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郭沬若
1. 郭沫若是個什麼樣的人
郭沫若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一生當中創作了很多知名的作品,比如說《女神》《長春集》《駱駝集》等。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原本這樣一個文豪,還是會被很多人尊重的,不過現在人們提到他卻並不是尊重,反而是罵他的多。
在那個時期很多文人都是要遭到唾棄的,就像當前的魯迅也受過威脅,像郭沫若這種是只不過為了自保而說些阿諛奉承的話而受到很多人的唾棄。其實所有人都是灰色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的優點,私生活紊亂的他卻是個就戰士的文人,只能說人無完人。
2. 郭沬若寫哪兩部詩集
如下:
郭沫若, 原名郭開貞,生於四川樂山沙灣,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版高等學堂學習,開始接受權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
郭沫若詩集《女神》。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間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共57篇。多為詩人留學日本時所作。
第二部詩集《星空 》中 1923年 春 自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隨即回國從事文學活動,編輯出版創造社刊物。
3. 郭沬若的名言既…又…
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去探索無窮的真理吧!
4. 郭沬若如何評價魯迅
郭沫若(詩人、學者):「魯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劃時代的文藝作家,是實事求是的歷史學家,是以身作則的教育家,是渴望人類解放的國際主義者。」
5. 郭沬若寫的有哪些愛的名言
愛情包括的靈和肉兩個方面應該是同等重要,要不愛情就有完備,因為我們不是神,也不是野獸。 —— 岡察洛夫
6. 郭沬若原名叫什麼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省樂山人。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版沱,高汝鴻,權羊易之等。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著述頗豐,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中國新詩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公認的文化領袖。
7. 郭沫若給哪種樹題詞
銀杏。郭沫若有詩曰:「亭亭最是公孫樹,挺立乾坤億萬年.雲去雲來隨落拓,當頭幾見月回中天」。在答1942年,郭沫若在《新華日報》上發表文章,首次提出了將銀杏定為國樹的倡議,文中寫道:自然界中已經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著,在太空中高唱著人間勝利的凱歌!你這東方的聖者,你是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是隨中國文化以俱來的亘古證人。你是只有中國才有呀!你是應該稱為中國的國樹呀!在郭老偕夫人於立群親手移栽在庭院內的銀杏樹旁的標牌上,至今還寫著「中國的國樹」幾個大字。這是郭沬若先生推選銀杏為國樹所投下的第一票.
8. 求《山茶花》-郭沫若的賞析
求《山茶花》-郭沫若的賞析:
《山茶花》短小凝練的篇幅中,包含著整個採花、插花、養花、贊花過程,語言凝練簡潔,結構完整。文字清麗流暢,一氣呵成。
短小凝練的篇幅中,描述的意境含蓄淡遠,妙趣橫生。狀物抒情,融情於景。文中描寫從山中帶回居室作裝點的山茶花時,以茨實、秋楂、鐵壺作陪襯,主次分明,景緻錯落有致。楂子、茨實襯著山茶花,同插在鐵壺里,掛在壁間。透著精緻、恬靜之感。恰似一幅淡致幽雅的靜物畫,給人以淡遠、清幽、寧靜、平和之感。然而,作者的描寫並不使靜物畫因物靜而呆板。「鮮紅的楂子」,「嫩黃的茨實」,「濃碧的山茶葉」,「黑色的鐵壺」,「苔衣深厚」,「白色的鮮花」,畫面色彩繽紛,明麗暢快,給人以跳躍、靈動之感。小小居室里漾著縷縷清香花氣,山茶花中那靜中帶動的靈性躍於紙面。靜物畫中的靈動秀氣,山茶花的清香靈氣,無不顯示著作者那歡悅的心情。看著潔白的山茶花,聞著縷縷清香,不由驚嘆:「啊,清秋活在我壺子里了!」
讀完《山茶花》,不由得不對作者那狀物、抒情之本領深深折服。細事微物,小小一株,山茶花,經作者描述,竟變得如此趣意盎然。小小一株山茶花,竟寄寓著作者那滿腹情懷:追求平和,珍重美與青春!作者對美和青春的珍重與激情在山茶花的靈動秀氣中呼之欲出。山茶花的靈氣與作者的才氣珠聯璧合。
9. 郭沬若歸國雜吟是哪年寫的
郭沬若歸國雜吟是2012年寫的
10. 郭沬若評價薄松林的對聯
這副對聯是郭沫若1962年為蒲松齡在山東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蒲松齡故居題寫的。其聯回為: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答刺虐,入骨三分。
寫鬼寫妖: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聊齋志異》於詳盡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此指《聊齋志異》題材的特點是描寫鬼狐花妖的。高人一等:既指蒲松齡在小說中塑造的鬼狐形象比「人」更生動,又指蒲松齡的寫作才能不同常人。刺貪刺虐:貪虐:指貪官污吏。聯語指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的主題思想是諷刺封建統治階級的貪婪和暴虐。入骨三分:化用成語「入木三分」,比喻見解、議論的深刻,指《聊齋志異》對罪惡社會的揭露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