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低滿文

梅花低滿文

發布時間: 2024-02-09 08:37:22

『壹』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
原文:

留春令?詠梅花
宋代:史達祖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譯文: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作為梅花的老朋友,我立在梅花溪上,只見如煙的暮靄籠罩著梅樹枝梢,朧的月兒高掛在樹梢上空,此刻我牽掛月下霧中的梅花,油然而生愁思,感到無可奈何。溪中那細長的春水點綴著黃昏的景色,而我對梅花的相思之情就像溪中春水一樣悠長,沒有停止過。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梅花曾把她的芳心深摯地許給了我,因而我連做夢也在苦苦思索最美好的詩句,來表達我對她的愛意。聽說多情的東風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戀著梅花沁人的幽香,難以拿它作使者。
注釋: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shāo)月樹。一涓(juān)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涓:細小的水流。沒頓:沒有停止。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賞析:
這首詞上片寫溪上月下賞梅情景,春月點破黃昏富有一種動態感,化靜為動,饒有情趣。下片寫月下的回憶和遐想,詞人以情觀花,怨恨、痛苦、失望、悲傷的復雜感情一齊涌了出來。結尾兩句來看,詞人詠梅花,似別有懷抱,但詞人卻未未明,大概是留給有心的讀者探尋其心曲的奧妙吧。這首小令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對所詠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見梅字而處處梅在,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詞意深曲含蓄,詞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語,妥貼輕圓,確為詞中俊品。
上片寫溪上月下賞梅情景。
詞人自號梅溪,作詞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愛梅之情可見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張?C(功甫)南湖園中賞梅,《醉公子?詠梅寄南湖先生》雲:「秀骨依依,誤向山中,得與相識。溪岸側今後夢魂隔。相思暗驚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樹三百。」訴說與梅花溪畔相識,鍾愛情深,別後夢魂相隔,相思暗驚,弄得多情鬢白,剪愁不斷,沾恨淚新。這首《留春令》在詞意和感情上與此極為相似,由詞意可知詞人是大約在春天的一個傍晚來到梅花溪的。此時太陽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見那梅樹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銀光素輝,清奇幽絕,分外動人。可是,那梅樹梢頭卻因暮色尚未散盡,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朧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
這情景對一心賞梅,愛之情深的詞人來說,自然是很掃興的,心中不覺浮起難以抑制的怨愁,顯出百般無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騷雅之筆寫出兩句奇妙的詞句:「掛愁無奈,煙梢月樹。」前句寫情,後句寫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掛愁」很是形象,也是詞人愛用的字眼。他曾在《八歸》中說:「只匆匆眺遠,早覺閑愁掛喬木。應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這「掛愁無奈,煙梢月樹」八個字,清辭奇思,深得詞家三昧。姜夔說:「邦卿詞奇秀清逸,有李長吉之韻,蓋能融情景於一家,會句意於兩得。」就此而論,實在是恰切之評。
過拍兩句:「一涓春月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寫詞人月下徘徊,愁思難釋的情景。暮色已濃,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彷彿一切都無所隱匿,連詞人的滿懷相思也沒有可安頓的地方,真個是「寸心外,安愁無地」,閑婉深曲的細膩感情在低低的訴語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寫月光月色,又映帶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見。句中的「點」字形象地寫出月光映澈溪水,點破黃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點破黃昏又富有一種動態感,化靜為動,饒有情趣。
下片寫月下的回憶和遐想。
