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梅花妝
A. 一款適合穿古裝的古代妝容化妝教程
敷鉛粉是古代化妝的第一步,其作用類似於現代的底妝,旨在突出肌膚的白皙。唐朝人喜歡在鉛粉中加入西域香料,稱為迎蝶粉。宋代則用益母草、蚌粉調制玉女桃花粉,明朝則以玉簪花為主料,製成玉簪粉。
抹胭脂的習俗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期,當時女性已懂得在面部擦拭腮紅以增添美感,但並不流行,僅限於舞姬和宮人使用,材料多為硃砂。秦始皇時期,宮中的女性普遍使用紅色妝容,開啟了色彩豐富的妝容潮流。唐代稱胭脂為「紅粉」,婦女們以胭脂妝容為時尚,詩人亦多次歌頌這種妝容。
畫黛眉在唐代尤為流行,流行趨勢是將眉毛畫得闊而短,形狀如桂葉或蛾翅,元稹的詩句「莫畫長眉畫短眉」便是例證。《都督夫人禮佛圖》中的桂葉眉和莫高窟盛唐45窟里的柳葉眉,以及菩薩臉上的翠綠色翠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點額黃,又稱貼花鈿,是用絲綢、彩紙、金箔、雲母片等材料剪成的裝飾物,粘貼在眉心或前額。這些裝飾物的形狀多樣,有圓形、菱形、月形、桃形,以及花、鳥、魚、蝴蝶、鴛鴦等圖案,顏色主要是紅、綠、黃三色。貼花鈿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壽陽公主的「梅花妝」是其起源,到了唐朝,愛美的姑娘們開始用金箔、銀箔,甚至昆蟲的翅膀、鳥類的羽毛剪出花樣貼在額頭。
畫面靨是女子臉頰兩側用丹青、朱紅等顏料點綴出各種形狀的裝飾。除了紅色圓點,還有錢幣狀的「錢點」,杏桃狀的「杏靨」,以及花卉形狀的「花靨」。晚唐五代時,面靨妝更加盛行,有的女子將剪成花鳥蟲魚的面靨貼得滿臉都是,宛如從維密秀場走秀歸來。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中有記載,鶴子草是製作面靨的原材料之一,相傳面靨起初是後妃來例假時的一種特殊標記。
描斜紅始於南北朝,是在眼角兩旁各畫一條紅色的月牙形,唐代宮廷中頗受歡迎。唐代墓葬出土的女俑常有月牙形妝容,色澤濃艷,造型古怪,有的還被描繪成殘破妝,宛如白凈的臉上添了兩道傷疤。斜紅的傳說起源於三國時期,魏文帝宮女薛夜來撞上水晶屏風,留下兩道疤痕,這種妝容後來演變成「曉霞妝」,即斜紅。
湖南曾出土西漢墓葬中的口紅,歷經2000多年仍鮮艷奪目,口紅製作技術高超。唐代製作口脂的植物多達二三十種,唐人用蜂蠟代替前人的動物脂膏,摻以硃砂、紫草,調制出紅色、粉紅、紅褐色等不同色號的口脂。唐朝的眉形豐富多彩,唇妝種類繁多,僅晚唐30多年間,唇式就出現了17種之多,圓形、心形、鞍形,其中櫻桃形和花朵形最為流行。為了達到「櫻桃小口」的效果,女孩子們先用白色打底,然後用口脂在嘴唇正中畫出唇形。
B. 古代女子化妝的步驟
1、敷鉛粉
古人化妝的第一個步驟是敷鉛粉,作用與現在打粉底類似,都是為了凸顯自己膚白貌美,畢竟「一白遮百丑」。唐人喜歡在粉中摻入西域香料,稱迎蝶粉;宋人將益母草、蚌粉等調制玉女桃花粉;明人則以玉簪花為主料,制玉簪粉。
唐朝的眉形豐富多彩,唇妝種類也異常繁多,僅晚唐30多年時間里,唇式就出現了17種之多,圓形、心形、鞍形,其中最風靡的要數櫻桃形和花朵形。古人崇尚「櫻桃小口一點點」,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女孩子們先用白色打底以覆蓋唇色,然後用口脂在嘴唇正中畫出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