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蘇木櫻花

蘇木櫻花

發布時間: 2025-02-20 13:22:47

① 黃色 櫻花

是不是黃槐 學名 Cassia surattensis Burm.F 屬蘇木科常綠小喬木。樹冠圓球形,花期4-12月,花鮮黃色,開花時滿樹金黃,極其美觀。
原產印度、斯里蘭卡、大洋洲。性喜高溫,喜光,耐旱,生長快

不是這種的嗎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B%C6%BB%B1&in=32666&cl=2&cm=1&sc=0&lm=-1&pn=167&rn=1&di=604777212&ln=396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B%C6%BB%B1&in=23990&cl=2&cm=1&sc=0&lm=-1&pn=313&rn=1&di=1294059580&ln=396

② 紫槿花的花語

一:豆科紫荊花
【學名】Cercis chinensis Bunee
【特徵】花小而密,先開花後長葉,初春開花,多分布在北方。
二:蘇木科紫荊花
【學名】Bauhinia blakeana Dunn
【特徵】花大而艷,常綠喬木花葉同在,深秋開花,多分布在南方特別是嶺南。 [編輯本段]蘇木科紫荊花(洋紫荊)【花卉名稱】紫荊花 蘇木科紫荊花(洋紫荊)
【英文名稱】Hong Kong Orchid Tree
【中文別稱】紅花羊蹄甲、洋紫荊、紅花紫荊、艷紫荊、香港櫻花、香港紫荊花
【拉丁學名】Bauhinia blakeana Dunn
【科屬分類】蘇木科(另一分類為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
【產地分布】首先發現於我國香港地區,現分布於滇、桂、粵、閩、海南等南部省區,台灣省也有栽培。印度、越南也有分布。
【簡介】
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區政府贈送的禮品《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噸,用青銅鑄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長,座落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的海邊,已成為香港的標志之一。
紫荊花又叫紅花羊蹄甲,為蘇木科常綠中等喬木,葉片有圓形、寬卵形或腎形,但頂端都裂為兩半,似羊的蹄甲,故此得名。花期冬春之間,花大如掌,略帶芳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生排列,紅色或粉紅色,十分美觀。紫荊花終年常綠繁茂,頗耐煙塵,特適於做行道樹;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樹根、樹皮和花朵還可以入葯。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達10m。單葉互生,革質,闊心形,長9~13cm,寬9~14cm。先端2裂深約為全葉的1/3左右、似羊蹄狀。花為總狀花序,花大,盛開的花直徑幾乎與葉相等,花瓣5枚鮮紫紅色,間以白色脈狀彩紋,中間花瓣較大,其餘4瓣兩側對成排列,花極清香。
洋紫荊這種花朵貌似蘭花的植物形態優美,而且容易培植。這種西方人最初把洋紫荊喻為「窮人的蘭花」。洋紫荊樹一般高約七米,一般可生長四十年。這種植物很易紮根生長,並不需要特別環境,只要周圍空間廣闊,陽光充沛,常有和風吹拂,便可茁壯成長。
羊蹄甲屬植物品種繁多,喬木、灌木、攀緣植物凡數百種。所有品種的葉端均分裂為二,葉脈生於葉底。洋紫荊和宮粉羊蹄甲都是蘇木科羊蹄甲屬植物。洋紫荊的葉和花都跟宮粉羊蹄甲極相似,但開花時便很易識別。深紫色的洋紫荊每年十一月至三月開花。粉紅、白或黃色的宮粉羊蹄甲則在二月至五月開花。
【生長習性】
喜光,喜暖熱濕潤氣候,不耐寒。喜酸性肥沃的土壤。成活容易,生長較快。

