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香的功效

梅花香的功效

發布時間: 2025-02-22 18:07:14

A. 個人制香配方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個人制香配方:

安神香

原料:白芷、當歸、香附、龍腦、沒葯、廣藿香、天竺黃、乾薑、桂枝、白術、甘草等。

功效:有助於改善心煩、失眠、心悸等問題,可安神定志,舒緩情緒,適合在睡前使用。

靜心香

原料:降香、檀香、白芷、菖蒲、龍腦、天竺黃、丁香等。

功效:具有醒腦凝神的功效,能夠提神醒腦、舒緩壓力,可用於日常居家或辦公時使用,幫助集中注意力。

怡神香

原料:沉香、檀香、乳香、降香、龍腦、琥珀等。

功效: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可緩解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營造寧靜的氛圍,有助於放鬆身心,提高睡眠質量。

凝神香

原料:藿香、白芷、菖蒲、龍腦、白芍、薄荷等。

功效:能凝神聚氣,增強專注力和記憶力,適用於學習、工作或冥想時使用,可讓人保持清醒的頭腦。

清神香

原料:桑白皮、廣陳皮、青橘葉、菊花等。

功效:可以清新空氣,提神醒腦,去除異味,使人感到清爽舒適,適用於室內環境改善。

壽陽公主梅花

原料:沉香七兩二錢,棧香五兩,雞舌香四兩,檀香、麝香各二兩,藿香六錢,零陵香四錢,甲香二錢(法制),龍腦香少許。

功效:香氣獨特,具有較好的舒緩情緒作用,可用於營造優雅的氛圍。

宣和貴妃王氏金香

原料:真臘沉香八兩,檀香二兩,牙硝、甲香(制),金額香、丁香各半兩,麝香一兩,片白腦子四兩。

功效:香味濃郁持久,有寧心安神的效果,可用於特殊場合或需要營造莊重氛圍的地方。

花蕊夫人衙香

原料:沉香、棧香各三兩,檀香、乳香各一兩,龍腦半錢(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兩(法制),麝香一錢(另研,香成旋入)。

功效:香氣清幽高雅,能夠舒緩緊張情緒,放鬆身心。

唐開元宮中香

原料:沉香二兩(細銼,以絹袋盛懸於銚子當中,勿令著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兩(清茶浸一宿,炒令無檀香氣味),龍腦二兩(另研),麝香二兩,甲香一錢,馬牙硝一錢。

功效:香味醇厚,有安神定氣的作用,可用於調節室內氣場。

總之,這些配方中所需的香料可在中葯材市場或線上相關店鋪購買。製作時需將香料按比例混合後研磨成粉,再加入適量的粘合劑(如蜂蜜、榆樹皮粉等)攪拌均勻,製成香丸或香粉即可使用。

B. 有一個很有名的灸法叫梅花灸,如何操作

操作者首先點燃香的一頭,面對側卧患者背部,香頭距患者皮膚2到3公分,香與皮膚35——40度夾角,以患者皮膚感到溫熱適度為宜。由點到面從大椎穴順脊柱自上而下到尾椎,順時針立體圈療,皮膚顏色無變化,再循經繼續灸。如中途發現病灶左右流竄,在病灶周圍寸余緩緩圈療,則體內的病毒慢慢地被提出皮膚之上,肉眼可見大小不規則紅斑或圓圈,惡性的出現紫塊(紅為陽,紫為陰),五花色為陰陽交織。久香療則陰變陽,紅雲消褪。

選取經穴為重點熏照,反復2到3次,每次2到3秒。選取主穴、原穴、五腧穴為重點。

1、內臟器官有病者,先應以前胸後背,任督兩脈為先香療。

督脈:從背部的頸部至腰、尾椎止。重點穴位有大椎、至陽、中樞、命門、尾椎、長強。

任脈:從喉部直下心口至肚臍、會陰止。重點穴位有天突、膻中、上脘、神闕、氣海、關元。

2、四肢有病者,先以病灶處為重點,再選經穴。

上肢:肩井、曲池、陽池、內關、合谷。

下肢:伏兔、委中、足三里、承山、昆侖、湧泉。

3、頭部患者:如有頭痛、頭昏、目痛、眼跳等症狀,重點穴位:百匯、頭維、風池、玉枕、太陽穴。

4、面部患者:耳疼、耳鳴、面部神經麻痹、中風不語、嘴歪眼斜等重點穴位:上關、下關、翳風、攢竹、巨醪。

香療時應掌握先陽經,後陰經;督脈自上而下,任脈自下而上;十二經脈選相應特定的五腧穴、原穴。每次任選左側或右側一組經穴,兩側經穴交替使用的原則。

梅花香灸,每天治療一次,每次60——90分鍾,十天為一療程。病重者可酌情增加每天的香療次數和時間。

C. 梅花香自苦寒來說的是什麼花

梅花香自苦寒來說的是什麼花如下:

