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山茶花
① 雲南各個地方都各有些什麼特產
昆明:雲南白、雲南山茶花、雲南圍棋子、牙雕製品、民族服裝服飾、過回橋米線、羽毛答畫、楊林肥酒、玫瑰鹵酒、卷煙、燒風度、燒火腿、燒豆腐、斑銅製品、蠟染製品。
大理:大理草帽、大理雪梨、大理石工藝品、扎染布、白族服飾、蒼山杜鵑花。
麗江:雲木香、天麻酒、竹蓀、窨酒。
其他:象牙芒果、無眼菠蘿、寶珠梨、梅子、八角、猴頭攻、蜂蜜、黑木耳、松茸、雞齎、三七、蟲草、砂仁、雲歸、宣威火腿、玫瑰大頭菜、傣族燒魚、香芋草烤雞、滇八件點心、創川木雕、錫制工藝品、騰沖玉器、版納地毯、納西披星戴月衣、傣族竹編、傣族筒帕。
② 大理是什麼樣的地方呢 你有什麼知道的就貼上
大理這個地方真是一言難盡,它無法和麗江比試風情,也不及陽朔風光的一半,在這里你能體會到的只有兩個字——自由。
大理,段氏。
有朋友說極喜歡這名字,念在口中唇齒間由清脆而婉轉。一陽指,六脈神劍,金庸給世界一個一個武俠夢,大理段氏就開在這夢中,宛如茶花。
穿行於大理古城的街頭巷尾,茫然四顧,我固執地尋找著我的劍光俠影與自由。
在下關下了火車,剛出車廂,就感受到了下關凜冽的風,下關的風無一絲溫柔可言,風伴著雨,撲面而來,將帶的厚衣服都穿上身,還是禁不住打著寒噤,讓帶著興致原本想風花雪月一番的我們著實有些意外。
洱海船上游
草草吃了早餐,按照計劃,第一站是洱海。
洱海古稱葉榆洋,因多榆樹而得名,又稱「昆明川」,「西洱河」,因形似耳朵,故得名洱海。相比昆明的滇池,洱海的水是清澈透明的,據說,為保證洱海的清潔,旅遊部門對水中的機動船隻進行了嚴格限制,因此,除了幾艘規定的旅遊船和手工作業的小漁船,你很難看到冒著黑煙、突突做響的小機動船駛過。
打開船艙的窗戶,看窗外的洱海,外面是灰濛蒙的天空,絲絲的小雨因為脫離了下關的風,感覺柔和了許多,雖無緣看到湛藍的天,卻在一片煙雨迷離中,看到那些奔騰的雲,玄妙不斷的變幻著圖形,層疊的群山籠罩在一片雲霧之中,岸邊白色的白族建築影影綽綽,倒影在碧綠的湖水中,間或的,一艘小船漂浮在湖面上,上面帶著斗笠的漁人悠閑的唱著山歌,湖光山色中,讓人以為走進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自己都成了畫中的風景……
在船上看了歌舞表演,品嘗了有名的三道茶,他們的解說詞很有意思「一苦二甜三回味」,不知不覺,將做人的哲理孕育其中。看著白族姑娘小伙表演的歌舞,喝著回味悠長的三道茶,雖然外面依舊是陰霾的天空,心卻開始變得晴朗起來:人生大抵是如此,無論世間的陰晴,重要的是保持著內心的平靜和從容。
蒼山雲霧
蒼山是大理的至高點,到大理必上蒼山,可俯瞰洱海和大理古城的全貌。
煙雨過後,乘纜車上山,纜車在蒼山雲霧中穿行,雲霧不時從山澗冒出來,如白族少年頭上的白色絹帕環繞了蒼山諸峰,蒼翠秀麗的蒼山大峽谷盡收眼底,坐在纜車上,掠過茂密的松林和雜生的灌木,雲霧飄渺中,便覺得自己也做了一次神仙,漸漸的有了神仙的心情……
下了纜車,至清碧溪,此溪猶如它的名字般,清澈碧綠,深深的一潭水,卻可一望到底,水是從上游流下來的,蜿蜿蜒蜒,一路直下洱海,從纜車上往下看時,溪水如一條狹長的玉帶貫通蒼山上下,連接著洱海,不由感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洱海緊偎著秀美的蒼山,蒼山緊擁著柔情的洱海,相偎相依,剛柔並濟,無怪乎,這片風花雪月的土地總會演繹著動人的傳說與神奇!
