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楚雄山茶花

楚雄山茶花

發布時間: 2021-02-04 13:31:19

Ⅰ 誰能介紹一下楚雄市

位於中來國雲南省中部。面積自4482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40.53萬,漢族為主,有彝、回等少數民族 楚雄市區
。元設威楚縣,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楚雄縣。隸楚雄府,1914年裁府為縣,1983年設市。經濟以農業為主,農產品有稻、小麥、油菜籽、煙草、薯類、核桃、蠶繭等,富森林資源,並產茯苓等葯材。有煤礦。工業有化肥、農葯、農機、水泥等。楚雄所產茶花為名種。名勝古跡有龍川公園、峨碌公園、靈秀湖、護法明公德運碑摩崖等。

Ⅱ 為什麼 楚雄和昆明的市花是山茶花

楚雄市具有較為豐富的茶花資源...

由於山茶花在雲南很多,所以政府在1983年將山茶花定為昆明市的市花。

Ⅲ 雲南山茶花的分布范圍

自然分布於雲南西部山地和滇中高原,如西部的騰沖、永平、景東、鳳床、巍回山、大理、麗江和中部答的昆明、嵩明、富民、武定、祿勸、祿豐、楚雄、陸良、曲靖、易門等縣,尤以騰沖為多。多生於海拔1900-2600米溝谷兩側或背陰濕潤地段。因栽培歷史較久,一些寺廟還保留有元、明等朝代的古對。

Ⅳ 昆明市的市花是什麼花

昆明的市花--山茶花居雲南八大花之冠,1983年3月10日,昆明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將雲南山茶花定為昆明市花。雲南山茶花既是昆明市花,也是雲南群芳之首。

昆明市花山茶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也是世界名花。雲南是我國茶花的主要產地。

昆明市花山茶花原產雲南西南部騰沖一帶。早在唐宋雲南南詔、大理時期,就在宮廷和昆明民間推廣栽培。到元明時,茶花已在雲南西部、中部城鄉廣種植,尤其是昆明佛寺道觀、風景勝地,茶花成為普遍栽培的觀賞植物。

昆明山茶花品種繁多,雲南山茶花傳統品種有72個。 昆明楊慎在詩中說:「山國山茶太繁品, 春盤春菜先此筵」,「海光珠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台。」陳佐才稱:「浪蕊浮花數萬種,寒枝冷葉幾千叢。」 麗江的玉峰寺院內有一株500多年樹齡的「環球第一樹」和「萬朵茶花」,兩株不同品種,並蒂開花,花開萬朵。

清代麗江詩人楊丙詩稱:「燭龍倒走迥空朦,玉龍迎戰寒無功。鱗甲怒裂進光怪,化作片片山花紅」。1963年, 郭沫若多次賦詩贊美雲南山茶花, 其中一首:「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始見滿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如茶」。

(4)楚雄山茶花擴展閱讀:

雲南山茶花也叫滇山茶,屬於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原產雲南。其樹體較高大,蔭濃葉闊,花朵碩大。生長過程中的葉子,有其典型的特性雲南山茶花,是中國傳統花木之一。

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八大名花"中最享有盛名的一種,現在是昆明市的市花。是本油料植物和培育茶花新品種有用的種質資源。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常綠喬木,高8一16米,胸徑達50厘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或被細柔毛。葉互生,革質,長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雲南山茶花長5一15厘米,寬3-7厘米,先端漸尖至短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細銳鋸齒,下面主脈有毛或無毛;葉柄長4一15毫米,有柔毛或無毛。

花粉紅色至深紅色,常單生或2-3朵著生於枝梢頂端葉腋,直徑5一18厘米,無梗或花梗極短;苞萼片5一7,有毛;花瓣5一7,重瓣花可達30一60;雄蕊多數,基部連合成筒狀;子房上位有3一5個花室,有絲狀茸毛。蒴果扁球形,直徑4-8厘米,外殼厚木質,成熟時3一5瓣裂,每室有種子1一3粒;種子直徑1一1.5厘米。

茶花的開花期:茶花的花期較長,一般從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終花,盛花期1~3月份。但有的茶花品種開花較早,有的開花較晚,總體來說,可歷時7~8個月之久。茶花持久的花期,使它成為了一種很好的觀賞植物。

