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洛河南岸櫻花

洛河南岸櫻花

發布時間: 2025-01-27 19:39:52

A. 洛陽附近城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仰韶遺址 【仰韶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75公里處澠池縣仰韶鄉仰韶村。面積3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4米,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遺址。著名的仰韶文化即以1921年首先於此處發現而得名。195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再次進行發掘。發掘仰韶及同類遺址所獲得的豐富資料,為研究仰韶文化的性質、類型和分期打下了基礎。仰韶文化分布於黃河中游,以河南、山西、陝西為中心,時代距今約六七千年。 王灣遺址 【王灣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約3公里處郊區谷水鎮王灣村澗河東南岸第一台地上。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195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站發現該遺址,1959年秋、1960年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曾兩次進行發掘,共揭露面積3350平方米。遺址包括新石器時代,以及周代、晉代、北朝諸時期的文化堆積。新石器時代文化層一般可達3米左右,又可分為王灣一期(仰韶文化)、王灣二期(過渡期)、王灣三期(河南龍山文化)遺存。王灣遺址提供了研究由仰韶到龍山過渡期文化的資料,證實定了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承襲關系,在新石器時代考古學上佔有重要地位。 孫旗屯遺址 【孫旗屯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2公里處郊區孫旗屯鄉孫旗屯村。東西寬180米,南北長500米。1954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隊進行發掘。遺址包含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仰韶、龍山過渡期文化,龍山文化以及商文化的遺跡遺物。其中仰韶期出土有陶、骨、石器以及獸骨等,陶器以紅陶為主,亦有彩陶;過渡期出土有灰色或紅色素麵陶、彩陶、極少數蛋殼陶、磨光陶、骨鏃、石斧、石刀以及豬骨等;商代出土有鏟、石片、陶紡輪、骨鏃、卜骨、陶環等,陶器多繩紋。該遺址是研究中原地區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重要遺址之一。 矬李遺址 【矬李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南4公里處郊區古城鄉矬李村伊洛二水之間。台地南北長約700米,東西寬約500米。1975年冬、1976年春由洛陽市文物考古部門進行了試掘。遺址文化層堆積很厚,可分為五期。第一期為仰韶文化,第二期為河南龍山文化,第三期為河南龍山文化煤山期,第四期為二里頭一期文化,第五期為二里頭二期文化。它再一次證實了二里頭類形文化是由河南龍山文化發展而來的。矬李遺址位於傳說中的夏都范圍,對探索夏文化有重要價值。 東馬溝遺址 【東馬溝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4公里處郊區孫旗屯鄉東馬溝村。1956年,文物考古部門進行了部分發掘,清理了11座古墓葬,出土有成套的酒器及盆、豆、罐等陶器,不少器物顯得精緻美觀。還發現有灰坑和房基。出土器物特點與二里頭二期文化遺存相似,為探索夏商文化提供了線索。 橋北村遺址 【橋北村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約85公里處嵩縣庫區鄉橋北村。東西長350米,南北寬250米,總面積8.75萬平方米。1956年冬發現,1959年夏復查。出土陶器以細泥紅陶、粗紅陶和白衣彩陶為主,還有少量夾砂粗陶;石器有鑽孔石刀、石鐮、石鑿、石輪、石斧等。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蘇羊遺址 【蘇羊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75公里處宜陽縣張塢鄉蘇羊村。東西寬800米,南北長1000米。文化層堆積達6米。陶器有泥質彩陶、泥質黑陶、夾砂灰陶;石器有刀、鐮、斧、鏟、網墜、圓形器等。蘇羊遺址面積大,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對研究新石器文化有重要價值。 唐坡遺址 【唐坡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70公里處洛寧縣澗口鄉唐坡村。東西寬3000米,南北長400米。主要遺物為陶器和石器,陶器有細泥彩陶、素麵紅陶、夾砂粗紅陶,石器有網墜、斧、鐮等。 祿地遺址 【祿地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108公里處洛寧縣陳吳鄉祿地村。南北長800米,東西寬600米,總面積48萬平方米。陶器為夾砂粗陶、細泥灰陶、磨光黑陶、夾砂紅陶等。器型有鼎、鬲、盆、小口罐等。石器有石斧、石刀。含仰韶、龍山兩種文化。 土門遺址 【土門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南33公里處伊川縣白元鄉土門村。