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
A. 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參與對象有年齡限制嗎
有。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參與對象為14周歲以下少年兒童,旨在培養廣大少年兒童對祖國傳統藝術的興趣與愛好。
B. 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獎含金量
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獎含金量為百分之六十
凝聚集體智慧的《少兒戲曲聯唱》(徐明華)1990年春節,我有幸帶領庄麗和陳鷺這一對金童玉女參加華東六省一市首次春節聯歡會,為了突出地方特色,各省市都要出一段有特色的地方戲。我們推出的是錫劇《雙推磨》,獲得極好的評價。當時擔任舞台監督的劉英姿和我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回去後將這個節目再作進一步加工,選幾個在全國有影響有代表性的劇種,搞一個聯唱。
C. 王希玲的藝校
第十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日前在蘇州隆重舉行,來自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的79位小選手榮獲中國戲曲「小梅花」稱號。河南省共有12名小選手榜上有名,其中朱旭光、李朋傑、劉龍龍三人來自河南省王希玲藝術學校。至此,河南省王希玲藝術學校已經獲得18個小梅花獎,超過了當年大名鼎鼎的南街村藝術學校。
教學基地成了「擂主基地」
2006年8月16日,記者來到王希玲藝術學校,因為正值暑假,校園里靜悄悄的,一些工人正在對練功房、演出廳進行重新裝修。這個由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王希玲出任名譽校長的學校是1999年開始和河南省藝術學校聯辦的,是省藝術學校的鄭州教學基地。在教學樓下的黑板上,寫著「熱烈祝賀我校學生王飄飄榮獲《梨園春》赴澳之星選拔第一名,預祝王希玲名譽校長在悉尼演出成功」。而在另一側的黑板上則寫著「祝賀王曉霞同學成為《梨園春》三連冠擂主」。發現記者對這些喜報感興趣,王希玲對記者說: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平常了,有人說我們這兒不是教學基地,快成「擂主基地」了。
在少兒戲曲全國最高獎——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中,河南省王希玲藝術學校的學生2002年開始參加,當年就有席超等學生以優異的成績摘得小梅花獎,到今年已經獲得了18朵「小梅花」。這對一個成立僅僅幾年的學校來說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除了小梅花的奇跡外,藝術學校的學生們還創造了很多的奇跡。不僅在全國比賽中拿獎,還有多名學生連任《梨園春》擂主,2005年 「擂響中國」全年擂主總決賽的金獎、銀獎,均有該校學生獲得。央視11頻道、3頻道兩次邀請李朋傑赴京參加節目,受到了歡迎。
「點石成金」成了「小香餑餑」
小小年紀,就登上了舞台,有些甚至成為了小有名氣的明星。是什麼秘訣讓這些農家孩子「點石成金」了呢?王希玲告訴記者,梨園界有「嚴師高徒」、「戲是打出來的」之類的說法,現在辦學不能打了,只有延請名師、科學教學、嚴格管理了。學校從一開始就定下了「名師親授、高徒成才」的方針,藝術界著名專家、藝術家常年擔任客座教授,經常來學校進行藝術交流。有好老師才有好學生,不能糊弄學生。老師要能把戲里的道道兒點給學生,這樣他們才能學得好,學得快。一般每個學期至少給每個學生排一個摺子戲,但對學習好悟性高的要排兩到三個,排戲先排名家大師的精彩摺子,誰教得好請誰來教,然後學習經過改良的劇目和新戲。
王希玲告訴記者:好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的一個學生分配到菏澤戲劇院,他們院里有個青年演員看到了那個學生的水平,馬上辭掉工作來鄭州上學,我們給她排了幾個戲,她很感嘆,說學不學真是不一樣啊。還有河北的一個學生,也是辭掉劇團的工作來的。現在學校里連青海、新疆的學生都有。現在來學校挑人的單位也很多,裴艷玲挑了20多個去了新加坡。濟南市豫劇團有15個進人指標,10個演員,5個樂隊,在全國挑學生,結果在我們學校挑走了8個女孩,還想要男孩子。我們告訴校方男學生都讓蘇州昆劇院、珠海市文工團挑走了。
一片愛心關注貧困苗子
曲藝人才嚴重匱乏、青黃不接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當年,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教育家趙錚曾辦了三屆曲藝班,培養了一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為我省曲藝界的骨幹。
從2004年開始,王希玲藝術學校有了曲藝班,這是目前我省唯一的一個曲藝學歷教育班。我省曲藝界對這個班非常重視,老藝術家余文光親自坐鎮,范軍、於根藝經常來此進行指導。
曲藝班的人數不多,也就二三十個人。王希玲說:盡管很困難,我們也要堅持辦下去,為河南的曲藝留點薪火兒。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藝術學校內學聲樂、舞蹈的以城市學生為主,而學戲曲的則以農村學生居多,而且不少學生家庭條件非常一般。
