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銅鹿

梅花銅鹿

發布時間: 2024-03-12 12:27:47

① 關於北京天壇的導游詞

北京天壇導游詞:
一、天壇簡介
(一)涉及內容
1、 天壇的「世界之最」判定語
2、 天壇的建造時間
3、 天壇的位置
4、 園內概況
5、 歷史沿革

(二)介紹位置:天壇南門內簡介牌前

(三)導游詞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天壇,首先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天壇是世界上現存的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祭祀性建築群,它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及祈雨的地方.天壇完工於公元1420年,位於紫禁城的東南方向,全園佔地273公頃,是紫禁城面積的4倍。在中軸線上有三組非常重要的建築,自南向北依次是圜丘壇、皇穹宇及祈年殿。另外,園中西側有齋宮等建築,全園遍植古松、庄嚴肅穆,是一處非常理想的祭祀場所。
在明代,天壇初建之時,實行天地合祭,不僅祭天,而且祭地,其位置便是今天祈年殿所在的祈谷壇上。後來,在京城的北面設地壇,專門祭地,又在祈年殿的南側修建了圜丘壇及皇穹宇,專門祭天,從而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及規模。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天壇也未能倖免於難。侵略者在此胡作非為,盜走並破壞無數珍貴文物,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
最後一個在這里祭天的人是竊國大盜袁世凱,但天不隨人願,袁某隻做了83天皇帝癮便一命歸西了。解放後,國家多次撥款重修天壇,但不再是為了祭天,而是為了給世人、給世界留下一份遺產。
1998年天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遺產目錄。好!下面我就帶大家參觀。

二、圜丘壇

(一)涉及內容
1、 圜丘壇的作用
2、 建造時間及地點
3、 建築特色
4、 周圍的陳設
5、 天心石

(二)介紹位置:圜丘壇門內東南角

(三)導游詞
各位!現在我們來到了圜丘壇景區,其實呀,它才是真正的「天壇」,因為這里才是皇帝在冬至祭天用的祭天台。圜丘壇建於明嘉靖年間,即公元1530年,位於整個院落的南端,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圜丘壇院落中的陳設。請看西邊,那裡有一桿很高的木桿,它叫望燈桿,是祭天的時候掛燈籠用的。各位也許要問:祭天掛什麼燈籠呀?當然要掛啦 !因為當年祭天的時間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日出前七刻,即零晨四點一刻。您想想,在漆黑的冬夜,老百姓都在被窩里熟睡的時候,皇帝來祭天,也真是夠辛苦的,掛個燈籠照個亮,不過分吧?不過,皇帝照亮,非同一般,那必須是「吉燈高照」。那麼現在請大家猜一猜這座燈竿有多高?現在我來宣布正確答案:燈桿的高度是九丈九尺九寸,為什麼不再加點湊夠10丈呢?肯定有原因,不錯,請各位先猜猜看,待會兒我再告訴大家。不僅燈桿不一般,那燈籠也不一般,高有兩米,直徑兩米六,夠氣派吧!但最不一般的還得說那燈籠中的蟠龍通霄寶蠟,長有一米三,直徑三十厘米,可連續燃燒12個小時,既不用剪蠟花,也不流蠟油,是當年皇帝祭天的專用寶蠟。
再看看東邊的這個綠色建築物,它的名字叫燔柴爐,是在祭天大典結束後,焚燒祝板及祭品的地方。這是鐵鐐爐,在進行大典的時候爐內燃燒松桿、松柏,同時還燒些檀香木,一時間火光沖天,香煙繚繞,不但增加了神秘庄嚴的氣氛,而且在寒冷的冬夜給皇帝帶來了一絲暖意,真是一舉多得呀!
現在,言歸正傳,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圜丘壇,它是一座三層的圓形石台,為什麼要將祭天台設計成圓形呢?因為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既然是祭天台,自然要設計成圓形了。普通人看這座祭天台是用大理石建制的,但設計者們是用數字「九」建成了這座神秘的祭天台,現在我們一起來找找那些神秘的「九」看它們藏在何處。
(走近圜丘壇,在圜丘壇的近前)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這兒咱們不妨來個腳踏為實,請大家一邊登上這一組台階,一邊數數這組台階有多少級(自地面層到底間層,因為這里人少,面積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正好九級(把客人帶到底層平台的東側)。往上還有兩組台階,每組也是九級,整個圜丘壇東、南、西、北各開一口,每個登壇口都有上、中、下三組台階,每一組台階都是九級,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12個「九」了。我們再找找看,腳下底層祭壇的壇面直徑21丈,沒有「九」,中層直徑15丈,也沒有「九」,頂層「九」丈,有一個「九」,如果把三層直徑相加,便是四十五,五九四十五,不但有「九」還有「五」,象徵皇帝的「九五」之尊。真是巧奪天工!那麼,別的地方還有「九」嗎?有!請各位更上二層「九」,我們到最上層看一看。
(在圜丘壇頂端,東側無人處)
各位,現在有沒有感到「九」的氣味兒更濃了?大家請看壇面中心,有塊圓形石塊,它叫天心石,被一層一層的扇形石板所環繞,這第一環是九塊,第二環是二「九」一十八塊,第三環是三九二十七塊,直到最邊上一環為九九八十一塊。再看一看中層,它由十個九塊開始至十八個九塊,底層至十九個九塊至二十七個九塊,即三層壇面,每層鋪九環石板,每環石塊又都是九的倍數,自一倍至二十七倍,這樣,上、中、下三層壇面共鋪石板3402塊,即378個「九」。
還記得嗎?剛才我們看到的望燈桿高九丈九尺九寸,燔柴爐兩側台階各九級,皇帝還嫌不夠,祭天時還要向皇天上帝敬酒,可見皇帝對九的崇敬,為什麼?咱們下壇再說。
(天心石講解)
各位請看,在祭天台中心有一塊突起的圓形石塊,它叫「天心石」,又叫「億兆景從石」,為何叫天心石呢?據說這塊石頭是宇宙的中心,是皇帝與天上諸神們相互交流的「天界」,故心有靈犀者,便可在此與「神」交流一番。那為什麼又叫「億兆景從石」呢?「億兆」是多的意思,「景從」是象影子一樣隨從,所以說白了「億兆景從石」就是「一呼百應石」,這是一組奇妙的聲學現象,即當你站在圓心石上,輕聲說話時,聲音不僅宏大,而且有共鳴及迴音。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現象呢?請看,由於壇面十分光潔平整,聲波傳到周圍的石欄桿後能迅速地被反射回來,據聲學專家測驗,從發音到聲波再回到圓心石的時間僅為0.07秒,說話者根本無法分清它是原音還是回聲,所以有一呼百應的感覺。 當皇帝站在天心石上說話的時候,感到不僅有神助——聲音宏亮,又有人助——一呼百應,身為人君者便把這一呼百應的回聲當成是天下萬民對自己的無限忠心及一致響應。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站在這里說話,現在我們也可以蹬上天心石許下一個美好的願望。不過,別貪心,每人只能許下一個心願,現在我們推舉一名德高望眾的朋友為我們大家許個願吧!
(九的揭密,在走下圜丘壇後的東北側講解)
各位朋友,現在是我們解開「九」的秘密的時候了,我問問大家,自然界最大的東西是什麼?對了,是天;自然數里最大的數字是什麼?是「九」。根據陰陽學說,在天地間,天為陽,地為陰;在數字中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在方向上南為陽,北為陰,所以「九」與「天」都屬陽,都是老大,所以古代用「九」象徵天,於是用「九」來築祭天台便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祭祀完畢,皇帝回宮,那麼皇天上帝的牌位何去何從?當然,也要回宮,不過它可不回人間的宮殿,而是人間的天宮,在哪裡呢?那就是我們前面的那座建築---皇穹宇,好!我們現在便去天宮拜訪一下皇天上帝。

三、皇穹宇

(一) 涉及內容
1、 皇穹宇的作用
2、 院內建築
3、 迴音壁
4、 三音石
5、 對話石

(二)介紹位置:皇穹宇院內東南角

(三)導游詞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皇穹宇。這里是在祭天大典後存放皇天上帝及其它諸神牌位的地方,即皇天上帝和諸神的寢宮,除大典外,其餘時間,眾神便在這里休息,即人間的「天堂」.皇穹宇建於公元1530年,位於圜丘壇之北,整組建築由一堵圓形的牆所環繞,院內有三座建築,即存放皇天上帝牌位的正殿---皇穹宇及存放日月星辰、風雲雷電諸神牌位的東西配殿。
正殿皇穹宇象一把巨大的雨傘,其殿頂呈圓形,基座為圓形,院落的圍牆也是圓形,這些「圓」都是敬天禮神的象徵,但也正是這些「圓」及建築,造就了不可思議的奇跡,即皇穹宇院內的三大聲學現象。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這院落的圓形圍牆,它就是聞名中外的建築——迴音壁。那麼迴音壁有何神奇之處呢?其現象是這樣的:如果兩人站在兩座配殿後的圍牆下,均面部朝北對牆小聲說話,都能非常清晰地聽到對方所講的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呀,整個圍牆是圓形的,又磨磚對縫,牆面十分光滑,再加上圍牆頂部蓋有檐瓦,聲音不宜散失,於是聲波便沿著圓牆連續反射而產生迴音.各位可以試一試,我們五分鍾後到皇穹宇前集合。
下面請各位看看第二個有趣的現象。請看皇穹宇丹陛下有三塊石頭,如果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會聽到一次迴音;如果站在第二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二次回聲;如果站在第三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三次迴音,故稱此石為三音石。其實據聲學專家測量,如果這里足夠安靜,在三音石上拍手,其回聲是無限次的,只是我們人類只能聽到三聲。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如果你站在三音石上環顧一下四周,你會發現,噢!原來我站在了整座院落的中心,那裡是回聲產生的最佳位置。
第三個有趣的地方是從丹陛上往南數的第十八塊石頭,它被稱為對話石,其奇特之處是:如果一人站在該石板上,另外兩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的西北角及東北角,那這三個人輕聲說話就象打電話一樣清晰,這是因為他們三人所處的位置恰巧是一個邊長為36米的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尖上,故產生了這種奇特的現象。在這個充滿神奇的小院里,可能還會有其它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去發現,也許您就是發現者,好!下面請各位感受一下三音石及對話石的妙趣,5分鍾後我們在門口集合。