東西長800米,南北寬250米,總面積20萬平方米。1965年發現,經考古部門調查,發現房屋4座,瓮棺葬3座。灰坑呈圜底,有袋形、鍋形兩種,器物有泥質紅陶缸、釜、釜形鼎、盆等,還有紅項缽、尖底瓶、高頸瓮等。以圖案別致的瓮棺"伊川缸"最有名。文化特徵接近洛陽王灣遺址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 邵窯遺址 【邵窯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20公里處宜陽縣尋村鄉邵窯村。東西長900米,南北寬240米,文化層厚達6米。1978年發現。陶質為泥質紅陶、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泥質灰黑陶等;石器有斧、鏟、刀、紡輪、環狀器等。該遺址面積大,堆積豐富,保存較好,對研究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過渡有重要意義。 墁子頭遺址 【墁子頭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南約200公里處欒川縣城關鎮墁子頭村。1958年發現。遺物有陶片、石斧、石鏃等。上層為龍山文化,下層為仰韶文化。 灰嘴遺址 【灰嘴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南約40公里處偃師市緱氏鎮灰嘴村。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自上而下依次疊壓為商代文化層、龍山文化層、仰韶文化層。三層總厚度約5米。如此三層疊壓的情況,在黃河以南屬首次發現,對研究三者承襲關系有重要價值。 卦溝遺址 【卦溝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北13公里處孟津縣朝陽鄉卦溝村。被溝分為東西兩部分,溝西面積為2.2萬平方米,溝東面積為6.4萬平方米。出土有炭化穀物遺痕、泥質灰陶碗、夾砂灰陶片等,還有少量石刀、石鐮等。 高平寨遺址 【高平寨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40公里處新安縣鐵門鎮高平寨村。總面積2.24萬平方米。分東西兩部分。遺物、遺跡有灰坑、紅燒土塊、石器、陶器等。陶器以紅陶為主,有陶缽、尖底陶瓮等。含仰韶、龍山兩種文化類型。 東干溝遺址 【東干溝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北1公里處東干溝(東澗溝)村。1958年開始發掘,先後三次共揭露面積1800平方米,清理龍山文化灰坑5個,二里頭型灰坑126座,窯址4座,墓葬5座。該遺址以二里頭文化為主,文化層厚2米,面積在15萬平方米以上。 白元遺址 【白元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南38公里處伊川縣白元鄉白元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50米。1979年發掘。遺址中有房基、墓葬、灰坑等。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銅器等。該遺址提供了河南龍山文化向二里頭文化過渡期及二里頭文化早期的實物資料,有重要學術價值。 南崗遺址 【南崗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40公里處新安縣鐵門鎮南崗村。總面積4.25萬平方米。主要器物有磨製石器斧、刀、鏟,陶器有大口尊、鬲、鼎、高頸罐等,均為泥質灰陶。遺址保存完整,對研究夏、商文化有很高價值。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約25公里處偃師市翟鎮鎮二里頭村。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文化遺存可分為四期,一、二期屬於夏文化,三、四期屬於商文化。此處即夏都斟尋阝故址。出土石器、陶器等器物多種。所出青銅器如刀、爵、鈴、鏃等,是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青銅器。墓葬顯出差別。第三期發現宏偉的宮殿遺址,其台基略呈正方形,坐北面南,東西108米,南北100米。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闊8間、進深3間的大殿遺址。此外還有鑄造、制骨、制陶作坊遺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從1959年開始的大面積發掘,至今仍在進行中。二里頭遺址范圍廣大,遺存豐富,地層關系清楚,對探索夏文化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屍鄉溝商城遺址 【屍鄉溝商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32公里處偃師市城關鎮洛河北岸屍鄉溝一帶。西南距二里頭約6公里。此處即商都西亳遺址。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桀後,在此建都立國。城址略呈長方形,南北長1700餘米,東西寬北部1215米、中部1120米、南部740米。四面有城牆遺址。共發現城門7處,東垣、西垣各3座、北垣1座。城內道路縱橫交錯,城外有寬4.6米的環城路。城內中偏南部,分布3座小城,宮城居中,正方形,長寬各200餘米。在其東部偏北和東南隅有兩座宮殿遺址,另兩座小城分別位於其東南部、東北部,可能屬營房、庫房一類。出土有石器、骨器、陶器、銅器等。 西周冶銅遺址 【西周冶銅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北1公里處氵廛河鄉北窯村氵廛河西岸。面積約10萬平方米。