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千島梅花姜

千島梅花姜

發布時間: 2024-03-19 17:37:53

『壹』 姜夔《暗香》詠梅花詩賞析

《梅花·暗香》詠梅花詩鑒賞

姜夔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 正寂寂。 嘆寄與路遙, 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 幾時見得?

姜夔詞於詞調下多有小序,或記作時,或記寫作緣起,或記心緒景物,語清句秀,要言不煩,對於了解詞作,往往有所助益。從本詞的小序我們知道,它寫於光宗紹熙二年(1191),是冒雪乘船到南宋詩人范成大晚年退居的蘇州石湖後,應范的要求而創作了《暗香》、《疏影》兩首新詞。在姜夔八十多首詞中,詠梅的有十七首,這是其中的一首。范成大「把玩不已」,頗為贊賞;作者說「音節諧婉」,看來自己也是滿意的。

宋初林逋《山園小梅》詩的名句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姜夔的「新聲」各取每句的首二字作詞調名,因此不問可知是詠梅的。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一起便感慨無限,情思綿邈。「舊時月色」,是什麼時候的月色呢? 據夏承燾先生《姜白石詞編年箋校》稱:「二詞(《暗香》、《疏影》)作於辛亥之冬,正其最後別合肥之年」,而「時所眷者已離合肥他去」。由此可知是指合肥舊事。姜夔幾次客游合肥,與當地 *** 來往密切,後來寫了十八九首懷念合肥 *** 的詞。「舊時月色」四個字,以破空而來的突兀之勢,一下旋入對往事的回憶,正是「起處須有崚贈之勢」(施補華《峴嶒說詩》),而今夕對月怎樣,詞人卻一個字也沒有寫。如此更使人感到對「舊時月色」之情深。梅邊月下,笛聲悠揚,清景無限,如今想來,那已成為頗堪回憶的往事了。這層意思,緊連下兩句:「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道源),「不管清寒」,可見雅興之濃,喚起數慎美人,又一同去摘梅花了。從詞的藝術層次說,不妨這樣看:當石湖「授簡索句,且征新聲」時,詞薯激敬人運筆構思,可能驀然望見月色,因此想起了「舊時月色」,而有「算幾番照我」之感。於是腦海中展開一幅詩情畫意的往事:先是梅邊月下獨自吹笛;後是喚起玉人,同去摘梅。這兩個鏡頭是緊相連的,它表現出月色之美,人的閑適與優雅的生活情趣。如果說「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陳與義《臨江仙》),是「絢爛之極,仍歸平淡」(《金粟詞話》)的「爽語」;那麼,這個「海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可說是清麗中透出幽香的「雅語」吧。賀鑄有「玉人和月摘梅花」句,也是寫自己往日的愛情生活,但總覺得不如白石的既「喚起」又「不管」而且是共折,意味雋永,情思纏綿。此中三昧,是很耐人尋味的。

寫過舊時合肥的歡樂情事,那麼今天又怎樣呢?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這里作者自比何遜,說歲月流逝,如今已漸漸衰老,再無詠詩尋梅那樣的雅興了。「春風詞筆」,用語含蓄。「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說的是在春風駘盪的日子裡,所有捲起珠簾的樓上美人,都不如他鍾情的這位。因此,也不妨這樣看:這里的「春風」隱喻所愛之人,就是被「喚起」相與攀摘梅花的那位「玉人」。所以這兩句不止是「詞筆」(詩興)不如以前,應該「忘卻」,而是說兩者應該「都忘卻」。不過說忘卻,正是由於忘卻不了忍痛說的反話。不僅忘卻不了,實際還總是要想起來的。五年後在梁溪(在無錫門外,相傳對妻子相敬如賓的梁鴻曾居此),他因「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還憶起「幾度小窗幽夢手同攜」(《江梅引》),可知他倆常是夢中攜手相會的。鉛唯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自己的心情如此,可那竹林外面幾枝稀疏的梅花,卻完全不解人意,它們偏把清冷的幽香,飄入現在這華美的宴席上來。「疏花」,並不是說花枝零亂,而是說梅花的神姿瀟灑,如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便是。梅花的冷香入席,豈不更要憶起前情?那麼,梅花如此不識情趣,又怎能不「怪得」! 表面上看,是「何遜而今漸老」,已無昔日的豪情,實際是因為再也無「玉人」可「喚起」了。真是:「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呵! 六年後,在「元夕有所夢」的《鷓鴣天》里發出了更沉痛的呼聲! 而在這里卻是寫得很含蓄的。