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許」,上承「相思」二字,用擬人化手法敘說梅花相愛情深,曾兩情相悅,此時猶沉浸在昔日歡愛的回憶中。梅花本來無情,而詞人以情觀花,故而花亦有情。但「相思一度,??愁一度」吧,美好的時光已經逝去了,往事猶記,舊情依然,魂牽夢隨,柔情似水,滿腹衷腸,急切欲訴,卻又思緒紛亂,欲說又不知從何說起,於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夢勞詩苦!」這個「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說而說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著力表達了詞人對梅花相愛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當他無計可訴相思的時候,驀然想起東風或能傳達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帶給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帶給梅花。可是,聽說多情的東風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戀著梅花沁人的幽香,難以拿它作使者了。
因而詞人無限哀怨地說出末結兩句:「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寫到這里,詞人的心頭更加沉重了。雖然梅留東風只是「聞說」,未必是真,但在詞人想來,疑慮難釋。只能失望地將之當真。怨恨、痛苦、失望、悲傷的復雜感情一齊涌了出來。
從這結尾兩句來看,詞人詠梅花,似別有懷抱,但詞人卻未未明,大概是留給有心的讀者探尋其心曲的奧妙吧。這首小令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對所詠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見梅字而處處梅在,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詞意深曲含蓄,詞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語,妥貼輕圓,確為詞中俊品。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2
原文: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譯文: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白玉堂前有一棵梅花樹,梅樹花謝花開,卻不知為誰而開為誰而謝。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年復一年,不見旁人相惜,唯獨那吹拂的春風,每年歸來相探。
注釋: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白玉堂: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貴人家的邸宅。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唯有:只有,唯獨。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很有《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自憐之意,後兩句的春風一年一度的相惜,有傳達出一種惆悵和無奈之感,但是還是有感謝之意在,或許花落花開不為春風,但是春風卻依然牽掛。作者的惆悵自憐情懷顯露無疑,孤芳難自賞,唯有春風來。詩句當中自然也有對春風的感激。
鑒賞這是一首集句詩,即集合前人詩句而成。集句體詩,始於漢魏間詩人應璩、傅咸,唐人稱為「四體」,至宋時盛行。王安石最為擅長,能因難見巧,信手拈來,頃刻而就。這首「梅花」絕句(《王文公文集》卷七九題作《送吳顯道》),系截取唐宋四位詩人的詩句,經過巧妙組合,賦予新意,而又辭氣相屬,如出己手,無牽強湊合的痕跡。 「白玉堂前一樹梅」,出自唐代詩人蔣維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兒家門戶尋常閉,春色因何入得來?」(《唐人萬首絕句》卷十二)「為誰零落為誰開」乃是唐代詩人嚴憚《惜花》中的一句:「春光搏扔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
(同前卷三七)而「唯有春風最相惜」則是唐代詩人楊巨源《和練秀才楊柳》中的詩句:「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唯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人萬首絕句》卷二五)最後一句「一年一度一歸來」則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遠》:「錦江江上探春回,消盡寒冰落盡梅。爭得兒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歸來。」(《宋詩記事》卷八九)詩中的梅花,既有「零落」又有「開」,表明了詩人對萬事萬物變化無常的感受,讓讀者在看到花木零落的同時,又欣賞到梅花迎春、春光明媚的景色。一年一度的冬去春來,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運行規律。這首詩主要是借原詩句所包含的情緒色彩和象徵意蘊,來顯示與烘托一種朦朧迷離的內在心境。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確實有所變化,從傾向改造世俗社會轉向追求個體生命的價值,從為人轉向為己,個人的自由在他心目中更加重要。他已經超越了世俗與入世的分別,體會解脫的自在,體會融入自然的恬靜,進入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3
原文:
梅花
五代: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
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
