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褐釉梅花罐

褐釉梅花罐

發布時間: 2024-06-09 20:50:54

1. 中國白瓷的釉色特點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一般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氧化鐵,器物燒出後必
然呈現出深淺不同的青色來。如果釉料中的鐵元素含量小於0.75%,燒出來的就會是白釉。古代白瓷的製作,並不是在釉料中加進白色呈色劑,而是選擇含鐵量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精製,使含鐵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這樣在潔白的瓷胎上施以純凈的透明釉,就能燒制白度很高的白瓷。白釉出現於北朝。北齊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中國至今所見的最早的白瓷。 福建德化是頗負盛名的地方窯。它的釉色白如凝脂,德化白瓷又稱象牙白。瓷塑是
德化瓷中最著名的製品,明代時就有著名藝人何朝宗、林朝景、張壽山等人。德化白瓷早於明清時期就以其特有「象牙白」、「中國白」聞名中外。 明代德化白瓷有其獨特的風格,它不僅與唐、宋時代其他地區的白瓷不同,而且與景德鎮同時期生產的白瓷也異樣。它們之間不同點主要有:
(1)瓷胎緻密,透光極其良好,為唐宋其他地區白瓷所不及。唐宋北方白瓷,是用氧化鋁含量較高的粘土燒制的,粘土內含助熔物質少,故器胎不夠緻密,透光度較差。而德化白瓷則用氧化鉀,含量高達6%,燒成後玻璃質較多,因而它的瓷胎緻密,透光度特別良好。
(2)從釉面上看,德化白釉為純白釉,而北方唐宋時代的白瓷釉則泛淡黃色。元、明時代景德鎮生產的白瓷卻白里微微泛青,與德化白瓷有明顯的區別。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不僅與原料的化學組成,特別是氧化鐵、氧化鈦的含量有關,也與燒成氣氛的性質有關。北方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Tio、Aio含量比較高,燒成時採用氧化氣氛,故瓷器呈現白中泛黃的色調;景德鎮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Fe、Tio、Aio含量均較適中,燒成時採用還原氣氛,故瓷器呈現白里泛青的色調;德化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的Feo含量特別高,燒成時採用中性氣氛,所以德化白瓷就比唐宋北方白瓷和景德鎮同期生產的白瓷釉色更純凈。從外觀上看,明代德化白瓷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因此有「豬油白」、「象牙白」、「少女白」之稱。流傳歐洲後,外國人又稱之為「鵝絨白」。直到現在,法國人還以「中國白」直呼德化窯白瓷。 白瓷獅面鋪首爐
(1)目視表面觀察:明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紅,猶如東方少女之臉白中泛紅;明代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黃,猶如成年象之牙,泛牙黃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猶如豬油凝固時之白。
(2)迎光透視觀察:明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粉紅或肉紅色。明代中期胎色白中泛肉紅或牙黃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牙黃或牙白色。當然,迎光透視觀察各個時期所顯顏色,也會因作品的厚薄、配料的微少差異,以及燒制時溫度控制的微小差別而出現變化。值得注意的是,凡古代德化白瓷或青花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燈光透視全部均應透光,如不透光就是贗品。這是判定真偽德化瓷器的一項重要依據。
(3)釉面光亮度觀察:仿品釉面一般光澤度過亮,給人以刺眼感覺。真品釉面溫潤弱光。
(4)從製作工藝上觀察:仿品一般為模型注漿後分段安裝而成,判定時應注意:由於採用注漿成形工藝,故器內會出現瓷漿流動紋路,一般成垂直狀,且胎體薄而輕,釉呈奶白色,用放大鏡觀察一般有氣泡,無真品腴潤悅目之特徵。在同一紋式同一對稱物體上,造型往往千篇一律,猶如印刷製品,給人之感覺是過於規正、死板、毫無生機。真品則為手工捏塑堆貼。在捏界面處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跡。對同一紋式同一對稱物體造型仔細觀察時,一般都有細微變化,正是這種微小的差異,它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實性,同時也更顯示其自然和靈氣。
白瓷觀音像
(5)從易損的部位上觀察:真品在長期收藏過程中,如手指、衣紋、珠粒、牙
