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水虎
A. 動物食物鏈有哪些!說多一點(至少6個)
1. 草——螞蚱——青蛙——蛇——鷹
2. 浮游動物——蝦米——魚——鯊魚
3. 蚯蚓——雞——狼
4. 草——黃羊——狼
5. 草——梅花鹿——虎
6. 草食動物——瞪羚——獅子
7. 紅線蟲——蝌蚪——蜻蜓(幼蟲)——水虎魚
B. 我養了四條梅花鹿魚(食人魚)問一下它的習性它與羅漢,地圖,鸚鵡魚能養一塊嗎水溫情況
食人魚不能與羅漢,地圖,鸚鵡魚混養,因為食人魚以兇猛聞名,俗稱「水中狼族」,以魚類和落水動物為食,生長適宜水溫為22至28攝氏度。
食人魚的習性:
食人魚棲息在主流、較大支流,河寬甚廣、水流較湍急處。成魚主要在黎明和黃昏時覓食,以昆蟲、蠕蟲、魚類為主,但其有些相近種只吃水果和種子。活動以白天為主,中午會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
「食人魚」對水質要求不嚴,喜歡弱酸性軟水,生長適宜水溫為22至28攝氏度。這種魚群體覓食,主食比較小個體的魚,獵食水中任何移動的東西,尤其對血腥味敏感,任何一點血腥味都會激起大群「食人魚」的狂暴攻擊。「食人魚」體質強壯,易飼養,但不能與其它魚共養。
食人魚以兇猛聞名,俗稱「水中狼族」。以魚類和落水動物為食,也有攻擊人的記錄。但有些相近種類(如紅鰭鯧)只吃水果和種子,中午會聚在蔭涼處休息。成年個體一般在晨昏活動,體長15-24厘米的個體通常黃昏活動(12:00--22:00),幼魚(8--11厘米)則整日活動。
食人鯧聽覺高度發達,牙齒尖銳異常。咬住獵物後緊咬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下來。一口可咬下16立方厘米的肉。牙齒會輪流替換使其能持續覓食,而強有力的齒立刻導致嚴重的咬傷。常成群結隊出沒,每群會有一個領袖。旱季水域便消失,食人鯧會聚集成大群,攻擊經過此水域的動物。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以為是血的氣味引發了大群食人鯧的攻擊,但也有人認為是受傷動物所造成的噪音和水花引起它們的注意。
食人魚的體型雖然小,但它的性情卻十分兇猛殘暴。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成群的食人魚性格兇殘,瘋狂無比,用其尖齒撕咬切割獵物,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如果是家養的少量食人魚,它們膽小退縮到魚缸最遠的角落裡不敢動彈。
食人鯧的智商極高,捕食時會先攻擊獵物的尾巴和眼睛。等其游不動了才會一擁而上,分享獵物。即使是大型動物也會先攻擊肩部,因為那裡最薄弱。但食人鯧體型笨拙,游速也不快。科學家們認為:鐵餅型的體態是它們相互辯認的標志。食人鯧還有一個獨特稟性,就是只有成群結隊時才兇狠無比。一旦離群或數量少時就會變的很膽小。如果它們不餓,即便將手伸如水中,它們也不會攻擊。甚至會在角落裡縮成一團。
食人魚上下齶的咬合力大得驚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能把鋼制的釣魚鉤一口咬斷,其他魚類當然就不是它的對手了。平時在水中稱王稱霸的鱷魚,一旦遇到了食人魚,也會嚇得縮成一團,翻轉身體面朝天,把堅硬的背部朝下,立即浮上水面,使食人魚無法咬到腹部,救自己一命。
食人魚的生活按屬分是群居性和獨居性,群居的時常幾百條、上千條聚集在一起,最小6隻也可成群,能同時用視覺、嗅覺和對水波震動的靈敏感覺尋覓進攻目標。但是它的視力較差,靠鐵餅一樣的體形區分同類。
食人魚有膽量襲擊比它自身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動物,而且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圍剿戰術"。當它們獵食時,食人魚總是首先咬住獵物的致命部位,如眼睛或尾巴,使其失去逃生的能力,然後成群結隊地輪番發起攻擊,一個接一個地沖上前去猛咬一口,然後讓開,為後面的魚留下位置,迅速將目標化整為零,其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
C. 紅腹水虎和梅花鹿的區別
紅腹水虎是一種魚,梅花鹿是一種哺乳動物。它們之間沒有相似之處,所以沒有對比性。
一、紅腹水虎簡介:
紅腹水虎是Characidae家庭和Pygocentrus屬的一部分,是一個有趣的魚種。 它起源於南美,它們大多是在亞馬遜流域被發現,在巴西北部海岸,在巴拉圭盆地,並在巴拿馬河。 隨著時間的推移,紅腹水虎魚在整個世界贏得的了最兇猛的淡水魚的稱號。
英文名稱:Red bellied piranha