四、九龍柏

(一)介紹位置:九龍柏前

(二) 導游詞
1、各位朋友,這里有棵古樹,名叫九龍柏,因其樹干形狀象九條盤旋騰飛的龍而得名,這棵樹在建天壇之前就已存在,有八九百年的樹齡了,據說是專門在此侯駕的,又此書又稱「九龍迎聖柏」。

五、丹陛橋
(一)涉及內容
1、 丹陛橋的用途
2、 具服台
3、 「鬼門關」
(二)介紹位置:丹陛橋南端
(三)導游詞
各位請看!在我們眼前豁然出現一條平坦、寬闊的大道,它叫海墁大道,有叫丹陛橋。它是天壇內壇的主軸線,起著連接南端圜丘壇及北端祈谷壇兩組建築的作用,全長360米,寬約30米,分為三路,中間寬闊的路面為神道,就連皇帝也不能走,東側的窄路為「御」道,供皇帝專用,西側為「王」道,為隨同皇帝祭祀來的文武大臣們而設。整個路面底部由南向北逐漸升高,最北端與最南端相差2米,而路面上部看起來很平坦,這種設計方法的妙處是象徵皇帝步步升高,寓為升天、祈福。可又沒有真的讓皇帝「步步升高」走斜坡而受累,於是採取了「上平下斜」的形式,既讓皇帝舒服地走著平道,免去「登高」之苦,又不失其「登高」之實,真是令人叫絕!
說到這兒呀,大家可能會有點兒納悶兒,這明明是一條寬闊的大路,你怎麼會稱之為橋呢?其實各位有所不知,在前面橋下有個「橋洞」,不是誤稱,而的確是座橋,為何開個「橋洞」,說出來您別害怕,這個橋洞人稱「鬼門關」。事情是這樣的,在丹陛橋的西側有一個專門為祭祀而飼養動物的機構,稱「犧牲所」,在丹陛橋的東側又有一專門為祭祀而宰殺動物的機構,稱「宰牲亭」。在祭祀前要把西側犧牲所內所養的動物趕到東側宰牲亭內宰殺,做成供品,可自西向東無路,又不能讓那些祭祀用的牛呀、羊呀的走上丹陛橋,玷污了神路,故在橋下開一洞,讓那些等侯被屠宰的動物們通過。只要動物通過橋洞就必死無疑,均被製成供品,從未有生還者。所以我們不是誤稱,而的確是座橋,叫它「鬼門關」,不為過吧!好!現在我再帶大家去看看皇帝的「小金殿」。
(在具服台前)
各位!這里是具服台,在舉行祭祀大典時,在此臨時搭起帳篷,人稱「小金殿」。那麼,設這座小金殿有什麼作用呢?原來呀,皇帝在大典前,要在這里換衣服,脫去黃色的龍袍,換上藍色的祭服,以示對皇天上帝的尊敬。此外,皇帝還要在此洗手,恭侯大典的開始。「小金殿」內設寶座、寶桌、香爐、炭盤等,典禮完成後便將「小金殿」拆除,就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具服台了。好!現在請各位隨我來,我們去參觀天壇內最精華的部分---祈年殿景區。
六、祈年殿
(一)涉及內容
1、 祈年殿的用途
2、 歷史沿革
3、 象徵意義(內部及外部)
4、 左右配殿的陳設
(二)介紹位置:在祈年殿院內東南角
(三)導游詞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祈年殿景區,它是皇帝在孟春祈雨的地方。整個景區位於天壇的北端,由祈年殿及兩廂的配殿組成院落。祈年殿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典範之作,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當年的祈年殿是座長方形大殿,由於當時天地合祭,故這里不僅是祈谷的場所也是祭天的場所。自1530年,明嘉靖九年以後實行天地分祭,在天壇的南端設圜丘壇,又在北郊設方澤壇,這里便成為祈谷壇了,而且還將原來的長方形大殿改成今天我們看到的圓形大殿。清朝光緒年間,祈年殿毀於雷擊,後來重修。解放後,政府對其進行多次修繕,使得祈年殿煥發出比昔日更美的光彩,也成為北京旅遊的象徵。
各位請看,高聳的祈年殿端坐於三層漢白玉築成的6米高的祈谷壇上,殿高32米,直徑30米,三層圓形的殿頂上遍鋪藍色琉璃瓦,以藍天為背景顯得協調優美。原來三層殿頂所鋪的琉璃瓦自上而下為藍、黃、綠三種顏色,象徵天、地及萬物,後來為了突出敬天之意,統統換成了藍色。祈年殿不僅外形優美,其內容結構更是令人拍手叫絕。整座大殿俗稱無梁殿,完全靠28根擎天柱支撐,更無鐵釘、水泥等建築材料,全由木料卯合,使國內外參觀者無不稱奇。
祈年殿的東西配殿是存放日月星辰及風雲雷雨諸神位的地方,正殿是在祭祀典禮中恭放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不僅如此,裡面的陳設還有很多,特別是支撐大殿的巨柱,個個都有說道,過一會兒,我們到祈谷壇上給大家仔細講解,現在各位可以在這里留個影,這里是照祈年殿的最佳位置。
(在祈谷壇上)
各位!現在請大家看看祈年殿內的景觀,殿內正中供奉著皇天上帝的牌位,東西兩側共設8個配位,是供奉清代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在典行祈谷大典時作為陪祭,每個神位前都設有供桌,陳設24種食品及牛犢、五穀雜糧等.大殿內有四根鎦金大柱,叫龍井柱,俗稱通天柱,象徵一年之四季,中層的十二根紅漆柱象徵一年的十二個月,外層的十二根紅漆柱象徵一天的十二個時辰,中層12根紅漆柱與外層12根紅漆柱相加為24,代表一年當中的24個節氣,加中間4根為28根,象徵天上的28星宿,再加上大殿上方的8根被稱為童子柱的短柱,共計36根,象徵三十六天罡,寶頂下的雷公柱象徵皇帝一統天下。
怎麼樣?了不起吧!整座大殿不僅建築精美,而且寓意深刻,可見我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大家是不是也都為身為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呢?
七、皇乾殿
(一)介紹位置:在皇乾殿前
(三) 導游詞
各位朋友,這里是皇乾殿,是在祈谷大典完畢後恭放皇天上帝及祖先牌位的地方,又被稱為祈谷壇寢宮。
好啦,中軸線上的建築我們就介紹到這里,最後我們去參觀一下「七星石」。
八、七星石
(一)介紹位置:七星石景區旁
(二)導游詞
各位朋友,這里是我們要參觀的最後一處景觀——七星石,關於它的傳說可真不少,現在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據傳說,永樂皇帝在遷都北京時想找個地方建天壇,可是總也找不到合適的位置,正在發愁。有一天夢中,忽然見天上天門頓開,北斗七星落在紫禁城之東南。按陰陽學說南為陽,天也為陽,正是建天壇之理想場所,故降旨修天壇於此。其實呀!這七星石乃是明朝嘉靖年間經人工雕鑿後放在這里的,有心的朋友可能要問,不對呀!我數來數去怎麼是八塊而不是七塊呀!您沒有數錯,那為什麼七星石卻變成八塊了呢?原來清朝統治者為了紀念祖先的功德,又在七星石的東北方向另放了一塊小一點的石頭。為何放在東北角呢?因為滿清是在我國的東北成長、壯大起來的一個民族。
好啦!各位朋友,天壇講解到此結束,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持及協助,在講解中的不足之處,請各位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北京導游網

② 故宮太和殿銅獅子尺寸

1.《故宮珍寶》全冊13枚。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1985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文物出版社,印 張1• 787乘1092。書號:8314•013。內容:(1)古稀天子之寶.八徵耄念之寶、(2)金立佛、(3)金嵌珠寶飾件青金石象、(4)青玉盆染牙山水仙盆景、(5)雜寶雙鳳金盆、(6)水晶雙魚花插、(7)翡翠白菜花插、(8)天球儀、(9)翠太平有象磬、(10)金胎燒蘭嵌鑽石匕首、(11)瑪瑙荷葉洗、(12)紅寶石梅花盆景、(13)象牙雕刻群仙祝壽龍船(與封皮同圖)。〔註:彩色攝影冊式片。〕

2.《故宮珍寶》全套20枚。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文化教育出版社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一九九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價:10元。書號:故宮isbn7—80047—184—5/j•82內容:明•掐絲琺琅纏枝蓮象耳爐、清•玉翠竹盆景、清•金天球儀、清•金鏨花如意、清•白玉瓜棱形提梁壺、清•各色釉瓷瓶、明•皇後鳳冠、明•德化窯達摩立像、清•崇慶皇太後金發塔、清•黃楊木雕活環鏈葫蘆、清•翠太平有象磬、清•銅鍍金盆紅寶石梅花盆景、清•金嵌珠「金歐永固」杯、清•畫琺琅山水人物提梁卣、明•紅雕漆穿花龍雙耳瓶、明•犀角雕仙人槎盂、清•彩雲蝠金龍朝袍(女禮服)、商•青銅酗亞方尊、清•青玉.象牙水仙花盆景、清•象牙雕〈月曼清游〉冊。(註:彩色攝影豪華片,尺寸規格150×100mm。)

