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拳跨勢

梅花拳跨勢

發布時間: 2023-12-30 14:44:56

1. 梅花拳口訣

梅花拳口訣如下:

詠春絕技,源於少林;招無虎鶴,法無五行;(詠春拳是源自於南少林,招式不會模仿動物,身法亦無五行)。

只談線位,力與角度;同門技力,四位三度;(接上,詠春只談中線位置,用力的方法,在實體的三維打鬥當中,只分四個攻擊位置:即左上門,左下門,右上門,右下門)。

以弱勝強,始是功夫;內外相消,並無絕招; (詠春是以巧力攻蠻力,最終只有技術取勝,內外門相互配合,沒有所謂的絕招)。

發盡散盡,散盡發盡;力有八種,當知分間; (勁力發出去就要散開出去,散出去就得將招式發出去;力學有八種,我們得知道其分別用處)。

真假虛實,蓄谷鬆散;線有安危,主分內外; (八種力學分:真力,假力,虛力,實力,蓄力,谷力,松力,散力;而人體的線有安全線與危險線,我們歸納為內門線和外門線)。

頂位定位,得不追手;拳入三關,任我行走; (在打時頂位讓對方無法發力,定位打擊對方中線,得手之後切勿追加招式;拳入對方三關《手腕開始到肩膀的三個關節》時,對方中線已經可以任我們去打)。

馬有五敗,十者九壞;演挾跪撐,攤身最慣; (馬步身法如果有差錯的話,十個人有九個功夫不行;假裝挾制對方,實際是半跪撐掌,而防禦時,轉馬攤身最為習慣)。

敵手行橋,必須落馬;蹬腰作勢,為搶內門; (敵手橋攻擊,不能上馬,也就是不能起腳;蹬腿時要有腰做勢,其次是腰有時做勢,是為了搶攻對方內門)。



2. 什麼是梅花樁

梅花樁,又名梅花拳,簡稱梅拳,是立於樁上練習的一種拳術,也常用來作為基礎功練習。

梅花樁所用木樁,直徑3~5寸,下半截埋在地下,上半截高出地面 3尺3寸,樁與樁之間的距離前後為3尺,左右為1尺5寸。隨著功夫不斷增進,樁要不斷加高,有的加高到 5尺;也有人以磚塊代樁,先在平磚上練習,再站橫磚,進而站立磚。布樁講究上應天象,下合地時,中合節氣,如"北斗樁"(又名七星樁)、"三星樁"、"繁星樁"、"天罡樁"、"八卦樁"、"五行樁"、"九宮樁"等。

梅花樁,因立於樁上練習,故有別於諸拳,也不同於南拳中的梅花樁拳套,其難度遠非地面練習比,練起來要求式正勢穩,要建立嚴格的動力定型。梅花樁最適合兩人以上的集體練習,眾人圍成一梅花狀,忽開忽合,伸縮無定,饒有興味。其套路除五式固定外,無一定型,其勢如行雲流水,變化多端,活而不亂。

3. 小架梅花拳五勢都要注意什麼,怎麼站好

梅花樁五勢分為「大、順、拗、小、敗」五個姿勢,按五行的屬性,分屬「金、水、木、火、土」;在五臟則分屬「肺、腎、肝、心、脾」。

大勢要求兩腿三七勁,含胸拔肋,一拳平伸,沉肩墜肘,一拳上舉於耳後,兩拳眼意念相對,意在上方。肺居上焦,在胸腔兩側,主氣,司呼吸,使清氣得升,濁氣得降,通調全身氣血運行。\此勢「含胸拔肋」,有助於加強肺的呼吸運動。

順勢要求弓步平膝跨,與地面九十度垂直,兩臂前後平伸,拳背微往後擺,挺腰含胸拔背轉頭,氣沉丹田。腎居下焦,腰為腎之府,氣歸丹田而滋養雙腎,腎主納氣,加強呼吸深度。腎藏精,化生元氣。元氣推動於人體的生長發育,逐漸激發了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