誰料花前後,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譯文: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後,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注釋:
殷(yīn)勤移植地,曲檻(jiàn)小欄邊。共約重(chóng)芳日,還憂不盛妍(yán)。
殷勤:情意懇切深厚,亦指懇切深厚的情意。檻:窗戶下或長廊旁的欄桿,也指井欄。重:再次。妍:美,如「爭妍斗艷」。」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gài)寒泉。誰料花前後,蛾眉卻不全。
步障:用以遮蔽風塵或視線的一種屏幕。溉:灌、澆水。花:開花。名詞活用為動詞。蛾眉:女子長而美的眉毛。常作美女代稱。這里借指周後。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賞析:
此詩題為《梅花》,卻不是一首詠物詩,而是詠嘆與梅花相關的人和事。據《全唐詩》載:「後主嘗與周後移植梅花於瑤光殿之西,及花時,而後已殂,因成詩見意。」
此詩首聯起句「殷勤移植」語,即指這次移植梅花之事;「移植地」便是「瑤光殿之西」的「曲檻小欄邊」。李煜、周後(即昭惠皇後)都是極富雅趣之人,又憑著帝王皇後的特殊條件,便為自己的生活極力營造出優美的氛圍。他們以銷金紅羅罩壁,以綠鈿刷絲隔眼,糊以紅羅,種梅花其外,興之所至,便有了移植梅花之事。頷聯寫道「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意思是記得當時還曾擔心,梅花「重芳日」,只恐「不盛妍」。唯其如此,頸聯便接著說:「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為了給梅花「阻風」,這兩位形影相隨的伴侶還特意為梅花牽開了漂漂亮亮、長長寬寬的「步障」;為了給梅花澆水,也還曾不辭「乘月」披星之勞。實指望來年能觀賞到夫妻共同移植、一塊澆灌的梅花的艷美風姿。可是,又有誰能料到花開前後,這正該供夫妻共賞同樂的美景良辰,而「蛾眉卻不前」。尾聯的這一慨嘆,緊承在語流上逐層推進的前三聯而發,於升至極高處的波峰浪尖,忽發哀音,跌入深潭,凄惻動人,給讀者心靈以強烈沖擊。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4
原文:
梅花
清代:汪中
孤館寒梅發,春風款款來。
故園花落盡,江上一枝開。
譯文:
孤館寒梅發,春風款款來。
孤寂的客館中,寒梅開始綻放,春風腳步徐緩地來到樹下。
故園花落盡,江上一枝開。
此時故鄉的園中花已經開了又凋謝了,江上春尚寒,只有一枝獨開。
注釋:
孤館寒梅發,春風款款來。
孤館:孤寂的客舍或旅館。發:開放。款款:徐緩的樣子。
故園花落盡,江上一枝開。
江上:一本作「江樹」。
賞析:
這是一首鄉情詩,寫作者因在客地見梅花而牽惹起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此詩以故園和客館梅花開放的早遲不同,表現出客居異地的孤凄和對故鄉的深切懷念。詩首句寫客地見梅。梅開報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照理說自有一番喜慶之氣,可詩人的心態卻不甚佳妙,表現出的是「孤」,是「寒」,一開篇就流露出深重的鄉思鄉愁。詩曰「孤館」,表明詩人是做客他鄉,館居異地。出於一種水是家鄉美、月是故鄉明的感情。詩人甚至覺得客館的春風也來得特別遲,它是款款而來,姍姍而至,大有「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夕陽暮」那種難耐的孤凄。以上兩句寫客地見梅,不言鄉思而鄉思自濃,不寫鄉愁而鄉愁自現。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接下來兩句寫懷念故鄉。「故園花落盡」,是說故鄉的梅花早已凋落殆盡。這里的「花」承首句的「梅」,當指梅花而非言他花,如指他花落盡,就顯得與事實不符。汪中故鄉在江蘇揚州,江南春天雖早,亦不至於百花凋殘而客館寒梅始花。這一句以故鄉花落,反襯客館始花,進一層寫出作者客居他鄉的孤苦意緒。「江上一枝開」,這一句是回過頭來寫客館的梅花,故園花已落,客館花才開,以兩地花開時差作比,突出表現出「哪裡都沒有家鄉好」這種中國人民的傳統心態,抒發了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汪中這首詩,從題材上說並無新穎之處,只不過是一首極為普通的鄉情詩。但從藝術上看,卻能以極平淡之語表現最濃烈之情。以梅花寫鄉情,為人熟悉的還有陸凱《贈范曄詩》和王維《雜詩三首?其二》,這兩首與此詩粗略的比較,就可發現,前兩首有點像一出獨幕劇,都有兩人物出現在詩中,陸凱詩托語驛使代問朋友,王維詩是迫不及待地問訊故鄉來客家中情況,而汪中此詩則是獨白,沒有對象在訴說自己的思鄉之情,那種做客他鄉的孤苦之情也就更加溢於言表。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5
原文:
梅花絕句二首?其一
宋代: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梅前一作:梅花)
譯文: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迎著晨風綻放,遠遠望去,四周山上的梅花樹就像一堆堆白雪一樣。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梅前一作:梅花)
有什麼辦法可以把自己變化成數億身影呢?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注釋:
聞道梅花坼(chè)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聞道:聽說。坼:裂開。這里是綻開的意思。坼曉風:即在晨風中開放。雪堆:指梅花盛開像雪堆似的。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梅前一作:梅花)
何方:有什麼辦法。千億:指能變成千萬個放翁(陸游號放翁,字務觀)。梅前:一作「梅花」。

