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賦簡譜
❶ 初唐四傑是誰
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舊唐書·楊炯傳》說:「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傑」。 四傑齊名,原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舊唐書·楊炯傳》記張說與崔融對楊炯自說「愧在盧前,恥居王後」的評論,《舊唐書·裴行儉傳》說他們「並以文章見稱」等,所說皆指文。《朝野僉載》卷六記「世稱王楊盧駱」後,即論楊炯、駱賓王之「文」為「點鬼簿」、「算博士」,所引例證為一文一詩,則四傑齊名亦兼指詩文。後遂主要用以評其詩。杜甫《戲為六絕句》有「王楊盧駱當時體」句,一般即認為指他們的詩歌而言;但也有認為指文,如清代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謂「此首論四六」;或認為兼指詩文,如劉克庄《後村詩話·續集》論此首時,舉賦、檄、詩等為例。 四傑名次,亦記載不一。宋之問《祭杜學士審言文》說,唐開國後「復有王楊盧駱」,並以此次序論列諸人,為現所知最早的材料。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則以駱為首。杜甫詩句「王楊盧駱當時體」,一本作「楊王盧駱」;《舊唐書·裴行儉傳》亦以楊王盧駱為序。 四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余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王勃明確反對當時「上官體」,「思革其弊」,得到盧照鄰等人的支持(楊炯《王勃集序》)。他們的詩歌,從宮廷走向人生,題材較為廣泛,風格也較清俊。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始規范化,音調鏗鏘。駢文也在詞采贍富中寓有靈活生動之氣。陸時雍《詩鏡總論》說「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傑乎?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四傑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
編輯本段四傑介紹
「王楊盧駱」,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為初唐四傑。
王勃
字子安,繹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參軍,他年幼時寫的駢儷文《滕王閣序》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名篇,久為眾口傳誦。據說他寫文章之前,把筆墨紙硯准備好,飲酒後蒙被而睡,醒後一揮而就,不改一字,時人稱為「腹稿」,他的詩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異草雜綴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讀不厭。有名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王勃的作品,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畤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遊巴蜀。咸亨三年(672)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父,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初唐四傑
王勃.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關於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說。楊炯《王勃集序》說他於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歲。據此,王勃應生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而王勃《春思賦》載:「咸亨二年(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據此推算,則當生於高宗永徽元年(65O年)。此為王勃自述,當可信,所以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王勃生於永徽元年(650年),卒於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歲。