下片緊承上片。「江國,正寂寂。」江國,泛指江南水鄉。白石此時所居的江蘇蘇州西南的石湖在其范圍內。此刻,夜晚下雪,格外顯得靜寂、人也就更感到孤獨。或說,「正寂寂」是揣想之辭,由此及彼:當此雪落江南大地之時,而揣想「舊時」的「玉人」又身在何處呢? 這樣情更深。但是剛興起折梅寄遠以慰相思的念頭,卻馬上想起:一、路遙;二、夜雪,這一來便只有「嘆」的份兒了。寄梅贈遠暗用陸凱寄梅給范曄的故事:「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不過,詞比詩深厚得多。曾經「喚起玉人」,「不管清寒」,兩人共摘梅花,現在如果梅花能寄到,「睹物思人」,也會更憶起舊情來。所以說詞人用心甚苦。但正由於白石使用了這反復纏綿的筆法,把詞人也把對方的「寂寂」心情,刻繪精微,使人覺得怎能不「嘆」呢。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這兩句是由物及人,由於人的心緒凄迷,而覺得尊前的綠酒,室外的紅梅(即上片的「疏花」)似乎也都在深深地懷念著那個人! 「亦泣」、「無言」對偶工整,使物擬人化,具有人的感情,從而也更寫出了詞人的情深。

下面,又是憶舊。「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宋時西湖孤山的梅樹成林,直到清代的陳錫嘏也仍有「孤山開遍早梅花」句。「千樹」,是形容梅樹很多。從前曾經在這里「攜手」同游、如今人去物在,湖水仍是那樣一片清寒碧綠,雪後梅花盛開,花朵繁茂。一個「壓」字,把雪後湖上梅花絢爛的景象,描繪得形象傳神。或者說,這個「壓」字是迫近的意思,那就是:岸上的紅梅,湖中的碧波、相挨相近,景物異常鮮艷。美景如此,可惜已成過去,但人卻「長記」不忘! 那麼以後呢?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不要看現在花開似錦,終有一天會片片吹盡,那幾乎是沒有疑問的了。「長記」,何等歡快;「又片片」,何等凄清,又是兩相映照的對比手法,和上片的「舊時」與「而今」的對比相同,只不過寫來更渾然一片。看來這又是「想其盛時,感其衰時」了。

《暗香》之外,還有《疏影》,兩詞同是詠梅花的姊妹篇。過去有人說兩詞有寄託,指南北和議事,或指徽、欽二帝被擄,寓有忠愛之情等等,都未免牽強。實際全詞是詠梅懷人,思今念往。詠梅貫穿全篇,懷人也由頭到尾。上片從時間上立意,「舊時」的歡樂,「而今」的凄惶,兩相對照,因而對梅生「怪」,覺得它頗不識趣。「怪」之極,實「情」之深。下片從空間立意,「路遙」、「雪積」,「寄與」成空,因梅而興「嘆」;最後「長記」中的光景,何等歡樂,推想未來,又是「片片飛盡」,其苦可知,低徊纏綿,懷人之情,溢於言表。詠物而不滯於物,言情而不拘於情;物中有情,情中寓物,無論從詠物詞或抒情詞的角度說,都是佳品。無怪對姜夔有微詞的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里也說:「惟《暗香》、《疏影》二詞,寄意題外,包蘊無窮,可與稼軒伯仲」了。