『貳』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
原文:

留春令?詠梅花
宋代:史達祖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譯文: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作為梅花的老朋友,我立在梅花溪上,只見如煙的暮靄籠罩著梅樹枝梢,朧的月兒高掛在樹梢上空,此刻我牽掛月下霧中的梅花,油然而生愁思,感到無可奈何。溪中那細長的春水點綴著黃昏的景色,而我對梅花的相思之情就像溪中春水一樣悠長,沒有停止過。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梅花曾把她的芳心深摯地許給了我,因而我連做夢也在苦苦思索最美好的詩句,來表達我對她的愛意。聽說多情的東風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戀著梅花沁人的幽香,難以拿它作使者。
注釋: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shāo)月樹。一涓(juān)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涓:細小的水流。沒頓:沒有停止。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賞析:
這首詞上片寫溪上月下賞梅情景,春月點破黃昏富有一種動態感,化靜為動,饒有情趣。下片寫月下的回憶和遐想,詞人以情觀花,怨恨、痛苦、失望、悲傷的復雜感情一齊涌了出來。結尾兩句來看,詞人詠梅花,似別有懷抱,但詞人卻未未明,大概是留給有心的讀者探尋其心曲的奧妙吧。這首小令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對所詠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見梅字而處處梅在,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詞意深曲含蓄,詞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語,妥貼輕圓,確為詞中俊品。
上片寫溪上月下賞梅情景。
詞人自號梅溪,作詞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愛梅之情可見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張?C(功甫)南湖園中賞梅,《醉公子?詠梅寄南湖先生》雲:「秀骨依依,誤向山中,得與相識。溪岸側今後夢魂隔。相思暗驚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樹三百。」訴說與梅花溪畔相識,鍾愛情深,別後夢魂相隔,相思暗驚,弄得多情鬢白,剪愁不斷,沾恨淚新。這首《留春令》在詞意和感情上與此極為相似,由詞意可知詞人是大約在春天的一個傍晚來到梅花溪的。此時太陽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見那梅樹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銀光素輝,清奇幽絕,分外動人。可是,那梅樹梢頭卻因暮色尚未散盡,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朧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
這情景對一心賞梅,愛之情深的詞人來說,自然是很掃興的,心中不覺浮起難以抑制的怨愁,顯出百般無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騷雅之筆寫出兩句奇妙的詞句:「掛愁無奈,煙梢月樹。」前句寫情,後句寫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掛愁」很是形象,也是詞人愛用的字眼。他曾在《八歸》中說:「只匆匆眺遠,早覺閑愁掛喬木。應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這「掛愁無奈,煙梢月樹」八個字,清辭奇思,深得詞家三昧。姜夔說:「邦卿詞奇秀清逸,有李長吉之韻,蓋能融情景於一家,會句意於兩得。」就此而論,實在是恰切之評。
過拍兩句:「一涓春月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寫詞人月下徘徊,愁思難釋的情景。暮色已濃,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彷彿一切都無所隱匿,連詞人的滿懷相思也沒有可安頓的地方,真個是「寸心外,安愁無地」,閑婉深曲的細膩感情在低低的訴語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寫月光月色,又映帶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見。句中的「點」字形象地寫出月光映澈溪水,點破黃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點破黃昏又富有一種動態感,化靜為動,饒有情趣。
下片寫月下的回憶和遐想。
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許」,上承「相思」二字,用擬人化手法敘說梅花相愛情深,曾兩情相悅,此時猶沉浸在昔日歡愛的回憶中。梅花本來無情,而詞人以情觀花,故而花亦有情。但「相思一度,??愁一度」吧,美好的時光已經逝去了,往事猶記,舊情依然,魂牽夢隨,柔情似水,滿腹衷腸,急切欲訴,卻又思緒紛亂,欲說又不知從何說起,於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夢勞詩苦!」這個「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說而說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著力表達了詞人對梅花相愛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當他無計可訴相思的時候,驀然想起東風或能傳達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帶給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帶給梅花。可是,聽說多情的東風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戀著梅花沁人的幽香,難以拿它作使者了。
因而詞人無限哀怨地說出末結兩句:「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寫到這里,詞人的心頭更加沉重了。雖然梅留東風只是「聞說」,未必是真,但在詞人想來,疑慮難釋。只能失望地將之當真。怨恨、痛苦、失望、悲傷的復雜感情一齊涌了出來。
從這結尾兩句來看,詞人詠梅花,似別有懷抱,但詞人卻未未明,大概是留給有心的讀者探尋其心曲的奧妙吧。這首小令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對所詠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見梅字而處處梅在,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詞意深曲含蓄,詞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語,妥貼輕圓,確為詞中俊品。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2
原文: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譯文: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白玉堂前有一棵梅花樹,梅樹花謝花開,卻不知為誰而開為誰而謝。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年復一年,不見旁人相惜,唯獨那吹拂的春風,每年歸來相探。
注釋: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白玉堂: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貴人家的邸宅。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唯有:只有,唯獨。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很有《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自憐之意,後兩句的春風一年一度的相惜,有傳達出一種惆悵和無奈之感,但是還是有感謝之意在,或許花落花開不為春風,但是春風卻依然牽掛。作者的惆悵自憐情懷顯露無疑,孤芳難自賞,唯有春風來。詩句當中自然也有對春風的感激。