拗勢要求兩臂伸直,一腿內扣,一腿蹬直,腳跟外旋。轉動雙肋,有助於雙肋經絡氣血運行。肝居中焦,肝經循行「肝足厥陰之脈,循陰股,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與督脈會於巔」,經氣通過肝經,肝受養,肝暢情志,肝藏血,主疏泄,調氣機,此勢有助於調節血在全身的分布。

小勢要求身體呈單重力,一拳平伸,沉肩墜肘,一拳置於耳後上方,胸做含,意在胸中。心居上焦,主血脈,主神志,主宰人體生命活動。\胸為心之所在,意在胸中,加強心經氣血運行。

敗勢要求列身拔肋,兩臂伸直,意在脊中,脾居中焦,位於脊中,經氣仍暢,脾氣受養,脾統血,主運化,脾能運化水谷,此勢有助於把食物的精華運輸到全身。

五臟之中,心為君主,肺為華蓋,脾為後天之本,肝為將軍,腎為先天之本,五臟藏精而不泄。梅花樁久練可令五臟調和,陰陽平衡,化生精、氣、神,使氣旺,精盛,神足。

古人對此有精闢之語:「精養靈根氣養神,養功養道見天真。丹田養就長命保,萬兩黃金不與人。」又雲:「人命在己不在天,保精養氣可延年。何須外煉金丹葯,梅花五勢頤壽丹。」

這五個動作交替變化,就是梅花拳!
另:
大勢屬金,須涵胸拔背,氣斂丹田,靜以觀動,借勁使勁,或曰順人之力借人之勢也。順勢屬水,其變化歌曰:順勢展開一條線,四路來人能改變,手眼身法步等。拗勢屬木,靜勢則斜身拗步,動作橫走豎撞,迎風掌、斜身截步等又為此勢中之得意手也。小勢屬火,站開其穩如釘,其變化尤多矣,刁拿鎖帶,踢趟撥縮,勾掛踩蹁,摧腿截腿尤為其特長矣。敗勢屬土,千變萬化,以快為其母,敗中取勝,是其良技也。
再另:
大勢變化
氣練丹田站當中,留神細看來人形。
南來順他向北往,東來順他向西行。
見勁使勁借他勁,不可爭力逆進行。
順勢變化
單鞭伸開一條線,四路來人能改變。
一變昆錘掛裹手,二變豁山錘當先。
三變手眼身法步,四變掃腿帶地盤。
拗勢變化
拗勢伸開似龍形,合肩扣步走西東。
橫走豎撞迎風掌,斜身拗步令人驚。
左翻右轉橫擺腿,栽捶快捶不留情。
小勢變化
小勢站穩賽如釘,踢點截撞似猴形。
刁拿鎖帶靠身肘,勾掛踩蹁步法精。
摧腿劈腿迎風腿,上下變轉快如風。
敗勢變化
敗勢伸開回頭看,左劈右扣隨時變。
前後左右撐拔腿,前劐後挑上下翻。
腳打七分手打三,千變萬化快為先。

4. 梅花拳六爐香的先後順序

1、起勢:起身立定,雙手合十,然後右腳向前跨出一步,同時將雙手分開成開花手姿勢。
2、擺枝:左右手同時向兩側分開坦態擺出一條直線,代表擺枝兆信前。
3、兜肘:右手向後輕輕推出,同時左肘跟著向後兜出族清,形成判斷敵方攻擊的防禦姿態。
4、壓掌:雙手向前平伸,掌心相對,代表壓制敵人。
5、進步:向前邁出一步,重心轉移至左腳;同時,雙臂自上而下用力向前壓出,對敵發起攻擊。
6、收勢:退回原位,雙手合十,代表收勢。