王勃是初唐詩壇上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詩人,只活了27歲,確實令人痛惜。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爭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他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種本子,皆不傳。 現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匯編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注》,分為20卷。此外,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並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其中6篇殘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冊,共24篇,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且補足楊氏所錄 6篇殘缺之文。羅氏序文中還提及日本京都「富岡君(謙藏)別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殘》2卷,注雲「存第二十九至三十」,當即富岡所藏本。清宣統三年(1911年)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
楊炯
(650~693年),唐代詩人,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於顯慶四年(659)舉神童。上元三年(676)應制舉及第。補校書郎,累遷詹事司直。武後垂拱元年(685)坐從祖弟楊神讓參與徐敬業起兵,出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任教於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秋後遷盈川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於官。世稱楊盈川。 楊炯
楊炯以邊塞征戰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紫騮馬》等,表現了為國立功的戰斗戰斗精神,氣勢軒昂,風格豪放。其他唱和、紀游的詩篇則無甚特色,且未盡脫綺艷之風。另存賦、序、表、碑、銘、志、狀等50篇。張說謂「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於盧,亦不減王」。《舊唐書》本傳盛贊其《盂蘭盆賦》「詞甚雅麗」,《四庫全書總目》則以為「炯之麗制,不止此篇」,並謂「其詞章瑰麗,由於貫穿典籍,止涉獵浮華」。所作《王勃集序》,對王勃改革當時淫靡文風的創作實踐,評價很高,反映了「四傑」有意識地改革當時文風的要求。對海內所稱「王、楊、盧、駱」,楊炯自謂「愧在盧前,恥居王後」,當時議者亦以為然。今存詩33首,五律居多。明胡應麟謂「盈川近體,雖神俊輸王,而整肅渾雄。究其體裁,實為正始」(《詩藪·內編》卷四) 舊唐書》本傳謂其有文集30卷,《郡齋讀書志》著錄《盈川集》20卷,今均不傳。 明萬曆中童佩搜輯匯編有《盈川集》10卷,附錄1卷。崇禎間張燮重輯為13卷。其中《從軍行》被編入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
盧照鄰
(約637~約689),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治今河北涿縣)人。年少時從曹憲、王義方受小學及經史,博學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為鄧王(李元裕)府典簽。極受鄧王愛重,比之為司馬相如。高宗乾封三年(668)初,出為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滿,漫遊蜀中。離蜀後,寓居洛陽。曾被橫禍下獄,為友人救護得免。後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葯中毒,手足殘廢。徙居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鑿潁水,環繞住宅,預築墳墓,偃卧其中。他「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後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書》本傳)。由於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長期病痛的折磨,終於自投潁水而死。盧照鄰的生卒年,史無明載。武則天登封於嵩岳,盧照鄰說到「後封嵩山」及其高宗咸亨四年(673)所作《病梨樹賦》序「余年垂強仕,則有幽憂之疾」推斷其時已年近40,咸亨四年下距登封元年為22年,則其生年約在太宗貞觀十年(636),去世時約60歲。