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刺兵器
❶ 梅花十一的武器叫什麼
梅花十一是刺客,屬於敏捷型的,用的武器也是飛鏢之流
❷ 古代女生使用的兵器有哪些
女子防身一般武器為九節鞭 ,峨眉刺 ,短刀 , 匕首, 鴛鴦刀(就是一長一短),短劍 劍器(就是雙劍在中間連上)。 暗器一般用袖裡箭 ,飛蝗石 ,金錢鏢, 鞋頭劍, 飛針 ,機簧類暗器等等。
❸ 評書中的兵器及暗器
好嘞只講主角
《白眉大俠》徐良-- 金絲大環寶刀、青龍劍、
緊背低頭花裝弩 墨玉飛蝗石 飛鏢 袖箭
梅良祖-子午盤龍梢
之中:十大神兵利器
碧血鴛鴦劍
雙龍飛鎖
三尖匕首鉞
佛光劍
閉月羞光掃魔劍
青龍劍
金絲大環刀
金絲龍鱗閃電劈
亮銀盤龍戟
血手飛鐮
《三俠劍》 勝英--魚鱗紫金刀
三支金鏢壓蓋l綠林,甩頭一子定乾坤
諸葛山珍--
五毒梅花針
飛天玉虎 蔣伯芳 --亮銀盤龍棍
《連環套》 竇爾敦 --三節棍
《七俠五義》 展昭-- 兵刃為上古名劍巨闕
歐陽春- 歸靈寶刀
沈仲元--厚背尖刺雁翎刀
❹ 漫畫里的武器有哪些
槍矛:暗夜 梨花 霹靂刑天之逆 五虎斷魂 飛龍在天
斧鉞:破魄 肅魂 無敵 五丁開山 元神禁錮 護法滅魔
劍:魚腸 倚天 湛盧 魏武青虹 靈犀神劍 四法青雲
雙短劍:陰陽 月光 靈蛇 金龍雙剪 連理雙樹 祖龍對劍
飄帶:彩虹 流雲 碧波秋水 落霞晃金仙繩 此最相思
爪刺:撕天 毒牙 胭脂 九陰勾魂 雪蠶之刺 貴霜之牙
扇:太極 玉龍 秋風 畫龍點睛 秋水人家 逍遙江湖
魔棒:滄海 紅蓮 盤龍 降魔玉杵 青藤玉樹 墨玉骷髏
錘:八卦 鬼牙 雷神 混元金錘 九瓣蓮花 鬼王蝕日
鞭:龍筋 百花 吹雪 游龍驚鴻 仙人指路 血之刺藤
環圈:如意 乾坤 月光 別情離恨 金玉雙環 九天金線
刀:冷月 屠龍 血刃 偃月青龍 曉風殘月 斬妖泣血
破風刀
斷水刀
屠龍刀
無影劍
湛瀘劍
軒轅劍
龍膽亮銀槍
虎頭湛金槍
一丈威
異彩神弓
鳳舞神弓
騰龍神弓
仁者社杖
降魔神杖
開山刀
斬馬刀
戮神刀
碧血劍
金蛇劍
誅仙劍
神威烈炎槍
五虎斷魂槍
五毒透龍槍
血羽神弓
藍電神弓
冥王神弓
隱魔杖
血玉魔杖
無天魔杖
游戲里的也行吧?
閃電刀 正派 弒魔刀
寒鐵刀 邪派 攝魂刀
百戰刀 正派 弒魔刀
白月刀 邪派 攝魂刀
青龍刀 正派 弒魔刀
破仙刀 邪派 攝魂刀
深淵刀 正派 弒魔刀
城碧刀 邪派 攝魂刀
飛翔刀 正派 至尊刀
斬魔刀 邪派 幽冥刀
百魂刀 正派 至尊刀
磐龍刀 邪派 幽冥刀
渤海刀 正派 至尊刀
血吟刀 邪派 幽冥刀
天劫斬 正派 屠龍刀
金玉花翎刀 邪派 滅世刀
破天奪命刀 正派 屠龍刀
玄鐵墨魂刀 邪派 滅世刀
紫金盤龍刀 正派 屠龍刀
金剛破天斬
血鋒劍 正派 至聖劍
赤火劍 邪派 奪命劍
天命劍 正派 至聖劍
神影劍 邪派 奪命劍
寒月劍 正派 至聖劍
血魔劍 邪派 奪命劍
青魄劍 正派 至聖劍
血河劍 邪派 奪命劍
流光劍 正派 天人劍
斬玄劍 邪派 邪靈劍
新月劍 正派 天人劍
赤朱劍 邪派 邪靈劍
天地劍 正派 天人劍
逐日追風劍 邪派 邪靈劍
清風落英劍 正派 無我劍
天魔流星劍 邪派 狂魔劍
青月飛虹劍 正派 無我劍
碧海狂靈劍 邪派 狂魔劍
霸者之劍 正派 無我劍
惟尊劍 邪派 狂魔劍
月影槍 正派 玄武槍
龍泉槍 邪派 鬼槍
天鋣槍 正派 玄武槍
魅焰槍 邪派 鬼槍
七星槍 正派 玄武槍
噬魄槍 邪派 鬼槍
益宣槍 正派 玄武槍
玄冥槍 邪派 鬼槍
九龍槍 正派 英雄槍
天誅槍 邪派 衍魔槍
神慧槍 正派 英雄槍
吟血魔槍 邪派 衍魔槍
磐龍破魔槍 正派 英雄槍
滅世斷魂槍 邪派 衍魔槍
追月流星槍 正派 霸王槍
八卦太和槍 邪派 地獄槍
翠玉金剛槍 正派 霸王槍
追魂衍魔槍 邪派 地獄槍
天人神槍 正派 霸王槍
天魔神槍 邪派 地獄槍
雁離杖 正派 濟世者
血仙杖 邪派 巫醫
九錫杖 正派 濟世者
九天杖 邪派 巫醫
火欲杖 正派 濟世者
鬼泣杖 邪派 巫醫
龍骨杖 正派 濟世者
赤魔杖 邪派 巫醫
鬼頭杖 正派 活菩薩
冥蛇杖 邪派 修羅醫
寒龍杖 正派 活菩薩
萬絕神杖 邪派 修羅醫
聖天神杖 正派 活菩薩
蝕天魔杖 邪派 修羅醫
行者杖 正派 玉達摩
修羅杖 邪派 血羅剎
辟邪之杖 正派 玉達摩
羅剎之杖 邪派 血羅剎
太乙神杖 正派 玉達摩
無極魔杖 邪派 血羅剎
這是神兵玄奇里的武器和咒語
十大神兵
天晶
天晶劍訣:光耀眾生、電閃雷轟、火鳳翱翔、風行萬里、地蘊無窮、天龍潛影、月煌虛引、日照無華
五色遺招:紅日當空、紫電翻雲、青雷靈動、藍天長空、黃道破曉
天心劍勢:天情劍柔、天靈劍幻、天意劍絕、天道劍淵、天愁劍亂、天仁劍極
神魔同體訣:善惡聚、正邪會、神魔合
使用者:南宮問天,豪傑
介紹:最強的神兵。天晶是最強的神兵毋庸置疑。這從本身功力不是最強的問天,用了它就成了天下第一就可以看出來。從最後問天父子對決看來,天晶分開用的威力已經很強了。問天還能產生天晶神甲,這可是唯一有「禮品」贈送的神兵啊。完美天晶的威力超恐怖,就連邪帝都要躲到一水隔天和武勇「保存實力」。所以天晶是最強的。(女媧狂笑中:「饒你精似鬼,還是得喝老娘的洗腳水!」)
人物介紹(南宮問天):一身成就百戰成,天降大任掌天晶。逐鹿東西乘勢起,除奸縱橫留英名。劍伏魔子只憑愛,恩收悍妻總關情。貴而不富隱者趣,一席小炒慰平生。
虎魄
七大限:破海、山崩、風暴、冰雹、烈火、滅地、吞天
使用者:牛郎,豪霸
異能刀法:帝恨滔天 星宿逆亂 疚瘋嘯鳴 無妄翼動 ????(第五個是裂天破地的) 悲怒離風 虛無幻海 執念魔輪 魔眼迷蹤 十全魔刀---感謝4樓的朋友提供
使用者:異魔·牛郎
介紹:最害人的神兵。虎魄禍主確實名不虛傳。回看用過它的人,蚩尤、絕天機、凶閻王、炎神、燕王、牛郎、狂王。這幾位主最後要麼粉身碎骨,要麼武功全廢,只有蚩尤最後算是有個好結果(蚩尤:靠!老子是大神啊,拿那些垃圾跟我比,小樣!)。可憐的燕王,就因為用了會虎魄,最後還是讓人給滅了。(燕王:「我要寫個慘字…………」)。邪帝還算是活到了正傳結束,不過到了「神前」,邪帝最後也沒逃脫虎魄的詛咒,化為飛灰了……(邪帝:「我回火星了,地球是很危險滴!」)
