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琴簫合奏梅花三弄

琴簫合奏梅花三弄

發布時間: 2024-10-09 07:07:24

1. 有哪些琴簫合奏曲,著名經典的

1、《梅花三弄》

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琴曲的樂譜最早見於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譜》。《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

2、《笑傲江湖之曲(琴簫合奏)》

此曲為胡偉立老師單為電視劇《笑傲江湖》所創。這首曲子節奏快而鮮明,一琴一簫的演奏將刀光劍影體現得淋漓盡致,非常符合主人公令狐沖狂放不羈的性格,既囊括了曲洋、劉正峰兩人之間不拘正邪惺惺相惜的友情,又代表著令狐沖、任盈盈二人間坎坷纏綿的愛情。

3、《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雖然出現較晚,卻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它之所以流傳甚廣,除了曲調流暢、動聽之外,還因為它的表現手法新穎、別致,容易為聽眾理解。樂曲以舒緩的節奏和清麗的泛音開始,描繪了秋江上寧靜而蒼茫的黃昏暮色。

然後旋律一轉而為活潑靈動,點綴以雁群鳴叫呼應的音型,充滿了生機和歡躍;最後又復歸於和諧恬靜的旋律中。



4、《漁樵問答》

樂曲開始曲調悠然自得,表現出一種飄逸灑脫的格調,上下句的呼應造成漁樵對答的情趣。主題音調的變化發展,並不斷加入新的音調,加之滾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刻劃出隱士豪放無羈,瀟灑自得的情狀。

5、《春曉吟》

《春曉吟》篇幅不大,結構完整,韻味綿長,頗具琴味。古琴曲中,炫技的曲子往往聲多韻少,在音樂性上固然很能抓人的耳朵,但總與琴味有隔;而某些短小的,或者技法並不高難的曲子倒能充分體現出琴曲那清微澹遠的意境。

2.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

梅花,志高潔,冰肌玉骨,凌寒留香,歷來是文人墨客詠嘆的對象。《梅花三弄》是笛古琴名曲或簫古琴名曲,後被改編為古琴名曲。

「三弄」是指同一段古琴名曲調反復演奏三次。這種反復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古琴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自古以來,梅花以其清麗雅潔的韻致和不畏霜雪、傲世獨立的精神,成為中國文人最為喜愛的花卉之一。歷代文人都愛把自己的心懷、情操和趣味融入梅花一塵不染的恬淡之中。宋代詩人范成大在《梅譜》中說:「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為貴。」梅花的枝虯蒼勁嶙峋、風韻灑落,自有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陽剛之美。而梅花香味別具神韻、清逸幽雅,「著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無尋處」。琴曲《梅花三弄》,以音樂的形式,表達古人對於梅花的敬愛之情。此曲最早見於明初朱權的《神奇秘譜》( 1452 ) ,其後續見於明清以來其他26種琴譜,是深受琴人喜愛的琴曲。在清代的《琴譜諧聲》( 1820)中,《梅花三弄》已變為琴簫合奏的形式。近代琴家也常用於琴曲獨奏,而且琴家演奏譜本也各不相同。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的故事。《晉書·列傳五十一》和《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里都曾記載了這段典故。

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與王徽之並不相識。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晉人之曠達不拘禮節、磊落不著形跡,由此事可見一斑。 根據《晉書》的介紹,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贊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後秦苻堅摔大軍進攻東晉,時任中郎將的桓伊與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共破苻堅於淝水(即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而丞相謝安也因立下存晉之功而進官至太保。後來晉孝武帝之弟司馬道子與謝安發生權爭,屢進讒言,對謝安極盡誹謗。晉孝武帝對謝安有了猜疑之心,漸漸開始冷落謝安。桓伊為此很是不平。在一次宴會上,桓伊為晉孝武帝演奏一古琴名曲悲歌《怨詩》,詩中唱道:「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其「聲節慷慨,俯仰可觀」。使晉孝武帝甚有愧色。謝安也為之動容。

「梅花三弄」典故里的另一位主角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盪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王徽之曾任車騎將軍桓沖手下的騎兵參軍一職。一次桓沖問他:「你在哪個官署辦公?」他回答說:「不知是什麼官署,只是時常見到牽馬進來,好像是馬曹。」桓沖又問:「官府里有多少馬?」他回答說:「不問馬,怎麼知道馬的數目?」桓沖又問:「近來馬死了多少?」他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

王徽之的答復幽默詼諧,但都有來處。西漢時丞相府曾設馬曹,但東晉時軍中並無馬曹一職,王徽之為顯示自己率性超脫,不理俗務,故意說成馬曹。後來,宋代陸游曾有「文辭博士書驢券,職事參軍判馬曹」的詩句,說的就是王徽之這一段典故。上述對話中「不問馬」,來自《論語·鄉黨》,原是說孔子的馬廄失火,孔子「不問馬」,只問傷了人沒有。「不知生,焉知死?」一句,則來自《論語·先進》,原文為「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王徽之答非所問,令人捧腹,但句句有來歷。其應變之妙,學問之深,令人佩服。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據說明清金陵十里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古琴名曲之一。《梅花三弄》幾乎成了以秦淮八艷為代表的名妓們的必修科目。槳聲燈影里傳來陣陣清笛聲,為當時一佳景。秦淮河甚至誕生了「停艇聽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觀。

1972年作古琴名曲家王建中將古琴名曲《梅花三弄》改變為鋼古琴名曲,其表現主題為毛澤東的詞《卜運算元·詠梅》,即「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姜玉恆演唱過一首流行歌古琴名曲《梅花三弄》,也是取自古琴名曲,歌詞這樣唱道「紅塵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 從通俗歌古琴名曲的角度來看,也算得上是一首佳作了。

熱點內容
溫江賞荷花 發布:2024-10-09 09:23:02 瀏覽:784
牡丹江教師招聘 發布:2024-10-09 09:14:23 瀏覽:691
花卉鐵中毒 發布:2024-10-09 09:10:17 瀏覽:583
梔子花辯可吃嗎 發布:2024-10-09 08:34:47 瀏覽:671
小百合面膜 發布:2024-10-09 08:15:50 瀏覽:542
鵑城看杜鵑花 發布:2024-10-09 08:08:55 瀏覽:162
全福牡丹花 發布:2024-10-09 07:52:32 瀏覽:12
室外綠植牆公司 發布:2024-10-09 07:48:10 瀏覽:85
抖音巷子鮮花 發布:2024-10-09 07:24:10 瀏覽:956
荷花口腔 發布:2024-10-09 07:11:31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