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女作業

茶花女作業

發布時間: 2024-04-11 15:14:14

1. 跪求:談談看歌劇《茶花女》的感想

由於寒假作業的一項「與父母同讀一本書」,是我和媽媽解禁了名著《茶花女》。

《茶花女》這部小說出自法國作家小仲馬之手,自一八四八年發表後,引起了轟動。後來,作者又將其改編成劇本上演,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又將其改編成了歌劇,風靡一時,成為世界著名歌劇之一。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主人公阿爾芒,在脫離父親生活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妓女瑪格麗特。這位姑娘是社交界的明星人物,可謂風華絕代、高雅大方,有成千上萬的人都被她迷倒,阿爾芒與他認識不久,就成了他的情人。但當他們認識一年後,阿爾芒因父親的原因與瑪格麗特分開,斷絕了往來。後來,瑪格麗特與世長辭,她的遺物全部被拍賣掉。就是在拍賣會上,文中的「小仲馬」買得一本阿爾芒送給瑪格麗特的《瑪儂·萊斯科》。阿爾芒·迪瓦爾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來找「小仲馬」購買這本書,並對他講述了自己與瑪格麗特的故事。

人們常說,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當小仲馬脫離其父大仲馬獨自生活時,他遇到了一位在他生命中極為重要的女子。她就是《茶花女》的原型瑪麗·迪普萊西。小仲馬不久就成了她的情人。但在認識她一年後,小仲馬與之發生了爭吵繼而分手,斷絕了往來。兩年之後,即一八四七年的二月,瑪麗病逝巴黎,時年二十三歲。小仲馬得知此噩耗,悲慟不已,躲進了一家客棧,一個月後,這部名著《茶花女》便誕生了。

這部著作主要刻畫了阿爾芒和瑪格麗特之間的愛情悲劇。瑪格麗特的至情至性,阿爾芒的痴情易怒,他們的愛情悲劇讓人嘆息不已。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愛情悲劇不僅僅是他們的個人悲劇,深情相戀的人竟無法相守相伴。老天真是造化弄人,相愛的兩個人總是不能長相守。事到如今,也只能「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了。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真是讓人琢磨不清。

2. 《茶花女》讀後感 2000字吧 急哇

也許沒有兩千字。
瑪格麗特·戈蒂埃香消玉損,還有誰會似她一般愛著茶花,愛著葡萄蜜餞,愛著自己的靈魂。
阿爾芒終是從痛苦中得到精神的解放。結局時他確認瑪格麗特的沉睡,今世今生般的永遠,心裡最微弱的希望便破滅,沒有悲極。他又要開始面對他那被世人所認可的正常生活方式了,其實,這種生活才是最正常的吧?不論從前還是現在,人們都是如是想著,也是如是做著。被安排的命運,習慣了,漸而也能從中找尋到幸福。
很可悲吧。
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愛情隨著瑪格麗特的遷葬一並埋入地底深處。不再有人知道,也不再有人了解和讀懂她的苦痛和楚憐。同樣愛過的人,也許會懂。
或許我們可以說,瑪格麗特是可憐的犧牲品。為了另一位姑娘的婚姻,為了阿爾芒家的門楣,也為了阿爾芒的星光大道。
當然,也為了滿足這個世界成見的慾望。
這之中,很難言語到底是誰對誰錯,誰心腸毒辣,誰內心純潔。這個世界,本就充滿慾望和權勢。不論如何,沒有滿足,沒有盡頭,沒有終點,像極了無底洞。
其實,一直很想知曉,瑪格麗特先前的窮奢極欲到底是為了什麼?掩飾內心世界的空虛,還是把自己沉淪進另一世界來搪塞自己,自己想被守護的期待。還是,她本就不需要。很多時候,我會誤以為她本就是喜歡這種生活的。既然走上了這一條路,便丟失人格和尊嚴,荒誕下去。強迫或是欺騙自己來喜歡這種生活大是會生存得更好吧。瑪格麗特,後來,為了愛情,心甘情願放棄這一切。我不得不說,她的愛是真誠的,但不一定是偉大的。
也許,很多人追求的僅是過程,但那一種淡淡的悲涼會占據心的每一角落,漸成墓冢。
幸而,她們是真的相愛,刻骨銘心。
阿爾芒的父親來訪使得這一切速成浮雲。或許,這是她善良的證明。同時,也證明了她所屬愛的偉大。她退出了這場愛情戲,為了愛人,毫無怨言。
縱使她於不缺乏麵包的情形下,選擇了作為「茶花女」這一條不歸路。也許吧,她於愛情到來之前,不諳世事,嚮往浮華煙雲。但是,此時此刻,她是純潔的,是可敬的,是成熟的,畢竟,不是人人可以為之,可以放棄,以傷害對方的方式。
瑪格麗特。沒有高貴的血統,沒有優越的出生,沒有過人的才識。她淘氣她墮落。阿爾芒窺見了她的空虛,視見了她的慾望,也感知到了她的無助,同時,可觸摸到她空置著愛情的位置。他們相愛了,最後卻因為世俗的成見而夭折。
這些,不再是悲哀,而是結局。
我只能說,她沒有同時代作斗爭。不是她沒有勇氣,是沒有資本。她沒有將阿爾芒的前途作為與時代抗爭的資本,也沒有將阿爾芒妹妹的婚姻作為下注的資本,更沒有將兩人脆弱的愛情置於風雨飄搖的世俗大潮中的資本。
也許不是沒有資本,而是沒有人認可她們的愛情,祝福他們的相知相惜。
很多書中會大肆贊美男女雙方不顧父母意願,私奔結合。認為這是追求自由愛情。可是,他們卻也是大逆不道的。俗話言:百善孝為先。他們拋卻父母,自己獨享個人生活空間。我在想,當有一天,他們的子女如是行事的時候,他們又是怎樣想法呢?我並非說追求自由愛情有過錯,只是,有些時候,要為他人考慮和思量。愛情,真的能如是自私?
在這里,瑪格麗特真的,很偉大,她獲得了愛情,也贏得尊重,盡管是遺忘式的。當然,不容置疑,也是時代的犧牲品。
但是我想,瑪格麗特是不需要同情的,她需求的只是理解和愛。

