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猶如櫻花
Ⅰ 我想寫有關櫻花的作文,但不知道怎樣生動、形象的描寫。。。 急!!!!!!!!
櫻花
靜靜地觀賞著,那一樹暈紅的花蕾,淡紅的花瓣,粉紅的花蕊,如一天的雲錦,如盛裝的新娘,又如一群正隨著春天的旋律在舞台上跳芭蕾的純情少女。一陣輕輕的春風吹過,那櫻花的花瓣如飛揚的雪片兒,紛紛揚揚的撒落在賞花人肩上、頭上,一會兒樹間的草地上落滿了一層花瓣。
櫻花,以白色或粉紅色為多,其色不濃艷,其形態也不豐腴,渾身卻又透著一種清新質朴,雅而不俗的風韻。
當櫻花盛開時,美麗的櫻花相競吐芳爭艷,宛如粉色的面紗溫柔的覆蓋在樹冠上。櫻花那熱烈而浪漫的綻放,引來不少賞花的人群,他們談笑嬉鬧的盡情欣賞著樹上的櫻花和身邊的春光。
而,和櫻花的盛開相比,我似乎更偏愛於繽紛落櫻的情節。櫻花的花期短暫,日還是綻放枝頭,楚楚動人的繁花,轉眼卻似雪如雨般的飄落了。毫不猶豫,前仆後繼的從樹上落來,義無返顧的灑落在大地上。看著飄灑紛揚的花瓣,能讓我想起了楊朔的散文《櫻花雨》。
她才開了幾天,就毫不猶豫的飄落了。這不免讓人感到幾分的憐惜,幾分的惆悵。
然而,她也確實有過轟轟烈烈開放的曾經,就在她短暫的盛開中,讓我看到了她的熱情和奔放,她又是那樣的純潔高雅,紅如胭脂白如雪。在這樣的短暫中,她把自己所有的美麗奉獻給了愛她的人。
看著如此花落如雨的情景怎不讓人扼腕?又讓今古多少人為之陶醉。記得在散文《國立的雨》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櫻花雨的文字:「透過亮晶的雨簾,瞧著樹上的櫻花一瓣一瓣地隨著風飄在雨絲里,粘著雨一起落在地上,濺起一朵朵透明的水花······。」
櫻花在那份恬淡、那份靜謐,那份淡泊,那份悠然的意境之中飄落了,看著鋪撒著的滿地的櫻花,我回想起:她燦爛過,她芬芳過,她也輝煌過,如今,她只是帶著自己希望,靜靜的投入大地的懷抱,「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櫻花走過綻放的芬芳,又迎來繽紛的飄落,在這樣的短暫中,她把自己所有的美麗奉獻給了愛她的人,也獻給了來年的春天。
櫻花在盛開的時,是那樣的美,凋落時又是那樣的清純高潔和果斷決絕的壯烈。使人不由得產生了難以言說的不舍、留戀和欽佩。
那種粉色朦朧的幻想,那種芳菲落盡的凄婉和無奈,不正是賞花人所求的致美之境!
閑看落花靜聽雨。花開花落如同人生的潮起潮落,塵世的繁雜中我們需要的是保持著一份平衡的心態,充實每一天,珍惜每一天!
Ⅱ 像櫻花一樣的人是怎樣的具體一點
一般國家都會以猛獸,猛禽比喻武士、英雄。但在日本是以櫻花來比喻武士的。
因為他們認為櫻花的幾個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點。
首先,看過櫻花的人都知道,單個的櫻花並不美麗,但成片的櫻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這和日本武士的集團精神是很相似的。
二是日本人認為櫻花最美的時候並非是盛開的時候,而是凋謝的時候,櫻花花期不長,但凋謝有個特點,就是一夜之間滿山的櫻花全部凋謝,沒有一朵花留戀枝頭。
Ⅲ 日本的櫻花,為什麼會成為日本武士的象徵
說起日本旅遊,人們不得不去觀賞的就是富士山腳下的櫻花。櫻花,是日本的國花,也是日本的象徵與標志,它在這個民族文化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櫻花的盛開不但讓日本上層階級十分喜愛,也經常被認為是日本武士的象徵。那麼,日本櫻花與武士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聯呢?其實是精神品質相符。
盡管日本櫻花盛開時美得不可方物,但是櫻花花期十分短暫,在盛開之後全部盡數凋謝。這一方面也恰恰符合了日本武士在遭遇失敗後的自我了斷,毫無留戀的精神品質。賞花如賞人,不同民族所欣賞的花,也代表了這個民族中人們的性格特徵。
Ⅳ 櫻花落下,死亡將近,原來這才是日本的武士道
花為櫻花,人為武士。
武士道恰如日本的櫻花一般在日本人的心裡深深紮下了根,櫻花絢爛而又倏然消逝,武士精神也是如此,留下痕跡之後便已凋零🥀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呢?