雲南山茶花的特點是花期長,花形碩大而美,花色以紅色為主調。有條件的地方若成片栽植,當花期繁花滿枝頭時,燦若彩雲南山茶花霞,景色異常美麗。

用於盆栽時裝飾一些如賓館,商廈、大中型園景等公共場所也非常好。 雲南山茶花是雲南省的"省花",1983年,雲南山茶花被定為昆明市市花。是雲南特產的多年生木本觀賞植物。雲南山茶花屬山茶科常綠喬木。

山茶樹姿虯勁優美葉色常綠,四季不凋。花形大而且色彩鮮艷花期長達百餘日。盛開時如火如荼,燦如雲霞,深受人們喜愛。山茶花一般在冬春之際開放,勃勃生機為春天的到來傳遞著信息。明代詩人楊慎曾作詞詠道:"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處處齊開了,艷李妖桃到壓倒,樁點花,園林處處紅雲島"。

著名散文家楊朔在《茶花賦》中寫道:"今年二月,我從海外回來,一腳踏進昆明,心都醉了。""心都醉了"僅僅四字就把作者對山茶的喜愛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雲南栽培山茶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早在明代就有"雲南山茶甲天下"的說法。現今山茶的品種已達一百多種。其中較為著名的品種有童子面、早桃紅、獅子頭、恨天高、松子鱗、牡丹茶、大瑪瑙、大理茶、紫袍、菊瓣等。

在廣西省花色為金黃色的金花茶也是茶花中名貴品種。在雲南最為著名的山茶有安寧關庄清泰庵的"九心十八瓣"茶花,晉城盤龍寺葯師殿的"松子鱗"和"獅子頭"麗江玉峰寺的"萬朵茶",騰沖的"紅花"油茶,以及思茅鎮沅有2700多年歷史的古茶樹王。

Ⅳ 在雲南什麼地方可以購買到大量山茶花

雲南的騰沖、永平、景東、鳳床、巍山、大理、麗江、昆明、嵩明、富民、武定、祿勸、祿豐、楚雄、陸良、曲靖、易門等縣,尤以騰沖為多。

Ⅵ 2012楚雄國際茶花大會英文怎麼說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amellia congress and 8th china camellia expo in chuxiong china.
忽略大小寫問題~

Ⅶ 雲南山茶花的名貴品種

獅子頭,大理茶,松子鱗等

Ⅷ 楚雄州特色植物有哪些

雲南是世界植物王國。

雲南楚雄的植物太多,有特色的,列舉一些吧:

冬蟲夏草、川貝母、專胡黃蓮、秦艽、珠屬子參、雪上一枝蒿、羌活、三尖杉、藁本、山慈菇、大黃、法羅海、三分三等。家種品種主要有雲木香、當歸、天麻等。

茯苓、三七、黨參、紅花、附子、白術、山葯、川芎、川牛膝、百合、澤瀉、木瓜、枳殼、烏梅等。野生葯材主要有龍膽、黃芩、半夏、天南星、草烏、豬苓、杜仲、防風、何首烏、茯苓、金銀花、香附、天冬、貫眾、黃精、玉竹、雞血藤、前胡、紅芽大戟、百部、柴胡、仙茅等。

砂仁、肉桂、草果、白豆蔻、檳榔、蘇木、兒茶、胡椒、檀香及吳茱萸、蔓荊子、木蝴蝶等。野生品種主要有紅豆蔻、草豆蔻、訶子、板藍根、狗脊、骨碎補、蓽茇、馬檳榔、龍血樹、蘆薈、千年健、大風子、烏葯、紫膠、琥珀等。

Ⅸ 楚雄是哪個族的

雲南楚雄介紹
楚雄彝族自治州位於滇中高原,土地面積29258平方公里,其中,大多數地區海拔在-1900米之間;總人口為245萬多人,其中彝族人口60多萬,占總人口的24.6%;州府楚雄市距昆明只有160公里。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楚雄素來有「千里彝山」、和「中國人內的發祥地」之稱。

