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墨畫梅花
Ⅰ 仲仁和尚是怎麼創造墨梅畫法的
宋代有一個叫仲仁的和尚,他也最愛梅花,總是在自己床前放置著梅花,時時觀察梅花的顏色和神韻。每當夜色來臨,月光之下的梅花疏影橫斜,仲仁和尚就用筆墨描摹梅花的形狀,結果他發現,只要他用墨一點染,就可以表現出梅花的韻味,因此他首創了墨梅的畫法。
墨梅講究的是畫梅全不用顏色,只用濃淡相間的水墨暈染,就可以用來表現梅花的神韻,並以水墨暈寫梅花的各種姿態,因此自成一格。當時著名詩人黃庭堅稱仲仁和尚所畫的梅花是:
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當時著名詩僧惠洪也極其欣賞水墨描繪的梅花,稱仲仁和尚的墨梅為:華光作此梅,如西湖籬落間煙重雨昏時節。
後來,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在墨梅題跋中稱:世之論墨梅者,皆以華光為稱首。
華光,正是仲仁和尚的法號。仲仁和尚十分喜愛梅花,最終老於梅林之中。但是,他創下的墨梅畫法卻沒有失傳,後代畫家都對他獨具一格的墨梅畫法嘖嘖稱奇。
仲仁突破前人技法,以水墨暈寫梅花的各種姿態而自成一格,墨梅遂成為花鳥畫領域中的新品種,對於我國繪畫題材與技法的開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仲仁和尚著有一本《華光梅譜》傳世,此譜對宋代畫梅理論具有突出的貢獻,後來著名的南宋詞人、畫家、書法家揚無咎和元代著名畫家、詩人、書法家王冕畫梅皆源於此。
年輕時的揚無咎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如數間屋」的老梅樹,蒼皮蘚斑,繁花如簇。他經常對著梅樹臨畫寫生,深得梅花真趣。因此,在梅花畫法上,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的畫法。
年輕,雄心勃勃的揚無咎將自己的梅花圖進獻於宮廷,卻不得宮廷賞識,被當時的徽宗皇帝斥為「村梅」。
來自宮廷的嘲諷,並沒有影響揚無咎對自己藝術風格的堅持。從此,他在自己的畫上題以「奉敕村梅」,既是一種自嘲,也是一種自傲。他繼續按照自己的審美理想,鑽研墨梅藝術。
揚無咎非常善於學習前人的藝術成就,曾經有位來自華光寺的僧人來清江慧力寺修行,將仲仁和尚的墨梅畫法帶到了這里。揚無咎經常前往虛心學習。
仲仁的畫法給了揚無咎極大啟發,在這難得的藝術切磋中,揚無咎結合自己的藝術經驗,將前人的墨梅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創造出一種雙勾法來畫梅花,使梅花純潔高雅,野趣盎然。
和大多數喜愛梅花的詩人一樣,揚無咎也喜歡賞梅飲酒。醉後的揚無咎往往不管什麼場合都能揮毫潑墨,如果沒有興致,想求得揚無咎一幅畫,卻很難。
喝醉的揚無咎能在任何一堵牆上塗畫自己的墨梅,但是如果是別人特意帶著重金去求畫,揚無咎卻很少同意。據說,揚無咎曾乘興在臨江的一家驛館的牆壁上畫了一幅折枝梅,吸引了不少往來的文人士大夫,驛館一時也生意興隆。
但這塊畫了折枝梅的屋壁後來居然被人竊走,使得這家驛館頓時車馬稀少,門庭冷落,揚無咎藝術的魅力於此也可見一斑。
揚無咎最著名的傳世花卉作品是《四梅花圖》,又叫《四清圖》,是他晚年的作品,畫分4段,可分可合,每段自成一幅,有獨立的內容和章法,從自跋中可知,作者創作此圖的初衷是要完成一位摯友的命題:要余畫梅四枝,一未開,一欲開,一盛開,一將殘,均各賦詞一首。
這個獨特的命題激發了揚無咎的興致,使他在創作中表現出了應有的大家手筆。畫梅花「未開」,在疏枝斜幹上突出描繪了花苞的聚五攢三,以少勝多。畫梅花「欲開」,在枝幹上布了些整朵梅花,花瓣清晰可數而不露其花蕊,以求含蘊。
《四梅花圖》的花用線勾,不設色。枝幹不用雙勾,以運墨中的自然枯、濕變化,表現老乾新枝的差異。