武士道起源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時候叫做宮廷里的衛士,後來在唐朝的「白江村之戰」中輸給中國,而全面開始學習東方文化,「武士」一詞也傳入日本,直到公園8-9世紀的日本的鐮倉幕府時代,武士才真正作為一個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形成了武士的價值規范:武士道!
忠誠、名譽、誠信、義理,是武士道的核心,忠誠、誠信與義理自不必提,名譽何從說起呢?
這就得說到那殘忍的「剖腹自殺」:一刀下腹自左往右,一刀上腹自上而下,一個「十」字彰顯了他們所推崇的「勇氣與忍耐,以此來維護自尊和名譽,之所以選擇腹部僅僅是因為他們認為腹部是愛情和靈魂最好的棲息地!
對武士道影響最深的莫過於公園6世紀中葉由東土大唐傳入鋒叢的佛教,佛教講究人生無常,死亡並不是生命的消失,而是另外一種新生,近乎日本的物哀文化,武士們全然地接納了這種生死觀,正如《葉隱》一書所言:武士道,就是死亡的代名詞!
二戰之後,為了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美國對日本進行了「非武裝改造,同時天皇走下神壇,武士道核心的「忠」失去了依靠,從此「尚武」一蹶不振。
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在1970年11月25日這一天在日本自衛隊東部軍部呼籲大家重拾武士道,然而卻得不到回應,最後剖腹自殺以身示範,最後一絲絲武士道精神也喪失殆盡!
尚武精神,隨著時代的春脊變更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曾經的日本武士忠心護主,譜寫了一曲曲名曰「名譽」的生命輓歌,現在的日本以一種新的方式繼續著銀森櫻武士道精神,或許是待人以誠的文明、或許是精益求精的品質、又或許,是什麼呢?什麼🤔
武士道,道可道,非常道!
Ⅳ 在日本 櫻花與武士的關系
在中國,倘若提起日本的武士道,人們往往想到的是殘忍、血腥、野蠻和殺戮。而提起櫻花,人們則往往會想到美麗,聖潔與純真。人們往往把他們看作是兩種截然相反的事物,而事實上,在日本,人們卻常常用櫻花來比喻武士。而且武士道精神在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也與櫻花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眾所周知,櫻花作為日本的國花,深受日本人民的喜愛。櫻花盛開時曼妙多姿,聖潔美好,漫山遍野一片生機盎然,總能讓人們心中盪起無限激情的漣漪,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璀璨和光輝;而她的花期僅僅是四五天,如此的短暫,一夜之間,滿山的櫻花就能全部凋謝,沒有一朵流連枝頭,只剩下漫天飛舞的櫻花,像一場櫻花雨,悄悄的潤濕心田,帶給人心靈的洗禮與震撼。
櫻花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毅然決然地走過,不帶有一絲的踟躕。留給人們的,唯有那全櫻盛開的壯麗和落櫻繽紛的凄美。日本人愛櫻花,既愛她短暫而唯美的盛開,也愛她毫無留戀的凋落。日本人很欣賞櫻花這種壯烈的性格,欣賞她凋落得一塵不染,欣賞她的毅然決然。因此,櫻花的精神也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櫻花的這種凋謝之美,更深深的鐫刻於日本國民的心中,並對武士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受櫻花精神的影響,日本武士認為自己的一生,更應生若櫻花,他們恪守著人生短暫,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綻放美的極致,即使死,也應該果斷離去,正如落花一瞬,凄美壯觀,一生無敗。
櫻花最美的一刻是凋謝,而武士生命中最美的一刻,即是武士生命之花凋謝時的死亡。
武士道曾吸取過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因此在武士文化中,宇宙被認為是虛無的,而人的生命亦是有限而且短暫的,終究會死去。基於此,武士們認為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它的長度,而是它的高度,正如《日本道徳思想史》(注1)中所言:「武士が命を惜しまない(武士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們認為,人生的重點應該是在於如何能夠像櫻花一樣,活得絢麗,死得凄美。他們追求的境界,不是生命之花絢爛後的慢慢凋零,而是在片刻的耀眼的美麗中達到自己人生的巔峰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為主盡忠,然後就毫無留戀的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日本道徳思想史》(注2)中所雲「みな奉公の無代提供、自然の時、粉骨を至して主の感を見よ(大意:(武士們)都不計代價的為主效力,在適當的時刻,為主人粉身碎骨在所不辭)」。另外,日本的一首軍歌《歩兵の本領》中也曾唱到:「萬朶の桜か襟の色花は吉野に嵐吹く大和男子と生まれなば散兵線の花と散れ」(作詞:加藤明勝作曲:栗林宇一歌詞大意:隊伍中那些紅色的領章就像千萬朵花枝繁茂的櫻花,花兒在吉野吹起風暴(吉野:櫻花名地)生為大和男兒就該像散兵戰線上散落的花兒一樣戰死在沙場)。這首軍歌恰如其分的將櫻花與武士道精神聯系在了一起。