1973年發現並試掘,1975年鑽探並開始發掘。這處大型青銅器冶煉鑄造作坊遺址,時間相當於西周初年到平王前後,另外包含東周以及唐宋等文化堆積層。出土西周遺物有大量陶范、熔銅爐殘壁、銅渣、木炭末、紅燒土以及陶器、石器、骨器等。主要鑄造青銅容器、車馬器和兵器等。從出土的卜骨、卜龜以及非正常死亡的遺骨看,當時開爐澆鑄之前,可能有占卜和人祭活動,以禱求澆鑄成功。該遺址是研究兩周青銅冶鑄技術的重要遺址。 春秋滑國故城遺址 【春秋滑國故城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南43公里處偃師市府店鎮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原為春秋時滑國都城,後被秦所滅。遺址南北長約2.25公里,北端寬約1.5公里,南端寬0.5公里。故城依地形而造,城垣屈曲呈弧形。附近文化遺物豐富,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周、西漢及唐代遺物。 西漢壁畫墓 【西漢壁畫墓】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存洛陽市古墓博物館。1957年發現於洛陽老城西北約1公里處,後搬遷復原於今址。墓葬年代約為西漢中晚期,為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壁畫墓之一。墓室以特製空心磚和小磚混砌而成,分前堂、後室、左右耳室等部分,分別為會客飲宴、寢卧之處以及廚房、車馬間等,在前堂頂部繪以日、月、星、雲等天象圖;隔牆正面繪有"二桃殺三士"、"孔子師項橐"等歷史故事及方相氏打鬼圖等;墓室後壁繪有"鴻門宴"歷史故事;墓門內上額有"伏魔(旱魃)降吉祥"畫面;隔牆背面有墓主人乘龍升仙畫面等。繪畫色彩艷麗,筆觸簡練流暢,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場面布局緊湊,是兩千年前繪畫藝術的珍品。 卜千秋壁畫墓 【卜千秋壁畫墓】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北0.5公里處郊區邙山鄉澆溝村邙山南麓洛陽市麵粉廠內。1976年發現並由文物考古部門發掘,出土銅印上陰刻有篆書"卜千秋印",故名。墓洞穴磚室,包括墓道、主室、左右耳室三部分。主室由特製空心磚砌築而成。年代當在西漢中期稍後。在此墓的門內上額、頂脊、後壁山牆正中等處皆繪有壁畫,畫有仙人王子喬、女媧、仙翁、仙女、伏羲、方相氏的形象,以及彩雲、月亮、太陽、雙龍、梟羊、朱雀、白虎、黃蛇、蟾蜍、兔子和墓主人乘鳳升仙等。繪畫之前,先在磚上塗一層白粉,然後著墨上彩。壁畫繪制精工,色彩鮮明,保存完好,是研究西漢時期繪畫藝術的重要資料。 漢光武帝陵 【漢光武帝陵】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本稱原陵,亦稱漢陵,俗稱劉秀墳。位於洛陽城東北25公里處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南依邙山,北臨黃河。陵冢高大,周長約1400米,高約20米。陵園四周有短牆圍護,內存古柏千餘株。陵園西為光武祠。陵冢前巨碑立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上刻"東漢中興世祖光武皇帝之陵"12個大字。光武帝劉秀(前6~57),字文叔,湖北棗陽人,高祖劉邦九世孫。削平割據勢力,統一全國,成為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定都洛陽。在位32年。 三漢冢 【三漢冢】分別稱作大漢冢、二漢冢、三漢冢,位於洛陽城東北20公里處孟津縣漢魏故城西北邙山上。由北向南,一字排開,高大巍峨,雄偉壯觀。清代龔崧林分別定為漢明帝(劉庄)顯節陵、漢章帝(劉*')敬陵、漢和帝(劉肇)慎陵。陵前石碑為清代乾隆時龔崧林所立。顯節陵高約25米,底部周長377米。陵南不遠處象庄村南,留存有高大的石象一尊,雕工古樸,形象雄渾,為東漢石雕藝術佳作,可能原來即為東漢皇陵神道兩側所置之石獸作品。 白馬寺 【白馬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12公里處洛陽市郊區白馬寺鎮白馬寺村。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是中國國家興建的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據傳東漢明帝劉庄夜夢金人,遣秦景等18人赴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天竺(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得見佛經佛像。永平十年,漢使梵僧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洛陽,翌年建寺,遂以白馬為名。唐代時規模宏大,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曾予以重修,大體上奠定今白馬寺的規模和布局。現有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殿內造像以大雄殿內所存之元代夾薴乾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最珍貴。此外還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經幢碑、刻以及齊雲塔、天竺高僧墓、焚經台等古跡。齊雲塔本稱釋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馬寺塔,在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200米處。