人物介紹(牛郎):鐵劍縱橫美少年,立志揚名天地間。棄道從惡僅為雪,人魔合一隻恨天。六限學成尚自省,十全盡齊已臨淵。浪子回頭末路時,痴情一縷化飛煙。
噬魂
地煞奪魄棍:一魄兩散、旋魄絞肉、奪魄抽筋、裂魄碎骨、摧魄破腦、陰魄絕代、七魄噬靈
天羅噬魂棍:凶魂百劫、瘋魂千滅、天魂萬噬
羅剎魅神功:三界滅絕、九幽冥空霸、九霄雷霆霸、鬼斧劈、電光攫、流星貫、熒火轟
使用者:宗主
介紹:最善變的神兵。說噬魂最善變,是指它原來是如此的凶邪,彷彿用了它的人都會成為大邪魔。可是到了宗主手裡,完全被宗主的豪氣和霸氣降伏,一搖身變成了正義的天神兵。最後在和前恐怖主義領袖邪帝的斗爭中壯烈犧牲,退出了天神兵的歷史舞台,再出現已經淪為地神兵了。(噬魂望著羅剎:「對不起,我是卧底!」)
人物介紹(宗主):一水隔天戰意焚,流星劃空貫日輪。噬魂斷臂碎戰鎧,羅剎浴血染征塵。大限早至空遺恨,敗者偷生枉為尊。顛峰一戰成絕響,不負最強霸者魂。
十方俱滅
十方奇招:離火燎天、地水破軍、乾坤巽風、坤侖斷岳、震雷霹靂、澤地歸元、地轉星移、終日乾乾、天滅地絕、十方俱滅
上天下地至尊功:天罡氣決之五行互克·無盡亂舞、地霸氣決之陰陽玄剛氣、至尊功之純陰玄氣·烈陽剛氣
使用者:燕王
介紹:最忠誠的神兵。十方俱滅是燕王最忠誠的朋友,燕王從中領悟了大智慧和十方奇招,十方俱滅也在神兵的世界中一直表現不俗。可惜燕王太經常受傷,難得有完全狀態,不然十方俱滅應該有更好的表現。(燕王:「有了十方俱滅,我真想再活五百年!」)
人物介紹(燕王):半生運籌為稱皇,絕情絕愛圖自強。五行齊施破天地,十方隨心轉陰陽。除魔不盡枉有恨,衛道縱死俠骨香。捨生取義一笑之,智星不滅耀穹蒼。
神農尺
菩提證法神功:紅菩提之文殊天尊之六道萬行御風雲、黃菩提之千手觀音之觀音千手震乾坤、藍菩提之孽海龍王之神龍現爪誅妖魔、黑菩提之忿怒明王之雷霆忿怒破虛空、紫菩提之大日如來之四方如來氣無量
天外逍遙篇:氣游天地、意守乾坤、神馳物外、逍遙無極
使用者:南宮問天
介紹:最累的神兵。同樣是神兵,神農尺一個人打兩份工,既要殺人,也要救人,真是累的夠嗆,所以經常鬧鬧罷工什麼的。(之所以把「菩提證法神功」放在這里是因為問天在使用神農尺的時候使用這招的頻率最高)
鳳皇
神斧訣:一斧斬破江河斷、二合縱橫天地分、三三不盡乾坤轉、四分五裂風雲變、五嶽排山驚天勢、六道無常穹蒼滅
使用者:火鳳凰
介紹:最無辜的神兵。明明是正義的天神兵,卻因為可以融化息壤而成為過街老鼠,被幾個神兵、魔兵聯合痛扁。沒辦法,最後只好下崗,做了器官捐贈。(鳳凰:「我比竇娥還冤啊~~~~」)
太虛
四象奇功:烈風轉、暴雨旋、暴雷射、急電破
使用者:西城秀樹
介紹:最郁悶的神兵。原來是皇者之兵的太虛,卻落到了丑樹的手裡,你說能不郁悶嗎?除了剛出場威風了一次,以後幾乎是人見人欺。好不容易重生,最後又讓人給砸了,真是我見猶憐。(黃帝:「啊!我的太虛!啊!我的軒轅通天勁!」丑樹:「啊!我的智商!」)
神舞
神音三動:鳳翔動、龍騰動、神音動
使用者:樂娃,問菜
介紹:最柔弱的神兵。太虛的夫妻檔,在樂娃手裡同樣人見人欺,問天和鐵心用時也沒好果子吃,最後背叛革命跟了問菜,還是逃脫不了粉碎的命運。(神舞:「我是女生!」)
驚邪
使用者:滅蒼生,北冥雪
介紹:最沒表現的神兵。驚邪代表公正,可是現實中它好像沒什麼原則,很多時候在「助邪」。助就助吧,也沒有繼續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除了能搭玄網,驚邪好像真的沒有什麼作用。(驚邪:「想當年,老子我在天界……」此處省略兩萬字)
天誅
使用者:宗主,靈龍
介紹:最另類的神兵。天誅是神兵里的異類了,它有攻擊次數限制,幾乎不能用來近身搏鬥。天誅在宗主手裡時,還是蠻拉風的。銀法王的那句「中箭者無比強大」,更是為天誅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只是老黃後來越寫越亂,就把天誅打入了冷宮。(大滅唱:「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
十大魔兵
星宿劫+疚瘋
刀劍雙絕:一劍藏空·千刀不盡、百劍無蹤·十刀破極、萬劍歸元·一刀絕空
完美神技:紛紛擾擾斷風雲、蕭蕭殺殺滅紅塵、蒼蒼茫茫碎乾坤
使用者:玄天邪帝
人物介紹(玄天邪帝):俯視群雄百餘年,誰堪舞刀弄劍前。千刀不盡絕空去,百劍無終化歸元。殺伐滅道非本意,橫刃高歌敢逆天。安得正邪存一體,唯我邪帝傲人間。
無妄
心劍神訣:高心訣·心高-劍翔、狠心訣·心狠-劍疾、冷心訣·心冷-劍鏡、清心訣·心清-劍靈、怒心訣·心怒-劍激、雄心訣·心雄-劍猛、仁心訣·心仁-劍皇、通神訣·心忘-劍神-----感謝7樓的朋友補充
劍皇訣:萬眾伏誅、鋒芒傲世、逆我者死、名動山河、劍霸天下、唯我稱皇
使用者:鐵心
悲怒權仗
赤蓋四陽功:火精當空、金鑼普照、曦輪萬千、赤蓋焚城
使用者:滅蒼穹
裂天破地
使用者:阿嬌,阿莎
帝恨
使用者:武勇
虛無魔鏡
使用者:牛郎
執念障
使用者:義正
魔·帥之眼
使用者:魔·帥
十全魔兵
魔劍三式:邪無道、天無盡、魔無神
使用者:南宮太平
其他
閻羅六道魔劫:地獄無涯、酷劫無盡、凌遲無竭、九死無僵、轉世無門
出處:一代
使用者:凶閻王
不死鳥神功:金鵬折翼、白虎剝皮、仙鶴斷頭、神猿削肉、寶象拔牙、靈龜破殼、麒麟分屍、青龍碎角、凰者無敵
出處:一代
使用者:炎神
曇魂鬼法:雲從無定、愁雲深鎖、翻雲覆雨、駕霧騰雲、雲飛魄散、波?雲詭
出處:一代
使用者:曇神
天刀邪訣:分正定邪、歪鋒邪罡、邪淹天地
出處:一代
使用者:南宮鐵膽
裂地蟒神腿:擇肥而噬、昂首吐信、毒蟒橫空、蛇行蟒伏、獠牙絕毒、靈蛇擺尾、巨蟒盤纏、萬毒歸心