在構圖上,4幅圖都以疏朗自然取勝,瘦枝冷蕊,清氣逼人,寫出了梅花的真魂。此畫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它集中展現了藝術家的詩、書、畫三絕,畫幅上4首寄調《柳梢青》的詞作,既表達了畫家對梅花品格的感受,又緊扣畫意。
揚無咎以他廣受稱道的清勁小楷,錄下這自譜的4首梅花詞,還題上一段作畫緣起的自述。這種在畫作上留下大段題畫文字的做法,在宋代以前的繪畫中,是十分罕見的。
Ⅱ 怎樣畫好國畫中梅花的枝幹
國畫梅畫枝幹畫法:
(一)國畫梅花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類的二回號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答邊皴,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為了表現老乾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在暗面一側面好之後,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的弧線逐漸畫出老乾的主體形態,並勾出亮面部分老乾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以顯示筆意的靈活。
待干後加點焦墨苔點就全部完成了這棵主幹。國畫梅花老乾中伸出的粗枝可用雙勾加皴的辦法畫,也可用潑墨畫法一筆寫出。
(二)潑墨法潑墨法畫國畫梅花枝幹時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好調墨和蘸墨之間的關系,用大號硬毫提斗筆飽蘸墨色側鋒逆行運筆,隨筆勢的發展筆鋒亦隨之相互轉換,通過提按、頓挫以及筆的順勢強化筆法上的變化,要一次蘸墨一氣呵成。
對行筆當中出現的散鋒或枯澀筆墨,要順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後通過罩色全其神貌。國畫梅花主幹可用復筆畫法,左右兩筆並行排列,先左後右依次畫出。主幹完成後順勢寫出粗枝及嫩莖,其畫法同於勾皴畫法部分所述。以上介紹的就是如何畫好梅花。
Ⅲ 元代以潑墨法作梅花的代表畫家是誰
元代最大的畫梅來大師應該首推王冕源,他自號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畫一變宋人稀疏冷倚之習,而為繁花密蕊,給人以熱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圖》他用單純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筆致,生動地傳達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託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懷。
王冕(?-1359),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生於農家,屢試不第後,遁跡江湖,遍游名山大川。後歸隱九里山,朱元璋進軍浙東時出山,任諮議參軍,不久病死。他能詩善畫,尤工於墨梅,繼承了南宋揚無咎之法並推崇華光和尚所畫梅花,自成一家,以胭脂作沒骨梅花是其首創。他的畫梅法對後世影響很大,並著有《梅譜》傳世,總結了前人及自己的畫梅經驗。傳世主要梅花作品有故宮博物院藏《墨梅圖》卷和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南枝早春圖》軸等。《墨梅圖》是《元五家合繪》卷中的一段,紙本墨筆,畫枝幹挺秀的梅花一枝,穿插得勢,淡墨點花瓣,濃墨勾蕊,顯得極為清潤。並有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詩畫相得益彰,畫家借畫墨梅標榜自己清高孤潔的思想。