3.《故宮》全冊10+2枚。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北京東長安街6號)。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201廠製版印刷。198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1—100000。統一書號:(漢英)8179•305。定價:2.50元。內容:1.養心殿藻井(註:封面)、2.太和殿寶座、3. 養心殿、4.儲秀宮東房、5. 太極殿內景、6. 養心殿寢宮、7. 儲秀宮西間、8.天球儀乾隆年間、9.喜字宮燈、10.高宗純皇帝、11.孝恭仁皇後、12. 乾隆的甲胄、13.乾清宮、14.光緒大婚圖(註:封底)。(註:彩色攝影冊式片,全片尺寸規格252×100mm,可拆切線尺寸規格150×100mm。)

4.《故宮》全套25枚。文物出版社編輯 出版 發行(北京五四大街29號。百花印刷廠製版 印刷。1986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統一書號:8068•1490。封底有目錄。內容:1太和門前金水橋、2太和門前銅獅、3太和殿前銅龜、4太和殿遠景、5太和殿近景、6太和殿內景、7中和殿、8中和殿內景、9保和殿、10保和殿後石陛、11乾清門、12乾清宮前江山社稷、13乾清宮、14乾清宮內景、15天一門前銅麒麟、16御花園內萬春亭、17御花園內浮碧亭、18御花園內承光門、19漱芳齋院內小戲台、20養心殿內景、21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22儲秀宮前麒麟、23儲秀宮前銅鹿、23齋宮、25角樓。(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9×97mm。)[註:第一版無格式,1988年10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編號:ISBN-7-5010-0259-2/j•116有格式]

5.《故宮》全套10枚。1988年紫禁城出版社。書號: ISBN 7-800047-012一1/j•5。內容:太和殿內寶座、中和殿內景、乾清宮內寶座、儲秀西次間、交泰殿內寶座、養心殿後皇帝寢宮、倦勤齋內小戲台、養心殿內三希堂、坤寧宮內洞房、儲秀宮內景。

6. 《故宮祥瑞動物》全套10枚。書號:ISBN7-80047-039-3。1987年紫禁城出版社。內容:御花園承光門內鎏金銅象、體和殿前銅鳳、儲秀宮前銅鹿、太和殿丹陛上的銅龜、慈寧門前鎏金麒麟、乾清門前鎏金銅獅、太和門前銅獅(可制極限片)、太和殿丹陛上的銅鶴、儲秀宮前銅龍、雨花閣屋脊鍍金銅龍。

7.《故宮》全套20枚。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星達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一九九三年六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書號:故宮ISBN 7—80047—151—9/j•77。定價:10元。內容: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養心殿內三希堂、乾清門廣場、透過皇極門看九龍壁、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內流杯渠、御花園內萬春亭、珍妃井、御花園內堆秀山、保和殿後大石雕、乾清宮內寶座、坤寧宮內洞房、養心殿正間寶座、銅鶴、宮殿之海、大石雕細部(二龍戲珠)、太和殿、太和殿內藻井、交泰殿內大自鳴鍾、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太和殿內景。(註:彩色攝影豪華片,尺寸規格150×100mm。)

8.《故宮》全套20枚。攝影:胡錘。題字:董正賀。編輯設計:鄭志標。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內)。星達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3.6.第一版第二次印刷。內容: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養心殿內三希堂、乾清門廣場、透過皇極門看九龍壁、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內流杯渠、御花園內萬春亭、珍妃井、御花園內堆秀山、保和殿後大石雕、乾清宮內寶座、坤寧宮內洞房、養心殿正間寶座、銅鶴、宮殿之海、大石雕細部(二龍戲珠)、太和殿、太和殿內藻井、交泰殿內大自鳴鍾、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太和殿內景。(大封套)

9.《故宮》全套20枚。攝影:胡錘。題字:董正賀。編輯設計:鄭志標。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內)。星達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3.6.第1版第3次印刷。內容: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養心殿內三希堂、乾清門廣場、透過皇極門看九龍壁、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內流杯渠、御花園內萬春亭、珍妃井、御花園內堆秀山、保和殿後大石雕、乾清宮內寶座、坤寧宮內洞房、養心殿正間寶座、銅鶴、宮殿之海、大石雕細部(二龍戲珠)、太和殿、太和殿內藻井、交泰殿內大自鳴鍾、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太和殿內景。(大封套)

10.《紫禁城》[大封套圖:坤寧宮東暖閣內景]全套10枚。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深圳現代彩印有限公司印刷。ISBN 7-80005-221-4/j•052。1993年第一版。1993年第一次印刷。內容:養心殿前殿/故宮、養心殿後殿/故宮、養心殿東暖閣/故宮、太和殿/故宮、皇後座席/故宮、長春宮/故宮、儲秀宮/故宮、天井/故宮、坤寧宮/故宮、交泰殿/故宮。

11.《故宮藏畫》全套10枚。ISBN 7-80005-222-2/j•053。1993年第一版。1993年第一次印刷。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深圳現代彩印有限公司印刷。內容:對弈、浴馬圖、浴馬圖、宮妓圖、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夜宴圖、康熙御賞萬壽圖、觀賞名畫、步輦圖。

12.《故宮》全套10枚。北京市郵政局印製。內容:故宮太和殿、故宮太和門、故宮乾清門、故宮交泰殿、故宮一角、故宮御花園、故宮神武門、故宮養心門、故宮乾清宮、故宮角樓。(註:彩色攝影布紋版片,尺寸規格148×100mm。另一套是普通紙)

13.《故宮 第2輯》故宮博物院編。中國科學院印刷廠印刷。文物出版社出版。各地新華書店經銷。1973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統一書號:7068•293(50開,12張)。定價:0.65元。內容:承光門銅像、太和門銅獅、乾清門銅缸、太和殿日晷、乾清宮嘉量、太和殿銅龜、太和殿銅爐、皇極門九龍壁、太和殿銅鶴、保和殿後雲龍階石、御花園銅爐、御花園銅麒麟。(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0×100mm,片名只用漢字書寫。)

14.《故宮博物院藏工藝品選(一)》(玉器、料器)全套10枚。故宮博物院編。文物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國際書店發行。1978年2月 中國 北京。書號:87-CE-263。封面:清乾隆 嵌寶石魚式翠玉盒 長24.8厘米。內容:明 弦紋瑪瑙爐、 明 陸子岡款梅花紋茶品花插、 清乾隆 嵌寶石白玉碗、清中期 鵝式青玉水丞、清乾隆 嬰戲紋碧玉山子、清乾隆 雙耳黃玉蓋瓶、清中期 白菜式翡翠花插、清乾隆 活環水晶瓶、清乾隆 荷花紋陶紅料缸、清乾隆 花卉紋套天藍料瓶。

15.《故宮博物院藏工藝品選(二)》(漆器、琺琅)全套10枚。故宮博物院編。文物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國際書店發行。1978年2月 中國 北京。書號:87-CE-264。封面:清乾隆 嵌螺甸朱漆攢盒 高10.5厘米。內容:明永樂 牡丹紋剔紅蓋碗、明宣德 林檎鸝鳥紋剔彩盒、明宣德 牧牛圖剔紅盤、明宣德 花鳥紋剔紅提盒、清中期 金漆三層套盒、明宣德 掐絲琺琅花觚、明景泰 掐絲琺琅龍耳瓶、清康熙 畫琺琅小瓶、清雍正 畫琺琅三足爐、清乾隆 掐絲琺琅多穆壺。

16.《故宮博物院藏工藝品選(三)》(雕刻、鑲嵌、編織)全套10枚。故宮博物院編。文物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國際書店發行。1978年2月中國 北京。書號:87-CE-265。封面:明 尤通款犀角槎杯 高11.7厘米。內容:明 濮仲謙款松樹紋竹雕壺、明嘉靖 馬紋犀角杯、 清乾隆 人物紋竹雕筆筒、清乾隆 嵌玉棕竹盒、清中期 黃楊木雕葫蘆 、清乾隆 牙雕掛燈、清中期 牙雕花籃紋插屏、清乾隆 花果紋紫檀鑲嵌盒、清中期 絲竹編織提籃、清中期 牙絲編織紈扇。

17.《故宮建築》(第一集)全套10枚。195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63年1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故宮博物院。內容:太和殿、乾清門、承光門、弘義閣、齋宮、承乾宮、太極殿、慈寧宮、紫禁城角樓、太和門銅獅。(註:彩色攝影無格片,尺寸規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邊框,邊框下寫有片名。)

18.《故宮建築》(第二集)全套10枚。195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63年1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故宮博物院。內容:天安門、午門、太和門、中和殿丹陛欄板、乾清宮、文淵閣、九龍壁、寧壽門、養心門、雨花閣。(註:彩色攝影無格片,尺寸規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邊框,邊框下寫有片名。)

19.《故宮建築》(第三集)全套10枚。1957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63年2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故宮博物院。內容:太和殿前銅鶴、銅龜、嘉量、銅鼎、慈寧門前銅麒麟、乾清宮前江山社稷、日晷、承光門內銅像、欽安殿前神亭、天一門前銅爐。(註:彩色攝影無格片,尺寸規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邊框。)

20.《故宮建築圖片(第一集)》全套10枚。一九五四年故宮博物院編。內容:1.太和門銅獅、2.太和殿側面、3.弘義閣、4.乾清門、5.承光門、6.齋宮、7.承乾宮、8.太極殿、9.慈寧宮、10.紫禁城角樓。(註:彩色攝影無格片,尺寸規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邊框,邊框下寫有序號和片名。)

