韓純全《山水純全集》中提出:「用筆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結。」所謂「板」,是指沒有腕力,用筆不靈活,畫出來的筆線平扁,沒有圓渾的立體感;所謂「刻」,是說筆劃過於顯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沒有生氣;所謂「結」,是指落筆僵滯,欲行不行,當散不散,筆線不流暢。用筆犯了這三個毛病,就談不上線條的美感。別外,還其禁忌如「枯、弱、光滑、草率等等是也。中畫畫家歷來就有「書畫同源」、「書法通於畫法」的理論。要避免上述的三忌,最好的辦法就是練習書法,真、篆行、草都練一點,才能掌據各種用筆的技巧。要克服筆病,一要增強腕力,做到「筆為我使」。二要順應自然,不矯揉造作。三要在行筆這前做到「胸有成竹」。2、用墨有光彩、講層次,求變化。對墨的要求,清、潤、沉、和。清,層次分明。潤,墨色滋潤。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潑墨法:用筆毛飽蘸濃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膽落於紙上。積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後)層層添加。破墨法:先畫一種墨,未乾時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濃破淡、淡破濃、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4 國畫教學

國畫的山水畫基本畫法
畫樹法樹在山水畫里也稱為林木,在傳統山水畫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即使只畫樹,也能成為一張完整的作品。畫樹宜先觀察樹的整體特徵,再觀察樹枝,因樹木種類繁多枝的生態也不盡相同。初學者應從枯樹或冬天的落葉樹作為練習的對象,沒有葉子的樹枝結構清楚,姿態鮮明,容易了解各種樹的生長規律與基本結構。

(一)樹枝樹枝的結構大致可分成三大類,一為向上升長的類型,傳統的畫論中稱為鹿角枝,這種類型最常見,如柳樹、相思樹、樟樹等。二為向下彎曲的類型,稱為蟹爪枝,如龍爪。三為平生橫出的類型,可稱為長臂枝,如松、杉、木棉等。亦有介於前述兩者或三者之間的形態。寫生樹枝前先圍繞樹的四面,細心觀察,選擇最美的樹干與最合適的角度。先把主幹粗枝勾好,再加細枝,畫時首先要注意樹分四歧的原則,即樹干前後左右四面八方出枝的情形,切忌如同魚骨,二二並生,缺乏錯落的風致。其次注意疏密與氣勢的安排,可略加取捨,其實小枝與樹梢可大膽的捨去,應從藝術的角度選擇合於美的原理原則者進行寫生。另外必須留意用筆,要挺拔,每一樹枝都要與樹干或粗枝連接,不能凌空生長,而樹枝理愈越長愈細,不能把尾部寫粗或枝粗干細,違反植物生態。

(二)樹皮,樹根樹的面貌,個性和特徵有時可以從樹皮的紋理分辨出來,每一種樹皮都有不同的紋理組織,如松樹皮呈鱗狀紋,柳樹皮成斜裂人字紋,櫻急杏的樹皮成橫紋,博樹皮呈扭曲紋,尚有許多難以用文字形容的紋理,在寫生之前需仔細觀察。畫樹干時,除了注意樹皮的紋理之外,尚需畫出立體的感覺,皴樹皮時靠近兩側的紋理要密窄,(或墨較濃),靠近樹中央的紋理可疏闊(或墨較淡),這樣就合乎透視的原理.畫完枝幹以後即畫根部,至於畫不畫樹根可依土石的多寡或樹的種賴類而定,通常石多土少的情型,以露跟居多;土多石少的情形,則以藏根居多,又如榕樹多露根。然而畫的時候也可以不計土石的分野,依畫面的需要而決定藏根或露根,但要畫出從土中崛起,堅韌穩固的特性,不可畫成如插在土面,一推即倒的感覺。