Ⅳ 近代畫梅的著名畫家
近代畫梅的著名畫家有:
- 陳毅平,中國著名花鳥畫家,擅長畫梅、蘭、竹、菊、松、荷等,尤精於畫梅。
- 張大千,中國潑墨畫派畫家,擅長畫山水、花鳥、人物等,尤精於畫梅花。
- 李苦禪,中國大寫意花鳥畫家,擅長畫山水、花鳥、人物等,尤精於畫梅花。
- 徐悲鴻,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人,擅長畫山水、花鳥、人物等,尤精於畫梅花。
- 齊白石,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擅長畫山水、花鳥、人物等,尤精於畫梅花。
以上這些畫家都是近代畫梅的著名畫家,他們的作品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Ⅳ 怎樣才能畫好梅
首先要有一個大體的構思:右下方畫一石,梅之主幹由左向右上斜出。
1、以斗筆或較大毛筆先蘸水,再蘸中墨以較快的速度畫石,適當加皴,不宜多。
2、再以大蘭竹蘸水後,筆尖蘸濃墨,先畫主要樹枝的枝頭,適當分叉,逐漸向下畫,注意節奏和速度,越畫水分和墨越少、越干,在這時畫主要枝乾的最粗部分,以較干淡之中墨邊畫邊皴出木本樹干老皮之質感。視情況可加輪廓線,並隨手點出些苔點。
大枝幹旁一般輔以中小樹枝,主幹較淡,那麼,這小枝可適當加重,在靠近石處,右上角處,可令枝斷開留出花的位置。
畫枝幹是極重要的一步。枝條要園勁,要用中鋒。畫到粗干時,墨變淡、變干,邊畫邊皴,這時則多用側鋒。加皴時可在主幹的側下部多用一些,這樣也增加了樹乾的明暗和立體感,這通過後來的渲染表現的更明顯一些。
3、以較小的毛筆鉤花,蘸淡墨。一般每個花瓣兩筆鉤成,骨朵也用兩筆構成,之所以兩筆主要是要放慢速度、筆筆到位、避免草草。鉤花時注意多畫些未開半開者,全開的要少些。並且切時注意花之向背、疏密。枝有疏密,花更要有疏密。在畫的過程中體會「密不通風、疏可走馬。」枝疏處花可疏,枝密處花可密;有時也可處理成枝疏處花密,枝密處花疏。
4、剔蕊點萼。因為開始考慮時要畫的是白梅花,白梅也應令其有色彩感。我便請大家用曙紅加墨,可先剔蕊。畫蕊時要挺住手腕,線要細挺剛勁,不能粗、不能弱、不能洇,每一根線都要氣貫始終,功力到位,因為這是最能體現梅花精神的地方。畫完花蕊以後,點花粉,不要拘泥於每絲一點,蕊絲相對整齊,粉點要園潤靈動。緊接著仍用曙紅加墨點萼,骨朵的方向全靠萼來表現和襯托。點萼更要干凈利落,絕不能拖泥帶水。在點萼的同時,視花密處之情況可適當增加少許小嫩枝,這與先畫好的枝相比有了色彩的差別,也可使密處更密。疏處更顯明朗。
5、為了增加畫面的生機,可點綴上幾只麻雀。這幅作品我們在左下粗枝幹上蹲著一隻,石之左面地上站兩只。
麻雀很簡單,也好畫,處理好了整個畫面便顯得生氣勃勃。
畫時先用赭石加墨點出頭頂,三隻的一次都點上。下面的兩只可畫一正面一略側,略側者一邊用較重的赭墨畫出翅,甚至露出微翹的尾羽。接下來用另一支筆蘸濃墨鉤畫出嘴、眼,再用淡赭墨分兩筆畫出鳥之腹部,兩筆一定要相對畫出。這時可以稍等,待半干後可在肩頭加黑點,下巴加黑點,並用墨畫出微側者之翅羽,用濃墨畫出麻雀之腿、爪,其腿爪一定要畫的勁挺尖利。也可光畫腿不畫爪子,像是站在雪地里(這當然還要作一些處理),我們這幅就先不畫爪子。
6、現在枝幹、花朵、萼、蕊等都已經干透了,下面可作一些簡單的渲染。
首先用畫麻雀剩餘的淡赭墨染一下梅花枝幹,不管枝幹是濃墨畫的還是淡墨的,全部用淡赭墨重畫一遍,這樣更顯其質感。
用淡墨加石綠染石,可以基本平塗。上部可略淡,下部可略深。仍用這個色將花朵的周圍作一些點染,不可洇入花內,這樣可使白花更顯潔白。這是畫白梅的方法之一,還可有多種表現白梅的方法,這會在今後逐步學到。
仍用這個顏色在地面上點幾個大小不等的點子,像是開始溶化的春雪、小鳥在結伴覓食。接著在左上部用此色畫出一叢竹葉,作這幅畫中梅花的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