因為剛下過雨,我們有幸看到了蒼山瀑布,雖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氣,卻也為蒼山增添了豪邁之氣,初學攝影的我正好藉此練習,於是走在山路上,一路拍過來,圖面或宏大,或蜿蜒,或低徊,但都成了我眼中最美的風景。
古城從容
現在想想,大理古城給我的感覺好於麗江,雖然,無論在規模和房屋建築上,它遠沒有麗江的古樸和氣勢。
喜歡大理古城給我的那種隨意和輕松:寬大的青石板路,長滿青苔的老屋,庭院里清雅秀美的花草,街前源源不斷的潺潺流水,隨風飄動的樹梢,烤乳扇的白族阿嬸,抱著孩子逛街的青年男子,賣花的小女孩,一針一線在攤子上做扎染的白族阿媽……
我以為,比較已經完全商業化的麗江古城,大理有屬於自己的從容與淡定。
穿行在大理,你可以隨意的走著,逛著,不必被周遭商業的空氣挑動起你的不安,你可隨意用腳丈量著古老的街巷,也可在街頭一角的小攤上,拿一塊餌巴,或獨有的乳扇片,邊走邊吃,可靠在一家書店隨意的翻看著一本閑書,或者乾脆無所事事,就做一閑人,在秋日的陽光下,無思無想無夢……
洋人街是另一道風景,當城市化成為人類社會的主導方式時,偏有那麼一些人嚮往著田園牧歌,追求簡約,追求輕松,追求屬於自己的那份風景,大理的隨意和從容為他們提供了條件,漫步在洋人街,你可以看到穿著老頭衫的洋人騎著三輪車穿行在街道上,後面是幫他推車的白族小伙;可以看到一對來自歐洲的老夫婦??整個下午就隨意的坐在鋪著藍格子布的桌子旁,一本閑書,一張報紙,懶懶的沐浴著秋陽;可以看到依舊穿著吊帶衫的高大美國姑娘,背著背包在無目的的張望……
夜幕降臨的夜晚,柔和的燈光,流水般的音樂,淡淡的花香裝飾著安靜的古城,不知道為什麼,南來北往的遊人一旦踏上古城,也好像變得沒有了喧囂和浮躁,靜靜的走在石板路上,雖是異鄉,卻沒有離家的惆悵,只聽到自己的腳步,在安靜的街道上發出輕微的回響……
美味大理
先開個吃飯的單子:
砂鍋魚、酸辣魚(鯽魚做成,還要放木瓜)、大理餌塊、涼雞米線、凍魚、南澗鍋巴豆粉、稀豆粉下油條、夾沙乳扇、砂鍋豆腐、魚茸乳扇、蝦茸乳扇、螺螄、螺黃、山厥菜、揉餌快、小鍋米線、破酥粑粑、餌絲(和米線類似)、雕梅……
在大理吃東西,絕對不能著急一口嘗遍所有美味,應該慢慢地住下來,慢慢地走著,慢慢地吃個遍。
TIPS
要尊重白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大理日照和風沙很強,需備防曬用品和墨鏡。
大理的特色小吃很多,應注意衛生。
在大理購工藝品一定要貨比三家。
愛護環境、保護洱海,人人有責。
懶人在大理
大理懶人,源於段氏。段譽這傢伙便早如是,得過且過,使上「六脈神劍」亦「何以如此,自是莫名其妙」,使得時靈時不靈,也不去尋根問底,確實懶得可以。
參透此一節,到大理懶一懶也為先人傳統,便大概可以悟得此處之妙:蒼山十九峰橫在眼前,沒一兩個月恐怕都游不完,既然如此,還是懶懶地遙望雲蒼景緻罷了;下關風吹透人心,可遠在十幾里外,況且高原反應得厲害,身體不好,還是不去碰的好;洱海龐然,每日有當地船夫拉客報價,一副公道心腸價錢卻離譜不定,還是懶懶地聽聽「白族」普通話好了。
由是,大理起碼有三樣傢伙可以懶得心頭癢:其一,吱吱悠悠的馬車,其二,暖暖洋洋的陽光,其三,鳥吧和懶人書吧,真的,這是大理的最精華。
懶人書吧和鳥吧,兩個都是在洋人街上最偏的位置,卻散發著大理特有的味道,以至於很多人把大理古城等同於懶人和鳥。我相信一個人一生喜歡的酒吧也許只能有一家,而在大理我幸運的找到了兩家,有的時候真想割捨一家,可是經常身不由己地前腳從懶人出來,後腳又跨進鳥吧。
③ 雲南人1年能吃400多種野菜!你吃過幾種
春光明媚,草長鶯飛,
雲南的春天既可以風花雪月
也可以人間煙火
對於一枚合格的吃貨來說,
打開春季的正確方式當然是
用舌尖撩動令人春心盪漾綠間盎然的美味,
仔細想想,
咱雲南能飛到舌尖上野花野菜可廳絕真不少
有統計顯示,
我國可作為蔬菜食用的植物資源約有 2000種,
雲南已鑒定的野生蔬菜超過400種,
佔全國的1/5還多。
而單單昆明本地四季可以吃的野菜就70多種
我天,就算每天變著花樣吃吃吃,
也一整年不重樣啊!