齒等,尤以精細易損部份常出現的折斷、損傷甚至脫落現象,這些傷痕均應為舊痕。新仿品則沒有這些特徵。真品判定一般應掌握以下三個要領:一是看,方法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易損部位有無斷裂痕,界面是否為舊痕。二是聞,方法是把瓷器放在一個無任何異味器皿中一段時間,然後在房間或辦公室內確定無風靜止的狀態下,將器物迅速從器皿中取出的一瞬間,立即用鼻子聞斷裂口及其它部位之味道。這種方法至少可以印證以下幾個問題:Ⅰ、可以判斷出斷裂縫是用什麼粘合劑膠接;Ⅱ、根據氣味的強弱,可以判定斷裂口膠接的大體時間;Ⅲ也可以斷定除使用各種粘合劑外,還可能使用了哪些化學葯劑。三是舔,方法是先刷牙漱口,清除口腔中異味後,在物品的無上釉部分輕輕舔一下,接觸面盡能大些,看是否有異味,一般情況是,凡舌頭感覺有輕微「麻」之現象,這件物品通常是使用過酸性化學葯劑浸泡過。 相傳唐朝開元年間,楊貴妃因其天生麗質、柔媚婉順而得唐玄宗極盡寵愛。為討貴妃歡心,唐玄宗可謂費勁心機,「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最著名的典故。
楊貴妃精通音律,不僅擅長歌舞,還是個擊磬高手。一日楊貴妃與玄宗飲酒賞樂之時,貴妃失手將白瓷酒杯打碎,墜地之聲「泠然如玉碎」,於是甚為喜歡。玄宗為討得美人歡心,特意命人以白瓷造為編磬,供貴妃賞玩娛樂。然而官窯所煉造的白瓷雖然瑩白細膩,敲擊之音卻渾濁暗啞,貴妃甚為不悅。
玄宗為換愛妃一笑,遂下令徵集天下能工巧匠,有造出白瓷編磬能發出清脆婉轉之聲者,賞金千兩並封為御用瓷窯。詔書下發三月,所貢白瓷編磬數不勝數,雖然皆潔白勝霜雪,卻盡不能得。
此時,一座瓷窯派人不遠萬里從福建德化而來將所制白瓷編磬獻上,貴妃敲擊這「類銀類雪,輕且堅」的白瓷編磬,「猶如金振玉聲」,甚為歡喜。玄宗見愛妃開懷遂大悅,賞金千兩並賜御用官窯金印一塊,當時稱為金印良瓷、金印瓷。
德化白瓷也以聲如磬、白如玉而聞名天下。 德化陶瓷的裝飾藝術十分精湛,裝飾手法豐富多樣,它在繼承發揚刻花、劃花和印花等傳統的裝飾技術的基礎上,又大膽創新,大量使用了堆花、貼花和刻寫詩詞美語等裝飾技法,充分利用德化白瓷質地純白、雜質少等特點,塑造出各種藝術品而不施任何彩料,成為德化瓷器的藝術特色。其裝飾內容多取材於民間生活,多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題材,如梅花、玉蘭、荷花、八仙、龍鳳等等,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中國燦爛的漢族民族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1)刻劃
系用竹簽或篦筆等在器物濕坯上直接刻劃出各種紋飾。紋樣主要有松鶴、雲龍、花鳥、蘭花、竹石、牡丹等圖案。上釉燒成後,形成釉下暗花,常見於盤、碟的內底或杯、爐、尊等的外壁。其花紋纖細,構圖疏朗,手法輕快簡練,自由豪放。
除一般花卉圖案外,德化窯還常用鐵刀或竹簽在蘸好釉的器物上,刻上草書、行書或篆書的美好詩句來作裝飾,詩賦文句的內容人多與器物用途相結合,如燈盞銘刻「舒眉六冬春」,香爐刻銘「一柱清香」、「風香流萬里」、「煙飛古篆浮,香靄凈玉堂」,杯刻「兩人對酌山花開」、「寒夜客來茶當酒」、「醉倒南山人」,執壺刻銘「清泉吸滿澗」、「江上引清風,山間吸明月」,瓶上刻「寒梅雪中盡,春風柳上歸」等等。充分利用德化瓷胎釉本身潔白如玉的質地美,將書法藝術與陶瓷藝術相結合,融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體,素凈高雅,頗具特色。
(2)印花
即刻有花樣圖案的模具與坯體一次性印壓而成,脫模後,稍加修整粘合即成器物。花樣、規格一致,簡便快捷,能夠大批量生產。印花紋飾有陽印和陰印兩類,以陽印紋飾為主,紋樣豐富多彩。宋代的印花裝飾紋樣有充滿生機的各種花卉以及活靈活現的飛禽、游魚等類。元代的印花裝飾紋樣,除繼承前朝的各種紋飾之外,以蓮花紋飾居多,並新增了「福」、「壽」、「福山壽海」、「金玉」等吉祥文字。明代印花在繼承宋元時期印花技藝的基礎上又有進一步的發展,這一時期的紋飾大多仿古銅器的饕餮、夔龍、風鳥、蟠虺、八卦等等。
此種技法,多流行於仿青銅器造型的爐、簋、觚等器物卜。
(3)堆貼
堆貼,是德化白瓷普遍的一種傳統裝飾手法,也是德化瓷器的藝術特色。堆花是用毛筆蘸泥漿,在器坯外表面按照一定的輪廓或脈絡堆畫成圖案;而貼花足先用模具或捏塑,製成所需的花卉、鋪首等部件,經修整以後,用泥漿粘貼丁已修好的器物胎體上。由於貼花紋飾較為清晰,堆花紋飾較模糊.因而在裝飾時往往堆貼並用,先堆後貼或以貼補堆,裝飾效果如同浮雕,立體感強。其流行紋飾有:梅花、玉蘭、荷花、竹松、水仙、牡丹、鋪首、八仙、龍鶴、小鹿等等。
德化白瓷紋飾裝飾,大多採用堆貼技法,尤以爐、杯、洗、人物、罐、瓶等居多,堆貼花裝飾與器物造型的巧妙配合,顯示出德化窯裝飾技藝的高超。如堆貼獅首、象頭等雙耳香爐、花瓶以及梅花罐,梅花橢形杯等。尤其是堆貼梅花橢形杯,其口沿外侈,外壁的一邊貼有數朵盛開的梅花,枝葉挺拔,富有生機;一邊貼梅枝及花萼,襯托著幾片葉子;杯底有一梅花枝桿成架形附著,既起裝飾作用,義當杯的足架;足架與杯底雖略有空隙,但卻融為一體,顯得朴實莊重。貼螭壺,壺體直筒狀,小平口,子母蓋,蓋面貼拱身昂首螭為鈕,壺腹中部飾結帶兩道,一隻四爪螭貼壺壁,轉首向外仰望,張口吐舌作流;另一螭頭下俯,翹尾作鋬,姿態牛動,造型奇妙。雙螭耳三獸足爐,爐肩部貼飾12個變形夔紋,近底周壁模印瓣形回紋,爐底承三獸面蹄足,通體施白釉,極為瑩潤,做工精細,造型既新穎又古樸典雅。螭龍燭台,燭台上端盤狀,猶如一片盛開的荷葉,盤下圓柱連著分立的三獸面足,繞柱間堆貼蟠龍,通體施乳白釉,瑩潤細膩,造型奇特,為同時代窯口中所僅見。這一時期的堆貼裝飾紋樣與晶瑩潤澤的釉色,十分協調和諧,各種花卉塑造得生機勃勃,秀麗多姿。
(4)透雕
又稱鏤空,足將某一器物繪好圖案後,再用利刀雕透成花紋的裝飾手法之一。德化早在明代的博山熏爐、仿銅香爐、筆筒、花瓶等產品上就已採用。香爐主要用於蓋上的花紋圖案部分,所飾花草儀留線條,中間刻成空洞。博山香爐亦刻玲瓏剔透的奇石,爐內燒香時,縷縷煙氣從孔中冒出,繚繞升騰,香氣四溢。筆筒整體以交叉花卉組成,除花、枝、葉外,全部鏤空,成為明代象牙白瓷中的一種特色產品。清代以來,博山香爐、八卦香爐、獅子香爐等的裝飾仍用透雕於法製作。

