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院篡
⑴ 描寫冰雪,梅花,草木,杜鵑的詩詞。
1.月——思鄉,懷人
懷鄉: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懷人: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寫照
例: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3.梅花——高潔人格的寫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4.松——孤直傲岸,歲寒三友之一
例:豈不罹嚴寒,松柏有本性。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後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
5.蓮——愛的象徵
蓮與憐諧音,所以可藉以表達愛情。
例: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6.梧桐——凄涼悲傷
例: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淚夢三更後。
7.杜鵑鳥——凄怨哀傷,鄉愁鄉思
相傳,蜀王讓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到春天,杜鵑會一直啼叫到滿口是血。另外,杜鵑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歸去,不如歸去。」也叫子規,常喚起遊子思鄉之情。
例: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8.秋蟬——高潔,悲涼
秋後的蟬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後,蟬只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
例: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西路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9.鴻雁——思鄉懷親,羈旅之悲
(也是古代詩歌中傳書的信使)
例:雁字歸時,月滿西樓。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10. 柳——離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長亭——送別之所
例: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12.芳草——離恨
例: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道遠。
13.芭蕉——孤獨與憂愁
例: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14.羌笛——凄切之聲
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5.烏鴉——衰敗荒涼之兆
例: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詩詞常見意象集釋
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第17題,鑒賞李白的詩歌《春夜洛城聞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
許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張冠李戴。
由於「折柳」的寓意又影響了第二個問題的思考,因此此題得分普遍較低。
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詩詞的許多意象有著特別的含義。
「折柳」為什麼「寓有惜別懷遠之意」(試題答案)?據《三輔黃圖·橋》記載:「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原來,「折柳」是漢代惜別的風俗。漢樂府就有《折楊柳》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
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園情」呢?弄懂來龍去脈,寓意自然明矣。
由此啟發我們,在2003年古詩鑒賞備考復習中,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
眾所周知,詩歌的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
這里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詩人的聰明往往就在於他能創造一個或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情感。
反之,讀者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
所以,詩歌的閱讀鑒賞,必須以解讀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
下面,筆者就把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剖析一下,供同學們復習備考之用。
1、月亮---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表現了李白什麼樣的感情?思鄉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弟思家。
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
另外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等詩句,大體上也是這樣的感情。
2、菊花---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並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徵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3、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
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4、松、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5、蓮---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6、梧桐---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徵。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卧聽宮漏的情景。
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託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
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
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7、杜鵑鳥---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徵了。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
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像,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
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託了幽深的鄉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8、鷓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9、寒蟬---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
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寒蟬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10、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
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
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
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
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11、另外還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12、以浮雲比喻在外漂泊的遊子,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3、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
14、丁香,指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等等。
-------------------------------------------------
冰 雪
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月亮
對月思親一—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柳樹
以折柳表惜別。「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漢代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後世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和送別之所。
蟬
以蟬喻品行高潔。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南浦
水邊的送別之所。
長亭
陸上的送別之所。
芭蕉
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凄涼之音。
梧桐
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
梅花
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
松柏
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
象徵高潔的品質。
桃花
象徵美人。
牡丹
寄寓富貴。
楊花
有飄零之意。
杜鵑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
如果仔細端詳,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
中國古代有「望帝啼鵲」的神話傳說。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名為杜鵑。
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
烏鴉
按照迷信的說法,是一種不祥的鳥,它經常出沒在墳頭等荒涼之處。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系在一起。
蟋蟀
古人覺得蟋蟀的鳴聲同織機的聲音相仿,時令又屆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紡織,准備冬衣以至懷念徵人等聯系了起來。蟋蟀被直接喚為「促織」。
猿啼