3. 《茶花女》主人公瑪格麗特與阿爾芒的性格特點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名作。以下是這部作品的內容簡介以及人物分析。 首先是內容簡介: 小說描寫了十九世紀上半葉巴黎社交場上一個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瑪格麗特。她名噪一時,才華出眾,過著驕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卻並沒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風,是一個受迫害的婦女形象。雖然她贏得了阿爾弗雷德·阿芒的愛情,但她為了挽回一個所謂體面家庭"的"榮譽",決然放棄了自己的愛情,使自己成為上流社會的犧牲品。劇情梗概是因喜愛茶花而被稱為"茶花女"的巴黎名妓瑪格麗特原是一名商店職員,淪落為娼妓後,雖然過著一擲千金的生活,但精神與肉體上卻蒙受著巨大的痛苦,因而身染重病。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結識了一位青年阿芒,阿芒已在暗中愛了她4年。見面後,瑪格麗特正巧發病,其他人對此漠不關心,而阿芒卻真誠地照護她、體貼她。瑪格麗特深受感動,接受了阿芒的愛情。 為了擺脫那種奢華但又令人窒息的環境,她傾全部積蓄,與阿芒到鄉間居住,平靜的生活中兩情繾綣,十分恩愛。不料阿芒的父親聞訊後大怒,趕來鄉間興師問罪,當他得知瑪格麗特對自己兒子確是一片真心後,有所觸動,但仍堅決要求她與兒子斷絕關系。瑪格麗特考慮到阿芒將來的幸福,忍痛答應阿芒父親的要求,給阿芒留了一封信,假稱自己已做了別人的情婦,又重回巴黎。阿芒不知內情,指責她為了享樂而負心絕情。瑪格麗特遭此打擊,頓時暈倒,病情加劇,生命垂危。至此,阿芒父親才將真情告訴兒子,阿芒懷著歉疚之情再次回到瑪格麗特身邊時,她已是奄奄一息,最後帶著無法實現愛情與家庭幸福的遺恨,離開了人間。 以下則是對這部作品的人物分析。 瑪格麗特之死 ——《茶花女》人物分析 瑪格麗特·戈蒂耶,這個痴情的、可憐的姑娘神聖而高尚地死了。 花三天時間——准確地說不過十來個小時,我抽出一切可以壓縮的時間看到了這幕人間悲劇。甚至維特的死也沒有引起我如此深沉的震動。輕易不掉眼淚的我搶在上帝之前流下了誠摯的淚。縱使明白這不過是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可在作者筆下,這個人可憐的瑪格麗特,她已獲得了靈魂與肉體,正如我們歷史中記載到的曾生存過的人一樣,我們也確信她無疑在十九世紀的巴黎活生生地生活過,轟轟烈烈、凄凄慘慘地愛過。然而,確確實實,我到今天才知她死去,並帶著如此絕望的痛楚。彌留之際,她留下了厚厚一沓信,信的內容使「我」——一個記述故事的陌生人都說「我的朋友,如果我讀過的的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我就明白您為什麼這么痛苦了。」 的確,對於妓女,「人們總是不理解她們就譴責她們,不正確評判她們就蔑視她們。」可對於阿爾芒(小說的男主人公,同情妓女瑪格麗特並與她產生了愛情)的父親來說,即使理解了又怎樣?他先是「傲慢無禮,甚至帶有威脅性」地來到瑪格麗特的家裡,聽了他已相信的解釋之後仍是,「那麼,小姐,我就不用指責和威脅,而是請求試圖從您的那兒得到一種比您已經為我兒子做出的所有犧牲更偉大的犧牲。」 瑪格麗特是無助的,更是善良的,「聽到這段開場白,我渾身直打哆嗦。」可見,她明白了他情人的父親的——這一個「身材高大,神態莊重,待人和氣的」「人們所能夠遇見的最正直的人」所要講的是什麼了,軟硬兼施的他像是一個專制的君王,披著仁主的衣冠,來捧打鴛鴦了。