5. 梅花拳的梅花拳歷史

梅花拳古稱梅拳,是中國較為古老的漢族傳統拳種之一。《梅拳秘譜》上說:「梅拳之始因年代久遠而不可知,傳雲漢時已有,至今已有百餘世矣。」 梅花拳也叫梅花樁,是干支五勢梅花樁的簡稱,屬昆侖派。據梅花拳經典《五護綱領》記載:「周昭二十五年,古佛生焉,居伯陽(老子)之後,占仲尼之前」。「古佛」即東方離,化名雲磐,住在西域天磐雲程孝縣清靜宮玄金殿,即昆侖山一帶,他創造了兩種拳:一為「八卦」(不是指八卦拳、八卦掌),一為「梅花」。其中,八卦為行路拳,梅花為看家拳。有「出門合八卦」,「回家踏梅花」、「東昆侖八卦神掌,西昆侖梅花神拳」之說。周昭王乃西周第四代君王姬瑕,姬瑕稱王是在公元前十世紀末,也就是說,東方離創拳、傳拳的時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在梅花拳弟子中著這樣一首歌謠:
先有武當後有天
俺比武當還當先
開天闢地治世界
留下樹林和山川
這幾句歌謠充分說明了雲磐始祖創建梅花拳的歷史之久遠。雲磐始祖下山傳拳時,時逢滿山梅花開放。於是,他據梅花五瓣而定五行,取梅花迎寒而放之意,外乾枯而內豐盈,下盤節而上通天。招數似疏而密,伏機而待,變化無窮。具陰陽五行之資,又通八卦之神妙。朵朵梅花又預示著世間每一個弟子,於是,給自己創建的拳命名為「梅花拳」。
梅花拳史上有明確記載的是在公元前479年(周敬王41年),王秋白,齊建文、楚庄明、宋定國、吳龍軍、秦穆和六人創立「梅花五虎拳」。公元前223年(秦王政24年)梅花拳正式立譜,寫成拳譜傳於後人。第一部拳譜叫《五虎七星拳》。梅花拳共有四大譜、四小譜。第一小譜是在公元前208年(秦二世2年)立;第二小譜是在公元9年(新朝元年)立;第三小譜在公元49年(漢光武帝劉秀建武25年)立;第四小譜在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立。
梅花拳至公元1628年(明崇禎元年)有了新的進展,起了更大的變化。四大譜被定為祖譜,祖譜又分為十二小譜,十二小譜又成為十二派。十二在全國迅速發展開來,由梅花精拳改為梅花拳。四大祖譜改為「梅花令」。以「正忠令」為祖。於此,全國的梅花拳共分十二支三大派(三大家),即龍門派、青龍派、金龍派。
從公元前479年至公元1628年,梅花拳已發展至170代;從公元1628年至今,又發展了28代;從公元前面479年至今,全國梅花拳已傳承了198代。

6. 梅花拳的介紹

梅花拳亦稱梅花樁,梅拳。漢族傳統武術拳種之一。為演練方便,專在地面演練較為屬廣泛,稱為落地干枝梅花樁。1梅花拳起始時間,眾說不一。有雲春秋戰國時有之;有雲秦漢時有之;亦有千年矣。2鄒宏義,字光大,清代直隸順德府(今邢台市)人,著名武術家,梅花拳的創始人。本 名鄒宏義字 號字光大所處時代清朝出生地順德府(今邢台市)