2. 可圈可點的晉朝青釉褐彩雞首壺

雞首壺這個類型的盛器從末年始創,歷經魏晉、的不斷演進(其器身,也就是壺體由原創的橫向扁圓形逐漸變成直立圓形),一直到了才被功能相同的執壺取代。那麼,相對其他古陶瓷而言,為什麼至今還會有這么多的雞首壺出現呢?這是因為,一是雞首壺的器形比較可愛,當時為適應人們需求所以燒造量較大;二是雞首壺的胎骨基本瓷化,雖說埋於土中但卻相對損耗較低;三是雞首壺的流行年代較長,因而存在的累計數量相對比其他器皿要多一些;四是雞首壺的釉色青翠可人,在出土時就不會遭到人為的破壞而大多得以倖存。如筆者所見的這只東晉點彩雞首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對於這樣的珍貴文物,難道還會有人放棄收藏的機遇嗎?> 據有關資料記載:西晉初創的雞首壺上所塑雞頭短小而且無頸,雖神情畢肖但不通壺腹,雖也稱壺但不能傾注水或酒;裝飾上又在與雞首相對的部位作一微凸的雞尾,首尾呼應,純粹作為裝飾,整個造型應稱之為雞形罐較為合適。西晉後期出現的雞首壺器體扁圓,雞首挺立富有生氣,不僅漂亮而且名副其實地具備實用價值。到了東晉的雞首壺正如圖中的器型一樣,其雞首高冠引頸,昂首遠眺,而且流與壺身相通;傳統初期的雞尾改為圓環形柄,上端接於口沿,下部自然連於器肩,便於人們握持和傾倒,真正使得整個器物的觀賞和實用融於一身。線條飽滿的平底球腹加上淺盤口和細筒頸,器肩還巧妙地置了對稱的橋形雙系,顯得造型端莊自然、俊俏勻稱,器身弧線和折線的有機結合,更添粗獷中透視柔和的韻律美,而更值得稱道的是通體點綴一百六十多個褐綵排列的紋飾圖案,更加相得益彰地表現和洋溢著渾厚質朴,秀麗清新的魏晉風范,以及我國青瓷器的無窮魅力。> 我國青瓷的製作發展到東晉時期,造型偏重經濟實用,裝飾趨於簡便,質而不華。常常通體光素無華,一般僅在肩、頸、口沿等部位裝飾一二道弦紋,少數器物上也使用水波紋和蓮瓣紋,唯甌窯青瓷獨創如此優美的釉下褐斑裝飾,為其他瓷窯所少見。這種工藝始於西晉,東晉至南朝早期流行,普遍在器物的口沿、蓋面及肩、腹部醒目處以點彩的多寡、大小、參差及線條的橫豎環曲,變化出多姿多彩的優美圖案。使用起來靈活簡易,既能獨立成紋,又可以復合成樣,比其他動植物等類紋樣更適用於各種器形。在出現的這類褐斑裝飾,多圓弧線紋、連續菱形紋、聯珠形花紋、散點梅花紋等幾何圖案,有人認為頗具異國情調,很可能受當時佛教信仰和外來藝術的影響。但筆者竊以為是古時工匠為了追求器形與紋飾的更加可人而刻意創造的一種裝飾。> 青瓷器點褐彩的裝飾最初是因釉或坯的某部分,因為含鐵量過高而偶然形成,逐漸發展後就成了有意識地變這些缺陷為美化的特殊手段,先人工匠發明以鐵為呈色劑,用毛筆在素胎上點綴斑點紋樣,再罩以透明釉,入窯高溫燒造。呈現深淺不同,富於變化色調的褐斑緊貼胎骨,即使釉層剝落,但彩色依存,柔和雅緻。褐釉點彩,首開彩繪瓷的先河,不僅改變了單色青瓷的傳統,而且為以後各朝各代釉下彩繪瓷的成功燒制開辟了一條燦爛輝煌的先河。>

3. 雙圈款梅花罐一對是什麼年代的

雙圈寬梅花罐是明清時期的。

4. 梅花罐怎麼拔

1、首先將身體在床上躺平,使用毛巾擦凈。
2、其次使用梅花針扎破指定的穴位。
3、最後拿出梅花罐,在罐中點火並快速扣在扎破的穴位上即可開始拔。

5. 鍞愪笁褰╃殑閲夋枡鍒朵綔涓庢柦閲

涓夊僵閲夌殑嫻佸姩鎬ц兘鍜岃儙浣撶粨鍚堟ц兘閮界浉褰撹壇濂斤紝鍙瑕佹柦閲夊緱浣擄紝緇忚繃鐑樼儳閲夐潰鑳藉憟鐜板嚭緇氫附鏃犳瘮鐨勮壊褰╋紝榪欐槸鍞愪笁褰╅噳闄惰壓鏈涓婄殑鏈紿佸嚭鐨勭壒鐐逛箣涓銆

錛堜竴錛夐噳鏂欓厤緗

鍞愪唬鍒朵綔涓夊僵鐨勯噳鏂欎富瑕佹槸閲戝睘姘у寲鐗╋紝鑹哄尃浠鎶婇搮銆侀搧銆侀摐絳夐噾灞炵牳鎴愯杽鐗囷紝鍒嗗埆鏀懼叆閾侀攨鍐呭姞鐑姘у寲錛屾妸姘у寲鐗╁彇鍑哄悗緇忚繃紕劇(銆佺瓫閫夈佹按婕傛礂錛屽埄鐢ㄦ渶緇嗗皬鐨勭矇鐘舵寜鐓ф瘮渚嬪姞鍏ョ煶鑻辯矇鐢ㄦ按璋冨拰鍗蟲垚銆備笁褰╅噳鏂欑殑涓昏佹垚鍒嗘槸紜呴吀鐩愩佹哀鍖栭搮銆佹哀鍖栭搧銆佹哀鍖栭摐銆佹哀鍖栭挻銆佹哀鍖栭敯絳夊師鏂欑粍鎴愶紝鑳介厤鍒跺嚭鐧借壊銆侀粍鑹層佺豢鑹層佽愯壊銆佽摑鑹層侀粦鑹茬瓑錛屽啀鍔犱互綺懼績鐨勮皟閰嶏紝鑳借皟閰嶅嚭錛氱繝緇褲佹繁緇褲佸╃豢銆佸ⅷ緇褲侀粍銆侀粍瑜愩佸ぉ钃濄佽棌钃濄佽愮孩銆佹曡壊絳夛紝鑳藉熷仛鍒扳滈殢蹇冩墍嬈測濄備緥濡傜敓媧誨櫒鍏蜂腑鐨勫攼涓夊僵鑿卞艦鐩栫綈錛堥珮30鍘樼背錛1972騫存礇闃沖競鍏蟲灄鍞愬撳嚭鍦燂紝鐜拌棌媧涢槼鍗氱墿棣嗭級銆傚櫒韜鏂戒互媯曢粍鑹查噳鍜岃繛緇鐧界偣緇勬垚鐨勮彵鏍礆紝鍏跺唴鐩擱敊浠ヨ摑閲夊湴榛勭櫧閲夎姳鍜岀豢閲夊湴钃濈櫧閲夎姳鐩鎬氦閿欑殑鍥炬堛傜粡榪囩儤鐑э紝鍔犱笂閲夐潰鐨勮嚜鐒舵祦鍔錛屽憟鐜板嚭浜斿僵鏂戣鞍鐨勮壓鏈鏁堟灉銆