『貳』 姜夔的詠梅詞

【年代】:宋
【作者】:姜夔——《暗香疏影》
【內容】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
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暗香。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疏影。
【鑒賞】:
這兩首詞是文學史上著名的詠梅詞,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白石詠梅詞共有十七首,古其全詞的六分之一,此二篇最為精絕。張炎在所著《詞源》中說:詩之賦梅,惟和靖一聯而已,世非無詩,不能與之齊驅耳。詞之賦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所謂「和靖一聯」,即宋初詩人林逋《山園小梅》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姜夔非常欣賞其句,就摘取句首二字,以之為「自度曲」詠梅詞的調名。白石是南宋大音樂家,妙解音律,從此二篇詠梅詞亦可看出其獨創之功。
白石詞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詞緣起,或紀心緒行蹤,要言不煩,與詞的內容溶為一體,不可分割。從題序看,這兩首詞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當時詞人應邀到范成大退休隱居的蘇州附近的石湖別墅作客。范成大也喜愛梅花,買園種梅,並著有《梅譜》。白石投主人之雅好,馳騁才華,創作了這兩篇詠梅絕唱。
這二篇詞的主旨令人難以索解。歷代讀者在欣賞它的美妙的詞句的同時,不免要追尋它的言外寄託,於是,勸阻范成大歸隱、哀嘆徽欽二帝北狩、感慨今昔盛衰、懷念合肥舊游等等說法就都出現了。這些說法的是非頗難截然判斷,因為作者是不明言他的寄託的,讀者的理解各有不同也是完全允許的,不論見仁見智,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自成一說。或者說,這兩首詞具有多功能指向,寄託國事,感慨今昔,追念舊游,思戀情人等多種主旨都有,形成一種含混,朦朧之美。
《暗香》、《疏影》在體制上也很有特點。作者自述「作此兩曲」,從音樂上講是兩只曲子:「授簡索句」,從詞篇上說卻是一個題目,兩首詞,也可以說是一首。這種特殊體制為姜夔所首創,我們不妨稱之為「連環體」,兩環相連,似合似分,以其合者觀之為一,以其分者觀之為二。
《暗香》一詞,以梅花為線索,通過回憶對比,抒寫今昔之變和盛衰之感。全詞共分六層。上片,開篇至「不管清寒與攀摘」五句為一層,從月下梅邊吹笛引起對往事的回憶。以「舊時月色」開頭,以往事遞入,落筆便不平凡。已經勾勒出了時空范圍,渲染出了感情基調。回憶舊時,拉開了時間距離;月色在天,撐起了空間境地;眼前的景象勾連著過去的經歷,令人搖曳生情。首句落筆得此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清劉體仁《七頌堂詞繹》)。「喚起」二句,又引入懷人層層盪開,環環相生:由月色寫到「算幾翻照我」,畫出回憶往日情事時的屈指凝神之態;再寫「梅邊吹笛」,在月下笛聲中點出「梅」字,詠物而不避題面,亦見大手筆,直將「藏題」的技法視為細末,不屑遵循;再由笛聲「喚起玉人」,以美人映襯梅花,直欲喧賓奪主,卻急以「不管清寒與攀摘」收住,化險為夷,仍不離詠梅的本題。至此,一幅立體的,活動的,有人有物,有情有景,有聲有色的生活圖景、藝術境界,乃展現在讀者的面前。月色下、笛聲中,一位玉人在犯寒摘梅,境界何其清空幽雅。賀鑄的一首《浣溪沙》中有「玉人和月摘梅花」之句,意境已自高雅幽美,但與姜白石詞相比,仍顯單薄。姜詞「不管清寒與攀摘」一句蘊藏著兩層沒有明說的意思:一是「與」人攀摘,既有與人同摘之義,也有摘梅以贈別人之義,這就暗中用上了「驛寄梅花」的典故,透露了陸凱的詩句「聊贈一枝春」的一層意思;另一層含義是,玉人之所以「不管清寒」,因為她懷著滿腔的熱情,且與外界的「清寒」恰相反襯。