出處:一代
使用者:滅蒼生
暗空神訣:蒼狼勢、惡蝠勢、夜鷹勢、冥府修羅、六道戰神·餓鬼道·無間道·櫱盤道·血池道·沉淪道·金剛道
出處:一代
使用者:滅鬼神
萬古冤讎殺:仇深血海、恨怨無邊、仇雲慘霧、冤絕人寰、冤無窮、仇無盡、殺無赦
出處:二代
使用者:狂王
滅神三極·破邪三限:地脈·天擊·人極、力限·速限·無限
出處:前傳
使用者:武勇
逍遙劍法:劍出蓬萊、神光如淵、劍渡銀河、左右逢緣、飛仙摘星、九宵驚神、天經地道
出處:三代
使用者:豪傑,仙劍
寰宇三刀:千刀萬斬絕妖邪、暴風惡旋碎乾坤、開天劈地震蒼穹
出處:三代
使用者:豪傑,天刀
刀劍合並:刀羅劍網、刀淵劍獄、刀霸劍絕
出處:三代
使用者:天刀,仙劍
醉劍:我求我道醉纏綿、世人皆醒我獨醉、千古消愁求一醉、醉在極峰天絕劍
使用者:歌舒行雲
無字真經
出處:三代
使用者:武神通,聖帝,九千歲
聖經神鑒:玄水罡氣、黃土罡氣、白金罡氣、昧火罡氣、修羅血爪
出處:三代
使用者:武神通
魔典秘籙:千手神雷
出處:三代
使用者:聖帝
九千歲自創:聖極輪之星羅棋布·輪回寰宇·輪回轉生、聖極拳、聖紋劍
出處:三代
使用者:九千歲
六絕四象邪功:烈火掌、奔雷拳、疾電指、烈風旋、四象風雷電、四象旋風斬、雷霆震怒
出處:三代
使用者:邪王
烈火神功:火龍伸腰、烈火洪爐
出處:三代
使用者:九烈神君
非常道:神龍探爪、穿山破甲、萬蛇出洞
出處:三代
使用者:天龍子
自由行:御風騰雲
登仙大道:回天大法、冰極寒風、冰仙氣、 震天神指、千手慈航、四方求道
出處:三代
使用者:快活神仙
自由行:乘風而去、飄忽無蹤
十二路神風腿法:大旋風、小旋風、狂龍伸腰、烈旋斬首、暴風烈旋斬、穿雲旋風腿
出處:三代
使用者:包狀
玄陰鬼爪:夜叉探爪 厲鬼招魂 鬼手追魂
出處:三代
使用者:緣雲怪叟
霹靂蒼穹魔功:破海、山崩、風暴、冰雹、烈火、滅地、吞天
出處:三代
使用者:陸寶
素女心經:勾魂舞曲、舞弓神韻
出處:三代
使用者:陸青
奇門天妙法:大擒拿、大團圓、大混亂
出處:三代
使用者:梅頭,梅手,梅腩,梅足,梅臀
太玄神指:指定乾坤、天機莫測、雙鳳朝凰、合縱連環、驚虹一現
出處:三代
使用者:冷智
傲世九劍:劍傲神州、鋒芒貫日、劍指中原
出處:三代
使用者:英雄,黃道乾
霸刀三絕式:吞天食地、十方俱滅、滅絕人寰
出處:三代
使用者:黑王子,豪霸
陰陽令神功:天音神光、陰陽無定、陰陽交泰、陰差陽錯
大悲劍法:小乘佛圈 千手慈航 佛出西天
出處:三代
使用者:絕心神尼,白雲
心劍神訣:仁心訣~心仁劍皇、雄心訣~心雄劍猛、怒心訣~心怒劍激、清心訣~心清劍靈、冷心訣~心冷劍銳、狠心訣~心狠劍疾、高心訣~心高劍翔
出處:三代
使用者:東方問世
天羅三魂:天魂萬噬、瘋魂千滅、凶魂百劫
出處:三代
使用者:金蛟
地剎七魄:七魄噬靈、陰魄絕代、裂魄碎骨、摧魄破腦、旋魄絞肉、奪魄抽筋、一魄兩散
出處:三代
使用者:銀雕
神兵玄奇兵器之最
1.天神兵之最--天晶
天晶的故事也許不是十大天神兵中最精彩的,但無疑是最感人的。女媧以雙腿造母劍,左臂創子劍,內丹化綠珠而成的完美天晶其威力絕對是天神兵中最強的,而且天晶更蘊涵了女媧對世人的愛,她以自己的生命化成的天晶象徵了仁愛之極,永遠守護著大地,關愛著蒼生!
2.魔兵之最--十全魔刀
不用說,大家也知道十全魔刀的厲害,他就像天魔的在世一樣,不但擁有強大的力量,更加具十柄魔兵的異能:無妄的模仿異能,悲怒權杖的分離異能,帝恨的怨恨之火,星宿劫操控時間的異能,疚瘋看穿人心的異能,執念杖的弱化異能,裂天盾的防護異能,破地錘的強化異能。稱其為最實用的兵器,絕對當之無愧!不過從魔崽太平與問天最終一戰可以看出,十全魔刀在威力上仍稍遜天晶一籌。
3.西域神器之最--天令
藤格里利用天令能夠預見乾坤之內的任何招式與事物,武用因為天令而看清楚了拖把嗣暴君的本質,邪帝通過天令預見了武勇將來的神域--武勇道,太平也通過天令得獲邪帝授予第四式神技的招意。天令穿越時空的能力是它的一大亮點,在前傳1,2成兩度使故事發生了峰迴路轉的變化,說其成為神兵中最神秘的兵器實在恰當不過!
4.超神兵--恨魂
恨魂是神兵到現在為止出現的唯一的超神兵,它雖然沒有絕強的破壞力,也沒有奇特的異能,可它的亮點在於它與神兵中兩大絕世高手的的淵源:是問天用噬魂和帝恨的碎片並溶入自己的鳳凰之血所鑄,也是武勇用來與手持天令的邪帝進行顛峰決戰的兵器。這為不是絕強的恨魂增添了一份顛峰武者的傲氣!
5.梵器之最1--滅世神器梵空
說到滅世神器的力量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集合護持,破壞,創造之力,梵空具有最強的「盾」與最利的「矛」,這點與問天「鳳凰的禁招」--不滅鳳凰勢頗有相似之處,同樣是攻守兼備,所向披靡,梵空更是神兵玄奇里所有兵器中唯一將完美的天晶都擊出裂痕的!
6.梵器之最2--創世神器梵輪
一個有滅世之力,一個有創世之法,所以我將梵輪與梵空一樣列梵器之最。雖然梵輪只在前傳2最後三集沖沖出場後就消失了,可其巨大的「體魄」與神奇的力量卻是那麼的令人稱奇。但我認為梵空的亮點並不在於它的奇形怪狀,而在於它是史上最強的三大神域(太平的唯我道,雷帝釋天的無我超我之境,問天的萬我之境)出現之所,更是這三大天人互較高低的地方。神器如此誇張,神域更加強得不可理喻,故事也吹得玄乎其神,更加給梵輪增加了神聖與的色彩,梵輪絕對是神兵中最誇張的兵器。
風雲漫畫中的
劍有:英雄劍——無名#火麟劍——斷浪#無雙劍——老劍聖絕世好劍——步驚雲#◎貪狼劍——破軍#敗亡之劍——易風◎兩極劍——小劍聖大同劍——聖王天下劍——雪子(小劍聖之妻)始皇劍——劍獄絕世魔劍——無爭刀有:雪飲狂刀——聶風天罪——懷空、懷滅#◎驚寂——皇影、神鋒#◎天刃——破軍#巨缺刀——藍武天命刀——武天下大邪王——絕心、易風其中標#號的為屠龍七武器;標◎號的為四大凶器。可能還漏了幾把.