為了成全他「年輕美麗,純潔得像一個天使」的女兒走入「一個體面的家庭」,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有想干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而莊重、正直、堂而皇之地說,「小姐,你愛阿爾芒,請用你能用的惟一方式向他表明你對他的愛,為他的前途犧牲你的愛情。」什麼方式不能用呢?什麼又是惟一的方式呢?不言而喻,那就是:小姐,請你走開吧,一個妓女的到來只會玷污我們家族高貴的姓氏。 因為善良,註定了瑪格麗特的悲劇性結局。她說,「我既然不能活得比別人長久,那麼就要讓自己活得更快活些。」可惜,上帝連這個願望也因也的善良而懲罰了她。阿爾芒呢?愛得愈深,傷得愈深,恨得也越切,在他所摯愛的人垂危之前,還不明真相地投放足以使她致命的如毒葯般的諷刺與污辱。連瑪格麗特帶著重病「面色蒼白,淚水漣漣」最後一次與他見面,為了不使他們父子反目或感情受到一絲傷害,又不得不緘默其口,一夜溫存,他竟然「甚至在(我)做愛的亢奮中,還問自己是否馬上把她殺死,以便她永遠不能再屬於別人」。過後,還「拿出一張五百法郎的鈔票並寫了下面這些話,派人一起送給她:今天早上您急匆匆地走了,我忘了付錢給您。這是付給您一夜的價錢。」這與他初會瑪格麗特時的關懷與好心,真的有天壤之別:瑪格麗特笑得太厲害吐血時,普律當斯等人都認為習以為常,「她就會回來的,讓她單獨待會兒,她喜歡這樣。」可阿爾芒不顧眾人驚訝的目光,跟著跑了去,勸說她不要摧殘自己,「您剛才的情況使我痛苦極了」「如果您願意的話,我會像一個兄弟那樣照料您。」 從輝煌的開始到暗晦的結束,倒寧願從未有過什麼輝煌,這晦暗也就習以為常,不足為怪了。可是偏偏,在瑪格麗特已熟悉了四輪馬車、開司米披肩、鑽石、狂歡、暴飲時,阿爾芒用愛情這根繩索救起了她,同樣,又在她舍棄了馬車、披肩、鑽石、狂歡、暴飲之後又拿潰決的理智和失控的感情將她打入了巴黎的夜空。這樣,更使得瑪格麗特在富麗堂皇的貧窮中受著精神與身體雙重的折磨而死去的死更揪動人心。 作者小仲馬說,當一個妓女萌發愛情的時候,這種愛情起初像是一種寬恕,然後幾乎是變成對她的一種懲罰,因為「理想的生活是依賴著物質的,最純潔的決定也被一些可笑的繩索拴住」,這一切,似乎都變成了冥冥的人生陷阱,就等著阿爾芒父子齊心協力將我們可憐的茶花女瑪格麗特引入其中——縱使阿爾芒也付出了純真的愛情,可他不是用心去愛,而是用情去愛,愛得深沉,愛得真摯,但卻註定了愛不出結果。 而假使要找大的原因,那麼,當時的社會便是最大的主犯,其餘的人與事,皆是替它行凶的劊子手而已——包括瑪格麗特本身性格的弱點:過分的善良,不必要的怯弱和自以為割捨不了的過去。請看吧:阿爾芒的妹妹要結婚了,「她要嫁給她所愛的男人,她要進入一個體面的家庭,這個家庭要求我的家庭也要我的家庭里的一切都是體面的。要成為我女婿的那個人的家庭已經得知阿爾芒在巴黎如何生活(如何生活呢?不言而喻,就是與瑪格麗特的愛情生活),並向我聲明,如果阿爾芒繼續這樣生活,他們就要取消婚約」,「這種犧牲(指阿爾芒准備給瑪格麗特六萬法郎他母親的遺產)是不能接受的,因為人們並不了解你,他們會認為他為你作出的犧牲是出一種不正當的原因。而這種不明了的原因有可能玷污我們家族的姓氏。別人才不看阿爾芒是不是愛你,你是不是愛他,這種愛是不是對於他是一促幸福對於你是受尊重。人們只看到一件事,那就是阿爾芒-杜瓦爾容忍一個妓女。」正因為如此,阿爾芒「正直、善良、忠厚」的父親才不得不費盡心思使瑪格麗特做出「偉大的犧牲」。 都說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古今中外這等悲劇之淚早已匯成了愛情之海。瑪格麗特·戈蒂耶死了。在那個寒冷的冬季、無情的城市,就像所有美麗善良的人倍受煎熬、貧病交加一樣令人憐惜。而更甚的是她心中的愛至死不渝,這對「精神與肉體均被摧殘」的妓女來說,像是荷花出自污泥。可笑的是,出得不是時候,開得不是地方,註定了悲劇一場。