7. 梅花樁來源

廣泛流傳在我國河北、山東、河南廣大農村的梅花拳【古稱梅花樁,由於在100根樁陣上鍛煉而得名】是一個源遠流長、古樸而神秘的拳派,它是在明末農民起義的戰亂中公開傳授並興盛起來的。早在1988年之前,我國歷史學家就從文獻和歷史傳說中發現梅花拳在清末義和團反帝斗爭中是發動者和主力。這種觀點立即引起了國內外史學界的注意,但真正能深入了解梅花拳奧秘,卻是1988年年底以後。著名歷史學家路遙教授與梅花拳弟子燕子傑教授等人合作,對河北、山東、河南義和團反帝斗爭激烈或農民起義活躍的地區多次深入調查之後,大量事實證明義和拳就是梅花拳。這個拳派的弟子和許多著名拳師都是歷代封建王朝的造反者或農民起義軍的領袖。這個拳派能在歷史上發揮如此重大的作用並不是偶然的。梅花拳有文場、武場之分,文場敬祖師,研究拳理,他們集佛、道、儒三家學說、周易之理為一體,有豐富的文化典籍世代相傳,修身養性,煉神煉氣,稱為文功。文場老師領導拳派的整個活動,負責教育門內弟子;武場主要進行武功鍛煉,其武術內容豐富多彩,有獨特的練法和風格,一切都與當前流行的武術套路完全不同。它不僅有明顯的強身健體作用,還有極強的技擊實戰能力。他們練武的目的是練形練氣,由外及內,再由內而外,達內外一體,精氣神合一,最後上升到文功。我們調查中就親眼所見,各地許多梅花拳師不僅武藝高強且精通文理,善用陰陽八卦,能行醫治病,他們雖都是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但體健神旺、思路敏捷,能審時度勢,且有一定的人體特異功能。梅花拳組織嚴密,信仰堅定,內部團結,有許多優秀的傳統。如:不準稱王稱霸,仗勢欺人;不準打拳賣藝,賣弄炫耀自己。雖然尊敬祖師,但提倡平等互敬,能者為師,經常交流文理拳藝互通有無。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在廣大農民反對歷代封建王朝斗爭中,梅花拳自然就成了起義軍的核心工具和主要力量。上述社會歷史調查的成果已被人稱為「近代史研究中的突破」,引起了國內史學界、哲學界、醫學界、武術界許多人的密切關注,其部分研究成果我們已寫成專著,在1990年10月召開的「義和團運動國際學術會議」上披露。《梅拳秘譜》是繼梅拳第五代祖師楊炳【清康熙1712年的武探花】所寫的《習武序》【1742年】之後的又一梅花拳武功方面的重要文獻,它的主導思想與精神是和《習武序》一文一脈相承的。由《秘譜》看出,梅花拳武功一開始就要煉神、煉氣、煉形,要求形氣合一、神氣合一,內外兼練。梅花樁的拳法、器械中都要注意陰陽變化、五行相生相剋之理,梅花樁的步法是其武功的精華。無論其拳法器械皆有八方變化,對人進行易理八卦思維的訓練。《秘譜》中所講的內丹,實即梅花拳之文功。關於梅花拳文功與武功之關系,《秘譜》說:「仙煉之則為內丹,武煉之則為外丹,然內丹未有不借外丹而成者也,蓋動靜互根,溫養有法,自有結胎還原之妙。」可見武功為文功之基礎。武功鍛煉的目的是「練形以合外,練氣以實內,內外合一堅硬如鐵,自成金剛不壞之體,則超凡入聖上乘可登,若雲制敵猶其小焉者也。」因此武功鍛煉主要還是修身養心,先固根本。《秘譜》精闢論述了梅花樁的健身與技擊、和與戰的關系。《秘譜》說:「積精以化氣,積氣以化神,結於丹鼎,會於黃庭,靈妙不測,剛勇莫敵,為內丹之至寶,氣力之根本也。」又說:「氣無形屬陽而化於神,血有質屬陰而化於精,神虛故靈明不測變化無窮,精實故充塞凝聚堅硬莫敵,神必藉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氣力乃成。」在梅花拳門內由武功鍛煉基礎上所提煉出來的文理,被稱為是培養「大將」之才的學問。梅花拳弟子們常說:「拳打腳踢小把戲,唯有文理通天地。」《秘譜》認為:「天地之道不外陰陽,陰陽轉結出自天然。」人秉陰陽之氣以生乃一小天地,拳勢之一陰一陽轉結承遞無不合陰陽造化之理,故能生生不窮,無有止息。梅花拳拳法「本陰陽之理、太極之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一氣貫串,剛柔相濟,步隨身換,氣隨意發,蓄勁如開弓,發勁似射箭,知寬知窄,隨高就底,靜之如山嶽,按之有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動之似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圓耀如三光。」梅花樁之八方行步疾箭躥跳,拗步斜身,橫走豎撞,左右翻轉。前後掃蹬,靈活多變,包羅萬象,正如《秘譜》所說:「走如風,站如釘,仰之彌高,俯之彌深,進之則長,退之則促,隨東就西,聲左則右,知己知彼,則百戰百勝。」以上所述拳法如此,陣法、兵法亦是如此。如此鍛煉怎能不啟迪人之深思,開發人之智慧?《梅拳秘譜》雖系民間手抄本拳書,卻是本才華橫溢的佳作,不但其文字精美,可順口成章,且寓意深遠意味無窮,足見作者不但武功高超,也精通梅花樁文理。否則,不可能有此過人的才智和坦盪的胸懷。《梅拳秘譜》雖以氣論為主導思想,但在其主要篇章中,如《渾元論》、《聚氣論》、《聚精會神氣力淵源論》等及其他篇章的某些論點中,其理論的深度早巳超出了以太極學說為基礎的氣論水平,成了今天指導練功者使拳法進入神化之境的理論基礎。在《梅拳秘譜》的《收肉變色論》一文中說:「收肉原本作咽肉,近日問之同鄉,皆雲萇先生吸氣則頃刻大瘦,故曰咽肉也。」可以知此秘譜是清乾隆年間,與當時著名武術家萇乃周同鄉之人所作。據近代歷史學家考證,清乾隆年間梅花樁已傳至第五至八代,其弟子及影響已遍布河北、山東、河南一帶的廣大農村。因此萇乃周之萇家拳也是梅花樁武場中之一支,因其沒有文場共存,而漸不知梅拳之事。梅花拳在清代一直是被封建統治者鎮壓的,因此該派拳術也一直是在民間秘密流傳的,這也是梅拳的理論一直不能與世人見面的重要原因。《梅花拳秘譜》是梅花樁武功的重要文獻,我們正在學習它、研究它,望梅花拳弟子們對前輩師爺們留下的這一寶貴財富盡力珍惜、愛護。