《舊唐書》本傳及《朝野僉載》都說盧有文集20卷。《崇文總目》等宋代書目均著錄為10卷。今存其集有《盧升之集》和《幽憂子集》均為 7卷。《全唐詩》編錄其詩2卷。徐明霞點校《盧照鄰集》即據 7卷本《幽憂子集》,並作《補遺》。傅璇琮著有《盧照鄰楊炯簡譜》。 影響盧照鄰雕塑盧照鄰年少時,從曹憲、王義方受小學及經史,博學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為鄧王李裕府典簽,甚受愛重,鄧王曾對人說:「此吾之相如(司馬相如)也。」高宗乾封三年(668)初,調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滿,漫遊蜀中。離蜀後,寓居洛陽。曾被橫禍下獄,因友人救護得免。後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葯中毒,手足殘廢。徙居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鑿潁水,環繞住宅,預築墳墓,偃卧其中。他「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後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書》本傳)。由於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長期病痛的折磨,他終於自投潁水而死。 盧照鄰的生卒年,史無明載。武則天登封於嵩岳,盧照鄰說到「後封嵩山」及其高宗咸亨四年(673)所作《病梨樹賦》序「余年垂強仕,則有幽憂之疾」推斷其時已年近40,咸亨四年下距登封元年為22年,則其生年約在太宗貞觀十年(636),去世時約60歲。 盧照鄰工詩,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楊炯譽之為「人間才傑」(《已子安集序》)。代表作《長安古意》,詩筆縱橫奔放,富麗而不浮艷,為初唐膾炙人口的名篇,但仍未擺脫六朝詩風影響。《舊唐書》本傳及《朝野僉載》都說盧有文集20卷。《崇文總目》等宋代書目均著錄為10卷。今存其集有《盧升之集》和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均為 7卷。《全唐詩》編錄其詩2卷。徐明霞點校《盧照鄰集》即據 7卷本《幽憂子集》,並作《補遺》。傅璇琮著有《盧照鄰楊炯簡譜》。 盧照鄰墓位於河南省禹州市無梁鎮龍門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高大的墓冢尚存。 盧照鄰代表作 《長安古意》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丈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啼花戲蝶千門側,碧樹銀台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 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綉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緯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唯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 (選自《全唐詩》) 《行路難》 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卧古田。 昔日含紅復含紫,常時留霧亦留煙。 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輿恆闐咽。 若個遊人不競攀,若個娼家不來折。 娼家寶襪蛟龍帔,公子銀鞍千萬騎。 黃鶯一一向花嬌,青鳥雙雙將子戲。 千尺長條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虧。 珊瑚葉上鴛鴦鳥,鳳凰巢里雛鵷兒。 巢傾枝折鳳歸去。條枯葉落任風吹。 一朝零落無人問,萬古摧殘君詎知。 人生貴賤無終始,倏忽須臾難久恃。 誰家能駐西山日,誰家能堰東流水。 漢家陵樹滿秦川,行來行去盡哀憐。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擬榮華一萬年。 不見朱唇將白貌,唯聞素棘與黃泉。 金貂有時換美酒,玉麈但搖莫計錢。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處。 蒼龍闕下君不來,白鶴山前我應去。 雲間海上邈難期,赤心會合在何時。 但願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 《中和樂九章·歌登封第一》 炎圖喪寶,黃歷開璇。祖武類帝,宗文配天。 玉鑾垂日,翠華陵煙。東雲干呂,南風入弦。 山稱萬歲,河慶千年。金繩永結,璧麗長懸。 