出現在詩歌中常常象徵著一種悲傷的感情。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羌笛發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胡笳的作用與此相同。
明月、白雲
望雲思友,見月懷人,是古代詩詞中常用手法。
水
在中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以流水與離愁關合,也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式。
琴瑟
(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鴻雁
《漢書·蘇武傳》載,匈奴單子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於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鴻雁」、「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
月老
傳說唐朝韋固月夜裡經過宋城,遇見一個老人坐著翻檢書本。韋固前往窺視,一個字也不認得,向老人詢問後,才知道老人是專司人間婚姻的神仙,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後來因此稱媒人為月下老人或月老。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連理枝 比翼鳥
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相傳戰國時宋康王奪了隨從官韓憑的妻子,囚禁了韓憑。韓自殺,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遊玩時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沒拉住,跌下去,死了,留下遺書說是與韓憑合葬,康王卻把他們分葬兩處。不久,兩座墳上各生一棵梓樹,十天就長得很粗大,兩棵樹的根和枝交錯在一起,樹上有鴛鴦一對,相向悲鳴。後來人們把結婚稱為「喜結連理」。
青梅竹馬
用來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逐鹿
以鹿喻帝位。後來用逐鹿比喻群雄並起,爭奪天下。
三尺
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詞。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所以
稱「三尺法」。
杜康
《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後即以杜康為酒的代稱。
鴻鵠
鴻鵠飛得很高,常用來比喻志向高遠的人。
秦晉
春秋時,秦晉兩國結為婚姻,後便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彭祖
傳說中長壽人物,生於夏代,至殷末時已八百餘歲,舊時把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徵,以「壽如彭祖」來祝人長壽。
雞肋
雞的肋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喻沒有多大價值,沒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嬋娟
姿態美好,多用於形容女子;因人們常喻月為美女,故稱月亮為嬋娟。
獻芹
《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嘗了之後,竟「蜇於口,慘於腹」。後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
執牛耳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點牲血,主盟的人親自割牛耳取血,故用「執
牛耳」指盟主。後來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作壁上觀
壁:營壘、壁壘。觀:觀望。在壁壘上觀望。比喻觀別人成敗,不捲入其中。
紅豆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
豆蔻
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精衛 古代神話。後來用精衛填海來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報;也比喻不畏艱難.努力奮斗。
雞口牛後
《戰國策·韓策》:「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後比喻寧願在局面小的地方當家作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歲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耐寒開花,故有「歲寒三友」之稱。
花中四君子
梅、竹、蘭、菊花稱為「花中四君子」。
泰斗
「泰山北斗」的簡稱。比喻傑出的可為榜樣的人物。
玉成
比喻為人成全好事。
璧還
敬詞,指恭敬地退還別人的贈品,或指毫無損傷地歸還借用別人的物品。
方家
原指深於道術的人,後特指精通某種學問、某項技術的專家。
青鳥
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一隻先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並服侍在王母身旁。後來青鳥成為傳書的信使。
梨園
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為教習歌舞的地方,且在這里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後世的戲曲班社常以「梨園」為其代稱,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
抱柱
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梁,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後以喻堅守信約。
班馬
春秋時,晉、魯、鄭伐齊,齊軍趁夜間撤走。晉國大臣刑伯聽到齊軍營里馬叫,推測道:「有班馬之聲,齊國軍隊一定連夜撤走了。」班馬為離群之馬,後送別詩多用以抒發惜別之情。
問鼎
春秋時,楚莊王北伐,陳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孫滿慰勞楚師,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周朝的傳國之寶九鼎的大小和輕重。後遂以「問鼎」喻篡奪政權。
辭第
漢時,北方匈奴貴族經常騷擾邊境。一次漢武帝要為大將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辭謝道:「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後以喻為國忘家。
請纓
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後以喻殺敵報國。
還珠
古時合浦盛產珍珠,但是地方官員很貪,珍珠都自動移到別的地方去了。東漢的孟嘗到這里來當太守,革除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故以「還珠」喻官吏為政清廉。
金雞
古代傳說天雞星動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豎起長竿,在竿上立一金雞,把該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宣布大赦令。後便以「金雞」借指大赦令。
爛柯
古代神話傳說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有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於是就坐下來聽他們唱,小孩給他一個像棗核的東西,他含在嘴裡就不覺得餓了。過了—會兒,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來,發現斧頭柄已全爛了。他回到家,原來的人一個都不在世了。後便以「爛柯」喻離家年久。
青眼
相傳三國時魏國名士阮籍,能為青白眼,對所討厭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露出眼白,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他見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見到嵇康就用青眼,後以「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
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傳春秋時俞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每當伯
牙彈琴彈到描寫高山、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就感到他的琴聲猶如巍峨的高山、浩盪的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嘆無知音,不再彈琴。後常借指知音或樂曲的高雅。
哀鴻
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鴻」一語出自「鴻雁」。《詩·小雅·鴻雁》曰:「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q0)勞。」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鳴之聲不絕。後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巴歌
亦稱巴唱、巴謳、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謙詞。
白衣蒼狗
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吳鉤
泛指寶刀、利劍。
蒓羹鱸膾 指家鄉風味。典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菰菜羹:菰菜、蒓羹。後來文人以「蒓羹鱸膾」、「蒓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
雙鯉
代指書信。
莊周夢蝶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蝴)蝶與?胡(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以此說明物我為一,萬物齊等的思想。後來文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採薇
借指隱居生活。《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說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仕周。
碧血 化碧
借指為正義事業所流的血。
折桂
比喻科舉及第。典出《晉書·卻詵傳》:「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
懷橘
指孝順雙親。典出《三國志·吳志·陸績傳》:「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績懷三枚,去,拜辭墜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欲歸遺母。』術大奇之。」
紅葉
代稱傳情之物。
崑山玉
比喻傑出的人才。
詠絮
謂女子詠雪。指女子工於吟詠,有非凡的才華。
柳營
指軍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軍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周亞太許可,才可入營。帝極為贊賞周亞夫治軍有方。後也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南冠
代指囚禁而不變節操的品格。
⑵ 三國殺所有武將台詞
一、曹操
【奸雄】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Ⅱ吾好夢中殺人。
【護駕】Ⅰ來人,護駕!Ⅱ魏將何在?