這是特殊傳說里的
【米納斯妲利亞】
屬性:水
性別:女
階級:王族兵器
樣式:掌心雷
外貌:
《兵器型態》銀藍色的掌心雷小槍,大約巴掌小,上面有著深藍色的圖騰花紋。
《人形型態》出場時使用了神廟的雕像當作外型,蛇尾人身大約二十歲上下的女性。
使用者:褚冥漾
【烽雲凋戈】
屬性:冰、火
性別:男
階級:王族兵器
樣式:長槍
外貌:
《兵器型態》中國式的長槍。銀色略帶透明的槍身上有著紅色的圖騰花紋,第二次變化時則是顏色反轉、槍的樣式有些微變。
使用者:冰炎學長。
備註:逆屬性兵器。
【夕飛爪】
屬性:草原
性別:女
階級:一般兵器
樣式:爪
外貌:
《兵器型態》合手長爪,金銅色爪身綠色圖騰花紋。第二次變化顏色反轉、變為大型巨爪。
《人形型態》草原上的精靈,巴掌大小,在鄉間童話中是專門在春秋兩季奔跑原野帶來喜訊的草上精靈。
使用者:米可蕥(喵喵)。
【冬翎甩】
屬性:晝夜
性別:男
階級:貴族兵器
樣式:鐵鞭
外貌:
《兵器型態》多節鐵鞭,黑色鞭身金銅色花紋圖騰。第二次變化時顏色反轉,樣式略有改變。
使用者:葯師寺夏碎。
【破界弓】(破界刀雙生兵器)
屬性:空間
性別:男
階級:貴族兵器
樣式:弓箭
外貌:
《兵器型態》長弓,銀色弓身上有著黑色的圖騰花紋。第二次變化顏色反轉、樣式會改變成雙弦弓。
使用者:雪野千冬歲。
備註:專門切破空間的特殊兵器。
【破界刀】(破界弓雙生兵器)
屬性:空間
性別:男
階級:貴族兵器
樣式:雙刀
外貌:
《兵器型態》長刀,中國式的雙刀,銀色的刀上面有著黑色的圖騰花紋。第二次變化時候顏色會反轉,刀會合並成一把。
使用者:萊恩.史凱爾。
備註:專門切破空間的特殊兵器。
【螣火】
屬性:火
性別:女
階級:貴族兵器
樣式:雙刀
外貌:
《兵器型態》長刀,中國式的雙刀,血色的刀上面有著金紅色的圖騰花紋。第二次變化時候顏色會反轉,刀會合並成一把。
《人形型態》火焰一般的女性,有個火色的長發以及金紅色的眼,眼睛周圍有著刺青紋路,原本是火之貴族後來原因不明變成幻武兵器,性格相當爆烈。
使用者:萊恩.史凱爾。
備註:第六集番外出場的火獸。
【湘水】
屬性:水
性別:女
階級:貴族兵器
樣式:雙刀
外貌:
《兵器型態》長刀,中國式的雙刀,銀的刀上面有著深藍色的圖騰花紋。第二次變化時候顏色會反轉,刀會合並成一把。
《人形型態》優雅的東方美女,穿著著東方古代的衣裝,有著水一般的外表以及漂亮深藍的眼,有個探測的特殊功能。
使用者:萊恩.史凱爾。
備註:附有特測物品功能的特殊兵器。
【熙睦】
屬性:風、火
性別:男
階級:一般兵器
樣式:雙刀
外貌:
《兵器型態》長刀,中國式的雙刀,白色的刀上面有著紅色的圖騰花紋。第二次變化時候顏色會反轉,刀會合並成一把。
《人形型態》頑皮像是貓的少年,白色長發扎了辮,似乎跟湘水有些淵源,也是東方衣裝打扮的樣式。
使用者:萊恩.史凱爾。
【鏡返盾】
屬性:水
性別:男
階級:貴族兵器
樣式:盾
外貌:
《兵器型態》圓盾,透明的盾面,以充斥在水中的大氣形成,所以一般沒有實體顯現時很難看清楚樣冒。第二次變化是更換成兩面半月盾提供另兩位兄弟使用。
使用者:伊多.葛蘭多。
備註:寄生型兵器。
【水鳴】
屬性:水
性別:女
階級:貴族兵器
樣式:劍
外貌:
《兵器型態》西方中古世紀的長劍,銀色的劍身上面有著藍色的圖騰花紋。第二次變化時是兩把劍作結合提供伊多使用。
使用者:雅多.葛蘭多。
備註:寄生型兵器。
【雷王】
屬性:雷
性別:男
階級:貴族兵器
樣式:劍
外貌:
《兵器型態》西方中古世紀的長劍,金色的劍身上面有著藍色的圖騰花紋。第二次變化時是兩把劍作結合提供伊多使用。
使用者:雷多.葛蘭多。
備註:寄生型兵器。
【九門盾甲】
屬性:咒
性別:男
階級:一般兵器
樣式:羅盤
外貌:
《兵器型態》東方羅盤的樣式,羅盤上指示著各種不同的咒語。銀藍色的羅盤上有著黑色的圖騰與咒文。第二次變化時羅盤會呈現黑色而咒文反成金色。
使用者:莉莉亞.辛德森。
備註:輔佐型兵器。
【普達重王】
屬性:暗、火
性別:女
階級:貴族兵器
樣式:雙槌
外貌:
《兵器型態》巨大的兩只重槌,黑色的槌身上面有著暗紅色的圖騰紋路,一般人好像會拿不起來。第二次變化時候顏色反轉,樣式會略有更改。
使用者:奴勒麗
❺ 中國歷史上十大兵器
第十承影 第九純鈞 第八魚腸 第七第六干將莫邪 兩把是並排的 第五七星龍淵 第四泰阿 第三赤霄 第二湛瀘 第一軒轅夏禹劍
❻ 兵器招式
按狗低頭 暗香疏影 獒口奪杖 遨遊東海 拗鞭 拗步拉弓 八步趕蟾
八方藏刀勢 把臂攔門橫鐵閂 霸王扛鼎 霸王卸甲 白帝斬蛇勢 白鵝手
白鶴亮翅 白虹貫日 白虹經天 白露橫江 白馬翻蹄 白蛇吐信 白霧茫茫
白燕剪尾 白猿取桃 白猿偷桃拜天庭 白猿問路 白猿獻桃 白雲蒼狗
白雲出岫 百鳥朝鳳 百丈飛瀑 拜佛聽經 班姬賦詩 傍花拂柳 棒打狗頭
棒打雙犬 棒挑癩犬抱殘式 抱虎歸山 豹尾腳 鮑魚之肆 北回晨風
背棍撞鍾 背心釘 閉門鐵扇 閉門鐵扇刀 碧雞報曉 碧雞展翅
碧簫聲里雙鳴鳳碧淵騰蛟 避撲擊虛 變勢掌 冰河倒瀉 冰河開凍
撥草尋蛇 撥狗朝天 撥雲見日 搏獅手 搏兔手 捕風式 采和獻花
彩筆畫眉 彩鳳旋窩 彩虹經天 綵樓拋球 參拜北斗 蒼松迎客 蒼鷹搏兔
曹國舅拍板 曹令割鼻 插花蓋頂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長虹經天
長江三疊浪 長空落雁 長者折枝 嫦娥竊葯 朝拜金頂 朝天勢
朝天一柱香 撤身倒步一溜煙 沉肘擒拿 持劍歸原 赤日金鼓 赤日炎炎
赤焰暴長 沖天炮 沖天掌蘇秦背劍 沖陣斬將 抽撤連環 抽梁換柱
出勢跨虎西嶽傳 杵伏葯叉 穿手藏刀 穿心錐 穿掌閃劈 穿針引線
