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見竹
㈠ 關於梅花和竹子的名句有哪些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落花
宋祁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滄海客歸珠有淚,章台人去骨遺香。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三衢道中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梅花絕句(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李郎的詩
梅
一度相思一度逢,最情痴處最多情。三千樹居孤山下,此枝偏生山之陵。
~~~~~~~~~~~~~~~~~~~~~~~~~~~~~~~~~~~~~~~~~~~~~~~~~~~~~~~~~~~~~~~~~~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竿來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玄虛子《詠竹》
寒岩鴉秀無多種,惟有琅干過歲華。
直節正當恬養素,虛心恰合道生涯。
迎風瑟瑟清未冷,戴雨瀟瀟凈更嘉。
誰並真常君子器,偏宜仙洞道人家。
文徵明
《竹》
分得亭亭綠玉枝,雨餘生意滿階除。
凌霄已展疏疏葉,護粉聊營短段籬。
肯信移來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醫。
人間此夜頻前席,涼月虛窗更自宜
㈡ 描寫梅花 竹子的詩句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㈢ "梅花竹里無人見 一夜吹香過石橋" 解釋大意
意思是:藏在竹林里的梅花沒有人能看到,一夜清風,吹著梅花的香氣飄過了石橋。
出自宋代姜夔的《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原文:
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譯文:雪融化了一半,細草從沙土裡露出了頭,遠遠的吳宮,籠罩於冷煙之中。藏在竹林里的梅花沒有人能看到,一夜清風,吹著梅花的香氣飄過了石橋。
(3)梅花見竹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除夜自石湖歸茗溪》共十首,此處為第一首。該詩作於光宗紹熙二年(1191)。這年冬天,姜夔去石湖拜訪范成大,除夕夜登舟趕回茗溪。時值歲末,臘盡春來,寒風料峭,梅香襲人。詩人孤舟往還,獨坐艙中,一夜未眠。想到自己半世飄泊,布衣一生,困頓失意寄人籬下,不禁生發出種種人生的感喟,寫下這組著名的詩篇。
詩詞賞析
全詩重點寫了梅花這一意象,夜色掩映,竹樹掩映,詩人沒有正面描寫梅花的形態,而是寫了梅花的香氣。
「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這兩句寫的是出發的情景:黃昏,暮色朦朧,積雪半消的岸上,一片片細草穿出沙地,倔強挺立,顯出盎然生機。遠遠的吳宮,籠罩於冷煙之中,而歸鄉的河道,渺遠迷茫,流暢自然,看似不經心,實則蘊含著詩人精巧的構思。
首先,這兩句在方位上有個分工,上句寫岸上,為近景:下句寫水中,為遠景。其次,講究煉字,像「穿」字就恰當地表現了處於萌芽狀態的細草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真切地透出春天的信息。第三,「吳宮」用得十分巧妙。石湖在春秋時代屬吳地,吳王宮殿到南宋時早已不復存在,這里只是虛指。也可以理解為詩人由當時當地的建築引起的聯想。特拈出「吳宮」,是要使詩篇具有歷史感,與上面詩題相呼應。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這兩句也是寫景。從感覺方面看,前兩句主要是視覺,後兩句有視覺,也有嗅覺,且以嗅覺為主。竹林為眼所見,梅花看不見,卻通過氣息讓人感到它的存在。石橋眼可以看到,香味卻只有嗅覺才能領略。這里「吹」字又用得很妙,它使人彷彿感到梅香隨風陣陣襲入船艙,沁人肺腑。
宋代文人特愛梅、竹,視為自己品格的象徵,姜羹也不例外,而且似乎特別喜愛竹邊之梅。詩人除夕夜孤舟還家,聯想到半生無為,心中多少是有些凄涼的。
作為組詩之首,詩人特選細草、梅、竹、石(橋)入詩,並特寫了得大於失的情景:除夕之夜在外趕路,雖非所願,卻能最先感受到春意;未能與家人團聚,卻有梅竹為伴;寒冷寂寞卻飽享了一夜梅香,其寓意不言自明。
㈣ 扮倒竹葉見梅花是什麼意思
扮倒竹葉見梅花?
竹葉做中葯的,有淡竹葉、苦竹葉,可除心火、滌煩熱。
梅花有白梅回、紅梅,雖然也可答葯用,大多贊其傲霜鬥雪之姿,增添胸中傲氣。
好象是一句歇後語吧,是這樣的:
撥開竹葉見梅花----分青白。
這大約和「小蔥拌豆腐----一青二白。」差不多的。再欣賞幾句有趣的歇後語:
茄子鍋里煮胡蘿卜----紅得發紫。
青石板上曬棉花----有硬有軟。
茄子炒胡瓜----不分青紅皂白。
刺蝟鑽進蒺藜窩----針鋒相對。
賣菜的上了香椿樹----又高又貴。
披著麻袋進竹林----東拉西扯。
㈤ 描寫梅花和竹子的詩句
描寫梅花和竹子的詩句
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竹子: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這些是比較常見的.
㈥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出自哪裡
出自姜夔的《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㈦ 關於梅花,竹子,松樹的詩句,越多越好
關於梅花詩句:
1、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卜運算元·詠梅》毛澤東(近現代)
譯文: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梅花卻在花叢中歡笑。
2、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卜運算元·詠梅》陸游(宋代)
譯文: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
3、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花》王安石(宋代)
譯文: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4、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墨梅》王冕(元代)
譯文: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點染而成。
5、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梅·其一》盧梅坡(宋代)
譯文: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4、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答人》太上隱者(唐代)
譯文:我偶爾會來到松樹下,頭枕石頭睡覺。
5、青青山上松,數里不見今更逢。《新秦郡松樹歌》王維(唐代)
譯文:山上青青的松樹,幾里不見現在再逢。
㈧ 竹子和梅花的象徵意義
1、竹子
彰顯氣節,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
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種子被稱為竹米。有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國人喜愛。
2、梅花
作為傳春報喜、吉慶的象徵,從古至今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為元,是開始之本;開花為亨,意味著通達順利;結子為利,象徵祥和有益;成熟為貞,代表堅定貞潔。」此為梅之「元亨利貞」四德。梅開五瓣,象徵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與和平。
(8)梅花見竹擴展閱讀
「四君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題材,以梅、蘭、竹、菊謂四君子。
1、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也與松、竹合稱為歲寒三友。
2、蘭花,是花、香、葉「三美俱全」的花卉。它與菊花、水仙、菖蒲,並稱「花草四雅」,也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3、翠竹,中國傳統中,竹子象徵著生命的彈力、長壽,竹子與松樹、梅樹合稱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
4、菊,又名延年、壽客等。菊花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名花,有著三千多年栽培的歷史。菊花清雅高潔,花形優美,色彩絢麗,自古以來被視為高風亮節、清雅潔身的象徵。
㈨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出自哪首詩 還要詩局
出自 姜白石的《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姜白石〕
細草穿內沙雪半消
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容竹里無人見
一夜吹香過石橋.
㈩ 梅花竹子的詩句
梅花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其一》專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屬得梅花撲鼻香。——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 梅》
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盧仝《有所思》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竹子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鄭燮《新竹》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維《竹里館》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夜遊》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吳均《山中雜詩》
掩柴扉,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沈自晉《玉芙蓉·雨窗小詠》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