錛堜簩錛夋柦閲夊伐鑹

鏂介噳宸ヨ壓鐨勫叿浣撴柟娉曟湁涓嬮潰鍑犵嶏細

闅忔剰鏁f柦娉錛氬厛灝嗗櫒鐗╂柦涓灞傜櫧鑹插簳閲夛紝鐒跺悗鐢ㄦ瘺絎旇樃鍏跺畠鍚勮壊褰╅噳鎴栫偣鍦ㄧ櫧鑹查噳涓婏紝鎴栧儚闆ㄧ偣涓鏍鋒磼鍦ㄧ櫧鑹查噳闈涓婏紝鎴栦粠涓婅嚦涓嬫柇鏂緇緇鐨勭偣鏂斤紝浼兼柇綰跨殑鐝嶇彔浠繪剰嫻佹穼錛岀剻鐑у悗鍔犱互嫻佸姩錛屽艦鎴愪簡鐤忓瘑寰楀綋鐨勮壓鏈鐢婚潰銆

瀹氬瀷鏂介噳娉錛氬皢鍚勮壊閲夊僵錛岀敤姣涚瑪鐢繪垚鏂滅嚎錛屼嬌榪欎簺鏂滅嚎鏋勬垚鍗曞厓鍥炬堬紝姣忎釜鍗曞厓閲屾湁緗戠姸鐨勩佹牸寮忕殑銆佽彵褰㈢殑錛屽皢鍣ㄧ墿鍒嗘垚鍑犱釜鍖洪棿錛屾柦浠ョ櫧閲夈佺孩閲夈佹潯鐘墮噳銆佹垨鑰呯豢閲夌瓑澶氱嶈姳鑹查噳闈銆傜粍鎴愭棆寰嬫у緢寮虹殑鍥炬堬紝浣誇箣杈懼埌緹庝附鐨勮壓鏈鏁堟灉錛屼嬌鍏墮噳鑹茶壋涓斤紝鍗庝附鏃犳瘮銆

灞閮ㄦ潯綰瑰畾鏂芥硶錛氬厖鍒嗗埄鐢ㄩ搮閲夌殑嫻佸姩鎬э紝鍦ㄤ富鑹茶皟涓鍔犳柦綰㈡潯榪炵畫鐧界偣鏉$姸閲夛紝闂存垨鐧借壊綰㈠績姊呰姳鍥炬堬紝鍦ㄩ珮娓╃剻鐑т腑錛岄噳灞傜啍鋙嶏紝褰╃偣闆嗕腑鐨勫湴鏂圭敱涓婂悜涓嬫祦鎴愪竴鏉℃潯褰╁甫錛岃繖浜涘僵甯︿換鎰忔蹈婕錛屼換鎰忔祦娣岋紝鏋勬垚鍙樺夠鑷鐒訛紝緇氫附鏃犳瘮鐨勭汗鏍楓

璐磋姳鍔犲僵娉錛氬皢鍣ㄧ墿鐨勫湴鑹叉柦浠ョ櫧鑹詫紝璐磋姳閮ㄥ垎鏂戒互钃濊竟綰㈠績錛屾垨鑰呯豢杈圭孩蹇冿紝綰㈣竟钃濆績錛岀孩杈圭豢蹇冪瓑絳夛紝緇忛珮娓╃剻鐑у悗錛岄噳闈㈣嚜鐒舵祦娣岋紝褰㈡垚浼肩戝竷鑸鐨勮壓鏈鏁堟灉錛岀編涓藉.瑙傘

鍗拌姳濉褰╂硶錛氬湪鐩樺瓙涓闂達紝鍒葷敾鍑烘祦浜戱紝鑽峰彾錛屼粰楣わ紝涓鑸鑰岃█錛屽湴閲夋柦浠ョ櫧鑹叉垨鍏跺畠娣¤壊錛屽湪鍗拌姳閮ㄥ垎濉褰┿傝繖鏍風殑瑁呴グ鎵嬫硶紿佺牬浜嗘棩鐢ㄥ櫒鐨跨殑灞闄愶紝鎰忓冩繁榪滐紝浠や漢閬愭兂銆傝櫧鐒剁洏瀛愪笉澶э紝鑰岀洏涓鐨勪粰楣ゅソ鍍忛炵繑鍦ㄥ僵浜戦樺姩鐨勬棤闄愬ぉ闄呬竴鏍楓

鏂戝潡鏂介噳娉錛氫竴鑸鎯呭喌涓嬶紝鏁翠綋鍣ㄧ墿鐨勬柦閲夌敤涓縐嶉噳鑹層傚湪鏂介噳涔嬪墠錛岀敤涓縐嶇壒孌婄殑閲夋枡鍦ㄥ櫒鐗╄〃闈㈠仛鎴愭枒鍧楃姸錛岀劧鍚庡湪絀洪棽澶勫~琛ユ貳鑹叉垨鐧借壊錛岀粡楂樻俯鐒欑儳錛屾枒鍧椾腑鐨勯噳鑹插厖鍒嗘祦娣岋紝褰㈡垚緹庝附鐨勭嚎鏉★紝鑷鐒跺拰璋愶紝緹庤傚ぇ鏂廣傚傚浘錛岃姳鏂戝暩澶╅┈銆

濂楀僵鐐規柦娉錛氳繖縐嶆柦閲夋柟娉曞父瑙佷簬鐢熸椿鐢ㄥ叿涓娿傛槸鍏堟妸鍣ㄧ墿鐨勫彛鍜岃凍鐢ㄥ崟鑹叉柦閲夛紝鍣ㄧ墿涓婄殑璐磋姳閮ㄥ垎鐢ㄥ緢瑙勬暣鐨勫氳壊鏂規硶鏂介噳錛屽叾浣欑┖鍦扮敤澶氱嶉噳褰╅殢鎰忎氦閿欐柦閲夛紝浣誇箣鐒欑儳鍚庡艦鎴愮編涓姐佽嚜鐒躲佸拰璋愮殑鑹烘湳鏁堟灉銆