21.《故宮建築圖片(第二集)》全套10枚。一九五六年故宮博物院編印。內容:天安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文淵閣、九龍壁、寧壽門、養心門、雨花閣、中和殿丹陛欄板。

22.《故宮建築圖片(2)》全套10枚。 56年故宮博物院版。內容:天安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承光門、文淵閣、九龍壁、寧壽門、養心門、雨花閣。(註:與上一套同名同圖,編號形式不同。)

23.《故宮珍品包裝藝術》全套12枚。中國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監制。內容:《威弧獲鹿圖》畫套、竹根雕芒果形御制詩文盒、黑漆木匣「大清帝國之璽」、紅雕漆五屜「御制詩花卉紫毫筆」匣、紅雕漆文房用具套裝、藍地鏨金雲龍紋印匣、識文描金銀花卉紋方套盒、銅鍍金佛窩、楠木盒套裝檀香佛龕及銀鍍金組供、花梨木蟠螭紋鏤空提梁食挑盒、香水瓶銅架裝、乾隆大閱胄盒。〔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65×104mm。〕

24.《紫禁城》全套10枚。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北京建國門內大街甲九號)。1998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20,000-40,000。統一書號:125032•1139。售價000001000(即10元)。內容:鳥瞰神武門、太和門和金水橋、御花園內長春亭、紫禁城角樓、故宮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養心門、乾隆畫像、乾清門前鎏金銅獅、太和殿內景。

25.《紫禁城》[封面:太和殿]。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北京建國門內大街甲九號)。全套10枚。1996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20,000-40,000。統一書號:125032•1140。售價00000600(即10元)。內容:鳥瞰神武門、太和門和金水橋、御花園內長春亭、紫禁城角樓、故宮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養心門、乾隆畫像、乾清門前鎏金銅獅、太和殿內景。[註:此套可能是盜版]

26.《故宮珍寶館藏品選》[封面:一條龍]故宮博物院編。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印刷。全套10枚。內容:明 萬曆 鳳冠、清 康熙 金編鍾之一——黃鍾、清 乾隆 金塔、清 乾隆 稠龍袍、清 乾隆 金璽「天子之寶」、清 乾隆 珍珠梅花金瓶、清 乾隆 翡翠「太平有象」磐、清 乾隆 請玉水仙盆景、清 乾隆 金佛像、清 嘉慶 「金甌水固」金杯。

27.《故宮》[封面:太和殿]全套10枚。中國世界語出版社。北京博誠印刷廠。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監制9857。1997年(50開)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價:01000。統一書號:825052.245。編輯:望天星。攝影:高明義、羅文發、胡錘、牛蒿林、望天星、李玉維。內容:乾清宮、太和殿內景、暢音閣-戲樓、保和殿、角樓、午門-故宮正門、太和門、御花園、故宮鳥瞰、太和殿。[註:1997年(50開)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片後的郵政編碼框是黑色; 1998年(50開)第二次印刷,片後的郵政編碼框是紅色。]

28.《故宮》[封面:太和殿內景]全套10枚。中國世界語出版社出版。外文印刷廠印刷。1994年(50開)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編號:85052•222。定價:003700。編輯:姜尚禮、王一川。攝影:陳志安、任詩吟、林京。翻譯:邵海明、郝寶祿、王郁。設計:姜尚禮、甘星華。內容:角樓、交泰殿內景、儲秀宮寢宮、慈禧著色照、鎏金獅子、暢音閣大戲台、西二長街夜景、神武門、翊坤宮、皇極殿。

29.《故宮(內景)》[封面:太和殿內藻井]全套10枚。文物出版社出版。精美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發行。統一書號:8086•1435。定價:1.00元。內容:太和殿內景、中和殿內景、乾清宮內景、交泰殿內景、坤寧宮東暖閣內景、養心殿內景、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養心殿後皇帝卧室東里間、養心殿西間—聞名書苑的三希堂、長春宮正間內景。

30.《故宮》[封面:太和門和金水橋] 全套10枚。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總發行。北京利豐雅高長城印刷有限公司印刷。1996年3月第1版第3次印刷。編號:ISBN7-80501-185-0/j•180。定價:000320。條形編碼:9 787805 0111851。內容:故宮角樓、慈禧太後油畫像、故宮交泰殿、太和殿金鑾寶座、故宮御花園、乾清宮內景、故宮養心門、故宮雨花閣、坤寧宮內景、太和殿。

31.《故宮》[大封套圖:太和殿] 全套10枚。china today press。東城、崇文新華書店發行。編號:(京)新登字132號 85072•2。內容:紫禁城角樓、儲秀宮東間內景、御花園內長春亭、太和殿前的銅龜、養心殿正殿、太和殿寶座、養心殿東暖閣、三大殿、從景山遠眺神武門、少一枚

32.《故宮鍾表》[封圖:故宮鍾表]全套10枚。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發行(北京建內大街甲九號)。責任編輯:楊茜。美術編輯:夏至。譯文:孟憲玉。書號:85032•1381。定價:3元。內容: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

33.《故宮》[大封套圖:故宮角樓] 全套10枚。海南出版社出版。統一書號:880590•019。內容:乾清宮內景、太和殿、故宮銅獅、故宮角樓、故宮鳥瞰、乾清宮、御花園雪景、太和殿寶座、太和殿內景、雲龍階石。

34.《紫禁城》[封圖:角樓]全套10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北京膠印二廠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一九八六年四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書號:8314•022。定價:一元。攝影:胡錘、宗同昌。內容: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養心殿正殿、御花園養性齋、太和殿、太和殿寶座、角樓、暢音閣、坤寧宮喜房、雨花閣、養心殿後寢宮。

35.《中國古皇宮》[大封套圖:故宮鳥瞰]全套15枚。香港心源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精美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製版印刷。1997年1月第1版。1997年1月第1次印刷。編號:ISBN-962-8065-45-9•dj / 。定價:000550。編著:胡維標, 責編:沈平。內容:乾清宮正殿、世宗憲皇帝朝服像、雨花閣內景、坤寧宮洞房喜床外側掛的「五彩百子帳」、儲秀宮東閣內景、欽安殿內景殿內供奉道教真武大帝、故宮俯瞰全貌、午門和金水河、鍾表內陳列的鍾表、慈禧像、天安門廣場面積4.4萬平方米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城樓一角、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天安門、太和殿。

36.《故宮》(3)全套10枚。1977年6月文物出版社出版。內容:養性齋、絳雪軒、萬春亭、千秋亭、欽安殿、堆秀山、天一門銅爐、浮碧亭一角、漱芳齋、浮碧亭。

37.《故宮》全冊12枚。故宮博物院編。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東長安街六號。1979年第一版。,印數:100000。書號:(漢、英)8179 . 039。定價:00200。內容:太和殿、太和殿內景、太和殿寶座、太和門前銅獅、保和殿後的雲龍階石、乾清宮、養心殿——慈禧太後「垂簾聽政」的地方、長春宮、儲秀宮、坤寧門、御花園千秋亭、角樓。〔註:彩色攝影冊式片,尺寸規格147×99mm。〕

38.《故宮》[封圖:神武門]全套30枚。文物出版社編輯出版(北京五四大街29號)。文物出版社印刷廠印刷。1982年5月。編號:806 8 .907。內容:午門(俗名五鳳樓)——紫禁城的正門、太和門和金水橋、太和門銅獅、太和門近景、太和殿近景、太和殿內景——明、清皇帝登極坐天下的寶座、太和殿內巧奪天工的藻井、中和殿近景、中和殿內景、乾清門、乾清宮近景、乾清宮內景——清代皇帝召見臣工舉行內廷受賀 賜宴禮儀活動的地方、交泰殿內景——陳列乾隆十三年選定分別用於政治、經濟、軍事、司法、外交等方面的廿五顆寶璽、坤寧宮東暖閣——清代皇帝結婚時的洞房、養心殿正間內景——清雍正以後,皇帝居住和處理軍政大事的地方、養心殿東暖閣——慈禧太後「垂簾聽政」的地方、養心殿後皇帝卧室東里間——皇帝寢室中的龍床、養心殿西間——聞名書苑的三希堂、長春宮近景、長春宮西間——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儲秀宮正間的內景、體和殿近景、齋宮、漱芳齋院內小戲台、雨花閣、御花園絳雪軒琉璃花壇、御花園千秋亭、御花園浮碧亭、御花園堆秀山御景亭、御花園承光門。〔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9×99mm。〕

39.《御花園》全套11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北京膠印二廠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一九八六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書號:8314 . 042。定價:1.20元。內容:園東之浮碧亭(封圖)、園東之萬春亭、園西之井亭、欽安殿、天一門雪景、承光門西側鍍金銅像、延暉閣花壇上的石荀 翠竹與墨牡丹、通向後三宮的坤寧門、養性齋前疊山雪景、絳雪軒琉璃花壇、園西之澄瑞亭(應該是:園東之浮碧亭)。〔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7×99mm。〕

40.《御花園》[封圖:萬春和浮碧亭]全套5枚。故宮博物院編。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東長安街六號。1979年第一版。印數:50000。書號:(漢、英)8179•040。內容:銀裝素裹的千秋亭、翠巒疊嶂的堆秀山、山石嶙峋中的養性齋、雄踞天一門前的鎏金銅麒麟、四神祠外古柏森森。〔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5×99mm。〕