所以這個春天
一定要趁時蔬發育到最水靈脆生的那一刻採摘
把它們做得花樣百出「秀色可餐」,
然後把春天「吃」進肚子里
地衣生存范圍很廣,是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
老百姓也稱它為「地皮菜」。
它有點象泡軟的黑木耳,一朵一朵地長在地面上。
地衣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
磷、鋅、鈣等礦物質,
主治目赤紅腫,夜盲,燙火傷,久痢,脫肛等病症。
推薦吃法:
地衣最適於做湯,也可涼拌或燉燒。
干凈的地衣在開水中燙過,撈出擠干,
加鹽、醬油、蔥花涼拌,
再淋上麻油拌勻,清新爽口;
加入雞蛋大火煸炒,淋上米酒,色澤澄亮,鮮味撲鼻;
加韭菜燜炒,入口綿軟,唇齒留香。
在臨滄,遍地生長的雜草中,
往往會隱藏著許多的中草葯,帕哈菜就是其中之一。
帕哈菜又名臭菜,與臭豆腐相似,
聞起來味道不佳,
入口卻是鮮香可口。
在當地少數民族的食譜中,
這是一道具有清熱祛濕功效的美味
推薦地區:臨滄
推薦吃法:
帕哈菜洗凈切細,調入土雞蛋,只需少許鹽調味,
鍋入旺火留油少許,
將蛋與菜混合體倒入煎至兩面均金黃。
土雞蛋濃郁的香味與帕哈菜的清香混合,
脆嫩香滑融為一體,讓味道在舌尖得到完美的釋放。
四棱豆又稱「金剛豆」,
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多種礦物質,
營養價值極高。
推薦吃法:
用水焯透,
用淡鹽水浸泡一會兒再烹飪口感會更好,
一般用來與辣椒或肉片炒食。
樹頭菜,雲南人又叫刺包菜,
是一種生長在樹枝頂端的芽菜,
其形狀與即將開放的花苞酷似。
推薦吃法:
肥瘦參半的山豬火腿絲過熱油,
干辣椒和蒜片的加入讓整道菜味道更為豐富。
樹頭菜用手撕成小塊,加鮮湯與火腿大火炒制10分鍾,
山豬火腿絲的咸香與樹頭菜的香嫩鮮美融為一體,
入口滋味微苦回甘,
是春季難得的山珍美味。
灰挑菜的菜名是雲南人的叫法,
也有人叫灰灰菜,
因其嫩葉背面有一層粉狀的白灰而得名。
灰挑菜一般下過雨才會冒出來,多長在玉米地周邊。
防止消化道寄生蟲 消除口臭。
推薦吃法:
可涼拌可素炒,
清油、加上蒜片、干辣椒和鹽巴
簡單翻炒就是美味
注意:炒之前需要焯水。
蛤蟆葉是本地土叫法
學名叫車前草,
具有消腫、止瀉、清熱等作用。
全省各地都有,楚雄、曲靖和一些縣城裡較多
推薦吃法:
可以煮湯、涼拌、炒食,還可以洗凈直接泡水喝。
也可拌入肉餡及調味品做餡,
蒸包子,煮餃子,烙餡餅等,其餡十分鮮嫩。
和灰挑菜一樣炒之前也是需要焯水逗汪。
陽春3月,集市上就有新鮮椿頭苞了
椿頭苞又稱刺椿頭、刺棕包。
因長在刺椿樹的枝頭而得名
滿身帶刺、味微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是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
推薦吃法:
先把比較硬的扮指姿刺去掉,軟嫩的刺可以不用去,
然後洗凈放入沸水中煮3到5分鍾後撈出漂洗,
就可以根據口味烹制,
可以切碎涼拌、打蘸水、炒吃等。
春季昆明地區的山上,
有遍野生長的羅漢松,
它的嫩葉尖含有大量葉綠素、蛋白質等。
同時還具有祛熱、下火功效。
推薦地區:安寧
推薦吃法:
家常吃法是松尖焯水後,加上鹽、辣椒等作料涼拌食用。
松尖的產量並不高,
在一些小型菜市場偶爾可以碰到,
大型菜市場一般還買不到!