玉人的一片深情密意全都傾注在梅花上,梅花的感情負載就格外厚重了。開頭幾句寫的是回憶中的情景,到「何遜而今漸老」兩句,筆峰陡轉,境界突變,由回憶回到現實,由歡樂往事轉到而今的遲暮之悲。詞人以何遜自此,是說自己年華已逝,詩情銳減,面對梅花,再難有當年那種春風得意的詞筆了。正如詞人所說:「才固老盡,秀句君休覓」(《暮山溪》)。與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颯。這是第二層。其實詞人當時年僅三十五六歲,所以這當是自謙之詞。而且何遜寫的那首《揚州法曹梅花盛開》詩,「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等,實在算不得什麼好詩,跟他喜愛梅花,一直掛念著揚州廨舍那株梅樹的心情並不相稱,可是後來,他從洛陽特意趕回揚州,再訪那一樹梅花時,卻彷徨終日,不能下筆,連原先那平庸的詩也寫不出來了。何遜雖有愛梅之心,而其才力不逮,沒有做出好詩來(「春風詞筆」是指他的《詠春風》詩「可聞不可見,能重復能輕。鏡前飄落粉,琴上響余聲」,詠物頗稱工細)姜夔以之自比而表示謙遜不是相當合適嗎?
「但怪得」至上片結尾為第三層,又把筆鋒轉回來,意謂盡管才不附情,見到石湖梅花的清麗幽雅,亦不免引動詩興,以答謝主人的盛情美意。這幾句映照小序,點明題旨。「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也是蘇東坡《和秦太虛梅花》詩「竹外一枝斜更好」之意,是對石湖梅花的具體描繪。以竹枝映襯疏花,寫其形貌姿色;以瑤席映襯冷香,寫其高潔的品性,著墨不多而形神俱現。
下片承上片中寫身世之感。從「紅國」到「紅萼無言耿相憶」是第四層,感情曲折細膩而又富於變化。
換頭余雞獨處異鄉,空前冷清寂寞,內心情感波瀾起伏。「寄與路遙,夜雪初積」,則言重重阻隔,縱然折得梅花也無從寄達,相思之情,難以為懷,只有耿耿於懷,長相憶忘而已。「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詞采甚美。「翠」與「紅」是作者特意選用的艷色,用以與上文的「月」、「玉」、「清」、「瑤」等素潔的字面相「破」,通過對比,取得相得益彰的色彩效果。把翠尊而對紅萼,由杯中之酒想到離人之淚,故曰「易泣」;將眼前的梅花看作遠方的所思,悄然相對,雖曰「無言」,而思緒之翻騰、默默之訴說又何止萬語千言。正是無言勝有言,無聲勝有聲。
「長憶曾攜手處」三句是第五層。由「相憶」很自然地接續到「長記」,於是又打開了另一扇回憶的窗子,寫到當年與情人攜手同游梅林的情景。千樹梅花,無盡(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繁英,映照在寒碧的西湖水面之上。這一片繁梅,亦如鄧尉山的「香雪海」,在作者的筆下顯得十分壯觀,比起上文的「竹外疏花」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午樹壓、西湖寒碧是詞中名句,境界幽美,詞語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熱烈的氣氛。詞情發展至此,終於形成高潮。
最後兩句又是一層,詞筆頓時跌落,寫到梅花的凋落飄零的肅刈景象。「又片片吹盡也」,語似平淡而感嘆惋惜之情卻溢於言表。「幾時見得」,應是一語雙關之詞,梅花落了何時再開?相憶之人分別已久何時再逢?正因為巧妙綰合兩重意思,所以顯得韻味十分深長。
