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炭疽用葯
① 茶花的病害有那些
茶花主要病害有輪紋病、炭疽病、枯梢病、葉斑病、煙煤病等;
主要防治葯劑有:專退屬菌特800倍;多菌靈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靈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蟲害以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卷葉蛾、造橋蟲為主,主要防治葯劑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兌30斤水噴霧。
(1)茶花炭疽用葯擴展閱讀:
山茶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山茶花不宜強度修剪,它的花、葉,芽發育時間較長,樹冠形成也較均勻。基本上不需特殊修剪,只要剪去病蟲枝、過密枝、弱枝和截短徒長枝就行了。
山茶花是多花樹種,特別在生長衰弱的植株上,如果花蕾密集,就會消耗過多的養分,對植株生長不利。所以摘蕾是栽培管理上的重要一環,以每枝上留1~2蕾為宜,最多隻留3個,並保持一定距離。疏下的花蕾可供葯用。
山茶花花期較長,整個花期長達半年。所以及時摘去接近凋萎的花朵,對減少養分消耗,增強樹勢大有好處。
② 茶樹炭疽病怎麼防治
防治方法:①加強茶園管理,選用抗性品種,合理施肥,均可抑制病回害發生。②葯劑答防治,可選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每畝70~100克)、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每畝75~100克)、70%甲基硫菌靈1000~1500倍液(每畝50~75克)茶園噴施。非採摘期可選用0.6%~1%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防治,秋季結束後,茶園噴施45%石硫合劑150~200倍液(每畝375~500克),也有抑制病害蔓延的作用。
③ 茶花的炭疽病怎麼防治
茶花的炭疽病怎樣防治?主要就是在通風的環境中,而且要少澆一些水,平時要注意除菌。
④ 茶花這種病蟲害怎麼治
山茶花的病蟲害防治之病害
( 1)炭疽病。此病是山茶的常見病之一,一般是在6—7月間發生在當年花苗的葉片上,病斑多自葉尖或葉緣開始。初發時,在基部葉片邊緣出現水漬狀綠褐色病斑,後擴大成不規則大斑紋狀排列的一層小黑點蔓延全葉,最後引起葉片脫落。
防治方法:①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施用有機肥和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時摘除病葉燒毀。②春梢長出後,用1%的波爾多液噴灑,防止病菌侵染。②病發初期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加600倍水溶液噴治;或用70%甲基托布律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治。
(2)根結線蟲病。此病危害山茶花的根部,使根部變為深褐色,根瘤腐爛破裂。主根腫大,新須不生,地面植株停止生長,逐漸導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①在上盆前要對培養土進行消毒,殺滅致病小蟲。②發現病患後立即以消過毒的培養土為盆土,進行換盆。②換盆前可將盆土在烈日廠曝曬2—3天後再用。④可用二溴氯丙烷加100—150倍水製成溶液噴灑土壤消毒,但用此葯物後的土壤須堆置20天後方可入盆栽植。否則對根系有損害。
(3)煤煙病。此病可使枝葉都受害,葉片上則更為明顯,患病初期,病部出現煤煙狀小霉斑,隨後逐漸擴大,相互連接成片,使植株大部被煤煙狀霉層覆蓋。病菌寄生後不僅吸收花卉養分,且嚴重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使植株大量落葉。
防治方法:①栽植不可過密,保持植株問通風透光情況良好。②不使濕度過大,控制病菌滋生的條件。②病發期噴波美0.3度石硫合劑液,每隔10—15天1次,共噴3次。④也可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7—10天1次,噴3次,可收治療效果。
⑤ 茶花葉子出現紅、黑斑點,是炭疽病還是紅蜘蛛,怎麼解決
茶花葉子出現紅色、黑色斑點是植株的病害,不是紅蜘蛛。從題主所提供的圖片來看,應該是炭疽病和煙煤病,並且上面還有葯斑的痕跡。估計是在治療後沒有什麼太大效果。下面我就結合我養殖茶花的經驗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結合以上兩種茶花病害,從最經濟成本考慮,我建議題主使用波爾多液進行綜合防治。一葯治兩病,但是後期管理也要加強,尤其是修剪這塊。
以上就是我對茶花炭疽病和煙煤病的一點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養護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探討。
⑥ 茶花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1.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抄