【繁殖方式】
洋紫荊不易結籽,宜用無性繁殖,方法如下:春到夏季,利用洋紫荊落葉後發芽前,此時枝條萌芽能力強,採集一年生充分成熟壯健枝條,進行快繁。採用硬枝段快繁法,—般取長10—15cm的枝段,上端截成平面,剪口應在芽眼上1cm處,下端削成斜面,靠近莖節部,這樣有利於生根,也好識別上、下端,不致於極性倒置。用300—500PPM濃度的生根粉劑液,加沾土混勻攪成糊狀,把剪好的枝段1/2浸泡到糊狀泥中,沾上糊泥漿後快繁於智能苗床.1個月後洋紫荊的離體材料下切口處有白色小點,這就是根尖,約再過半個月須很長出。平均成活率達70%以上。
紫荊花又名紅花紫荊,花瓣長達五至七厘米,四季開花,花期長,花朵艷麗,開花後即無法結果,因此紫荊花以播種、扦插、分株、壓條等方式繁殖。
扦插以一二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長度為10厘米左右,下口要斜剪切,上口要平整,如果用生根劑浸泡後生根效果更好,於春夏之交時節進行,將枝條上的小花去除,插於河沙或蛭石中生根快,注意保溫保濕,最好用塑料薄膜覆蓋,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初次要澆透水,以後要根據基質的干濕度合理澆水。溫度偏高時要通風降溫,濕度低時要噴水,當然扦插環境要以半陰為宜,不能全陽或全陰,否則不利於生根
【園林用途】
洋紫荊樹冠雅緻花大而艷麗,葉形如牛、羊之蹄甲,極為奇特,是熱帶、亞熱帶觀賞樹種之佳品。宜作行道樹、庭蔭風景樹。該花單朵花4~5天,整株花期長達近半年,洋紫荊花以行道樹在香港地區廣為栽培,該花具有花期長,花朵大,花形美,花色鮮花香濃五大特點。現在紫荊花已成為香港的象徵 。
【植物歷史】
洋紫荊首先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的鋼線灣被一名法國外方傳教會的神父發現,並被他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S.T. Dune)判定洋紫荊為新物種, 香港的象徵紫荊花並於《植物學報》(英國及外國)第46卷,324至326頁(Journal of Botany)發表有關資料。洋紫荊的拉丁文學名的種加詞被命名為「Blakeana」,以紀念熱愛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總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儷。現存於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編號Hong Kong Herb. No.1722的模式標本相信是最初發現的原樹標本。
1965年,洋紫荊正式被定為香港市花。此特有種在1967年引入台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
2004年,香港大學的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於美國植物學會的植物學術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中發表研究文章,從洋紫荊的外部、花朵及種子的形態,以及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與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作對比及分析,證實洋紫荊並非獨立品種,而只是前述兩個品種雜交而成的混種。提出更正洋紫荊的學名為「Bauhinia purpurea x variegata 'Blakeana', cv. nov.」(cv. (cultivarietas) 指栽種變種 ,nov. (nova)表示這個是新的名稱)。由於混種植物不能自行繁殖,這亦即是表示,現時香港所有的洋紫荊都是該棵於1880年首次於野外發現(亦是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的復製品。因此,洋紫荊的基因池受到局限,這解釋了洋紫荊對病菌的抗抵力較弱的原因。
湛江市的市花
紫荊花也是廣東省湛江市的市花. [編輯本段]豆科紫荊花【花卉名稱】紫荊花
【中文別稱】紫荊、紫珠、滿條紅
【拉丁學名】Cercis chinensis Bunge
【科屬分類】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亞科:蘇木亞科 Caesalpinioideae
屬: 紫荊屬 Cercideae
亞屬: 紫荊亞屬Cercis
【性狀】
豆科紫荊屬.單葉互生,全緣,葉脈掌狀,有葉柄,托葉小,早落。花於老幹上簇生或成總狀花序,先於葉或和葉同時開放;花萼闊鍾狀; 5齒裂,彎齒頂端鈍或圓形;花兩側對稱,上面3片花瓣較小;雄蕊10,分離;子房有柄。莢果扁平,狹長橢圓形,沿腹縫線處有狹翅;種子扁,數顆。紫荊為落葉喬木,經栽培後常成灌木狀。葉互生,近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心形,長6—14厘米,寬5—14厘米,兩面無毛。花先於葉開放,4—10朵簇生於老枝上;小苞片2,闊卵形;花玫瑰紅色,長1.5—1.3厘米,小花梗綱柔,長0.6—1.5厘米。莢果狹披針形,扁平,長5—14厘米,寬1.3—1.5厘米,沿腹縫線有狹翅不開裂;種子2—8顆,扁圓形,近黑色。花期4—5月。
【用途】
紫荊先花後葉,花色艷麗可愛,常常被種種於庭院、建築物前及草坪邊緣叢植觀賞。其樹皮花梗還可入葯,有解毒消腫之功效;種子可制農葯,有驅殺害蟲之功效。具有清熱涼血、祛風解毒、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等功效。可治療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閉經、蛇蟲咬傷、血氣不和、狂犬等病症。木材紋理直,結構細,可供傢具、建築等用。
【觀賞特性】
早春葉前開放,無論枝、干布滿紫色花朵,艷麗可愛。葉片心形,圓整而有光澤,光影相互掩映,頗為動人。宜叢植庭院、建築物前及草坪邊緣。因開花時葉尚未發出,故宜與常綠松柏配植為前景或植於淺色的物體前面,如白粉牆之前或岩石旁
【產地習性】
紫荊原產於中國,在湖北西部、遼寧南部、河北、陝西、河南、甘肅、廣東、雲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性喜歡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櫱性強,耐修剪。