垂手破敵 春風拂柳 春風楊柳 春雷乍動 春雷震怒 春雲乍展 刺肩式
從心所欲 存孝打虎勢 達摩面壁 打八式跺子腳 打草驚蛇打虎式 大纏絲
大關門式 大海沉沙 大海撈針 大江東去 大九天手 大魁星 大力金鋼杵
大漠飛沙 大漠孤煙 大漠平沙 大母哥鹽失,長鵝鹵翼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大鵬展翅 大三拍 大鐵網 呆若木雞
岱宗如何 帶醉脫靴 丹鳳朝陽 單鞭 單鳳朝陽 單掌開碑 膽裂奈何橋
當頭棒喝 刀光掩映孔雀屏刀槍齊鳴 倒拔垂楊 倒踩七星步 倒踩三疊雲
倒打金鍾 倒跌金剛 倒反乾坤 倒掛金鉤 倒掛珠簾 倒卷珠簾勢 倒輦猴
倒扭金鍾 倒騎龍 倒提金鍾 倒卧虎怪蟒翻身 倒行逆施 倒曳九牛尾
倒栽金鍾 倒折梅 倒轉七星步 搗虛式 羝羊觸藩 狄青降龍 電母照鏡
電照長空 墊步踹腿 貂嬋拜月 弔客臨門 跌撲步 疊翠浮青 定陽針
東施效顰 東展錦羽 斗柄東指 斗柄南指 毒龍出洞 毒蛇擺尾 毒蛇出洞
毒蛇尋穴手 獨劈華山 斷山絞 惡狗攔路 惡虎攔路 惡犬攔路 耳光式
二郎擔山 二郎擔山掌 二郎擔衫 翻身劈擊 翻身劈山 翻身上捲袖
翻身探果 翻天徹地 翻天覆地 反戳狗臀 反躬自省 反身劈山 反身栽錘
反脫袈裟 反腕勾鎖 返腕翼德闖帳 飯角讓粽臭,一官拜馬猴
(萬國仰宗周,衣冠拜冕旒) 飯來伸手 飛來奇峰 飛龍在天 飛瀑流泉
飛沙走石 飛燕穿柳 飛燕迴翔 廢寢忘食 分花拂柳 分花拂柳式
粉蝶翻飛 風擺荷葉 風卷長草 風卷霹靂上九天 風卷雲殘 風掃敗葉
風掃落葉 風沙莽莽 風行草偃 風雲乍起 封閉手 鳳點頭 鳳凰三點頭
鳳凰旋窩 鳳凰旋窩回身轉 鳳凰展翅 鳳棲於梧 鳳曲長鳴 鳳尾手
伏虎式 伏象勝獅 浮丘挹袖 浮雲去來 撫琴按蕭 撫琴式 負子渡河
附骨之蛆 蓋馬三拳 罡風掃葉 高山流水 高四平 高探馬
哥翁喊上來 是橫不敢過(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 耿耿銀河 弓步劈打
弓步式 弓步雙推掌 弓箭沖拳 鉤戈握拳 鉤掛進步連環刀 鉤腿反踢
孤形隻影 孤雁出群 孤雲出岫 古柏森森 古道揚鞭 古墓幽居
古松矯立勢 鼓瑟式 瓜棚拂扇 怪蟒翻身 怪鳥搜雲 關平獻印 觀音坐蓮
歸去來兮 貴妃回眸 貴妃醉酒 滾手刺扎 滾手虎坐 海市蜃樓 海燕掠波
寒雞步 寒江獨釣 寒鴉赴水 韓湘子雪擁藍關 漢將當關 漢鍾離玉洞論道
皓腕玉鐲 和風細雨 河朔立威 鶴飛九天 鶴蛇八打 鶴翔手 鶴翔紫蓋
鶴嘴勁 黑雲滿天 黑沼靈狐 恆河入海 橫拜觀音 橫踹虎腰 橫架金梁
橫江飛渡 橫攔天門 橫掃千軍 橫掃千軍,直摧萬馬 橫身攔腰斬 橫拖單鞭
橫行漠北 橫雲斷峰 烘雲托月 紅拂夜奔 紅線盜盒 紅玉擊鼓 洪崖拍肩
鴻飛冥冥 鴻漸於陸 後叉步撩掌 後插步擺掌 後顧無憂
忽聽噴驚風,連山若布逃(俯聽聞驚風,連山若波濤) 胡馬越嶺 虎門手
虎跳澗 虎尾鞭勢 虎尾剪 虎爪手 虎縱步 護肩刀 花開並蒂 花開見佛
花前月下 華岳三神峰 劃手 懷心腿 懷中抱月 環抱六合 黃蜂刺
黃龍轉身吐須勢 黃沙莽莽 黃鶯落架 回風步 回風拂柳 回風落葉
回龍杖 回馬彈 回馬槍 回身劈山刀 回頭是岸 回頭望月鳳展翅
彗星飛墮 混沌初開 混飩一破 混元式 或躍在淵 或左或右 甲魚翻身
剪撲自如 見龍在田 見人伸手 諫果回甘 江城飛花 江河日下 江上弄笛
降龍伏虎 降魔踢斗式 蛟龍出淵 截劍式 今朝有女顏如玉金燈萬盞
金頂佛光 金頂九式 金剛掣尾 金剛伏虎 金剛護法 金鉤掛玉 金鉤破冰
金雞獨立 金鉸剪月 金龍探爪 金龍抓爪 金輪度劫 金馬嘶風 金馬騰空
金鵬展翅庭中站 金蛇萬道 金聲玉振 金鎖墜地 金雁橫空 金玉滿堂
金玉瓦礫 金針渡劫 錦筆生花 進步搬攔捶 進步連環 進步提籃
進手連環刀 涇渭同流 荊軻刺秦 荊軻獻圖 井欄 敬德掛鞭 敬德卸甲
敬禮三寶 敬捧寶經 鏡里觀影 九鬼摘星 九連環 九品蓮台 九曲折骨法
九轉丹成 舉案齊眉 舉火撩天 舉火撩天 巨象開山 覺後空空 峻嶺橫空
駿馬脫韁 開門見山 開門揖盜 開天闢地 揩磨塵垢 亢龍有悔 渴馬奔泉
空谷足音 空擊蒼鷹 空碗盛飯 空屋住人 孔雀開屏 枯藤纏樹 苦海回頭
跨虎蹬山 快刀斬亂麻 快活三 魁鬼仰斗撩綠欄 魁星點元 魁星踢斗
魁星踢斗勢 拉弓式 來鶴清泉 攔腰取水四門劍 攔雲手 攬雀尾
懶漢閂門 懶驢打滾 懶扎衣 朗月無雲 浪搏江礁 浪跡天涯 浪子回頭
撈月式 老龍探珠 老枝橫斜 雷公著地轟 雷針轟木 冷月窺人 禮敬如來
李廣射石 鯉魚翻身 鯉魚翻身攪絲腿 鯉魚托鰓 鯉躍龍門 力不從心
力劈華山 力劈三關 麗華梳妝 利涉大川 連環三擊 連環鴛鴦腿簾下梳妝
兩儀合德 亮刀勢 撩陰掌 裂心掌 靈鷲聽經 靈貓捕鼠 靈貓撲鼠
靈山禮佛 靈蛇博擊 靈蛇出洞 靈蛇吐信 靈猿上樹 嶺上雙梅 羚羊掛角
流泉下山 流星墮地 流星飛墮 流星趕月 流星經天 柳林換鐧 柳葉似眉
柳蔭聯句 六丁開山 六神不安 龍卷暴伸 龍騰虎躍 龍騰爪 龍翔鳳舞
龍戰於野 摟頭蓋頂 摟膝勾步 魯達拔柳 鹿死誰手 呂純陽月下過洞庭
呂洞賓咬狗 履霜冰至 綠珠墜樓 羅漢傳經 羅漢斜卧 洛神凌波
洛神微步 洛鍾東應 駱駝扳 落泥招大姐,馬命風小小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麻姑獻壽 馬瞅落花 馬檔推拳 馬面挑心
馬面擲叉 蠻腰纖纖 滿天花雨 沒遮攔 梅雪逢夏 梅雪爭春 美人認針
猛虎伏樁 猛虎下山 猛雞奪粟 孟婆灌湯 夢里明明 密雲不雨 密雲欲雨
面無人色 妙手空空 明駝駿足 明駝西來 明月羌笛 明月照妝成金屋