鑺卞崏瀹氭柦娉錛氱敤涓縐嶇壒鍒惰愰珮娓╃殑閲夋枡鍦ㄥ櫒鐗╄〃闈㈡寜璁捐¤姳鍗夊浘妗堣繘琛屾帓鍒楃粍鍚堛傚洜涓鴻繖縐嶉噳褰╃粡楂樻俯鐒欑儳鍚庯紝閲夐潰涓嶄細嫻佸姩錛岀劧鍚庢妸鑺卞崏鍛ㄥ洿鐨勭┖鐧藉勫~琛ュ叾瀹冭壊閲夈備絾鍘氭亥蹇呴』閫備腑錛屽敖鍙鑳藉噺灝戝畠鐨勬祦鍔ㄦэ紝鐒欑儳鍑虹倝鍚庯紝鍥炬堣勬暣綺劇編錛屾牘鏍╁傜敓銆傚傚浘緇塊噳姊呰姳緗愩

6. 外銷瓷的宋元時期

福建發現的宋元明時期外銷陶瓷窯址,福建泉州是宋元明時期的對外交通貿易大港,作為中國重要商品的陶瓷器,也從這里大量輸往國外。北宋末南宋初,泉州逐漸代替了廣州的地位,而南宋理宗寶慶年間(1226年左右)成書的《諸蕃志》,就是趙汝適以朝散大夫提舉福建路市舶司時,主要根據他在泉州一帶所見所聞撰寫的。同時,「宋末荷蘭人由福建販運瓷器至歐洲,價值每與黃金相等,且有供不應求之熱衷」。這里所謂福建應指泉州而言。由此可以看出,宋代以來外銷陶瓷的一大部分,是從泉州登舟發舶的。到了元代,泉州便扶遙直上,升為世界貿易大港,陶瓷由此外運,數額更大。《拔都游歷中國記》就明確指出:「中國瓷器,僅產於刺桐(即泉州)、興克蘭(即廣州)兩城,得諸山上之土,燔燒而成者。……中國人將瓷器轉運出口,至印度諸國,以達吾鄉摩洛哥。此種陶器,真世界最佳者。」另一記載也提及馬可波羅從泉州攜帶瓷器出國的事:「馬可波羅(Marcopolo)當福建貿易興隆時,曾到刺桐城,而馬氏於其1292年之歸途,且依舊俗,從福建帶回中國白色瓷器與彩色小瓷甌數事,存於威爾斯市之聖馬可寶藏所」。明代泉州雖漸衰落,但它的對外陶瓷貿易,不可能突然中斷,而且明末漳州(即月港)、廈門(即中左所)又代之而起,陶瓷仍然是一宗主要的出口商品(貨物)。在福建沿海港口運出的陶瓷器中,外銷東南亞的占居一定的比重。由泉州等港口輸出的陶瓷器,除國內其他各窯所出,泉州附近的閩南地區瓷窯的產品,當佔大部分。陶瓷容易破碎,陸路長途運輸既不方便,運費和損耗也會影響利潤的收入。在海外市場的迫切需求下,泉州附近地區利用優越自然條件,就地取材燒造陶瓷,以供啟運外銷,這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所以,宋元明各個時期的有關文獻記載中的外銷東南亞陶瓷,無疑是包括閩南古代的瓷窯產品在內。鄭振鐸先生認為宋代泉州陶瓷就外銷南洋等地:「在福建泉州的古窯遺址里發現了類似定窯的白瓷,類似龍泉窯的青瓷等等的瓷器殘片。這就說明了在南洋,在印度,發現的中國宋代的白瓷、青瓷,原來乃是福建本地自己燒制的」。《真臘風土記》為元代閩滿南瓷窯生產外銷東南亞陶瓷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文獻證據,在該書欲得唐貨條下說:「其地想不出金銀,以唐人金銀為第一,五色輕縑帛次之,其次如真州之錫鑞,溫州之漆盤,泉州之青瓷器……」。文中所指「泉州青瓷器」,據陳萬里的意見,就是泉州附近閩南地區窯品的泛稱。他說:「元代的對外市場,泉州最為繁盛,為此凡在泉州附近外縣所燒造的窯貨,如同安、南安、以至德化、永春、仙游等地,很有可能集中在泉州出口,同樣地也就有把來自各處所生產的窯貨一概說成泉州青瓷器,……自然不僅在晉江所燒造的才稱為泉州青瓷器了」。經解放後的歷次調查,也在事實上發現了例如晉江、同安、德化等一些與外銷有關的窯址。近些年來東南亞的考古發現也為此提供了相應的實物資料。
下面將宋元明時期有關外銷東南亞的閩南古代窯址進行扼要的介紹。
一、泉州東門外碗窯鄉宋代窯址
《留氏族譜》宋太師鄂國公傳記載五代留從效擴建泉州城並由此外運陶瓷說:「泉州城市舊狹窄,至是擴為仁風,通淮數門……陶器銅鐵,泛於番國,取金帛而還,民甚稱便。」文中仁風即指東門,和現在發現的碗窯遺址,其方位正相吻合。由是說明這個瓷窯的產品外銷,由來已久。
碗窯鄉,因其產品以碗類器為主,故名。它位於泉州東北約8公里處。東西北三面環山。是個小盆地。南面有一條小溪流經該鄉,然後注入與後渚港相連的潯美港,會洛陽江出海。據說古代海潮可漲到這里,潯美港就是外運陶瓷的出發點。
古窯址分布在該鄉南北兩個山坡上,分別稱為南窯和北窯。北窯在後路村後山,露面碎瓷甚多,堆積層厚達2~3米;南窯在後路村前面的山坡上,堆積層厚約1~2米,瓷片暴露較少。當地居民因此處廢瓷俯拾皆是,就以燒瓷匣缽堆砌牆基,可見該窯為滿足外銷需要,生產規模相當巨大。
1956年,故宮博物院調查此窯時,其產品為白釉、影青釉及青釉三種。據1963年、1964年,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的調查考察,此窯釉色則以青釉居多,其中有帶黃或帶褐的,色澤深淺不一,釉面呈細小冰裂紋。裝飾樸素,花紋主要有:蓮花瓣紋、纏枝花紋、刻劃線紋等。器形有碗、大盤、缽、罐、小杯、洗、爐、盒蓋等。本窯瓷器胎厚,尤其大型碗、盤。其作風凝重渾厚。
由本窯址出土的可確定為外銷東南亞的陶瓷,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和吳文良所藏的水壇多件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所得的一件青釉小罐。此件高8.1、口徑2.6、底徑2.4厘米。口小,邊唇外折,頸矮,器身低矮,底平微凹,胎質細膩,作灰白色。施青釉,釉色淺,底無釉。