【繁殖方式】
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主要以播種為主。
</b>
【常見的病害】
紫荊常見的病害主要是角斑病:
症狀:該病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呈多角形,黃褐色,病斑擴展後,互相融合成大斑。感病嚴重時葉片上布滿病斑,導致葉片枯死,脫落。
防治方法:①秋季清除病落葉,集中燒毀,減少來年浸染源。②發病時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葯用價值】
氣味:(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1、癰疽發背,腫毒流注。用紫荊皮(炒)三兩、獨活(去節、炒)三兩、赤芍葯(炒)二兩、生白術一兩、木蠟(炒)一兩,共研為末,用蔥湯調熱敷塗患處,瘡不甚熱煮,用酒調敷;痛得厲害或筋不能伸,葯中再加乳香。
2、鶴膝風。用紫荊皮,水煎。飯前服。
3、痔瘡腫痛。用紫荊皮、水煎,飯前服。
4、產後諸淋。用紫荊皮五錢,半酒半水煎,溫服。
【花卉傳說】
紫荊把根深深扎百姓人家的庭院中,一直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徵。晉代文人陸機有詩雲:「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後來逐漸演化為兄弟分而復合的故事。
南朝吳鈞的《續齊諧記》有這么一個典故:傳說南朝時,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當別的財產都已分置妥當時,最後才發現院子里還有一株枝葉扶疏、花團錦簇的紫荊花樹不好處理。當晚,兄弟三人商量將這株紫荊花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樹時發現,這株紫荊花樹枝葉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見此狀不禁對兩個兄弟感嘆道:「人不如木也」。後來,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來,並和睦相處。那株紫荊花樹好象頗通人性,也隨之又恢復了生機,且生長得花繁葉茂。
那風中搖曳的心形的綠葉是它跳動的心臟。裡面有綠色的熱血在奔騰。那花一簇簇緊緊相擁飽含滿腔深情。此外紫荊的樹皮和花梗還有葯用價值。紫荊有很強的親和力,就像我們的一個兄弟姐妹,美麗溫暖著我們的心靈。與人類心心相印,手足情深。 在中國古代,紫荊常被用來比擬親情,象徵兄弟和睦、家業興旺。於是寫手足親情的詩歌里它便成為思念親人的知音。

熱點內容
荷花都長藕 發布:2025-02-21 22:47:04 瀏覽:718
白百合t恤 發布:2025-02-21 22:37:33 瀏覽:980
歐派衣櫃鬱金香 發布:2025-02-21 22:37:31 瀏覽:845
東山鮮花禮儀 發布:2025-02-21 22:36:14 瀏覽:258
下廟鎮花卉 發布:2025-02-21 22:19:16 瀏覽:435
句容牡丹園 發布:2025-02-21 22:19:04 瀏覽:830
梅花肉煮 發布:2025-02-21 22:17:44 瀏覽:674
鬱金香插花圖片及步驟 發布:2025-02-21 22:17:32 瀏覽:575
廣州鬱金香王國 發布:2025-02-21 22:17:29 瀏覽:666
王樹盆景 發布:2025-02-21 22:14:42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