《中和樂九章·歌明堂第二》 穆穆聖皇,雍雍明堂。左平右墄,上圓下方。 調均風雨,制度陰陽。四窗八達,五室九房。 南通夏火,西瞰秋霜。天子臨御,萬玉鏘鏘。 《中和樂九章·歌東軍第三》 遐哉廟略,赫矣台臣。橫戈碣石,倚劍浮津。 風丘佛籜,日域清塵。島夷復祀,龍伯來賓。 休兵宇縣,獻馘天闉。旆海凱入,耀輝震震。 《中和樂九章·歌南郊第四》 虔郊上帝,肅事圓丘。 龍駕四牡,鸞旗九斿。 鍾歌晚引,紫煬高浮。 日麗蒼璧,雲飛鳴球。 皇之慶矣,萬壽千秋。 《中和樂九章·歌中宮第五》 祥游沙麓,慶洽瑤衣。黃雲晝聚,白氣宵飛。 居中履正,稟和體微。儀刑赤縣,演教椒闈。 陶鈞萬國,丹青四妃。河洲在詠,風化攸歸。 《中和樂九章·歌儲宮第六》 波澄少海,景麗前星。高禖誕聖,甲觀升靈。 承規翠所,問寢瑤庭。宗儒側席,問道橫經。 山賓皎皎,國胄青青。黃裳元吉,邦家以寧。 《中和樂九章·歌諸王第七》 星陳帝子,岳列天孫。義光帶礪,象著乾坤。 我有明德,利建攸存。苴以茅社,錫以犧尊。 藩屏王室,翼亮堯門。八才兩獻,夫何足論。 《中和樂九章·歌公卿第八》 蹇蹇三事,師師百僚。群龍在職,振鷺盈朝。 豐金輝首,佩玉鳴腰。青蒲翼翼,丹地翹翹。 歌雲佐漢,捧日匡堯。天工人代,邈邈昭昭。 《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 明明天子兮聖德揚,穆穆皇後兮陰化康。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武化偃兮文化昌,禮樂昭兮股肱良。 君臣已定兮君永無疆,顏子更生兮徒皇皇。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 餐白玉兮飲瓊芳,心思荃兮路阻長。 《關山月》 塞坦通碣石,虜障抵祁連。相思在萬里,明月正孤懸。 影移金岫北,光斷玉門前。寄言閨中婦,時看鴻雁天。 《上之回》 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候多。五營屯北地,萬乘出西河。 單於拜玉璽,天子按雕戈。振旅汾川曲,秋風橫大歌。 《紫騮馬》 騮馬照金鞍,轉戰入皋蘭。塞門風稍急,長城水正寒。 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不辭橫絕漠,流血幾時干。 《戰城南》 將軍出紫塞,冒頓在烏貪。笳喧雁門北,陣翼龍城南。 雕弓夜宛轉,鐵騎曉參驔。應須駐白日,為待戰方酣。 《梅花落》 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台。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 《結客少年場行》 長安重遊俠,洛陽富財雄。 玉劍浮雲騎,金鞭明月弓。 斗雞過渭北,走馬向關東。 孫賓遙見待,郭解暗相通。 不受千金爵,誰論萬里功。 將軍下天上,虜騎入雲中。 烽火夜似月,兵氣曉成虹。 橫行徇知己,負羽遠從戎。 龍旌昏朔霧,鳥陣卷胡風。 追奔瀚海咽,戰罷陰山空。 歸來謝天子,何如馬上翁。 《詠史四首》 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 髡鉗為台隸,灌園變姓名。 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 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雲重,一諾良匪輕。 廷議斬樊噲,群公寂無聲。 處身孤且直,遭時坦而平。 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 大漢昔雲季,小人道遂振。 玉帛委奄尹,斧鑕嬰縉紳。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 雍容謝朝廷,談笑獎人倫。 在晦不絕俗,處亂不為親。 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沖情甄負甑,重價折角巾。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 誰知仙舟上,寂寂無四鄰。 公業負奇志,交結盡才雄。 良田四百頃,所食常不充。 一為侍御史,慷慨說何公。 何公何為敗,吾謀適不同。 仲穎恣殘忍,廢興良在躬。 死人如亂麻,天子如轉蓬。 干戈及黃屋,荊棘生紫宮。 鄭生運其謀,將以清國戎。 時來命不遂,脫身歸山東。 凜凜千載下,穆然懷清風。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 直發上沖冠,壯氣橫三秋。 願得斬馬劍,先斷佞臣頭。 天子玉檻折,將軍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視死其若休。 歸來教鄉里,童蒙遠相求。 弟子數百人,散在十二州。 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與日月懸,義與天壤儔。 何必疲執戟,區區在封侯。 偉哉曠達士,知命固不憂。 《贈李榮道士》 錦節銜天使,瓊仙駕羽君。投金翠山曲,奠璧清江濆。 圓洞開丹鼎,方壇聚絳雲。寶貺幽難識,空歌迥易分。 