8. 啥是梅花樁

網路轉載:應是韓師爺在北京弟子所寫。

「梅花拳」簡稱「梅拳」,因過去練功技擊在樁上練習,所以又叫「梅花樁」,全稱「干枝五勢梅花樁」。後來由於時代變革,栽樁百根以上,造價高,又費事,改為以磚代樁,再後來乾脆在地上演練,故又叫「落地干枝梅花拳」。因其師徒關系密切,重於尊師愛徒,師徒如父子,故有「父子拳」之稱。
梅花樁拳是干枝五勢梅花樁的簡稱,也叫梅花拳,是我國比較古老的拳種之一。梅花拳老師講:梅花拳創拳於西域昆侖山,系昆侖山派拳系中的代表拳種,留有百字聖語為傳代之陛。梅花拳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擊手法。過去,梅花樁是以家傳方法在民間沿襲。到了明、清時代才在我國冀、魯、豫一帶逐漸廣泛流傳開來。由於它有豐富多彩的拳術套路和器械套路。並且步法奇巧、瞬息萬變,同時以技擊為主,所以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據梅花樁拳師祖祖輩輩師承,梅花拳的一種獨特練功方法,即不論是練功還是技擊,都在樁上進行。在長方形的拳場上,按照套路,每步一樁,約栽樁百根,隨著功夫增長,樁子也慢慢加高

在梅花樁基本套路之中,樁步五勢、大勢、順勢、拗勢、小勢;敗勢是靜止的拳勢,是訓練全身之力和全身之氣的主要手段;左右對稱的拳勢宛如盛開的雙瓣梅花。而行步三法,扎法、撤法、擺法又是練習忽進忽退、忽上忽下、行東就西,靈活多變的步法。它是能使敵人如墜人五里霧中而不能辨其方向的步法,它又宛如梅樹干支,行步三法把樁步五勢巧妙地聯系起來,交替出現,動靜相間,故得名干枝五勢梅花樁。