4. 《茶花女》內容簡介,200字

內容簡介:

馬格利特是著名交際花,憑借自己的美貌出入上層社會的熱鬧場合,實際上是可憐的下層貧民,迫於生計出賣自己的尊嚴和肉體。

阿爾芒遇見馬格利特,真誠地愛上了她,在他的追求下,兩人相愛。阿爾芒的父親知道後要馬格利特離開阿爾芒,於是馬格利特忍痛離開阿爾芒。

阿爾芒不理解馬格利特的做法,在一次宴會之中羞辱馬格利特,之後傷心地離開國家。後來阿爾芒知道實情,於是回來找昔日情人。但是這時馬格利特已患病垂死。

由於過度地縱欲,加上生活沒有規律,馬格利特患上了很嚴重的肺病。最後,馬格利特留下了感人肺腑的話語,早早離開了人世。當時,她才23歲。故事悲劇收場。

(4)茶花女作業擴展閱讀

《茶花女》為讀者塑造了一些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難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舊保持著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

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後,又甘願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這一切都使這位為人們所不齒的煙花女子的形象閃爍著一種聖潔的光輝,以至於人們一提起「茶花女」這三個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麼下賤的妓女,而是一位美麗、可愛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

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是一個性格鮮明、思想明朗、感情純真而又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一個姑娘。雖然命運和生活把她推進了另一種境界,成為風塵女子。但是,她純真的本質沒有改變。為了高貴的愛情,她寧可失掉一切,寧可受盡屈辱和誤會。

最後,為真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茶花女的遭遇和悲慘結局,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對被侮辱、被殘害者的冷酷無情,批判資產階級虛偽的道德觀念。人們在看《茶花女》時,往往落下傷心的眼淚。悲劇直接給人以痛感,但痛感迅速的向快感轉換,從而使讀者在感情上得到一種滿足。

小說中,阿爾芒的父親不能接受瑪格麗特,只因為她是一個妓女,在他眼中,妓女是道德敗壞的象徵,辱沒家聲,而且毫無人性。

正是這種偽道德,熄滅了愛情之火,也熄滅了生命之火。小仲馬批判造成瑪格麗特悲劇命運的偽道德,其實也是為母親悲劇命運鳴不平,是自身情感經驗的移情。

小說採用了三個第一人稱的敘述法。全書以作者「我」直接出面對瑪格麗特的生平事跡進行采訪著筆,以亞芒的自我回憶為中心內容,以瑪格麗特臨終的書信作結。

這就把女主人公的辛酸經歷充分展露在讀者面前,很易激起讀者的同情和憐憫;眾人對瑪格麗特遭遇的反應,也通過作者「我」表達了出來;這樣就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感,使作品充滿了濃厚的抒情色彩。

小說動用倒敘、補敘等多種手法,從瑪格麗特的不幸身死,對她的遺物進行拍賣,作者「我」搶購到一本帶題詞的書寫起,從而引出題贈者亞芒對死者的動人回憶。

熱點內容
梔子花的葉子枯萎了 發布:2025-01-19 22:06:54 瀏覽:368
花藝工作照 發布:2025-01-19 22:01:05 瀏覽:838
紫羅蘭各個品種 發布:2025-01-19 22:00:24 瀏覽:126
花店裙子 發布:2025-01-19 21:59:31 瀏覽:471
蘭花評價語 發布:2025-01-19 21:50:45 瀏覽:920
七夕水上針 發布:2025-01-19 21:48:58 瀏覽:401
櫻花能扦插嘛 發布:2025-01-19 21:48:56 瀏覽:123
海棠木紋 發布:2025-01-19 21:43:46 瀏覽:716
室外梅花 發布:2025-01-19 21:42:22 瀏覽:316
2月14情人節主持稿 發布:2025-01-19 21:27:26 瀏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