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字畫扇
① 清吳昌碩扇面畫梅花圖的賞析
清末「海派」大家吳昌碩的這幅《梅花圖》,畫面構圖跌宕奇險,兩塊湖石自右側橫內亘畫中容,淡墨幾筆出之,穩重而又不失靈透,顯示出畫家駕輕就熟、胸有成竹的藝術造詣。湖石之後探出紅梅數枝,花如碎玉橫空,清氣四溢;梅樹遒枝勁節,濃淡合宜。畫家巧妙地穿插梅枝右轉,不僅平衡了畫面的重心,同時也加強了橫勢的方向感,弱化了石與梅枝十字交叉之勢。石之左出,梅之右傾,一左一右,一橫一縱,畫面上的方向感、力量感躍然紙上,卻又開合有度,收放自然。吳昌碩在畫梅筆法上爐火純青的功力,正是他藝術的獨到之處。整個畫面氣勢雄健,筆墨蒼勁,一氣呵成,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
此幅梅花扇面乃吳昌碩晚年精品。款識為「艷於赤城霞,羅浮春事早。年年看花人,顏色如花好。翰臣先生雅屬。甲子夏,吳昌碩,年八十一」。畫家以石鼓文的筆意入畫,用筆遒勁樸拙,飛動迅疾,筆底充滿金石之氣,縱橫捭闔,雄渾磊落;用墨渾厚古樸,酣暢淋漓;用色濃麗飽滿,使畫面生機勃勃,極富視覺張力。他以「鐵如意擊珊瑚碎,東風吹作梅花蕊」的豪邁之情;不僅使「海派」藝術大放光彩,更把文人寫意畫的形式美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② 清金農扇面畫梅花圖的作品簡介
觀金農畫,即被他畫中的方勁古拙之氣所打動。這與他的人生經歷不無關系。他不同於那些從小便開始習畫、一步一步成為畫壇名家的畫家。他步入畫壇的時候是50歲,已近晚年。此前,他的創作主要以詩文為主,希望以詩人、學者的身份受人賞識,且被重用,能施展才華,因此他雲游四方、廣結名賢。50歲時,他被舉薦博學鴻詞科,卻又應試落第而返,這一打擊使他堅定了「以布衣雄世」的態度,於是僑居揚州,鬻文賣畫。
金農出身文人,富有才華,學識淵博,這些為其繪畫注入了深厚的內涵。他學畫起步雖晚,但「涉筆即古」。其繪畫集詩、書、畫、印於一體,別具文人畫的意趣,時人推之為「揚州八怪」之首。對於繪畫創作,他提倡展現畫家的個性,反對泥古不化。他的繪畫題材涉獵廣泛,人物、梅竹、山水、走獸等都入其筆,尤擅梅竹。他曾在其畫的題記中自敘「六十始畫竹,徙居城南,以每竿三十青蚨自山僧買來,栽於園中,並在恥壽亭旁栽老梅三十株,朝夕相對」。所以他畫梅竹自得清氣,有寫生之意。
③ 我給我爸送的扇子上面畫的梅不知道該提什麼字
一般扇面上畫的梅可以題字: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版一段香。
遙知不權是雪,為有暗香來。
或者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的全詩: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④ 一把大扇子上面畫的梅花掛牆上掛在哪邊好
解析:1:掛在東南方
『將梅花掛在這個方位,可以來化解是非、趨吉避凶、聚財招財。
2、掛在方位正西
將梅花掛在客廳的正西方,這樣在外觀上能夠顯得大氣美觀,掛在家中彰顯品味。
3、掛方位正南
將梅花掛在家中正南方,為家庭帶來美好的肯定
⑤ 扇面畫梅花的寓意是啥
喜歡高雅
⑥ 清金農扇面畫梅花圖的作品賞析
恰逢乾隆第三次南巡過揚州,金農作《隸書畫佛題記》、《隸書七言》、《書感應篇》等,此舉甚是出人意料。後人多有議論,或雲其欲通過皇帝確立他的詩人名聲;或雲其未曾忘卻舉薦博學鴻詞科,仍然希望得到朝廷的任用。不管緣由如何,不難看出金農作為現實的中國文人,隱與仕的兩難抉擇困擾了他的一生。這次又讓他失望了。此時的他已是風燭殘年,好友李方膺、汪士慎等相繼作古,但他並未感到自己生命將終,在致友人書中還說「常在劉叟花前說年少」。盡管如此,孤寂、落寞之情依然縈繞心頭:「經朝弄筆愁復愁,貪偏畫野梅酸苦竹啼秋」。「畫為心聲」,此言不虛也。此畫中作野梅兩枝,花枝交錯,從左下方橫倚伸展至整幅畫面。一枝用墨筆點花瓣,看似漫不經心,卻筆簡意遠、片片含情,在梅花的俯仰向背之間,將梅的婉約之姿、清寒之氣表現得生動而自然,頗有元人韻致。又作白梅一枝,與墨梅呼應,枝繁花茂。淡筆作梅花枝幹,濃墨寫花瓣,亦圈亦點,天機自然,清氣盈幅,大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用筆果敢率真,收放自如。墨色的濃與淡、干與濕,花枝的開與合,極大地豐富了畫面的趣味性。此作尺幅雖小,卻元氣淋漓,骨秀神清,獨步古今,堪稱金農晚年人畫俱老的代表作,有百看不厭之妙。金農曾有題梅詩:「花枝如雪客郎當,豈是歌場共酒場。一事與人全不合,新年仍著舊衣裳。」寫梅即為寫己。自己有驚世之才,卻「與人全不合」,不能得人所共賞,且孤且清,不染一塵。在作完這幅《梅花》的次年九月,金農客死揚州佛舍。這里的梅花折射出的是他生命最後歲月里的精神狀態——老且愈堅、不落俗塵,確實令人感佩!