由於時代的變遷,栽樁花費太大,漸漸由在木樁上改在地上練功,但它仍然保持了原來的套路風格和招法,故又有「落地干枝五勢梅花樁」之稱。後來又由後百代第八代的祖師張從富由大架練法改為小架練法,人們講大架不大、小架不小(指的是拳勢的動作姿勢),所以目前民間流傳的梅花樁中有大架和小架之分。

民間還有一種傳說,一年四季春為首,梅花又是春天最早開放的花朵,真是「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意思是梅花拳歷史悠久,經過了風風雨雨,戰嚴寒傲風霜,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拳種,因而又用梅花的五個梅瓣象徵梅花的五個基本拳勢——大勢、順勢、拗勢、小勢、敗勢,故得名五勢梅花拳。

另有一種帶有神奇色彩的說法。據說梅花拳創始人住在西域的昆侖山上,那裡滿山遍野都是梅花,金碧輝煌的靈光寶殿掩映於梅林之中,一派梅園仙境。傳說收元老祖下山傳授拳法時,漫山間梅花忽鋪大道,樹上的朵朵梅花對應著世間的每個弟子,故稱梅花拳。目前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帶有功法特點、紀念特點、地域特點的梅花拳名稱的由來就十幾種之多。

梅花樁技擊分為:上、中、下三盤。上盤:刁、拿、鎖、帶、勾、摟、抱、打、崩、挑、劈、砸。中盤:沾、粘、連、隨、吸、卸、柔、化、推、托、領、帶、輾、轉、扭、蹭、挨、膀、擠、靠、偎、身,靠、打。下盤:踢、點、截、撞、勾、掛、踩、蹁、跌、撲、滾、翻、前後掃趟,左右撐撥,它打的是「一身之法」。身體的每個部位在技擊之中都起作用。

梅花樁技擊術中之奧妙莫過於步法—叫乙方步,又名群步。有大八方、中八方、小八方之別,看敵何方來以何方應之。小八方落三點,中八方落五點大八方為亂點。八方步可進可退可攻可守,動若鵠鷹搏兔,靜如處女守身,腳隨手出,步里藏拳。

梅花拳的功法是內外兼練的,它要求做到外要練形,內要練氣,以達到形氣合一、內外一體,練至渾元一氣的程度才算武功養成。練形,梅花拳稱為練「表」,也就是指人體表皮的,有形的、形態的修煉,即俗話講的「筋、皮、骨」,並把練表稱為「外丹」。「外丹」練成,若繼續不間斷地演練,至練到「心與意心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能氣隨意發,力隨氣使,剛柔並濟,一氣貫穿而達到「氣化」的程度,則可謂「內丹」養成,也就是俗話講的「內練一口氣」。梅花拳理認為「內丹」沒有不藉助於練「外丹」而養成的,梅花拳練「外丹」稱作武練,練「內丹」稱為文練。「外丹」與「內丹」練成而後與敵人搏鬥時便可「行氣,與人交手之時,觸人肌膚,堅剛莫敵者為形,而深入骨髓截斷營衛則在於氣」。

五勢梅花樁的器械很多,而且多為左右兩面相稱使用,動作與拳術一樣朴實大方,招無空去,藝無空回,進退騰挪,瀟灑自如。五虎神鉤、膛耙、虎平拐、九環錫仗、棋盤大槍、落子槍、兩桿仗、梅花雙刀、提戟、文棒、攔馬撅、春秋大刀等等,都是梅花樁拳的代表器械。