41.《故宮藏清代帝後服飾》全套15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內)編 出版。ISBN7-80047-418-6 J.204。定價:15:00元。撰文、翻譯:羅文華。攝影:劉志崗、馬曉旋。責任編輯:萬均。北京瑞寶畫中畫印刷有限公司印製。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開本 787×1092 1/45。200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1-5000冊。內容:石青色紗綉四團金龍袞服(皇帝祭祀用)、明黃色納紗彩雲金龍單朝袍(皇帝朝會用)、大紅色緞綉彩雲金龍袷(jiá)朝袍(皇帝祭祀用)、藍色緙絲彩雲金龍袷朝袍(皇帝祭祀用)、明黃色緞綉彩雲金龍皮龍袍(皇帝吉慶用)、明黃色緞綉彩雲金龍袷朝袍(皇後朝會用)、石青色緞綉彩雲金龍袷朝褂(皇後朝會用)、石青色緙絲彩雲金龍袷朝褂(皇後朝會用)、明黃色緙絲八團彩雲金龍夾龍袍(皇後吉慶用)、石青色緙絲八團龍褂(皇後吉慶用)、雪灰色緞綉四季花卉綿袍(後妃日常用)、淺綠色緞綉博古花卉綿袍(後妃日常用)、明黃色緞綉葡萄蝶袷襯衣(皇後日常用)、藕荷色緞綉折枝藤蘿袷襯衣(後妃日常用)、紅色綢綉蝶金雙喜單氅衣(後妃日常用)。〔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5×99mm。〕

42.《故宮藏傳佛教造像》全套15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內)編 出版。ISBN 7-80047-418-6 J.204。定價:15:00元。撰文、翻譯:羅文華。攝影:劉志崗、馬曉旋。責任編輯:萬均。北京瑞寶畫中畫印刷有限公司印製。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開本 787×1092 1/45。200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 1-5000冊。內容:大持金剛、坐像觸地印釋迦牟尼佛、雙身大威德金剛、雙身十二臂上樂金剛、持噶布拉喜金剛、無量壽佛、阿閦佛、立像無量壽佛、轉輪王坐蓮花手觀音菩薩、轉輪王坐蓮花手觀音菩薩、立像彌勒菩薩、白度母、立像度母、智行佛母、六臂大黑天。〔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5×99mm。〕

43.《故宮》(建築)全套10枚。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精美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發行。統一書號:8068.1434。定價:1.00元。內容:太和門和金水橋、太和殿近景、太和殿遠景、乾清門、乾清宮、御花園養性齋前山石、御花園內萬春亭、御花園內浮碧亭、承光門、角樓。〔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9×100mm。〕

44.《故宮》全套10枚。韓若峰 編,○c外文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中國北京百萬庄路24號)郵政編碼 100037,天時印刷(深圳)有限公司印刷995年(32開)第一版(漢、英、日)ISBN 7-119-01748-9/J•1283(外)定價:01800。內容:天安門、神武門、角樓、午門、太和殿、乾清宮內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御花園萬春亭、太和殿內景、深宮長街。〔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0×100mm。〕

45.《故宮》全套10枚。[封圖:午門]。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版權所有。翻版必究。1998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統一書號:880105•12。內容:鳥瞰神武門、紫禁城、大浮雕、御花園內長春亭、銅亭、香爐、紫禁城角樓、保和殿內景、太和殿、保和殿內景。〔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0×99mm。〕

46.《御花園》全套12枚。[封圖:千秋亭]紫禁城出版社編。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內)北京京華彩色包裝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8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10000冊。ISBN7-80047-285-X/J.141。責任編輯:陳坡。攝影:林京。封面設計:鄭志標。內容:乾隆花園碧螺亭、乾隆花園一角、乾隆花園景祺閣、乾隆花園古華軒、乾隆花園禊賞亭、御花園天一門、御花園堆秀山、御花園內花池、御花園內石子路、御花園一角、御花園內鎏金銅亭、御花園千秋亭。〔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0×101mm。〕

47.《故宮》全套10枚。[封圖:神武門]。 Hong Kong Inspiration Art Press。書號:ISBN-962-8065-45-9/J06.0010。內容:養心門、故宮角樓、故宮鳥瞰、欽安殿、養心殿、儲秀宮、天球儀、故宮全景、故宮太和殿、午門鳥瞰。規格:151×101mm。

48.《故宮》全套10枚。 [封圖:金水橋和太和門]。海洋出版社 出版。(10008)北京海淀區大慧寺路8號)。北京新華彩印廠印刷。1999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1 – 2000。統一書號:5027-1422。責任編輯:王兆輝。裝幀設計:王兆輝。封面題字:張崇范。攝影:趙軍、張大明。文字:張大明。內容:乾清宮、故宮雪景、午門、御路石雕、鎦金獅子(銅獅)、乾清宮內景、角樓、宮廷內設計精巧的通道、太和殿、三大殿四周的護欄 望柱。〔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8×98mm。〕

49.《故宮風景油畫》全套8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出版社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一 九九O年九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ISBN 7-80047-099-7/J•51。定價:2.00元。繪畫:李剴。攝影:林京。黃昏、螭首、雄獅、紫禁城、逆光、宮門、晨光、夕陽。〔註:彩色繪畫片,尺寸規格148×98mm。〕

50.《故宮博物院藏陶瓷選(2)》全套10枚。故宮博物院編。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國國際書店發行。1978年2月 中國 北京。書號:87-CE-247。封面:宋 黑釉剔花瓷瓶 高24、口4.3厘米。封套上有目錄。內容:宋 定窯孩兒瓷枕、宋 汝窯瓷樽、宋 官窯弦紋瓷瓶、宋 鈞窯瓷花盆、宋 龍泉窯雙耳瓷瓶、宋 青白瓷刻花瓶、宋 登封窯雙虎紋瓷瓶、宋 龍泉窯瓷壺、宋 青花釉花卉紋瓷蓋罐、宋 蘭釉白龍紋瓷盤。〔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9×99mm。〕

③ 關於梅花的現代詩!

1、梅花

作者:紀材尚 現代

冰天雪地里

誰高舉火把

帶人們向春進發

刺骨寒風下

誰拋灑暗香

惹眾花草競發芽

梅花呀

你鞠躬盡瘁

終將自己的青春年華

化作初春的第一抹朝霞

2、覆雪之下白色的梅花

作者:蝶衣 現代

覆雪之下

白色的梅花

它的美妍 白色而神秘

泥土裡凝然靜止

誰聽著它曾追慕著陽光

熱烈的聲音 多麼切望

周遭惟是寒煙漠漠

憂傷的殤逝之靈

返回原野上 只有徒勞無奈

昏黃朦朧里 永桓孤獨在

終是無望

在映滿星子微光

水邊雪地里

靈魂已然下沉

3、梅花

作者: 真情獨鍾 現代

在百花凋零的時候

唯有她開的十分妍麗

獨佔了花園里的景色

使冬日的園林顯出勃勃的生機

她那疏落有致的影子

橫斜地倒映在清淺的水裡

清清的,淡淡的幽香

在朦朧的月色中飄飛

寒空中飛翔的小鳥啊

總愛偷看她的麗容美姿

粉蝶若曉她有這般的香氣

定會高興得如醉如痴

幸好我可以寫上幾句詩

成為她的親密的伴侶

她根本不需要擊板唱歌

更不要些庸俗的酒徒

玷污她高潔的身姿

4、一樹梅花

文/范彩萍 現代

問路的寒風吹倒了樹葉

吹皺湖水和天上的雲朵

哦,還有你加快的腳步

多好,一樹梅花開在路邊

守著記憶的你開成其中一朵

我在香氣里尋覓

尋那年,我們並肩走在早春二月

我的長發繞過你的耳畔

現在,我在寫一首詩

寫一朵一朵香氣從冬天

脫穎而出

寫到你時

我又盛開了一次

5、初度春梅花

文/小孩

乍暖

輕寒

風、把枝頭的梅花弄醒

那被丟下的幾朵雪片

融化、輕撫柔柔花蕾

你來了、一雙穿過嚴冬的手

將香風舞動

淡雅的清晨

芙蓉出水

高傲的開放

把春的纏綿綻放在晨光

你亭亭娜娜

輕述春笑暖

渡步嗅香顏

老樹

梅花

春來報、春的紅

寫一首詩

圍著花樹放飛高喊

在溫柔的花雨里

沉澱馨香

追夢遠方

尋覓那一朵紅艷艷的深情

思、一朵紅梅映眸中

似心動

破寒冬、品春風

追那梅花半樹紅

6、梅花中國

文/楊炳陽 現代

以偉人的姿態君臨天下

滿樹希望在風雪和紅岩上搖曳

一個寒冷而向陽的春天

枝幹曲折締結

歷史最有名的都會和城池

自紅旗的經緯中香透中國

在長城的每一個垛口噴薄噴薄

於是自遠古的戰場

自青銅雨的圖騰中

傳來最原始的奮爭與吶喊

最美的國色最濃的天香

排成每一片天空每一塊土地

每一次嶄新嶄新的生命

從此天下最輝煌的國土上

梅樹生長永新生長

歷史最高大的城樓上

梅花開放蓬勃興旺

④ 畫中國畫梅花時紅梅的顏色怎麼調

朱膘和曙紅就可以了,最基本的是紅、黃、藍三種,稱為原色。以這三種原色按不同比回例調配混答合而成的另一種顏色,稱為復色,例如紅+黃=橙;藍+綠=青;橙色和青色稱為復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將原色或復色沖淡,就可得到「飽和度」不同的顏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種色彩。補色加入復色中會使顏色變暗、甚至變為灰色或黑色。



(4)梅花銅鹿擴展閱讀:

中國畫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礎;文與畫在當初,無歧異,本是一個意思。我國夙有書畫同源之說,有人認為伏羲畫卦、倉頡造字,是為書畫之先河。文字與畫圖初無歧異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畫有互相追逐的魚,跳躍的鹿。甘肅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擬船形的陶壺,使我們如身處岸邊,情景歷歷;