鑒賞這是一首集句詩,即集合前人詩句而成。集句體詩,始於漢魏間詩人應璩、傅咸,唐人稱為「四體」,至宋時盛行。王安石最為擅長,能因難見巧,信手拈來,頃刻而就。這首「梅花」絕句(《王文公文集》卷七九題作《送吳顯道》),系截取唐宋四位詩人的詩句,經過巧妙組合,賦予新意,而又辭氣相屬,如出己手,無牽強湊合的痕跡。 「白玉堂前一樹梅」,出自唐代詩人蔣維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兒家門戶尋常閉,春色因何入得來?」(《唐人萬首絕句》卷十二)「為誰零落為誰開」乃是唐代詩人嚴憚《惜花》中的一句:「春光搏扔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
(同前卷三七)而「唯有春風最相惜」則是唐代詩人楊巨源《和練秀才楊柳》中的詩句:「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唯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人萬首絕句》卷二五)最後一句「一年一度一歸來」則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遠》:「錦江江上探春回,消盡寒冰落盡梅。爭得兒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歸來。」(《宋詩記事》卷八九)詩中的梅花,既有「零落」又有「開」,表明了詩人對萬事萬物變化無常的感受,讓讀者在看到花木零落的同時,又欣賞到梅花迎春、春光明媚的景色。一年一度的冬去春來,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運行規律。這首詩主要是借原詩句所包含的情緒色彩和象徵意蘊,來顯示與烘托一種朦朧迷離的內在心境。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確實有所變化,從傾向改造世俗社會轉向追求個體生命的價值,從為人轉向為己,個人的自由在他心目中更加重要。他已經超越了世俗與入世的分別,體會解脫的自在,體會融入自然的恬靜,進入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3
原文:
梅花
五代: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
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
誰料花前後,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譯文: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後,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注釋:
殷(yīn)勤移植地,曲檻(jiàn)小欄邊。共約重(chóng)芳日,還憂不盛妍(yán)。
殷勤:情意懇切深厚,亦指懇切深厚的情意。檻:窗戶下或長廊旁的欄桿,也指井欄。重:再次。妍:美,如「爭妍斗艷」。」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gài)寒泉。誰料花前後,蛾眉卻不全。
步障:用以遮蔽風塵或視線的一種屏幕。溉:灌、澆水。花:開花。名詞活用為動詞。蛾眉:女子長而美的眉毛。常作美女代稱。這里借指周後。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賞析:
此詩題為《梅花》,卻不是一首詠物詩,而是詠嘆與梅花相關的人和事。據《全唐詩》載:「後主嘗與周後移植梅花於瑤光殿之西,及花時,而後已殂,因成詩見意。」
此詩首聯起句「殷勤移植」語,即指這次移植梅花之事;「移植地」便是「瑤光殿之西」的「曲檻小欄邊」。李煜、周後(即昭惠皇後)都是極富雅趣之人,又憑著帝王皇後的特殊條件,便為自己的生活極力營造出優美的氛圍。他們以銷金紅羅罩壁,以綠鈿刷絲隔眼,糊以紅羅,種梅花其外,興之所至,便有了移植梅花之事。頷聯寫道「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意思是記得當時還曾擔心,梅花「重芳日」,只恐「不盛妍」。唯其如此,頸聯便接著說:「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為了給梅花「阻風」,這兩位形影相隨的伴侶還特意為梅花牽開了漂漂亮亮、長長寬寬的「步障」;為了給梅花澆水,也還曾不辭「乘月」披星之勞。實指望來年能觀賞到夫妻共同移植、一塊澆灌的梅花的艷美風姿。可是,又有誰能料到花開前後,這正該供夫妻共賞同樂的美景良辰,而「蛾眉卻不前」。尾聯的這一慨嘆,緊承在語流上逐層推進的前三聯而發,於升至極高處的波峰浪尖,忽發哀音,跌入深潭,凄惻動人,給讀者心靈以強烈沖擊。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4
原文:
梅花
清代:汪中
孤館寒梅發,春風款款來。
故園花落盡,江上一枝開。
譯文:
孤館寒梅發,春風款款來。
孤寂的客館中,寒梅開始綻放,春風腳步徐緩地來到樹下。
故園花落盡,江上一枝開。
此時故鄉的園中花已經開了又凋謝了,江上春尚寒,只有一枝獨開。
注釋:
孤館寒梅發,春風款款來。
孤館:孤寂的客舍或旅館。發:開放。款款:徐緩的樣子。
故園花落盡,江上一枝開。
江上:一本作「江樹」。
賞析:
這是一首鄉情詩,寫作者因在客地見梅花而牽惹起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此詩以故園和客館梅花開放的早遲不同,表現出客居異地的孤凄和對故鄉的深切懷念。詩首句寫客地見梅。梅開報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照理說自有一番喜慶之氣,可詩人的心態卻不甚佳妙,表現出的是「孤」,是「寒」,一開篇就流露出深重的鄉思鄉愁。詩曰「孤館」,表明詩人是做客他鄉,館居異地。出於一種水是家鄉美、月是故鄉明的感情。詩人甚至覺得客館的春風也來得特別遲,它是款款而來,姍姍而至,大有「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夕陽暮」那種難耐的孤凄。以上兩句寫客地見梅,不言鄉思而鄉思自濃,不寫鄉愁而鄉愁自現。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接下來兩句寫懷念故鄉。「故園花落盡」,是說故鄉的梅花早已凋落殆盡。這里的「花」承首句的「梅」,當指梅花而非言他花,如指他花落盡,就顯得與事實不符。汪中故鄉在江蘇揚州,江南春天雖早,亦不至於百花凋殘而客館寒梅始花。這一句以故鄉花落,反襯客館始花,進一層寫出作者客居他鄉的孤苦意緒。「江上一枝開」,這一句是回過頭來寫客館的梅花,故園花已落,客館花才開,以兩地花開時差作比,突出表現出「哪裡都沒有家鄉好」這種中國人民的傳統心態,抒發了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汪中這首詩,從題材上說並無新穎之處,只不過是一首極為普通的鄉情詩。但從藝術上看,卻能以極平淡之語表現最濃烈之情。以梅花寫鄉情,為人熟悉的還有陸凱《贈范曄詩》和王維《雜詩三首?其二》,這兩首與此詩粗略的比較,就可發現,前兩首有點像一出獨幕劇,都有兩人物出現在詩中,陸凱詩托語驛使代問朋友,王維詩是迫不及待地問訊故鄉來客家中情況,而汪中此詩則是獨白,沒有對象在訴說自己的思鄉之情,那種做客他鄉的孤苦之情也就更加溢於言表。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5
原文:
梅花絕句二首?其一
宋代: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梅前一作:梅花)
譯文: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迎著晨風綻放,遠遠望去,四周山上的梅花樹就像一堆堆白雪一樣。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梅前一作:梅花)
有什麼辦法可以把自己變化成數億身影呢?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注釋:
聞道梅花坼(chè)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聞道:聽說。坼:裂開。這里是綻開的意思。坼曉風:即在晨風中開放。雪堆:指梅花盛開像雪堆似的。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梅前一作:梅花)
何方:有什麼辦法。千億:指能變成千萬個放翁(陸游號放翁,字務觀)。梅前:一作「梅花」。