二、晉江瓷灶鎮宋窯址
瓷灶至今仍在生產瓮、罐、壺、缽之屬等粗貨,這類產品,尤其用以裝盛鹹菜的菜瓮,並運銷東南亞的新加坡、菲律賓一帶。據《晉江縣志》卷之一輿地誌說:「瓷器出晉江瓷灶鄉,取地土開窯,燒大小缽子、缸、瓮之屬,甚饒足,並過洋(外銷東南亞諸國)。」由此可知清代及其以前此窯所產,也以粗器為主,同時除供國內需要,也還運銷東南亞諸國。沙善德:《福建-中國考古學之新富源》一文提供了有關的考古證據,他說:「在古代之陶瓷貿易中,自宋以還,皆以各式『龍瓮』為主要,所謂『龍瓮』者,蓋瓶上繪有一龍繞於此瓮。此種『龍瓮』為爪哇、渤泥及菲律賓的獵頭部落所珍存,而且代代相傳,尊之為神密之法寶。……余曾多年來致力研究此種『龍瓮』之來源。……在德化途中,一日下午余入一泉州本地陶鋪-泉州,余相信即為馬可波羅之『刺桐』古城,薄暮在該店之暗角中,余見繪有團龍之缽瓮與宋代一式。余幾不能自製余之興奮,該店中告余謂種□瓶系來自附近制陶鄉村。翌日早晨,余等即可前往該村。余探究得知此地之陶業活動已有數百年之歷史,其瓷堆及今日之製造,皆足證明此地縱非『龍瓮』之『唯一』來源;亦為來源之一。由該村瓷堆中所獲之古瓮碎片,與菲律賓及南海諸島所出者,及宋明時代出口之古瓷,均屬相符。目下雖經千年之久,然該村之陶業仍以製造『龍瓮』相傳習」。其所謂向以生產「龍瓮」相傳習的泉州附近的「制陶鄉村」,無疑即指瓷灶。據此,《島夷志略》所載元代外銷東南亞大小埕、瓮、罐之類粗陶,瓷灶所產,必占其大部分。由是自宋以至於今,這里所出的粗器輸往東南亞,歷史是頗為悠久的了。
瓷灶因以制瓷為傳統職業,故得其名。它位於泉州西南20多公里處。梅溪橫貫其北,蜿蜒曲折,自西向東,與晉江匯流,再注入泉州灣,古代的陶瓷外運,就是從這里出海的。
瓷灶窯址分布在梅溪兩岸,主要有蜘蛛山、虎尾庵、許山和宮仔山四處,特別是蜘蛛山最為豐富,後二遺址則經破壞,宮仔山更甚。遺址所在山上都有碎瓷堆積,厚達1~3米左右。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的兩次調查,此窯釉色有青釉、黑釉、醬色釉、綠釉、黃綠釉、褐色釉等,而未施釉瓷器尤多。釉水一般薄而均勻,但黑釉器釉厚而有垂釉現象。綠釉、醬色釉器釉汗比較光亮,青釉器有細小的冰裂紋。器物施釉情況:碗、碟內外施釉,但碟有的不施釉,有的只近口沿處施釉。壺、罐器內無釉,有的器表及底部無釉。露胎面積大,露胎處呈灰色、黃色、或淡黃色。胎骨一般較厚重,質粗硬度高。作灰色、褐色、紅褐色、黃色或淡黃色。其裝飾方法有:劃花、刻花、印花和堆花。花紋種類有纏枝花紋、牡丹花紋、龍紋、蓮瓣紋、圓環紋、水波紋、葉脈紋等。出土物器形有:壺(綠釉長頸壺、軍持、有柄小壺、醬色釉長頸壺、青釉壺、黑釉壺、褐色釉壺、未施釉四系長頸壺、軍持、長頸壺和小壺),碗(青釉碗、黑釉碗、未施釉葵瓣式碗),瓶(未施釉纏枝花瓶、長頸瓶、弦紋瓶和連座小瓶),碟(青釉碟、小碟和黑釉小碟),罐(醬色釉罐和六系釉罐、青釉罐和四系罐、褐色釉小罐),缽、盒(均未施釉),爐(褐色釉三足爐),(未施釉器蓋和盒蓋)以及瓷雕塑(褐色釉狗等),等等。壺、瓶、碗特多。
經初步鑒定,此窯曾經外銷東南亞的品種有如下幾種:
(1)軍持有綠釉和未施釉兩種。綠釉軍持1件,高12、口徑6、底徑5.5厘米。口稍外侈,邊唇外折,頸短而粗,鼓腹,底近於平而微凹。流短,附於肩部。肩腹之間兩邊各印有一條龍,腹下部有一道弦紋,近底部印蓮瓣紋。未施釉軍持2件,形制與前相同。器表一作灰色,一作淡黃色。這類器物在菲律賓曾有發現,可確定為瓷灶燒造的外銷瓷無疑。
(2)青釉碟7件,均已殘破。
Ⅰ式2件,高2.6,口徑約11厘米,口沿內弇,器形低矮,圜底,底部寬大,寬達8.4厘米。底部印有纏枝花紋和菊花。
Ⅱ式5件,一般高3、口徑9、足徑3.2厘米。器身低矮,口沿稍作外折,底平微凹。
(3)長頸瓶1件,頗完整,高2.7、口徑5.5厘米、底徑8.3厘米。撇口,邊唇外折,頸長而細,腹部肥大,底平微凹。未施釉,表面無任何紋飾,樸素大方。
(4)長頸壺27件。有醬色釉,綠釉和未施釉三種。
醬色釉壺:
Ⅰ式高約16.5、口徑5~6、底徑2.1厘米。頸長,頸部有兩道弦紋。肩部附有流,流直而長,幾與口部齊高。器身自頸部以下逐漸增廣,至腹中部最廣,形成一道圓圈凸棱,以下又逐漸收縮,底平微凹。
Ⅱ式高17.8、口徑6、底徑6.2厘米。形制與Ⅰ式略同,唯器較矮,顯得小型。流部較Ⅰ式為短。
綠釉壺6件。高18、口徑5.8、底徑7厘米。口部分內外唇,內唇微敞,外唇稍外折。腹部並有1~2道弦紋。腹部突出,上下有兩道凸棱,腹上部附一長流,底平。
未施釉壺14件。形制與醬色釉、綠釉壺大抵相同。
印花纏枝花瓶:
Ⅰ式1件。通高23.8、口徑5.7、底徑7厘米。口稍外侈,寬沿微作外折,唇厚1.2厘米。頸長而粗,兩邊附有耳,作獸頭形。腹部也有五道弦紋,肩部也有三道弦紋,肩頸間有裝飾花紋。自肩部以下漸廣,底部豐滿,腹部印有纏枝牡丹花紋,底腹間印有蓮瓣紋,並有一道弦紋,矮圈足,足高1.1厘米,輪制,器內外尚留有輪旋紋。