還有青海大通上孫家寨發現的舞蹈彩盆上,繪有三組五人攜手踏歌圖,表現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國畫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辛店和龍山諸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藝美術品。

常見的青銅器飾紋,有晏吞紋、雲雷紋、夔紋、龍紋、虎紋等,也有用人體作為裝飾的花紋。雙夔合成的容谷紋,尾部多上卷,極富美觀。

⑤ 描寫梅花的詩句

墨梅
墨梅•王冕(元)
吾家洗硯池邊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流清氣滿乾坤。

譯文:
我家畫中洗硯池邊的梅樹,花開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它不需要別人誇獎顏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滿乾坤的清香之氣。

疑難點注釋:①墨梅:水墨畫的梅花。 ②洗硯池: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

[注釋]
1. 墨梅:水墨畫的梅花。
2. 洗硯池: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3.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漠、濃墨、焦墨。這里是說那朵朵盛開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跡點化成的。
4.清氣:清香的氣味。
5.乾坤:天地。
[簡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就是水墨畫的梅花。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開頭兩句「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的。「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
三、四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亮節。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並不嬌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贊譽梅花,實際上是贊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單用墨畫的梅花。 [池頭]池邊。 [洗硯(y4n)池]洗毛筆、硯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跡,指花的顏色。[清氣]清香的氣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詩意:
這幅畫畫的是我家洗硯池旁邊的一棵樹,每一朵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黑色,沒有鮮艷的色彩。我不需要別人誇它顏色多麼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間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滿」盡顯個性
——《墨梅》賞析
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於眾花報春,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為堅強品格和高貴氣節的象徵。本課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顏色畫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詩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稱為「畫梅聖手」。這是一首作者自己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寫詩,注重煉字。詩中(亦指畫中)的梅花生長在作者日日洗滌筆硯的池水邊,那一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墨痕。一、二兩句運用白描手法寫梅花的形態,一個「淡」字既道出畫梅花的技法,又刻畫出梅花樸素淡雅、傲立於嚴寒的風骨,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再看末句,詩人為什麼特別愛畫不著顏色的淡墨梅花呢?原來他並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們誇獎梅花的顏色艷麗,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氣充塞在天地之間。一個「滿」字,不僅傳神地寫出了梅香的充盈激盪,而且使得詩人人格魅力的凸現與輻射分外的耀眼!這種不流於世俗、傲骨錚錚的氣節正是作為詩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這種不追求虛浮綺麗的外表而鍾情於梅花精神的表現方法正是作為畫家的王冕的巧奪天工之處。
「畫梅須具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人們是這樣稱贊王冕的。現實中的王冕與他筆下的梅花一樣,堅貞不屈、孤芳自賞。相傳由於王冕的畫畫得特別的好。當地的縣官和一個有權勢的大財主慕他之名,幾次想見他都遭到了拒絕,最後,當縣官親自下鄉見他時,他聽到消息後趕緊躲了起來,又讓縣官吃了閉門羹。因而《墨梅》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一方面,墨梅的豐姿與詩人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方面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彷彿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小連接——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
散作乾坤萬里香。
梅的創始,和文學有密切關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蘇東坡等詩人熱情地歌頌梅花的豐神和風骨,使人們對梅花產生了無限珍愛的感情,「無聲之詩」的畫繼之而起,侮花也就成為畫壇上盛極一時的題材了。

當時對畫梅最有創造和貢獻的當推釋仲仁和揚補之。仲仁又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於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

王冕正是接受了華光、揚、湯一派的傳統,孜孜不倦地學習梅花譜和梅花篇,在這基礎上,發揮了他的藝術才能。

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開的。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此詩最大的特點是托物言志。
詩先在一、二句描繪墨梅的形象,然後在三、四兩句寫墨梅的志願,一個外表雖然並不嬌妍,但內在氣質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形象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贊譽梅花,實際上是贊賞自己的立身之
我家洗硯池邊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七律·悼止齋王先生 其二
元·王冕
文采風流今已矣,夫何能見紫芝眉?

中天氣黯星河慘,南國春寒草木悲。

政事堂堂傳兩省,論談娓娓動諸司。

老成如此多關系,青瑣諸公淚亦垂。

七律·悼止齋王先生 其三
元·王冕

三月燕山聽子規,追思令我淚垂垂。
雖然事業能經世,可惜文章未際時。
霜慘晴窗琴獨冷,月明秋水劍雙悲。
山河萬里人情別,回首春風說向誰?

七律·即事 其一
元·王冕

灤水城頭六月霜,東華門外草皆黃。
旌旗影動千官慘,斧鉞光沈萬馬忙。
青象不將傳國璽,紫駝只引舊氈房。
諸郎不解風塵惡,爭指紅門入建章。

七律·即事 其二
元·王冕

白草黃沙野色分,古今愁恨滿乾坤。
飛鴻點點來邊塞,寒雪紛紛落薊門。
風景凄涼只如此,人情澆薄復何論。
知機可有桑乾水,未入滄溟早自渾。

七律·紀夢
元·王冕

十有一月三十夜,清夢忽然歸到家。
對母徐徐言世事,呼兒故故問生涯。
庭前修竹不改色,溪上老梅都是花。
起坐山窗聽茶鼎,又思風雨客三巴。

七律·會友
元·王冕

昨夜朔風吹地動,起看長劍雪花明。
讀書空墮英雄淚,得酒時澆磊塊情。
相見抵須言客況,論交殊不愧前盟。
漢家四海承平久,何必區區論賈生。

七律·過漁浦
元·王冕

十八里河船不行,江頭日日問潮生。
未同待詔於金馬,卻異看花在錦城。
萬里春風歸思好,四更寒雨一燈明。
故人湖海襟懷古,能話舊時鷗鷺盟。

七律·即景
元·王冕

江北春深野草芳,江南春淺柳枝黃。
鳧鷗得水競出沒,寒雀受風相頡頏。
適意漫提如意舞,醒時不異醉時狂。
昨朝孺子攔街笑,笑殺人間馬子長。

七律·送宇文子貞
元·王冕

郊居暫輟簿書勞,尚植忠良翊聖朝。
風月一壇光灧灧,天人三策錦飄飄。
清聲足重江潮望,直筆寧辭館閣招。
洛下諸郎競才俊,豈能無意說漁樵?

七律·次韻 其一
元·王冕

老吾濩落忘機久,江湖鷗鳥弗猜疑。
黃花圍宅如元亮,白雪滿床無子期。
身後虛名定何益,世間多事不須知。
故人有約來招隱,莫待秋風老桂枝。

七律·次韻 其二
元·王冕

野人住處無車馬,門外蓬蒿抵樹高。
石腳雲生三伏雨,屋頭松撼五更濤。
田園入畫真堪笑,薪水供廚只自勞。
匣底豪曹苔欲滿,夜來忽作老龍號。

七律·雨中遣興 其一
元·王冕

黯黯陰陰沒大荒,髑髏無語劍生芒。
青山有夢客千里,明月故人天一方。
鹿走平原沙莽莽,龍飛滄海雨浪浪。
相望多少相思意,倚遍危樓尚慨慷。

七律·雨中遣興 其二
元·王冕

故人何日是歸年,又聽剛風洗瘴煙。
驕馬北馳沙似雪,冥鴻南去水如天。
莫愁弦絕蒲萄館,且喜歌生□□田。
好在岳陽樓上望,洞庭明月正嬋娟。

七律·雪後
元·王冕

今日登高不見山,乾坤混混太清寒。
舊時月色無人識,新歲梅花正好看。
多苦將軍居塞北,更憐羈客在長安。
老夫欲語不忍語,倚遍危樓十二闌。

七律·滿目青山軒
元·王冕

滿目青山似畫圖,道人於此即安居。
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覺門前車馬疏。
風月四時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廬。
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七律·次韻
元·王冕

生民日日嘆零丁,惟聽中朝說太平。
萬里江山雲莽盪,五更風雨劍悲鳴。
桓溫豈解知王猛,徐庶從來識孔明。
簫管莫吹關塞曲,野花閑草不勝情。

七律·竹西軒
元·王冕

青山隱隱帶江流,江上軒窗面面幽。
來客不辭三徑雨,乘涼常得四時秋。
青天影動朝陽鳳,落月光移隔水樓。
夜半夢回環佩響,卻疑歌吹在揚州。

七律·江月樓
元·王冕

永嘉城郭如斗樣,魁峰蘭若倚青霄。
江空月色上樓白,風挾海聲連地搖。
高僧居此興不淺,閑客登臨思亦饒。
我欲與君飛舞去,更呼仙子共吹簫。

七律·林壑亭
元·王冕

會稽林壑東南勝,結構新亭亦壯哉。

樹密不知雲出沒,山深常聽水喧豗。

清幽可許漁樵隱,游賞豈無王謝來?

我欲題詩追李杜,風流不是出群才。

七律·送僧歸閩
元·王冕

九月三吳樹葉紅,閩中渾未覺秋風。
上人忽動鄉關念,對客莫辭途路窮。
白發豈無諸老在?青山還與舊時同。
到家檢點經行處,應喜庭松雨露濃。

作品注釋
注釋:
[1]清氣:清香之氣。
[2]顏色:指水墨畫梅花的淡淡的墨色。

代:元
作者:王冕
作品:梅花
內容: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年代:元
作者:王冕
作品:墨梅
內容: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年代:元
作者:王冕
作品:白梅
內容: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風發,
散價乾坤萬里春。

⑥ 頤和園里每個景物的資料,越全越好!!!