春天才有的美味
《食療本草》中記載,
枸杞尖有強筋耐老、補益筋骨、
除風和去虛勞等作用。
推薦吃法:
可單獨煮湯,也可煮成蛋花湯。
刺五加對許多雲南的吃貨而言,
都不陌生,傣味餐館及思茅野菜館常見其身影,
其實刺五加本來是味中葯呢,
可添精補髓 抗衰老。
愛吃的雲南人,把其端上了飯桌,
從良葯變身為「別具風味」的野菜。
推薦地區:普洱、臨滄
推薦吃法:
洗凈後用來蘸作料吃,也能用來涼拌或清炒,燒湯也不錯。
刺五加拌牛肉
新鮮的牛肉、檸檬、小米辣、姜、蒜
加上獨特的配料刺五加,
別樣的好吃
藠頭是名字復雜的蔥蒜混合體
每年春節至清明前後的藠頭
是一道有些重口味
但犒賞味蕾超贊的下飯菜。
推薦吃法:
藠頭吃法多樣,
但是雲南最常見的吃法是腌著吃,
藠頭洗凈可以整腌著吃,
也可以剁碎,配上小米辣,撒入鹽巴、味精、等佐料,
腌制入味成藠頭糟辣子
吃米線、面條時,放一筷頭
味道爽歪歪。
雲南很多山上生長著一種野生竹,
每至春天,山竹筍破土而出,
適時採食,可謂一件美事。小時候,
推薦吃法:
野竹筍直接生炒會有股澀味,
剝好後拿開水焯過再炒食會更美味,
臘肉炒筍、酸辣竹筍、制干竹筍皆是春天的美味。
每年清明前一段時間,
是吃艾粑的時候
摘取艾葉幼嫩部位,焯水、瀝干、
加鹼粉、加水燒開和過冷水,苦澀
原汁和糯米粉一起拌勻,
艾葉糍粑的模樣便初步形成咯。
推薦吃法:
艾糍帶著春天清新的氣息,
一個個墨綠如玉,十分誘人,糯軟滑潤,
先是微苦,然後有種清香,
實在是意韻深長。
也是常見的用來做菜的葯材了
具有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利咽之功效。
推薦吃法:
板藍根煮湯,將板藍根連葉帶根洗凈,
像煮白菜一樣放點油、鹽、味精就可以了,
素炒板藍根,先放點油,放點辣椒,大蒜,
稍有苦味!
皂果尖是皂角樹的嫩芽,
有掃毒的功效。
推薦吃法:
一般用來加油鹽煮湯,
或者放上干辣椒一起清炒,
還有一種製作方法——炒雞蛋。
薺菜也叫「報春菜」,春寒料峭之時,
它就已經在田間地頭播撒出成片綠意了。
春食薺菜可利肝氣,還可明目、去火。
推薦吃法:
薺菜吃法很多,葷素烹調可。
如清炒、煮湯、涼拌、包餃子、做丸子等,
清香可口,風味獨特。
立春後採挖的筍,
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
春筍「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
推薦吃法:
春筍的食法很多,炒、燒、煮、燉等皆可,
因其各個部位鮮嫩程度不同,
可分檔食用,各具特色。
如嫩頭可用來炒食;
中部可切成筍片,炒、燒或作為菜餚的配料;
根部質地較老,可供煮、煨以及與肉類一起烹湯。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
其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和利尿,
它還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
達到利膽、保肝作用。
推薦吃法:
蒲公英焯過後可生吃、炒食、做湯、熗拌、風味獨特。
如海蜇皮拌蒲公英、蒲公英炒肉絲;
還能搭配綠茶﹑甘草﹑蜂蜜等,
調成一杯能夠清熱解毒、消腫的蒲公英綠茶。
馬蘭頭別名馬蘭、紅梗菜等
生於路邊、田野、山坡上,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馬蘭頭有紅梗和青梗兩種,均可食用,
清明前的馬蘭頭最為鮮甜清爽
推薦吃法:
馬蘭頭既可炒食或涼拌,也可曬成乾菜備用,
用嫩馬蘭頭與嫩筍片同炒,其味清香;
馬蘭頭洗凈後,擠干切末,
加入肉餡,包蛋卷,餛飩或餃子,
鮮美爽口,清香誘人。
蕨菜又名如意菜、龍頭菜、貓爪子菜,