東漢永平十二年(69),漢明帝敕建佛塔,定名齊雲塔。今存之磚塔,重建於金大定十五年(1175)。塔為四方形密檐式,13層,通高約25米。第一層塔檐之下飾砌以仿木構式斗拱,頂覆寶瓶式塔剎,外輪廓略作拋物線形,玲瓏挺拔,古雅秀麗。白馬寺北依邙山,南望洛河,綠樹紅牆,梵殿寶塔,顯得庄嚴肅穆,是中外禪俗各界瞻仰游覽的勝地。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15公里洛陽市郊區、偃師市、孟津縣毗連處。北靠邙山,南臨洛河。更始三年(25),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於此,其後三國魏、西晉、北魏也以此為都,歷4代共330多年。北魏末年在戰亂中化為廢墟。今存遺址內城東垣殘長3895米,西垣殘長4290米,北垣長3700米,南垣已為洛河所淹,殘垣一般高出地面1~2米,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7米。城牆皆夯土板築而成,周長約14公里。城內主要建築為宮城、宮殿、衙署、苑囿等。北魏宮城為長方形,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660米。太極殿為宮中正殿。東漢太學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太學村附近。始建於建武五年(29),在校太學生曾多達3萬餘人。熹平四年(175)於太學講堂前立石碑46塊,史稱熹平石經。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經28塊,史稱正始石經。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部達3萬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萬平方米左右。在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有一排排的建築房基,或為東西長方形,或為南北長方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太學是古代傳授儒家學說的最高學府。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本。東漢靈台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崗上村與大郊寨之間。靈台創建於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曹魏、西晉相繼使用,達250餘年之久。靈台遺址范圍達4萬多平方米,中心建築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東西殘寬31米,南北殘長41米,殘高8米余。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78~139),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10多年,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位於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南北長1048米,東西寬255米,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後多安置於此。唐初,洛陽縣治設金墉城,貞觀六年(632)移於東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廢。經勘察發現三座小城連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環流,各城門闕皆有遺跡。城內發現夯築台基多處,以及磚砌基址、水池等。北魏時,增修外廓城,長、寬各約10公里。城內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寧寺最為豪華壯麗。永寧寺在宮城外西南面,初創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擊焚毀。據勘測南北長305米,東西寬260米,中心為木塔,木塔基座為方形,上下兩層,下層位於今地表之下,上層基座長寬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壘砌鑲包。在發掘塔基的過程中,出土一批工藝精湛的泥塑造像,給研究北魏佛教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另有石雕、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平等寺北齊造像碑俗稱寺里碑,在漢魏故城內城東垣外,今偃師市寺里碑村南。計四通,下部皆深埋於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約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薩、弟子像,結跏趺坐的六佛圖,姿態優美的飛天,慢步行進的大象,造型生動的猛獸,以及帳幔、火焰、蓮花等,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為北齊所遺存下來的少數佛教藝術珍品之一。1962年開始對漢魏故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發掘工作至今仍在進行。 北魏長陵 【北魏長陵】位於洛陽城西北約15公里處孟津縣朝陽鄉官莊村邙山之顛。此處存大小冢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長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長110米。