磨膝式 木蘭回射 木蘭彎弓 木葉蕭蕭 穆王八駿飲瑤池 拿雲式
南海禮佛 南迎艷陽 逆水行舟 牛頭擲叉 弄玉吹蕭 女貌郎才珠萬斛
嘔心瀝血 徘徊空谷 排山倒海 排山掌 排雲雙掌 排雲推月 攀雲乘龍
盤弓射鵰 盤肘刺扎 判官翻簿 旁敲側擊 拋磚引玉 沛然有雨 鵬搏萬里
批亢式 批紙削腐 披襟當風 劈卦掌 劈雷墜地 琵琶遮面
屁股向後平沙落雁式 偏花七星 平沙落雁 憑虛臨風 萍姬針神 潑風盤打
破碑腳 破鞭式 破刀式 破盾 破甲 破甲錐 破劍式 破箭式 破金錘
破牌 破氣式 破槍式 破索式 破月錐 破掌式 仆腿穿掌 菩薩低眉
七步追魂 七星聚會 七星落長空 七星手 其利斷金 奇峰突起 騎馬式
啟鶴舒翅 杞人憂天 起鳳騰蛟 起手式 千峰競秀 千古人龍 千斤墮地
千斤墜 千金一刻慶良宵 千鈞壓駝 千里橫行 千里流沙 千刃刀山
千山萬水 千頭萬緒 千岩競秀 前恭後踞 前踞後恭 潛龍升天 潛龍勿用
茜窗夜話 搶背大三拍 搶珠三式 搶珠式 巧扣連環 巧手八打 峭壁斷雲
秦王鞭石 琴心暗通 擒獅搏象 青龍白虎 青龍出洞 青龍出海 青龍出水
青龍卷尾 青龍取水 青梅如豆 青山隱隱 青藤纏葫蘆 輕羅小扇
清澈梅花 清風送爽 清風徐來 清風引佩下瑤台清飲小酌 請手式
窮途末路 秋風掃落葉 曲徑通幽 驅雲掃月 去劍式 泉鳴芙蓉
拳罷庭前五更天 卻扇洞房燃花燭 群邪辟易 讓步跨虎 人鬼同途
人命呼吸 日月晦明 如封似閉 乳燕歸巢 三寶蓮台 三徹連環 三環套月
三連環 三入地獄 三燕投林 三陰手掃盪群魔 掃堂腿 掃雪烹茶
沙鷗掠波 沙僧拜佛 煞神當道 山門護法 山外清音 閃通背
商羊登枝腳獨懸 上步高探馬 上步進肘摑身拳 上步攬雀尾 上步撩刀
上步撩陰 上步劈山 上步搶刀 上步野馬分鬃 上步雲邊摘月 上步摘星刀
上步摘星式 上滑下劫 上馬刀 上勢左手抱刀 上天下地 上下交征
懾伏外道 深藏若虛 深入虎穴 神倒鬼跌三連環 神龍擺尾 神龍抖甲
神駝駿足 升天入地 聲東擊西 獅子搏兔 獅子回首 十二趟犀牛
十萬橫磨 十字手 十字斫 石關回馬 石廩書聲 石破天驚 時乘六龍
手到擒來 手揮琵琶 手揮五弦 守缺式 樹梢擒猴 摔手穿掌 雙打奇門
雙風貫耳 雙貫耳 雙回龍 雙蛟出洞 雙龍出水 雙龍搶珠 雙龍入洞
雙劈雙撞 雙圈手 雙蛇鑽腋 雙駝西來 雙掌移山 水泡出沒 水中捉月
順流而下 順水推舟 朔風忽起 朔風狂嘯 四海邀游 四通八達 四雁南飛
四夷賓服 松濤如雷 松下對弈 池邊調鶴 蘇秦背劍 損則有孚 鎖手攢拳
踏步擊掌 踏雪尋梅 太公釣魚 太乙生萌 太岳三青峰 泰山壓頂
探海屠龍 探海斬蛟 躺擋切掌 桃園奪槊 騰蛟起鳳 踢腿撩陰十字拳
提步高探馬 提撩劍 提撩劍白鶴舒翅 提手上勢 天地同壽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天教艷質為眷屬 天靈千裂 天馬行空 天女散花
天如穹廬 天山飛渡 天山雪飄 天紳倒懸 天孫織錦 天外飛龍 天外飛山
天外來雲 天外玉龍 天王托塔 天下無狗 天衣無縫 天柱雲氣 挑袍撩衣
跳箭步 鐵板橋 鐵拐李葫蘆系腰 鐵門檻 鐵門閂 鐵牛耕地 鐵蒲扇手
鐵騎突出 鐵樹開花 鐵樹樁 鐵閂橫門 鐵鎖橫江 通天徹地 同生共死
童子拜佛 偷龍轉鳳 偷天換日 偷雲換日 突如其來 推窗送月 推窗望月
推刀割喉 推山式 推心置腹 腿登九天沖鐵拳 退步跨虎勢 退步收勢
退步斬馬刀 退馬勢 托梁換柱 托天勢 拖泥帶水 脫袍讓位 脫靴轉身
萬斛油鍋 萬卉爭艷 萬劫不復 萬岳朝宗 萬紫千紅 王字四刀 望鄉回顧
望月轉回還 韋護捧桿式 韋陀獻抱在胸前 文丞武尉 文姬歸漢 文君當壚
卧雲翻 烏龜放屁 烏龍出洞 烏龍絞柱 烏龍取水 烏龍掃地 烏龍探海
無邊落木 無常抖索 無孔不入 無欠無余 無色無相 無聲無色 無所不為
無所不至 無中生有 吳王試劍劈玉磚 五丁開山 五鬼投叉 五雷轟頂
霧里看花 霧中初見 西風倒卷 西施捧心 西剔翠翎 西子捧心 犀牛望月
洗劍懷中抱月 喜結絲蘿在喬木峽谷天風 下山斬虎 仙鶴亮翅 仙鶴梳翎 仙劍斬龍 仙人渴盹 仙人指路 掀牛喝水 湘子吹簫 響隔樓台 想入非非 削耳撩腮 蕭史乘龍 小鬼扳城隍 小憐橫陳 小園藝菊 曉星當頭即走拳
笑口啞啞笑語解頤 笑指天南 挾山超海 斜打狗背 斜飛勢 斜掛單鞭
斜批逆鱗 斜身攔門插鐵閂 斜陽一抹 心驚肉跳 心傷血污池 星河在天
星落長空 星丸跳擲 星月爭輝 行步蹬虎 行屍走肉 行雲流水 杏花春雨 雄霸群山 虛式分金 旋風卷黃沙 旋風勢 雪橫秦嶺 雪花六齣 雪泥鴻爪 雪擁藍關 雪擁藍橋 雪中奇蓮 沿門托缽 閻王擲筆 雁翅式 雁回祝融
雁落平沙 雁行斜擊 燕歸巢 燕子抄水 燕子穿雲 燕子掠水 燕子入巢
燕子三抄水 揚眉吐氣 陽春白雪 陽歌鉤天 陽關三疊 陽關折柳
鷂子翻身 鷂子翻身刀 野火燒天 野馬賓士 野馬回鄉攢蹄行 葉底飛燕
夜半烽煙 夜叉鎖喉 夜叉探海 夜闖三寨 夜綉鴛鴦 夜戰八方藏刀式
夜戰八方式 腋底錘 一鞭斷十槍 一夫當關 一鶴沖天 一鶴沖天
一劍落九雁 一氣化三清 一條鞭 一笑傾國 一嘯風生 移形換位
以逸待勞 陰手 陰陽寶扇 陰陽歸一 銀河橫空 銀瓶乍破 飲恨吞聲
印掌 英雄打虎收招勢 英雄獨立 英雄無雙風流婿鷹揚蛇竄 迎風打
迎門腿反劈華山 迎面搶快打三拳 庸醫下葯 游空探爪 有鳳來儀
右穿花手 右攔掃 魚鱗式 魚躍於淵 雨後乍逢 雨急風狂 玉帶圍腰
玉井天池 玉龍倒懸 玉漏催銀箭 玉女穿梭 玉女拈針 玉女投梭
玉碎昆岡 鴛鴦連環 鴛鴦腿 圓轉如意 猿猴摘果 怨魂纏足 月落西山
月色昏黃 岳王神箭 雲橫秦嶺 雲橫西嶺 雲麾三舞 雲里乾坤 雲龍三現 雲起龍驤 雲繞巫山 雲手 雲煙過眼 雲中現爪 栽錘 則天垂簾