梅花

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詩中的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意在贊美梅花的香氣。梅花是一種在寒冷的冬季開花的花卉,它的花香清新、淡雅,被譽為「花中君子」。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寓意著只有經歷過困苦和挑戰,才能獲得美好的回報和成功。

梅花不僅是觀賞植物,還有極高的葯用價值。梅花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止咳化痰等功效,是我國傳統的中葯材之一。梅花的寓意豐富,象徵著堅韌、高潔、忠誠、愛國等品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花被視為吉祥之花,代表著幸福、美好、長壽等寓意。

梅花也是我國文學創作的重要題材,許多文人墨客都以梅花為題,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如唐代詩人陸游的《卧病郊亭》、宋代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等。

總的來說,梅花是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花卉,無論是其形態、色彩、花香,還是其寓意、文化價值,都使梅花成為了我國花卉中的瑰寶。



D. 梅花的說明

拼音:méi huā
1.梅樹的花。早春先葉開放,花瓣五片,有粉紅、白、紅等顏色。是有名的觀賞植物。
2.雪花名色的一種。因形似梅花,故稱。
3.指梅花紙帳。
4.《梅花落》的省稱。
5.揚州梅花嶺的省稱。
6.撲克牌的四種花色之一。
編輯本段觀賞植物
中文名:梅花
別名:春梅、干枝梅、紅綠梅、紅梅、綠梅等
拉丁文學名:Prunus mume (命名者 Apricot )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Japanese apricot, Japanese plum, Chinese plum , ume plum, umeboshi plum ,Japanese flowering apricot, flowering plum, winter plum
科屬分類: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薔薇目(Rosales)
科: 薔薇科(Rosaceae)
亞科: 梅亞科(Prunoideae)
屬: 李屬(Prunus)
種: 梅(P. mume)
意義: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別的花都是春天才開,它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骨氣的!幾千年來,它那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
梅花是廣東省梅州市的市花,同時也是南京市市花。
梅花高風亮節。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象徵我們龍的傳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
形態特徵
株高約5-10米,干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於早春先葉而開。 梅花可分為系、類、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系下分類,類下分型.梅花為落葉小喬木,樹干灰褐色,小枝細長綠色無毛,葉卵形或圓卵形,葉緣有細齒,花芽著生在長枝的葉腋間,每節著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紅,也有重瓣品種。核果近球形,有縫合線,黃色或綠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附不易分離,6~7月果實成熟。(如圖)


梅花是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常具刺,樹冠呈不正圓頭形。枝幹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或以綠為底色,無毛。


核果近球形,有溝,直徑約1~3厘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綠色,4-6月果熟時多變為黃色或黃綠色亦有品種為紅色和綠色等;味酸,可食用,可用來做梅干、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亦可入葯。梅花酒在日本和韓國廣受歡迎。其味甘甜,有順氣的功能,是優良的果酒。話梅在中國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話梅是將梅子與糖、鹽、甘草在一起腌制後曬干而成的。話梅還可以用來做成話梅糖等食品。


梅花的總品種達300多種。適宜觀賞的梅花種類包括大紅梅、台閣梅、照水梅、綠萼梅、龍游梅等品種。觀賞類梅花多為白色、粉色、紅色、紫色、淺綠色。中國西南地區12月至次年1月,華中地區2至3月,華北地區3至4月開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
梅花可分為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直徑1~3厘米,萼筒鍾狀,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5枚,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雄蕊多數、離生,於房密被柔毛,罕為2-5(離心皮)或缺如,於房上位,花柱長。
梅花屬於長壽花卉,即使是在家盆栽,也經常可以養到十年以上。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朝所植梅花,至今仍吐芬芳。
梅花雖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但土質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為佳。幼苗可用園土或腐葉土培植。梅花對水分敏感,雖喜濕潤但怕澇。若盆土長期過濕會導致落葉黃葉。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長期只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溫度。梅花以嫁接繁殖為主,播種、壓條、扦插也可。砧木以實生梅苗或杏、桃為主。梅花通常不易染病,但也有一些病害,如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干腐流膠病等。蚜蟲對梅花常有危害。但不可使用樂果殺蟲,其會對梅花產生葯害而導致落葉。此外,還有一種梅花盆景,名為梅樁。
種類
梅花品種及變種很多,目前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其品種按枝條及生長姿態可分為葉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龍游梅等類;按花色花型可分為宮粉梅、紅梅、照水梅、綠萼梅、大紅梅、玉蝶梅、灑金梅等型。其中宮粉梅最為普遍,花瓣粉紅,著花密而濃;玉蝶梅花瓣紫白;綠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極濃,尤以「金錢綠萼」為好。
編輯本段產地分布