【陣亡】霸業未成,未成啊!
二、司馬懿
【反饋】Ⅰ下次注意點!Ⅱ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鬼才】Ⅰ天命?哈哈哈哈!Ⅱ吾乃天命之子!
【陣亡】 難道真是天命難違?
三、夏侯惇
【剛烈】Ⅰ鼠輩,竟然傷我!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陣亡】 兩,兩邊都看不見了……
四、張遼
【突襲】Ⅰ沒想到吧?Ⅱ拿來吧
【陣亡】 真的沒想到。
五、許褚
【裸衣】Ⅰ誰來與我大戰三百回合!Ⅱ脫!
【陣亡】 冷,好冷啊。
六、郭嘉
【天妒】Ⅰ也好。Ⅱ罷了。
【遺計】Ⅰ就這樣吧。Ⅱ啊。
【陣亡】 咳咳……
七、甄姬
【洛神】Ⅰ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Ⅱ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傾國】Ⅰ凌波微步,羅襪生塵。Ⅱ體迅飛鳧,飄忽若神。
【陣亡】 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劉備
【仁德】Ⅰ惟賢惟德,能服於人。Ⅱ以德服人。
【激將】Ⅰ蜀將何在?Ⅱ爾等敢應戰否?
【陣亡】 這就是桃園嗎?
八、關羽
【武聖】Ⅰ看爾乃插標賣首。Ⅱ關羽在此,爾等受死。
【陣亡】 什麼?此地名叫麥城?
九、張飛
【咆哮】Ⅰ啊!Ⅱ燕人張飛在此!
【陣亡】 實在是殺不動了……
十、諸葛亮
【觀星】Ⅰ觀今夜天象,知天下大事。Ⅱ知天易,逆天難。
【空城】
【陣亡】 將星隕落,天命難違……
十一、趙雲
【龍膽】Ⅰ能進能退,乃真正法器!Ⅱ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陣亡】 這,就是失敗的滋味嗎?
十二、馬超
【鐵騎】Ⅰ全軍突擊!Ⅱ馬蹄聲
【陣亡】(馬蹄聲遠去)
十三、黃月英
【集智】Ⅰ哼哼。Ⅱ呵。
【奇才】
【陣亡】 亮!
十四、孫權
【制衡】Ⅰ容我三思。Ⅱ且慢!
【救援】Ⅰ好舒服啊!Ⅱ有汝輔佐,甚好。
【陣亡】 父親,大哥,仲謀潰矣。
十五、呂蒙
【克己】Ⅰ不是不報,時候未到!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陣亡】被看穿了嗎……
十六、黃蓋
【苦肉】Ⅰ請鞭笞我吧,公瑾!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陣亡】 失血過多了……
十七、周瑜
【英姿】Ⅰ哈哈哈哈。Ⅱ汝等看好了!
【反間】Ⅰ掙扎吧,在血和暗的深淵里!Ⅱ痛苦吧,在仇與恨的地獄中!