《暗香》重點是對往昔的追憶,而《疏影》則集中描繪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託作者對青春、對美好事物的憐愛之情。《疏影》一篇,筆法極為奇特,連續鋪排五個典故,用五位女性人物來比喻映襯梅花,從而把梅花人格化、性格化,比起一般的「遺貌取神」的筆法來又高出了一層。
上片寫梅花形神兼美。「苔枝綴玉」三句自成一段,它描繪了一株古老的梅樹,樹上綴滿晶瑩如玉的梅花,與翠禽相伴同宿。苔枝,長有苔蘚的梅枝。綴玉,梅花象美玉一般綴滿枝頭。這三句用了一個典故。
講的是隋代趙師雄在羅浮山遇仙女的神話故事,見於曾慥《類說》所引《異人錄》略謂:隋開皇年間,趙師雄調伍廣東羅浮,行經羅浮山,日暮時分,在梅林中遇一美人,與之對酌,又有一綠衣童子歌舞助興,「師雄醉寐,但覺風寒相襲,久之東方已白,起視大梅花樹上有翠羽剌嘈相顧,月落參橫,惆悵而已。」
原來美人就是梅花女神,綠衣童子大亮以後就化為梅樹枝頭的「翠禽」了。作者用這個典故,入筆很俏,只用「翠禽」略略點出。讀者知其所用典故,方知「苔枝綴玉」亦可描摹羅浮女神的風致情態,「枝上同宿」也是敘趙師雄的神仙奇遇。姜夔愛用此典,其《鬲溪梅令》有句雲:「謾向孤山山下覓盈盈,翠禽啼一春」。這個典故,使得梅花與羅浮神女融為一體,似花非花,似人非人,在典雅清秀之外又增添了一層迷離惝恍的神秘色彩。
「客里」三句由「同宿」,轉向孤獨,於是引出第二個典故——詩人杜甫筆下的佳人。杜甫的《佳人》一詩,其首尾雲:「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這位佳人,是詩人理想中的藝術形象,姜夔用來比喻梅花,以顯示它的品性高潔,絕俗超塵,寧肯孤芳自賞而絕不同流合污。北宋詞人曹組《驀山溪》詠梅詞中,有「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的句子,也用了蘇詩和杜詩的典故。詩詞用典,都要經過作者的重新組合與精心安排,姜夔在引出佳人這個藝術形象之前,先寫了「客里相逢」一句,使作品帶上了一種漂泊風塵的知遇情調,又寫了「籬角黃昏」一句,這是與梅花非常相稱的環境背景,透露了一點冷落與遲暮的感嘆,顯示了梅花的高潔品格。
「昭君」至上片結句是詞中重點,寫梅花的靈魂。意謂:梅花原來是昭君的英魂所化,她不僅有絕代佳人之美容,而且更有始終榮辱於祖國的美好心靈。這幾句用王昭君的典故,作者的構思,主要是參照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之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一去紫台」句,被姜夔加以想像,強調昭君「但暗憶江南江北」,用思國懷鄉把她的怨恨具體化了:「環佩空歸」一句也得到了發揮,說昭君的月夜歸魂「化作此花幽獨」,化為了幽獨的梅花。為昭君的魂靈找到了歸宿,這對同情她的遭遇的人們是一種慰藉;同時,把她的哀怨身世賦予梅花,又給梅花的形象增添了楚楚風致。
換頭三句推開一筆,說明梅花不僅有美的容貌,美的靈魂,而且還有美的行為——美化和妝扮婦女。
用的是壽陽公主的典故。蛾,形容眉毛的細長;綠,眉毛的青綠顏色。《太平御覽》引《雜五行書》雲:「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皇後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猶記深宮舊事」一句綰合兩個典故,王昭君入宮久不見幸,積悲怨,乃請行,遠嫁匈奴,也是「深宮舊事」,「猶記」二字一轉,就引出「梅花妝」的故事來了。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寫出了公主的嬌憨之態,也寫出了梅花隨風飄落時的輕盈的樣子。這個典故帶來了一股活潑鬆快的情調,使全詞的氣氛得到了一點調劑。