王希玲介紹說:現在學戲的孩子不少都是家庭困難,我們看是棵好苗子就適當減免一些學費,參加一些大型的比賽活動也是學校出錢組織。學校還收養了幾個孤兒,很多媒體報道過的郭歡歡,從三歲就來我們學校了,還給他爺爺在學校找了份管後勤的工作,如今小歡歡已經是擂主了。還有一個周金剛,也是學校收養的,現在已經畢業到珠海工作了。只要是真愛戲,我們都會給孩子機會。
D. 2018年度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如何參與
2018年度「中國戲曲小梅花薈萃」
細則
2018年度「中國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仍然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和舉辦地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文聯戲劇藝術中心和舉辦地相關文化機構共同承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戲劇家協會(以下簡稱「省級劇協」)以及其它支持單位共同協辦。本屆活動細則如下:
一、活動宗旨
響應中央號召,增強文化自信,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戲曲藝術,培養廣大少年兒童對祖國傳統藝術的興趣與愛好。
二、參與方式
1、參與者首先向省級劇協進行「小梅花」稱號的報審。省級劇協通過審核、遴選,確認本地區報審者的資格,並向組委會報送其資料。每個省級劇協可報送4+2名(個),舉辦了「小梅花」公開選拔的地區可報送8+2名(個),中國劇協各小梅花培訓基地可單獨報送3+2名(個)但須報本省級劇協備案。以上的「+2」為集體節目。
2、組委會組織專家對各省級劇協的報審資料進行復審,並確定入選終審者。
3、入選終審者,由組委會組織專家進行現場審核,並確定是否授予其「小梅花」稱號。
三、報審項目及相關規定
為充分展示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並突出京劇在我國戲劇藝術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又考慮到在少兒當中推廣普及傳統藝術應循序漸進、從培養興趣入手,本屆活動確定以下報審項目,並按照項目分組審核:
1、京劇·崑曲片斷、唱段演唱。
2、地方戲曲片斷、唱段演唱。
3、戲歌演唱。(提倡新創作)
4、戲曲藝術技能表演。(舞蹈性強的戲曲片斷或武戲、各劇種主要器樂演奏、自拉自唱等)
5、集體節目表演。(多人組合的戲曲唱段演唱、戲歌、戲曲技能表演,三個角色及三個角色以上的戲曲片段,新編少兒戲曲劇目或戲曲課本劇)
演唱類和技能類節目規定時間一律為3分鍾以上、8分鍾以內;集體節目規定時間為5分鍾以上、10分鍾以內。
四、年齡規定
2018年度「小梅花」報審者,以2004年5月31日以後出生為准。
五、組別區分
專業戲校或藝校學員、其它院校中的藝術系學員、戲曲藝術院團自培學員,參加專業組審核。其他人員參加業余組審核。
另外按照年齡分為專業A組、專業B組、業余A組、業余B組四個組別。2008年5月31日以後出生者均為B組。
六、終審要求
復審結束後另行告知。
七、時間安排
1、2018年5月25日前由各省級劇協報送資料。
2、2018年6月底完成復審。復審結果於中國戲劇家協會網站公布,並以書面形式通知各省級劇協。
3、2018年暑假期間完成終審。
八、其它事項
1、報審資料包括:a.申報表,b.U盤(包括節目錄像及報審者劇照、生活照各一幅,劇照須與參審劇目一致,照片須達到印刷畫冊水平;報審者戶口本影印件)。c.各省級劇協在本地區組織審核、遴選工作的書面介紹材料一份。d.舉辦了「小梅花」公開選拔的地區,須提供選拔結果順序名單。
以上要求報審的所有文字材料及姓名須准確無誤。如因報審時的錯誤造成畫冊、節目單、證書文字錯誤,不予更改。
2、已經獲得過專業A組「小梅花」稱號者不再報審。
3、入選佩花晚會的節目及「小梅花」稱號獲得者,必須保證參加排練和演出,否則將視為在本次活動中棄權。
4、為尊重報審者的知情權,省級劇協應盡可能將本細則發至報審者本人,或通過其所在單位向其詳細告知,也可請其登陸中國戲劇家協會網站查看細則、下載表格。
5、鑒於報審者為未成年人,所以組委會在審核過程中不收取任何費用。省級劇協在審核、遴選過程中,也望盡可能尋求社會資助解決經費問題;如需向報審者收取審核、錄像、錄音等費用,須明碼實價並遵循合理、自願原則,同時將收費價目表及收費說明傳真至組委會,以便在報審者咨詢時協助解釋。
6、為了使「小梅花」活動得以健康發展,本屆活動仍堅持寧缺毋濫原則;終審期間,教學分數未達90分者,延至下屆重新審核。
7、「小梅花」活動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如果出現報審者及其相關人員以各種形式干擾這一原則的情況,組委會將取消其審核資格。歡迎社會各界對於各級組織者和報審人員予以監督。
8、組委會電話:01059759523,聯系人:薛金嶺。
9、郵寄地址:北京朝陽區北沙灘1號院32樓中國劇協;郵編:100083;收件人:李生智、梁霏霏;電話:01059759519。中國戲曲小梅花薈萃組織委員會
2017年12月
報審相關表格可登陸中國劇協官方網站下載,地址:http://www.chinatheatre.org/pjbj/zgsexqxmhhc/
E. 小梅花獎有何用上學加分嗎
小梅花獎上學是不加分的。小梅花獎含金量可以,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又中國巨蟹於1997年創辦11項全國性,高規格,面向少兒少年兒童的重要戲曲藝術活動,是中國戲劇梅花獎在主要組成部分,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戲曲藝術的希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