兩冢相距約100米,當地俗稱"大小冢"。分別為高祖孝文帝長陵和文昭皇太後之陵。孝文帝拓跋宏於太和十七年(493)率軍南下,翌年決定由平城(今大同)遷都洛陽。他實行漢化政策,並規定死後葬洛陽。 北魏景陵 【北魏景陵】位於洛陽城西北約7公里處洛陽市郊區邙山鄉冢頭村邙山之顛。冢高25米,底部周長126米,高大巍峨,氣勢壯觀。是宣武帝元恪的陵墓。元恪為孝文帝第二子,在位16年,崩於延昌四年(515),享年33歲。近年已進行了發掘。 北魏元?墓 【北魏元?墓】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北8公里處孟津縣朝陽鄉前海資村洛孟公路西側。冢高約15米,底部周長63米。1949年前被盜,墓誌現存開封博物館。1976年洛陽市文物考古部門進行了清理。墓門向南,墓室平面呈方形,磚砌,四壁原存壁畫,多被盜墓者颳去,頂為圓形,上繪天象圖。出土墓誌蓋殘角一塊,與開封博物館存江陽王元?墓誌蓋所缺之角相符。元?,字伯亻雋 ,小字夜叉,娶靈太後之妹馮翌郡君為妻,恃寵驕盈,誣清河王元懌與靈太後私通,囚太後於後宮,殺清河王元懌。後靈太後返政,以謀反罪賜死。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處洛陽市郊區龍門鎮。這里因伊水東西兩岸之香山和龍門山對峙如天然門闕,故古稱"伊闕"。石窟密布於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4)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諸朝,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造達150多年。東西兩山現存窟龕共2100多個,佛塔40餘座,碑刻題記3600多塊,全山造像10萬余軀。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唐代的潛溪寺、萬佛洞、看經寺、奉先寺等都是代表性的洞窟。奉先寺在西山南部,唐代咸亨三年(672)始鑿,至上元二年(675)完成。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龕。南北寬約34米,東西深約36米。龕雕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二天王及力士等11尊大像。主尊盧舍那佛高17.14米,頭部高4米,身披袈裟,面容豐滿秀麗,雙目寧靜,嘴角微翹,顯現出無限的智慧和慈祥;弟子迦葉嚴謹持重,阿難溫順虔誠;菩薩端麗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雄強威武。顯示了盛唐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魏碑精華"龍門二十品"是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之稱始自清代,其篇目始見於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及方若《校碑隨筆》。內容一般表達造像者祈福消災。它的書法藝術,是在漢隸和晉隸的基礎上發展演化,從而形成了端莊大方、剛健質朴、既兼隸書格調、又孕楷書因素的獨特風格。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魏碑"體的代表。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伊闕佛龕之碑",或稱褚遂良碑,在西山賓陽中洞與南洞中間,通高約3.65米,寬1.9米。原應為開鑿賓陽洞的造像碑。唐代貞觀十五年(641),重刻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為母親文德皇後長孫氏開窟造像的發願文。由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諫議大夫褚遂良書丹。計1600餘字。字體清秀端莊,剛健有力,是標準的初唐楷書,也是書法藝術史上的珍品。 水泉石窟 【水泉石窟】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東南約30公里處偃師市寇店鄉水泉村萬安山斷崖上。坐東向西,背山面水。洞窟一座,深6.5米,寬4.8米,高約12米。窟平面略呈方形,後壁中央雕主佛兩尊,現僅存北側一尊,高約3米。窟壁間雕大小佛龕400餘個,龕內多雕一佛、二菩薩、二弟子或交腳彌勒佛等。龕楣及其近旁刻有飛天、化生、蓮花、幃幔、瓔珞等。佛座下有金剛力士及形象生動的蹲卧獅獸等。雕刻技法簡朴,系北魏造像風格。窟外北壁雕有唐代像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面容豐滿。另存有北魏普泰二年(532)及唐開元元年(713)等造像題記。

熱點內容
盆景硬土 發布:2025-01-29 06:39:48 瀏覽:319
土豆盆栽如何種植 發布:2025-01-29 06:36:08 瀏覽:520
情人節求婚戒指 發布:2025-01-29 06:34:21 瀏覽:386
十二隻康乃馨 發布:2025-01-29 06:33:36 瀏覽:97
南山花卉世界在哪 發布:2025-01-29 06:32:13 瀏覽:147
杏樹盆景視頻 發布:2025-01-29 06:23:19 瀏覽:851
時空使徒櫻花 發布:2025-01-29 06:23:13 瀏覽:258
硬桿綠植 發布:2025-01-29 06:22:38 瀏覽:525
紫羅蘭薯苗 發布:2025-01-29 06:22:32 瀏覽:858
金桔盆栽種植 發布:2025-01-29 06:13:58 瀏覽: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