【陣亡】 既生瑜,何生…
(2)梅花院篡擴展閱讀:
游戲規則:
1、決定身份
參照下表,抽取等同於玩家人數的身份牌:
隨機分給每個玩家一張身份牌,抽到主公身份的玩家需立即亮出身份(將主公牌正面朝上放在面前),其它身份的玩家保存好自己的身份牌,不讓別的玩家知道自己的身份。
2、挑選武將
首先分給獲得主公身份的玩家(以下簡稱主公玩家)曹操、劉備、孫權還能選擇張角,袁紹,曹丕,劉禪等,和另外隨機抽取的2張武將牌,一共5張武將牌。由主公玩家挑選一個武將扮演,並將選好的武將牌展示給其他玩家。
將剩餘的24張武將牌洗混,隨機發給其餘每位玩家各3張(10人游戲時每人發2張)。接著每人從3張牌里挑選一張扣在自己面前,待所有玩家都挑選好後同時亮出。將剩餘未選的武將牌洗混,面朝下放在一旁。
⑶ 關於《紅樓夢》《三國演義》人物分析(人物盡量要全分析到位詳略得當比較實用,網址也行原因:本人為了高考
董卓被稱為大奸賊,來自西涼,呂布被他收為義子,後王允設美人計,使呂布背叛董卓,並殺了董卓。袁紹、公孫瓚、曹操、孫堅在當時是各路諸侯,在董卓做亂時有十八鎮諸侯伐董卓,袁紹為首領。
劉表是荊州的城主也是漢室親戚;劉備在之前無名無職,後被尊為皇叔;而關羽、張飛是劉備的結義兄弟。
王司徒是呂布的第一個義父,結果被董卓用計害了,還是被呂布所殺。
劉關張是桃園結義兄弟,劉備是高祖皇帝的後代,也就是說是漢獻帝的叔父。劉禪是劉備的兒子。關興,關索是關羽的親兒子,而關平是他的干兒子。張包是張飛的兒子。
曹操的兒子有丕、彰、植、熊。
孫權是孫策的弟弟,他們是孫堅的兒子。
孫權和周俞是連襟。 曹操是夏侯淵的族兄,夏侯淵的侄女被張飛搶去做老婆,生了個兒子嫁給劉備的兒子阿斗。而孫權又是劉備的大舅哥。總之,三國就是一幫親戚之間的斗爭!
《紅樓夢》
1、風流婉轉林黛玉
大觀園美女之TOP,無疑是黛玉。我知道立即有人舉手反對,因為林黛玉型美女在今日已不受歡迎,甚至書中也從未說過黛玉最美,倒是稱贊寶釵「容貌豐美,人人都說黛玉不及」。不過莫讓作者騙了,紅樓夢很多筆墨都是狡猾異常的。
書中凡描寫黛玉之處,筆墨最是空靈,無不盡力模擬其「態」之美。事實上,作者從來未把她的五官和身段一一寫來。即使是她剛出場亮相,用了一段鋪排渲染(這種古典長篇的俗套,紅樓夢中極少),給我們留下印象的始終只有她的眉眼。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即使這樣的細筆描寫,你也依舊不能明確黛玉的眉毛是小山眉還是新月眉,眼睛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而這對黛玉的美似乎毫無影響。
賈府眾人眼中看去:「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 對黛玉始終是一個「態度」,美而不明確的「態度」。試想十九回靜日玉生香,何等旖旎的一段文字,黛玉之一顰一笑,不是第一等美人如何使得!此類文字,書中太多,只能略舉幾處。
一是二十六回末,黛玉到怡紅院吃了閉門羹,誤解了寶玉:
……也不顧蒼苔露冷,花徑風寒,獨立牆角邊花陰之下,悲悲戚戚嗚咽起來。原來這林黛玉秉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避,不忍再聽。真是: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痴痴何處驚。因有一首詩道:「顰兒才貌世應稀,獨抱幽芳出綉閨。嗚咽一聲猶未了,落花滿地鳥驚飛。」
此不就是詩化了的「沉魚落雁」嗎?
一是二十七回葬花。葬花這一日是芒種節,也就是送花神的日子。前面先勾染了一下氣氛,遠遠拉開,緩緩寫來,直到回末才有寶玉:
……因低頭看見許多鳳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嘆道:「這是他心裡生了氣,也不收拾這花兒來了。待我送了去,明兒再問著他。」說著……便把那花兜了起來。 登山渡水,過樹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處來,將已到了花冢,猶未轉過山坡,只聽山坡那邊有嗚咽之聲……
聽到黛玉泣誦葬花詞,寶玉「不覺慟倒山坡之上」。此節實兼寫二人,雖無多一語及黛玉,但寶玉不覺慟倒於「花影不離身左右,鳥聲只在耳東西」之處,正極寫黛玉一哭之凄美。
又,第十六回,林如海死,黛玉奔喪回家,寶玉迎接,「心中品度黛玉,越發出落的超逸了。」須知此時黛玉是一身重孝,通體素白,又在悲戚之中,何等可憐可愛。雪芹也不明言,只用「超逸」兩字,叫你自己想去就是。
然而要證明黛玉之美,不能單從寶玉眼睛裡面看去。他自然認為黛玉最美的。那就換雙眼睛來看看吧。魯迅先生有句妙語,說賈府的焦大定然不會愛上林妹妹。其實不然,焦大們喜歡的美女類型只會是林妹妹而不會是林之孝家的。那道理,就如《渴望》裡面劉慧芳喜歡王滬生而不會喜歡宋大成一樣。
換誰的眼睛呢?呆霸王薛蟠。二十五回逢五鬼,寶玉鳳姐忽然病倒,大觀園中亂成一團。
……別人慌張自不必講,獨有薛蟠更比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媽被人擠倒,又恐薛寶釵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
這段文字,在程本中被盡數刪去了。大約程、高兩位老先生覺得在緊要關頭來游戲筆墨,太油滑了;又覺得猥褻,唐突了黛玉。但,妙處恰在這。好色的呆霸王,哪懂得什麼性靈之美啊,可是只論皮相,他也能一眼認定黛玉好看。黛玉是一等一的美女,還用說嗎?