著名武術家、梅花拳後百代第十六代傳人韓其昌先師由河北省將梅花拳傳至北京。目前梅花拳在北京已繁衍了五代。他不僅承接了梅花拳收徒嚴謹的制度,而且注重習武人的天分和習武人的品德操行的考查。常人拜師學藝須人三道門。何為三道門呢?三道門乃是根據習武人的品格、為人以及習武者的悟性、毅力、意志、進境,經門派長者考察,分三次拜師入門。人第一道師門有引師引薦,此前尚須苦練三年基本功和基本套路(拉架子)。經過這個過程的考驗,認為習武者為人厚朴、正直、練功,認直刻苦,不畏艱辛,確系可造之材,方允許正式拜師,此為第二道門。其後師傅才授以梅花拳中出神入化的招數及其變化,包括各種兵器、暗器的使用。這時師傅再進一步考察,根據習武者的品德和情操及其武功長進的程度,確定是否准其人第三道門。一旦進此門,便可得窺堂奧,斯時師傅將授以梅花拳之精華。如:秘不示人的步法、身法及其上、中、下三盤打法精奧。入第三道門而後習武者的功夫便可達到上乘。習武者不獨研習梅花拳拳法中的氣功、技擊秘訣,出師前還得通過「打贏拳」和「打攻拳」的實踐考驗,如能力戰過關,始可出師,所以梅花門中有「梅花拳門不收空徒弟」之言。武德不好,不尊敬師長,不認真練功是不可能學藝上身,成為梅花拳真正門人的。

梅花拳派中的運轉機制也頗值得稱道,其特別重視武德的培養自不待言,習武一旦入門後,便可遍師門派中各位身懷絕學的高人,非獨經事一師而足,又派中流傳有「,珍珠倒卷簾,徒弟倒把師父傳」之言是指如某人習藝有創見、存建樹或悟出秘訣、絕技,門派中人不論拳份高低,皆可向其討教,共同切磋,絕不會有高尊低就之患。正是這種齊心協力,互相提攜的敬藝品格和精益求精、鍥而不舍的求道精神,使梅花樁拳道日益恢弘精深,終於成為武林矚目的一個拳派。

武術作為文化的—部分,是與祖國命運緊密聯系的。戊戌變法失敗後,帝國主義列強根據他們在中國劃分的勢力范圍,在政治上、經濟上瘋狂地進行侵略和掠奪,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反抗封建王朝和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梅花拳的先祖曾多次引領農民起義。如白蓮教首領之一馮克善、義和團首領趙三多,均為梅花拳的傳人,而趙三多所領導的一支義和團多為梅花拳的門人。周恩來同志在《北京各界歡迎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1900年爆發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掀起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二次革命**,這次偉大的運動,是50年後中國人民偉大勝利的奠基右之一。」可見義和團與梅花拳的愛國主義斗爭是值得自豪的。義和拳和梅花摯的歷史淵源,也應該被廣大群眾所了解。

義和拳(義和團)即梅花拳的別稱,這一點已得到史學家的一致認同。為了進一步弄清梅花拳和義和拳的源流及相互的關系,我查閱了許多有關歷史資料,在印證了山東、河南、河北一帶的梅花拳即義和拳的同時,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那就是被當今武術界推為對戳腳拳的形成創立有過傑出作為的近代武術家、農民起義首領之一馮克善原來出自梅花拳門派。

據嘉慶十八年(1813年)直隸總督那彥成上呈鈞一份奏摺《拿獲唐鬍子由》所附的《唐恆樂供單》稱:「據唐恆樂供:滑縣朱兆村人,年六十二歲,賣葯生理,並不習教。平日會打梅花拳;是同村人齊大壯徒弟。齊大壯說過康熙年間有滑縣人楊炳,是武探花,做過京營都司,會打這拳。他是向楊炳學的,齊大壯已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間病故。馮克善是我徒弟,也會拳棒。(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藏《宰機處,錄副奏摺農**動》卷2392第2號,轉引自義和團運動史研究會編《義和團運劫史論文選》162頁)『這段材料應是完全可信的,因為很難設想一個清廷總督會把一個農民起義首領的訛偽不實的口供呈皇上御覽,以此觀之,楊炳也是一代梅花拳高人。

