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特徵
A. 簡單描述梅花鹿的樣子和生活習慣
形態特徵:
體長125至145厘米,體重70至100千克。頭部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裸露,眼大而圓,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尾較短。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類似。頸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條黑色的背中線從耳尖貫穿到尾的基部,腹部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塊,其周圍有黑色毛圈。
生活習性:
梅花鹿群居性不強,雄鹿往往是獨自生活,活動時間集中在早晨和黃昏,生活區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春季多在半陰坡,夏秋季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冬季則喜歡在溫暖的陽坡,主要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樹芽、樹、農作物為食。
梅花鹿性情機警,行動敏捷,聽覺、嗅覺均很發達,視覺稍弱,膽小易驚。由於四肢細長,蹄窄而尖,故而奔跑迅速,跳躍能力很強,尤其擅長攀登陡坡,那連續大跨度的跳躍,速度輕快敏捷。
(1)梅花鹿特徵擴展閱讀
分布:
梅花鹿是亞洲東部的特產種類,主要分布在是俄羅斯東部、日本和中國。中國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廣西等有限的幾個區域內,台灣亦分布有一個特有亞種 。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 。
列入中國《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B. 求有關梅花鹿的知識
梅花鹿
別 名 花鹿、鹿
學 名 Cervus nippon
英文名 sika deer
鹿 科 Cervidae
分 布 東北、安徽、江西和四川
國家一級保版護動物
梅花鹿是一種中型權鹿,體長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體重100~150千克,雌鹿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線。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黃色,遍布鮮明的白色梅花斑點,故稱「梅花鹿」。臀斑白色。
生活於森林邊緣或山地草原地區。季節不同,棲息地也有所改變。雄鹿平時獨居,發情交配時歸群。晨昏活動,以青草樹葉為食,好舔食鹽鹼。9~11月份發情交配,雄鹿間爭雌很激烈,各自佔有一定的地盤范圍,次年4~6月份產仔,每胎l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點。梅花鹿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歷史上捕捉獵殺過度,野生數量極少,現人工養殖種群已達數十萬只。
C. 梅花鹿的特徵有什麼
梅花鹿形態特徵:
梅花鹿為中型鹿。體長1.3-1.5米,肩高0.85-1.0米,尾長約0.2米,體重80-130公斤。體為棕紅色,有白色斑點,酷似
梅花而得名,頭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裸露,眼大而圓,眶下腺呈裂狀,淚窩明顯,耳大直立。頸細長,軀干適中。四肢細長,主蹄狹尖,側啼小。尾短。臀部有明顯的白色塊斑。體毛棕色,夏毛較鮮艷,白色梅花斑明顯,冬毛略比夏毛深,有絨毛,但無白色斑點,有的僅隱約看到。
僅雄性具角,共有四叉,眉叉向前斜伸,與主幹呈一鈍角,第二枝位較高,因此常被誤認為它沒有第二枝,主幹在末端分成兩小枝。幼獸體色較鮮艷,體背及體側有密集的白色斑點。
D. 梅花鹿的特徵有什麼
梅花鹿簡介
梅花鹿是一種中型鹿,成年體重100~150千克,雌鹿比較小;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線。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黃色,遍布鮮明的白色梅花斑點,故稱「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於森林邊緣或山地草原地區。季節不同,棲息地也有所改變。雄鹿平時獨居,發情交配時歸群。晨昏活動,以青草樹葉為食,好舔食鹽鹼。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點。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和俄羅斯。
形態特徵
屬中型鹿類,體長125~145厘米,尾長12~13厘米,體重70~100千克。頭部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裸露,眼大而圓,眶下腺呈裂縫狀,淚窩明顯,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主蹄狹而尖,側蹄小。尾較短。
毛色特徵
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無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類似。頸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條黑色的背中線從耳尖貫穿到尾的基部,腹部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塊,其周圍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為白色。
雌雄特徵差異
雌獸無角,雄獸的頭上具有一對雄偉的實角,角上共有4個杈,眉杈和主幹成一個鈍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離較大,位置較高,常被誤以為沒有次杈,主幹在其末端再次分成兩個小枝。主幹一般向兩側彎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橫抱,角尖稍向內彎曲,非常銳利。
E. 梅花鹿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發情交配時歸群,淚窩明顯,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生活於森林邊緣或山地草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