風流婉轉四個字,正可以形容黛玉。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形容可卿「風流裊娜,又似黛玉」。
六十二回,探春談及大家生日,說獨獨二月里沒有。襲人立即說:「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麼沒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不要小看這一句話,包含了很多信息。第一,探春精明能幹,人人生日皆隨口報出,獨獨遺漏了黛玉。可見,黛玉來賈家多年,從來沒有鄭重慶賀過一次生日,否則探春不會沒有印象。和熙鳳、寶釵賀生辰的文字參照一下,冷暖自知。第二,襲人深惡黛玉,最怕她嫁給寶玉,內心排斥之情已在「不是咱家的人」一語中流露無遺。黛玉縱然孤棲,也是賈府外孫,按當時標准,比寶釵與賈府的親屬關系還更近呢。她住賈府,怎麼也比寶釵更理所應當。探春提到寶釵時都沒感覺「不是咱家的人」,襲人卻惡毒地特別指出這一點。第三,這是書中唯一一次指明黛玉生日。農歷二月十二日,乃是花朝節——百花之神的生日。有人很困惑為什麼安排襲人和黛玉同生日。其實,襲人姓花。讓她和黛玉同生日,就是為了提示花朝節。作者心目之中,大觀園的百花之神,正是黛玉啊。
又,瀟湘館,寶玉本題作「有鳳來儀」,是「頌聖」,指元春省親的。元春為了低調,賜名瀟湘館。門前翠竹竿竿,鳳尾森森,龍吟細細,黛玉居於此間,不是把黛玉比作鳳凰么?黛玉號「瀟湘妃子」,又是把黛玉比擬於娥、英這對神女。
總之,作者明裡不說黛玉最美,甚至還挑剔黛玉不夠美,暗地裡卻把一切最美麗的字眼,奉獻在她身上。他描寫黛玉實在煞費苦心,又要騙人上當,又怕人上當。現代人比較功利,喜歡寶釵大約是遠勝過黛玉。但是紅樓夢問世後,早先一百多年間,讀者受騙上當的卻不多,推崇黛玉的還是遠遠多於寶釵。
2、名士風流史湘雲
湘雲是紅樓中呼聲甚高的人物。自此書面世以來,一直深受讀者喜愛,在很多讀者心目中,甚至超過「雙峰並立,二水分流」的寶釵和黛玉。原因很簡單,黛玉多思,寶釵多謀,都屬於「比較麻煩」的女孩子,和她們相處久了,不免累得慌。而「憨」湘雲呢,磊落豁達,胸無城府,最易相與,自然受歡迎。
湘雲出場甚是倉促,甚至沒有好好交待一下她的來歷。我們只知道她是史鼎的侄女,賈母的侄孫女。雖然家世顯赫,卻業已式微;更兼父母雙亡,寄人籬下。
書中對湘雲外貌亦不刻畫五官而重其神采。
湘雲年齡甚小。書中對她第一次外形的描寫,卻是在床上。
……只見他姊妹兩個尚卧在衾內。那林黛玉嚴嚴密密裹著一幅杏子紅綾被,安穩合目而睡。那史湘雲卻一把青絲拖於枕畔,被只齊胸,一彎雪白的膀子撂於被外,又帶著兩個金鐲子。寶玉見了,嘆道:「睡覺還是不老實!回來風吹了,又嚷肩窩疼了。」一面說,一面輕輕的替他蓋上……
書中此類「床上鏡頭」,每令人忍俊不禁。蓋場景極誘惑,而小說人物和讀者卻絲毫不察,因筆墨極天真的緣故。比如寶玉闖入閨房,本禮法所禁。雙美共卧,湘雲的姿態實是撩人,但是寶玉偏偏一毫意淫也無。湘雲「一彎雪白的膀子」只有淘氣的意味,沒有性的意味,比較寶釵的「雪白的膀子」大是不同。由此可知湘雲的皮膚很白。但彼時貴族小姐大抵如此,也不算特出。
讓讀者感受湘雲之美貌的則是六十二回醉卧芍葯裀:
……只見一個小丫頭笑嘻嘻的走來:「姑娘們快瞧雲姑娘去,吃醉了圖涼快,在山子後頭一塊青板石凳上睡著了。」眾人聽說,都笑道:「快別吵嚷。」說著,都走來看時,果見湘雲卧於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葯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鬧嚷嚷的圍著他,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葯花瓣枕著。眾人看了,又是愛,又是笑,忙上來推喚挽扶……
這時候,湘雲嘴裡還一邊迷迷糊糊喊著酒令呢!