蕨菜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譽。「
蕨菜鮮嫩滑爽,而且味甘性寒,
入葯有解毒、清熱、潤腸、降氣、化痰等功效,
經常食用可治療高血壓、頭暈失眠、慢性關節炎等症。
推薦吃法:
蕨菜的食法很多,鹵、爆、炒、燒、煨、燜都可,
食用蕨菜時的處理方法大體有鮮食、鹽腌、干制三種。
提醒:
無論鮮的還是乾的蕨菜,
食用前都應先在沸水中燙一下,
清除表面的黏質和土腥味。
蕨菜不宜大量食用,脾胃虛寒者也不宜多食。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
雲南大部分地區覺見的一種菜
折耳根味辛,性寒
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開胃理氣等功用。
推薦吃法:
在雲南折耳根是一種冷盤的原料,
方法是洗干凈後切段,拌醬油、辣醬、蔥、鹽食用。
口感比較獨特,初食者需要適應後才會喜歡吃。
折耳根加肉絲和佐料炒熟食用,
那又是另外一番風味。
每當春暖花開之際,
香椿樹便在枝頭生長出鮮嫩的枝芽來,
這可是春季最美味的饋贈,
香椿芽醇香四溢,鮮嫩美味,
那一捆捆鮮嫩的,帶著水汽兒的
小香椿芽兒看著讓人喜歡
推薦吃法:
香椿做菜濃香鮮美,質脆多汁,
用開水略微一燎,可炒食,可曬干,可鹽漬,
可制麻辣香椿泡醋食用,可制椿卷。
香椿炒蛋、香椿拌豆腐等
美味菜餚香味濃郁,別有一格。
玉米筍也叫珍珠筍,
名稱中雖然有個「筍」字,
但和竹筍家族並無關系,它是玉米
只因形狀有如嫩竹筍尖而得名。
雖是春季食材,
在市場上並不常見。
推薦吃法:
吃法簡單可炒吃可燉湯,
味道清甜
最簡單是水煮、蒸,抹點鹽就能吃。
草芽是長在水裡的。
是香蒲的嫩芽葉,形狀、顏色都像小型象牙
所以也叫「象牙菜」,
唯雲南建水所特有
食用方法:
草芽色澤乳白,甜脆鮮嫩
雲腿燴草芽、溜草芽魚片、草芽腰片湯
草芽海參湯都是筵席中不可多得的美味
也可以和米線一起煮。有股香甜味道。
辣木作為蔬菜和食品有增進營養,
食療保健的功能;也廣泛應用於醫葯、保健等方面,
被譽為"生命之樹"、"植物中的鑽石"。
推薦吃法:
許多雲南人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辣木,
鮮葉可作為蔬菜食用,嫩葉類似菠菜,
可以作湯或沙拉。
大巢菜為豆科植物大巢菜的嫩莖葉,
又名野苕子、薇菜、野豌豆等,
多生於田邊及灌木林間,
大巢菜具有清熱利濕、和血祛瘀的功效,
小時候常摘來吹著玩
推薦吃法:
可作湯或炒食。
花椒葉,在作料中,
花椒大家都不陌生,
雲南人除了花椒果兒外,還把花椒葉也充分利用起來,
吃起來有花椒的香味卻沒有麻味
推薦吃法:
用來與目前大量上市的青蠶豆一起炒,味道不錯。
另外,與麵粉相和後,套炸成餅吃,
也是雲南的特有吃法哦。
雲南的春天除了美味的野菜
更少不了秀色可餐的鮮花
「春吃百花、夏吃百菌、秋吃百根、冬吃百蟲」
雲南食花 歷史 據有關資料表明已逾千年
雲南人既把鮮花看進眼裡,又把它吃進嘴裡,
這樣的春天才更完美。
南瓜花很多地方都吃,
南瓜花亦蔬亦葯。
它清利濕熱、消腫散瘀、抗癌防癌、
治療咳嗽乳腺炎等諸多炎症輔助作用,
實用時間也特別長
因此南瓜花的做法也多達數十種。
推薦吃法:
套炸南瓜花、南瓜花煎雞蛋、
花生南瓜花湯、啤酒釀南瓜花、
青椒炒南瓜花、生苦瓜拌南瓜花、
南瓜花餅、南瓜花粥……
春天,金雀花遍開山野,
金雀花因形似飛雀,顏色金黃而得名,
是雲南很常見的一道家常小菜。
金雀花有黃雀花和紅雀花兩種,
以黃雀花最為暢銷。
推薦吃法:
把根須摘去後和雞蛋同炒。
金雀花的甜味融合雞蛋的香味
花香襲人、鮮嫩甘甜、風味獨特。
在雲南山間路邊生長的開白花植物
這種植物多刺,
摘一朵湊近聞聞,有種淡淡的清香味,
便是苦刺花
苦刺花是一道美味的山珍,
也是一味純天然的葯物。
把它煲成涼茶,還有極好的清熱消炎的功效,
推薦吃法:
苦刺花苦寒,直接食用苦味難掩,所以需要處理下,
用熱水煮過,清水漂洗數道後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2天,
苦味就會撇去。
干辣椒炒或與雞蛋混炒。
苦刺花還可以涼拌吃,做法如折耳根、腌黃瓜等。
棠梨,別名海棠梨
立春後,雲南的棠梨花就陸續開放了,
當地人不僅愛賞其花,也愛吃它的花骨朵。
推薦吃法:
採摘其淡咖啡色的花蕾,
經焯、漂後除去較重的苦澀味,
再清炒、做湯、涼拌等。
一般與干辣椒或者肉片炒,
因苦澀味較重,炒食棠梨花時要多放油。
海菜花是中國獨有的珍稀瀕危水生葯用植物
分布於雲貴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中
生長條件極其苛刻,只要水有些污染
海菜花就會死亡,因此被稱為「富貴菜」
目前主要生長在麗江、劍川、洱源、
大理洱海、江川、石屏等地
推薦吃法:
在臘豬骨熬湯中,
先放進蠶豆米煮化,
再裝入洗凈不切的海菜藤莖,
成品稱為龍鳳呈祥湯。
芭蕉花卻是雲南人餐桌上的美味。
芭蕉花有化痰軟堅,平肝,和瘀,通經的功效,
風味獨特,有多種不同的炒制方法。
推薦吃法:
吃前也要進行汆水漂洗去澀味的操作,
可以爆炒也可裹麵粉煎炸。
常見吃法有炒芭蕉、包蒸芭蕉花、
蕉花湯、五香芭蕉花。
茉莉花極香,通常會拿來泡茶,
我們也把它搬上了餐桌,
茉莉花炒雞蛋、茉莉花豆腐羹等等,
都是經典雲南菜。
推薦吃法:
茉莉花泡茶最能感受她的香氣,
還有茉莉花百合炒藕片、茉莉雞絲、
茉莉花餅、茉莉炒蛋各種吃法。
棕樹開的花,也叫棕包、棕包米、棕筍等,
棕樹花有的苦,有的甜,
在雲南建水尤其常見。
它營養豐富,兼有消炎清火及降血壓的葯用攻效,
生熟都可吃。
推薦吃法:
炒肉丁臘肉,燉雞,燒湯,輔料生薑、蔥白、辣椒、酸菜。
色美味香,鮮脆爽口。
在開遠,有一種花,
光艷如玉,耀眼奪目,高雅而聖潔,
有著詩一樣的名字——玉荷花,
不僅是賞花人眼中的極品,
更是人們春季里餐桌上的山珍,
一種驚艷舌尖的鄉愁美味。
玉荷花性平,味甘。
有化痰、止咳、降血脂、血壓等功能。
推薦吃法:
它可涼拌、煮骨頭鮓、煮蠶豆米干腌菜等,
還可曬干後備全年食用,
蠶豆炒玉荷花
在雲南是一道很有名的菜餚,
蠶豆泥綿軟的口感和玉荷花的縷縷清香
讓人唇齒留香,沁人心脾。
玫瑰花每年春季開放一次,
雲南安寧八街玫瑰很有名氣,
每當盛開的時候大批遊客都會前來參觀。
玫瑰花其性溫潤,
溫養心肝血脈、舒緩心靈,
能夠抗抑鬱和焦慮,提高免疫力,調節內分泌,
有美容養顏抗衰老之效。
推薦吃法:
可加糖和蜂蜜腌製成玫瑰醬
日常也可將乾燥的玫瑰花泡茶飲用。
雲南的玫瑰花 美食 最有有特色要數
玫瑰鮮花餅、玫瑰花紅糖等。
雲南一代有道菜叫「沖菜」,
做法獨特,口味像青芥末,
吃一口辣得直沖腦門,非常下飯。
春季來雲南一定要看一次油菜花海,
嘗一嘗沖菜的滋味。
推薦吃法:
涼拌油菜花、清炒油菜花
也是比較常見的吃法,
也有人將其做成湯,下火鍋等。
山茶與雲南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可以說是雲南的又一代名詞,
飲食自然也離不開山茶花。
山茶花在葯用價值上亦高,
有收斂、止血、涼血、調胃、理氣、
散瘀、消腫等療效。
山茶花糯米藕、山茶花糯米粥是
雲南山茶花比較有代表性的 美食 。
除此之外、
將山茶花製成山茶花油、山茶花粉也是比較常見的。
大白杜鵑,春季開花,
花大而潔白,做成菜也很美味。
據說納西族認為白色花朵是很好的滋補品,
春天吃一頓白花,
一年四季都不用吃葯。
雲南人把大白花當蔬菜,
習慣食用前去蒂摘蕊氽漂後,
用香油清炒,
或加瘦肉燴成一道湯菜,
香味馥郁,是一種春天不可少的時令野菜。
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
雲南的野菜已經漸漸上市了,
趕緊來品嘗雲南那些美味的野菜吧!