楚雄旅遊資源以「恐龍之鄉」、「臘瑪古猿」、「元謀猿人」、元謀土林、獅山牡丹、紫溪山茶、彝族十月太陽歷、彝族風情和冬暖夏涼的宜人氣候而著稱。踏上楚雄這塊神奇的土地,在祿豐恐龍山,你會看見全球保存數量最多、最完整的恐龍化石,你甚至會有一種站在恐龍骨架上的感覺;在元謀,你不僅可以目睹距今170萬年以前元謀猿人的生活環境,而且還可以通過土林發現地表的蒼桑之變及其根源。

(一)楚雄民族簡述:
楚雄州是以彝族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居住的地區。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州內共有彝、漢、僳僳、苗、傣、回、白、哈尼、壯等36個民族。在這36個民族中,已在楚雄州境定居百年以上的有彝、漢、僳僳、苗、傣、回、白、哈尼8個民族,人口均在4000人以上。其中漢族和回族主要聚居於城鎮、壩區或交通沿線,彝族、白族、僳僳族、哈尼族主要聚居或雜居於山區和半山區,苗族主要聚居於冷涼或高寒山區,傣族主要分布於武定、永仁、大姚3縣的金沙江河谷地帶。其餘28個民族在楚雄州境定居時間一般在百年以下,大多數是在本世紀50年代前後來州境經商、教學、服兵役、當工人或幹部而定居下來的,因而也主要分布於城鎮、礦山或交通沿線。就民族人口分布的總格局而言,約占人口總數70%的漢族居住於全州總面積不到30%的壩區和半山區;而占總人口30%的各少數民族,居住於佔全州總面積70%以上的山區、半山區、河谷地區。相對他說,漢族聚居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水利、交通條件較好;而各少數民族地區則地廣人稀、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但資源比較豐富。

楚雄州境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長期以來,各民族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怠,相互依存,創造了自己的歷史文化。自新石器時代以來,楚雄州境活動者氏羌、百淄、百越三大族群,他們頻繁遷徒、融匯發展,到秦漢時期,形成以滇文化(其後是輟文化)為主要特徵的人們共同體。唐宋之際,各民族漸次進入封建領主制階段,元、明時期實行土官制度,楚雄州境分布有楚雄高氏、姚安高氏和武定鳳氏等40多個土官。明初以來,大量漢族進入州境屯墾,帶來了較領主制先進的地主制經濟,以及先進的農耕技術,促進了楚雄州各民族社會經濟的發展。自此漢族人口劇增,成為州境人數最多的民族。並逐漸演化成了大致與現今相同的民族分布格局。

楚雄州境各民族社會經濟的發展歷來是不平衡的。相對而言,居住於壩區的漢族與回族發展較快,明代地主經濟已經形成,明末清初改土歸流基本完成後,地主經濟得以確立。隨著商品經濟的出現,礦產(主要是鹽、銀、鐵)的開發,產生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居住於山區、半山區與河谷地區的彝、僳僳、哈尼、傣、苗等民族,則相對地後進,這些地區的封建領主制被長期延襲下來,土司制度到本世紀30年代末才基本退出歷史舞台。同時由於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地域分割,信息閉塞,長期形成了自給自足的封閉的自然經濟,生產力十分低下。直至50年代前,在一些少數民族居住的邊遠高寒山區,仍是刀耕火種,遷徙無常,加之土司、地主或頭人的重重剝削和壓迫,生活極端困苦。

(二)楚雄少數民族節日:
火把節
六月火把節,是彝白納西哈尼拉祜普米等族人民共同的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歷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間,一至三天不等。節日活動內容應民族而不盡相同,但點火把則無一列外。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火把節又叫星回節,俗有「星回於天而除夕」之說,相當於彝歷的新年。火把節的主要活動在夜晚,人們或點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燒起篝火,興行盛大的歌舞娛樂活動。火把節期間,還要舉行傳統的摔跤、鬥牛、賽馬等活動。這些活動,來源於一個有關英雄戰勝魔王(或天神)的傳說,這位英雄與魔王摔跤、角力,還教人點燃火把燒殺惡靈所化的蝗蟲,保護了村寨和莊稼。為紀念這一事件,每年火把節,就要象徵性地復演傳說中的故事,漸漸成為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