梅花原產中國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系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布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北區。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廣西等高海拔地區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黃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經雜交育種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獲成功,梅花喜溫暖稍帶濕潤的氣候,喜陽略耐蔭,不畏寒,土質以輕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質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長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稱,宋代詩人陸游《詠梅花》詩:「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梅花原產中國,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系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布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北區。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
梅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喬木,有時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學名為Prunus mume。梅花原產於中國,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又從日本傳播到西方國家,而梅花的學名實際上是日語的發音,這個發音據說是來自中國古代中原地區對梅花一詞的發音。
此外,梅花與臘梅是兩種完全沒有關系的植物。梅花屬薔薇科,臘梅屬臘梅科。臘梅高最高僅三米,且花多為黃色。果為瘦紡錘型,這與梅花都是不同的。
Ume(梅)是亞洲梅樹(薔薇科李屬)的日本名稱。作為賞花樹種被廣泛種植,果實可以食用。雖然被稱為梅,但實際上在分類上更接近於杏屬。還有一種日本梅被稱做sumomo。
在日本,梅的花期在晚冬,也就是一月下旬及二月份,先花後葉。花五瓣,直徑1~3厘米。花野生型為白色,有玫瑰紅及深紅等人工變種。葉在花落之後很快抽出。葉橢圓型,葉尖箭形。果實於初夏成熟,也就是日本的六月。因為果實成熟時期恰逢中國江南雨季,所以這種時期又被稱為梅雨季節。果實圓形,自柄至尖部有一道淺槽。果皮綠色,採摘後逐漸轉黃,並可能呈現紅色,此時表明果實已經成熟。果肉呈黃色。
日本:4世紀伴隨中國文化傳入日本,在日本廣有種植
西方:除紐西蘭略有分布外,歐美少有種植
台灣:以台南縣楠西鄉梅嶺風景區、南投縣信義鄉最多。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編輯本段品種分類
1. 梅花按種型分為三個種系,分別為真梅種系、杏梅種系、李梅種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為五個大類。
第一類叫直枝梅類。枝直上或斜生。這是梅家族中歷史最悠久,成員最繁茂的一類,下分品字梅、宮粉等9種。
第二類名為垂枝梅類。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類名為龍游梅類。枝天然扭曲如龍游,僅1類(龍游梅類)1型(玉蝶龍游型)。
第四類名為杏梅。乃梅與杏(山杏)之種間雜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譜》中首次對它進行了記載,花、葉、枝居於梅杏之間,『杏梅類』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腫大。下有單瓣杏梅型及春後型。
第五類是櫻李梅類,乃紫葉李與宮粉梅之人工雜交種,紫葉紅花,重瓣大朵,抗寒。
2. 按生長狀態分為野生梅樹(野梅)和家梅;
3. 按用途可分為食用梅和觀賞用梅;
4. 依枝乾的形態特徵分為直枝梅、垂枝梅和龍游梅等
編輯本段人工栽培
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應於陽坡或半陽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長期間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長後(6月底至7月初),適當控制水分並施肥,促進花芽分化。梅花適作盆景栽培。將地栽培數年後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軟松肥沃,栽前栽後均要整形和修剪。
編輯本段經濟價值