Ⅱ式8件,通高18.5、口徑4.5、底徑6.7厘米。口稍外侈,頸長,肩部以下漸廣。底部肥大。腹部印有繁復的纏枝花紋。底腹之間印有兩層蓮瓣紋。並有一道弦紋。圈足高1.3~1.4厘米。底部微內凹,輪制。
德化宋元明窯址:
德化窯的瓷器特別是白釉瓷器馳名世界。《中國美術》一書說:「其窯之特別為白瓷,昔日法人呼之為『不蘭克帝支那』(Blane de China即『中國白』之謂),乃中國瓷器之上品也。與其他之東方各瓷,迥然不同。質滑膩似乳,宛似象牙。釉水瑩厚,與瓷體密貼,光色如絹,若軟瓷之面澤然」。其產品外銷最早見於《馬可波羅行紀》。該書說:「並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Tinujuy,馮注為德化)。製造碗及磁器,既多且美。除此港外,他港皆不制此物,購價甚賤。」由此說明元時此窯瓷器,已經大量由泉州港銷往國外。清乾嘉間德化鄭兼才《窯工》詩有「一朝海舶來,順流價倍蓰;不怕生計窮,但願通潮水」之句,是說清初該窯生產已頗仰賴外銷了。明代德化瓷外銷雖不見記載,但無疑也是相當繁盛。特別是何朝宗的瓷雕,當時「在『東西洋』市場上都是熱門貨,各方高價爭購,也有一部分由華僑攜帶出國。日本及東南亞佛教國家對它格外喜愛」。國外的考古發現也有力地證明了該窯產品的巨量輸出。例如,印尼蘇拉威西南就有德化白釉瓷器出土,據前述東南亞考古資料在所謂華南窯品中,可定為德化所產的,就有印尼雅加達博物院所藏的書阿拉伯文字白地青花大盤及白地青花中碗等多件。而據一些著作的圖錄,此窯產品甚至遠銷到非洲和歐洲。可見德化窯是福建的一處極重要的古外銷窯址。
古窯址在德化縣東、南、北各地都有廣泛的分布,縣城附近更加集中。其遺址主要有:屈斗宮、祖龍宮、岑兜、後窯、後所窯、西門頭、坂頭、大坂碗洋坑、碗坪倉、孝坊山、寶寮格、洞嶺窯、上寮窯、尾林窯、內坂窯、家春嶺、碗窯、湖楓林窯、新窯、舊窯、新墘、寨窯、下倉尾窯、蔣山窯、洋條窯等一百八十多處。到目前為止,發現有古外銷瓷產品的窯址就有二十八處之多。由此可見,德化自宋代以來所燒造的瓷器就銷售外國。例如蓋德碗坪倉窯址出土的軍持,是該窯較有代表性的產品之一。器形屬喇叭口,頸細而長,鼓腹,平底微凹,有流無把,腹部模印蓮瓣紋(由仰覆蓮瓣組成)或卷草紋、纏枝花紋等。釉色一般呈青灰色或青白色。這類軍持與晉江磁灶所出軍持(印有雙龍紋,綠色釉)盡管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同屬宋元時期外銷瓷的主要產品。
再如屈斗宮等窯址,自1963年起,特別是最近一些年來,發現宋元明清時代瓷器不少,而以宋元明時代瓷器居多。該窯址的釉色有白而微帶青、白釉和青花幾種,而以白釉器為主。青白釉器,類似影青,晶瑩潤澤,釉色光亮。白釉瓷器,是白而微帶青或帶黃,有的為乳白或象牙白。胎骨堅硬細膩,且薄,器腹和圓底之間,在日光和燈光下,不僅映見指影,而且顯出肉紅色。裝飾技法有印花、堆花和劃花,花紋有蓮花、牡丹花、梅花、竹花、纏枝花等,雖不太繁縟,但亦清秀別致。頗為雅觀。器形有杯、高足杯、枕、盞、碟、洗、盤、罐、瓶、羹匙、燈座和雕塑品等。
由該窯址獲得的外銷瓷標本不少,主要的產品有瓶、碟、壺、盒、洗、碗、杯、缽、罐等。
瓶或稱小花瓶、花瓶,這類標本出土不少,主要出自碗坪倉、內坂、家春嶺和屈斗宮等窯址。形制一般是敞口、圓腹,圈足內凹器,表飾有線狀紋。蓮花瓣紋或卷草紋等,器形為分段模製,花紋也是模印的。這類器物的造型小巧玲瓏,頗為別致。器內外上釉,釉色青白,晶瑩明亮,透明感強,是一種新發現的產品。在菲律賓等地均有發現,確為德化窯燒造的外銷瓷產品無疑。
此外,還有一種小口瓶,小口,豐肩,斜腹,底平微凹,素麵無紋飾。在菲律賓群島也有出土,同屬德化窯外銷瓷產品之一種。
碟或稱小碟,淺形碟。此類器物甚為普遍,在屈斗宮、家春嶺等窯址均有出土,尤以屈斗宮窯址出土數量最多。芒口、淺腹,矮圈足,底平面微內凹,外底心稍突出,略呈乳頭狀。釉白而微帶青黃,可能與火候低有關。有的沒有上釉,質地鬆脆,表面呈淡黃色。器物的外腹壁印有草葉紋、蓮瓣紋或鳳鳥紋。
壺或稱水壺、滴壺。出自屈斗宮窯址,數量還多,大都殘破,但可復原的亦不少。器形小口,帶蓋,鼓腹,底平而微內凹,附有流和把。腹壁分別模印卷草紋和蓮瓣紋。與瓶或碟一樣同為模製。釉呈黃褐色,質鬆脆,這也可能是火候低的緣故。其用途當是裝水的。為德化窯新發現的外銷瓷品種之一。這種器物在菲律賓群島也有發現。
盒稱粉盒或印泥盒。此類產品,在很多窯址均有發現,如屈斗宮、蓋德、家春嶺等,特別是前兩處窯址出土最多,這種盒分蓋和底兩部分;皆子母口,底平深凹,蓋頂模印各種不同形式的花紋,圖案富於變化,有簡單花紋,但更多的是繁復的纏枝花、花朵、花枝或鳳鳥紋。周邊一般印有直道紋。蓋頂中心除印有花樞外,還常見印有吉祥文字。如「福」、「壽」、「金玉」、「福海壽山」、「金玉滿堂」、「長壽新船」等等。印有「長壽新船」字樣的盒,這與泛海外銷有密切聯系,寓意很深,耐人尋味。這種盒在國外出土很多,乃是德化窯早期燒造的外銷瓷,在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以及日本均有發現。