楊炳出生於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一個農民家庭,父楊達,祖父楊士興。楊炳先於「康熙戊子科(公元1508年)中舉人」。當他回到家鄉時,直隸大名府內黃縣儒學教諭石日瑞和儒學訓導王希堯親送刻「劍奇鞭蓉」賀匾,後又被授為武探花「二等侍衛」。他七十一歲時撰寫的《習武序》成為梅花拳經典之作之一,顯見功力非凡。有些學者。以為楊炳是梅花拳的第一輩,並以為梅花拳術是由他編排研製的,實為不確。因為他們從研究義和拳角度出發而旁及梅花拳,對梅花拳自身的淵源卻鮮於論證探究。事實上,梅花拳歷史悠久,今日尚健在的老一輩梅花拳高人以及傳衍於梅花拳門人中的系譜足證此點;至少楊炳不是梅花拳的開山祖師,恐怕當列為一百餘輩的人物。梅花拳之顯露於世,名聞於世;實是因為義和團運動這個契機。梅花拳歷代收徒傳藝十分嚴格,非品格崇高、操行貞潔者不授以精深課業;又因梅花拳一直以家傳形式在民間悄悄傳衍,故它的名聲也不如其他門派那麼顯赫。然而它特有的藝和德的深厚恢弘的內涵卻使此門愈演愈進而長盛不衰,及至楊炳時候已達相當高境界。楊炳後來將拳藝傳給齊大壯,齊大壯又傳給唐恆樂,唐恆樂又將拳藝傳給了馮克善。

唐恆樂傳徒甚多,門下弟子武功精絕。據唐恆樂本人講:「我是滑縣東南二十里朱召村人。年六十一歲,長子唐會元,次子唐魑元。我在家開葯鋪為生練習梅花拳;嘉慶五年正月內,同縣的馮克善來要學拳,就拜我為師。……我並末入過教,我是馮克善教拳的師傅不是傳教的師傅。」唐恆樂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為官府所執,時年62歲,以歲序推之,馮克善當已出師;盡管楊炳只是作為同時代梅花拳高人之一,但他和他那一支的傳人已說明梅花拳於斯時斯世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如果以楊炳作為他傳衍的梅花拳一脈公開流行於世以後的第十輩高人,那麼齊大壯該為第二輩,唐恆樂為第三輩,馮克善則為第四輩。以後門眾一直不減,拳風尤熾,代有高人出之,現今之梅花拳高手均可記認。

至於馮克善後來的行蹤下落,據劉景山演述,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戳腳》一書中第二編「戳腳介紹」稱;「1813年冀、魯、豫接合地區爆發的天理教農民起義被清廷鎮壓後,其領袖之一的馮克善(又名克敏、凱克,河南人)和其部將楊景、唐有義在獻縣被捕,越獄後化裝成少林寺雲游僧人隱匿於河北省饒陽一帶,經段老緒接待,馮等三人先後在饒陽縣、深縣、蠡縣、固安縣,幾個村莊授藝達二十餘年。」

馮克善為何在河北省饒陽、深縣、蠡縣一帶傳授的是戳腳拳而不是梅花拳,因為學識尚淺,史有未稽,就不得而知了,姑存罔待考,亦伏待有識之士撰文論證之。

熱點內容
茉莉花的香味功效 發布:2024-11-30 02:47:06 瀏覽:757
康乃馨黑白手繪圖片 發布:2024-11-30 02:46:54 瀏覽:523
玫瑰玉露丸 發布:2024-11-30 02:33:20 瀏覽:429
鈴蘭花百科 發布:2024-11-30 02:13:26 瀏覽:619
外出盆栽 發布:2024-11-30 02:13:25 瀏覽:575
鉤針玫瑰花朵視頻教程 發布:2024-11-30 02:12:42 瀏覽:833
六盤水梅花山景區圖片 發布:2024-11-30 02:01:10 瀏覽:532
金荷花紅銀鑽 發布:2024-11-30 02:00:14 瀏覽:177
美甲玫瑰雕花 發布:2024-11-30 01:56:12 瀏覽:105
日本永生花藝 發布:2024-11-30 01:52:09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