虎節
雙柏縣小麥地沖一代的彝族,農歷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過虎節,彝語稱為「羅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於村後祭拜土主後,經巫師占卜擇出8人。這8人披上畫有虎斑紋的披氈,臉、腳、手上繪上虎紋,化妝為虎,在黑虎頭率領下跳各種摩擬生產、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為各家各戶驅鬼除祟,彝族語稱為「羅麻乃轟」。
居住在雙柏縣小麥地沖一代的彝族屬羅羅濮支系,自稱「阿羅」。據說阿羅人的祖選居住再生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驚擾,阿羅人防不勝防。後來阿羅人把獵到的虎皮剝下來,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衛寨子,並表示阿羅人都像虎一樣勇猛,不懼怕任何邪惡,阿羅人得到動物之王的守護,寨子安寧了,莊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現一片吉祥景象。從此他們就把跳虎作為節日固定下來,並伴以樂曲和大鑼笙,使之更生動活躍。
虎舞(又稱老虎笙)從正月初八開始,每日增一虎(伊始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虎舞中以手執以「崩咚」鈴的長者作前導(也稱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紋,披虎皮。如一時難得眾多虎皮,就用氈子代替。跳虎節時,前村戶戶敬香供「虎神」,每戶從門前到屋裡都要跳一場虎舞,以驅邪除祟,求虎神守衛。夜晚,田間村寨置起火堆,虎笙繞寨而舞。15隻虎都出場後,雌雄老小一應俱全(喻後又來著)全村為來日的興旺景象擺酒慶祝,狂歡一夜。彝族虎節屬虎圖騰的遺風,作為民族民間活動,跳虎笙受到群眾喜愛。

插花
農歷二月八日,海拔3600米的大姚縣華山開滿了山花。當地彝族摘來各色鮮花,編紮成花團錦簇的牌坊、花棚,象徵吉祥如意;在房前田間和牛羊上插花,祈願五穀豐收,六畜興旺;人們也互相插花,寄託和順安康,情長意遠的祝福。林下花間,男女老少和著蘆笙圍成圓圈「打歌」,青年情侶則相偎而歌,歡聲笑語。插花節的來歷說法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咪依魯傳說。相傳咪依魯是位聰明美麗的彝族姑娘,為使眾姐妹免遭惡霸凌辱,假意身許,在婚禮上與惡霸共飲放有馬纓花的毒酒,犧牲自己,為民除害。為此,每年馬纓花開花之時,曇華山彝族就要舉行盛大的插花節,紀念美麗善良的咪依魯。

賽衣節
大姚彝族的賽衣節又叫服裝節,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舉行,傳說是紀念一位叫米波龍的彝族姑娘。她捨身除霸,死後變為美麗的小鳥。節日期間,當地彝族姑娘們身帶數套花衣,齊聚在三台區跳歌場,圍成圓圈,撒上松毛在小夥子的月琴、嗩吶伴奏下挽手起舞。跳一會,退出跳舞場,換套新裝,又來跳,以此比試姑娘的靈巧、富足和美麗。
到彝族賽裝節會上觀光,是一次賞心悅目的享受。賽裝場上,色彩繽紛,滿眼都是花花綠綠的鮮艷服飾,令你目不暇接。彝族婦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圍腰上綉花,而且還在挎包、鞋子鞋墊上綉滿了各種圖案。並且各人的工藝、構圖、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風雨雷電,日夜星辰,山水木石,花鳥禽獸,各種人物都可以入綉。其構圖上的繁簡虛實,形象的誇張變形,色調上的對比反差,令人嘆為觀止。

花山節
滇東北和滇南一帶苗族,每年農歷六月六日過「踩花山節」。傳說古時苗族戰敗流落異鄉,想起祖先東逃西散的苦,傷心落淚。一年六月初六,祖先顯靈,勸他們不要太難過,應該到高山頂上吹蘆笙、唱歌跳舞給我們看。說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掛在一棵樹上。大家圍著這棵樹歌舞,吹蘆笙,這年的莊稼長得特別好。從此後,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樹,舉行對歌、跳蘆笙舞、鬥牛、跳獅子舞、爬花桿等活動。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桿,誰爬得高,就把一個豬頭和好酒獎給誰。
跳獅子舞也是節日的重要活動之一,如果哪一架獅子跳的好,爬得高,也有酒和豬頭獎賞;節日期間還進行鬥牛,屆時,鬥牛愛好者從各地牽來高大雄壯的大黃牛,一頭頭精神抖擻,開上去難估勝負。優勝牛由主人牽到花桿前,繞桿一周,然後披紅掛彩。