①栽培管理:發現病葉病梢,要及時摘除燒毀;注意通風透光,防止高溫高濕②葯劑防治:病初,噴灑70%甲基托布津
2.葉斑病的防治方法
①栽培管理①防止風害日灼及凍害②發現病葉及時摘除燒毀;清除落葉落果②葯發病時,噴灑50%代森鋅
3.黃化病的防治方法
①栽植時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使土壤呈酸性反應②夏季澆雨水,冬季澆雪水,常年使用礬肥水③發病後,向葉面噴灑0.2%~0.3%硫酸亞鐵液
4.脫節病的防治方法
介殼蟲引起本病所以,在介殼蟲卵孵化盛期,每隔10天噴灑1次40%氧化樂果;向枝葉上噴代森銨
5.煤污病的防治方法
注意通風透光;用清水輕擦被害枝葉;噴灑50%多菌靈500~1000倍液;及時噴葯消滅蚜蟲介殼蟲
6.藻斑病的防治方法
①栽培管理:通風透光;合理澆水施肥;雨後及時排水;及時清除病的殘體燒毀②葯劑防治:發病後,噴灑0.2%硫酸銅加少量中性洗衣粉液,或50%甲基托布津
⑦ 關於茶花炭疽病危害及防治
油茶炭疽病在我國油茶產區普遍發生,引起嚴重落果、落蕾、落葉、枝枯,甚內至整株衰亡。病容害落果率通常在20%左右,嚴重時40%以上。晚期病果雖可採收,但種子含油量僅為健康種子的一半。
油茶炭疽病發病時間長,侵染來源廣,受害部位多,危害面積大,必需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炭疽病的發生和蔓延。
1.應選育抗病品種。
2.油茶林種植密度不宜過大,注意通風透光,降低林內濕度。
3.及時修剪,清除病枝、病葉、枯梢、病果和病蕾,最大限度減少初侵染來源。
4.發病期少施氮肥,應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
5.早春新梢生長後,可噴灑1%波爾多液;5~9月果病盛發期,可選用75%百菌清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或20%三環唑600倍液噴霧;發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可防止病害蔓延。
⑧ 如何防治山茶炭疽病
山茶炭疽病是在氣溫較高、空氣相對濕度較大、降水較多的氣候條件下,由某種真菌所產生的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傳播到葉片上所造成的。它還能通過病株、帶病菌的土壤進行傳播(酸度比較高的土壤,有利於病菌孢子的繁殖;山茶的土壤酸度比較高,較容易繁殖病菌孢子)。植株過分密集,通風透光條件較差,則能加速其病菌繁殖。如果葉片上有灼斑,又極易為病菌孢子的繁殖提供適宜的場所。
該病主要為害葉片。症狀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初發病時葉片上長一種褐色放射狀病斑,邊緣不明顯;以後病斑日漸擴大為圓形或近圓形,直徑為4~12毫米,紫褐色或黑褐色,邊緣明顯,得病部分壞死,上生黑色小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嚴重時植株下部葉片枯黃,早期脫落。另一種是葉片的葉緣與葉尖上形成水漬狀暗綠色圓形斑塊,繼而擴大為不規則的形狀,顏色則由綠色逐漸轉變為焦黃色、黃褐色至紅褐色,病斑邊緣有黃褐色隆起線,其上長黑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嚴重時使葉片早期枯死、脫落,病葉歷時10~14天自行脫落。
防治措施:
(1)清除病原。可在入冬前剪除所有枯枝、病葉,並將植株周圍的落葉一起集中燒毀,以消滅其侵染源,不讓它有越冬機會,則第二年可防止或減少發病。
(2)改善場地通風透光條件。不可將盆置於低窪蔭蔽之處(特別是在梅雨期),植株也不要放置過密。
(3)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盆土不要過濕或板結;澆水要從盆邊緣澆灌,避免當頭澆淋。
(4)早春發芽前,噴3~4波美度石硫合劑。6~8月間每隔10~14天噴一次120~16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800倍液。
⑨ 茶花老葉的炭疽病要怎樣防治
茶花老葉的炭疽病防治:茶花老葉是炭疽病。及時摘除病葉、病梢銷毀;注意通風透光、防止高溫和高濕;發病初期噴灑70%托布津800~1000倍液。
⑩ 茶花葉片緣色退去,成棕色,還掉葉,是什麼病,用什麼葯,怎麼治
一、發黑的原來因
1、患病:這類植自株得了炭疽病之後,葉片會長出許多圓形的小黑點,還會慢慢的變黑、掉落。植株的枝條也會變得比較干,對植株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2、病蟲:植株招惹一些害蟲後,葉片的顏色會變黑,黑的地方會慢慢的變大,影響葉片的養分供應,慢慢的植株的葉片會脫落。
3、給水不當:給這類植株太多水會影響植株的呼吸,從而使植株的葉片變黑、掉落。給植株的水質量不好,葉片也會變黑。
二、解決方法
1、植株得病的時候需要將生病的葉片剪掉,然後統一放在一起燒掉它。還要將植株放在空氣流動好的地方,給植株噴灑幾次治療的葯物。
2、感染害蟲之後跟得炭疽病的操作方法一樣,需要剪掉葉片,然後給它噴灑些葯或碧卡含氨基酸葉面肥。
3、給水太多的時候將植株放在通風的地方,每次給水的時候少給一些。每次給的水要干凈,如果使用自來水需要將它放置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