沾地飛絮 占斷人間天上福 戰龍在野 張果老倒騎驢 昭君出塞 棹歌中流 震驚百里 震驚百里 枝擊白猿 織女穿梭 直搗黃龍 只手擎天 指打姦邪 指東打西 指南針 指天劃地 智珠在握 中平劍 鍾鼓齊鳴 鍾馗抉目
重節守義 肘錘 竹簾臨池 轉身抱虎歸山 壯士斷腕 捉影式 子胥舉鼎
紫電穿雲 紫氣東來 自在飛花 總訣式 左穿花手 左掛金鈴 左擊右擒
左攔掃 左右逢源 左右開弓 左右跨打
❼ 古代長槍冷兵器有一個好像是三角的長槍 刺進敵人內臟後很難癒合的 那叫什麼來著
梅花刺
❽ 兵器的暗器
暗器可分為手擲、索擊、機射、葯噴四大類,每一大類中均包括若干種。
手擲類暗器有標槍、金錢鏢、飛鏢、擲箭(甩手箭)、飛叉、飛鐃、飛刺(包括三棱刺、峨眉刺)、飛劍、飛刀、飛蝗石、鵝卵石、鐵橄欖(棗核箭)、如意珠、乾坤圈、鐵鴛鴦、鐵蟾蜍、梅花針、鏢刀(三尖兩刃)等。
索擊類暗器有繩鏢、流星錘、狼牙錘、龍須鉤、飛爪、軟鞭、錦套索、鐵蓮花等。
機射類暗器有袖箭、彈弓、弩箭、緊背花裝弩、踏弩、雷公鑽等。葯噴類暗器有袖炮、噴筒、鳥嘴銃等。
還有一些暗器很難歸入以上四類,如吹箭、手指劍、鋼指環、手盔、匕首、手錐等。
吹箭是將細小竹箭藏於吹管之中,臨敵之際,用力在吹管一端一吹,竹箭即從管的另一端射出。吹管為竹製,短吹管長約25厘米,長吹管長約50厘米,兩端開口,外觀光潔,刻有紋飾,也可當短棍使用,舊時武林中頗為盛行。
手指劍是套在指頭上的微型短劍,鋼指環是套在手指上的鋼質圓環,手盔是套在手背上的鋼套,有突起處。匕首屬於短兵器,舊時武林中人常把匕首藏在腰間,或掖在鞭筒里,可隨時拔出用於襲敵,於是又成了暗器。手錐用銅或鐵製成,末端呈三角形,後邊有柄,全長約20厘米,可藏於袖中,出其不意擊人。清代喇嘛多隨身攜帶銅質手錐。
此外,還有一些兵器介於常規兵器與暗器之間,如手杖刀、鐵扇之類。手杖刀又名「二人奪」,杖身中空,內藏窄身長刀一把。杖柄上裝有機括,如遇人奪杖,按動機括,即可抽刀刺敵。手杖柄即為刀柄,為便於實戰,手杖刀的杖柄多為直形,而不像普通手杖那樣做成半彎形。鐵扇的扇骨為純鋼製成,扇面為絹質,打開可作普通扇子用,合住即可劈砍點戳。手杖刀和鐵扇至今仍比較流行。 在所有暗器中,手擲類暗器應用最廣泛,式樣也最多,下面擇要介紹幾種。 飛鏢,又名「脫手鏢」,有三鏢,有三棱、五棱、圓柱等形狀,前面均為尖頭。鏢長約10厘米,重約0.2公斤。鏢的末端常系有紅綠綢布,叫做「鏢衣」,長約8厘米,有助於鏢穩定飛行。相傳飛鏢源於西域,北宋時,四川僧人性圓家得此技,後傳至中原。到了清代,武林中幾乎人人都學此技,至民國時依然流行。
金錢鏢,即把舊時的方孔銅錢當鏢來用。一般的金錢鏢,多是將銅錢的周邊磨得鋒利,猶如刀刃,擲出時飛旋而前,仗恃其邊刃傷人。功力深者,可不用磨刃,直接憑腕力而擲出傷人。但銅錢分量極輕,能練好此技殊非易事。清末民初,銀元為通行貨幣。銀元分量較重,平時多有攜帶,因此也有人以銀元代替銅錢作為暗器。
擲箭又名「甩手箭」或「摔手箭」,因必須甩腕發出,故名。擲箭完全用細竹製成,箭桿渾圓,前端削尖,後不加羽,猶如一根削尖的竹筷。因此物取材甚易,製作簡便,所以武林中人學者極多。藝成之後,又可舉一反三,凡細短之物,如筷子、樹枝之類,皆可順手擲出御敵。但竹箭輕飄,練成不易。一般是先練較重之鐵箭(重約0.3公斤),再練裝有鐵鏃之竹桿箭(重約0.1公斤),最後才能練竹箭(
重約0.01公斤)。相傳擲箭源於嵩山少林寺,至清初才流傳到社會上。
飛蝗石是有稜角的細長狀堅石,因其外形略如蝗蟲,所以叫「飛蝗石」,飛蝗石每塊重約0.2公斤,平時貯於袋中,懸於腰間。鵝卵石就是河灘上的橢圓形石塊,因其外形、重量都和鵝卵差不多,所以叫「鵝卵石」。飛蝗石和鵝卵石都是易見之物,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在武林中十分流行。
梅花針也是一種罕見暗器。其構造是五枚鋼針在根部相連,擊中敵身後,分刺五點,狀如梅花五瓣。針的長度約為3厘米。梅花針在武林中的歷史相當久遠,但今日已近絕跡。
乾坤圈是鐵制圓圈,直徑約15厘米,內外沿全部開刃,拋出後以旋飛擊敵。藝精者可一手拋出兩圈,但練成不易。曾有人擲出一圈,將丈餘外的十支蠟燭一下齊腰截去,令觀者大為贊嘆。 如意珠即人們隨手把玩的鋼球或玉球,也可用山核桃。今日武林中人所用的如意珠,多為形制較小的鋼珠,重量較輕,便於攜帶,多取於廢軸承之中。
在索擊類暗器中,最常見的是繩鏢、流星錘、飛爪、軟鞭四種。
繩鏢是在鋼鏢尾部系一長索。鋼鏢比普通飛鏢略大,長約0.2米,重約0.3公斤,頭尖尾廣,尾部為圓形,有一鐵環,用以系索。繩索長約6.7-10米。平時可將繩鏢纏於腰間。繩鏢是用臂腕的抖甩之勁將鏢發出,可擊較遠之敵,發出後又可立即收回。只是由於繩索較長,取准不易。清末民初時,河南衛輝府(府治在今衛輝市)有一董姓鏢師頗精此技,曾在煤油燈的白瓷罩外斜放一枚銅錢,董某於兩丈外驟放繩鏢,應聲擊中銅錢,而燈罩完好無損。董某自言,他拳腳功夫平常,惟此繩鏢一技,但終於未能在江湖上立足,鏢局歇業,他也流落四方。民國初年,北京天橋有個叫孟繼永的武師專門表演繩鏢。孟繼永是河北武邑人,當時六十多歲,人稱「孟傻子」,也是鏢師出身,他把繩鏢叫做「甩頭一子」。
流星錘是將長繩末端繫上鐵錘,擲出以傷敵。鐵錘外形,或作渾圓,或作瓜形,或作多棱,重約1.5-2.5公斤,最重者可達4.5公斤。鐵錘後部有兩眼,穿以鐵環,長繩即系在鐵環上。繩長約7-10米。因鐵錘沖力很大,所以不宜用一般麻繩,多用蠶絲、人發及鹿脊筋細絲混編而成,使長繩既柔且韌,不易斷裂。民國初年,陳蘿夔善用流星錘,曾於兩丈外擊石柱,每發必中,接連擊斷四柱。陳蘿夔所用流星錘,是以熟銅鑄成,重3.5公斤,長繩粗過拇指。陳蘿夔對友人說,他練此技已有十年,但僅右手尚可,左手取准稍差,還需苦練。