另外,武士切腹自殺,也是櫻花精神典型的一個例證。在中國人眼中往往這樣認為,武士自殺是要以死來洗刷恥辱,或者是感覺輸不起了,已無路可走。而另一方面,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盡過了最大的努力,自己的心願也已經了結,在自己的一生中,已經不可能有更大的輝煌,而此時,就應該象櫻花一樣,在自己到達人生的巔峰時毫無留戀的凋謝。武士的死,在更多意義上,是對生命意義的一種覺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判斷,是對自己曾經的努力的一種滿足,更是對神聖櫻花凋謝的凄美的一種嚮往。
以上是櫻花的凋零之美對武士道的影響。當然櫻花對武士道的影響不僅限於此。櫻花一同開放一同凋落的品性也曾深深的影響著武士的集團精神,使之注重共性的唯美,對此本文不再贅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民族的喜好,也會漸漸的影響一個民族的精神。美好的櫻花走過,給武士道精神,留下一抹淡淡的芳香……
Ⅵ 花是櫻花 人是武士
花是櫻花,人是武士」,櫻花是日本文化的圖騰,日本人的骨子裡認為櫻花是其生命最重要的象徵,「寧願短暫,只要燦爛」是日本人將武士比做櫻花所取的原意,因為櫻花在最美的時候,也就是它將要凋謝的時候。因此,日本人把櫻花與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相連,櫻花的瞬間開放,瞬間凋零,就如同武士最光彩的時候,也就是他拋灑熱血效命疆場的時候。
將武士比做櫻花,也有寓意人生的悲觀無常和凄美的視死如歸的英雄悲情心結之意,所以說,日本人可以把死亡看作是櫻花隕落時的璀璨悲壯的一種景觀,而這種超越生死的超然心態從日本人與佛教的關系中也能找到根據,日本人出生的時候去神社洗禮,結婚時又大都採用教會式,而當吹燈拔蠟時又毫無例外的都用佛教儀式做最後的生命告別,外人對日本人的宗教觀百思不解而日本人自己卻樂在其中。但在日本的所有宗教中,佛教,無疑是對日本人影響最深的,究其原因,就是佛教尤其是禪宗的輕生、出世、信仰命運等人生觀教義與日本人的悲觀主義心態極為契合,是佛教,使武士對於命運有一種鎮靜之信託,對於前途所不能避免之死,有一種安之若素安之如歸的自然心態。從日本人的審美傾向亦能看出日本人的悲觀主義思想,與中國人看戲喜歡看喜劇看大團圓結局不同,日本人無論是看書還是看戲,大都喜歡看悲劇,百十年來熱映不衰的演繹日本古代「47浪人」為主復仇的悲情劇《忠臣藏》是之,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小說及根據小說改編的悲情劇《失樂園》亦是之。其實,這些小說、戲劇、電影的故事情節都很老套,但卻都蘊含著人生短暫世事難料,美好的東西必將付之流水的悲情意識,因此,他們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說是因為戲里同樣體現著日本人的悲情情結。
Ⅶ 日本京都梅花盛開迎風笑,日本人有著怎樣的賞櫻風俗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日本人喜愛櫻花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櫻花祭」,也是觀賞櫻花的最佳時間。日本全國各地長滿了櫻花,櫻花是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徵。日本有句諺語:「花是櫻花美,人是武士好」。
飄落的櫻花
正是櫻花飄落時那雪花般的飛舞和競相奔向大地的悲壯情景,引起了日本人對死的美感思考,他們認為死是美的,是崇高的,以為櫻花的飄落是她們凜然的歸去,於是,櫻花成了日本人對生死的思考和精神的寄託。
傳說以前的櫻花只有白色,英勇的武士會選擇在心愛的櫻花樹下切腹,因為武士像櫻花一樣,當他認為自己達到人生的輝煌時候,就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從此櫻花開出了紅色的花朵,日本人認為山是死者的歸宿,而漫山遍野的櫻花則成了日本人死而再生的宗教文化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