洗或稱為弦紋洗、樞府碗。這種器物發現於屈斗宮窯址,為數很多,也是這里的主要產品之一。形狀是敞口,折腹,實足,平底微凹。外腹壁印有弦紋一道,故稱為弦紋洗。與這種器物相彷彿的,在元代江西省景德鎮樞府窯燒造的,印有「樞府」字樣,故稱為「樞府碗」。德化屈斗宮所出的弦紋洗,亦可稱為「樞府式」碗或「樞府型」碗。
碗或稱鳳碗、鳳鳥碗。出自屈斗宮窯址和家春嶺窯址。形制敞口,微內斂,弧腹,矮圈足,底微凹。外腹壁模印有鳳鳥紋(外國稱為不死鳥)故稱為飛鳳碗。這種器物在菲律賓亦有發現。
杯即高足杯。為屈斗宮窯址發掘出土,數量亦不少,造型頗奇特,燒造也頗講究。敞口、大腹、高足。足呈喇叭形。器表一般為素麵,但也有模印線狀紋和花紋,但不很多。這類產品在菲律賓也有發現,當為古外銷瓷的一種。
此外,還有一些同屬宋元時期德化窯的外銷瓷產品,例如缽類器和罐類器等,因限於篇幅,這里就一一贅述了。
白釉梅花杯
Ⅰ式2件,完整。1件高9.2、口徑13.2、足長6、寬4.5厘米。口沿外侈,圈底,形如爵形杯。邊唇厚0.3厘米。杯的外表堆上梅花枝,底周附上一筆架形的梅花樹干,作為杯的承托足架;足架;足架與底周間有些縫隙。整個器身頗厚重,腹壁較薄,能映見指影。色澤為牙白色。1件高4.3、口徑6.4、足長3.2、寬2.1厘米。形狀同上,比上一件小。
Ⅱ式分大小兩種。大的高5.3、口徑8.3、邊唇厚0.4厘米,口稍外侈,圜底。外腹壁堆上四朵梅花,承托的足架亦是附上的,與Ⅰ式不同的是足架較矮,而緊貼於杯的底部。小的1件,高4.3、口徑6.7、足架長3.6、寬2.9厘米,口沿外侈,外腹壁堆上兩朵梅花。
Ⅲ式2件。1件高6.7厘米、口徑5.8。口沿外侈,邊唇0.3、底厚0.4厘米,頗厚重,外腹壁較薄,能映見指影。釉呈牙白色,表面不甚光滑,出現有小氣孔。外腹壁亦堆上兩朵梅花。1件高6、口徑約4.8、足長3.9、寬3厘米。胎壁薄,邊唇厚0.2、底周厚0.3厘米。口沿外侈,釉呈純白色,光澤滋潤。外腹壁堆上兩朵梅花,足架亦同樣緊貼於杯的底部。
瓷獅子在屈斗宮窯址出土幾件,有的為群眾所收藏,我們僅得1件。獅子昂首雄峙,蹲伏在一帶管狀器的方形座上,小巧玲瓏,栩栩如生,與《中國美術》一書所載以及傳世品比較起來非常相似,可以確定為德化窯燒造的外銷瓷無疑。
上面提到的兩類白釉瓷器,俱見波西爾《中國美術》一書采自外國博物院藏品的圖錄,東南亞一帶在古代既為中國陶瓷貿易的中心,完全可能運銷這些品類。
在屈斗宮還採得圓形印盒1件,口徑6.9、底徑4.4厘米。盒分蓋和底兩部分,蓋頂印有牡丹花一朵,邊緣裝飾有直道紋,底部邊緣也有此種裝飾。據陳萬里先生說,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舊稱西里伯)南部發現有白瓷盒,應是德化外銷瓷的一種。
此外,陶瓷產品可能外銷,尚有同安宋代窯址三處。
(1)汀溪水庫窯址:在離縣城15華里的上埔村,水庫壩頭西面四個相連的小山上,都掩蓋著碎瓷片和匣缽,堆積豐富,面積甚大,出土物中有青釉、黃釉、灰白釉等幾種,器形以碗為主,還有壺、爐、碟、臼等。(2)許坑窯址:在離縣城17華里的許坑村,窯山高20米左右,中央有一條從山頂到山下的底寬5米的溝痕,瓷片和匣缽的堆積即分布在溝的周圍。從已挖掘渠道的剖面看,東面堆積厚達2米,分布面積寬21、長37米以上;西面探掘處厚達3米,分布面積寬17、長47米以上。出土器物里有青綠及灰黃色的劃花(卷草、篾紋、篾點紋)瓷,器外有放射狀直線劃紋,還有淺灰釉瓷和淺灰玻璃釉瓷,也有釉里迸裂灰白瓷和白色亮光瓷等。器形以碗為主,還有杯、碟和豆形器等。(3)新民鄉窯址:分布於距縣城10華里大墩、橋頭、寨仔內、山坪等四處。保存比較完整的是大墩遺址,范圍長39、寬18米。出土物釉色有灰黃、灰青、淺灰、灰蘭和素胎無釉等。器形有碟、碗、杯等。
這里窯址數量多,規模大,產品流傳國內甚少,又都集中在交通較為便利的縣城周圍-五十多年前輪船可以來往及此(據說是由渡船載至港口),至今西安橋附近河床旁邊還留下1904年前後書刻:「同安官渡六渡火輪界址」的碑石,現在的同安港距縣城10華里,距廈門港74華里,距泉州港也不過130華里。由此可以看出,同安宋窯和當時的海外通商貿易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熱點內容
沃之沃和茶花 發布:2024-11-27 03:45:52 瀏覽:478
花店崩潰 發布:2024-11-27 03:45:04 瀏覽:441
才子牡丹亭 發布:2024-11-27 03:34:34 瀏覽:299
小花仙中所有花的花語 發布:2024-11-27 03:19:36 瀏覽:510
愛玲花店 發布:2024-11-27 03:09:25 瀏覽:785
滿先生花店 發布:2024-11-27 03:07:58 瀏覽:999
七夕也是七夕 發布:2024-11-27 03:01:55 瀏覽:434
野生優質蘭花 發布:2024-11-27 02:59:49 瀏覽:764
前進荷花 發布:2024-11-27 02:49:34 瀏覽:878
李公堤情人節活動 發布:2024-11-27 02:49:28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