頤和園佔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

頤和園風景 (28張)
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游覽三個部分。

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仁壽殿後是三座大型四合院:樂壽堂、玉瀾堂和宜芸館,分別為慈禧、光緒和後妃們居住的地方。宜芸館東側的德和園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一。
頤和園自萬壽山頂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了一條層次分明的中軸線。山下是一條長700多米的「長廊」,長廊枋樑上有彩畫8000多幅,號稱 「世界第一廊」。長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蘇堤建造的。
萬壽山後山、後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廟,蘇州河古買賣街。後湖東端有仿無錫寄暢園而建的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
頤和園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5]

政治區
仁壽殿
仁壽殿(清漪園時名勤政殿),在乾隆與光緒兩個歷史時期均為皇帝臨朝理政之所,其陳設主體布局大致相同,均為皇家宮殿特定的陳設形式。但陳設的物品各異,頤和園時期較清漪園時期陳設豪華很多。現殿內陳設中心部分沿續了光緒時期的原樣,其餘陳設略有變化,原殿內的文物、圖書、傢具,除在殿內展出外,大部分收入文物庫房保存。[6]

生活區
樂壽堂
樂壽堂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中的主建築,原建於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被毀,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建。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樂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樂壽堂庭院內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院內花卉植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寓「玉堂富貴」之意。[7]
玉瀾堂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南臨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築。正殿玉瀾堂坐北朝南,東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東殿可到仁壽殿,西殿可到湖畔碼頭,正殿後門直對宜芸館。後檐及兩配殿均砌磚牆與外界隔絕,是頤和園中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跡。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發動宮廷政變後,曾把主張變法的光緒皇帝囚禁於此,是光緒皇帝的寢宮。[8]
宜芸館
宜芸館始建於乾隆年間,光緒時重修。清漪園時為乾隆皇帝的書庫,陳設精雅,頤和園時為光緒皇後隆裕的寢宮,由於建築功能和主人身份的不同,陳設的布置有了很大變化。1979年,古建維修後,室內僅陳放傢具。1992年,根據清漪園時的陳設檔案布置陳設,整組院內陳列文物百餘件。[9]

游覽區
萬壽山
萬壽山屬燕山余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築,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檐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後山有西藏佛教建築和屹立於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台亭閣。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組體量大而形象豐富的中央建築群。這組大建築群包括園內主體建築物──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與中央建築群的縱向軸線相呼應的是橫貫山麓、沿湖北岸東西逶迤的「長廊」,共273間,全長728米,這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前山其餘地段的建築體量較小。
後山的景觀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環境。除中部的佛寺「須彌靈境」外,建築物大都集中為若干處自成一體,與周圍環境組成精緻的小園林。後湖中段兩岸,是乾隆帝時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買賣街」遺址。後山的建築除諧趣園和霽清軒於光緒時完整重建之外,其餘都殘缺不全,只能憑借斷垣頹壁依稀辨認當年的規模。諧趣園原名惠山園,是摹仿無錫寄暢園而建成的一座園中園。這組大建築群包括園內主體建築物——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10]
昆明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佔全園面積的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南部的前湖區碧波盪漾,西望起伏、北望樓閣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橋橫卧湖上,湖中3島上也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築。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西堤一帶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園外數里的玉泉山秀麗山形和山頂的玉峰塔影排闥而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從昆明湖上和湖濱西望,園外之景和園內湖山渾然一體,這是中國園林中運用借景手法的傑出範例。湖區建築主要集中在三個島上。
東宮門
東宮門區在頤和園最東邊。這一帶原是清朝皇帝從事政治活動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見大臣的仁壽殿和南北朝房、寢宮、大戲台、庭院等。門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繪著絢麗的圖案。六扇朱紅色大門上嵌著整齊的黃色門釘,中間檐下掛著九龍金字大匾,上書「頤和園」三個大字,為光緒皇帝御筆親題。門前御道丹陛上的雲龍石雕刻著二龍戲珠,為乾隆年代所刻,是從圓明園廢墟(安佑宮)上移來的,它是皇帝尊嚴的象徵。東宮門當年只供清朝帝後出入。仁壽殿在頤和園大門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緒時重建,改稱仁壽殿。東向,面闊七間,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11]
大戲樓
大戲樓在德和園內,與承德避暑山莊里的清音閣、紫禁城內的暢音閣,合稱清代三大戲台。德和園大戲樓是為慈禧60歲生日修建,專供慈禧看戲。高21米,在頤和園中僅次於最高的佛香閣。戲樓共三層,後台化妝樓二層。頂板上有七個「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個方池。[12]
佛香閣
佛香閣位於在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築在一個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築;閣高41米,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復雜,為古典建築精品。原閣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後,光緒十七年(1891年)花了78萬兩銀子重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頤和園里最大的工程。閣內供奉著「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燒香。[13]
排雲殿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建築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為他母親60壽辰而建的大報恩延壽寺,慈禧重建時改為排雲殿,是慈禧在園內居住和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排雲」二字取自郭璞詩神仙排雲山,但見金銀台」,比喻似在雲霧繚繞的仙山瓊閣中,神仙即將露面。從遠處望去,排雲殿與牌樓、排雲門、金水橋、二宮門連成了層層升高的一條直線。排雲殿這組建築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體。[14]
智慧海
智慧海是萬壽山頂最高處一座宗教建築,是一座完全由磚石砌成的無梁佛殿,由拱券結構組成。建築外層全部精美的黃、綠兩色琉璃瓦裝飾,上部用少量紫色、藍色的琉璃瓦蓋頂,尤以嵌於殿外壁面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詞為佛教用語,本意是贊揚佛的智慧如海,佛法無邊。該建築雖極像木結構,但實際上沒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磚發券砌成的,沒有枋檁承重,所以稱為「無梁殿」。又因殿內供奉了無量壽佛,所以也稱它為「無量殿」。[15]
長廊
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廊上的每根枋樑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餘幅,內容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畫中的人物畫均取材於中國古典名著。
清晏舫
清晏舫俗稱石舫,在長廊西端湖邊,是一條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頤和園唯一帶有西洋風格的建築。它的前身是明朝圓靜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園時,改台為船,更名為「石舫」。石舫長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兩層船樓,船底花磚鋪地,窗戶為彩色玻璃,頂部磚雕裝飾。下雨時,落在船頂的雨水通過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個龍頭口排入湖中。[16]
畫中游
畫中游是萬壽山西部一組景點建築。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兩層的樓閣,左右各有一樓,名「愛山」、「借秋」。閣後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後邊的是「澄暉閣」。建築之間有爬山廊。由於地處半山腰,樓、閣、廊分別建在不同的等高線上,青山翠柏中簇擁著一組由紅、黃、藍、綠琉璃瓦覆蓋著的建築群體。[15]
聽鸝館
聽鸝館原是乾隆皇帝為其母所建,內有兩層的戲台,因古人常借黃鸝鳥的叫聲比喻音樂的優美動聽,故名之為「聽鸝館」。在德和園大戲樓建成前,慈禧經常在這里看戲,宴飲。咸豐十年(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改建。聽鸝館飯庄是著名的宮廷菜系飯庄。[17]
寶雲閣
銅亭是中國目前尚存的工藝最精緻、體量最大的銅鑄品之一。建在佛香閣西側的五方閣院中一座高4米的漢白玉石座上始建於乾隆年間,高7.5米,重207噸。四面有菱花扇。雖為銅制,但完全按照木構架結構而做。東、南、西三面有門,門為四扇格扇門,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門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簾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為內外二層。[18]
文昌閣
文昌院位於文昌閣之東,文昌院博物館是中國古典園林中規模最大、品級最高的文物陳列館。文昌閣在頤和國昆明湖東堤北端。原是一座城關,為清漪園的園門之移動圖片一。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現存城樓為光緒時(1875-1908)重建。城頭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間為三層樓閣。中層供奉文昌帝君銅鑄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銅騾一個。[19]
諧趣園
諧趣園在萬壽山東麓,是一個獨立成區、具有南方園林風格的園中之園。清漪園時名叫惠山園」,是仿無錫惠山寄暢園而建。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後,取「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詩句「一亭一徑,足諧奇趣」的意思,改名為「諧趣園」。園內共有亭、台、堂、榭十三處,並用百間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橋相溝通。園內東南角有一石橋,橋頭石坊上有乾隆題寫的「知魚橋」三字額,是引用了莊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爭論而來的。[15]
蘇州街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蘇州街是後湖兩岸仿江南水鄉——蘇州而建的買賣街。清漪園時期岸上有各式店鋪,如玉器古玩店、綢緞店、點心鋪、茶樓、金銀首飾樓等。店鋪中的店員都是太監、宮女妝扮。皇帝游幸時開始「營業」。後湖岸邊的數十處店鋪1860年被列強焚毀。1986年重建。[20]
後山後湖
後山後湖位於頤和園最北部,建築較少,林木蔥籠,山路曲折。有一組西藏建築和江南水鄉特色的蘇州街。日台,象徵著日月環繞佛身。[5]
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坐落在昆明湖上,位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桿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00多隻。
銅牛在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橋頭北側,為鎮壓水患而設。1755年用銅鑄造,稱為「金牛」。[21]
銅牛與織女圖
在頤和園昆明湖東岸有一個被喻為牛郎化身的鎮水銅牛,在西岸有一處被喻為織女化身的耕織圖,它們隔著昆明湖遙遙相望,這兩個景觀的來歷也緣於牛郎織女的故事。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園(頤和園的前身)時,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並傳下御旨,要把御園修成「天上人間」,那佛香閣要建得雄偉華麗,象徵著天宮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寬闊,好比天河,並在湖(河)的東西兩側修了一個銅牛和一個耕織圖。銅牛的身子朝東,頭朝西,正好對著織女圖,這樣一來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織女(耕織圖),地上有牛郎(銅牛),遙遙相望。
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三山五園」,頤和園里的耕織圖也遭到毀滅性破壞,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題的「耕織圖」石碑。解放後耕織圖被劃出了頤和園大牆之外,成為生產與生活混雜的大雜院。1998年底才被頤和園收回,並逐步按照原貌恢復建設,突出了「耕」與「織」的景題寓意。[22]