當然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周末去遊玩,
順便把美味帶回家!
1.路旁、水溝、郊外化工廠周邊的野菜不宜食用,不熟悉的野菜不要亂采、亂吃;
2.野菜上附著許多雜菌及雜質,即使取得可安全食用的野菜,也應洗凈後在淡鹽水中浸泡,建議不低於1小時;
3.苦味野菜屬性多偏寒涼,胃虛者不宜多吃;野菜含食物纖維比較高,嬰幼兒消化能力弱,也不宜多吃。
4.不熟悉的野菜、野花不要采,也不要買。野菜加工時不要混在一起,應先在沸水或熱油中充分加熱,如黃花菜、苦刺花等則需浸泡、漂燙至無苦澀味後再烹飪。
來源:雲游網
④ 哪位神仙知道「五朵金花」的傳說
在我國雲南省,有一個大理自治州。那裡風景優美,蒼山、洱海、蝴蝶泉享譽天下;那裡盛產山茶花,素有「大理茶花甲天下」的美名。因此,那裡的白族姑娘往往以金花為名。每年舊歷三月,蒼山腳下要舉行「三月街」的盛會,四面八方的鄉親們都要來這里參加傳統的賽馬會和文娛活動,而青年男女往往在這里結交朋友或播撒愛情的種子。人民公社的副社長金花帶領著姐妹們驅車去趕街,不料車輪在路上壞了,正在為難之際,來參加賽馬會的劍川鐵匠阿鵬熱心地幫她們將車修好。金花正要表示感謝,賽馬會開始了,阿鵬來不及收拾工具,翻身上馬沖進賽場,勇奪冠軍。副社長金花對這個勇敢善良的小夥子產生了愛情,兩人在鮮花似錦的蝴蝶泉邊,互贈信物,表示愛情,相約明年山茶花盛開的時候,再來這里相會。第二年,阿鵬如約前往,到處尋找金花,他在洱海邊與長春電影製片廠來體驗生活的兩位畫家和音樂家相識結為朋友,向他們傾訴了自己傳奇的愛情經歷,表示要走遍天涯海角找金花。阿鵬經過了千辛萬苦,走遍了蒼山洱海,先後找到了積肥模範金花、畜牧場金花、煉鋼廠金花和正在舉行婚禮的金花,最終才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他與金花在蝴蝶泉邊再次相會,兩人解除了誤會。另外四個金花和男友也來到這里,翩翩起舞,為他們真摯的愛情唱起了贊歌。
⑤ 昆明特產救命!!!!!幫幫忙!!!!!!!!!!!!!
看你要帶走,還是在這里用。
如果在這里,小吃最好,過橋米線很好
如果帶走,吃的可以買菌子,火腿,蜜餞
玩的有民族服飾,去家樂福旁邊的花鳥市場,便宜也多,但要講價。鮮花,去斗南,東南亞最大的花市。
⑥ 雲南手工藝品都有什麼,你心動了嗎
少數民族都有著許多自己的特殊工藝品,且都是看起來十分好看做工十分精緻的工藝品,這些也都是各個民族最特殊的傳統工藝品。雲南身為大多數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更是有著許多獨特的手工藝品。
雲南手工藝品造型奇異,構思奇妙,別具一格。比如說,古城青銅器中造型奇妙的牛虎銅案,款式多樣而別致的銅扣飾。在現代工藝品中如仿古斑鋼工藝品的古樸莊重,錫工藝品的華貴典雅,建水、華寧等地美術陶和昆明紅土陶的古拙和多樣化,木雕工藝品造型之多變,民間竹編斗笠竹籮之精緻,都顯示出很高的造型藝術。
雲南手工藝品製作工藝各有絕招。如斑銅工藝品的鑄造和顯斑技術,建水紫陶的雕填工藝,鎮源黑陶和白陶燒成溫度,白族扎染的扎花針法,傣族織錦工藝,騰沖玉雕匠人辨別玉石質地的技術和因材施藝的功夫等等。而且許多工藝是世代相傳,使手工藝有獨特的個性,許多手工藝的裝飾圖案,不打畫稿,全憑經驗和靈感,成圖在胸,心手並用,意到畫成。
大理扎染是一種古老的印染手工藝。產品選用民間土布為胚料,從天然植物的根、莖、葉、皮中提取色素為染色。其紋路自然,顏色青翠,形象素雅,取材生動,格調大方,而且貼身柔軟舒適。
木雕工藝品是用比較珍貴的木料雕製成的各種工藝品,古樸別致,深受遊客的青睞,比較集中的木雕工藝品銷售點一是花鳥市場,二是翠湖南路的眾多工藝品店。