風搖十洲影,日亂九江文。敷誠歸上帝,應詔在明君。 獨有南冠客,耿耿泣離群。遙看八會所,真氣曉氤氳。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風煙彭澤里,山水仲長園。由來棄銅墨,本自重琴尊。 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復存。有美光時彥,養德坐山樊。 門開芳杜徑,室距桃花源。公子黃金勒,仙人紫氣軒。 長懷去城市,高詠狎蘭蓀。連沙飛白鷺,孤嶼嘯玄猿。 日影岩前落,雲花江上翻。興闌車馬散,林塘夕鳥喧。 《早度分水嶺》 丁年游蜀道,班鬢向長安。徒費周王粟,空彈漢吏冠。 馬蹄穿欲盡,貂裘敝轉寒。層冰橫九折,積石凌七盤。 重溪既下漱,峻峰亦上干。隴頭聞戍鼓,嶺外咽飛湍。 瑟瑟松風急,蒼蒼山月團。傳語後來者,斯路誠獨難。 《奉使益州至長安發鍾陽驛》 躋險方未夷,乘春聊騁望。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曉樹滋,滉漾春江漲。平川看釣侶,狹徑聞樵唱。 蝶戲綠苔前,鶯歌白雲上。耳目多異賞,風煙有奇狀。 峻阻將長城,高標吞巨舫。聯翩事羈靮,辛苦勞疲恙。 夕濟幾潺湲,晨登每惆悵。誰念復芻狗,山河獨偏喪。 《秋夜有所思》 寂寂南軒夜,悠然懷所知。長河落雁苑,明月下鯨池。 鳳台有清曲,此曲何人吹。丹唇間玉齒,妙響入雲涯。 窮巷秋風葉,空庭寒露枝。勞歌欲有和,星鬢已將垂。 《望宅中樹有所思》 我家有庭樹,秋葉正離離。上舞雙棲鳥,中秀合歡枝。 勞思復勞望,相見不相知。何當共攀折,歌笑此堂垂。 《宿晉安亭》 聞有弦歌地,穿鑿本多奇。 遊人試一覽,臨玩果忘疲。 窗橫暮卷葉,檐卧古生枝。 舊石開紅蘚,新河覆綠池。 孤猿稍斷絕,宿鳥復參差。 泛灧月華曉,裴回星鬢垂。 今日刪書客,凄惶君詎知。 《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 聖圖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緘愁赴蜀道,題拙奉虞熏。 隱轔度深谷,遙裊上高雲。 碧流遞縈注,青山互糾紛。 澗松咽風緒,岩花濯露文。 思北常依馭,圖南每喪群。 無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於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贈柳九隴》 提琴一萬里,負書三十年。晨攀偃蹇樹,暮宿清泠泉。 翔禽鳴我側,旅獸過我前。無人且無事,獨酌還獨眠。 遙聞彭澤宰,高弄武城弦。形骸寄文墨,意氣托神仙。 我有壺中要,題為物外篇。將以貽好道,道遠莫致旃。 相思勞日夜,相望阻風煙。坐惜春華晚,徒令客思懸。 水去東南地,氣凝西北天。關山悲蜀道,花鳥憶秦川。 天子何時問,公卿本亦憐。自哀還自樂,歸藪復歸田。 海屋銀為棟,雲車電作鞭。倘遇鸞將鶴,誰論貂與蟬。 萊洲頻度淺,桃實幾成圓。寄言飛鳧舄,歲晏同聯翩。 《赤谷安禪師塔》 獨坐岩之曲,悠然無俗紛。酌酒呈丹桂,思詩贈白雲。 煙霞朝晚聚,猿鳥歲時聞。水華競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談十二部,細核五千文。如如數冥昧,生生理氛氳。 古人有糟粕,輪扁情未分。且當事芝術,從吾所好雲。 《贈益府裴錄事》 忽忽歲雲暮,相望限風煙。長歌欲對酒,危坐遂停弦。 停弦變霜露,對酒懷朋故。朝看桂蟾晚,夜聞鴻雁度。 鴻度何時還,桂晚不同攀。浮雲映丹壑,明月滿青山。 青山雲路深,丹壑月華臨。耿耿離憂積,空令星鬢侵。 《贈益府群官》 一鳥自北燕,飛來向西蜀。 單棲劍門上,獨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鳳從之游,問之何所欲。 答言寒鄉子,飄颻萬餘里。 不息惡木枝,不飲盜泉水。 常思稻粱遇,願棲梧桐樹。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顧。 所以成獨立,耿耿歲雲暮。 日夕苦風霜,思歸赴洛陽。 羽翮毛衣短,關山道路長。 明月流客思,白雲迷故鄉。 誰能借風便,一舉凌蒼蒼。 《送梓州高參軍還京》 京洛風塵遠,褒斜煙露深。北游君似智,南飛我異禽。 別路琴聲斷,秋山猿鳥吟。一乖青岩酌,空佇白雲心。 《大劍送別劉右史》 金碧禺山遠,關梁蜀道難。相逢屬晚歲,相送動征鞍。 地咽綿川冷,雲凝劍閣寒。倘遇忠孝所,為道憶長安。 《同臨津紀明府孤雁》 三秋違北地,萬里向南翔。河洲花稍白,關塞葉初黃。 避繳風霜勁,懷書道路長。水流疑箭動,月照似弓傷。 橫天無有陣,度海不成行。會刷能鳴羽,還赴上林鄉。 《失群雁》 三秋北地雪皚皚,萬里南翔渡海來。欲隨石燕沉湘水, 試逐銅烏繞帝台。帝台銀闕距金塘,中間鵷鷺已成行。 先過上苑傳書信,暫下中州戲稻粱。虞人負繳來相及, 齊客虛弓忽見傷。毛翎頻頓飛無力,羽翮摧頹君不識。 唯有莊周解愛鳴,復道郊哥重奇色。惆悵驚思悲未已, 裴回自憐中罔極。傳聞有鳥集朝陽,詎勝仙鳧邇帝鄉。 雲間海上應鳴舞,遠得鵾弦猶獨撫。金龜全寫中牟印, 玉鵠當變萊蕪釜。願君弄影鳳凰池,時憶籠中摧折羽。 《曲池荷》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