園藏文物
編輯
清漪園時期,乾隆皇帝對文玩多有搜羅,商周銅器、唐宋元明瓷玉及書畫很多,當時著錄的陳設達四萬余件,清廷內務府專門設立《陳設清冊》,建檔管理。
鴉片戰爭後,由於清朝國力轉衰,清漪園陳設有所裁撤,至咸豐五年(1855)時實有陳設三萬七千五百八十三件。咸豐千年(1860),包括清漪園在內的北京西北郊的五座大型皇家園林,皆遭英法聯軍野蠻焚掠。據英法聯軍劫掠後的清冊載,清漪園各處陳設物品只剩有五百三十件,而且多殘破不整。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頤和園再遭浩劫,園藏文物又被毀掠一空。1902年,慈禧再次修復頤和園並大力充實園內陳設。
新中國成立後,頤和園園藏文物計有四萬余件,品類涉及銅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書畫、古籍、琺琅、鍾表、竹器、樂器、根雕、雜項等,幾乎涵蓋了中國傳世文物的所有門類,並有不少外國文物;從價值上看,國家級文物有二萬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犧尊、緙絲長軸佛像圖等國寶級珍品。[23]

公園管理
編輯

科研科技
截至2005年,頤和園參與局級、中心級課題多項,其中7項獲得局科技進步一等獎,《皇家園林建築裝飾紋樣的研究(包括磚雕紋樣、彩畫紋樣、石雕、木雕、木裝修)》課題,磚雕紋樣1999年獲園林局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課題成果出版圖書《頤和園磚雕藝術》,《頤和園建築彩畫歷史信息的研究與保護》課題成果出版圖書《頤和園建築彩畫藝術》。[24]
課題名稱 主持單位 課題名稱 主持單位
頤和園建築彩畫歷史信息的研究與保護 頤和園設計室 中關村海淀科學城建設中的世界遺產——頤和園保護問題研究 頤和園供配電及煤改電工程
城市綠地地被植物開發應用 頤和園管理處 古柳新型樹體保護和修補技術 頤和園園林部
特殊條件下大規格苗木栽植及養護技術的探討 頤和園園林部 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保護的研究 頤和園文物部
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與聽鸝館戲台聲學測量及分析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頤和園文物部 皇家園林建築裝飾紋樣的研究 頤和園
頤和園冷季型草坪建植管理模式研究 頤和園 關於恢復清漪園時期綠化布局的探討 頤和園
關於古樹瀕危原因的初探 頤和園 頤和園計算機網路與圖文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究 頤和園辦公室
北京地區桂花露地越冬的研究 頤和園園林部 以昆明湖底沉積物探討北京西山地區氣候變化和環境變遷 中國地礦部、頤和園管理處

公園出版
截至2013年,《頤和園雜志》已推出第9期,推出的其餘書籍主要介紹了頤和園的歷史、文化等。[25]
《北京志·世界文化遺產卷·頤和園志 》 《頤和園雜志》
《頤和園建園250周年紀念文集》
《頤和園排雲殿佛香閣長廊大修實錄》

《頤和園建築彩畫藝術》
《頤和園文物菁華》 《頤和園志》 《頤和園磚雕藝術》
《頤和園導覽》 《名人情系頤和園》 《頤和園文化研究》 《明清傢具》
《頤和園趣聞》 《頤和園研究論文集》 《無雙風月—圖鑒乾隆頤和園生活》
《頤和園古典園林夜景照明技術研究》
《清代皇帝詠萬壽山清漪園風景詩》 《胡博華士繪慈禧油畫像:歷史與修復》 《仁和萬壽—乾隆誕辰三百年頤和園珍寶展》

遺產保護
1998年1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優美的自然環境景觀,卓越的保護管理工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徵。頤和園於1987年被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頤和園如下:
「北京頤和園,始建於1750年,1860年在戰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其亭台、長廊、殿堂、廟宇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堪稱中國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傑作。」[18]

文化活動
編輯
●活動名稱:清代古籍展
活動內容:共展出50部清代宮廷藏書,這些書籍曾藏於清代帝王辦理朝政的仁壽殿的北配殿,為經籍史著、方輿圖志、農醫術數、詩文雜錄、御制鴻章等五部分,從儒家經典、中國古代的地理學、農業、醫學、天文、算術等科技書籍、文學藝術以及御用書籍為遊客介紹皇家內院的宮廷藏書。
●活動名稱:頤和園生態效益評價與低碳生活
活動內容:
1、愛護環境節能減排遊客簽名活動。
2、活動現場為遊客演示碳排放測試
●活動名稱:第三屆兩梅展
活動內容:宣傳頤和園傳統特色花卉,向廣大遊客展示樹形優美的梅花、臘梅盆景,節日期間為遊客增添文化活動場所。
●活動名稱:「頤和秋韻」桂花文化展
相關內容:
1、菊花等新優品種特色花缸展示。
2、菊花及秋季特色盆景展示。
3、「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科技成果展示。
●活動名稱:「慶演昌辰」慈禧與德和園演劇文物展
活動內容:展出來自故宮、頤和園、中央美院美術館、國家圖書館、第一歷史檔案館的128件精美展品,解讀慈禧和德和園大戲樓為背景的國粹京劇發展史。展品主要包括昇平署的木印、檔案,伶人使用的衣箱、道具、腰牌、照門、戲服,德和園大戲樓的圖紙、模型,京劇在宮廷中發展到高峰期的圖冊、劇本等。[26]

歷史事件
編輯
頤和園是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光緒十六年(1890),在頤和園東宮門外右側建一小型發電廠,稱「頤和園電燈公所」,供給頤和園電燈照明。該所與城內「西苑電燈公所」同為北京最早的發電設施。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西苑、頤和園電燈公所兩套發電機組及電燈設備均被毀壞。1902年,清政府籌銀12.49萬兩重修西苑與頤和園兩處電力設施。光緒三十年(1904年),西苑電燈公所恢復發電;同年五月,電燈重新在頤和園亮了起來。[27]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八日(6月16日),光緒帝在頤和園仁壽殿召見康有為,命康在總署章京上行走,並許其專摺奏事。自四月二十三日宣布變法後,光緒帝曾連赴頤和園12 次,召見維新派人士,籌劃變法事宜。八月初四日(9月19 日),慈禧太後自頤和園回宮。兩天後,她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殺害維新派人士,戊戌變法失敗。在變法期間(6月至9月間),慈禧一直住在頤和園。頤和園成為守舊派反對變法、准備政變的中樞。變法失敗後,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帝經頤和園出逃。七月二十五日(8月19日),俄國軍隊首先侵佔頤和園。以後,日、英、意軍又相繼占據。頤和園在被占期間,所存珍寶被侵略者搶掠一空,不少建築再遭焚毀。
1914年,頤和園曾作為溥儀私產對外開放。
1927年6月2日,中國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終年50歲。[28]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內政部正式接收管理,成為國家公園正式對外開放。[29]

旅遊信息
編輯
開放時間
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門開放時間:6:30——18:00
園中園開放時間:8:30——17:00
靜園時間為:20:00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門開放時間:7:00——17: 00
園中園開放時間:9:00——16:00
靜園時間為:19:00[30]
門票信息
頤和園門票:30元/張(旺季),20元/張(淡季),有半價票。
頤和園聯票:60元/張(旺季),50元/張(淡季),沒有半價票。
頤和園聯票包括頤和園門票和園中園門票(園中園包括文昌院、德和園、佛香閣和蘇州街)。
旺季時間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時間: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31]

全景圖去網路地圖查看全景>>

拍攝日期: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三山五園

國家級旅遊景區

北京市旅遊景區
參考資料
1. 頤和園歷史概況 .中國文物網[引用日期2014-04-2]
2. 北京十大中秋賞月勝地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引用日期2014-03-26]
3. 熱點聚焦:解密頤和園佛頭為何被斬首?【2】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03-26]
4. 頤和園焚毀經過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3-16]
5. 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03-29]
6. 仁壽殿陳設 .頤和園官網[引用日期2014-05-4]
7. 頤和園景點推薦:樂壽堂 .新浪旅遊[引用日期2014-03-29]
8. 玉瀾堂陳設 .頤和園官網[引用日期2014-05-3]
9. 宜芸館陳設 .頤和園官網[引用日期2014-05-4]

熱點內容
長氣球編玫瑰花分解圖 發布:2024-11-28 21:33:08 瀏覽:6
想開一間花店 發布:2024-11-28 21:22:02 瀏覽:530
九朵花店 發布:2024-11-28 21:12:56 瀏覽:497
我家的綠植兒童畫 發布:2024-11-28 21:05:57 瀏覽:101
櫻號的花語 發布:2024-11-28 21:01:45 瀏覽:398
吸水石上如何養綠植 發布:2024-11-28 20:56:18 瀏覽:968
如何盆栽鬱金香視頻 發布:2024-11-28 20:54:47 瀏覽:665
梅花胎記寓意 發布:2024-11-28 20:47:30 瀏覽:916
黃楊木盆景造型設計 發布:2024-11-28 20:37:10 瀏覽:108
胎夢是荷花 發布:2024-11-28 20:33:18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