(三)樹葉樹葉的排列法與結構亦因種類而異,不管畫哪一種樹,先要近看了解葉的形狀與排列原則,再遠看整體的姿態與感覺。下圖的十二種樹葉是台灣常見的。大自然的數木是最佳的畫譜,變化多端,讓我們畫之不盡,平時應多做觀察,勤加寫生。古人畫樹以夾葉(勾葉法)首先被廣泛的使用,將每一片葉子用兩筆以上的線勾出後再填上色彩。水墨興盛後,夾葉漸少,單葉(點葉法)逐漸增多,簡化以一筆象徵一片或一組葉子,並依其形狀有胡椒點、字點、介字點、梅花點、鼠足點、垂藤點、松葉點、竹葉點、…。等許多不同的符號,然而這些符號都是前人從自然的觀察里提煉而成,既概括又寫實,並非憑空捏造。除了松、竹、柳、梧、等具有鮮明形象特點的葉子外,其他特徵不甚明顯者,通稱為雜樹。點葉時需注意樹頂受陽光葉子較多,靠樹干處葉子通常較稀疏。

(四)松樹畫法松樹象徵人類之君子風度與長壽。古人多喜愛畫松,表現出松之挺拔蒼勁,頂天立地的氣概。松皮呈鱗狀,畫松皮要蒼勁,毛而不光,忌諱太規則的排列。松葉如針狀,有半圓、圓形、馬尾形、鋸齒形等多種不同的畫法,松干本直,生於石隙崖叢則曲。

(五)柳樹畫法古人常說:畫人難畫手,畫樹難畫柳,一畫便出醜。柳樹體態嫵媚,有向水邊傾斜的特徵,柳干蒼老而柳條柔嫩。畫柳條要微帶粗細,不露鋒芒,筆緩勢連,柔中帶剛,如點柳葉,要蓬鬆富有變化。
(六)竹林畫法山水中的竹,多以竹林(叢林)之形態出現,葉可分下垂竹葉與上仰竹葉(晴林新篁)等兩大形態。畫時可先畫竹干,枝幹皆略成弧狀,注意疏密穿插,竹葉的排列不宜態工整,須考慮整體之意趣、虛實與遠近的關系。

Ⅳ 水墨畫和工筆畫的區別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藝術特徵不同、作畫方式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水墨畫

水墨畫是由水和墨調配成不同深淺的墨色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

二、藝術特徵不同

1、水墨畫

其特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從工具材料上來說,水墨畫具有水乳交融,酣暢淋漓的藝術效果。具體地說就是將水、墨和宣紙的屬性特徵很好地體現出來,如水墨相調,出現干濕濃淡的層次,再有水墨和宣紙相融,產生溵濕滲透的特殊效果。二是水墨畫表現特徵,由於水墨和宣紙的交融滲透,善於表現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徵,即意象。

2、工筆畫

以線造型是中國畫技法的特點,也是工筆畫的基礎和骨幹。工筆畫對線的要求是工整、細膩、嚴謹,一般用中鋒筆較多。以固有色為主,一般設色艷麗、沉著、明快、高雅,有統一的色調,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色彩審美意趣。

三、作畫方式不同

1、水墨畫

水墨畫有多種繪畫方法,最常見的是用畫筆作畫。後期出現用口咬筆,腳趾握筆,雙腳夾筆,腋夾筆,身體著墨(包括手指、腳趾、頭發、手肘等部位),材料運用廣泛,在宣紙上,在衣服上,在人的身體上等。題材上更是多樣化,不僅限於山水花鳥,除抽象水墨外更擴展到行為藝術范疇。

2、工筆畫

工筆畫一般先要畫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復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後復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先用狼毫小筆勾勒,然後隨類敷色,層層渲染,從而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熱點內容
花卉速生期 發布:2025-01-26 17:31:02 瀏覽:296
玉蘭花用什麼樹嫁接 發布:2025-01-26 17:24:16 瀏覽:983
薩克斯茉莉花作曲 發布:2025-01-26 17:14:07 瀏覽:754
玫瑰喜光嗎 發布:2025-01-26 16:54:21 瀏覽:211
冤鬼路之櫻花厲魂完整 發布:2025-01-26 16:54:17 瀏覽:568
茶花粉顏色 發布:2025-01-26 16:51:47 瀏覽:179
菊老荷花 發布:2025-01-26 16:22:47 瀏覽:536
鬱金香面膜多少錢 發布:2025-01-26 16:21:48 瀏覽:124
廣州櫻花電器是假貨 發布:2025-01-26 16:15:50 瀏覽:638
紫羅蘭劇場版配音表 發布:2025-01-26 16:11:02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