有這幅動人的花間沉醉圖,湘雲形象頓時鮮明起來。王蒙大贊這是書中極成功之描寫,稱湘雲為「自然之子」。六十三回壽怡紅,湘雲抽到的花簽是海棠,上書「只恐夜深花睡去」,又借黛玉之口說:「夜深二字,改石涼二字。」提醒回顧前文,正把湘雲比成「香夢沉酣」的海棠花。其姿容之盛,儀態之美,堪與黛玉寶釵頡頏。無怪作者安排她在詠白海棠詩時後來居上,白海棠本就是她精神之寫照。
湘雲最喜歡扮假小子。賈母曾錯認湘雲為寶玉。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參照畫之意境,細加雕琢,筆墨可謂豪華到奢侈,總寫群艷,中間最突出的正是湘雲:
……黛玉換上掐金挖雲紅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狸里的鶴氅,束一條青金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絛,頭上罩了雪帽。二人一齊踏雪行來。只見眾姊妹都在那邊,都是一色大紅猩猩氈與羽毛緞斗篷,獨李紈穿一件青哆羅呢對襟褂子,薛寶釵穿一件蓮青斗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絨絲的鶴氅;邢岫煙仍是家常舊衣,並無避雪之衣。一時史湘雲來了,穿著賈母與他的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發燒大褂子,頭上帶著一頂挖雲鵝黃片金里大紅猩猩氈昭君套,又圍著大貂鼠風領。黛玉先笑道:「你們瞧瞧,孫行者來了。他一般的也拿著雪褂子,故意裝出個小騷達子來。」湘雲笑道:「你們瞧我里頭打扮的。」一面說,一面脫了褂子。只見他里頭穿著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鑲領袖秋香色盤金五色綉龍窄裉小袖掩衿銀鼠短襖,裡面短短的一件水紅裝緞狐肷褶子,腰裡緊緊束著一條蝴蝶結子長穗五色宮絛,腳下也穿著鹿皮小靴,越顯的蜂腰猿背,鶴勢螂形。眾人都笑道:「偏他只愛打扮成個小子的樣兒,原比他打扮女兒更俏麗了些。」……
「蜂腰猿背,鶴勢螂形」,就是個子高挑,四肢修長,寬肩細腰,正是今日時裝模特兒之標准身段。配上那一身別致亮麗的行頭,立於雪地之中,湘雲之嬌俏,可稱第一。
湘雲和寶玉吃鹿肉,黛玉嘲笑他們,湘雲冷笑道:「你知道什麼!『是真名士自風流』 ,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腥膻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綉口。」作者著力刻畫的,正是湘雲這種「名士」的派頭,於放曠不羈之中,顯其嫵媚風流。紅樓夢中的審美傾向,是向著《世說新語》的時代回歸。書中理想人物的身上,莫不體現著對晉人風神的追隨。這是對在登峰造極的專制壓抑之下趨於破散的人格之美的一種呼喚。
但,我對湘雲並非特別的喜愛,原因卻也在此。湘雲身上模擬的意味太重了,那種名士派頭和她的稚氣不能水乳交融,可信可親的程度反而降低。我覺得湘雲的形象是越來越有生命力的,在凹晶館聯詩一回開始飽滿綻放。可惜也就到了盡頭,後四十回她的形象必然會再有一個提升,可惜我們永遠都看不到了。續書給我們的,只是一個蒼白模糊的影子。