學名稱呼:Pygocentrus nattereri Kner
別名稱呼:納氏鋸脂鯉,紅腹水虎,水虎魚
成魚體長:20 - 30 cm
適宜溫度:24 - 29 ℃
水酸鹼度:PH 6.0 - 7.5
水質硬度: 4 - 18°N的中層水域中生長。
繁殖方式:為卵生
產地分布:南美亞馬遜河流域。
分類和發育
紅腹水虎屬 Pygocentrus ,它是由不尋常的區別牙列和不同的頭部寬度尺寸。 紅腹水虎被認為是高度食肉,而大多數非食人魚在家庭中主要是草食性。 然而,應該指出的是紅腹水虎實際上是雜食性。
分布及生態環境
紅腹水虎廣泛分布在整個南美大陸和在新熱帶淡水河流被發現阿根廷 , 巴西 , 玻利維亞 , 哥倫比亞 , 厄瓜多 , 蓋亞那 , 巴拉圭 , 秘魯 , 烏拉圭和委內瑞拉 。 它們生長在包括亞馬遜,里約巴拉圭,里約熱內盧巴拉那州和里約熱內盧埃塞奎博,以及眾多較小的系統的溫暖的淡水水系。
紅腹水虎行為
紅腹水虎Pygocentrus nattereri覆蓋的范圍很大,具有很強的群集性,它們是肉食性魚,主要捕食昆蟲、蠕蟲和其他魚類。紅腹食人鯧的生活按屬分是群居性和獨居性,群居的時常幾百條、上千條聚集在一起,最小6隻也可成群,能同時用視覺、嗅覺和對水波震動的靈敏感覺尋覓進攻目標。但是它的視力較差,靠鐵餅一樣的體形區分同類。
飲食和喂養行為
典型飲食的紅腹水虎包括昆蟲,蠕蟲,甲殼類動物和魚類 。 覓食方法在整個食人魚生活的不同階段而有所不同。 較小的魚會在白天覓食,而較大的魚會在覓食黎明,在下午晚些時候和傍晚。 整整一天,魚潛伏在黑暗的環境和伏擊獵物。
紅腹水虎養殖
紅腹水虎是可以繁殖的魚!且是目前國內唯一能繁殖的水虎魚而且繁殖難度很高!在繁殖的時候需要注意水溫和環境的影響!
紅腹水虎現狀:
目前,紅腹食人魚,並不列為受威脅或瀕危的自然保護國際聯盟。 雖然該物種不被視為威脅,物種到水族館的收集和貿易可能會導致一個低風險的紅腹食人魚。 在這個時候,是有紅腹食人魚沒有具體的保護工作。
二、梅花鹿介紹:
梅花鹿(學名:Cervus nippon)是一種中型鹿,體長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體重100-150千克,雌鹿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線。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黃色,遍布鮮明的白色梅花斑點,故稱「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於森林邊緣或山地草原地區。季節不同,棲息地也有所改變。雄鹿平時獨居,發情交配時歸群。晨昏活動,以青草樹葉為食,好舔食鹽鹼。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點。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和俄羅斯。
相關知識
梅花鹿全身是寶,鹿茸、鹿鞭、鹿血、鹿肉、鹿胎、鹿脂、鹿筋、鹿尾、鹿角、鹿骨、鹿皮等,均有葯用價值,都是本草綱目上有記載的可供葯用的名貴中葯。
分布范圍
分布於中國,日本,俄羅斯聯邦。
可能滅絕:朝鮮,越南;
區域滅絕:韓國;
重新恢復:中國台灣省;
引進: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立陶宛,馬達加斯加,紐西蘭,菲律賓,波蘭,烏克蘭,英國,美國。
梅花鹿是亞洲東部的特產種類,也分布於俄羅斯東部、日本和朝鮮,曾廣布中國各地,僅殘存於吉林、內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廣西、海南等有限的幾個區域內。台灣分布有一個特有亞種。
種群現狀
歷史上捕捉獵殺過度,野生數量極少,野生梅花鹿在中國已是高度瀕危動物,總數量不到1000隻。華北亞種和山西亞種已經滅絕,華南亞種在安徽、浙江與江西的邊界有大約200隻,在廣西有不到100隻。四川亞種在四川北部和甘肅南部有大約500隻。東北亞種可能已滅絕。台灣亞種原本已經滅絕,不過後來將馴養的種群野化並釋放,現有大約200隻。
梅花鹿在韓國和越南已經滅絕,朝鮮有可能已滅絕。俄羅斯東部有9000隻左右,而日本則有30萬只左右。日本梅花鹿曾經瀕臨滅絕,不過在良好的保護以及日本狼的滅絕導致了種群的恢復。現在由於沒有天敵控制,梅花鹿數量過多而造成森林與農田的破壞。
總結:
紅腹水虎和梅花鹿根本不是一個物種,一個是水裡的,一個是陸地上的,沒有對比性!
D. 日本最有名的動物
貓! 古代日本人就是從貓的瞳孔的折光來確定時間的,而且關於貓的傳說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