在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蒼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梅塢等。梅花冰清玉潔,純貞高雅,是冬春之季觀賞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叢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環境。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製成話梅、梅乾等各式蜜餞和梅醬、梅膏等物。果子入葯,具有解熱鎮咳、驅蟲止痢的功效;花、根人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另外,果及樹皮還可製作染料;樹乾材質優良,紋理細膩,是用於手工藝雕刻的重要材料。
梅子梅花入葯
《神農本草經》首先指出梅的葯用價值:「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明代著名葯物學家李時珍認為: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仆,牙關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
由此可見梅的葯用范圍很廣。近代醫學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烏梅肉具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並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谷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發生。
此外,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據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海澄人善蒸梅及薔薇露,取之如燒酒法,每酒一壺滴露少許便芳香。」古人根據芳香油與水的沸點不同,利用分餾技術,將芳香油提取出來,用作食品的添加劑。
★警告
由於梅花含有苯甲醛,苯甲醛是有毒性的化學物質,故建議不要把梅花放在卧室里,最好放在有空氣流動的地方,或者定期開窗戶以流通室內空氣。
編輯本段故事傳說
相傳隋代趙師雄游浮羅山時,夜裡夢見與一位裝束樸素的女子一起飲酒,這位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位綠衣童子,在一旁歡歌笑舞。天將發亮時,趙師雄醒來,卻發現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樹下,樹上有翠鳥在歡唱。原來夢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樹,綠衣童子就是翠鳥,這時,月亮已經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橫斜,趙師雄獨自一人惆悵不已,後用為梅花的典故。
《梅譜》說,紹興,吳興一帶有一種梅,名苔梅:「苔須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綠絲絲飄飄可玩。」
《武林舊事》載,苔梅有兩種:一種苔蘚特厚,花特別多;一種苔如細絲,長尺余。
編輯本段觀賞勝地
隆冬時節,百花凋謝,唯有梅花怒放。那傲霜鬥雪的姿態,給遊人增添不少情趣。我國賞梅勝地較多,除了我們南京梅花山外,其他著名的有以下幾個:
超山梅花 超山位於浙江省餘杭縣,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譽。梅林之中,有兩株古梅尤為名貴。
靈峰梅花 靈峰位於杭州植物園東北角的青芝塢內。從前曾與孤山、西溪並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如今已匯集有江、浙、皖梅花珍品45個品種,有梅園160畝,臘梅園20畝,植梅6000多株,已成為西湖賞梅勝地。
澱山梅花 澱山湖梅園是上海市最大的賞梅勝地,佔地190畝,植梅5000多株,品種40多個,其中不少為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梅。
磨山梅花 武漢東湖磨山梅園是我國四大梅園之一,又是我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磨山梅園環嶺環湖,環境十分優美,植梅30000餘株,品種有139個。
羅崗梅花:馳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羅崗香雪」,位於廣州市30多公里外的東郊羅崗。羅崗山四面環山,中央谷地十餘公里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後梅花盛開,漫山遍野,彷彿置身於「梅海」之中。
此外,還有成都草堂寺、重慶南岸南山、昆明黑龍潭、歙縣多景園梅溪、閩西十八洞等,都是聞名遐邇的賞梅勝地。
編輯本段香雪海
江蘇鄧尉山上方圓近十里植梅數十萬株,位於江蘇吳縣光福鄉鄧尉山,距蘇州城西南30公里處。崇山前抱,太湖後繞,獨得地利。梅開時節,滿目香雪,人稱「十里香雪」,有「鄧尉梅花甲天下,望中無地不栽梅」之稱。
康熙六下江南數度於此駐蹕,乾隆也曾六至鄧尉訪梅,於是聲名大盛。鄧尉梅花歷史人文氣息濃厚,有「登樓觀梅、入園探梅、進廊攬梅、登山賞梅」四大景點。且名品薈萃,栽有白梅、紅梅、綠梅、墨梅等。最佳賞梅處:半山腰的「梅花亭」,舉目四望,彌漫數十里,正是「遙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頃」。
每當二月,梅花吐蕊,勢若雪海,滿山盈谷,香氣醉人,香聞數里。「香雪海」三字聲名遠揚。
編輯本段古梅
中國境內有一些歷史悠久、比較為人所知的古梅。其中有代表的是楚梅、晉梅、隋梅、唐梅和宋梅,有五大古梅之說。楚梅:在湖北沙市章華寺內。據傳為楚靈王所植。如此算起至今已歷2500餘年,可稱最古的古梅了。晉梅:在湖北黃梅江心寺內。據傳為東晉名僧支遁和尚親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餘年。冬末春初梅開兩度,人稱「二度梅」(還有一個說法,因整個花期歷冬春兩季而得二度梅的之名)。原木已枯,現存為近年後發的新枝。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內。相傳為佛教天台寺創始人智者大師的弟子灌頂法師所種,距今已有1300多年,唐梅:現在有兩棵古梅並稱「唐梅」。一在浙江超山大明堂院內,相傳種於唐朝開元年間。一在雲南昆明黑水祠內,相傳為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道安和尚手植。宋梅:在浙江超山報慈寺。一般梅花都是五瓣,這株宋梅卻是六瓣,甚是稀奇。

熱點內容
金豆老盆景 發布:2025-02-23 03:14:43 瀏覽:456
晉城蘭花卡 發布:2025-02-23 03:08:11 瀏覽:376
稀有的荷花 發布:2025-02-23 03:07:37 瀏覽:858
姣花一朵 發布:2025-02-23 03:02:37 瀏覽:660
全屏玫瑰花 發布:2025-02-23 03:01:02 瀏覽:433
鮮花培訓網 發布:2025-02-23 02:50:31 瀏覽:354
哪些花卉耐陰 發布:2025-02-23 02:47:34 瀏覽:958
求盆景果樹苗 發布:2025-02-23 02:45:09 瀏覽:177
淮南百合網 發布:2025-02-23 02:33:42 瀏覽:815
櫻花兔月月 發布:2025-02-23 02:21:06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