最後一個典故是漢武帝「金屋藏嬌」事,《漢武故事》載,漢武帝劉徹幼時曾對姑母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盈盈,儀態美好的樣子,這里借指梅花。這三句由梅花的飄落引起了惜花的心情,進而聯想到護花的措施。這與上片「昭君」等句遙相綰合,是全詞的題旨所在。「莫似春風,不管盈盈」,直是殷切的呼喚,「早與安排金屋」,更是熱切的希望。可是到頭來,「還教一片隨波去」,花落水流,徒有惜花之心而無護花之力,梅花終於又一次凋零了。
五個典故,五位女性,包括了歷史人物、傳奇神話、文學形象;她們的身分地位各有不同,有神靈、有鬼魂,有富貴、有寒素,有得寵、有失意;在敘述描寫上也有繁有簡、有重點有映帶,而其間的銜接與轉換更是緊密而貼切。
「卻又怨、玉龍哀曲」,可以看作是為梅花吹奏的招魂之曲。馬融《長笛賦》:「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故玉龍即玉笛。李白詩雲:「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當是《梅花落》那支古代曲子。這是從音樂這一側面來申明愛護梅花的重要性。再有,這兒的「玉龍」是與前篇的「梅邊吹笛」相呼應的,臨近收拍,作者著力使《疏影》的結尾與《暗香》的開頭相呼應,顯然是為了形成一種前勾後連之勢,以便讓他所獨創的這種「連環體」在結構上完整起來。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又從繪畫這一角度加以深化主題。《疏影》最後一句的「小窗橫幅」應該是與《暗香》的開頭一句「舊時月色」相呼應的,那麼,「小窗橫幅」就既可解釋為圖畫又可解釋為梅影了。月色日光映照在紙窗上的竹影梅影,也是一種「天然圖畫」,非常好看。《疏影》中所出現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靈魂,梅花的遭遇,寄託了作者身世飄零的感嘆,表現了對美好事物應及時愛護的思想。
姜夔作《暗香》、《疏影》詞,的確是「自立新意」,新在何處?在於他完全打破了前人的傳統寫法,不再是單線的、平面的描摹刻畫,而是攝取事物的神理創造出了多線條、多層次、富有立體感的藝術境界和性靈化、人格化的藝術形象。作者調動眾多素材,大量採用典故,有實有虛、有比喻有象徵,進行縱橫交錯的描寫;支撐起時間、空間的廣闊范圍,使過去和現在、此處和彼地能夠靈活地、跳躍地進行穿插;以詠物為線索,以抒情為核心,把寫景、敘事、說理交織在一起,並且用顏色、聲音、動態作渲染描摹,並且多用領字起到化虛為實的作用,這樣,姜夔就為梅花作出了最精彩的傳神寫照。

熱點內容
牡丹三條三 發布:2024-11-28 19:27:27 瀏覽:162
聆聽煙花語 發布:2024-11-28 19:04:25 瀏覽:327
pai玫瑰果油怎麼樣 發布:2024-11-28 18:53:18 瀏覽:886
溫江櫻花節 發布:2024-11-28 18:41:09 瀏覽:802
粉綠色系綠植 發布:2024-11-28 18:30:22 瀏覽:516
洗手池盆栽 發布:2024-11-28 18:25:32 瀏覽:682
福州茶花基地 發布:2024-11-28 18:25:18 瀏覽:999
短葉松盆景 發布:2024-11-28 17:58:23 瀏覽:899
仙人山花卉 發布:2024-11-28 17:57:14 瀏覽:935
杜鵑花貴州話 發布:2024-11-28 17:40:13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