脂批透露,大觀園諸人的生活原型,以湘雲最美,黛玉的原型反而比較普通。這一點特別有意思。書中寶玉和黛玉的形象成型最晚,因為寄託著作者的愛和理想,離原型反而是最遠的。又,很多探佚派學者都認為後四十回原稿中湘雲嫁寶玉,最後又分開了。我覺得這不是沒有可能的。從前八十回看,寶玉和湘雲之間,友愛甚篤,然而最沒有情愛成分;寶玉對寶釵的肉體頗有艷羨之情,湘雲對於他卻絲毫不存欲的吸引,這從第二十一回就可以看出來。他們之間純是好兄弟好朋友的關系。然而造化弄人,賈府事敗之後,顛沛流離的寶玉和湘雲,偶然相遇,於無可奈何之下互相取暖,又終於被離散,實在是第一等蒼涼文字。我不懷疑雪芹生花妙筆會寫出這樣情節,但是我對學者們用所謂「舊時真本紅樓夢」的孤證,或是從書中找到某些文字,硬是附會為湘雲嫁寶玉的伏筆,卻是嗤之以鼻的。
3、文采精華賈探春
第三回,林黛玉進榮國府,見到了三個姊妹,書中雖未明言,但是誰都能判定寫的各是哪一個。其中「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的,不是探春又是誰?。
六十五回,興兒嘴裡透露出來的消息,探春渾名「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只是有刺扎手」,又雲「老鴰窩里出鳳凰」。話雖粗俗,卻也可見探春之美是舉家公認的。
以今日之流行審美,探春的鴨蛋臉和窄肩膀有點過時,但是高挑纖秀,細腰長眉,卻是現代女孩子都夢寐以求的。至於一雙俊眼,是怎麼樣一個俊法,就要你自己想像了。王觀詞雲:「水是眼波橫」,「媚」成分的多,「俊」的成分少。而探春之「顧盼神飛」,流露出來的是一種自信果敢之氣。
探春和鳳姐身上有著這個沒落貴族之家最缺乏的生命力,一種「豹子的精神」。但探春比鳳姐更美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試想海棠社結社緣起,她寫給寶玉的那封信,可不就深得晉人風流。探春之氣質極似謝道蘊,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能養育得出幾個謝道蘊呢?「文采精華,見之忘俗」,是探春的確評。
脂批說賈府事敗之日,「此人若在,諸子孫當不至流離也。」這個評語非同小可,試想,在樹倒猢猻散之際,寄望於一個閨中女子來使子孫免於零落,批書人和作者對她是何等贊賞。
探春心志高遠,無奈,她生錯了時代。她的花簽詩是「瑤池仙品」的杏花,詩曰「日邊紅杏倚雲栽」,又說「得此簽者必得貴婿。」很多研究者指出,探春的結局是遠嫁海外,甚至成為某藩王的王妃。她曾經哀嘆:「但凡我是個男人,早就走出去了。」最後,她是走出了這個叫她徹底失望的家,但是,走,能走到哪去呢?還不是只能走進另一個男人的庇護之下,只留得一曲凄凄慘慘的《分骨肉》,叫人不勝唏噓。
今日探春一定酷似亦舒筆下她自己最欣賞的那類女主人公。年輕貌美,卻不以美貌為食,坐鎮中環豪華辦公室,叱吒風雲,業績超然,同行男士聞之色變;品味一流,穿著奢華卻低調,假期飛巴黎對她們已算是老土……只是今日之探春也和當年之探春一樣難脫尷尬境地,無他,太過優秀了,沒有男人配得起她們。不屑攀附豪門,又不能屈就寒士,同階級的男人則庸俗無趣。只好高貴而落寞的微笑著,等待天降奇緣來打開她們的心扉。好在她們很懂得愛護自己,永遠青春不老,靚麗如昔,和狐媚子的歌後影星一起托起城市的光彩。
4.妙玉
妙玉雖自稱是「檻外人」,但實際上她並未能邁出塵世的門檻兒。她的師父臨寂時曾勸她留在京城,說到時候自然會有她的結果,而妙玉等來的結果卻是被強人劫持受辱。這是她預言不靈呢,還是妙玉修行未到家呢?