飛爪是一種很厲害的暗器。爪為鋼制,略似手掌,有五個鋼爪,每個爪又分三節,可張可縮,其最前一節末端尖銳,猶如雞爪。鋼爪掌內裝有機關,可控制各爪。鋼爪尾部系有長索,與機關相連。以飛爪擊人,只要將長索一抽,鋼爪即猛然內縮,爪尖可深陷入肉,敵人萬難擺脫。清代時,山西大盜榮康以此聞名,號稱「飛爪天王」,後將此技傳給天津鏢局毛某。毛某藝成後,走鏢時竟不插鏢旗,只在鏢車上懸一飛爪。群盜一見此物,即自行退避。民國以來,武林中所用飛爪已無機關,只是固定的三爪或五爪,多用於爬越高牆。
機射類暗器以袖箭最為常見。
袖箭有單筒袖箭和梅花袖箭兩種。這兩種袖箭都是將箭筒縛於小臂處,筒之前端貼近手腕,用衣袖遮蓋。箭筒內有彈簧,筒上裝有機關,一按機關,筒內小箭即向前射出。單筒袖箭每次只能裝入一箭,射出後必須再裝箭。梅花袖箭一次可裝入六支小箭,正中一箭,周圍五箭,排列成梅花狀,可連續發射。袖箭的箭桿用細竹削成,長約20厘米,前端裝鐵質箭頭。單筒袖箭的箭筒長約24厘米,直徑約2.4厘米,用銅鐵鑄成,筒頂有孔,為裝箭處。筒前開孔,為箭射出處。梅花袖箭的箭筒稍粗,直徑約3.5厘米,長度也是大約24厘米。筒內裝有六個小管,每管可裝一箭。
袖箭用機括發射,取准既易,力道又猛,而且極難防範,所以最受武林中人歡迎。相傳單筒袖箭為北宋雲陽(今屬四川省)白鶴宮霞鶴道人所創。清末民初,山東泰安徐石蓀精於此技,人稱「小養由基」。徐石蓀先向空中射出一箭,旋即裝箭再射,第二支箭正好擊中第一支箭的箭鏃,第三支箭又擊中第二支箭的箭鏃。連發五箭,箭箭如此,人稱「對口箭」。梅花袖箭相傳為明人劉糹延 所創,從此風行武林,山東李兒窪的李姓最精此技,有李天壽號稱「神箭」。李天壽的七世孫李佩更是技藝驚人,凡死靶活靶,無不百發百中。李佩早年曾入綠林,後改行保鏢,群盜震懾,呼之為「穿雲箭」。
雷公鑽是一種笨重暗器,今日已經絕跡,這里也附帶介紹一下。
雷公鑽由錘、鑽兩部分構成。錘為鐵質,長約17厘米,木柄長約20厘米,錘全重約1.5-2公斤,與普通小鐵錘相似,只是柄較短而錘較重。鑽為鋼質,有四棱,前尖後粗,前端極為銳利,末端最粗處為正方形,邊長約3厘米。鑽的重量在0.5-0.75公斤之間。使用時,用左手執鑽,右手執錘,自後猛擊鑽底,鑽子即可飛出。因為鋼鑽有棱,敲擊時震力之大,所以左手必須戴上軟皮套子,以防受傷。發射雷公鑽時,必須兩手並用,而且錘鑽兩物本已笨重,在攻敵時缺乏隱蔽性,所以舊時武林中也很少有人練習此技。但雷公鑽發射之力甚大,在15米內可重傷敵人,其威力又是許多暗器比不上的。
葯噴類暗器以袖炮使用最廣。
袖炮是一種混用火葯的特殊暗器。它由古代的前膛火炮演變而來,實際上是一種小型前膛火器,因其細小,故名「袖炮」。袖炮用一根酒盅粗細的竹管製成,長約40厘米,竹管外加三道鐵箍。竹管一端為炮口,周邊包以薄鐵皮;竹管另一端為葯凹,也套以薄鐵。先將火葯填入竹管,務要勻實,再將石珠(黃泥珠也可)填入。使用時,左手持竹管,用右掌猛擊葯凹部,激發火葯爆炸,石珠即疾射而出,有較大殺傷力。清末民初時,護院們常使用袖炮,鏢局中也有人用。
噴筒也屬於葯噴類暗器,它的構造類似孩子們玩的噴水唧筒,也是用竹子製成,前有噴孔,後有推桿,筒內裝石灰粉。向前猛推推桿,石灰粉就從噴孔噴出,可迷住敵人眼睛,使其失去抵抗能力。但此技卑鄙拙劣,屬「下三濫」勾當,武林中人大多不屑用之。
需要指出的是,許多暗器都可以喂上毒葯,擊中對方後,毒葯可隨血液流布全身,迅速致人死亡。但武林中講究的是堂堂正正的打鬥,凡在暗器上喂毒者,凡使用薰香致人昏迷者,無不被視為敗類,為武林同道所不齒。舊時,即使是那些江洋大盜,也極少使用喂毒暗器和薰香。
❾ 武器梅花刺是哪個朝代開始有的
中國武術器械之一。據記載,梅花刺作為武術項目出現,是清代末年。武術所用的梅花刺短小鐵制
應該是峨嵋刺吧
❿ 峨嵋刺這個武器到底是屬於哪個武器大類之下
峨眉刺屬於短雙奇門兵器,又名峨嵋針,稱峨嵋對刺或雙鋒撾。《清稗類鈔》:「宣統辛亥年,拳師戴綿唐、李勤波、李春如三人表演的武術項目中有『峨嵋針』,即今之峨嵋刺。」
此械一般外形長約一尺(長短也可因人而異),兩頭細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銳刺。形如槍頭;另根據鍛造形式的不同,又可分為三棱峨嵋刺、六棱梅花峨嵋刺等;中間粗,正中有一圓孔,上鉚一鐵釘,釘子可在孔中靈活轉動,釘串連一套指圓環。
據傳說「峨嵋刺」為古代水戰中使用的一種格鬥短兵械,可在水中作刺殺或潛入水底鑿穿船底之用,故又稱分水峨嵋刺。後改為陸上應用。由峨嵋山一位僧人發明,故稱之為「峨嵋刺」。另有一說法,峨嵋刺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創,因該械形似鵝眉,故得名。
使用
使用時,左右手各執一支,將圓環套於雙手的中指上,屈指握緊時可做攔、刺、穿、挑、推、鉸、扣等動作技法,張手撒放時可運用手腕的拌勁和手指的撥動使之在手中做快速貼掌轉動來迷惑對手,同時配合各種步型、身法、步法平衡、跳躍等動作。
擊法有刺、穿、挑、撥、扎、架等。
優點
兵器輕巧,便於攜帶,適合女性使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翻江鼠蔣平的兵刃。黃蓉在成為幫主前用的也是這種兵器。演練起來動作優美、造型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