⑦ 清吳昌碩扇面畫梅花圖的畫家
吳昌碩一生酷愛畫梅,自稱「苦鐵道人梅知己」。他謂畫梅為「掃梅」。單這一個「掃」字就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畫家畫梅的特點,「以作篆之法寫之,師造化也」。他主張畫梅取出世姿,要得古逸蒼冷之趣,曾有詩雲:「卅年學畫梅,頗具吃墨量。醉來氣益粗,吐向苔紙上。浪眙觀者笑,酒與花同釀。法疑草聖傳,氣奪天池放。」該詩體現了畫家突破古法、氣度豁達的胸懷。古人雲:「唐人尚巧,宋人尚法,元人尚意,明清尚變。」從此畫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吳昌碩「縱橫破古法」的藝術追求。其焦墨重彩,老筆紛披,正所謂「筆走龍蛇,左右逢源」。最後,畫家女在扇面的左上角題款數行,墨色凝重,收住陣腳。至此,畫面形成大開大合,疏密有致的格局,使咫尺空間神采煥發,洋溢著抒情寫意的氣息,張揚著中國繪畫的寫意精神,與歷史上的畫梅大家拉開了距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特徵。吳昌碩曾這樣說過:「小技拾人者易,創造者則難,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這體現了他對藝術的創新有著極其深刻的認識。
吳昌碩(1844—1927),名俊卿,號缶廬、老缶、苦鐵、大聾,浙江安吉人。吳昌碩出身於書香門第,其祖父、父親都是舉人出身。他自幼喜吟詠及篆刻,三十餘歲始學繪畫,並求教於任頤,直到40歲以後才肯以畫示人,可謂十年磨一劍。其繪畫博取徐渭、八大山人、石濤、李鱓、趙之謙諸家之長,熔詩、書、畫、印於一爐,成為「海上畫派」金石大寫意流派的代表人物。
吳昌碩與虛谷、蒲華、任頤並稱為清末「海派四傑」。吳氏對寫意花鳥畫的傳承和創新,直接影響了近現代許多傑出的藝術家。齊白石曾有詩雲:「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他將吳昌碩與徐渭、八大山人並列在一起,從而也可以看出吳昌碩在中國花鳥畫上的歷史地位。同時,吳昌碩與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一起,被譽為近百年來中國畫壇借古開今的四大名家。
⑧ 書畫扇主要有哪些種類
書畫扇主要有兩大種類:一是團扇,二是摺扇。
團扇。
團扇又稱紈扇。「紈」回是指答一種細密的絹。扇形如一輪滿月,因此稱「團扇」。
團扇出現於羽扇之後、摺扇之前,盛行於西漢至宋代的1000多年間。宋代以後,它又與摺扇並駕齊驅,深受妃嬪仕女、文人雅士的喜愛。
團扇就造型而言,以圓似明月的居多,其他如六角形、八角形、瓜楞形、
蕉葉形、梧桐葉形、海棠形、馬蹄形、梅花形等也較常見。
團扇的扇面通常是用白色細絹綳制,適宜於寫字繪畫。在團扇上題詩作畫,最為興盛是在唐宋時期。當時,富紳階層人士為附庸風雅,能設法覓得一柄名人題詩或畫扇,則引以為無上榮耀。若遇機會得與文學之士相聚,多有以扇求書畫者。
摺扇。
摺扇又稱「撒扇」、「紙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折疊扇」、「聚頭扇」。《南齊書?劉祥傳》記載:「司徒褚淵入朝,以腰扇障日。」腰扇即折疊扇。
摺扇本以男式為主,扇式較長,一般在30厘米左右,扇面縱長18厘米以上,展幅闊約55厘米。摺扇的扇面一般以紙料為主,也有用絹和夾紗的。紙料以細膩牢韌、久用不裂為佳。較高檔的扇面往往採用細潔綿韌的宣紙為面,牢固軟熟的皮紙為襯,光滑細薄的竹料連史紙為芯。
摺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