『叄』 梅花絕句 低空銀一鉤中梅花形象怎樣理解

「低空銀一鉤,糝野玉三尺」為梅花的出現展示了一個空曠、寂寥、清冷、潔凈的背景。

詩中的梅花高潔而寂寞,無人問津,是罷官而不得起用的陸游自身的寫照。

陸游對梅花的愛可以說到了痴迷的程度。但陸游對梅花的愛,並不像一般的封建文人那樣僅僅是孤芳自賞和懷才不遇的感嘆,而是把對梅花的愛與憂國憂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里所說的梅花消息,實際是借指南宋政府偏安一隅,滿朝文武無人過問鐵蹄下中原人民的生死。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

熱點內容
有7雲夢七夕 發布:2025-01-21 09:25:25 瀏覽:267
綠皇後蘭花 發布:2025-01-21 09:23:50 瀏覽:86
彩色花卉圖案 發布:2025-01-21 09:21:18 瀏覽:400
山茶花的嫁接技術 發布:2025-01-21 09:20:02 瀏覽:417
七夕日報 發布:2025-01-21 09:12:08 瀏覽:969
絲襪花康乃馨的做法 發布:2025-01-21 09:11:21 瀏覽:768
櫻花跟桃花的區別 發布:2025-01-21 09:04:00 瀏覽:1000
白牡丹斷頭 發布:2025-01-21 08:57:38 瀏覽:236
諸頂紅花語 發布:2025-01-21 08:54:45 瀏覽:642
香水百合英語 發布:2025-01-21 08:53:58 瀏覽: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