妙玉出身讀書仕宦之家,這使她秉承了一種雅潔之氣;但她的身世又是不幸的,出家之後,父母俱亡,為睹觀音遺跡和貝葉遺文,她隨師從蘇州到了京城。賈府為元春歸省聘買尼姑,她才被請到了賈府的櫳翠庵。這使她與賈府的公子小姐有機會生出俗緣。
從稟性上說,妙玉是個極其高潔的女尼,僅看喝茶的方式即可證明:妙玉沏茶用的水是從梅花上收的雪溶化的;劉老老用她的杯子嘗了口茶,她便嫌臟棄擲;到惜春處閑坐,她竟自己帶上茶具。由此觀之,妙玉的行為也確實不入俗人的眼。
賈府里與妙玉性情相投的有四人:一個是邢岫煙,一個是惜春,一個是黛玉,一個是寶玉。但是這四人也並非全是與妙玉相契無間。邢岫煙幼時曾妙玉識字,妙玉與岫煙交往,多半是出於師生之誼,未必真心推重岫煙。惜春雖與妙玉有共同的語言,但惜春身上多的是煙火氣,少的是靈氣。妙玉與她在一起談經論佛可以,但要進行心靈交流,妙玉恐怕還認為惜春差一截。黛玉本是一個高潔孤僻之人,可妙玉的高潔與孤僻又勝黛玉三分,以致黛玉也有了遠妙玉之意;如果說寶玉對黛玉還有一種俗情的話,那麼他對妙玉有都不敢有這種感情,此情即使偶一閃念,他也會視為罪過,他對妙玉有的只是一種敬重之情。這樣看來,寶玉對妙玉的疏遠,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正值青春芳齡的妙玉,在需要朋友的年齡周圍卻沒有一個朋友,她獨守靜庵,心中孤苦可知。
說她孤苦,是因為她心中塵念未絕。塵念未絕,寶玉過生日,她才送去賀帖;寶玉到她庵中吃茶,她才遞過了自己的杯子;與寶玉閑談,她才免不了耳熱心跳。她庵里的梅花,別人要不來,寶玉一討即得……「雲空未必空」,妙玉到底還做不到一了百了。
「太高人慾妒,過潔世同嫌。」妙玉超乎尋常的高潔,使她隔絕了與世人的心靈交流。她的雅潔,並不為塵世所容,所以曹雪芹給她設計了個「金玉之質終陷泥淖」的命運。
在《三國演義》的教學和研究中,有一個習慣性的錯誤:說《演義》「總共寫了四百多個人物」。建國以來出版的幾種比較權威的文學史、小說史,大多如此敘述;直到最近出版的一些文學史、小說史、辭典,仍然沿襲此說。以訛傳訛,實不可不辨。
所謂「《三國演義》寫了四百多個人物」的說法,其實源於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首那份《三國志宗僚》。但這里卻包含一連串的錯誤:
第一,《三國志宗僚》共列508人,以往的學者們並未仔細點數,只是約莫估計一下,便提出「四百多個人物」之說,即使是對《三國志宗僚》而言,也是不準確的。
第二,更為重要的是,《三國志宗僚》大致抄錄自陳壽《三國志》目錄(包括紀、傳和附傳),其中一些人物,如蜀漢方面的楊戲、諸葛喬、陳祗、衛繼、常播,曹魏方面的袁渙、張范、涼茂、國淵、徐奕、何夔、邢顒、鮑勛、司馬芝、溫恢、鄭渾、倉慈、閻溫,東吳方面的孫慮、孫霸、孫奮、士燮、賀齊、鍾離牧、是儀、胡綜等等,根本就沒有在《三國演義》中出現;
第三,同樣重要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許多人物,也根本沒有列入《三國志宗僚》,如蜀漢方面的陳式、鄧良、樊建、費觀、高翔、胡濟,曹魏方面的陳騫、陳泰、鄧敦、丁斐、董尋、郝昭、桓嘉、蔣干,東吳方面的喬國老、大喬、小喬、丁封、全端、全懌、沈瑩、張布、張悌、趙咨,其它政治集團的何進、皇甫嵩、韓馥、張濟、樊稠、韓暹、楊奉等等,都是如此;至於《三國演義》虛構的許多人物,當然更不可能列入《三國志宗僚》。
由此可見,所謂「《三國演義》寫了四百多個人物」之說乃是粗枝大葉的產物,完全是錯誤的。
那麼,《三國演義》究竟寫了多少人物呢?我在《三國演義辭典》(巴蜀書社出版)的《人物》部分總共列出1258個辭條;除去28個互見條目(如「阿斗」、「後主」、「先主」等), 實際介紹《演義》寫到的人物總共1230個。這些人物,絕大多數都是有姓有名,總計大約1000人;極少數沒有姓名者,也與其它人物有明確的親屬關系(如「司馬昭妻」、「董卓之母」、「徐庶之母」等)。這個數字,還不包括某些沒有姓名的過場人物,如那位因敲詐勒索而被張飛鞭打的督郵、水鏡莊上那位一見劉備便叫出其姓名的牧童、卧龍岡上那位不耐煩記一長串頭銜的清雅小童等等;至於一般的「使者」、「差役」、「軍士」、「侍女」之類,更不計算在內。
因此,正確的說法是:《三國演義》一共寫了1200多個人物,其中有姓有名的大約1000人,確實是古代小說中寫人物最多的巨著。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