(三)彝族三道酒介紹:
彝族對人誠懇,待客熱情,每有客至,必以酒待客,「三道酒」是彝族接待貴客的禮節。
第一道酒為欄門酒,即在門口迎接客人,彝家人吹響長號、嗩吶,彈起月琴,載歌載舞,歡唱「迎客調」,客人一下馬,就由盛裝的彝家姑娘捧上一杯美酒,如果酒杯內放有木葉,則表明要客當場回唱一首酒歌。
第二道酒為祝福酒,即在酒宴上向遠方高貴的客人敬上雙杯美酒,同時還要獻上祝酒歌。酒歌有現成的曲調,聲調熱烈高亢,唱詞內容有傳統詞,也有即興發揮的創作,根據客人的身份唱一些祝贊、吉利的話語。敬酒歌可一人獨唱,也可也數人集體唱。
第三道酒為留客酒,即客人要離開主人家時,主人送客到門口時請客人喝下離別時最後一杯酒。敬酒時長號、嗩吶同時吹奏「留客調」,男女青年歡歌起舞,主人手捧酒杯,唱起送客人的酒歌,內容為祝福客人幸福、吉祥,以及主人的牽掛、挽留。客人必須把這杯酒喝掉,才能啟程。敬三道酒是彝家接待貴客的最高禮儀。

地里概況:

楚雄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干夏濕,溫度平穩,雨季集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6℃,無霜期242天,四季如春。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面積已達32%以上,境內有哀牢山和紫溪山自然保護區。哀牢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78萬畝,林地5.96萬畝。其中常綠闊葉林5.81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7.9%。由於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食料豐富,人跡罕至,為野生動物棲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區內有鳥獸460種,兩棲爬行動物46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26種。198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區,並列為聯合國「人與生物圈」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察站。紫溪山自然保護區離城20公里,總面積2.61萬畝,森林覆蓋率91%,地下水補給量1231.5萬立方米,是城區主要水源之一。除此之外該保護區楚雄山茶花更為出名,經調查,僅樹齡在200年以上人工栽培的茶花母樹有60多株,特點是葉厚、枝壯、品種多、花期長,成為特有品系,為雲南茶花中的奇葩。有一株「童子面」茶花母樹,基圍285公分,樹齡在600年以上,一樹開紅、白兩色花,蔚為奇觀。城區的文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明代建築,南山雁塔與西安大雁塔同屬一個時代,新建和修復的龍江公園、峨碌公園、靈秀湖、西靈宮、興隆寺等風景名勝令人嚮往。

地理資源

據普查,在楚雄這塊44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長著雲南松、華山松、油杉、栓皮樂、麻栗、清香、紅椿、紅椎、香樟等40多種珍貴木本植物和旱茅、茜草、古野、龍須、蕨類等20多種草本植物及641種中葯材。香菌、木耳、雞縱、松茸等近30種可食菌,一直暢銷國內外。

熱點內容
鮮花椒炒雞的圖片 發布:2025-04-25 06:21:34 瀏覽:276
盆栽佛手花 發布:2025-04-25 06:11:15 瀏覽:107
薛茶花演員 發布:2025-04-25 05:53:35 瀏覽:822
戀戰櫻花 發布:2025-04-25 05:34:09 瀏覽:8
晉城學插花 發布:2025-04-25 05:28:11 瀏覽:124
馬龍櫻花 發布:2025-04-25 05:14:41 瀏覽:687
盆景出租前景 發布:2025-04-25 05:11:44 瀏覽:705
浪花一朵朵哪集好看 發布:2025-04-25 05:08:52 瀏覽:489
盆栽石榴的授粉 發布:2025-04-25 05:08:49 瀏覽:994
百香果盆栽搭架圖片 發布:2025-04-25 05:08:39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