紫陶是建水民間傳統工藝品,始於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製作成型,經過書畫、雕刻、填刮、燒煉、磨光等工序,陶器色澤深紫,花紋雪白,叩聲如磐。其中深黑嵌白者,尤為上品。
雲南山茶花,花大色艷,有的一株盛開萬朵,如火如荼,紅霞一片。山茶花早在1300多年前就被人們發現。栽培始於隋、唐,宋漸多,元代以後與日俱增。
劍川的木雕歷史悠久,技藝精湛,有「木雕之鄉」美稱。劍川木雕用於室內廳堂擺設的桌、椅、凳、茶幾,高檔傢具中有「雙鳳朝陽」、「飛龍攬雲」、「孔雀開屏」等配套的傢具多達24件,特別是在其間鑲上大理石顯得更加美觀大方。近年來,劍川木雕廠又開發生產了一批旅遊小件工藝品。
它是用比較珍貴的木料雕製成的各種工藝品,古樸別致,深受遊客的青睞。比較集中的木雕工藝品銷售點一是花鳥市場,二是翠湖南路的眾多工藝品店。
昆明牙雕有立體牙雕和平面牙雕之分,更值得一提的是刻字組像,形象生動,雕工精細,設計精巧,是難得的工藝收藏珍品。小牙雕大約幾十元,大一點的上百元左右。
藤編,藤條外皮色澤光潤,手感平滑,彈性極佳,似篾而非篾,又稱藤篾,是一種上好的天然編織材料。騰沖人用此編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藝精巧,品種多樣,經久耐用,古往今來深受消費者喜愛。
傣錦是傣族民間的一種古老的紡織工藝,以織工精巧、圖案別致、色彩絢麗、美觀大方、堅固耐用和富有濃厚的民族風格而著稱。有各種珍奇異獸的圖案、五穀花卉的植物圖案和幾何圖案等。
【結束語】雲南的手工藝品並不僅僅只是這些較為有名的產品,在他們的生活中也有著很多手工藝品是人們大多不是很熟悉的,若是你想要接觸了解更多的雲南手工藝品可以去雲南旅遊了解。
⑦ 雲南大理有什麼特產
1、白族扎染
扎染是一種最具有大理白族特點的工藝品,也是最適合作為禮物送給朋友的旅行紀念品。對於現代人來說,扎染是一種不含任何化學制劑的環保型面料,因為用於印染的原料是來自大自然的板藍根的葉子,這種植物本身對皮膚就有消炎作用。
2、綉片
大理的綉片及其衍生產品,如以綉片為主的包或工藝品,機綉比較便宜,手工綉貴,稀有手工綉更貴,價格在幾百到上千元不等,視手工藝人個人設計和所使用材料而定。要會辯別,多比較。
3、大理石工藝品
大理石原指產於雲南省大理的白色帶有黑色花紋的石灰岩,剖面可以形成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畫,古代常選取具有成型的花紋的大理石用來製作畫屏或鑲嵌畫,後來大理石這個名稱逐漸發展成稱呼一切有各種顏色花紋的,用來做建築裝飾材料的石灰岩。大理石可以被用來雕刻成工藝美術品、文具、燈具、器皿等實用藝術品。
4、劍川木雕
劍川木雕產於大理州劍川縣。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漢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後,逐步形成了獨特精湛的技藝。木雕主要用於建築物裝飾,以浮雕為多,尤其是雲木雕花鑲嵌大理石傢俱,用優質硬木精心雕出龍、鳳、獅孔雀、梅花等傳統圖案,製成桌、椅、茶幾等,再鑲嵌上蒼山特產的彩花大理石,顯得古樸大方新穎高雅,富於民族特色,既實用,又華美。
5、下關沱茶
沱茶是雲南茶中相當古老的製品,早就暢銷省內外。下關沱茶選用雲南省臨滄、保山、思茅等30多個縣出產的名茶為原料,其初制工藝經過人工揉制、機器壓緊數道工序而成,形如碗狀,造型優美,色澤烏潤顯毫、香氣清純馥郁。湯色橙黃清亮、滋味醇爽回甘。常飲具有明目清心,提神養顏,抑菌治病之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